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黑龙江省伊春市中考化学试卷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 B.海水晒盐C.蔗糖溶解于水 D.葡萄酿酒【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海水晒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蔗糖溶解于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葡萄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单质:氧气水 B.氧化物:二氧化锰氯化钾C.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D.混合物:五氧化二磷空气【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B、氯化钾中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B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均属于碱,故C符合题意;D、五氧化二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化合物是由两种物质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3.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药品B.检查装置气密性C.稀释浓硫酸D.滴加少量液体药品【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4.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不一致的是A.碳酸钠、Na2CO3、纯碱 B.乙醇、C2H5OH、酒精C.氧化钙、CaO、消石灰 D.氢氧化钠、NaOH、烧碱【答案】C【解析】【详解】A、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化学式为:Na2CO3,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一致,不符合题意;B、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一致,不符合题意;C、氧化钙俗称生石灰,化学式为:CaO,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不一致,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化学式为:NaOH,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一致,不符合题意。故选C。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氢气有可燃性,可作高能燃料B.石墨很软,可作干电池的电极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充入食品包装防腐D.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答案】B【解析】【详解】A、氢气有可燃性,且热值高,所以氢气可作高能燃料,故A选项正确;B、石墨质软灰黑,可用于铅笔芯,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作干电池的电极,故B选项错误;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充入食品包装防腐,故C选项正确;D、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故D选项正确。故选B。6.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液化石油气压缩到钢瓶中一一分子体积变小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一一分子在不停的运动中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一一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水通电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一一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答案】A【解析】【详解】A、液化石油气压缩到钢瓶中一一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不是分子变小,微观解释错误;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一一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中,微观解释正确;C、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一一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微观解释正确;D、水通电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一一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微观解释正确。故选A。7.下面是某同学学习笔记中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打开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向稀盐酸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D.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闻到刺激性气味【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瓶口无明显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向稀盐酸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D、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闻到刺激性气味,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8.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镉属于金属元素 B.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gC.镉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 D.镉原子核内有48个质子【答案】B【解析】【详解】A、由“钅”字旁可知,镉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符合题意;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镉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位于期表中第五周期,不符合题意;D、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故镉原子核内有48个质子,不符合题意。故选B。9.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此反应涉及四种化合物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改变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D.甲物质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和水,该反应的方程式是:;A.一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乙醇是由C、H、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此反应涉及三种化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该选项说法正确;C.该反应有氢气单质参加反应,氢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由分子的模型图可知,甲物质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10.“艾叶香,香满堂;粽子香,香厨房。”据研究,粽子的香味来源于粽叶中含有的对乙烯基苯酚(化学式为C8H8O),下列有关对乙烯基苯酚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乙烯基苯酚由三种元素组成B.对乙烯基苯酚中质量分数最高的是氢元素C.对乙烯基苯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8:1D.对乙烯基苯酚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物质由元素组成,对乙烯基苯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选项说法正确;B、对乙烯基苯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8):(1×8):(16×1)=12:1:2,所以对乙烯基苯酚中质量分数最高的是碳元素,选项说法不正确;C、由选项B可知,对乙烯基苯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选项说法不正确;D、对乙烯基苯酚由对乙烯基苯酚分子构成,1个对乙烯基苯酚分子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11.小强随父亲到自家农田中,发现大豆叶片边缘发黄,茎秆细弱,小强应建议父亲施用的化肥是A.NH4NO3 B.Ca(H2PO4)2 C.KNO3 D.CO(NH2)2【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大豆叶片边缘发黄,茎秆细弱,说明土壤缺乏氮、钾元素,应施用含氮和钾元素的化肥。A、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错误;B、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B错误;C、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C正确;D、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D错误。故选:C。12.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除我们熟知的性质之外,铝还可以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X↑,X的化学式是A.O2 B.H2 C.Al2O3 D.Al(OH)3【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铝、钠、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6、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铝、钠、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0、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说明3X中含有6个氢原子,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13.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列知识点归纳完全正确的是A.化学与健康B.化学与环境①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②禁止食用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③食用霉变的花生对人体有害①焚烧秸秆不会造成环境污染②使用脱硫煤可有效解决酸雨问题③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放会造成水污染C.化学与农业D.化学与生活①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②农业上采用喷灌和滴灌可节约用水③过量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污染①加油站应禁止烟火②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③涤纶、羊毛、腈纶都属于合成纤维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甲醛有毒,所以禁止食用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霉变的花生含有黄曲霉毒素,所以食用霉变的花生对人体有害,故A正确;B.焚烧秸秆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所以焚烧秸秆会造成环境污染,使用脱硫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所以使用脱硫煤可有效解决酸雨问题,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放会造成水污染,故B错误;C.铁能和波尔多液中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所以不能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农业上采用喷灌和滴灌可节约用水,过量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污染,故C错误;D.加油站周围存在可燃性的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加油站应禁止烟火,碳素墨水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羊毛属于天然材料,而涤纶、腈纶都属于合成纤维,故D错误。故选:A。1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倾倒液体药品时,细口瓶上的标签应朝向手心B.粗盐提纯实验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C.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开始收集【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要对准手心,以防止腐蚀标签,故选项说法正确。B.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选项说法正确。C.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以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故选项说法正确。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不能开始收集,因为开始排出的气体是空气,待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否则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而造成不纯,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15.密闭容器中有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关于此反应说法正确的是物质MNPQ反应前质量181232反应后质量待测26212A.物质P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待测数值是5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在此反应中N与Q的质量比4:5【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出反应后M的待测值为:18g+1g+2g+32g-26g-2g-12g=13g;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N的质量增加了26g-1g=25g,故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5g;同理可以确定P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Q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2g-12g=20g,M的质量减少,M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8g-13g=5g。【详解】A、P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B、待测数值是13,故选项说法错误。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M和Q,生成物是N,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在此反应中N与Q的质量比25g:20g=5:4,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睛】此类题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的相关计算,一般分三步完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未知的值;2、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3、根据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变化,求出反应物反应的质量和生成物生成的质量,即减少的质量和增加的质量。再根据上述信息确定每个选项的正误。16.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Fe2+、Ag+、Cl-、 B.H+、、、C.K+、Ca2+、、OH- D.Na+、Mg2+、Cl-、【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Ag+、Cl-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且含有Fe2+的溶液是浅绿色的,故选项错误。B.H+与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Ca2+与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故选项错误。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故选:D。1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酒精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所以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C.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答案】BD【解析】【分析】【详解】A.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酒精溶液是无色透明的,但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透明的,如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故选项推理错误。B.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故选项推理正确。C.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但盐中不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如硝酸铵,故选项推理错误。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BD。1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CO中的C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B除去铁粉中的铜粉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C鉴别CaCO3、NaOH、NH4NO3固体分别取样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观察现象D除去KC1溶液中的少量的K2CO3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A.A B.B C.C D.D【答案】C【解析】【详解】A、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加热时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想保留的物质一氧化碳反应了,错误;B、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想保留的物质铁和稀硫酸反应了,错误;C、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温度降低,能鉴别,正确;D、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引入新杂质氯化钡,错误。故选C。19.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B.向NaOH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答案】B【解析】【详解】A、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根据反反应方程式计算可知: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大,且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反应速率比铁快,故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B、向NaOH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出的氢离子与碱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故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水的同时,硫酸根和钡离子反应生成沉淀,故图像错误,符合题意;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当溶液呈碱性时pH大于7,当溶液呈酸性时pH值小于7,故图像正确,选项不符合题意;D、高温煅烧石灰石,反应后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0.某不纯的K2CO3样品中,可能含有NaCl、Na2CO3、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取13.8g样品,向其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生成4.4g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样品中一定没有CuSO4B.样品中一定没有NaClC.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D.该样品组成有两种可能【答案】AC【解析】【分析】【详解】A、由得到无色溶液可排除硫酸铜,故正确。B、样品若全是一种固体,则可以分别为碳酸钾、碳酸钠,则生成4.4g二氧化碳需要两种固体质量分别为a、b。a=13.8gb=10.6g产生相同质量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质量是10.6g,而此时碳酸钾正好为13.8g,而碳酸钾又是不纯的,所以固体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和碳酸钠,故B错误。C、根据B中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盐酸与二氧化碳都是满足一定数量关系,即表示为2HCl~CO2,所以反应的质量比是一定的,设需要盐酸质量为m,m=73g因此盐酸的质量分数为,故C正确。D、根据B中计算可知,固体一定含碳酸钾、氯化钠、碳酸钠,故D错误。故选:AC。21.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三个磷原子________;(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3)两个铁离子________。【答案】①.3P②.N2③.2Fe3+【解析】【分析】【详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三个磷原子表示为3P。(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氮气的化学式为N2。(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离子需要在离子符号前面添加适当的数字,所以两个铁离子表示为2Fe3+。22.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应做好防控,才能保障生命健康和生产生活正常秩序。(1)戴口罩是有效防护措施之一、医用外科口罩所用材料(如图所示),其中聚乙烯材料、聚丙烯材料属于________有机高分子材料(填“天然”或“合成”)。(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患者临床营养膳食指导建议》指出:患者摄入充足蛋白质可提高免疫力。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填字母)。A.瘦肉B.蔬菜C.奶类D.玉米(3)生活中常用84消毒液进行环境消毒。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通常盛放84消毒液的容器是一种具有链状结构的塑料,这种材料具有____(填“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制品随意丢弃会带来“白色污染”,_____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答一点即可)。【答案】①.合成②.AC③.+1④.热塑性⑤.回收各种废弃塑料(或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原料)【解析】【分析】【详解】(1)聚乙烯材料、聚丙烯材质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2)瘦肉、奶类富含蛋白质,蔬菜中富含维生素,玉米中富含淀粉,故填:AC;(3)NaClO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具有链状结构的塑料,具有热塑性,所以通常盛放84消毒液的容器是一种具有链状结构的塑料,这种材料具有热塑性;废弃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因此回收各种废弃塑料(或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原料)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23.在厨房中,既能制作精美食物,又能学习化学知识。(1)厨房中有食盐、食醋、小苏打、加铁酱油等物质,其中______(写化学式)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铁属于人体所需的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2)放置的铁锅出现锈蚀,主要是铁与______发生化学反应所致。(3)在厨房中,天然气逐渐替代了煤气,天然气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主要成分(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时,洗洁精使油污分散在水中,且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便于洗涤。洗洁精在此过程中起______作用。【答案】①.NaHCO3②.微量③.氧气和水④.不可再生⑤.⑥.乳化【解析】【详解】(1)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受热易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糕点疏松,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铁属于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2)放置的铁锅出现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所致。(3)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4)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时,洗洁精使油污分散在水中,且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便于洗涤,洗洁精在此过程中起乳化作用。24.请根据图中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________℃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在t2℃时,向盛有25g甲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3)若乙物质中混有少量甲物质,最好采用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4)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答案】①.t1②.62.5③.蒸发结晶④.乙>甲>丙【解析】【分析】【详解】(1)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在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在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向盛有25g甲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12.5g的晶体,所得溶液的质量为62.5g。(3)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若乙物质中混有少量甲物质,最好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4)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t2℃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25.向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化学式),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化学式),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答案】①.Ag②.Zn(NO3)2③.Zn+Fe(NO3)2=Zn(NO3)2+Fe【解析】【分析】【详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Fe﹥Ag,向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首先发生的是Zn和AgNO3反应,如果AgNO3全部反应后锌有剩余,锌和Fe(NO3)2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的组成可能有三种情况:银;银和铁;银、铁、锌。故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化学式为:Ag。滤液的组成也可能有三种情况:AgNO3、Fe(NO3)2、Zn(NO3)2;Fe(NO3)2、Zn(NO3)2;Zn(NO3)2。故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化学式为:Zn(NO3)2。由于锌的质量不确定,因此溶液中一定发生的是锌和硝酸银反应,可能发生的是锌和硝酸亚铁反应,锌和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Fe(NO3)2=Zn(NO3)2+Fe。26.思维导图是激发大脑潜能、练就科学思维的有效方法。图示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是孕育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分析推理,回答问题:(1)物质A的化学式________。(2)A与D反应的微观实质为________。(3)B→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4)D→C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答案】①.Ca(OH)2②.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③.CaO+H2O=Ca(OH)2④.置换反应【解析】【分析】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A为氢氧化钙;A与B可以相互转化,B是孕育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B为水;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E为碳酸钙;B与C可以相互转化,D可以与A以及E反应,D可以生成B、C,则D为盐酸,C为氢气;代入框图,推断合理。【详解】(1)由分析可知,物质A的化学式为Ca(OH)2。(2)A与D反应为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微观实质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3)B为水,A为氢氧化钙,B→A的反应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4)D为盐酸,C为氢气,D→C反应是盐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氯化物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27.结合如图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玻璃棒的作用______。(2)水的作用______。(3)气球的作用______。(4)红墨水的作用______。【答案】①.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溅出;②.提供热源,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同时水还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③.吸收尾气;④.便于观察实验现象;【解析】【详解】(1)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局部受热飞溅;故填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溅出;(2)在此实验中我们用热水给白磷和红磷提供热量,使温度能达到白磷的燃点,而达不到红磷的燃点,从而得到燃烧时温度的作用;同时水还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故图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故填提供热源,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同时水还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尾气中有一氧化碳,故用气球收集防止污染空气;(4)在水中加入墨水,再加入乙醇,若溶液分层则证明乙醇不溶解,溶解不分层则说明能溶解,故填便于观察现象;28.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仪器b的用途: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所需的装置为______(填字母),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______检验该气体。(3)B、C装置均可作为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与B相比,选用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CO2,还需要使用装置E,则E中盛放的物质为______(填物质名称)(4)若用装置E收集H2,气体从______(填①或②)端进入。【答案】①.试管②.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③.AD④.⑤.带火星的木条⑥.可以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液体药品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⑦.浓硫酸⑧.②【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图示,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仪器b是集气瓶,它的用途是: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2)因为高锰酸钾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选择A,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因此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纯,故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所需的装置为:AD。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因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实验室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该气体。(3)与B相比,C装置采用分液漏斗添加液体药品,选用C装置的优点是:可以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液体药品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CO2,使用装置E干燥二氧化碳,E中盛放的物质必须为液体,因为浓硫酸呈液态,具有吸水性,二氧化碳又不跟浓硫酸反应,所以E中盛放的物质应该为浓硫酸。(4)若用装置E收集H2,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气体从②端进入,瓶内空气从①端排出。2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A图中不用燃烧铁丝代替燃烧红磷进行实验的原因是______。(2)B图电解水时a、b两试管中气体体积比约______。(3)C图中点滴板的优点______(答一点即可)。(4)D图中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是______(答一点即可)。(5)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时,量取水的操作如E图所示,其他操作均正确,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①.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②.2:1③.节约药品④.滤纸破损⑤.偏小【解析】【详解】(1)A图中不用燃烧铁丝代替燃烧红磷进行实验的原因是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两者体积比为1:2;由图可知,B图电解水时a、b两试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2:1。(3)C图中点滴板的优点节约药品(合理即可)。(4)D图中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是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等)。(5)量取水仰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所取水的体积偏大,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30.碳酸钠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向盛有适量碳酸钠溶液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试剂,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试管编号1234加入试剂无色酚酞试液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钡溶液实验现象________有气泡产生有白色沉淀产生有白色沉淀产生试管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一步探究:小组同学将试管3中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液A。【提出问题】滤液A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和Na2CO3猜想三:_______猜想四:NaOH、Na2CO3和Ca(OH)2【活动探究】1.小组讨论:有同学认为猜想四不成立,原因是_______。2.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甲: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气泡生成猜想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