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重庆一中生物高二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重庆一中生物高二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重庆一中生物高二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重庆一中生物高二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重庆一中生物高二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重庆一中生物高二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一对夫妇,妻子正常,丈夫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有关基因用B、b表示),则其女儿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A.XbXb B.XBXb C.XBY D.XBXB2.病毒、蓝细菌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膜 D.核酸3.研究人员在研究免疫过程时,发现了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分裂、分化为浆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中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细胞因子,能促进动物体内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B.甲是抗体,机体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乙是抗原,能够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D.乙能够诱发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4.2021年6月5日我国环境日的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倡导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如图表示碳循环局部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至少有3条食物链B.碳在生物群落内以CO2的形式进行流动C.CO2只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D.增加E的数量和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均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5.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吞噬细胞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免疫活性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C.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D.效应T细胞诱导的自体癌细胞凋亡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6.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素已被广泛使用。下列各项中,与植物生长素应用无关的是()A.延长种子寿命 B.棉花保蕾、保铃C.培育无子番茄 D.促进插条生根7.下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所示反射为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B.端烫碗而不缩手说明低级中枢受到了高级中枢的控制C.在②所在的神经元上能够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D.刺激④处所引起的该部位膜外电位的变化是由负变成正8.(10分)人在寒冷环境中,身体不会发生的变化是()A.骨骼肌战栗 B.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汗腺分泌活动减弱 D.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二、非选择题9.(10分)1952年,科学家博思威克等人将一批莴苣种子在黑暗中处理16小时,保持湿润状态,然后用红光和红外光依次照射后重新放回黑暗中。在20℃下放置2d后,对萌发的种子进行计数,具体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光照射处理方式种子萌发率(%)对照组无(黑暗对照组)8.5组1红光98组2红光→红外光54组3红光→红外光→红光100组4红光→红外光→红光→红外光43组5红光→红外光→红光→红外光→红光99组6红光→红外光→红光→红外光→红光→红外光54组7红光→红外光→红光→红外光→红光→红外光→红光98回答下列问题:(1)莴苣种子的萌发________(“需要”或“不需要”)光照提供能量。(2)光敏色素是接收光信号的一种信息分子,在受到光照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_______,影响__________,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3)影响莴苣种子萌发的红光和红外光属于___________信息,其影响体现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博思威克等人的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机制是相当复杂的。图1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的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图2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模式(有甲、乙、丙三种模式)。结合图1、图2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在寒冷环境下,图1中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以增加产热量,同时机体还可以通过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等变化以减少散热。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及产生寒冷感觉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1中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激素B,此调节方式属于图2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模式。(3)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2中_______________模式调节的,当人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其分泌量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酵母菌是一种真菌,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常用的模式生物,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土壤中富含各种微生物,将其浸出液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上,可得到酵母菌。这一过程叫做酵母菌的分离;不同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营养物质。(2)某同学在做微生物实验时,不小心把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混在了一起。请你设计实验,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①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材料用具(略)③主要实验步骤:第一步:制备两种培养基,一种是________培养基,另一种是________的培养基。分别分成两份,依次标上A、A'和B、B',备用。第二步:分别向A、B培养基中接种等量的混合菌。第三步:接种后,放在恒温箱中培养3~4天。第四步:分别从A、B培养基的菌落中挑取生长良好的菌种,接种到A′和B′培养基中。第五步:接种后,把A′和B′培养基放入恒温箱中培养3~4天。④回答问题:a第四、五两个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在操作中,为保证无杂菌感染,实验中应采用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研究人员发现,当以弱刺激施加于海兔的喷水管皮肤时,海兔的鳃很快缩入外套腔内,这是海兔的缩鳃反射。若每隔1分钟重复此种弱刺激,海兔的缩鳃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化。图1表示海兔缩鳃反射习惯化的神经环路示意图,图2表示习惯化前后轴突末梢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缩鳃反射发生时,受刺激部位神经元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兴奋在c点的传导方向与________(填“膜外”或“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反,动作电位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在图1中b处给予有效刺激,还可在图中________点检测到电位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刺激c点,图中________点能检测到电位变化。若刺激喷水管皮肤,c点处的兴奋传导是________(填“双向”或“单向”)。(3)由图2可知,习惯化产生的原因是:轴突末梢处________内流减少,导致__________释放量减少,突触后膜所在的运动神经元兴奋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需要去除习惯化,采取的措施是:给予海兔头部一个强刺激,最终使得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的物质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伴X显性遗传病,有关基因用B、b表示,则患者含有B基因。【详解】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妻子正常,其基因型为XbXb,丈夫为患者,其基因型为XBY,故其女儿的基因型为XBXb,B正确,ACD错误。故选B。2、D【解析】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遗传物质储存在拟核中,也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拟核;真核细胞含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各种细胞器,遗传物质储存在细胞核中。【详解】毒不具备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细胞结构,但是病毒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拟核中有大型环状的DNA分子;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的真菌。因此,病毒、细菌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核酸,D正确,ABC错误。故选D。3、B【解析】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抗原的基本特性有两种,一是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也就是免疫原性,二是与免疫应答的产物发生反应,也就是抗原性。【详解】A、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能够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A正确;B、抗体能与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错误;CD、将某种细菌体内的物质乙注入动物体内,会引起免疫应答反应,推知物质乙属于抗原,能够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诱发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C、D正确。故选B。4、D【解析】据图分析,字母A表示大气中CO2,字母C表示分解者,E为生产者,F为初级消费者,D为次级消费者,B为三级消费者。【详解】A、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A错误;B、碳在生物群落内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B错误;C、CO2主要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自然界中少数种类的细菌如硝化细菌,能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将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C错误;D、可以通过增加植被加强对CO2的吸收和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减少CO2的排放来缓解温室效应,D正确。故选D。5、D【解析】1、非特异性免疫:(1)概念:是指长期进化形成,具有先天性,生来就有的天然防御功能。是免疫的基础。(2)特点:具有先天性,生来就有;不具专一性,不具特殊针对性;出现快,作用范围广,强度较弱。(3)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杀菌物质、吞噬细胞。2、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以非特异性兔疫为基础;出生后形成;专一性,具特殊针对性;出现慢,针对性强,强度较强。【详解】A、吞噬细胞以胞吞的方式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B、非免疫细胞也可合成某些免疫活性物质,如唾液腺细胞可以产生溶菌酶,B正确;C、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由于产生免疫活性物质,故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正确;D、效应T细胞诱导的自体癌细胞凋亡属于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D错误。故选D。6、A【解析】植物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②促进果实发育,农业上获得了无子番茄、黄瓜、辣椒等;③防止落花落果。种子寿命的长短与种子自身新陈代谢强度有关,农业上常通过晾晒使种子干燥,由于自由水大量减少,种子的代谢减弱,从而可延长种子的寿命。【详解】A、农业上常通过晾晒使种子干燥,大量减少自由水,减弱种子的代谢,从而可延长种子的寿命,A错误;B、可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生长素进行棉花保蕾、保铃,B正确;C、可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生长素促进未受精的番茄子房发育为无子果实,C正确;D、可通过适宜浓度生长素处理插条,促进插条生根,D正确;故选A。7、D【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表示感受器,②表示传入神经,③表示神经中枢,④表示传出神经,⑤表示效应器。【详解】A、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A正确;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所以端烫碗而不缩手说明低级中枢脊髓受到了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B正确;C、由于传入神经与神经中枢之间通过突触传递兴奋,所以在②所在的神经元上,轴突末端能够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C正确;D、刺激④处,Na+通道打开,Na+内流,因此所引起的该部位膜外电位的变化是由正变成负,D错误。故选D。8、D【解析】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A、寒冷环境中,骨骼肌战栗,增加产热,A错误;B、寒冷环境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B错误;C、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调节使散热量减少,汗腺分泌汗液减少,C错误;D、寒冷环境中,甲状腺分泌增多,促进物质氧化分解,增加产热,身体不会发生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的现象,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9、(1)不需要(2)①.细胞核②.特定基因的表达(3)①.物理②.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4)红光可以促进莴苣种子的萌发,而红外光能逆转红光的作用;当反复照射红光和红外光时,种子的萌发率取决于最后照射的是哪种光【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小问1详解】种子萌发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完整的活的胚和供胚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绝大多数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无关。由表格可知,黑暗条件下莴苣种子能够萌发,所以莴苣种子的萌发不需要光照提供能量。【小问2详解】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故光敏色素结构发生的变化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使特定基因进行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小问3详解】红光和红外光属于物理信息,该物理信息对莴苣种子的萌发有影响,体现了信息传递对个体的作用,即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小问4详解】最后用红光处理时,种子萌发率高,而最后用红外光处理后,种子萌发率明显降低,说明红光可以促进莴苣种子的萌发,红外光能逆转红光的作用,也说明了种子的萌发率取决于最后照射的是哪种光。【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相关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实验、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的能力。10、(1)①.A、B、C②.下丘脑、大脑皮层(2)甲(3)①.乙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解析】分析图示,图1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A为促甲状腺激素,B为甲状腺激素,C为肾上腺素,D能作用于肝脏、肌肉,应为胰岛素。图2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其中甲激素的调节属于下丘脑→垂体→靶腺的分级调节,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乙激素为下丘脑分泌,由垂体释放,应该为抗利尿激素;丙激素是由神经系统控制分泌腺分泌的。【小问1详解】寒冷环境下,B甲状腺激素和C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细胞呼吸,以增加产热量,同时机体还可以通过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等变化以减少散热。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小问2详解】图1中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激素B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调节,属于分级调节,此调节方式属于图2中的甲模式。【小问3详解】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对应图2中的乙模式,当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点睛】本题考查体温调节、血糖调节及神经调节的相关内容,需要考生识记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掌握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11、(1).水、无机盐、碳源、氮源(2).圆褐固氮菌是自生固氮菌,能在无氮培养条件下生长繁殖,而酵母菌不可以;青霉素不影响酵母菌等真菌的生长繁殖,但会抑制圆褐固氮菌的生长繁殖(3).无氮(4).加青霉素(5).获得纯度较高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6).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接种环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接种过程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解析】1、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做选择培养基。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提供碳元素的物质)、氮源(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和无机盐。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2、微生物实验中的无菌技术的主要内容(1)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2)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3)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4)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详解】(1)土壤中富含各种微生物,将其浸出液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上,可得到酵母菌。这一过程叫做酵母菌分离;不同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2)①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的实验原理是圆褐固氮菌是自生固氮菌,能在无氮培养条件下生长繁殖,而酵母菌不可以;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