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保健讲座_第1页
刮痧保健讲座_第2页
刮痧保健讲座_第3页
刮痧保健讲座_第4页
刮痧保健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刮痧一、刮痧的起源

刮痧,作为中医循经治病的典范之一,是我国民间流传甚广的的传统医学手法,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一种集合医疗、保健、美容、减肥的综合性技术。刮痧疗法的雏形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刮痧记载较早见于宋代王荣《指述方瘴疟论》称之为“挑草子”。元代医学家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亦有对痧证的描述。清(康熙年间)郭志邃《痧胀玉衡》》一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痧症专著。刮痧主要流传于民间,选材、操作简单,效果好,这些都是人们都特别喜欢刮痧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目前刮痧已经发展为一种系统化,精密化的养生哲学了。经络受阻对照表经络名称所属系统经络受滞所处出现的症状肺经呼吸系统皮肤干燥,失去光泽,缺乏弹性,咽喉痛大肠经消化系统腹泻或便秘,痤疮,皮肤粗糙心经循环系统面色苍白,痤疮,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小肠经消化系统肩部肌肉酸痛,痤疮心包经循环系统怕冷,口干舌燥,心悸郁闷肾经排泄系统腰膝酸软,眼袋,黑眼圈膀胱经排泄系统腰背肌肉酸软,色斑,痤疮胃经消化系统痤疮,皮疹,膝盖无力脾经消化系统肥胖,便秘,精神疲惫,黄褐斑,皮肤油腻胆经消化系统偏头痛,皮肤发黄,面色晦暗三焦经淋巴系统痤疮,黄褐斑,记性力下降,失眠多梦肝经消化系统肌肉无力,黄褐斑,月经不调二、刮痧的作用与机理

刮痧作为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利用刮痧器具,刮拭经络穴位或某处皮肤,通过良性刺激,使刮拭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为什么人人需要刮痧?痧是经络气血中的淤秽,是从微循环中分离出来的含有体内毒素的离经之血。俗称“痧毒”。“痧毒”是由无法消化的食物或无法排出的代谢废物累积而成,人体痧毒积累到一定程度,除了血液循环可能受阻外,还有许多液体的循环也可能受阻,如淋巴液、细胞外液、组织间液等。“痧毒”阻碍气血的运行、营养和代谢产物的交换,引发组织器官的病变。刮痧是将粘着在血管壁的瘀血清除到血管外,然后再经血液重新吸收入血管,经过全身的循环,将刮出的废物从尿液排出。刮痧具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驱邪排毒等功效,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科的多种病症及美容、保健领域。尤其适宜于疼痛性疾病、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的康复;对于感冒发热、咳嗽等呼吸系统病证临床可配合拔罐应用;对于痤疮、黄褐斑等损容性疾病可配合针灸、刺络放血等疗法;还适用于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的防治。

刮痧施术于皮部对机体的作用大至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预防保健作用,二是治疗作用。预防保健作用刮痧疗法的预防保健作用又包括健康保健预防与疾病防变两类。

治疗作用活血祛瘀

调整阴阳舒筋通络信息调整排除毒素

刮痧疗法的作用原理

《素问。皮部论》论述了十二‘脏的病变传变次序和规律。“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指出观察皮部色泽变化可以诊断疾病。

三、常用工具

常用的刮痧用具包括刮痧板和刮痧油。

1.刮痧板(1)牛角类(2)玉石类(3)砭石类刮痧工具的材质不固定,形式多样,许多日常用具均可以作为刮痧工具使用:如铜钱、银元、瓷汤勺、嫩竹板、棉纱线、蚌壳等,现在还有了树脂、硅胶等现代材料所制成的刮痧工具。

2.刮痧油(1)液体类

(2)乳膏类

四、临床应用

1.操作要点(1)充分暴露刮拭部位,均匀涂上刮痧油等介质;(2)先以轻、慢手法为主,待患者适应后,手法逐渐加重、加快,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宜单向、循经络刮拭,遇痛点、穴位时重点刮拭,以出痧为度。(3)刮痧后嘱患者饮用温开水,以助机体排毒驱邪。

2.用途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防未病,治已病。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3.注意事项(1)刮痧后1~2天局部出现轻微疼痛、痒感等属正常现象;出痧后30分钟忌洗凉水澡;夏季出痧部位忌风扇或空调直吹;冬季应注意保暖。(2)刮痧疗法具有严格的方向、时间、手法、强度和适应证、禁忌证等要求,如操作不当易出现不适反应,甚至病情加重,故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或遵医嘱,不应自行在家中随意操作。(3)有出血倾向、皮肤高度过敏、极度虚弱、严重心衰、血压过高的患者及孕妇都要禁刮或慎刮,6岁以下的小孩禁刮,可用捏脊替代。

五、常见病防治感冒感冒有风寒、风热和暑湿之分。一、风寒感冒

(一)症状以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口不渴、舌苔薄白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风池、大椎、风门、肺俞及肩胛部、中府及前胸、足三里。放痧穴:少商、大椎。(2)定位(3)刮拭顺序头部风池—颈部大椎—背部肺俞—肩胛部—中府及前胸——放痧少商—足三里(4)刮拭方法及要领

二、风热感冒

(一)症状以恶寒轻、发热重、头痛、有汗、流浊涕、痰黄稠、口渴、舌苔薄黄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合谷、曲池、尺泽、外关、风池

(2)定位

(3)刮拭顺序头部风池—颈部大椎—上肢内侧曲池——尺泽——外关—合谷

(4)刮拭方法及要领

三、暑湿感冒

(一)症状

多见于夏季,感受当令暑邪,暑多夹湿,暑湿并重,以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头痛、头胀、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孔最、合谷、中脘、足三里、支沟、膻中

(2)定位

(3)刮拭顺序胸部膻中—腹部中脘—上肢内侧孔最—上肢外侧支沟和合谷—刮拭足三里(4)刮拭方法及要领

慢性腰痛

腰脊痛又称腰痛,其疼痛部位或在脊中,或在一侧,或两侧俱痛。腰脊痛可见于任何年龄,是很多病症的常见症状之一。现代医学的腰部软组织损伤,肌肉风湿病及腰椎退行性病变均属本病的范畴。

在临床上一般就按病因将本病分为3型:风寒湿困、肾气亏虚、气滞血瘀。

一、风寒湿困

(一)症状以腰部重痛、酸赢.或拘急强直不可俯仰,或痛连骶、臀、股、胭,疼痛时轻时重,遇天寒阴雨发作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阿是穴、委中、肾俞、腰阳关、风府。

(2)定位

(3)刮拭顺序颈后风府—腰部阿是穴—肾俞—腰阳关——腘窝部委中穴

(4)刮拭方法及要领

二、肾气亏虚

(一)症状以腰部重痛、酸麻,朝轻暮重,腰部捶、按后感觉舒适,肢体乏力,头发早脱,脉细弱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肾俞、志室、太溪、委中。

(2)定位

(3)刮拭顺序背腰部肾俞、志室—委中—足部太溪穴。

(4)刮拭方法及要领

三、气滞血瘀

(一)症状以腰痛每遇劳累而发,腰部强直酸楚,其痛固定不移,转侧俯仰不利,胭中常有络脉瘀血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阿是穴、水沟、阳陵泉、委中、膈俞、次髎、夹脊。

放痧:委中。

(2)定位

(3)刮拭顺序面部水沟穴—腰背部夹脊—阿是穴—膈俞—次髎—委中、阳陵泉。委中放痧。

(4)刮拭方法及要领高血压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以持续性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尤其是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治法

(1)选穴风池、肩井、头后部及肩部,背部膀胱经、曲池、足三里、三阴交。

(2)定位

(3)刮拭顺序风池—头后部—肩井及肩部——膀胱经——曲池穴—三阴交—足三里

(4)刮拭方法(泻法)、要领及注意事项便秘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病症。本病可分为实证与虚证两大类。一、实证便秘

(一)症状以大便秘结,暖气频作,腹中胀痛,纳食减少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大肠俞、小肠俞、天枢、肾俞、大椎、内庭。

(2)定位

(3)刮拭顺序颈部大椎穴—刮背部肾俞至大肠俞、小肠俞—腹部天枢穴—内庭

(4)刮拭方法(泻法)及要领

二、虚证便秘

(一)症状虚秘表现为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短气,便后疲乏,大便并不干结,面色苍白。

(二)治法

(1)选穴大肠俞、小肠俞、天枢、肾俞、足三里、气海、三阴交。

(2)定位

(3)刮拭顺序背部肾俞至大肠俞、小肠俞—腹部天枢至气海—三阴交—足三里

(4)刮拭方法(泻法)及要领肥胖肥胖以形体肥胖,肌肉松弛,嗜睡倦怠,动则气短为特点。一、刮痧治疗

(一)症状本病主要为形体肥胖,嗜睡倦怠,动则气短或乳房肥大,腰酸腿软,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阳痿、早泄,舌淡而胖。

(二)治法

(1)选穴膻中,中脘上下部位、脐周、天枢、关元、肾俞、三阴交、丰隆、足三里

(2)定位

(3)刮拭顺序肾俞——膻中—中脘上下—脐周—天枢—关元—三阴交,—足三里至丰隆

(4)刮拭方法(补泻兼施)及要领面部色斑面部色斑是发生于面部的淡褐色或褐色斑,为一种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本病相当于中医的“肝斑”、“黧黑斑”,多发于中年妇女。中医分为肝郁气滞、肝肾不足2种类型。一、肝郁气滞

(一)症状面部色斑伴有情志抑郁或易怒、口苦、口干便秘。

(二)治法

(1)选穴

局部病变部位、大椎、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肾俞、阳陵泉、太冲

(2)定位

(3)刮拭顺序局部病变部位—颈部大椎—肺俞至肾俞—阳陵泉—太冲

(4)刮拭方法(泻法)及要领

二、肝肾不足

(一)症状面部色斑伴腰膝酸软,倦怠乏力,手足心热,夜间加重。

(二)治法

(1)选穴局部病变部位、大椎、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肾俞、三阴交、太溪

(2)定位

(3)刮拭顺序先点揉头面部下关、颊车,再刮大椎—肺俞至肾俞穴—三阴—太溪穴

(4)刮拭方法(补法)及要领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是指乳腺组成成分的增生,在结构、数量及组织形态上表现出异常,故称为囊性增生病或乳腺结构不良症。治法

(1)选穴肩井、天宗、外关、膻中、丰隆、太溪、行间、侠溪

(2)定位

(3)刮拭顺序肩井—天宗—膻中—外关—丰隆—太溪及重刮足背行间、侠溪

(4)刮拭方法(泻法)及要领

痛经痛经由情志所伤,六淫为害,导致冲任受阻;或因素体不足,胞宫失于濡养,致经期或行经前后呈周期性小腹疼痛的月经病。临床以青年未婚者为多见。痛经可分为虚证和实证。一、实证

(一)症状临床表现特点为经行不畅,少腹疼痛,如腹痛拒按,经色紫而夹血块,下血块后痛即缓解,脉象沉涩的为血瘀;胀连胸胁,胸闷恶寒为气滞。

(二)治法

(1)选穴中极、次髂、地机、血海、膈俞、期门、太冲。

(2)定位

(3)刮拭顺序血瘀:先刮背部膈俞至次髂—腹部中极—下肢血海至地机:气滞:先刮背部次髎—刮胁部期门—腹部中极—下肢地机、太冲

(4)刮拭方法(泻法)及要领

二、虚证

(一)症状临床表现特点为腹痛多在经净后,痛势绵绵不休,少腹柔软喜按,恶寒,经量减少.伴腰酸膝软.纳食减少。

(二)治法

(1)选穴命门、肾俞、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2)定位

(3)刮拭顺序肾俞—命门—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4)刮拭方法(补法)及要领。三、病例早泄早泄指性交时间极短即行射精,或一触即泄的病症,严重早泄可发生在性交之前,或正当进入之中。临床上将早泄分为3级:①轻度,阴茎插入阴道,并可活动,但不足1分钟即泄精。②中度,阴茎插入阴道即泄精。③重度,阴茎未插入阴道,双方未接触或刚接触,动念即泄精。早泄的常见并发症是阳痿。

(一)症状以因频犯手淫,或婚事过早,房劳过度,肾气虚衰,封藏不固而早泄为主症。

(二)治法

(1)选穴肾俞、命门、志室、关元、太溪、三阴交、中极、膀胱俞。

(2)定位

(3)刮拭顺序背部肾俞至膀胱俞—命门及志室—腹部关元至中极——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