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五石之瓠》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2 《五石之瓠》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2 《五石之瓠》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2 《五石之瓠》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2 《五石之瓠》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五石之瓠》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6.2五石之瓠——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课时优化训练

1.指出下列句子使用了何种文言句式。

(1)剖之以为瓢__

(2)请买其方百金__

(3)则所用之异也__

(4)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__

2.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坚不能自举也举:拿起

B.非不呺然大也呺然:雄伟的样子

C.吾为其无用而掊之掊:击破

D.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龟:同“皲”,皮肤冻裂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名周,是我国战国中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老聃、杨朱的学说,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

B.《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l篇。

C.《老子》与《庄子》在表达技巧上不同,前者善于借助寓言,曲达旨意;后者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

D.斗与石,都是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石也是一种重量单位,比如《汉书。律历志上》中说“三十斤为钩,四钩为石"。

4.下列句子中含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自伐者无功B.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C.今一朝而鬻技百金D.强行者有志

5.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B.以啮人,无御之者

C.古之人不余欺也D.请买其方百金

6.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树之成而实五石树:种植B.能不龟手一也一:一样

C.吾为其无用而掊之掊:击破D.越有难难:灾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絮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②梨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天,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节选自《庄子人间世》)

[注]①樠(mán):汁液渗出的样子。②柤(zhā):山楂。

7.文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且予A求无所B可用C久矣D几死E乃今F得之G为予H大用

8.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指罢了,算了,与《〈论语〉十二章》“死而后已"中的“已”词义相同。

B.实,指果实,与《五石之瓠》“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中的“实”词义不同。

C.“奈何哉其相物也"的“相”译为“看待”,与谚语“良禽相木而栖”的“相"词义不同。

D.“又恶知散木”的“恶"是疑问词,译为“哪里,怎么”,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的“恶”词义不同。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观看栎社树的人像赶集一样,匠石弟子慨叹从未见过这么好的树,是对栎社树充分实现其自然性的赞赏。

B.栎社树因易沉于水而无法成为舟船,因速朽而无法成为棺椁,因易遭虫蛀而无法成为梁柱,这都体现了它的“无用"。

C.匠石看不上栎社树,觉得它是不材之木,无所可用,却被栎社树托梦数落他不懂自己的无用之用。

D.庄子用一个以无用之用全形保身、长久存在的栎树的故事,启发我们要做一个无用之人,如此方能长寿。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

(2)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11.结合《五石之瓠》和本文,简要分析五石之弧和栎社树的“无用之用”体现在哪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①___。战国文章多借寓言、故事来说理,但仅仅将其作为譬喻的材料,证明文章的观点。()与此相关,在表现手法上,许多篇章,如《逍遥游》《人间世》《德充符》《秋水》,几乎都是用一连串的寓言、神话、虚构的人物故事连缀而成,把作者的思想融入这些故事和其中人物、动物的对话中,这就超出了以故事为例证的意义。而且,作者的想象奇特而丰富,古今人物、骷髅幽魂、草虫树石、大鹏小雀,无奇不有,千汇万状,出人意表,迷离荒诞,使文章充满了诡奇多变的色彩。

《庄子》的文章结构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②___,或顺或倒,或长或短,更加之词汇丰富,描写细致,极有表现力和独创性。后代文人在思想、文学风格、文章体制、写作技巧上受《庄子》影响的有很多,较为著名的就有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曹雪芹等,由此可见,③___。

12.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1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理论意识来说,《庄子》不仅如此。庄子这一派本有“言不尽意"的看法,即逻辑的语言并不能充分地表达思想。

B.《庄子》不仅如此。从理论意识来说,庄子这一派本有“言不尽意”的看法,即逻辑的语言并不能充分地表达思想。

C.《庄子》不仅如此。庄子这一派本有“言不尽意"的看法,从理论意识来说,逻辑的语言并不能充分地表达思想。

D.庄子这一派本有“言不尽意”的看法,即逻辑的语言并不能充分地表达思想。从理论意识来说,《庄子》不仅如此。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四章》中通过列举分析车毂、器皿、门窗等典型的日常生活用品,阐明了“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老子〉四章》中“_______,_______”写选择“自知”,是因为在现实社会中,自知实际上更为困难。

(3)《五石之瓠》中“_______,_______”用瓠大无用形容庄子的理论虽然宏达,但实际上却毫无用处。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五石之瓠》中,庄子用防止手冻裂的药物,说明物品使用的方式不同,结果也不同的句子是“_,_"。

(2)在《五石之瓠》中,庄子认为使用大葫芦的正确方法是“_。

(3)在《五石之瓠》中,惠子描述大葫芦装上水后状态的句子是“_”,描述大葫芦剖成瓢后状态的句子是“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省略句,应是“剖之以(之)为瓢”。

(2)状语后置句、省略句,应是“请(以)百金买其方"。

(3)判断句,“也”表判断。

(4)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应是“何不虑以(之)为大樽而乎江湖浮"。

2.答案:B

解析:呺然: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

3.答案:C

解析:应该是《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庄子》善于借助寓言,曲达旨意。

4.答案:D

解析:“强行”,古义:勤勉而行;今义:强制进行。

5.答案:C

解析:A项,省略句,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B项,省略句,(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C项,宾语前置句,应为“古之人不欺余也"。D项,省略句,请买其方(以)百金。故选C项。

6.答案:D

解析:难,发难,句意是越人发兵侵吴。

7.答案:DEG

解析:“矣”为句末语气词,其后应断开,即D处应断开;“几死"是说“很多次都差一点儿死了”,语意完整,其后应断开,即E处应断开;“乃今得之"是说“到现在仍能保全自己”,“为予大用"是说“这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用处”,两者语意皆完整,其间应断开,即G处应断开。

8.答案:A

解析:“死而后已"中的“已”指停止。B项,“我树之成而实五石"的“实”指容得下。C项,“良禽相木而栖"的“相”指选择。D项,“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的“恶”指对……感到憎恶。

9.答案:D

解析:“启发我们要做一个无用之人"错。庄子是在借栎树的故事,启发我们思考处世之道,而不是让我们“做一个无用之人”。

10.答案:(1)假使我也有些用处,还能生长得如此茂盛吗?

(2)桂树可以食用,所以人们砍伐它;漆树可以使用,所以人们用刀割它。

11.答案:①五石之弧不能用来盛水浆,制成器物,是“无用”,但能系在身上,浮游于江湖,超越功利价值,让人以一种自由逍遥的状态游于世间,为“有用”。②栎社树不能满足为舟、为棺、为器之用,是“无用”,却因不符合世俗的功利之用而得以长寿,为“有用”。

解析:根据《五石之弧》中的“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弧落无所容"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弧落无所容”,可得出答案①;根据本文的“以为舟则沉……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可得出答案②。

参考译文

匠石前往齐国,到曲辕,看见一棵长在社中的栎树。那棵树大到可以遮蔽几千头牛,测量它的树干,足有百围之粗;树高出山头十仞,而后才长树枝,可以用来造船的旁枝都有几十枝。观看它的人如同在赶集,匠伯不去看它,竟不住脚地往前走。他的弟子饱看一番,跑着赶上匠石,说:“自从我拿着斧子跟随您以来,还没有见过像这么好的木材。先生不肯看一眼,走个不停,这是为什么呢?”匠石回答说:“算了,不要再说了!那木头是无用之物。用它做船就会沉没,用它做成棺材很快就会腐朽,用它做器具很快就会毁坏,用它做门户会像树一样流出污浆,用它做成柱子就会被虫子蛀蚀,这是一棵不能成材的树木。没有一点儿用处,所以才有这么长的寿命。"

匠石回家之后,梦见了那棵栎树,栎树对他说:“你在用什么东西与我相比呢?你是拿那些有用的木材来跟我比吗?山楂树、梨树、橘树、柚子树这类瓜果树,果实成熟之后就会遭受敲打,而敲打会对它们造成伤害。有些大的枝条被折断了,而小的枝条则被扔得满地都是。就是因为它们能结出果实才使其生命受苦。所以不能终享天年而半路夭折,这是自己招来的世俗的打击。世上的事物没有不是这样的。而我追求这种毫无用处的状况已经很久了,很多次都差一点儿死了,到现在仍能保全自己,而这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用处。假使我也有些用处,还能生长得如此茂盛吗?况且,你跟我一样都是物,为什么要这样来看待物呢?你不过是快要死了的无用之人,又怎么会懂得无用之木呢?”

山上的树木自己招来砍伐之祸,油脂燃的火熬干了自己。桂树可以食用,所以人们砍伐它;漆树可以使用,所以人们用刀割它。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知道无用的用处。

12.答案:①是《庄子》的一大特色;②句式也富于变化;③其影响之大

解析:第①处,该句是概括第一段内容的中心句,后文从表现手法、想象奇特等方面介绍《庄子》与战国其他文章的不同,因此这里可以填“是《庄子》的一大特色"之类的内容。第②处,后面说“或顺或倒,或长或短”,这是句式特点,因此可以填“句式也富于变化"之类的内容。第③处,前面列举了后世受到《庄子》影响的作家,他们都是“大家”,这里紧接“由此可见”,应是总结句,可以填“其影响之大”之类的内容。

13.答案:B

解析:括号前面说“战国文章多借寓言、故事来说理,但仅仅将其作为譬喻的材料,证明文章的观点”,说明他们并未上升到理论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