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的利用与噪声控制(原卷版+解析)-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项复习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7/26/wKhkGWcHERaAWU2eAAFMEyuCYHA495.jpg)
![声的利用与噪声控制(原卷版+解析)-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项复习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7/26/wKhkGWcHERaAWU2eAAFMEyuCYHA4952.jpg)
![声的利用与噪声控制(原卷版+解析)-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项复习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7/26/wKhkGWcHERaAWU2eAAFMEyuCYHA4953.jpg)
![声的利用与噪声控制(原卷版+解析)-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项复习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7/26/wKhkGWcHERaAWU2eAAFMEyuCYHA4954.jpg)
![声的利用与噪声控制(原卷版+解析)-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项复习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7/26/wKhkGWcHERaAWU2eAAFMEyuCYHA49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声的利用与噪声控制
【核心考点讲解】
一、声可以传递信息
1、利用“回声定位”传递信息
(1)蝙蝠寻找食物;(2)倒车雷达;(3)利用“B超”为患者检查;(4)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2、从“异常声音”中获取信息
(1)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
(2)修车师傅根据发动机声音判断故障;
(3)铁路工人用锤子敲击铁轨发现螺栓松动;
(4)工业上用金属探测仪检查金属内部存在裂痕;
(5)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海啸等发生的位置。
二、声可以传递能量
1、实验探究
实验过程:用扬声器对准蜡烛播放音乐,烛焰随音乐摆动。
得出结论:声可以传递能量。
2,实际应用
(1)超声波碎石;(2)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3)超声波雾化加湿器;(4)超声波切割机。
【必刷题型精练】
1.(2021•柳州中考)噪声是当今世界四大污染之一,目前有科学家已研制出利用噪声发电的装置,这种装置一定
利用了噪声的()
A.频率B.能量C.速度D.音色
2.(2021•哈尔滨模拟)下列声现象中,可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倒车雷达
C.超声波清洗机>IB超诊疗
3.(2021•绵阳模拟)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放有桌椅的教室里声音响亮,原因是
()
A.声音的响度大些B.声音的音调高些
C.声音与回声分开了D.声音与回声混在一起了
4.(2021•鄂州模拟)据报道,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如图是他“吼”出声音
将玻璃杯震碎的情景。下列有关他“吼”出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传递了能量
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
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生的
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大
5.(2021•临沂模拟)我们都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大雪过后,大地披上厚厚的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
这是因为雪地里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这一描述,你认为会堂、剧院的墙壁做成凸凹不平的形状,或采用蜂窝
状的材料,这主要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大声音的响度D.装饰的美观些
6.(2021•随州模拟)星光中学有一个150mX70m大小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i和S2(如图),
两个音箱播放相同的内容,吴老师绕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
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
A.乙和丁B.甲和乙C.丙和丁D.甲和丙
7.(2021•南通中考)如图为学校附近常见的控制噪声标志。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与图示方法相同的是()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B.道路两旁设置隔音板
C.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D.观演时手机调为静音
8.(2021•昆明中考)为响应国家号召,城市建设中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
速铁路两旁建有隔音板、在噪声环境中工人戴耳罩、城市中的道路禁止鸣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减小大气污染B.减小噪声污染
C.绿化美化环境D.减小水污染
9.(2021•遵义中考)噪声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工作的一大公害。下列图片信息反映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射击时戴耳罩双层隔音玻璃
C.禁止喧哗D.噪声检测仪
10.(2020•郴州中考)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相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A.高速公路旁安装隔音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关闭房间的门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1.(2020•南昌模拟)登雪山时不许高声讲话,这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可能诱发雪崩;如图是影视剧《西
游记》中孙悟空“悬丝诊脉”的情景,“悬丝诊脉”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的原理来诊断朱紫国国王的病情。
12.(2020•哈尔滨模拟)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看病,听诊器运用了的道理(选填“声音具有能量”或“声
音能够传递信息”);来自患者体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到医生的耳朵中,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利用听诊器可
以o
13.(2021•西安模拟)如图是一款能让人在嘈杂环境下安眠,又能在设定时间只唤醒用户本人的入耳式耳塞闹钟,
用户在嘈杂环境下安眠时,是在(声源/传播/人耳)处减弱了外界的噪声,用户把它无线连接到手机上,
可以改变闹钟的音量,这是改变了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
14.(2021•商丘模拟)如图所示为中国特种兵装备黑色特种作战消音靴,消音靴能够在处减弱噪声,这样
做主要是防止(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
15.(2021•保定模拟)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有三处堪称奇观的声学建筑: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如图甲所
示,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与原
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
但音乐厅四周的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主要是为了回声。(选填“增强”或“减弱”)在中国科学技术馆
层的“探索与发现”展厅中,有一组体验声音聚焦的装置。它是由两个具有抛物面的圆形物体组成,图乙所示为
其中的一个。小莉和小刚分别站在两个抛物面的焦点处,小莉小声说话,小刚可以清晰地听到小莉的声音。这是
因为小莉发出的声音先后在两个抛物面上发生______,并使声音会聚小刚所在区域,加大听到声音的(填
声音的特性)。
甲乙
16.(2020•盐城模拟)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
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
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另一个仪器不适合作声源的理由是O
(2)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
是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0
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
响度较响较响弱
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
距离/m1.530.5
(3)实验过程中应将声源响度(选填“调大”或“调小”),因为铃声响度越大时,人要听不到声音时与
声源的距离将越(选填“大”或“小”),否则实验在教室中难以进行。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时铃声响度
应(选填“随材料而改变”或“保持不变”),这种物理方法叫=
(4)小红从家中也找出下列一些材料开始探究:一张报纸、一件羽绒服、一个薄塑料袋、一些包装家电泡沫板,
李明认为小红选择的这些材料中存在一个明显问题,不能有效地说明这些材料的隔声性能。请指出这个明显的问
题:O
(5)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材料报纸羽绒服塑料袋泡沫板
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m8475
由此数据可将这些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
专题04声的利用与噪声控制
【核心考点讲解】
二、声可以传递信息
3、利用“回声定位”传递信息
⑴蝙蝠寻找食物;(2)倒车雷达;(3)利用“B超”为患者检查;(4)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2、从“异常声音”中获取信息
(1)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
(2)修车师傅根据发动机声音判断故障;
(3)铁路工人用锤子敲击铁轨发现螺栓松动;
(4)工业上用金属探测仪检查金属内部存在裂痕;
(5)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海啸等发生的位置。
二、声可以传递能量
1、实验探究
实验过程:用扬声器对准蜡烛播放音乐,烛焰随音乐摆动。
得出结论:声可以传递能量。
■
4、实际应用
(1)超声波碎石;(2)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3)超声波雾化加湿器;(4)
超声波切割机。
【必刷题型精练】
1.(2021•柳州中考)噪声是当今世界四大污染之一,目前有科学家已研制出利用噪声发电
的装置,这种装置一定利用了噪声的()
A.频率B.能量C.速度D.音色
解:目前有科学家已研制出利用噪声发电的装置,这种装置一定利用了噪声的能量发电,
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Bo
2.(2021•哈尔滨模拟)下列声现象中,可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解:
A、蝙蝠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昆虫反射发现目标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
故A错误;
B、倒车雷达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发现车后物体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反射,
形成回声。故B错误;
C、利用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仪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C正确;
D、医生利用B超观察人的身体状况,属于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故D错误。
答案:Co
3.(2021•绵阳模拟)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放有桌椅的教
室里声音响亮,原因是()
A.声音的响度大些B.声音的音调高些
C.声音与回声分开了D.声音与回声混在一起了
解:教室的长与宽约8m左右,在空教室讲话时,声音经墙壁反射回仅需0.04s左右,当
回声比原声到达耳内的时间差低于(Ms时,原声与回声混在一起使声音加强,这就是空
教室内讲话声特别响的原因;开着窗声音会传出室外减小响度,教室内放有桌椅,声音
传播过程中会桌椅等物质吸收,使声音能量大大减少,这样一来即使有回声,也因能量
变小而使声音变弱。故ABC错误、D正确。
答案:D。
4.(2021•鄂州模拟)据报道,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
如图是他“吼”出声音将玻璃杯震碎的情景。下列有关他“吼”出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
是()
A.声音传递了能量
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
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生的
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大
解: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因为玻璃杯破了主要是
利用声波来传递能量。
声音不仅仅在玻璃杯中传播,“吼王”吼出的声音是他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分贝数
是指其响度,与频率无关,因此,BCD均不合题意。
答案:Ao
5.(2021•临沂模拟)我们都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大雪过后,大地披上厚厚的银装,这时你
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里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这一描述,你认为会堂、
剧院的墙壁做成凸凹不平的形状,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这主要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大声音的响度D.装饰的美观些
解:会堂、剧院的墙壁做成凸凹不平的形状,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因为声音在
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从而减弱声波的反射,增强听众的收听效果。故A正确,B、C、
D、错误。
答案:Ao
6.(2021•随州模拟)星光中学有一个150mx70m大小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
个音箱Si和S2(如图),两个音箱播放相同的内容,吴老师绕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
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
J5
Sl-)))•甲丙•(((•S2
_______s________
A.乙和丁B.甲和乙C.丙和丁D.甲和丙
解:由图可见,乙和丁距离两个声源一样远,声音同时到达,不会产生干扰,会听起来
比较洪亮;而甲和丙两处则不同,距离两个声源的远近明显不同,两个声源传来的声音
相互干扰,导致听不清楚。
答案:Do
7.(2021•南通中考)如图为学校附近常见的控制噪声标志。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与图示方
法相同的是()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B.道路两旁设置隔音板
C.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D.观演时手机调为静音
解:禁鸣喇叭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不合题意;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不合题意;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不合题意;
D、观演时手机调为静音,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8.(2021•昆明中考)为响应国家号召,城市建设中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如城市道路两
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速铁路两旁建有隔音板、在噪声环境中工人戴耳罩、城市中的道
路禁止鸣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减小大气污染B.减小噪声污染
C.绿化美化环境D.减小水污染
解:
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能阻断噪声的传播;在高噪声环
境下工人需戴耳罩,能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城市中的道路禁止鸣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所以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小噪声污染,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Bo
9.(2021•遵义中考)噪声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工作的一大公害。下列图片信息反映在传
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C.禁止喧哗
解:A、射击时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双层隔音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
C、禁止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噪声监测仪可以监测噪声的等级,不能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Bo
10.(2020•郴州中考)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相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A.高速公路旁安装隔音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关闭房间的门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解:
A、高速公路安装隔音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正确;
B、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关闭房间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答案:Ao
11.(2020•南昌模拟)登雪山时不许高声讲话,这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可能诱发
雪崩;如图是影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悬丝诊脉”的情景,“悬丝诊脉”是利用声音
可以传递的原理来诊断朱紫国国王的病情。
解:
(1)登雪山时不许高声讲话,是因为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引起雪崩;
(2)声音可以通过丝线传播,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悬丝诊脉”就是将病人的脉搏跳动
通过丝线传播到医生,医生通过声音传递的信息,来判断病情。
答案:能量;信息。
12.(2020•哈尔滨模拟)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看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
道理(选填“声音具有能量”或“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来自患者体内的声音通过橡皮
管传到医生的耳朵中,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利用听诊器可以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
度。
解: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
送到医生的耳朵,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
答案:声音能传递信息;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13.(2021•西安模拟)如图是一款能让人在嘈杂环境下安眠,又能在设定时间只唤醒用户本
人的入耳式耳塞闹钟,用户在嘈杂环境下安眠时,是在人耳(声源/传播/人耳)处减
弱了外界的噪声,用户把它无线连接到手机上,可以改变闹钟的音量,这是改变了声音
的响度(音调/响度/音色)。
解:入耳式耳塞闹钟能让用户在嘈杂环境下安眠,是在人耳处减弱了外界的噪声;
用户把入耳式耳塞用无线连接到手机上,改变闹钟的音量大小,即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答案:人耳;响度。
14.(2021•商丘模拟)如图所示为中国特种兵装备黑色特种作战消音靴,消音靴能够在声
源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响度(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过大
而暴露目标。
解:中国特种兵所穿的消音靴能够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从声音的三个特征来分析时,这
主要是减小声音的响度,即是防止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
答案:声源;响度。
15.(2021•保定模拟)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有三处堪称奇观的声学建筑:回音壁、三
音石和圜丘。如图甲所示,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
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
果。
但音乐厅四周的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主要是为了减弱回声。(选填“增强”或“减
弱”)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层的“探索与发现”展厅中,有一组体验声音聚焦的装置。它是
由两个具有抛物面的圆形物体组成,图乙所示为其中的一个。小莉和小刚分别站在两个
抛物面的焦点处,小莉小声说话,小刚可以清晰地听到小莉的声音。这是因为小莉发出
的声音先后在两个抛物面上发生反射,并使声音会聚小刚所在区域,加大听到声音
的响度(填声音的特性)。
甲乙
解: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
的反射,使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回声的音效效果。
音乐厅四周的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是因为声音与墙壁接触时发生多次反射,减弱了噪
声;
由题意可知,小莉发出的声音经过圆形抛物面物体先后进行两次反射,从而形成回声,
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使响度大于原来的声音。
答案:回声;减弱;反射;响度。
16.(2020•盐城模拟)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
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
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机械闹钟,另一个仪器不适合作声源的理由是占
叉发出的声音不稳定,不能持续发声。
(2)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
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B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泡沫塑料。
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
响度较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复古计时怀表复刻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下半年南昌高新招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3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安徽六安东都招商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旧城改造拆迁安置中心工程保证安全施工措施
-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22《我们的奇妙世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2024“才聚齐鲁成就未来”山东土地资产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专业岗位社会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1年中国负压治疗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全涤起绒纬弹力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绿篱机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设计与控制
- 个人下半年工作计划范文2篇
-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计算题100道及答案
- 认识比例尺人教版课件
-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课件
- 2022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附课标解读)
- 医院放射诊疗中的辐射防护常识学习培训
- 《中国山水画技法》课件
- 如何提升小学教学质量
- 陕西省西安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A卷)
- 变电站模块化建设2.0版技术导则
- 无人机飞行表演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