20 古代诗歌阅读(知识梳理+考点精讲精练+实战训练)(解析版 )_第1页
20 古代诗歌阅读(知识梳理+考点精讲精练+实战训练)(解析版 )_第2页
20 古代诗歌阅读(知识梳理+考点精讲精练+实战训练)(解析版 )_第3页
20 古代诗歌阅读(知识梳理+考点精讲精练+实战训练)(解析版 )_第4页
20 古代诗歌阅读(知识梳理+考点精讲精练+实战训练)(解析版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篇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课标要求学业要求能力层次备注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学业水平质量1知识点击古典诗歌鉴赏的基本步骤鉴赏诗歌一定要通过阅读标题、作者、诗歌本体以及可能有的注释,先对诗歌有个整体认知,然后再读题目,按照题目的要求从某个角度鉴赏诗歌。具体说来,可分为三步:1.感知要整体化诵读时根据标题、作者、意象、注释等,整体认知诗歌,体悟情感。2.审题要细化审清题目命制的角度,明确是思想内容的理解,还是艺术技巧的鉴赏。根据要求寻找答题思路的切入点。审题时要特别注意,题目要求是涉及诗的整体,还是只涉及某一联、某一句或某一词。但是也要注意,不论如何要求,答题时必须建立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3.答题要条理化理解了全诗,审好题,找准答题的切入口,最后就是要组织答案了。答案一定要扣紧诗句,适当摘录诗中词句作答,才能条理清晰又全面周到。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当然,诗歌的形象倾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人物形象1.形象类型(1)诗中的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作者自己。这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2)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2.分析思路(1)鉴赏的依据——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2)鉴赏的角度——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3.塑造方法(1)细节刻画法。(2)烘托渲染法。(3)对比衬托法。

(4)比兴牵引法。(5)抒情寄托法。4.鉴赏方法(1)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2)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3)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4)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5.答题步骤(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概说)。(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性情等)。6.常见形象(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作者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还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却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7.常用术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二)景物形象1.概念解说诗中的景象是作者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作者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所以我们在鉴赏景物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作者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2.分析思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3.鉴赏方法(1)诗中赏画。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远近、俯仰),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2)画中品诗。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作者的情感思想。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的情感。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就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鉴赏流程:意象—意境特点—思想情感。4.常用术语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三)事物形象1.概念解说作者借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的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作者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2.分析思路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二、掌握常见的语言风格常见的语言风格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等。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明快:其特点是直接、明朗、爽快、泼辣,往往是斩钉截铁,不绕弯子,一语道破,一语中的。简洁:又表述为洗练,语言简练利落;明白如话,不加雕饰。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雄浑:雄壮、强健、浑厚等,这一般是用在诸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人的身上。三、常用技巧1.常用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2)表现手法:虚实关系、动静关系、远近上下关系;托物言志、象征、抑扬、白描、对比、烘托、反衬、借古讽今、联想与想象;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与哀情、哀景与乐情之间的关系;等等。(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双关、反复、衬托、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4)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浑然天成、画龙点睛等。注意: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目标不在于辨识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而主要在于分析、评述使用这种技巧的作用和效果。2.表达技巧常用关键词及其效果(1)修辞方法:比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也使抽象的事物更加生动感人。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对偶——从形式上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用典——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等作用。古诗词中的用典一是点化前人语句,二是引用神话故事,三是运用历史故事。点化(化用)——对前人书面作品的语言和群众的口头创造,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境。可分三种:字词点化、内容升华、意境开拓。反复——叠字叠词叠句,其作用不外乎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音节流畅优美,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2)表现手法: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作者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加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间接抒情——作者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三种形式。借景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衬托与对比——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衬和反衬。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用对比的方法揭示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使人震撼的力量。动静结合——这种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喧”为声),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正侧结合——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的方式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点面结合——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往往得到指出一点、隐括全面的效果。细节描写——诗歌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能获得“见微而知著”的效果。观察角度的变化——描写要有层次性,如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以少总多、以小见大——以少总多应具有以下特征:概括性,所表现的事物所具有的共性、必然性,能够启发读者的联想;具体性,指所表现的事物具有个性、偶然性,体现为感性的、能够限制读者的联想。诗中有画——就是在写景诗歌中,运用工笔手法,描写出一个个画面,表现一种意境。比兴——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喻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情感更浓郁。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铺陈——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指的是不厌其烦地多角度地进行铺叙陈述。象征——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大胆丰富的想象也常表现为夸张手法的运用。抑扬关系——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似贬实褒——对值得歌颂的对象不正面褒扬,而寓褒于贬,正话反说,用贬抑的语气来褒扬,看似贬抑实为褒扬。似褒实贬——对应该贬抑的对象不直接贬抑,而寓贬于褒,反话正说,用褒扬的语气来贬抑,看似褒扬实为贬抑。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抱负,表面回忆历史,叙述古人,实则抒发自己对人、对事物的认识。四、评价术语在古典诗歌中常常表达这样的情感:忧愁、惆怅、孤独、寂寞、伤感、烦闷、闲适、欢乐、仰慕、激愤等等。评价主旨类常用术语有以下一些:言近旨远,即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言简意丰,即语言简洁、内容丰富。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此外还有“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等词语。真题讲解(2023年湖南学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题目。(6分)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诗歌采用的手法,以残春之景突显幽竹品性,在表达对幽竹喜爱和赞美的同时,也寄寓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答案:反衬

不从流俗、清高淡泊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手法和情感的把握能力。“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意思是山谷口已是暮春凋残,黄莺儿的叫声几乎听不到了,迎春花早已开过,只有片片杏花飞落芳尘。诗说“辛夷花尽杏花飞”。一“稀”、一“尽”、一“飞”,烘托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一派空寂、凋零的气氛。而“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意思是春去匆匆,山窗下的修竹实在幽雅,惹人怜爱;它依旧苍劲葱茏,等待着我的归来。诗人以春鸟、春花之“改”——稀、尽、飞,反衬出翠竹的“不改”。诗人用由人及物,由物及人的写法,生动地抒发了诗人的怜竹之意和幽竹的“待我”之情。在这个物我相亲的意境之中,寄寓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也寄寓了自己不从流俗、清高淡泊的思想感情。真题演练1.(2022湖南学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寄

夫陈玉兰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这首诗运用的手法,生动地表达了女主人公_负食米_的情感。【答案】夸张(对比、心理描写等)

对丈夫的思念、担忧(2021年湖南学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2.

(2021湖南学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这首诗第二句连用两个“自”字,突出了天平山云水____的形象;三、四句以“何必”一词领起,表现了诗人的思想。【答案】自由自在自得其乐随遇而安、出世归隐3.(2020

湖南学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送

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这是一首送别诗,一、二句写离别时的景,景中寓情。三、四句运用的手法,写朋友离别后的情景,表现了_的情感。【参考答案】想象(联想、虚写、视听结合、情景交融)

依依不舍(别后思念)4.(2023广东学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6题。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16.(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2)“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颜色呈现了出来。“随”字形象的表现了山道峰回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通幽的遐思。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春

思贾

至①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②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注】①诗人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②历乱:花开极茂盛。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_的春景图:春草丛生,草色青青,柳色嫩黄,柳丝飘拂;桃花盛开,李花飘香,花枝披离,花气氤氲。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照,使所要表达的愁、恨显得加倍强烈。画面上的春光点染得越是明媚,春意越是喧闹,就越能从反面衬托出诗人_之情。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暮春归故山草堂钱

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此诗记述了在暮春时节返回故山草堂的所见所感,春残时节“辛夷花尽杏花飞”,一“稀”、一“尽”、一“飞”,烘托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_的气氛。然而,诗人惊喜地发现窗前幽竹兀傲清劲、“不改清阴”等他回归,末两句寄寓了诗人对幽竹的_(品性)的_之情。3.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点绛唇秦

观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这首词的上片写词人醉意朦胧,轻漾小舟,随着水流来到花林深处,兴奋不已,表达了词人的感情;下片采用了的表现手法,写出了词人前途迷茫、无法实现理想的无奈愁苦之情。4.阅读下面的明诗,完成题目。古城春望李梦阳阴阴日欲暮,迢迢春望稀。野色吹寒立,林鸦逆雨归。孤城还麦秀①,白首且花飞。临路柳长袅,前朝今是非。【注】①秀:谷类植物抽穗开花。这首诗的首联点明时间,渲染了一种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一个“_”字总领全文。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除夜作高

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这首诗写在除夕之夜,诗人眼看着外面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而他却远离家人,身居客舍。诗中通过这一意象,渲染了清冷的氛围,表达了诗人_的心情。6.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过

湖俞

桂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诗歌第二句描写了季节的景色。诗歌第三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摹了山色的朦胧美,营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表现了作者对之情。7.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西江月·黄陵庙张孝祥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这首词写于词人离开湖南长沙到湖北荆州任职之时,行船途中被大风所阻。上阕写景,三、四句用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一幅亦真亦幻的美好画面;下阕抒怀,表现出词人_的胸襟。8.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村

居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本诗一、二两句主要描写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景象,三、四两句主要描写了行步迟迟的老牛,悄立牛背的寒鸦等景象,前后(表现手法),烘托出了宁静平和的氛围,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心境。9.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朝中措·梅陆

游幽姿不入少年场①。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②。【注】①少年场:热闹的游乐场所。②东皇:传说中的司春之神。这首词采用了_的表现手法,词人以梅自况,通过写梅的遭遇处境来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表达了的思想感情。10.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贾

生王安石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这首诗运用_、_的修辞手法,抒发了_的情感。11.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东阳路旁蚕妇翁

卷两鬓樵风一面尘,采桑桑上露沾身。相逢却道空辛苦,抽得丝来还别人。这首诗以_作为描写对象,表达了诗人对描写对象的_(思想感情)。12.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探

春黄

庶雪里犹能醉落梅,好营杯具待春来。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这是一首即兴写景诗,三、四句承接第二句“待春来”,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的修辞手法,描画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意图。整首诗表现了诗人的情感。1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画

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这首诗主要运用了_的艺术手法,借_的形象抒写了诗人_的人生志趣。14.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浣

沙①苏

轼旋抹红妆看使君②,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蒨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③,乌鸢翔舞赛神④村。道逢醉叟卧黄昏。【注】①元丰元年(1078),苏轼为徐州长官,遇旱灾,为民祈雨,后果得甘霖,故与百姓同往谢雨。此词作于谢雨途中。②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是词人自谓。③收麦社:夏天麦收后的祭祀谢恩仪式。④赛神:用仪仗、箫鼓、杂戏迎神的活动,又称“赛会”。词的上片,写了_的情景;下片主要运用_的手法,以“老幼扶携”“乌鸢翔舞”“醉叟卧黄昏”三个场景,来抒发词人_的情怀。1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代

赠李商隐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这首诗所描写的时间是。诗人用_来象征诗中女子的愁心。整首诗采用_的表现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