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科学测量暑假练习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2_第1页
1.2科学测量暑假练习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2_第2页
1.2科学测量暑假练习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2_第3页
1.2科学测量暑假练习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2_第4页
1.2科学测量暑假练习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科学测量(新教材)暑假练习一、选择题1.走路是锻炼身体的好方式,现在一些手环能自动记录走路的步数。小李同学周末走路锻炼身体,手环记录显示一万步。小李“一万步”的路程最接近A.1千米 B.5千米 C.10千米 D.12千米2.小滨同学整理的不同测量“操作”与对应的“测量结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选项操作测量结果A用拉的很紧的皮卷尺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偏小B在测量铜丝的直径时,把钢丝绕在铅笔上时排列疏松偏小C用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冰水读数不变D用量筒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偏大A.A B.B C.C D.D3.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4℃。当冰融化后,水温度升高到x℃时,发现它的示数恰好与真实温度相等。让水温再增加10℃,温度计的示数只增加了9℃。用此温度计去测量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为y℃。则x、y的值分别为()A.24、90 B.28、92 C.40、94 D.48、984.下列有关测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小明想测量一个桃子的体积,可以用量筒和水来进行测量;②由于测量工具和测量的人的不同,误差是难以避免的;③测量技术现在已经被人民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中;④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必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5.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37.3℃,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就去测量小英和小刚的体温,如果小英和小刚的实际体温为37.1℃和38.4℃,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该是()A.37.3℃和38.4℃ B.37.1℃和38.4℃C.37.1℃和37.4℃ D.37.3℃和37.4℃6.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下列情况中属于误差的是()A.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B.测量用的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完全均匀C.未能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D.物体的左边缘未对准尺的零刻度线,将物体右边缘所对刻度值作为读数7.量筒内原有一定量的水,小乐采用仰视读数读出水的体积为15mL;加入一定量的水后,小乐又采取俯视读数读出水的总体积为20mL;则加入水的体积(

)A.小于5mL B.等于5mL C.大于5mL D.无法确定8.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其中方法正确的是(

)A.A B.B C.C D.D9.量筒里有一定量的水,仰视读数为50毫升,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43毫升,则倒出的体积()A.大于7毫升 B.小于7毫升C.等于7毫升 D.上述三种可能都有10.某同学在用量筒取液体时,先用俯视读得液体体积为70毫升,倒出一部分液体后,用仰视读得液体体积为18毫升,则倒出的液体体积是()A.等于52毫升 B.大于52毫升 C.小于52毫升 D.无法判断11.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9℃B.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C.人的拇指宽度约为10cmD.初中生跑100m约需8s12.某人在测一段不太长的曲线长度时,用一条皮筋与曲线完全重合,然后用力把松紧绳拉直,用刻度尺量出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则测量的结果比实际曲线()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13.小王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5.12厘米,5.13厘米,5.13厘米,5.68厘米,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A.5.127厘米 B.5.25厘米 C.5.12厘米 D.5.13厘米14.某同学测得一物体的长度是1.240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米 B.估计值是4C.测量结果的准确值是1.24米 D.测量结果精确到1毫米15.量筒中盛有一部分的水,某同学俯视量筒读数,读数为60毫升,则该量筒中水的实际体积为()A.大于60毫升 B.小于60毫升C.等于60毫升 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6.某同学出于好奇将示数为37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量温度,测得的结果是(

)A.示数为35 B.示数降到0以下C.示数为37 D.温度太低,体温计损坏17.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木块的长度是厘米;(2)图2为实验室温度计的示意图,此时它所示的温度是℃;(3)图3中量筒的读数为毫升。18.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忘了写单位,请你将合适的单位填写在横线上。(1)一位同学的体重50;(2)一本科学书长2.67;(3)圆珠笔芯直径约2;(4)一元硬币的直径接近2。19.用肉眼观察图甲中标了箭头的线段AB和CD,长度更长的是,用肉眼观察图乙中的线段AB、CD和EF的长度是否相等:。然后用直尺量一量,检验自己的观察是否准确。

20.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560千米=米;(2)1.5分米=厘米;(3)25毫米=米.21.填入恰当的单位,使下列数字符合实际:(1)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是2.1(2)一瓶娃哈哈纯净水的体积为596(3)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1.8(4)正常成年人的体温是3722.将一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圆柱形杆上紧密排绕n圈,如图所示,线圈总长度L是cm.则金属丝的直径d=。测量时,如果第一次n取20圈,第二次n取50圈,比较两次测出的金属丝的直径,第次测量误差较小23.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冬春季节最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人与人的接触传播,儿童易感染,学校易聚集暴发。流感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伴畏寒、乏力、头痛、全身酸痛,常有咽痛、鼻塞、流涕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发热时,一般采用体温计给患者测量体温,体温计利用原理制成。(2)以下是小虎同学在给班上其他同学测体温时的场景:在未甩的情况下,测得甲同学体温为37.5℃,意识到错误后,将温度计中液柱内的水银甩回玻璃泡,再测得乙同学体温也为37.5℃,然后又不注意直接测得丙同学体温38.5℃。则小虎测得的三位同学的体温中一定正确的是。(3)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不准,但分布均匀,将此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2℃;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2℃。若将该温度计放在室温为30℃的室内,则该温度计的读数是℃。24.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厘米。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在水平面桌上,读数时视线要与相平,如图所示小石块的体积是。25.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计的温度为。

(2)小球的直径是。

三、探究题26.如图是小科同学设计的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原理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选填“左”或“右”)移动。(3)使用中发现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请你提出两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27.“水和空气中哪个能使热的物体冷却得更快?”小明做了如下实验: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等质量的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所示。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24681012141618甲的示数/℃70605347423937353433乙的示数/℃70666158555250484644(1)从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慢的。小明想用“冷却速度”来定量表示冷却的快慢程度,请你给“冷却速度”下个定义:叫做冷却速率。(3)小明又仔细比较分析了冷却速度变小的原因,最后认识到,这是因为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的影响。28.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相平。(2)放入小石块时要用细线系住,以下目的还不能达到的是。A.防止石块撞破量筒

B.防止水溅起

C.实验结束后便于取出石块

D.便于读出示数(3)如果两位同学读数都正确,计算出石块体积比较大的是(填“甲”或“乙”)。(4)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如图所示,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四、解答题29.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1)图甲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mm,物体的长度是;(2)图乙是体温计,它的使用原理为,此时指示的温度是;(3)图丙中,不规则金属块的体积为。参考答案:1.B【详解】步行一万步的距离,因身高不同会产生不同差别,一般一步0.7米,一万步7000米,所以应该是7.0公里。小李同学周末走路锻炼身体,跨步不会太大,可达到0.5米每步。估计一万步大约有5公里,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A【详解】A.拉的很紧的皮卷尺长度比实际要长一些,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测得的结果会偏小,故A正确;B.在测量铜丝的直径时,把钢丝绕在铅笔上时排列疏松,会导致测量的总长度变长,测得的结果偏大,故B错误;C.用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冰水读数,室温一般高于冰水混合物温度,液柱会上升,读数偏大,故C错误;D.用量筒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视线对准液面下方的刻度线,读数偏小,故D错误。故选A。3.C【详解】根据“让水温再增加10℃,温度计的示数只增加了9℃”可知,此温度的温度变化关系与真正的温度变化关系为根据题意“水温度升高到x℃时,发现它的示数恰好与真实温度相等”有得根据“此温度计去测量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为y℃”有得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B【详解】①测量体积用量筒,小明想测量一个桃子的体积,可以用量筒和水来测量。说法正确;②由于测量工具和测量人的不同,误差不可避免的。说法正确;③现在测量技术已经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说法正确;④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浸入后要稍待一会儿,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说法错误。故选B。5.A【详解】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小明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7.3℃,没有甩,直接用来测量其他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7.3℃,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病人的体温不高于37.3℃,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7.3℃。所以小英实际体温是37.1℃,测量的结果是37.3℃,小刚的体温是38.4℃,测量的结果是38.4℃,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6.B【详解】A.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必须和刻度尺垂直,如果不垂直造成的是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是由测量工具造成的,产生的是误差,不是错误,故B符合题意;C.记录长度测量结果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果没有估读,数据是错误的,不是误差,故C不符合题意;D.物体左边缘没有对准零刻度时,读数时应该用物体右边缘所对刻度减去左边缘对应刻度,而直接读数是由于测量者的失误造成的是错误,不是误差,故D不符合题意。7.A【详解】仰视读取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数,读数小于液体的实际体积数,即液体的实际体积大于15mL,俯视读取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数,读数大于液体的实际体积数,即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于20mL,则加入水的实际体积小于5mL,故选A。8.C【详解】A.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一般应从零刻度线或某一整刻线开始测量,图中测量方法会使测量值偏小,故A错误;B.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没有紧贴被测物体,故B错误;C.图中所示的方法为“辅助工具法”,三角板的直角边所对应的示数即为圆柱体直径的大小,故C正确;D.直接测量时,无法保证测量值为直径,故D错误。故选C.9.A【详解】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看到的读数偏小,水的实际体积大于50mL(假设为51mL),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时,看到的读数偏大,水的实际体积小于43mL(假设42mL),倒出液体的体积=51mL42mL=9mL,大于7mL。故选A。10.C【详解】某同学在用量筒取液体时,先用俯视读得液体体积为70毫升,俯视读数偏大,则量取到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于70毫升;倒出一部分后,仰视读得液体体积为18毫升,仰视读数偏小,则剩余液体的体积大于18毫升,故倒出的体积小于52毫升,故选C。11.B【详解】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不符合题意;B.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所以两个鸡蛋的质量约100g,符合题意;C.人的拇指宽度约为1cm,不符合题意;D.初中生跑100m约需14s,不符合题意。12.A【详解】松紧绳具有较大的弹性。松紧绳自然与曲线重合,自然长度等于曲线长度;将松紧绳用力拉直,形变长度大于自然长度,用刻度尺测量拉直后的松紧绳,测量值明显偏大。故选A。13.D【详解】分析四次测量数据可以发现,5.68cm这个数据与其他三个相差太大,应该是一个错误数据;所以其它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为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4.C【详解】用此刻度尺测量的身高为1.240m,数据的倒数第二位4对应的长度单位是cm,所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所以测量结果准确到1cm,准确值为1.24m,估读值为0.000m,故C正确,ABD错误;15.B【详解】该同学俯视量筒读数,读数为60毫升,俯视读数偏大,则该量筒中水的实际体积小于60毫升,故选B。16.C【详解】因为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遇冷液柱会在缩口处断开而不能自行下降,故将示数为37的体温计插入温度为0的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不会下降,仍为37。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7.2.65—250【详解】(1)[1]图1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测量的始端在12.00cm处,末端在14.65cm处,所以木块的长度=14.65cm12.00cm=2.65cm;(2)[2]图2中温度计的液柱在零刻度的下方,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此时它所示的温度是2℃;(3)[3]由图3可知,量筒中凹液面的底部与50mL刻线相平,读数为50mL;18.千克/kg分米/dm毫米/mm厘米/cm【详解】(1)[1]成年人的质量约65kg,一位同学的体重50kg。(2)[2]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一本科学书长度略大于此数值,一本科学书长26.7cm=2.67dm(3)[3]圆珠笔芯直径2mm。(4)[4]一元硬币的直径接近0.2dm=2cm19.CD不相等【详解】[1]凭自己的眼睛观察,甲中AB、CD两条直线,长度更长的是CD;[2]乙中三条直线,AB、CD和EF长度不相等。度量后发现,眼睛的观察不正确。20.5.6×105152.5×102【详解】(1)[1]560km=5.6×102×103m=5.6×105m;(2)[2]1.5dm=1.5×10cm=15cm;(3)[3]25mm=2.5×101×103m=2.5×102m。21.mmmLdm℃【详解】(1)[1]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是2.1mm;(2)[2]一瓶娃哈哈纯净水的体积为596mL;(3)[3]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18cm=1.8dm;(4)[4]正常成年人的体温是37℃。22.5.11~5.202【详解】[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线圈左侧与10.00cm对齐,右侧与15.2cm对齐,估读为15.20cm,所以线圈的总长度为L=15.20cm10.00cm=5.20cm[2]测量时,如果第一次n取20圈,第二次n取50圈,取平均值得到的细铜丝直径,第二次的线圈匝数较多,测量误差小一些。23.液体热胀冷缩乙和丙29【详解】(1)[1]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2)[2]在未甩的情况下,侧甲同学的体温为37.5,如果体温低于这个读数,那么温度计显示的还是37.5,测得的体温错误;如果体温高于温度计上显示的数据,则测得的体温正确;将温度计中液柱内的水银甩回玻璃泡,再测得乙同学体温也为37.5,一乙同学的体温一定正确;然后又不注意直接测得丙同学体温38.5,高于乙同学的体温,再此基础上继续热涨至38.5,所以乙和丙同学一定正确;(3)[3]实际变化1对应该温度计的变化为:=,则当室温为30时,×30=27,27+2=29。24.1.95刻度10cm3【详解】[1]图中刻度尺上1cm又分为10个小格,故其分度值值为1mm;测量时是从2.00cm开始测起的,末端刻度值为3.95cm,则物体的长度为3.95cm2.00cm=1.95cm。[2]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在水平面桌上,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相平。[3]在量筒中,水的体积为30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40mL,石块的体积为40mL30mL=10mL=10cm3。25.-34℃1.10cm【分析】(1)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要注意量程和分度值,并且要注意是零上温度还是零下温度;(2)测量球的直径时,常用“卡尺法”,测量出来比较准确。【详解】(1)图中的温度计将10℃平均分成了10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1℃,并且图中的温度计40在30的下方,示数在40与30之间,故为零下温度,则此温度计的读数为:34℃;(2)图中小球左边与2.00cm对齐,右边与3.10cm对齐,则小球的直径为:3.10cm2.00cm=1.10cm。26.热胀冷缩左见解析见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