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压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A.我国现有的人口已经超过了我国自然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小
C.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不实行计划生育也不会出现生态赤字
D.处理好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2024•广东模拟]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
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全国人口比2021年末减少85万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22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约为6.77%。
B.若出生率不断下降,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将由稳定型变为增长型
C.当我国总人口开始减少时,人均生态足迹也随之减小
D.高温、干旱对人口数量而言,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3.[2024•吉林卷]关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清洁能源的使用能够降低碳足迹
B.在近海中网箱养鱼不会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C.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往往与人类活动有关
D.水泥生产不是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唯一原因
4.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为14.12亿人,全年出生人口956
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2022年末人口比2021年末减少85万人,最近60多年来我国
人口规模首次出现负增长。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人口负增长会造成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B.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可调整年龄结构
C.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慢,所以人均生态足迹小
D.人口剧增以及人类活动会加剧水资源短缺危机
5.[2024•湖北卷]据报道,2015年到2019年长江经济带人均生态足迹由0.3212hm?
下降至0.2958hm2,5年的下降率为7.91%o人均生态承载力从0.4607hm?下降到0.4498
hm2,5年的下降率为2.37%。结合上述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长江经济带这5年处于生态盈余的状态
B.长江经济带这5年的环境容纳量维持不变
C.长江经济带居民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有利于生态足迹的降低
D.农业科技化和耕地质量的提升可提高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承载力
6.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是()
A.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石燃料供应紧张
B.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
C.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
D.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
7.下列关于人口增长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一人均耕地减少一开垦土地一植被破坏一自然灾害频繁
B.人口增长一人均耕地减少一植被破坏一自然灾害频繁一开垦土地
C.人口增长一开垦土地一人均耕地减少一植被破坏一自然灾害频繁
D.人口增长一人均耕地减少f开垦土地f自然灾害频繁f植被破坏
8.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
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④D.③④⑤
9.庄子曾对弟子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
用也。”从中可见,我国古人很早就已经意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庄子的话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B.老子的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关
C.《韩非子》中的“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体现了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
D.“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
10.大麦麦秆放进水中会腐烂释放出抑制藻类植物生长的化学物质:凤眼莲能分泌物质
促进水中藻类植物的叶绿素的分解,利用以上原理可以降低水华的发生。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
A.凤眼莲能促进叶绿素的分解,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凤眼莲可降低水华的发生,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为了监测水华的发生,可采用抽样检测法对藻类进行计数
D.用大麦麦秆治理水华不会造成新的环境问题
1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锐减,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C.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式,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属于就地保护
D.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多样性
12.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已经确立,到21世纪中叶,我
国总人口将不会超过16亿,顺利实现人口零增长,然后缓慢下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A.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B.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C.禁止近亲婚配可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我国人口增长符合“J”型曲线,K值为16亿
二、综合题
13.入侵生物福寿螺适应能力强、种群繁殖速度快。为研究福寿螺与本土田螺的种间关
系及福寿螺对水质的影响,开展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在饲养盒中间放置多孔挡板,不允许螺通过,将两种螺分别置于挡板两侧饲养;
单独饲养为对照组。结果如图所示。
9(
)6R0
楙60
40.一福寿螺\
fe4.
/20一本土山螺j
-。对照组本土川螺
•一对照组福寿螺
07142128
饲养时间(d)
实验二:在饲养盒中,以新鲜菜叶喂养福寿螺,每天清理菜叶残渣;以清洁自来水为对
照组。结果如表所示。
养殖浑浊度(FTU)总氮(mg/L)总磷(mg/L)
天数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
(d)
110.810.5814.727.730.440.01
315.540.3133.168.371.270.01
523.121.0472.789.042.380.02
734.440.4674.029.354.120.01
注:水体浑浊度高表示其杂质含量高
回答下列问题:
⑴野外调查本土田螺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⑵由实验一结果可知,两种螺的种间关系为O
⑶由实验二结果可知,福寿螺对水体的影响结果表现为
(4)结合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福寿螺的入侵会降低本土物种丰富度②福寿螺对富营养化水体耐受能力低③福
寿螺比本土田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④种群数量达到K/2时,是防治福寿螺的最佳时期
(5)福寿螺入侵所带来的危害警示我们,引种时要注意(答出
两点即可)。
14.下面为某条小河流从高山湖泊进入大河的示意图及A处水域浮游植物在一年内的变
化曲线图,其中工厂会向河流排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高山
0123456789101112月份
(1)图中高山、河流、村庄在生物种类上的差异属于群落空间结构中的
结构,其中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是
⑵食品工厂向河流排污,导致鱼类因为缺少而大量死亡,水体变浑浊;但是在村庄
附近的河流清澈见底,这依赖于该河流的能力。
⑶根据图示推测,A处1—2月份无机盐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12月份限制浮游植物繁殖的主要因素是。
⑷调查表明,近年来高山冰川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加速了碳循环的哪一个环
节?。
⑸若该工厂长期向河流中排污,会产生什么影响?(至少从三个方面回答)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压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A.我国现有的人口已经超过了我国自然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小
C.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不实行计划生育也不会出现生态赤字
D.处理好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答案:D
2.[2024•广东模拟]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
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全国人口比2021年末减少85万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22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约为6.77%。
B.若出生率不断下降,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将由稳定型变为增长型
C.当我国总人口开始减少时,人均生态足迹也随之减小
D.高温、干旱对人口数量而言,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答案:A
3.[2024•吉林卷]关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清洁能源的使用能够降低碳足迹
B.在近海中网箱养鱼不会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C.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往往与人类活动有关
D.水泥生产不是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唯一原因
答案:B
4.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为14.12亿人,全年出生人口956
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2022年末人口比2021年末减少85万人,最近60多年来我国
人口规模首次出现负增长。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人口负增长会造成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B.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可调整年龄结构
C.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慢,所以人均生态足迹小
D.人口剧增以及人类活动会加剧水资源短缺危机
答案:c
5.[2024•湖北卷]据报道,2015年到2019年长江经济带人均生态足迹由0.3212hm?
下降至0.2958hm2,5年的下降率为7.91%。人均生态承载力从0.4607hm?下降到0.4498
hm2,5年的下降率为2.37虬结合上述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长江经济带这5年处于生态盈余的状态
B.长江经济带这5年的环境容纳量维持不变
C.长江经济带居民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有利于生态足迹的降低
D.农业科技化和耕地质量的提升可提高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承载力
答案:B
6.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是()
A.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石燃料供应紧张
B.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
C.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
D.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
答案:C
7.下列关于人口增长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f人均耕地减少一■开垦土地一植被破坏f自然灾害频繁
B.人口增长一人均耕地减少f植被破坏f自然灾害频繁f开垦土地
C.人口增长一开垦土地一人均耕地减少一植被破坏f自然灾害频繁
D.人口增长一人均耕地减少f开垦土地f自然灾害频繁f植被破坏
答案:A
8.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
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④D.③④⑤
答案:B
9.庄子曾对弟子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
用也。”从中可见,我国古人很早就已经意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庄子的话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B.老子的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关
系
C.《韩非子》中的“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体现了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
D.“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
答案:D
10.大麦麦秆放进水中会腐烂释放出抑制藻类植物生长的化学物质:凤眼莲能分泌物质
促进水中藻类植物的叶绿素的分解,利用以上原理可以降低水华的发生。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
A.凤眼莲能促进叶绿素的分解,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凤眼莲可降低水华的发生,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为了监测水华的发生,可采用抽样检测法对藻类进行计数
D.用大麦麦秆治理水华不会造成新的环境问题
答案:C
1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锐减,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C.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式,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属于就地保护
D.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多样性
答案:D
12.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已经确立,到21世纪中叶,我
国总人口将不会超过16亿,顺利实现人口零增长,然后缓慢下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A.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B.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C.禁止近亲婚配可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我国人口增长符合“J”型曲线,K值为16亿
答案:D
二、综合题
13.入侵生物福寿螺适应能力强、种群繁殖速度快。为研究福寿螺与本土田螺的种间关
系及福寿螺对水质的影响,开展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在饲养盒中间放置多孔挡板,不允许螺通过,将两种螺分别置于挡板两侧饲养;
单独饲养为对照组。结果如图所示。
(根
浜
M)
60举
f^c一福寿探\
士本土田螺
20■o-对照组本土田螺
一对照绢福寿螺
07142128
饲养时间(d)
实验二:在饲养盒中,以新鲜菜叶喂养福寿螺,每天清理菜叶残渣;以清洁自来水为对
照组。结果如表所示。
养殖浑浊度(FTU)总氮(mg/L)总磷(mg/L)
天数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
(d)
110.810.5814.727.730.440.01
315.540.3133.168.371.270.01
523.121.0472.789.042.380.02
734.440.4674.029.354.120.01
注:水体浑浊度高表示其杂质含量高
回答下列问题:
⑴野外调查本土田螺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2)由实验一结果可知,两种螺的种间关系为o
⑶由实验二结果可知,福寿螺对水体的影响结果表现为
(4)结合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填序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新型建筑项目施工安全免责协议书3篇
- 2025版智慧物流合作投资项目协议书范本3篇
- 2025年新型环保材料应用个人住宅装修合同
- 2025年项目合作商业机密保密协议书2篇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低温硅导热液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核电蒸发器U型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经典拉线驱动探头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氧化锆蒸发材料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度个人住房借款合同模板(含二次抵押)3篇
- 2025年度个人二手房交易合同范本解析
-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 2024版个人私有房屋购买合同
- 2024爆炸物运输安全保障协议版B版
- 2025年度军人军事秘密保护保密协议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合同3篇
- 《食品与食品》课件
- 读书分享会《白夜行》
- 中国服装零售行业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格局及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2025版)
- 光伏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DB4101-T 121-2024 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规范
- 化学纤维的鉴别与测试方法考核试卷
- 2024-2025学年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