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选必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梳理_第1页
统编选必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梳理_第2页
统编选必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梳理_第3页
统编选必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梳理_第4页
统编选必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类整理

内容索引

第一部分文学与文化常识积累(开幕词、演讲稿'回忆录,新闻'通讯等)

第二部分教材内容与考点衔接(艺术特色对应高考题型考点等)

第三部分重点词语释义与积累(拍手称快、运筹帷幄等)

第四部分主题素材积累与应用(教材作文素材运用示例)

知识清单

-文学与文化常识积累

1、开幕词

开幕词是在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开始时,为会议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讲话所用的文稿。

开幕词的主要特点是宣告性和引导性。不论召开什么重要会议,或开展什么重要活动,按照惯

例,一般都要由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致开幕词,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标志着会议或活动

的正式开始。

开幕词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集中体现了大会

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的作用,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

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2、演讲稿

注意格式要求

①称谓语顶格写

②问候语、自我介绍分别独立成段

③正文部分

④结束语独立成段

3、政论文

①定义

是政治性论文的简称。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文。

②举例

古代政论文,如韩愈《答司马谏议书》、苏洵《六国论》、李斯《谏逐客书》

现代政论文,如

人民网——观点——三评

中青网一一评论

③文体特点

A.主旨突出。(文章开头要开宗明义,开门见山,旗帜鲜明地向读者表明自己的观点)

B.结构简明(逻辑严谨、文章整体框架结构明晰)

C.行文流畅(过渡自然、强烈的理论性、语言的高度概括性)

回忆录

1、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

2、文体特点:客观、公正、不虚饰

新闻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广义的新闻,是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采访手记等多种新闻文体的总称;狭义的新闻

则专指消息。

新闻构成: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五部分组成。

新闻要素:通常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六个要素构成。

新闻特点:真实性、时效性、简洁性。

通讯

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

物的一种报道形式。

按内容,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教材内容与考点衔接

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主要内容】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新中国的开国文献,是中国历史大转变的科学总结,是

建设新中国的伟大纲领,是在新的征途上继续前进的指路明灯。毛泽东主席在这篇伟大

的开国文献里,精确地说明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及其召开的基础,科学地总

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明确地提出了这次会议的任务,深刻地

阐明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英明地规定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基本方针、路线和任务

满怀信心地展望了新中国的光辉前景。

【教考衔接】

1.这篇讲话逻辑严谨,结构严密。讲话先介绍会议参与者,说明我们党的广泛团结;然后

回顾中国人民的斗争历程,表明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接着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

的事实,阐述其伟大意义,指出革命还将继续下去,革命胜利的基础就是实行人民民主

专政和争取国际友人支持;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提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三

大任务;最后以悼念和庆贺结束。(2021新高考一《石门阵》T8:反复手法效果)(2020

全国三《记忆里的光》,叙述有层次感)

2.这篇讲话针对性强,能够鼓舞人、感染人。讲话的对象是全国政协代表,所以在这里

没有主要谈党内的工作,更不提对中共党员干部才提出的要求,而是团结人、明方向、

鼓干劲、增信心。为此,毛泽东一方面介绍与会代表的广泛性,指出本次会议的任务,

表明我党团结各界群众一道建设新中国的决心,一方面回顾人民革命的光荣历史,指出

中国革命胜利的意义,提出革命的任务,展望祖国发展的光明未来。

3.极强的理性中带有强烈的情感。(2022新高考二T16:如何表达离愁别绪的?)

①修饰语的使用饱含着情感。比如“全国人民所渴望的政治协商会议”“英勇的世界上

少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又如“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

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

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在对未

来的预见中抒发出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021新高考二《放猖》T8:“跑”的好

处)(2021全国乙T15:语言特色鲜明)

②大量判断句及表示强调句式的使用。如“这就指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

团结的会议。”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作了判定,给人一种掷地有声、不容置疑的

感觉。强调性的句式主要有“是……的”"之所以……,是因为……”“只要……就……”,

这些句式,给人一种充满信心与希望的意味。大量判断句的使用,给人一种斩钉截铁、

毫不拖泥带水之感。

③独句成段。特别是最后三个“庆贺”句独立成段,使情感的抒发达到高潮。表达对用

鲜血、生命换取伟大胜利的人民英雄的悼念之情和对中国民取得伟大胜利的庆贺之意,

慷慨铿锵,令人感动。

第二课《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

【主要内容】

《长征胜利万岁》记述了中央红军到达吴走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以及红一方面军

进行总结的情景。全文一共讲了三件事:到达吴起镇,长征最后一战和红一方面军总结

会上听毛泽东讲话。其中最后一件事是重点,毛泽东阐述了红军长上征的重大意义,作

者将这段历史记录下来,也记录了自己当时的见闻感受;而前两件事是为听毛泽东讲话

作铺垫的,也是长征胜利意义的具体体现。

【艺术特点】

《长征胜利万岁》是一篇回忆录,亦是一篇语言通俗易懂,叙事结构清晰的叙事性散

文。

1.兼顾了文学性和通俗性

①文学性:文本使用了大量的成语,如“久别重逢”“互诉衷肠”“七零八落”“运筹

帷幄”等等,同时,还多用拟人的修辞和烘托等手法,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②通俗性:文章很少使用过多的修饰语,也没有使用过多的修辞手法。以散句、短句为

主,有较多的口语、白话和拟声词,如“啊”“啪”“嘀”“讲妥了”等,增强了文章

的亲和力。

2.叙事结构清晰。

整篇文章都是围绕着时间和地点这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的。文章按照地点的变换分为

两个重要部分,每个部分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

3.多种叙事方法相结合。

文章主要叙述了三件事,一为红四团到达吴起镇;二为吴起镇战斗;三为中央召开

全军干部会议,毛泽东主席宣布长征胜利。每个事件主要是采用顺叙的叙事方法,按时

间和地点的变化进行记叙。在文中,一些地方又采用补叙的叙事方法进行补充说明,如

在写李英华同志的牺牲时,就补充说明了李英华同志在长征途中的情况。多种叙事方法

的结合,能够使文章在结构清晰、逻辑严密、有条不紊的同时又富于变化,不至于使文

章的叙事没有波澜。

4.记叙中有议论、抒情,表达方式多样。

5.精于剪裁,注重实录。

作为回忆录,作者一方面能够围绕本章节的核心内容“长征胜利”组织材料,另一方

面,作者遵循注重实录的原则,对自己没有亲身经历的事件大胆取舍,保证了文章内容

的真实性和严谨性。

《大战中的插曲》

【主要内容】

《大战中的插曲》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以聂荣臻为代表的晋察冀抗日军民,在残酷、

激烈的战争环境中,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救助失去父母母的两个日本小女孩的事情。既体

现了个人的善良、伟大、博爱,也彰显了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艺术特点】

1.本文的标题为“大战中的插曲”,作者是如何叙述这一“插曲”的?

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故事背景,点题并引出“插曲”。再用倒叙的方式,叙述大战中

聂荣臻拯救两个日本女孩并将她们送回日方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军人的革命人道主义精

神。文章以小见大,通过叙述大战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写出中国军人在处理战争

中各种问题的方式和态度,体现出中国军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这个故事也成为中日友谊

的象征。文章用质朴、自然、亲切的语言回忆过去,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流露出作

者理性又真诚的感情。

2.本文行文有哪些特点?

语言浅白,口语化。聂帅的回忆录语言浅白,用口语的形式进行叙述,娓娓道来。使

读者仿佛在聆听一位长者在叙述往日的故事,阅读起来几乎没有障碍。

记叙清晰准确。聂帅的回忆文章记叙准确,不仅把收留日本小女孩的前因后果准确说

明,还回忆了很多细节,比如救助小女孩时的一系列动作,比如和小女孩相处的种种细

节等。表现出聂帅对小女孩真诚的关系与爱护。

征引材料,感情充沛。在聂帅的回忆中,还征引了一系列材料,比如《人民日报》的

记载,比如当时写给日本的信件等。同时在文中,聂帅充满了感情,表现出对日本军国

主义的愤慨和谴责,同时又表现对和平的向往。

第三课《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主要内容】

,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者并没有浓墨重彩

加以渲染,仅仅是按照时间线索,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

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

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艺术特点】

1.独特的角度和巧妙的标题。(2022新高考二《到橘子林去》T8:最总放弃橘子林,却

最终仍以“到橘子林去”为题)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的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

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样一个角度,

新颖且具有象征意义。与这样一艘极具代表性的游轮告别,告别的就不仅仅是人,而是

150余年的英国殖民统治,中国崛起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也自然蕴含其中。由此,我们不能

不说到这篇报道标题的巧妙,“别了,’不列颠尼亚'”,一个倒装,一个借代,以强调

的句式、具有标志性和象征意味的具体事物,突出而形象地宣告了英国统治的终结,中

华民族扬眉吐气时代的到来,既有对侵略者的嘲讽,又有民族自豪之情蕴含其中。

2.现场与历史的交织,事实与情感的辉映。现实场景中着重描述国旗的升与降,则具有

特殊的重要意义。在记述的同时,作者又巧妙融人相关的历中背景材料,历史与现实像

一个个特写镜头,既形成对比,又让人产生强烈的历史纵深感。同时在对事实的记述中,

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态度。比如从开始时的“蒙蒙细雨”,到第二次降旗时

的“雨越下越大”,这雨似乎是英国人伤心的泪水,而对中国人来说却恰似幸福的甘霖,

别具深意。又如“日落余音”“日落仪式”等词语的使用,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所谓“日

不落帝国”已经成为“过去式”。(2022全国甲T15:画眉鸟的作用不同)(2020《建水

记》空间时间两条线索)(2020新高考二《大师》T8:板髡用意)

3.简短的报道文字不乏入微的细节描写。(2022新高考二《到橘子林去》T9:细节体现

童趣)比如作为末任港督的彭定康,当他即将告别港督庭院时,是“面色凝重”地“注

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这几个细节连缀在一起,把

英国对香港管治的末日之感刻画得淋漓尽致。再如“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

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这样细致的描述,更让读者感受到祖国的尊严

和民族的骄傲,百年前的耻辱,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今天,终于得以洗雪。

4.恰到好处地运用对比手法。例如港督府建筑历史与现实的对比,156年前英国升旗与今

日降旗的对比,英国米字旗与中国五星红旗前后易帜的对比,等等。这些对比内容各异,

但无一例外地都在昭示:英国的统治已经不再,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在自己的领土上行使

我们自己的主权。

《县委书记的榜样一一焦裕禄》

【主要内容】

篇人物通讯记录了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

献〃的事迹,通过记叙焦裕禄到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呕心沥血带领兰考县人民摆脱“盐、

碱、旱”等难题,直至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感人事迹,激励着全国人民学习焦裕禄精神,

共同建设社会主义。

【艺术特点】(2022新高考二T21:如何突出祖父衰老的?)(四省联考:作者是怎样

塑造青年形象的)

这样一个人物,这样感人的事迹,怎样表现才能抓住事迹的本质、凸显人物的精神呢?

1.选取典型材料表现人物的精神和品格。

文中的材料都是围绕焦裕禄的精神、品格精心选取的,这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红线。焦

裕禄站在激流中绘制洪水流向图,在严重灾害关头镇定布置工作,到许楼访问无依无靠

老人,肝痛难忍仍然坚持听取汇报,躺在病床预见兰考新未来,住在医院仍然急切询问

兰考人民抗灾斗争情况……这一个个典型而具体的材料,无不显示出一名模范共产党员

面对困难时的英雄精神,面对群众时的公仆情怀。焦裕禄勇敢乐观、无私奉献、廉洁奉

公的高尚品德与情操令人感动。

2.以时间为线索结构全文。

从全文结构来说,作者以时间为线索,将新闻材料精心串联起来,不同的材料凸显出

不同的主题,共同服务于彰显焦裕禄精神这样一个核心主题。

3.通过言行再现人物风范。

人物通讯在记述人物事迹时,常常要直接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的精神和品格,这

篇通讯在这方面表现得非常突出。首先看人物语言。如引子中记述焦裕禄下乡情况时,

大量记录了他的语言:“见到沙丘,他说……”,“见到涝洼窝,他说……”,"见到碱

地他,他说……”,“转了一圈回到县委,他向大家说……”。三次“见到”,写出了

他所到地方之多;四次“他说”,表现了他的勇气和斗志。再看人物的行为,特别是很多

表现抵制肝痛的细节,如“时时弯下身子用左手按着肝部”,“用一支钢笔硬顶着肝部”

“用一根硬东西顶在右边的椅靠上”,“弯着腰走向车站”,读来令人心酸难忘。

4.记叙、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这是一篇通讯,全文以记叙为主,适当穿插抒情、播写和议论。比如引子部分,第1

段记叙,第2段记叙兼有议论,第3段描写,第4段以议论为主。各种表达方式的综合

运用,将焦裕禄推进到一个紧要“关口”,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他身上的责任与使命。又

如第3节第2段直接写他的肝病状况,以记叙为主,穿插“踩”“顶”“揣”“按”等

一系列动作细节描写,末两句又融人了议论和抒情,焦裕禄舍已为人、无私奉献的形象

顿时跃然纸上。

第四课《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抗疫精神(新时代的革命精神):

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担

当意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仁爱之心,命运与共、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

总结:优秀品质、民族精神领袖高瞻远瞩

革命家理想坚定、情怀博大、英勇奋斗、百折不挠

英雄奋不顾身、不怕牺牲

榜样人物公而忘私

中华民族强烈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壮志成城

大国形象: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大国担当

抗疫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重点词语释义与积累

字音识记

召(zhao)开勉强(qidng)妥协(tuoxie)复辟(bi)警惕(t

i)侮辱(wtiru)蓝盈盈(ying)窑(ydo)洞衷(zhOng)肠迂

(yu)回慰(wii)问爽(shuang)快骤(zhou)然寒噤(jin)

井隆(xing)孤苦伶仃(lingding)拽(zhudi)颠簸(diGnbb)襁

褓(qiangbao)沟壑(he)幡(fGn)然港督(dll)紫荆(jing)花瞩

(zhti)目冉冉(rdn)绿(1立)林好汉停泊(b6)盐碱(jiGn)涝

(16。)洼窝瘟(won)神窟(kii)窿麦穗(sui)汹涌澎湃(pii)

脱坯(pi)屹(yi)立嗡(qin)着泪肆虐(sinue)狂澜(Idn)部

署(shti)凛冽(Hnlie)诠(quan)释气馁(n谷i)淬(cui)炼沉病

(ke)积弊挑衅(xin)通衢(qu)

成语识记

不屈不挠:指在压力或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

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繁荣昌盛:指国家或事业蓬勃发展,兴旺发达。

拍手称快:多形容看到事情有称心如意的结局而高兴痛快的样子。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长途跋涉:远距离爬山踵水。形容长途旅行的艰辛。

运筹帷幄:称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泛指筹划决策。

刀光剑影:形容激烈的厮杀、搏斗或杀气腾腾的气势。

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横征暴敛:强征捐税,搜刮百姓财富。

兵戎相见:指发生武装冲突。兵戎,指武器、军队。

世人瞩目:全世界都在关注某事或人。形容人或事非常重要。

来龙去脉:山形地势像龙一样连贯着。本是迷信的人讲风水的话,后来比喻人、

物的来历或事情的前因后果。

不辞劳苦:不推辞劳累辛苦。形容工作勤奋,不怕吃苦。

白帐子猛雨:雨下得又密又猛,好像天地间挂了白色的帐子。

神情自若:形容遇事镇定,神情态度像平常一样。

众志成城:大家同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

功。

高瞻远瞩:形容眼光远大。

坚如磐石:像巨大的石头那样坚固。形容非常稳固,不可动摇。

同舟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

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相濡以沫: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后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

沉痛积弊:就是长期遗留的问题。沉痛:长久而严重的病;难治的病。积弊:积久相沿的弊病。

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相互关联。

主题素材积累与应用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

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但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来没有被

任何敌人所吓倒。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展开了一场反对国内外反动派的大革命,并取得

了重大胜利。“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也赢得了世界大多数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运用】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

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

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

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

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道路,成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召开,中国从此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的正确轨道,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了!今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

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人民将奋发图强,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完成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还将“给世界上那些既

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

慧和中国方案”。

2.文化建设是新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新中国还在未雨绸缪之时,毛泽东就把文化建设摆到了

重要议事日程中。他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

的高潮”。因为在旧中国,人民受教育机会较少,文化程度偏低,这就给未来新中国各方面建

设工作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文化建设工作必须开展起来,而且是愈快愈好。同时,文化建设

搞好了,也可以大力提升人民的文明水平,“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

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

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铿锵话语,激荡人心,让13亿中国人倍感振奋。因为“文化自

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更深沉、能持久的力量”。我们不但要古为今用,还要

洋为中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中国还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

的原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兼收并蓄,跻身世界先进文化之列。党在这方面更应该成为新

时代楷模,因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