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作指南TOC\o"1-2"\h\u26998第1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概述 3249901.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定义与性质 3322201.1.1定义 3200801.1.2性质 347301.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3296881.2.1发展历程 466211.2.2现状 43969第2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设立与登记 4259302.1设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条件与程序 4147832.1.1设立条件 433642.1.2设立程序 5271612.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登记与变更 5126662.2.1登记事项 5218942.2.2登记程序 5317502.2.3变更登记 63338第3章组织结构与治理机制 6223093.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 685283.1.1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 6106393.1.2成员资格 6317413.1.3组织架构的调整 694383.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治理机制 6257733.2.1决策机制 6258823.2.2管理机制 758143.2.3监督机制 7209693.2.4分配机制 7138623.2.5激励与约束机制 730238第4章资产与财务管理 796264.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构成 7267964.1.1土地资源 730354.1.2农业资产 7313074.1.3非农业资产 739504.1.4货币资金 8136644.1.5有价证券 8162354.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 8270944.2.1财务管理制度 872654.2.2预算管理 833404.2.3资金管理 823244.2.4资产管理 8138414.2.5负债管理 8272134.2.6成本核算与控制 81804.2.7财务监督与审计 813852第5章成员权益与管理 9138865.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权益 9302665.1.1土地承包经营权 9206855.1.2资产收益权 977915.1.3决策参与权 9221815.1.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9243565.1.5优先受让权 9135575.1.6保障性权益 975615.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管理 9158445.2.1成员资格认定 9179185.2.2成员档案管理 9194255.2.3权益保障机制 1047585.2.4成员培训与教育 10236875.2.5成员行为规范 10284065.2.6成员监督与激励机制 1018327第6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战略 10112246.1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目标与规划 1068726.1.1发展目标 1020436.1.2发展规划 10107176.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产业选择与布局 113306.2.1产业选择原则 1163926.2.2产业布局 1114460第7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与管理 1194577.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模式与策略 11170277.1.1经营模式概述 11136157.1.2经营策略 11241797.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制度 12298187.2.1组织管理结构 12317087.2.2决策制度 12195857.2.3财务管理制度 1273317.2.4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2170877.2.5资产管理制度 12140377.2.6监督与考核制度 1227010第8章农村集体资产与资源流转 1277098.1农村集体资产与资源流转的条件与程序 13281838.1.1流转条件 13311578.1.2流转程序 13218678.2农村集体资产与资源流转的监管 13130658.2.1监管主体 13170568.2.2监管内容 14272498.2.3监管措施 1416236第9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与联合 14109159.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作模式 14317969.1.1合作模式的定义与分类 1463519.1.2横向合作模式 14282289.1.3纵向合作模式 1437169.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联合发展 1493699.2.1联合发展的意义与作用 15132599.2.2联合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15123049.2.3联合发展的政策支持与保障 158995第10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政策与法规 15869610.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相关政策 151183410.1.1政策概述 153184010.1.2主要政策内容 162089110.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相关法规 16244910.2.1法规概述 16580510.2.2主要法规内容 163188810.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责任与风险防范 162423910.3.1法律责任 16273210.3.2风险防范 16第1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概述1.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定义与性质1.1.1定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在我国农村地区,以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集体所有为基础,农民按照自愿、平等、互利原则组织起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的经济组织。1.1.2性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具有以下性质:(1)集体性:以集体所有的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为基础,实现成员共同所有、共同劳动、共同受益。(2)合作性:成员之间按照自愿、平等、互利原则,共同参与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共享经营成果。(3)互助性:通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在生产、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提高农业生产效益。(4)法人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1.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与现状1.2.1发展历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其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1)初级阶段(1953年1956年):以土地改革后的农民个体经济为基础,发展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2)高级阶段(1956年1978年):实行农村人民公社制度,实行集体所有、集体劳动、集体分配。(3)改革开放阶段(1978年至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逐步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1.2.2现状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多样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多样化,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制经济、土地股份合作社等。(2)规范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逐步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提高经营效益。(3)市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入。(4)政策支持:国家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5)产权改革: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明确集体资产权属,保障农民财产权益。(6)创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断摸索创新发展模式,如土地托管、土地流转、农业社会化服务等,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第2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设立与登记2.1设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条件与程序2.1.1设立条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设立,应具备以下条件:(1)依法拥有集体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2)具有集体资产;(3)有明确的组织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有符合法定人数的成员;(5)有组织章程和财务管理制度;(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2.1.2设立程序设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召开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设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决议;(2)制定组织章程和财务管理制度;(3)选举产生组织机构;(4)向所在地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提出设立申请;(5)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对设立申请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报县级人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6)办理工商登记手续,取得法人资格。2.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登记与变更2.2.1登记事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事项包括:(1)名称;(2)住所;(3)法定代表人;(4)经济性质;(5)经营范围;(6)成员人数;(7)注册资金;(8)组织机构;(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2.2.2登记程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向所在地县级人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交设立审批文件;(2)办理工商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3)向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4)向其他相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2.2.3变更登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生以下变更事项,应办理变更登记:(1)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变更;(2)经济性质、经营范围、注册资金变更;(3)组织机构变更;(4)成员人数变更;(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变更事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按照变更程序,及时向相关部门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未经变更登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得擅自改变登记事项。第3章组织结构与治理机制3.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3.1.1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结构上通常由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成。其中,成员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制定和修改组织章程,决定重大事项;理事会是执行机构,负责组织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监事会对理事会工作进行监督。3.1.2成员资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主要包括本村村民,具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成员间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劳动力等入股,共同参与组织经营。3.1.3组织架构的调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其组织架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管理效率。3.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治理机制3.2.1决策机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决策机制主要包括成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的决策程序。成员大会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一人一票制度;理事会和监事会根据成员大会的授权,进行日常决策。3.2.2管理机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人事管理要充分体现民主、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财务管理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保障组织财产安全;生产管理要注重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3.2.3监督机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监督机制主要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由监事会负责,对理事会的决策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外部监督则由上级部门、社会公众和媒体等进行。3.2.4分配机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分配机制要坚持公平、合理、有利于组织发展的原则。收益分配方案需经成员大会讨论通过,并根据成员出资、劳动贡献等因素进行合理分配。3.2.5激励与约束机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机制,调动成员积极性,促进组织发展。激励机制主要包括提高成员收入、股权激励等;约束机制则包括组织章程、规章制度等,保证组织合规经营。第4章资产与财务管理4.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构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4.1.1土地资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占有的土地资源是其最重要的资产,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这些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的作用。4.1.2农业资产农业资产主要包括农业设施、农业机械、生物资产等。农业设施包括温室、大棚、养殖场等;农业机械包括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等;生物资产主要包括农作物、牲畜等。4.1.3非农业资产非农业资产包括集体经济组织投资的企业、商业、服务业等领域的资产,以及办公设施、交通工具等。4.1.4货币资金货币资金主要包括集体经济组织的银行存款、现金等,是组织日常运营的保障。4.1.5有价证券有价证券包括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集体经济组织可通过投资有价证券实现资产增值。4.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是保证资产保值增值、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以下是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4.2.1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财务计划、财务报告、财务审计、财务公开等方面,保证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4.2.2预算管理制定合理的预算,对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支出进行有效控制,实现财务收支平衡。4.2.3资金管理合理规划资金使用,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对银行存款、现金、有价证券等资金的管理,防止资金流失。4.2.4资产管理对各类资产进行清查、登记、评估,保证资产安全、完整。加强农业资产和非农业资产的维护、保养,延长使用寿命。4.2.5负债管理合理控制负债规模,保证负债安全。对借款、贷款等债务进行严格审批和监控,防止过度负债。4.2.6成本核算与控制加强成本核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等措施,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4.2.7财务监督与审计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督和审计,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维护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第5章成员权益与管理5.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权益5.1.1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法定程序和规定,承包经营组织内的土地资源,并依法获得相应的土地收益。5.1.2资产收益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组织资产的收益分配权,包括土地、房屋、设备等资产的出租、转让和经营收益。5.1.3决策参与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参加组织的决策活动,包括对组织重大事项的讨论、表决和监督。5.1.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选举组织领导成员和被选举为组织领导成员的权利。5.1.5优先受让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组织资产转让、土地征用补偿等方面享有优先受让权。5.1.6保障性权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国家规定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障权益。5.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管理5.2.1成员资格认定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资格认定标准,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地认定成员身份。5.2.2成员档案管理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档案,包括基本信息、权益记录等,实现成员信息动态管理。5.2.3权益保障机制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保障机制,保证成员权益不受侵犯。5.2.4成员培训与教育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成员的综合素质和参与组织管理的能力。5.2.5成员行为规范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行为规范,强化成员自律,维护组织正常运转。5.2.6成员监督与激励机制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监督与激励机制,促进成员积极参与组织管理,提高组织效益。第6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战略6.1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目标与规划6.1.1发展目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应紧密围绕提高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等核心目标。具体包括:(1)提高农民收入:保证农民成员收入稳定增长,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多元化产业,提高农村产业附加值,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的市场竞争力。(3)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6.1.2发展规划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应结合当地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明确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制定具体措施。(1)发展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培育主导产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2)发展目标:明确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保证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3)重点任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6.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产业选择与布局6.2.1产业选择原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产业选择上应遵循以下原则:(1)资源优势原则:根据当地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优势,选择适宜发展的产业。(2)市场需求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3)产业链延伸原则:以主导产业为基础,向上游和下游延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4)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6.2.2产业布局(1)主导产业: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如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等。(2)关联产业:发展为主导产业提供支撑的关联产业,如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3)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如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的综合竞争力。(4)服务业:加强农村服务业发展,如农村金融、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等领域,为农村集体经济提供全方位支持。通过以上产业选择与布局,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化、特色化、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第7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与管理7.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模式与策略7.1.1经营模式概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模式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型、农产品加工型、服务业型、乡村旅游型等。各类经营模式应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市场需求和成员特长进行合理选择。7.1.2经营策略(1)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比较优势,提高集体经济组织经济效益;(2)加强产业融合,发展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3)创新发展模式,拓展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来源;(4)强化品牌意识,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5)加强政策研究,充分利用政策支持,降低经营风险。7.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制度7.2.1组织管理结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建立健全组织管理结构,包括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各级组织要明确职责,相互配合,保证组织运作高效顺畅。7.2.2决策制度(1)实行民主决策,充分听取成员意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2)建立健全决策程序,包括议题提出、讨论、表决等环节;(3)重大决策事项应进行风险评估,保证决策的安全性和可行性。7.2.3财务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运作,保证财务安全;(2)实行财务公开,接受成员监督,提高财务透明度;(3)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合理分配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7.2.4人力资源管理制度(1)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选拔、任用机制,提高成员素质;(2)加强成员培训,提高成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3)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成员积极性和创造力。7.2.5资产管理制度(1)明确资产归属,保证集体资产安全;(2)加强资产监管,防止资产流失;(3)合理配置资产,提高资产效益。7.2.6监督与考核制度(1)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组织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全程监督;(2)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对组织及成员进行考核;(3)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措施,促进组织及成员的持续改进。第8章农村集体资产与资源流转8.1农村集体资产与资源流转的条件与程序8.1.1流转条件农村集体资产与资源的流转,需遵循以下条件:(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2)符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3)流转的资产或资源权属清晰,无权属争议;(4)流转双方必须是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其他合法主体;(5)流转双方自愿、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交易。8.1.2流转程序农村集体资产与资源流转应遵循以下程序:(1)提出流转申请:申请人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书面申请,说明流转的资产或资源、流转方式、流转期限等;(2)资产与资源评估:对拟流转的资产或资源进行评估,确定流转底价;(3)流转公告: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流转公告,公告期不得少于10天;(4)流转交易:流转双方按照公告的底价和条件进行交易;(5)签订流转合同:流转双方签订书面流转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6)合同备案:将流转合同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备案;(7)资产与资源变更登记:根据合同约定,办理资产或资源权属变更登记手续。8.2农村集体资产与资源流转的监管8.2.1监管主体农村集体资产与资源流转的监管主体包括:(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组织、指导、监督资产与资源流转工作;(2)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负责对农村集体资产与资源流转进行监督管理;(3)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农村集体资产与资源流转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8.2.2监管内容农村集体资产与资源流转的监管内容包括:(1)流转双方的资格审核;(2)流转程序的合规性;(3)流转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4)资产与资源的权属变更登记;(5)流转收益的分配和使用;(6)其他与流转相关的事项。8.2.3监管措施农村集体资产与资源流转的监管措施包括:(1)建立流转台账,详细记录流转信息;(2)开展流转合同专项检查,发觉问题及时纠正;(3)建立流转收益管理机制,保证收益合理分配;(4)加大对违法违规流转行为的查处力度,维护农村集体资产与资源的合法权益。第9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与联合9.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作模式9.1.1合作模式的定义与分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作模式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或与外部经济组织之间,为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等目标,形成的合作方式。合作模式主要包括横向合作与纵向合作两大类。9.1.2横向合作模式横向合作模式主要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在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领域的合作。具体形式包括:技术合作、信息共享、品牌共建、市场共拓等。9.1.3纵向合作模式纵向合作模式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形成的合作。主要形式包括:订单农业、产业链融资、生产资料采购联盟等。9.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联合发展9.2.1联合发展的意义与作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联合发展,有助于提高产业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市场份额、降低运营成本、增强抗风险能力等。联合发展是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壮大、农民增收、农村振兴的重要途径。9.2.2联合发展的模式与路径联合发展的模式主要包括:区域联合、产业链联合、品牌联合、技术联合等。具体路径如下:(1)区域联合:通过区域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整合,形成产业集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2)产业链联合:以产业链为纽带,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上下游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紧密结合,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3)品牌联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打造区域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4)技术联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共享技术资源、开展技术合作,提高产业技术水平。9.2.3联合发展的政策支持与保障为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联合发展,应加大对以下方面的支持与保障:(1)政策引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2S+离子的紫外光解动力学与激光光路准直部件的设计
- 信息干预、风险认知与农户绿色技术采纳行为
- 不同调压设施作用下水电站过渡过程稳定性和控制策略研究
- 环保企业绿色并购三重绩效研究
- 河长制下L市水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研究
- 2025年度珠宝首饰货款打折销售合同
- 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 山西厂房钢筋套筒施工方案
- 茂名锅炉热喷涂施工方案
- 2025年度新能源充电桩过桥垫资服务合同
-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题 含答案
- 硝化棉是天然纤维素硝化棉制造行业分析报告
- 央视网2025亚冬会营销方案
- 《00541语言学概论》自考复习题库(含答案)
- 《无砟轨道施工与组织》 课件 第十讲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英语+ 含答案
- 2024新版《药品管理法》培训课件
- 《阻燃材料与技术》课件 第7讲 阻燃橡胶材料
- 爆炸物运输安全保障方案
- 江苏省南京市2025届高三学业水平调研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
-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