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1课时 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_第1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1课时 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_第2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1课时 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_第3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1课时 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_第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1课时 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混合运算本单元学习简洁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包含同级混合运算、两级混合运算、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挨次规定的合理性,帮忙学生理解应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能运用小括号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一致,进一步进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本单元是学生系统把握简洁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挨次(两步)的重要单元,是学生在第二学段学习两步以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挨次计算加减或乘加、乘减的两步式题,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教科书将解决问题的教学与混合运算挨次的教学适当分开编排,为突破难点,采用了多种方法给学生以直观的支撑,例如通过下划线和箭头标出运算挨次。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突出对学生发觉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育,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学问分析和解决问题。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学问,懂得简洁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有肯定的计算基础。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的运算挨次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让学生独立计算时进行演绎推理,经历“观察算式——回忆运算挨次——规划计算步骤——按次序进行计算——反思并积累体会”的过程,既进展了他们数学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把握运算挨次的水平。在运算挨次教学中,给予学生具体的情境,帮忙学生理解并感知运算挨次是有规定的,也有它的必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同时,老师要留给学生乐观思考的空间。采用问题发觉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开心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乐观主动获得新知。1.处理好情境图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老师要充分借助情境图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解决问题中的抵触冲突更好地理解数学上对于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进行规定的合理性。2.建立好新旧学问间的联系。在教学环节设计中,留意梳理好学生已有的有关混合运算挨次的学问,注重帮忙学生建立新旧学问间的联系。如,通过复习唤起学生已有的学问基础;通过教科书上供应的现实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加以调用;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等。3.机敏运用好练习,做好学生的分层指导。运算挨次的规定性、合理性和必要性是学生进行混合运算相关学问应用的基础。在学生理解该学问后,深化把握和运用时,老师要充分利用形式多样化的练习发散学生思维,同时依据练习的难易程度充分运用教具加以动态展示,化解难点。例如,将分步算式改写成综合算式时,借助算式卡片帮忙学生书写,并观察是否需要添加小括号。◎教学笔记第1课时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教学笔记▶教学内容教科书P47例1,完成教科书P47“做一做”,P50“练习十一”第3题。▶教学目标1.理解和把握同级运算的运算挨次,能正确依据运算挨次进行脱式计算。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认识“同级混合运算,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3.培育学生先看运算挨次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能运用同级运算的运算挨次进行脱式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同级运算的运算挨次。▶教学预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学问,引入新课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请两名学生板演,师生共同订正。师:加减混合运算题目是依据什么运算挨次计算的?怎样进行脱式计算呢?我们今日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二、探究新学问,把握算法1.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教科书P47例1。2.找信息,分析问题。师:请同学们认真看大屏幕,说说你从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情预设】知道了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要求的问题是: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师:依据题目给出的信息,你能解答这个问题吗?该如何解答呢?【学情预设】预设1:先用“53-24”算出中午阅览室剩多少人,算得的人数再加上下

◎教学笔记午又来的38人,就是阅览室下午的人数。◎教学笔记预设2:图书馆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应当用53减去24,下午又来了38人,所以再加上38,就是阅览室里下午的人数。预设3:先用“53+38”算出这天阅览室共来了多少人,算得的人数再减去中午走了的24人,就是阅览室下午的人数。先以第一种思路为例,进行分析。假如消灭预设3,可作为按第一种思路解决完问题后的巩固练习。师:同学们说的真是太好了!在这道题中要想计算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必需先算出中午走了之后还剩多少人,再加下午来的人数就是下午阅览室里的人数,那么你会列式计算吗?多请几位学生说一说,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再来解决问题。【教学提示】【教学提示】留意提示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完整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3.列式解决问题。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在练习本上试着列式解答。【学情预设】预设1:53-24=29(人)29+38=67(人)口答:阅览室里下午有67人。老师查找合适案例,引导学生分析。4.对比计算方法,明确脱式计算的优点。师: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组算式(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这两组算式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发觉?【学情预设】第一个是分步算式,第二个是综合算式。综合算式里既有加法,也有减法。师:像这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综合算式。既含有加法,又含有减法的综合算式是加减混合算式,你记得它的运算挨次吗?【学情预设】从左往右算。师:同学们说得对极了。其实在数学上,为了更便利地看出每步的运算和计算结果,数学家们又创造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脱式计算。老师边讲解边板书,提示学生留意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先将等号写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不参与运算的符号和数字要落下来,然后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等号上下要对齐。【设计意图】学生是首次接触脱式计算,因此,老师加强板书示范,采用下划线、标箭头等方式来帮忙学生把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过程,指导学生学会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师:比较这四种书写方法,你觉得脱式计算与其他几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呢?(出示课件)

◎教学笔记◎教学笔记【学情预设】脱式计算的等号写在了算式的下面,而且一个综合算式有两个等号,记录了运算的全过程。师:请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计算方法有什么优缺点?【学情预设】分步算式和竖式计算太过简单,相对来说综合算式更简洁。第二个综合算式的计算过程不清楚。脱式计算能很清楚地看到每步计算的过程。【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发觉脱式计算的优点,加深印象。5.总结运算规律。师:从脱式计算中可以很明确地看出,第一步算的是“53-24”,第二步算的是“29+38”。师:你会用脱式计算的方法解决这道题吗?(出示课件)学生独立列式后计算,集体订正结果。师小结:像这样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含有加、减法,要依据从左往右的挨次计算。6.探究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师:下面这个综合算式应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出示课件)学生回答后,老师完善之前出示的内容并板书: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挨次计算。师:同学们,在数学里,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称为四则运算,加、减法是一级运算,乘、除法是二级运算。加法和减法是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也是同级运算。像这样含有同级运算的混合运算,就是我们今日要研究的内容。老师指名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课件所示的脱式计算,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老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设计意图】由加、减法到乘、除法,老师充分依据学生的已有学问,顺势而为,完善学生对同级运算的运算挨次的认识。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1.完成教科书P47“做一做”。让学生先说一说先算哪一步,再依据运算挨次进行计算。2.完成教科书P50“练习十一”第3题。学生思考后交流:哪些运算不对?错在哪里?师:这些综合算式应当按什么挨次计算?【设计意图】通过计算、改错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同级运算的运算挨次和脱式计

◎教学笔记算的书写格式,同时培育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推断能力。◎教学笔记3.课件出示习题。把下面各题中的两道算式写成一道综合算式。师:第一小题中,你能发觉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吗?【学情预设】第一小题中,第一个算式的得数等于第二个算式的被除数。师:也就是说要用9×4的积除以6,所以列成综合算式时要先算9×4。那36会消灭在综合算式中吗?【学情预设】不会。36是9×4的积,写综合算式不可能有等号,9×4后面应当接式子。师:所以我们可以用9×4代替36,再除以6,该怎样列式呢?这样列式对吗?学生自主交流,老师指名学生回答。师:第二小题呢?两个算式间有什么联系?【学情预设】24是第一个算式的和,也是第二个算式的被减数。师:你能像第一小题一样,把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综合算式吗?学生自主交流,老师指名学生回答。【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在理解了没有小括号的同级运算的运算挨次后,会反向思考。重点是要抓住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然后找到运算挨次。这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和运用没有小括号的同级运算的运算挨次,更要求把握该内容。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情预设】脱式计算的优点、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板书设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挨次计算。▶教学反思本节课开始通过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练习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在教授新课时,通过创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