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专题《苦难中的尊严》课件-苏教版必修5_第1页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苦难中的尊严》课件-苏教版必修5_第2页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苦难中的尊严》课件-苏教版必修5_第3页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苦难中的尊严》课件-苏教版必修5_第4页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苦难中的尊严》课件-苏教版必修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印尼海啸后

唐山大地震后苦难中的尊严

当灾难来临到我们头上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论厄运》《直面苦难》

学习目标1、品位凝炼的语言,体会深沉的哲理2、提高比较辨析的阅读能力3、培养正确面对逆境的态度朗读《论厄运》,划下你觉得写得有哲理的句子。

老师积累的句子

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真正的伟人,是像神那样无所畏惧的凡人。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再幸运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显示的。培根要大家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苦难呢?

无所畏惧坚忍勇敢战胜运用了那些说理的方式引用名言名句描述典型的事例作精妙的比喻两相对比

仔细阅读《直面苦难》,划出你觉得有哲理的句子。周国平的观点有哪一些?面对自然苦难,我们应以最真实的勇气挺立而不倒下,以此维护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人天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

小组讨论,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两文的观点有哪些共同之处?

2、阐述的侧重点又有什么区别?1、共同处:都谈到了苦难的不可避免,都强调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厄运,都肯定了苦难的积极作用。2、不同点:培根强调的是“像神那样无所畏惧的”英雄式的苦难;周国平倡导普通人的苦难,认为面对苦难的是有“软弱天性”的普通人,他们面对的是生活中平凡的苦难。培根只承认苦难有积极的意义,但周国平认为不要过分夸大苦难的积极作用和美化苦难,因为它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既能磨钝敏感的心灵,又能毁灭失意的英雄。举例说明这篇文章中运用到的说理的方式。殊途同归

为我所用练习你觉得对于现在的你而言有哪一些生活中的难处?面对这些“苦难”你又如何面对呢?试着运用本节课两篇文章中运用到的说理的方式,写一个议论的段落。灾后居民重建家园如今的唐山生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