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培粹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一段叫父爱的距离远方
在我老家,管“父亲”叫“爹爹”,小时候,我觉得这个称呼特别的土,和它一样土的还有我那寡言少语的爹爹。
我那个起早贪黑在刀具厂干活的爹爹,常年穿一身破旧的衣服,趿拉着两只四处开裂的鞋,稀疏花白的头发常蒙着灰尘,黝黑的脸上有几处被烫伤的斑痕。
1999年夏天,我考上县一中,要去40公里外的县城读书,离家的前一晚,昏黄的灯下,爹爹单腿跪地使尽全身力气在为我捆扎行李。正值盛夏,他额头上的汗混着灰尘往下滴,滴在了他的衣服上,滴到了我崭新的被子上。我心里一阵嫌弃,说了句让我·海恨终生的话:“明天你还是别去送我了,你要是去了,别人还以为你是我爷爷呢。”爹爹一怔,手上的动作停了一下,接着又忙活起来,他没有抬头看我,只是淡淡地说了句:
“我家丫头大喽,知道要面子嘞。”
第二天,因为行李太多,爹爹还是去送我了。他换了身新衣服,穿了双新布鞋,但在我那时的眼里,他沧桑的脸上依然写满了“土气”。那天爹爹没怎么说话,只是弯腰弓背默默地扛着东西,始终和我保持着一段距离。到了宿舍,他放下东西就默默地退了出去。中午我们在校门口的小店里吃饺子,老板娘热情而饶舌地搭讪:
“这小姑娘和爸爸长得真像!”一直没开口的爹爹赶忙说道:“我家丫头长得好看,像她妈,不像我。”爹爹说这话时,看我的眼神是幸福的,又是怯怯的。
我的爹爹正默默地拉开我们父女之间的距离。他在努力着不让我因他而难堪,甚或不让陌生人知道我俩有着割不断的血脉亲情。(只是当年懵懂的我竟然一点儿都不觉得我伤害了父亲)
从此,在外面刻意地和我保持一段距离,成了爹爹的习惯。学校开家长会,他从不参加;他默默地支撑着这个家,给予我最大的宽容与支持。年龄渐长,我逐渐明白了父亲的用心,随之,愧疚和悔恨也在我内心里潜滋暗长……
以后,我一回到老家,即使明知道爹爹出去干活了,却还是在第一时间找他。总是问:“妈,我爹爹呢?妈,我爹爹什么时候回来?”因为我害怕,我害怕他又再刻意地拉开和我的距离。
2012年2月,我的女儿出生了,大家都说孩子长得像外公。爹爹听到这话时,悄悄地瞥了我一眼,那眼神是怯怯的,却又是幸福的。
我试图通过我的女儿来消弥我对爹爹的愧疚和悔恨,我时常抱着孩子骄傲地对别人说:“我家宝宝像极了外公。”爹爹也把这个外孙女疼到了骨子里,任我女儿在他身上撒野疯闹。我总是找各种借口拖着爹爹一起散步,他抱着孩子,我挽着他……
幸福的时光总是流转得很快!转眼,女儿两周半了,爹爹也一天天地老去,爹爹他还在老去!那天,带着一身辛劳汗味的爹爹刚进院子,就被我女儿扑了个满怀。我在旁边幸福地看着他俩,突然,女儿皱着眉头说:“外公,你身上怎么臭臭的?放我下来!”我抬手给了女儿一耳光,那是我第一次打她,女儿哇哇大哭起来,爹爹第一次冲我大吼:“你干什么!”他放下孩子,一边哄她,一边尽量弓着身体,使自己和孩子保持着一段距离。
两岁半的女儿一定不知道,她的话一下子击溃了我内,心伪装的忘却。那天,我固执地逼女儿向爹爹道歉,女儿含着泪似懂非懂地向外公说了声“对不起”。
其实那句“对不起”是替十五年前的我说的。原以为借女儿之口说出来,我心里会好受一些.可内心却明确地告诉我:不是所有的错误都能弥补,更不是所有的事都可以由别人替代!
在一次与妈妈的聊天中,我才知道:当年县一中每次家长会后,爹爹都会拉着她问东问西,会一遍又一遍地看我的成绩单;那些年里,每当我放假回家,晚上一个人出门时,爹爹都会悄悄地跟在后面;最近这几年来,爹爹经常向他的老哥们炫耀我给他买的小礼物,甚至是我发给他的每一条短信。
而这些都是我不知道的!
父亲就像子女人生路上指引方向的明灯。很多名人都说过类似的话,而我却要说,我的爹爹更像我身后的那盏灯,不耀眼,不炫目,但却给了我最温馨的守护!
也许在以后的时光中,我的爹爹还是习惯与我保持一段距离,但我知道,维系这段距离的是爹爹力所能及的爱。幸好,他从未走远:幸好,他还未走远!
(原文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从对父亲的称呼起笔,主要是为下文做铺垫,暗示爹爹既其貌不扬、穿着破旧,又特别不会说话,让我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很难为情,抬不起头来。B.文章中间写我女儿嫌爹爹身上臭时,我反应强烈,打了她一个耳光,我认为:这不只是因为女儿年幼不懂事,更是因为爹爹再一次受到了亲人的伤害。C.文章最后写到“幸好!他还未走远”等,指的并不是自己和爹爹之间的空间距离,而是爹爹尽管年迈多病,还在一如既往地给予我最大的宽容和支持。D.文章运用了多重对比,我对爹爹前后情感的对比,爹爹对我和我女儿态度的对比,批判自己的自私冷漠,赞美爹爹的无私伟大,讴歌亲情的美好可贵。5.文中作者对父亲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文章题目为“一段叫父爱的距离”,请结合全文,简析“一段距离”的具体含义。参考答案:4.B
5.①少女时:觉得父亲的“土气”丢自己的面子,故而嫌弃他。②懂事后:理解父亲的爱,心生愧疚、悔恨。③有了孩子后:想尽力用爱回报父亲,弥补懵懂少女时给父亲造成的伤害。
6.①空间上的距离,在外面,他怕自己土气甚至有点丑的外表会让我没有面子。②心理上的距离,我的不懂事让朴实憨厚的爹爹受到了伤害。③默默无语的父爱,这段不远又不近的距离既维护了我的尊严,也是父亲对我最温馨的守护。4.试题分析:A项,对“文章从对父亲的称呼起笔”的作用分析不当。“爹爹”的称呼有地域特点,不能起到“暗示爹爹既其貌不扬、穿着破旧,又特别不会说话,让我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很难为情,抬不起头来”等作用。C项,“而是爹爹尽管年迈多病,还在一如既往地给予我最大的宽容和支持”分析不全面,“他还未走远”是指爹爹还健在。D项,“批判自己的自私冷漠”不当,是表达自己的愧疚。5.试题分析:本题要求答出作者对父亲感情的变化,解答时可通读全文,筛选出不同人生阶段作者对父亲的情感,然后逐条归纳。整体上看,作者对父亲的情感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读中学之前,不让父亲送自己入手,觉得父亲会让自己丢人,对父亲的情感是“嫌弃”;第二阶段是“年龄渐长,我逐渐明白了父亲的用心”,“害怕,我害怕他又再刻意地拉开和我的距离”,开始理解父亲,感到愧疚;第三阶段是女儿出生之后,“试图通过我的女儿来消弥我对爹爹的愧疚和悔恨”,努力用爱回报父亲,弥补自己曾经给父亲造成的伤害。6.试题分析:“一段距离”从表层含义来看,就是指一段空间上的距离,结合文中父亲在送“我”时“始终和我保持着一段距离”“在外面刻意地和我保持一段距离”“使自己和孩子保持着一段距离”,可确定“一段距离”有“空间上的距离”的含义。从深层含义来看,“我”少年时代不理解父亲,嫌弃父亲,和父亲有心理上距离;长大以后理解了父亲,感到愧疚,努力消除自己无知对父亲造成的伤害,可见,“一段距离”还指心理上的距离;从文章结尾来看,“我的爹爹还是习惯与我保持一段距离,但我知道,维系这段距离的是爹爹力所能及的爱”,“一段距离”还是指父亲默默的爱。点睛:本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常见的命题形式为: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词语的深刻含意;从文中看,某词语指的是什么意思;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词语的意思。一般的解题思路是:对内涵比较丰富的词语要注意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答题步骤:上下勾连;对使用特殊表现手法的词语,就要抓住它使用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答题步骤:还原手法+作用+情感(把握修辞——由表及里)。本题所考查词语也出现在文章标题内,因此还需要结合全文来理解。2.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当理性精神在北中国节节胜利,从孔子到荀子,从名家到法家,从铜器到建筑,从诗歌到散文,都逐渐摆脱巫术宗教的束缚突破礼仪旧制的时候,南中国由于原始氏族社会结构有更多的保留和残存,依旧强有力地保持和发展着远古传统,依然弥漫在奇异想象和炽烈情感的图腾——神话世界之中,表现在文学领域就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楚文化。儒家在北中国把远古传统和神话、巫术逐一理性化,把神人化,把奇异传说化为君臣父子的世间秩序,例如黄帝四面脸被解释为派四个大臣去“治四方”,黄帝活三百年说成是三百年的影响等等。在被孔子删定的《诗经》中,已看不见“怪力乱神”的踪迹,然而这种踪迹却非常活泼地保存在以屈原为代表的南国文化中。《离骚》把最为生动鲜艳、只有在原始神话中才能出现的那种无羁而多义的浪漫想象,与最为炽热深沉、只有在理性觉醒时刻才能有的个体人格和情操,最完满地融成有机整体,开创了中国抒情诗的光辉起点。《天问》是保留远古神话传统最多而又系统的文学篇章,它表现了当时时代意识因理性的觉醒正在由神话向历史过渡。《离骚》《天问》《九歌》《九辩》构成了一个相当突出的南方文化的浪漫体系,实质上它们是楚地原始祭神歌舞的延续。王夫之解释《九辩》说:“辩,犹遍也,效夏启九辩之名,可以被之管弦,其词激宕淋漓,异于风雅,盖楚声也。后世赋体之兴,皆祖于此。”这段话点明了几个关键问题:楚辞是远古氏族社会的遗风延续,可歌可舞,想象丰富奇异,尚未受儒家实践理性的洗礼,不像“诗教”之类有那么多的道德规范和理智约束,是汉代赋体文学的祖宗。汉文化就是楚文化,尽管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方面,刘汉王朝基本上承袭了秦代体制,但在文学艺术领域汉却依然保持了南楚故地的乡土本色。汉起于楚,刘邦、项羽的基本队伍和核心成员大都来自楚国地区,西汉宫廷中始终是楚声作主导,不同于先秦北国。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后世文学艺术从中汲取很多营养。与《诗经》或先秦散文不同,汉代艺术和人们观念中弥漫的恰恰是从远古传留下来的种种神话和故事。从世上庙堂到地下宫殿,从南方的马王堆帛画到北国的卜千秋墓室,它们都属于充满幻想、巫术的观念,把远古传统的原始活力和野性充分地保存和延续下来。西汉经历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变革后,以儒学为标志、以历史经验为内容的先秦理性精神日渐侵入文艺领域和人们的观念中,逐渐融成南北文化的混同合作。楚地的神话幻想与北国的历史故事,儒学宣扬的道德节操与道家传播的荒忽之谈,并行不悖地出现在人们意识观念和艺术世界中。人世、历史和现实越来越占据重要位置,这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结果。但是,蕴藏着原始活力的传统浪漫幻想,始终没有离开汉代艺术,它们是楚汉艺术的灵魂。(摘编自李泽厚《屈骚传统》)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论是在物质生活方面还是意识形态领域,中国北方都逐渐突破礼仪旧制,理性精神也逐步战胜巫术宗教。B.由于原始氏族社会结构的保留和残存,中国南方始终弥漫在神话世界中,以屈原为代表的楚文化就是其在文学领域的表现。C.把黄帝四面脸解释为派四个大臣治理四方,孔子删除《诗经》中“怪力乱神”的踪迹,这体现了儒家关注现实、重视社会秩序的精神。D.开创了中国抒情诗光辉起点的《离骚》,既有在原始神话中才能出现的浪漫想象,又有深沉理性觉醒时个体人格的体现。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天问》系统地保留了远古神话传统,是楚地原始的祭神歌舞的延续,是理性觉醒的时代意识从神话向历史的过渡。B.因为刘邦、项羽的基本队伍和核心成员大都来自楚地,汉起于楚,所以西汉文化艺术领域的楚地色彩浓烈而醇厚。C.西汉艺术的作品大多以远古的神话故事为内容,南方的马王堆帛画就充分地保存并延续了这样的远古传统。D.西汉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世、历史和现实逐渐取代了充满远古传统的原始神话,占据重要位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秦理性精神和楚汉浪漫主义精神二者相辅相成,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艺术传统,都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B.王夫之认为楚辞是远古氏族社会的遗风延续,是汉代赋体文学之宗,这一看法极大地影响了后世楚辞的研究。C.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变革后,人们的观念受先秦理性精神的影响,文化艺术领域也有了变化。D.尽管神话幻想与历史故事、儒学与道家并行不悖地出现在人们意识观念和艺术世界中,但楚汉艺术的核心始终没有脱离传统浪漫幻想。
参考答案:1.(3分)C(“体现了儒家关注现实、重视社会秩序的精神”表述有误)2.(3分)D(“逐渐取代了充满远古传统的原始神话”分析有误)3.(3分)B(“极大地影响了后世楚辞的研究”分析有误)
略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4—17题。(1)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版图的。(2)异域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暑,百代之过客。”(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这是诗人眼中的时间和宇宙——天地间只有逆旅和过客。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做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是没有第二人的。(3)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金裘,顾向平原笔。吾亦坦荡人,拂衣可同调。”(李白《古风其十》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传说中他曾手刃数人。他二十几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这都是此游侠行径。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抚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骨殖,就着湖水洗将,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有这份超乎功利之上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便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无赖的游侠脾气也不是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他之信任自己远胜过别人对他的信任。这一切足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4)鲁仲连功成却拒绝平原君赏赐给他的富贵功名,因而取得了不仰视权贵,进而折服权贵的资格。李白大呼要功名,要富贵,要酒,要女人,要朋友,却仍然要求权贵与平交,不得小看他。这个李白呀,他不知道这是怎样一个妄想!(5)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者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马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这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笔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成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飚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6)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行生动了大唐山水。14.“诗人拒绝根的存在”一句,“根”指的是什么?诗人为何拒绝根的存在?(3分)答:15.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请联系文章第3节,分条表述。(一共不超过16字)(6分)答:16.(1)文章第四节说“他不知道这是怎样一个妄想”,为什么说是一个“妄想”?(3分)答:(2)文章在第五节中概括描绘了“昆仑山”、“骑士”和“成吉思汗的马队”的等诸多形象,有什么作用?(4分)答:17.如何理解“他的脚印和诗行生动了大唐山水”?请结合全文分条作答。(6分)答:参考答案:14.“根”指的是故乡。(1分)因为他认为天地间只有逆旅和过客,他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2分。只答出一点只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
15.(1)重侠轻儒(2)轻财重义(或重视友情)(3)藐视权贵。(答对一点给2分)
16.(1)李白既没有取得像鲁连仲那样的功名(1分),也没有像鲁仲连那样拒绝功名富贵,追求世俗却不阿谀权贵(1)。这当然是一个妄想。(1分)
(2)这些形象都具有西域的特征(1分),描绘这些形象是为了引出李白诗歌中“剽悍与纯粹”的西域风格特点(2分),是为了引出李白独特的诗风对大唐诗坛的影响(2分)。(可联系文章的主旨)17.(1)他漂泊的足迹遍历大唐版图;(2)他特立独行的人格丰富了大唐气象;(3)他雄健奔放的诗风为唐代诗坛注入了西域的剽悍与纯粹。(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戆子记[清]谢济世梅庄主人在翰林。佣仆三:一黠、一朴、一戆①。一日,同馆诸官小集,酒酣,主人曰:“吾辈兴阑矣,安得歌者侑②一觞乎?”黠者应声曰:“有。”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朴者司阍,而自往召之。召未至,戆者已归,见二人抱琵琶到门,诧曰:“胡为来哉?”黠者曰:“奉主命。”戆者厉声曰:“吾自在门下十余年,未尝见此辈出入,必醉命也!”挥拳逐去。客哄而散,主人愧之。一夕,然烛酌酒校书。天寒,瓶已罄,颜未酡③,黠者眴朴者再沽。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主既而改御史。早朝,书童掌灯,倾油污朝衣,黠者顿足曰:“不吉!”主人怒,命朴者行杖,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主人迁怒曰:“尔欲沽直邪?市恩邪?”应曰:“恩自主出,仆何有焉!仆效愚忠,而主曰沽直!主今居言路,异日跪御榻与天子争是非,坐朝班与大臣争献替。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主亦沽直而为之乎?人亦谓主沽直而为之乎?”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诱朴者共媒糵④,劝主人逐之。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未几,奉命戍边,出狱治装。黠者逃矣,朴者亦力求他去,戆者攘臂而前曰:“此吾主报国之时,即吾侪报主之时也。仆愿往!”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粱糗以从。于是主人喟然叹曰:“吾向以为黠者有用,朴者可用也。乃今而知黠者有用而不可用,而戆者可用也;朴者可用而实无用,而戆者有用也。”养以为子,名曰戆子云。[注]①戆:迂愚而刚直,憨直。②侑:劝人饮酒进食。③酡:饮酒脸红貌。④媒糵:酝酿之意,比喻定计陷害。9.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令朴者司阍
司阍:守门。B.主人强颔之
颔:点头同意。C.而心颇衔之
衔:接受。D.戆者攘臂而前曰攘:撩起,挽起。10.下列各组句了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仆效愚忠,而主曰沽直
潦水尽而寒潭清B.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
良乃入,具告沛公C.制穹庐,备粱糗以从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1.以下各组能直接表现戆者“忠直”的一组是①召未至,戆者已归 ②挥拳逐去,客哄而散③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
④多酤伤费,多饮伤生⑤谢之,而心颇衔之 ⑥即吾侪报主之时也A.②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①④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为“戆子”作记,其实是借戆子宣泄心中的郁愤,剖示耿直忠诚之心,也是对朝廷吏治、君主视听等弊端的一种讽刺与揭露。B.文章善用对比手法,戆子与黠者的言行对比,黠者自身前后的行为对比,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仆人的“可用”与“不可用”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C.本文是一篇文字简练,带有寓言性质的传记文。其中黠、朴二人是朝中奸佞小人和平庸俗人的化身,而戆子则是忠诚正直官吏的写照。D.本文借戆子厉斥歌者、夺酒劝主、沽直之辩这三件事情,描写了主人由不开心、勉强接受到心中感佩的情感转变,阐明了明辨忠奸的重要意义。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尔欲沽直邪?市恩邪?
(2)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
参考答案:9.C,怀恨。10.A“而”,前为转折关系,后为因果关系B“乃”,于是,就C“以”,前为连词,后为介词,因为D“其”,前为代词,后为副词,加强反问语气。11.①⑤均与题干无关12.D(“心中感佩,慢慢取得了主人的认可”处,以及“阐明……意义”处均有误)13.翻译(6分)(1)你是想赚得直言敢谏的名声呢?还是想给人好处来讨好别人呢?(沽直、市恩,翻译准确各1分,句意2分)(2)把失去官位看作是抛弃草鞋一般,甘心降职贬谪就像是乐于还乡一样。(印绶、迁谪,翻译准确各1分,句意2分)【文言文参考译文】梅庄主人在翰林院供职。他有三个奴仆:一个聪明,一个老实,一个憨直。
一天,同在翰林院的官员们到梅庄主人家小聚,酒喝得正畅快时,主人说:“我们兴致也差不多了,哪儿有歌伎来给我们助酒呢?”聪明的仆人马上回答说:“有。”接着他又担心憨直的仆人会有话说,就告诉主人,找个别的理由把他支使出去,叫老实的仆人看门,而他亲自去请歌伎。歌伎还没有来,憨直的仆人已经办完事回来了,看见两个人怀抱琵琶来到门口,就惊讶地问:“为什么到这里来?”聪明人说:“这是奉主人的命令。”憨直的人厉声说道:“我在这里当仆人十多年,从没见过这样的人进出,一定是主人喝醉了酒吩咐的!”他挥动拳头把歌伎赶了出去。客人们闹哄哄地散了席,主人感到对不起他们。
一天夜里,主人燃烛饮酒,校勘书籍。天气寒冷,酒瓶已经喝空了,脸上还没发红,聪明人用目光示意老实人再去买酒。老实人在路上碰见了憨直的人,憨直的人夺下酒瓶,回来规劝主人说:“今天喝二瓶,明天喝三瓶,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买多了酒会损失钱财,喝多了酒会伤害身体,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呀!”主人勉强点头同意他的话。
不久,主人改任御史。早晨上朝前,书童为主人举着灯,灯油倒出来弄脏了主人的朝服,聪明的人跺着脚说:“不吉利!”主人很生气,叫老实人用棍子打书童,憨直的人上来阻止老实人,并说:“我曾听您说:古时有羹汤弄脏了朝衣、蜡烛烧着了胡须都不动声色的人,您能说却不能做吗?”主人把怒气转到憨直的人身上,说:“你是想赚得直言敢谏的名声呢?还是想用私惠来讨好呢?”憨直的人回答道:“恩惠是您施予的,我哪里有呢!我奉献愚忠,您却说我赚取直言的名声!您现在身居掌管纠察的官职,将来跪在天子脚下,和天子争论是非,在朝廷上和大臣们争议兴革利弊,把失去官位看作是弃破草鞋一般,甘心降职流放就像是乐于归乡一样,您也是为了赚取直言的名声才这样做吗?别人也会认为,您是为了赚取直言的名声才这样做吗?”主人说不出话来,向他道歉,但心里却很记恨这人。
从此聪明人整天窥察憨直的人的过错,引诱老实人一同挑拨离间,劝主人赶走憨直的人。正逢主人获罪坐牢,谄害没有成功。没多久,主人奉命戍守边疆,出牢来整理行装。这时聪明人已经逃走了,老实人也竭力请求到别家去做仆人,憨直的人却捋起袖子上前说:“这是我们主人报效祖国的时候,也正是我们报答主人的时候啊!我愿意去!”他忙着买马、造车、制作帐篷、准备干粮,跟着主人去边疆。于是主人叹息着说:“我原来认为聪明的人和老实的人有作用,现在才知道聪明的人有作用却不能任用,憨直的人倒是可以任用的;老实人可以任用却实在没有作用,倒是憨直的人有作用啊。”
主人把憨直的人收养为儿子,取名“戆子”。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
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衣不务于隅眦之削,冠无觚羸之理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古者尝有处橧巢窟穴而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首服足以修敬,而不重也,身服足以行洁,而不害于动作。服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其不为橧巢②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润湿,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槀邑。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弊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为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
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
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③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若此三言者,樱之禄,君之利也。”
公曰:“此三言者,寡人无事焉,请以从夫子。”
公既行若三言,使人问大国,大国之君曰:“齐安矣。”使人问小国,小国之君曰:“齐不加我矣。”(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三王:夏商周三代之明君,多情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②橧巢:用柴薪搭建的巢形住所。③关市:指集市。讥:查,盘问。(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
说:同“悦”,高兴B.土事不文,木事不镂
文:花纹C.下之疾其上甚矣
疾:痛恨D.宗君而处身
宗:尊崇(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B.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C.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D.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晏子认为,古代圣王诚心诚意地爱护百姓,实实在在地对百姓行善,因此天下的人都感念其德义而归附他们。B.晏子认为要想治理好国家,使天下归附,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而是效法他们的节俭风尚。C.面对景公的封赏,晏子并不领情,他毅然决然地予以拒绝,并且指出了景公穷奢极欲与穷兵黩武的危害性。D.本文采用对话的方式,批评了景公治理国家的错误观点和做法,表达了晏子减少赋税减轻刑罚等政治主张。(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②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参考答案:答案:(1)B(2)A(3)B(4)①他们不再造柴薪搭成的巢穴居住,是为了避风寒;不再造土穴居住,是为了避潮湿.②您却还想让诸侯来归附,不是很难吗?您的话错了.【考点】文言文阅读.【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解答】(1)B文:动词,装饰花纹.译文为:土建筑物不能装饰花纹,木建筑物不能镂刻.(2)“夫”为句首发语词,下面从“冠”“衣”“身服”“首服”等角度进行评论,“不务”为“不必追求”“不致力”的意思.故选:A.译文为:那帽子足够用来表示恭敬就行了,不要致力于装饰;衣服足够用来掩护身体抵御寒冷就行了,不要致力于华美.身上穿的衣服不要色彩杂陈,头上戴的帽子不要镂刻花纹.(3)B“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而是效法他们的节俭风尚”错解文意.原文为“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对“君”的做法并不完全认可.(4)①橧,柴薪搭成;以,为了.译文为:他们不再造柴薪搭成的巢穴居住,是为了避风寒;不再造土穴居住,是为了避潮湿.②乃,却;致,来归附;过,错.译文为:您却还想让诸侯来归附,不是很难吗?您的话错了.译文:景公询问晏子说:“我想穿上古代圣王的衣服,居住圣王的宫室,这样,那么诸侯们都会来吗?”晏子回答说:“效法古圣王的节俭那么就可以,效法穿衣服,居其室,没有益处.夏商周三王穿不同的衣服而统一天下,不是因为衣服使诸侯归服的,诚心于爱护人民,果断地推行善政,天下百姓都感念他们的恩德,而归服于他们的道义,这就是他们的衣服节俭而人民大众高兴的原因.那帽子足够用来表示恭敬就行了,不要致力于装饰;衣服足够用来掩护身体抵御寒冷就行了,不要致力于华美.身上穿的衣服不要色彩杂陈,头上戴的帽子不要镂刻花纹.古人曾有用木柴搭巢和挖洞穴居而不厌恶的人,给予宫室而不要,天下人不是朝拜宫室,而是共同归向于他们的仁爱.到了三代制作衣服,是为了增加敬肃之意,头上戴的帽子足以表示敬肃,而不求贵重;身上穿的衣服足以使行动干净利落,而不有害于活动.衣服的轻重方便于身体,使用钱财的多少顺于民意.后来不居住用柴薪搭建的巢形住所的人,是因为要避风雨;不挖洞穴居的人,是因为要避开潮湿.因此修建明堂的原则是,地下的潮湿,不能浸出;天降的寒暑,不能侵入.土建筑物不能装饰花纹,木建筑物不能镂刻,给民众看,让他们知道节制.等到这种风气衰败的时候,衣服的奢侈已过于足以敬肃的程度,宫室的壮美已过于避开潮湿的程度,使用人力很多,使用钱财很浪费,这是与民为仇敌.如今君主想要效法古圣王的衣服,不效法他们的制度,如果效法他们的节俭,那么虽然还没有成就治理,希望还是有益的.如今君主穷尽楼台亭榭的高耸,竭尽蓄水池的深度而没有止境,致力于刻镂雕花的巧妙,花纹彰显的观看而不厌倦,那么就是与民为仇敌了.就像我的忧虑,恐怕国家的危险,而主公您也不平安呀.主公希望招徕诸侯,不是很难吗?您的话过分了.”景公赐给晏子平阴和槀邑.晏子辞谢说:“我的国君喜欢修筑宫室,百姓的力量十分疲困了;又喜欢游乐与珍宝,用来装饰女子,百姓的钱财都用光了;又喜欢发动战争,百姓离死亡很近了.使其力疲困,使其财用竭,使其身临死境,下面的人非常痛恨上面的人!这就是我不敢接受的原因.”景公说:“这样就算了,即然这样,君子难道就不奢求富贵吗?”晏子说:“我听说做人的臣子的人,先国君而后自身;安定国家后才考虑自己的家,尊重国君才能安身,怎能说唯独不想富贵呢!”景公说:“那么我用什么封赏你呢?”晏子回答说:“君王放宽对渔盐的征税,对关市只盘查而不征税;对耕地的人收取十分之一的租税;减轻刑罚,如果是犯死罪的人就判刑,如果是该判刑的就罚款,如果是该罚款的就免了.这三条,就是对我的赏赐、君王的利益.”景公说:“这三条,我没有什么说的,就听从先生的吧.”景公按照这三条去做了.派人去问大国,大国之君说:“齐国安定了.”派人问小国,小国之君说:“齐不会侵凌我们了.”6.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6分)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孟子、)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一人横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孟子。梁惠王下》)1.在交谈中,孟子为侍么要对齐宣王提及周武王,有什么用意?(3分)
2.在这一文段中,孟子谈及两种勇,各有什么特点?(3分)
参考答案: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
①
?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
②
?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而是
③
,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参考答案:①什么叫文化;②一个人的好素质从何而来;③他自己真正读过一点书。(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4分;写出三句,给5分)【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类题目所要求填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找准话题。在文段所提供的语境中,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角度应保持一致,不能混杂。其次考虑语境的和谐。一个文段所描述的画面、环境、情调、氛围、风格应和谐统一,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景致应契合。再次注意逻辑事理。在语言表达中,应该注意上下文、前后文之间的对应和呼应,若前面说到一种情况,后面就须与之照应统一。本题所填三处内容①主要领起下文,②处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考生结合上下文语境很容易得出答案。8.语言文字及运用(12分,每小题3分)兴趣有高有低,有雅有俗。但对于读书,我天性里多少还懂得要讲一点品(
)。好书如同好茶,不只是解渴,还要来细品其中的意韵,让思想有一点余香,让情绪有一点缱(
),这才是读书的乐趣。我以为读书也似做人,断不可太功利。缺什么补什么,固是一种读法,但凭着兴(
)来读书,似乎于我更相(
)。所以我读的书,很杂,很乱,然而于我的人生却大有(
)益。1.下列汉字依次填人语段中括号内.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位
绻(quǎn)
味
契(qì)
裨(bì)
B.味
绻(quǎn)
味
契(qiè)
裨(bì)
C.位
绻(juǎn)
位
契(qì)
裨(pì)
D.味
绻(juǎn)
位
契(qiè)
裨(pì)“①这座城市哪怕陷入一片黑暗,这里的灯也会亮着。”在“深圳读书月”走过十五年时,当年王京生的承诺仍然有效。深圳24小时书店的灯至今依然明亮。②再没有什么能如这不灭的灯光一样代表这座城市的坚持了。十五年来,这些灯光陪伴深圳人的晨昏定省,将文化的积淀融入城市的品格,也凝聚起市民对城市的认同。③它让这座年轻的城市在快节奏中放下脚步,学会休闲与沉思。回顾十五年前,第一届读书月时,一场大风吹落了条幅上“读”字的言字旁,读书月变成“卖书月”。④机缘巧合,一字之易,却切合了读书月活动的想法。让卖书人办读书月,给公益事业赋予共赢机制,读书活动才能生生不息。用市场的方式做公益文化,比单纯的政府推动更有活力,更能持久。这是深圳模式给我们最深刻的启迪。2.上述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仍然
B.依然
C.晨昏定省
D.生生不息3.上述语段中,标有序号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①句
B.②句
C.③句
D.④句参考答案:9.下面是原国家邮电部发行的我国首枚世界粮食日纪念邮票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文字之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参考:(1)主体由三个肤色不同的头像及稻穗组成,背景是经纬交织的地球,左上角有“FAO”标志的小麦穗。(2)三个头像象征着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粮食问题,努力发展农业的决心。(3)麦穗,突出“世界粮食纪念日”这一主题。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图片类,图片有解说和描述,解说注意照顾到图片中的所有的内容,然后理清各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描述图片注意抓住题干要求的重心,重点描述图片中的对象的特征,内涵等。点睛:漫画和图片题一般都是分两步设问,一问是漫画或图片的构图要素,第二问是漫画或图片的寓意。考生要注意结合漫画的内容和文字提示的内容,概括的时候不要遗漏信息。10.下列语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令爱这次获作文竞赛全国大奖,多亏你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感谢你。B.本学会于明晚举办文学创作研讨会,敬请王先生莅临指导。C.凡获得一等奖的同学,本组委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农产品出口贸易合同
- 2024年度物流服务合同:二零二四年跨境电商物流配送服务协议
- 2024年度建筑工程二级建造师专项服务合同
- 管道龙头栓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玫瑰油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纸巾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年度娄桂离婚法律咨询服务合同
- 2024年度成都二手房产买卖合同范本
- 空气凝结器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化工企业原材料采购合同
- 高速铁路路基堆载预压施工方案
- 袋式除尘器安装技术要求与验收规范
- 幕墙拆除施工方案
- 银行装修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 轻钢龙骨双面石膏板隔墙施工工艺
- 2022年夜间取药程序
- OKR全套资料(方法论、周报、日报、绩效、案列)
-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 软件售后服务流程图
- 工程总承包EPC实施方案
- 洗洁精质量安全管理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