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版 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 选择性必修2教师用三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_第1页
【部编版】2024版 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 选择性必修2教师用三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_第2页
【部编版】2024版 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 选择性必修2教师用三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_第3页
【部编版】2024版 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 选择性必修2教师用三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_第4页
【部编版】2024版 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 选择性必修2教师用三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三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基础全面练】1.美国是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美国农业机械化最突出的特点是 ()A.以大型机械为主 B.以中型机械为主C.以小型机械为主 D.大中小型相结合【解析】选A。美国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故选A,B、C、D排除。2.(2024·信阳高二检测)早春时节,兰州居民就已品尝到本地产的新鲜草莓。这主要得益于 ()A.食品储藏工艺的完备B.温室大棚技术的发展C.冷链物流产业的成熟D.优质高效化肥的应用【解析】选B。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温室大棚技术逐渐成熟,使人们可以品尝到不同季节的农产品和水果,故选B。材料描述的是温室大棚技术,而非食品储藏、冷链物流以及化肥的使用,排除A、C、D。3.(2024·上饶高二检测)园区建立饲料加工、蛋鸡养殖、鸡粪有机肥加工、有机种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生物菌剂应用等环节的产业链条。这主要说明了 ()A.养殖业的机械化 B.养殖业的现代化C.农业生产的自动化 D.养殖业的大型化【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园区实现养殖业和农业循环发展和深加工的一体化,这体现了养殖业的现代化发展,故选B。题干材料没有强调养殖业的机械化、大型化和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排除A、C、D。4.“深蓝一号”从海底渐渐浮出水面,捕出的三文鱼通过养殖工船转运到近岸海洋牧场进行验收。这反映了我国 ()A.海洋捕捞的机械化 B.水产养殖的集约化C.农业生产的自动化 D.牧业生产的大型化【解析】选B。“深蓝一号”是三文鱼养殖装备,这体现了水产养殖的集约化,故选B;A、C、D都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5.下图是隋朝政府在洛阳修建的粮仓含嘉仓遗址。作为史料可以用于研究当时 ()A.民间的救济措施 B.粮食的储备制度C.庄园经济的规模 D.农户的口粮储备【解析】选B。含嘉仓遗址可以作为研究隋朝粮食储备方面的实物史料,故选B。由题干“政府在洛阳修建”可知是政府行为,排除A;材料体现不出庄园经济的规模,排除C;这是政府修建的国家粮仓,排除D。6.(2024·宿迁高二检测)近现代粮食储备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20世纪50年代,美国使用的储粮技术是 ()A.机械通风 B.机械制冷C.粮食储备自动化 D.机械制热【解析】选A。20世纪50年代,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7.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连年丰收,但是却出现大量粮食无库可存、露天堆放、损耗率高的状况。为此,我国启用 ()A.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B.国家储备粮粮仓C.机械通风储粮技术D.冷链物流技术【解析】选A。20世纪70年代我国对粮食的储存技术是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故选A。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就已建立国家储备粮粮仓,排除B;机械通风储粮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采用的存储技术,排除C;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是在21世纪,排除D。8.(2024·玉溪高二检测)当今网购生鲜产品已经成为大家首选的购买方式。要确保产品的新鲜质量,主要应该 ()A.发展冷链物流B.推动机械生产C.实施集约经营D.推广人工智能【解析】选A。要确保产品的新鲜质量,就要采用能够保鲜的物流,即发展冷链物流,故选A。机械生产不能起到保鲜作用,排除B;集约经营与保鲜无关,排除C;人工智能无法起到保鲜作用,排除D。[拓展延伸]冷链物流产业的优缺点

(1)优点:提高了食品的保鲜能力;具有非常高的效率;保证了食品的安全输送。(2)缺点:行业标准落实不到位;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冷链物流理念推广薄弱。9.(2024·银川高二检测)“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这 ()A.利于降低世界粮食安全风险B.成为大国博弈的新形式C.消除人类食物短缺现象D.导致粮食储备不再重视【解析】选A。我国发明杂交育种新技术,产量更高意味着粮食更多,故选A。材料未涉及大国博弈,排除B;“消除”表述绝对,排除C;“不再重视”表述错误,在材料中也无法得出,排除D。【深化点拨】杂交水稻的推广提高中国的粮食产量,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高中国的国际声誉和地位;突破传统科技的束缚,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10.202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以下论述。该论述的主题应是 ()稳定和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优化生产结构布局,提高单产和品质。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稳定种粮农民补贴,合理确定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加大对产粮大县奖励力度,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A.维护生态平衡 B.保障粮食安全C.实现农民增收 D.削弱宏观调控【解析】选B。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该论述主要体现政府通过政策支持粮食生产以确保粮食安全,故选B,排除A、C、D。11.1731年,纽约市政府颁布的面包法中规定,面包师必须将其姓名的缩写印在面包上,市长和市议员每3个月要检查一次面包的质量。这表明()A.公共卫生的制度化 B.政府重视食品安全C.民主政治开始萌发 D.民众安全意识增强【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纽约市政府通过立法对面包的生产和质检进行规范管理,说明政府重视食品安全,故选B。仅凭一部面包法,不能得出公共卫生制度化的结论,排除A;材料与美国民主政治无关,排除C;材料未涉及民众安全意识,排除D。【补偿训练】(2023·合肥高二检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督促和指导生产企业依法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切实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可见,食品安全 ()A.是民主政治重要标志B.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C.应突出政府监管职能D.靠社会主义市场调节【解析】选C。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食品安全的意见,可见政府监督管理职能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食品安全“是民主政治重要标志”或“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排除A、B;材料没有体现市场的调节,排除D。12.(2024·滁州高二检测)“国际禁用有机污染物大会”达成协议:禁止使用二噁英和呋喃等污染超标的农药。这一措施 ()A.反映出农业科技依然落后B.意在发展新型生态农业C.有助于改善食品安全状况D.解决了世界性饥饿问题【解析】选C。禁止使用污染超标的农药,有助于减少农药残留,从而提高食品的安全性,故选C。禁止使用污染超标的农药,不能说明农业科技落后,排除A;材料中没有关于发展新型生态农业的相关论述,排除B;“解决了”世界性饥饿问题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补偿训练】19世纪,英国食品市场上普遍存在白面包掺明矾、铜染绿蔬菜、用红丹给干酪上色等食物掺假现象,并愈演愈烈。这反映了 ()A.人口膨胀致使食物短缺B.工业革命改变民众的饮食结构C.化学工业取得显著进步D.工业化带来了食物安全的问题【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19世纪的英国食品市场上普遍存在食物掺假现象,这说明工业革命的发展带来了食品安全问题,故选D。材料未涉及人口膨胀的影响,排除A;材料涉及的不是饮食结构的变化,排除B;材料未涉及化学工业的发展,排除C。【综合应用练】13.(2024·重庆高二检测)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机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已研发出耕耘、除草、施肥、喷药、蔬菜嫁接、收割、采摘等多种农用机器人。这表明我国 ()A.农业产品竞争优势增强B.人工智能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C.农业实现了智能化生产D.农业发展推动生产工具的变革【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目前我国已经研发出多种农用机器人,说明当今的人工智能科技应用于农业领域,促进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故选B。由材料无法得出我国农业产品竞争优势增强的结论,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我国农业实现了智能化生产,排除C;D表述因果关系倒置,排除。14.有学者研究指出,在传统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只能养活2—100人,而到了资本技术集约的现代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养活的人口猛增至5000人。这一现象说明 ()A.全球粮食供给得到了保障B.人地矛盾问题得到了解决C.现代农业技术大幅度提升D.杂交育种技术的突飞猛进【解析】选C。现代农业技术的大幅度提升,促使土地的利用率提高,与传统农业阶段相比粮食产量大幅提升,所以材料现象说明农业生产的发展得益于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故选C。“保障”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现代农业只是提升了粮食产量和土地利用率,并未彻底解决人地矛盾,排除B;杂交育种技术属于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一部分,排除D。【深化点拨】中国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增加农业收入,保护生态环境。【补偿训练】(2023·双鸭山高二检测)湖南省新化县近几年来努力构建以茶叶、黄精为重点的特色农业产业,构建“县+镇+村”上下联动的发展体系。河北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也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由此可知,这些地区()A.食品供应得到有效保障B.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C.着力扩大农业生产规模D.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湖南新化、河北承德的农业正在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区域化的生产基地,出现了生产经营规模化,有意识地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故选B。题干材料与食品供应无关,排除A;由材料中“农户”信息可知农户是直接的生产者,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规模,排除C;题干材料与解决质量安全问题无关,排除D。15.原产于南方的荔枝深受人们喜爱,两汉时作为贡品的荔枝都是干货。唐时采用竹筒密封技术并驿马快运到长安,色鲜但需尽快食用。明代选用活竹贮存,达到“藉竹生气滋润,可藏至冬春,色香不变”。材料体现了 ()A.食物保鲜技术不断发展B.政府注重对食物的储存C.长途贩运贸易迅猛发展D.市场需求催生技术革新【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可知,汉朝至明朝,荔枝的运输和保鲜条件得到改善,这说明食物保鲜技术不断发展,故选A。由材料无法得知政府的态度,排除B;材料无法说明长途贩运的发展情况,排除C;材料中荔枝的保鲜技术只是进步,本质并未发生变化,而“革新”强调质变,排除D。16.(2024·咸阳高二检测)20世纪初,美国发明了第一台压缩式电冰箱,主要用于食物保鲜,保鲜食品也被人们越来越多地食用。材料反映的主题是()A.科技进步推动了食品种类创新B.食品技术创新便利了人类生活C.近现代欧洲主导食品技术创新D.工业革命推动了饮食结构改变【解析】选B。材料体现了食物保鲜技术的推行便利了食物的储存和人类的食用,说明食品技术创新便利了人类生活,故选B。材料强调的是食品技术的创新,非食品种类的创新,排除A;材料未涉及欧洲主导食物技术创新的内容,排除C;材料与工业革命无关,排除D。【补偿训练】(2023·保山高二检测)有学者指出,食品生产日渐集约化,食品加工业越来越配合耐久性消费品产业所设立的模式,供给变得机械化,配销经过重组,用餐时间随着工作模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该学者意在说明 ()A.全球化转变了人们的饮食观念B.食品多元化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C.工业化改变了食品生产方式D.城市化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食品生产日趋工业化,这说明工业化改变了食品的生产方式,故选C。人们饮食观念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有关,与全球化关系不大,排除A;材料未涉及食品多元化对人们物质生活的影响,排除B;材料未涉及城市化进程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关系,排除D。17.(2024·滁州高二检测)国务院提出要建立一个符合国情的“全链条、可追溯、新模式、网络化、高效率”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各大冷链物流企业纷纷应用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监控物流车辆的温度,还能防止配送员不及时配送。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中国现代科技完善了企业管理B.国家重视保障居民的食品安全C.我国食物储备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D.冷链物流解决了食品供需矛盾【解析】选B。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和食品相关,涉及运输、冷藏等环节,现代冷链物流体系中加入全球定位系统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企业管理制度,排除A;C说法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影响食品供需矛盾的因素很多,冷链物流只是其中之一,排除D。【补偿训练】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整理了如下表格。据此可知 ()时间国家法律1860年英国《地方当局反食品和饮料掺假议会法》1906年美国《纯净食品和药品法》1947年日本《食品卫生法》2009年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A.食品安全的监管水平得到提高B.杜绝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C.国家以法律手段保障食品安全D.世界各国政府重视食品安全【解析】选C。据材料表格内容可知,英、美、日、中等国均通过立法保障食品安全,体现了国家以法律手段保障食品安全的特点,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食品安全的监管水平,排除A;B说法绝对,排除;D中“世界各国”的说法绝对,排除。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亿万农民不断探索实现农业现代化,针对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思想和新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出数额庞大且逐年增长,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党中央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逐年提升,到2021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摘编自蒋飞、陈娇娇《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现代化的百年探索及经验启示》材料二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粮食产量为11318.4万吨,到2021年,粮食产量已经达到68284.75万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截至2021年底,我国实现了从以种植业为主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转变。党中央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的基础上不断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使农业从单一的生产农产品向休闲旅游等领域拓展。据统计,2019年全年,我国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约33亿人次,营业收入高达8500亿元,产业发展呈“井喷式”增长趋势。——摘编自蒋飞、陈娇娇《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现代化的百年探索及经验启示》(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成就。(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经验。【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出数额庞大且逐年增长”“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逐年提升”、材料二中“到2021年,粮食产量已经达到68284.75万吨”“我国实现了从以种植业为主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转变”“使农业从单一的生产农产品向休闲旅游等领域拓展”“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约33亿人次,营业收入高达8500亿元”等信息进行概括。第(2)题据材料一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亿万农民不断探索实现农业现代化,针对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思想和新举措”“我国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出数额庞大且逐年增长,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到2021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材料二中“党中央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的基础上不断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答案:(1)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业科技贡献率大幅提升;粮食产量增加,粮食安全得到保障;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功能得到拓展;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作用;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农业政策符合国情;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注重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大科技投入。【拓展创新练】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国际粮食安全的概念,最早由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提出。1974年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在罗马世界粮食大会上提出,粮食安全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这一概念在1983年、1996年、2001年得到修正。学者们分析认为,粮食安全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涵:第一,从对象上说,粮食安全是对“所有人”供给;第二,从数量上说,粮食安全供给的数量标准是“足够”;第三,从质量上说,粮食供给是保障“健康”;第四,从时间上说,粮食的供给体现为“在任何时候”;第五,从购买力上说,应当让所有人“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摘编自谢莲碧、黄雯《建国以来粮食安全思想内涵的演变:从封闭到开放》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粮食安全”的内涵,可说明、补充或反驳,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解析】首先解读材料信息,据材料“粮食安全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涵:第一,从对象上说,粮食安全是对‘所有人’供给;第二,从数量上说,粮食安全供给的数量标准是‘足够’;第三,从质量上说,粮食供给是保障‘健康’;第四,从时间上说,粮食的供给体现为‘在任何时候’;第五,从购买力上说,应当让所有人‘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可得知材料围绕“粮食安全”的内涵有五个关键词:所有人、在任何时候、买得到买得起、足够、健康(的粮食),可从五个内涵入手提出观点,然后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