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初++中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初++中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初++中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初++中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消息二则毛泽东学习目标1.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准确,简明,及时等特点;2.根据新闻文体特点,把握文本内容。3.能边读课文边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文体知识(1)新闻,又称消息。是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典型事实所作的准确简短的报道。(2)新闻的特点:传播性、真实性、时效性。(3)新闻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4)新闻的六要素:何时(时间),何地(地点),何人(人物),何事(事件),何故(原因),如何

(发生过程)

即叙事六要素。(5)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

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承接导语、揭示主体,对消息事实做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背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依据内容需要,可有可无。背景介绍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军队主力已被歼灭,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与共产党假和谈,一面部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预习检测,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芜湖

摧枯拉朽

荻港

溃退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溃退:经营:摧枯拉朽:wúkūdíkuì因被打垮而后退。筹划、组织、管理。枯:指枯草,朽:指烂了的木头;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这里指解放军攻势猛烈,不可阻挡。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②,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自学指导一

要求: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思考:1、这个导语有什么作用?2.阅读课文,找出这则新闻的“六要素”。1、这个导语有什么作用?2.阅读课文,找出这则新闻的“六要素”。导语为正文第一句话。从渡江时间及渡江人数两方面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总领了全文。何时:1949年4月20日午夜开始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内;何地:在芜湖、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何人:人民解放军,三十万之众;何故:何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如何:人民解放军攻破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占领长江南岸。自学指导二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要求:仔细阅读课文,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2.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此句中的“已”和“大约”用词准确。“已”是“已经”,表明解放军三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大约”表明有三十万人是一个概数,不是确数。此句中的“经营”“溃退”用词准确,“经营”有精心筹划和准备之意,更能说明解放军的英勇。“溃退”指因被打垮而后退。更能说明国民党军队败退的程度。自学指导三

精读课文

深层探究1.这则消息报道的是一场大战,只用不到二百字,你觉得效果如何,请说出自己的感觉。作者为什么不详写渡江战斗的情景?2.小组合作交流:找一找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品味一下1.这则消息报道的是一场大战,只用不到二百字,你觉得效果如何,请说出自己的感觉。作者为什么不详写渡江战斗的情景?2.小组合作交流:有人认为,消息是客观公正的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既然是客观报道,就不应在字里行间带有感情色彩。找一找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品味一下,说说理由。

对于渡江和战斗的情景,作者没有详细描写,只是几笔勾勒,粗线条地介绍了渡江的时间、地点及事件的结局。因为敌军“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在三十万大军面前简直不堪一击,所以也不值得去详细介绍。2.小组合作交流:找一找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品味一下

本文中的“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用语简洁,突出了敌军的不堪一击,反衬我军的英勇善战。“不到”“即已”两个词前一个表明时间短,后一个表明速度快,充分说明了人民解放军的锐不可当、势如破竹。

这两组词包含了作者对解放军的高度赞扬,也充满了对敌人的笑和讽刺,作者的情感爱憎分明,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拓展延伸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一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里根总统表示哀悼

本报华盛顿1月28日专电记者张允文报道今天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是美国进行56次载人宇宙飞行活动中,发生在空中的第一次大灾难。1967年发射阿波罗飞船时,曾经发生过发射台上的爆炸,造成3名宇航员丧生。“挑战者”号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起飞后,以三倍于音速的速度升到佛罗里达五万英尺的蓝天时发生爆炸。爆炸后,航天飞机变成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拖着长蛇般的、然后分叉的火焰和黄白色浓烟坠入距发射地点20英里外的大西洋。燃烧着的飞机碎片,散落在广阔的海面,持续了一个小时。

1.写出新闻的要素。(1)时间:

(2)地点:

(3)事件:2.介绍阿波罗飞船事故属该则新闻结构中的

,其作用是:

1.写出新闻的要素。(1)时间:美国东部时间1月28日11点38分。(2)地点:美国。(3)事件:“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2.介绍阿波罗飞船事故属该则新闻结构中的导语部分,其作用是介绍此事件在于说明这次是美国进行56次载人宇宙飞行中发生在空中的第一次大灾难。小结

本文短小精悍,一气呵成,它所反映的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我军南渡长江,揭开了解放全中国的序幕。这一战役声势浩大,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可以想见这场战役历经大小战斗无数,值得报道的动人事迹无数,但是,作者正文只用了区区199字(含标点),便做了简洁而不失完整的报道,全文气韵生动,令人叹为观止。分层布置作业:必做:写词语选做:摘抄当日一则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2.分析文章语言特色,掌握写作手法;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背景介绍《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的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月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泄气

督战要塞

歼灭

签订

锐不可当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锐不可当:要塞:业已:

歼灭:xiè

dūsàijiānqiāndāng锋利无比,不可抵挡。当,抵挡。指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已经。消灭(敌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自学指导一

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找出本文的导语和主体,说说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概括了全文。2.速读文章,思考主体部分写了什么,分几个层次,并从时间、人物、人数、战况分析制作一表格分析我军克敌制胜的原因。3.通读全文,口头复述这则新闻的六要素。

第1、2两句是导语部分,其余部分是主体部分。导语从渡江作战的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了全文。起止地点渡江时间兵力渡过兵力渡过地区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安庆芜湖九江安庆南京江阴20日夜到21日夜21日17时22日22时21日17时到22日22时30万35万35万30万三分之二大部分繁昌等地贵池等地扬中等地2.速读文章,思考主体部分写了什么,分几个层次,并从时间、人物、人数、战况分析制作一表格分析我军克敌制胜的原因。主体部分具体叙述了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情形,并分析了我军克敌制胜的原因。九江江阴安庆芜湖九江江阴安庆芜湖西路军(35万)中路军(30万)东路军(35万)3.通读全文,口头复述这则新闻的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1949年4月20日夜至4月22日22时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前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我百万大军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三路大军横渡长江。自学指导二

合作探究

从文中找出例子来进行分析,自由讨论,概括出本文语言方面的特点。(1)题目“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其中“百万”是实数,中路军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东路军35万人,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用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指不包,括九江在内,准确地反映了当时的情况。说明了语言的准确性。。如导语中“百万大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再比如“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准确简洁而具有气势自学指导三

精读课文探究写法1.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安排?2.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哪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3.请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1.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安排?首先,中路军最早渡江,所以先写;其次,中、西两路所遇抵抗都很微弱,东路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路合写在前,东路单写在后。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然后写东路军,这样的顺序反映了三路大军开始渡江的时间先后,也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中先从中间突破,再以三路并进的战略部署。根据时间发展及事件特点安排顺序,清晰合理2.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哪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中路军写得较简略,是因为新华社在此前已经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此处简略交代即可转入下文。西路军写得稍详,是因为渡江正在进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代,如“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已渡过的“正向南扩展中”,预示了战役的前景。东路军写得最详,因为它所遇抵抗“较为顽强”,胜利来之不易,故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