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人口与地理环境 习题_第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口与地理环境 习题_第2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口与地理环境 习题_第3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口与地理环境 习题_第4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口与地理环境 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二人文地理

专题七人口与地理环境

五年高考

考点1人口分布

(2023海南,1—2,6分)人口重心是指区域空间中人口数量可维持空间均衡的受力点,其

时序变化可反映区域发展的空间演变轨迹。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国家发展战略

的实施,区域内人口重心迁移明显。下图示意1978—2018年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口重

心迁移轨迹。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关于2003-2008年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口重心迁移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人口重心移动速度西部小于中部

第1页共25页

B.人口重心移动距离西部大于中部

C.中部人口重心向西北移动

D.西部人口重心向东南移动

答案B

2.对我国中部地区1978—2018年人口重心迁移影响相对较小的是()

A.中部地区人口外流

B.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

C.中部地区跨境贸易

D.中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

答案C

(2023浙江1月选考,1—2,4分)中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近年来经济发

展迅速,人口增长明显,但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基本不变。下图为中亚五国地形及各国人

口、面积柱状图。完成下面两题。

50080°

50°

40°

图例〜、河流“水域一区域界线m二〔米)匚।■।

020010002000

第2页共25页

口领土面积(万km,)

272.5

口人口数量(万人)

①吉尔吉斯斯坦

②塔吉克斯坦3426

③乌兹别克斯坦

④哈萨克斯坦

⑤土库曼斯坦I915

19,9670

①②③④⑤

3.下列中亚国家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A.土库曼斯坦B.哈萨克斯坦

C.吉尔吉斯斯坦D,塔吉克斯坦

答案B

4.影响中亚东南部地区人口较密集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热量B.矿产

C.水源D.土壤

答案C

考点2人口迁移

(2023山东,3—5,9分)我国地级市一般由市辖区和其他县级行政区组成。图1示意我国

某地级市2010年和2020年的常住人口数量。该市的常住人口变化状况在全国具有一定

的代表性。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2010年

2020年

100150200250(万人)

数市辖区人口如其他县级行政区人口

图1

1.图2示意四种人口流动情况,与该市2010-2020年情况相符的是()

第3页共25页

A.①B.②C.③D.@

答案A

2.与该市的其他县级行政区相比,市辖区()

A.老年人口比重大

B.老年人口数量大

C.劳动人口比重大

D.劳动人口平均年龄大

答案C

3.具有类似常住人口变化状况的地级市,一般具有相似的()

A.经济规模B.经济发展趋势

C.人口规模D.人口职业构成

答案B

(2023浙江6月选考,22—23,6分)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达3.76亿,比2010年增长约

70%,其中省际流动人口为1.25亿,占比为33.2%(比2010年下降5.6%)。流入(出)率为

第4页共25页

流入(出)人口占本省人口的比重。下表为2020年浙江、新疆、安徽、吉林四省区流入

和流出人口统计表。完成下面两题。

流入人口流入率流出人口流出率

省(区)

(万人)(%)(万人)(%)

甲155.12.51152.118.9

乙1618.725.1236.23.7

丙339.113.160.32.3

T100.24.2241.410.0

4.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沿海产业升级放缓

B.沿海经济增速下降

C.省际产业转移增加

D.省际交通条件改善

答案C

5.表中甲、乙、丙、丁与各省区流动人口状况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甲一新疆B.乙一安徽

C.丙一浙江D.丁一吉林

答案D

(2023广东,5—6,6分)珠江三角洲地区某侨乡村,现存大量古建筑和水上碉楼。20世纪

9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快速推进,该村人口持续外流,村落逐渐空

第5页共25页

心化。近10年来,该村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回流人口明显增多,成为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导致该村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人口持续外流的主要原因是()

A.前往海外寻亲访友

B.被城市就业机会吸引

C.人口已超合理容量

D.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

答案B

7.近10年来,该村发展迅速的特色产业最可能是()

A.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

B.公共卫生和文化教育

C.旅游服务和文化创意

D.先进制造和科技研发

答案C

(2022全国乙,1—3,12分)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

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

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2010年中2010—2020年2010—2020年中

城市心城区人中心城区人心城区以外地区

口比重/%口变化/万人人口变化/万人

上海30.3-30.25215.42

北京59.7-72.8300.9

第6页共25页

广州39.7129.12468.46

深圳34.0116.88596.73

8.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答案A

9.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

A.相似的空间形态B.趋同的主导产业

C.一致的功能定位D.相近的等级规模

答案D

10.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

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

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

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

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

答案B

(2022天津,12—13,6分)粤港澳大湾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广州、深圳、香港、

澳门四个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产业升级和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7页共25页

2003—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累计净迁入人口650余万,其中四个中心城市迁入450余万。

各中心城市净迁入人口数如图所示。回答下面两题。

2003—2018年

人均GDP增速

深圳

277.1万大湾区范围

n.据图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A.随着产业转移人口主要向大湾区以外迁移

B.中心城市中广州对外来人口吸引力最大

C.人口集中迁入区人均GDP增速更快

D.迁入人口主要向四个中心城市集聚

答案D

12.关于上图中各地人均GDP增速差异及其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A.大湾区四个中心城市最快,经济实力最强

B.大湾区内非中心城市最快,城镇化水平高

C.湾区外城市快于湾区内,承接产业转移多

D.深圳快于广州,城市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答案C

(2021天津,8,3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农民工输入地的地区分布正在悄然变化,读

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第8页共25页

80

(

)

化图

布变

区分

的地

入地

工输

农民

全国

2019年

2010—

因是

其原

推断

点,并

的特

流动

民工

国农

析我

13.分

部转

中西

业向

型产

密集

,劳动

上升

比例

流动

地区

西部

A.向中

展迅

业发

新产

的高

地区

,东部

上升

比例

动的

区流

部地

B.向东

性改

根本

环境

生态

地区

,中部

上升

比例

动的

区流

部地

C.向中

率提

的效

生产

农业

地区

,西部

上升

比例

动的

区流

部地

D.向西

A

答案

的变

人口

常住

口和

籍人

19年户

—20

2007

级市

某地

我国

示意

)下图

9,9分

,7—

山东

(2021

三题

下面

完成

读图

况。

化情

人匚

1/万

1000

人口

常住

一一

籍人

^户

900

.

83?.2

g.i一

82

8M3

22.

.82

82里

5

846

-

.3

,834

25.4

,78

,831

825.5

嘉二

7弊

800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