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

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

3.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5.加减法估算

二、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

算。

2.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

的多样性。

三、单元特点

1.从实际情境中引出计算问题,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

出计算问题的过程。

两位数加两位数:乘车参观博物馆的问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奥运申办城市得票数的比较

问题解决:学校卫生评比

连加、连减:摘西瓜、运西瓜

加减混合:公共汽车上、下人

加减法估算:购买日用品需带多少钱

所以,计算内容不只是解决计算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解决问题

的过程。

2.借助直观操作(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3.体现算法多样化。

(1)不进位加、不退位减中既可用口算,也可用笔算。

(2)连减:既可以连续减去两个减数,也可以也把两个减数先

加起来,再用被减数减去两者之和。

(3)估算策略的多样化。

4.让学生通过交流、探索,自己归纳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法

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具体单元

1.两位数加两位数

主题图:

(1)通过参观博物馆乘车的情境引出数学问题,使学生知道数

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图中包含着解决"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的实际问题

所需的信息,如车上写着每辆车准乘70人,每个班的人数都是已知

的。可以引导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哪两个班的人数相

加,和不超过70?”让学生列出每两个班人数相加的算式,使学生

看到例1~例3中的算式都是自己列出来的,发现知识的前后联系。

(3浮生还可能提出更多的问题比如"某班比某班多多少人?"

等等,要鼓励学生养成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不进位加:

例1

(1)两位数加整十数,一年级下册已经学过,这儿的重点是通过口

算引出笔算。

(2)从主题图中抽取出其中两个班,自然地引出计算问题。

(3)体现算法多样化:小女孩用口算解决问题。小精灵提出还

可以用笔算。

(4)列竖式时,借助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使学生学会竖式

中的对位。

(5)计算时,把分步演算的过程放在虚框里,展示整个动态的

计算过程。

(6)最后通过讨论,让学生说一说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例2

(1)一般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

(2)单元与例1一致。

(3)小精灵的问题"你是从哪位加起的?还可以怎样加?"就

是鼓励学生采取多种计算策略,可以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

进位加:

例3

(1)整个单元方式与前面一致。

(2)教学时重点是要结合小棒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进位,

以及十位如何相加。

(2)使学生体会在进位加法中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

笔算加法法则的总结:

不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自

行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两位数减两位数

主题图:

(1)结合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用统计表的方式给出各申办城

市的得票情况,使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为进行爱国主义教

育提供了素材。

(2)还可以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说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不退位减:

例1

(1)小精灵提出问题,两学生从统计表中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

(2)多种算法:口算(在这儿还不是统一要求),笔算,"还可

以怎样算”提示学生发现更多的算法。

(3)列竖式时,借助形象数位表,与竖式相对应。因为不退位,学

生观察直观图就可以理解。

(4)单元与不进位加一致。

退位减:

例2(一般的退位减)

(1)借助小棒操作,用表格形式把小棒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与竖

式计算的每一步对应起来,使学生获得退位计算的形象支持。

(2)重点是掌握如何退位,退位过程中十位数与个位数怎样变

化。

(3)提出问题:从十位减起方便吗?使学生认识到在进位加、

退位减中从个位加减比较方便。

例3(被减数个位是0的退位减)

(1)脱离形象支持,抽象程度更高。

(2)重点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掌握个位要算几减几。

笔算减法的法则总结:

与加法一致,也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进行归纳。

问题解决:

例4

(1)在本套实验教材的编写中,对"问题解决"的单元是从三

个方面考虑的。

①结合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安排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例题和练习。

②结合计算教学,安排单元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与训练。

A.计算教学从问题情境引入,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

地结合在一起。

B.一些具有特殊数量关系的问题,专门单元例题进行教学。

③一些纯数学问题,很难结合计算进行单元,所以单元成独立

的单元。

(2)"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与"求一个数比另

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一样,都是具有特殊数量关系的问题,专

门安排例题。

(3)教材设计了一个全校卫生评比的情景,给出了部分年级在

卫生评比中所得红旗的情况,但每个班所得红旗数没有出全,下面一

部分被树挡住了,只能通过一一对应看出各列之间的相差数,其他的

信息通过学生的对话给出。

(4)教材利用两名学生的对话,自然引出"求比一个数多(少)几

的数"的问题。在这儿,二(2)班的红旗数量不能直观数出,必须

根据两个数的关系,通过分析数量关系求出。

(5)最后教材通过小精灵提出"你能说出别的班得多少面红旗

吗?"让学生利用图中的信息提出其他问题并解决。教材体现了资源

的丰富性,教学时要注意挖掘情景图中的丰富资源。

3.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运算顺序已经在前面学过,在这儿的重点是列竖式计算。

由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

例1: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直接提出问题,引出算式。

例2:通过对话给出信息,提出问题,引出算式。

在教学连减时,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的思想。既可以用

连续减去两个减数,也可以先计算一共运走多少个。

例3:通过上下车的实际情景引出计算问题。

加减法估算:

关于估算,《课标》中有明确的说明,它是这样描述的:"能结合

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两点:计算、解释过程)

在前两册教材的有关练习中已经渗透了有关估计、估算的内容,

这儿是第一次正式教学。但近似数的概念、约等号还没出现。

例4

(1)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买东西这样一个估算情境说明估算的必

要性,使学生理解用估算还是精确计算是根据计算的精确度需要而定

的。

(2)在进行估算时,其策略是可以多样化的。(例如,可以两步

都用估算;也可一步用估算,一步用精确计算。)

(3)重要的不是估算结果与精确结果相差多少,而是要让学生

解释估算的过程。

五、教学建议

1.利用情景图,让学生充分体验提出数学问题的现实意义,培

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尤其是进位和退位的

过程,要让学生通过捆小棒和拆小棒来帮助理解。

3.要让学生灵活采取计算策略,对口算、笔算和估算的选择要

根据计算的要求和实际需要而定。在每一种计算里面(如估算),也

可以采取不同的计算策略。

4.发展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材中很多地

方都没有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讨论去归纳、总结。

实践活动:我长高了

这是一个融操作性、趣味性、开放性于一体的很好的实践活动。

一、目的

1.本活动通过让学生测量门窗的宽度、身高、臂展等活动,加

深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理解,进一步发展长度观念。

2.巩固用各种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

3.利用统计表发展学生收集、整理数据,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

的能力。

4.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

力。

二、特点

1.活动性:整个活动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进行,需要准备的东西

也不是很多,操作性很强。

2.开放性:测量什么东西的长度由学生自己而定,可以测量门

窗的宽度,也可以测量桌子的长宽;测量的工具也可以根据需要而定,

可以选用学生用尺,也可以选用米尺,还可以用卷尺、皮尺。

3.合作性:许多活动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要让学生在活动采

取合作的方式,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活动。比如,测量黑板的

长度,就需要几个同学合作完成。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归纳总结(2)》数学教案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0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和个位组成两位数再减,计算十

位时要记得减去退掉的lo

3、加减混合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

小括号里的,用分步式计算。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

减法计算,如70比25多多少?19比46少多少?

5、多几的问题。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

如:比29多17的数是多少?(29+17=46)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不进位加(1)》数学教案

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1课时不进位加(1)

【学习内容】:课本P12例1

【学习目标】:

L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

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投影出示P11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

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

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

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

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L学生说想法及理由。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

注意的问题。

2、完成P12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

化。

三、练习,实践应用

练习二第1题前两小题,说说图意,交流算法并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不进位加法计算,熟练掌

握笔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不进位加(2)》数学教案

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2课时不进位加(2)

【学习内容】:课本P12例2做一做练习二的1、2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加法;

2、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

重、难点: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

【学习过程】:

一、解决情景中的问题

1、教师出示主题图

师:怎样能知道这两个班共有多少人?

师:怎样列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35+34=

2、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计算"35+34”,可根据自己的情

况选择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还是用竖式计算还是口算。

3、请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

(1)先请摆小棒的学生讲

提问:为什么把5根小棒和4根小棒和起来,3捆和3捆和起

来?

(2)再请列竖式的学生讲

提问: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3)请口算的学生讲。

提问: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口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做T故: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题目

指名将题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学生做在书上

集体订正投影片上的题目,进行评价。

同位相互检查,相互评价,

三、练习:

练习二第1题:

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

再列竖式计算。

第2题:笔算下面各题。

学生将题目写在练习本上,同位相互检查。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数学教案

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3课时进位加

【学习内容】:课本P14例3

【学习目标】:

I、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I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

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

惯。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I、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I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第11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

辆车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

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L教学例3。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

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4.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

并说明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

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

向十位进1.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

化,理解算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P14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

并说明算法。

2、完成P14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

题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

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

梳理。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课》数学教案

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4课时练习课

【学习内容】:课本P15—P16练习二

【学习目标】:

1、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加深加法意义的理解,为

退位减法的学习做准备。

2、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气氛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

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引导学生在辨识的练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挑战性,

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能力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习重点、难点】:

重占,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

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而准确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

运X-算。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卡片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学习了关于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指名汇报。

2、总结得真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通过这节课的

学习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探索,巩固知识。

1、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6题。教师巡视、指导。做完以后请

小朋友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2、名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时,

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3、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5题。这些计算对吗?和小组的同学说一

说,把错误的改正过来。指名汇报,并说出错误应该如何改正。

4、完成第16页练习二第7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

解题思路。

5、完成第16页练习二第9题。有四只小兔一起上山采蘑菇,

现在它们正在为谁采的蘑菇最多而吵闹,你能帮帮它们吗?

6、怎样做才能解决它们的问题?指名汇报。

7、完成第16页练习二第10题。请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

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加深理解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学生从知识、方法上进行总结。

四、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不退位减》数学教案

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5课时不退位减

【学习内容】:课本P18例1,练习三1一-3题。

【学习目标】:

L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

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

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

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

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L教学例L

仔细地观察图。怎么解决问题。板书算式:36-23,思考计算方

法,在练习本上试算。小组交流算法。指名汇报。

2、小结:先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

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

化。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18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一道题与

同桌交流算法。汇报结果及算法。

2、完成第20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完成练习三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

的区别与联系,在小组内交流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掌握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学生先

互相说说再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

减十位。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退位减》数学教案

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6课时退位减

【学习内容】:课本P19例2、例3

【学习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通过情景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这情。

【学习重点】:

掌握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明白其算理。

【学习难点】:

能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具】:

实物投影、主题图、小棒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主题图。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

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L教学例2。

A.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思考计算方法。

B.分小组交流想法: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

C.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D.如不能口算,可以用竖式计算。

E.用摆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

F.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思考并汇报。

2、教学例3。

出示50-24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

的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3、小结。先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分小组交流想法。并汇报:相

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lo

[设计意图]:通过猜想、练习、交流总结,使学生掌握退位减法

的笔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19页做一做。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

怎样想的。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5题。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指

名汇报

3、完成练习三第6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

的原因,及怎样改正。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课(1)》数学教案

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7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P20—P21练习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

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度和准确度。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和题卡

【教学过程】:

一、总结引入

小朋友们,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指名汇报。总结得非常好。今天这节

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设计意图]:课前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3题。请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了哪

些信息?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一听。怎样求还剩多少个?指名回答。板

书算式: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呢?

32-21o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4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选一道

题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9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4、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7题。同桌两个同学与相说一说下面

各题差的十位上是几?你是怎样想的?

5、第22页练习三第11题。先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从加法和

减法中各选一道题在小组内说说计算的方法。指名汇报、订正。

[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

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三、强化练习

L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8题。有3只母鸡带着自己的孩子出

来找吃的东西。可三家的小鸡混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鸡妈妈找到自己

的孩子吗?教师巡视。指名汇报、订正、评比。

2、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2题。看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数

学问题?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指名汇报。选择两个你喜欢的问题列式

算一算。同桌的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3、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3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

明填法。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练习的熟练性。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课(2)》数学教案

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9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P25—P26,练习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求

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简单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的计算技能。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二(1)班原有38位同学,这学期又转来5位同学,二

(1)班现在有多少位同学?这道题该怎样解答?把你的解答思路在

小组内说一说。学生汇报解题思路。学生自由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练习的目标。

二、合作探索

L完成第25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回答。

2、完成练习四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选题说

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与两位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汇

报、归纳。

3、完成练习四第5题。观察统计表学生分小组交流从统计表中了解

的信息。学生汇报发现。思考、提问,和同桌交流问题。选择两个问

题列式算一算。学生汇报提出的问题及解答思路。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练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提高

计算的正确率,同时提高学生的统计意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L完成练习四第6题。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指名回答。

怎样做可以知道小玉攒了多少钱?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指名

汇报解答方法。做了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进

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回答。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数学教案

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10课时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课本P27例1、例2

【教学目标】:

L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

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3、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

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难点: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口答。

7+6+58+9-1324-10-720+30+1017

-3+4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三个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复习引入,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

1、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出示表格。学生根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在小组

内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3)、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南瓜?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28+34+22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展示算法。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

2、教学例2。

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主题图,了解信息。分小组交流从图中发现

的信息。思考解题方法。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学生,汇报,

板演解答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

数的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L完成28页做一做。

2、完成29页练习五第1、2题。

3、引导完成29页练习五第3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

四、课堂总结:

学生在知识、方法上做一个回顾。学生自由说说。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数学教案

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11课时加减混合

【教学内容】:课本P28例3、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

难点: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

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2)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人

28人,现在有多少人?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小组交流、汇报板演。

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

2、练习。完成P28做T故。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说说计算过程。3、小结。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计

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1、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初步掌握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4题,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五第5、8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集

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五第6题。观察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发现。独立

思考并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100以内数的加

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生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

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课(3)》数学教案

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12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练习五5-11题和14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

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用竖式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教学手段】投影片、有条件的可采用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演示动画"加减混合"]

(1)开始演示动画"加减混合",准备进行观察对比.

(2)复习各种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问:这几组题目各有什么特点?说一说每一组题的运算顺序是什

么?

(3)演示动画"加减混合",印证学生的回答.

二、探究研讨

L出示计算题。

58-36+2784-27+164+27-16

93+23+9469-(39-23)99+(25-24)

2、学生独立试做(教师行间巡视,随时请不同做法的学生到黑板上

板演.)

3、在学生们试做的两种方法中,对比,择优.引导学生选择省

时省力的算法.

4、师:谁来说一说,做像今天这样的题目时,要注意些什么问

题?

(1)抄数的时候要仔细,不要因为把数抄错出现计算错误。

(2)在竖式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看清运算符号。

(3)在计算之前要先想一想,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运算

顺序错了,题目就该算错了。

三、巩固练习

课本练习五5--11题和14题

四、总结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数学教案

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13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P32例5

【教学目标】:

1、理解有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学会先解决一个稍简单的问题后,运用所得的数据解决另一

个稍难的问题。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