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案例20个_第1页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20个_第2页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20个_第3页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20个_第4页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20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20个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一、背景介绍:

小同,男,12岁,比较自由散漫,父母工作比较忙,虽然对孩子的教

育很关注,但是因为缺少方法,也显得无能为力。该生对学习没有兴趣,

上课经常发呆,与同学相处,别人稍微触犯他,他就会报以拳脚,而且,

该生对老师的教育常常抱以漠然的态度。

二、原因分析:

经过和他父亲的交谈,侧面了解到他的父亲不太管教,回家时对该生所

做的错事缺乏教育方式方法,常常是一味的打骂,同时他母亲对该生却

很是溺爱,父亲的粗暴造成了他的固执和任性。另外,孩子的几位前任

老师多次教育,没有什么效果,对孩子也感到无能为力。家长的批评责

骂溺爱,老师的无能为力,更让孩子得寸进尺。

孩子所有的外在表现,是其内心的反应,所以,教育要从心入手。

第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职责,使他摆

脱心理困境。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职责感,使他的父亲

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每周五家长来接孩子,我都要同他交流

孩子在学校在家的表现,交流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

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渐渐不再那么倔强。

第二: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他感受到群众的温暖,恢复

心理平衡。开始,同学不愿意与他玩耍,他对老师的询问也是一问三不

答,故意装作不明白的样貌。我明白这是防御心理的表现,其实其内心

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他极需要被爱的感觉。他不愿意开

口,我也不着急,而是主动与之接近,慢慢缩短心理距离,消除他内心

的焦虑和冷漠。慢慢地,他不再那么抵触,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了。

第三:协同各科任老师,在课堂上,多创造一些给他表现的机会。课后,

多给他补习。孩子这种性格的养成,许多不良习惯的构成,其实归根到

底是学习成绩的差导致的。学习差,父亲责骂,学习差,老师责怪,学

习差,自己自暴自弃……所以在课堂上老师们多次为他带给尝试成功的

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激发起自信心和上

进心。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他那颗冷漠的心,使他重新找

到了自信。

第四:在班级中,给他一点职务,让他在群众中发挥作用。因为参与了

班级管理,他的用心性也充分调动起来了,另外,因为他的职务涉及到

记录,需要写一些表述性文字,遇到不会写的字他就请教别人,或者查

字典,从另一面也提高了他的学习成绩。

四、辅导后记:

虽然学生取得了必须的进步,但是却永没有结束。孩子的不良习惯不是

一天养成的,所以要改正也肯定需要漫长的时间,中间还可能出现反复,

这需要我们老师更多的爱心、耐心与信心。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王满,男,8岁,小学二年级学生。该生学习成绩差,性情怪异,

很难与同学相处。

1卫生习惯差,手脸总是有污秽;

2人际关系恶劣,总是欺负周围的同学,总以强者形象出现,无缘无故

的,就打同学一巴掌或踢同学一脚,要不就咬人。

3组织纪律差,上课时有话就说,没有留心听课、认真思考、举手回答

的习惯。

原因分析:1、该生从小跟爷爷在老家生活,很少见到父母,对父母缺

少依恋。,爷爷对他言听计从,千方百计满足他,渐渐构成横蛮任性的

性格。(小时候环境生活的影响)

2、之后父亲怕他吃亏,叫他回击欺负他的人,渐渐地,他由一个受他

人欺负的人转为一个欺负他人的人,由一个弱者变成一个大“天王”,令

老师极其头疼。(父亲错误的引导方式)

由于该生自小过于宠爱、放纵,家长怕他吃亏,使他在家庭、在同伴中

慢慢变得像个“小皇帝”。别人说他不得,碰他不得,而他却目中无人,

动不动就打人。该生以自我为中心,不理解别人的意见,他并没有认识

到来学校是来学知识、学文化的,更没想到来学校是要遵守纪律的。对

待这类孩子,一下子的批评教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解铃还须系铃人,

来源于家庭的病症,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学生的健康人格才能有效地

培养。

综合分析与诊断

该儿童目前要解决的主要有三方面问题:1攻击性行为;2人际关系;3

学习适应性。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攻击性行为:

根据儿童的成长经历,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经验习得的结果。人的

行为都有“趋利避害”的特点,之所以选取某种行为,主要是这种行为能

给当事人带来某种利益。本案中的“攻击性行为”的最初形式是“被打”,

而他打小朋友是主角的转换,但当他打了小朋友后没有任何的“惩罚”出

现,就再一次证明了这种行为是可行的。“强者打人"与"弱者挨打’的体

验在认知上让他强化了这种打人的行为,让他在认知上强化了这种行为

的合理性。

因此,观念中构成了这样的推理:“弱者”受到别的小朋友欺负,“强者”

能够透过自己的力量、武力来保护自己。而且,在“我是强者”的强烈暗

示下,往往会对外界发出警示,以证明自己的强者姿态。

当行为不断反复后,将会变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成为人格特征之一,就

现状及年龄阶段,还谈不上“攻击性人格”,只能说有攻击性倾向,也正

因此,及时的干预是能够矫正的,否则随年龄的增长,行为复现率的提

高,会使改变难度增大,演变为人格特征。

2人际交往问题:

该儿童的人际交往问题与他的攻击性行为密切相关。攻击性行为可能使

他本人少受了“欺负”,但却引起了同学的“注意”,这些行为也就构成了

他在别人眼中的“不良形象”:动不得、说不得、脾气大、爱打人、即使

有些行为是暗示“我想跟你们玩",但"打”的方式是不被认同和理解的。

3学习适应性:

现该生学习没有多大的进步,这是发展过程中的适应不良表现。这除了

影响行为与人际协调外,还有对学习态度和方法等方面的影响。

目前,该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主要是如何调整好情绪,给予学习相应的

注意力,提高上课效率,并且这也是促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在行为

上给予用心的推荐与指导,两者结合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1、询问基本状况。

2、向家长反映该生的在校表现,证明想教育好其儿子的心意。

3、向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

4、与孩子交谈,探寻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思想意愿;

5着重让孩子表达"当时怎样想,想怎样做,感觉如何",目的一在于让

孩子宣泄;二在于让父母学习与演练与孩子的沟通;三能够顺势引导家

长如何做更好,做好共同教育工作。

6、让孩子找出班中最受欢迎的学生,让他明白如何与同学相处,做个

受同学欢迎的人。

7、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继续自我监督与控制。

8、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我管理潜力;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李某,初一女生。小学时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一向很好。进入初中后,

学习依然刻苦努力,但心理压力十分沉重,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

部用在了文化学习上。刚开始,他的文化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与此

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超负荷的心理压力,他怕看到老师和家长期盼的

目光,一遇到考试就十分紧张,常伴有口干、恶心、呕吐、吃不好、睡

不好,有时考试时甚至手指哆嗦、腹泻等。考试就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

心上,成绩也每况愈下。

案例二:张某,进入初中后,虽刻苦有余,成绩却不理想,在班上处于

中下游水平。原因是:数学极差。虽然状况如此,但该生对自己提出的

要求很高,尤其上数学课时认真听讲,专心笔记,考试时却手忙脚乱,

似是而非,与自己的期望值总是差距很大。本学期状况发生了180度大

转变,第一次数学测验破天荒的考了90分,这给了他极大自信和动力。

以后他感觉上数学课很有兴趣,听得也很明白了,慢慢的对数学产生了

信心,不怕考数学了,而且还带动了其它科的学习。

上述是一组比较案例,但有着共同的特点:

1、两位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她们一心想获得好成绩。

2、两位学生在遇到挫折后,均陷入了强大的心理压力之中,但结果不

同。从根本上李某需要调节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激发出内在的动力;

而张某透过一次小小的数学测验这一外界因素激发了内在的信心和功

力,获得了学习上一种成就感,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上述两个案例代表了初中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而这种心理压

力问题往往导致学生走两个极端。所以,把握和调适这种心理压力,并

探索出一种科学的对策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资料。

、心理压力的基本状况

1、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有心理压力。成绩越好,比例愈高,好多同学

用“好烦,好累”来形容心理压力,显然心理压力已经超负荷。

2、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学习、人际关系或环境方面。

二、心理压力的调适

应对心理压力,我们应用心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动帮忙学生进行心理

调适,如

①运动,游戏;

②向朋友倾诉;

③写日记;

④与师生谈心;

⑤大笑一场;

⑥大睡一觉;

⑦听音乐等。

心理压力的疏导与宣泄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很是重要,老师要主动做他

们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教会他们如何调整心态,减轻压力,应对人生。

针对心理压力的基本状况和产生的主要因素,我们应运用心理科学的理

论和方法开展心理教育,切实做好攻“心”的艺术。

1、针对学习方面的压力。我们既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

明确学习目的、学习方向;又要重视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生活,尽可能

减轻负担;要“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潜力和方法,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和分数观。

2、针对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一方面,要加强人际交往教育,鼓励学

生相互沟通,相互信任,自我反省。另一方面,父母与孩子要“和平共

处”,在和谐、平等的气氛中进行交流;根据孩子的实际状况,要给予

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指导;肯定成功的同时,也有失败和挫折。再之,

教师要对学生公平、公正、尊重、信任,更要有“让我们一齐努力”的思

想。

3、针对环境方面的压力。一方面,家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父母

要洁身自好,为子女营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要尽量体现人性化,要“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4、“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透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对心理压力的调节和

对策,我们还需强调以下方面:

①科学适时地加强心理挫折教育

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③选取适宜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其实,初中生面临的问题还很多,但心理压力问题是最主要,最突出的

问题。我们只有科学地处理好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解决他们学习中

的根本问题、内因问题,才能激发出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欲,才能

有助于青春期学生的正常发展,使其真正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案例一:与老师对立,逃学上网

有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遇到了一个曾经教过的男生。他是一个朋友

的孩子——轩。我见到他时,一个人在大街上溜达,身上背着书包,嘴

里还吸着烟。他开始并没有注意到我,当我喊他的名字时,先是一愣,

后急忙扔掉香烟,站在那呆呆得看着我。也许是老师的身份,让他当时

的表情就是诚惶诚恐。我并没有批评他,只是嘱咐他早些回学校,因为

那个时间段是学生在校上自习的时间。第二天,他主动来到我的办公室,

说出了他昨天逃课的原因。轩本来是个不错的学生,好多老师都说他聪

明,给我的印象也很好。可在高一下半年学校重新调整了班级,轩离开

了原来的班级。新的环境让他感到很陌生,新的同学和老师让他感到很

不适应,没能够很快的调整心态,融到新的集体中去。有一天轩迟到了,

新的班主任批评了他,这让他感到很不快。第二天轩又迟到了,这次他

是故意的,他不愿向老师认错,老师很生气,就请了他的家长,面对老

师和家长的教育,轩不仅没有改正,而是选择了逃避,逃学去网吧待了

一个上午。后来就出现了开始我讲的情况。轩对我说自己很想回到原来

的班级,对原来的老师和同学很留恋。自己非常担心在新的环境中和同

学们处不好,怕被老师和同学们瞧不起,心情非常焦虑,产生了对立情

绪。

案例分析:

轩的行为是因为心情焦虑时间过长,自己长时间处于无缘无故又无法摆

脱的紧张状态引起的。通过和轩谈话了解到,其实到了新环境中后,他

并没有和别人发生矛盾,而是自己过度担心、紧张的情绪使自己产生了

焦虑心情,从而导致行为失常。

辅导态度及方法:

一是理解接纳他,把他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尊重他,信任他,宽

容他,告诉

他相信他讲的话都是实话,产生这种情绪反应是很正常的,很多人都有

过这样的情绪。二是鼓励他给予他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充分肯定

他的过去,帮助他分析原因,要能够正视自己和他人,学会在新的环境

高中习并成长,以前能做好的在新的环境中也一定能做好。遇到较困

难的事情应该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三是积极关注他的进步表现,及

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并把这种做法持续下去,直到他的情绪有了明显的

改变。四是帮他建立正常合理的信念。当通过辅导他的心态好转的时候,

委婉适时的引导他建立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去除不合理的信念,采

取积极的态度面对新问题。当然,轩的心理和情绪后来发生了很大的改

变,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仅改善了和老师及同学的关系,学习也有

了很大的提高。

案例二:新橡皮,旧橡皮

学生娟平时在我的眼里还是个比较开朗的学生,可有一段一连几天上课

注意力不集中,听讲精神比较差。凭着自己多年做班主任的的直觉,我

感到她一定有什么心事。于是我在一个自习课的时候找到了她,娟向我

讲述了发生在她身上的一件事。娟新学期开学的时候,买了一块新橡皮,

式样很新颖,娟很是喜欢,时常从文具袋中拿出来独自欣赏。自己舍不

得使用,擦字时还是用原来的旧橡皮。这个举动被同桌和前桌的三位同

学观察到了,三个人都注意到了娟有了新橡皮。有一天,前桌蕾同学写

字正好要用橡皮,就向娟借用。娟就随手把旧橡皮递给了蕾。蕾知道娟

有了新橡皮,本想借机会看看,可没成想娟递给自己的是旧橡皮,心里

不是很高兴。下课后,蕾和另两个同学讲了向娟借橡皮的事儿。说娟“抠”

不愿把新橡皮借给她。三个人的谈话恰巧被走过来的娟听到了,娟心里

很不是滋味,感到很委屈,虽然当时没有说什么,可就此背上了心理负

担。一连几天本来和娟很要好的三个伙伴让她有了疏远的感觉,自己感

到怕见到这三个同学,尤其看到她们三个在一起聊天就更感到一种心理

恐惧,觉得她们三个人就是在议论自己,在说自己的坏话。越是这样想

心里就越是不安,以至于出现了上课时常走神的表现。

案例分析:

娟的行为在处于心理成长期的孩子来说,也是常有的现象。这是一种社

交障碍。渴望和别人交流又存在害怕被伤害的心里,是他们出现社交障

碍的主要原因。这是一种令人感觉很不舒服的情绪,它带来紧张、焦虑、

甚至恐慌,也会带来身体上的各种不良反应。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他们

很难客观的认识自己,疑神疑鬼,因为抗挫折心里不够,所以才渐渐形

成了恐惧心理。

辅导态度及方法:

对于娟和其他的三个伙伴,可以通过个体辅导的方式指导她们相互包容

和理解,教授她们人际交往的技巧。辅导时一要给予她们充分的理解,

要耐心听他们讲出自己心中的疑惑,也要告诉她们是相互猜忌的心理在

作怪,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要让她们能够接受心理辅导。二是给予

她们耐心和鼓励,告诉谈们要尝试真心和他人交流,告诉对方自己的真

实想法。娟就说自己其实不是不愿意借新橡皮给同学,只是想多保留几

天,好好享受一下新橡皮带给自己的快乐。我就告诉她如果当时自己能

够和伙伴们讲清楚,伙伴们一定会理解的,就不会出项相互的猜忌和不

安了。而其他三位同学也讲清楚就是想欣赏一下新橡皮,并不是非得用

它去擦字,那结果就会是另一个样子了。可见,帮她们澄清问题,在解

决孩子们的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三是帮助他们改变对人际交往中的恐

惧态度。告诉她们,当出现问题是,要能够把心中的不快讲出来,克服

恐惧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谈论它,同我们信任应且能够倾听我们谈

话的人讲出自己的心里,这样才能有助于克服困难,消除人际交往中的

困惑。

当一个人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与家庭的亲密关系得不到满足,如失

去父母、生活在单亲家庭、缺少父母关爱等,或与周围的同学、老师人

际交往困难,难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等,都容易产生孤独感、无助感。

于是,部分学生借助网络交友或玩游戏,通过虚拟的人际沟通和情感上

的交流,获得安慰、支持和理解,弥补现实生活中的缺陷。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案例介绍:

徐某,男,15岁,走读生,学习成绩中等,智力较好,对数理化特别

感兴趣,理科成绩较突出。性格倔强,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

经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

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在家里,一旦父母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

使性子,以赖在床上装病不去上课来抵抗父母,弄得父母亲实在无计可

施。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也很尖锐。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眼睛直

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数学老师因他上课

讲话点他名字,从此他专和数学老师作对,上课故意睡觉,不交作业。

数学科考试时做得起的题都故意不做,数学成绩常常是交白卷或几分。

多次找他谈话,他一句也听不进去,是个家长和老师十分头疼的孩子。

案例分析:

该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

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

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分析其原因

主要有三个: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徐某的父亲是我校附近厂里的一

名职工,工作压力较大,也很繁琐,和孩子的交流很少,遇到问题就会

斥责、谩骂孩子;而他的母亲主要关心孩子的营养状况和学习成绩,忽

视孩子的思想教育,认为孩子还小,大了就会懂事的。在孩子的教育问

题上,两人的方式也常常不一致。二是个别老师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

不能正确对待他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当,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起

来。三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

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

绝一切批评。

辅导方法:

1、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首先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徐某的家庭情况和

表现,与家长沟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

2、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指导家长阅读一些教育孩子的书籍,提高自身教

育水平。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

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

任他。抽时间带孩子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鲜空气,为孩子安排有意义的生

日庆祝会,设计各种温馨的家庭活动,利用亲情来感化他,慢慢地消除

他的对立情绪。

3、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教师要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

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

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

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

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

4、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老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

其作用。利用徐某在数理化方面的优势成立一个帮困组,让其担任组长,

使他把大部分心思转移到他爱好、感兴趣的事情上。老师的信赖、同学

的支持使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5、本人的自我调节:指导徐某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

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使他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

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

的心理误区。

6、经常、持久地心理辅导:徐某这种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一、两次说服

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抓反复,平时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

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青春期的烦

恼。

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徐某的逆反心理已逐渐消除,和父母、老师的紧张关系也得

到了缓解。学习比以往更认真,上数学课还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作业也

能按时交了,数学成绩很快就跃到了90多分。尤其可喜的是,“饭来张

口”的他在家也能帮父母分担家务了,变得懂事多了。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案例介绍:

班主任刘老师向我报告说:“女生刘X先后从家里拿了6000多元,给从N

城来借读的男生钱x花。这个孩子可能早恋了。”我听了以后,首先了解

了学生刘x的一些背景情况。

案例分析:

X,女,13岁,出生在农村,自幼过继给姨父母领养。养父为我市有名

气的建筑工程师,平时工作忙,个性粗犷,与养女交流甚少。养母知识

素养欠缺,除了无休止的唠叨之外,缺乏与女儿的情感交流,这使刘X

对英俊潇洒、气质不凡且来自大城市的男生钱X产生了好感。当校外不

良青年无端滋事找钱X麻烦时,刘主动解囊相助,而且一而再,再而三。

辅导方法:

情况清楚以后,我几次找刘X谈心。我首先肯定了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

女与异性接触的心理是正常的、正当的,消除了刘的恐惧、羞涩心理。

在刘和盘托出了与钱X的交往过程后,我进一步向她指出:“成熟了的葡萄

和柿子是甜的,而且味道鲜美,但是过早摘下的葡萄是酸的,柿子是涩

的,虽然你对钱X的这份情意是美好的,但毕竟早了一步。如果你真的

珍惜这份纯真友谊的话,请你把这份情意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为了各自

的前途,千万不能因年幼无知毁了双方的前程。将来条件成熟了,我这

个老朋友会支持你们的。”我又个别找了钱X及其家长,疏导了其心理压

力,要求他冷却关系,把精力用到求知上去。同时,及时与公安部门联

系,整治了校外环境。

辅导效果:

半年多来,刘钱两人断绝了过密交往,在思想、学习上均有较大进步。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一.案例介绍

毛某是我班一位六年级的女同学,她长着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头发黄

黄的,稍稍有些蜷曲,成绩上游,中等智商,十分腼腆,性格内向,在

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

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绯红。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

座位上发呆,老师叫她去和同学玩,她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

平时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和同学玩。遇到节假日,父母叫她一齐玩、

作客,她都不去,连外婆家也不去。

二.案例分析

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有的同学在小学五年里顺利地走

过来了,也具备了必须的实力和优势,应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

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

信心,走进六年级的学习,个性是参加毕业会考,心理可能就忐忑不安。

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潜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

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1个人因素

透过观察,我发现她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

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潜力,一向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

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

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

此刻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造成家长对孩子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

凤的期盼,导致许多的小学生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学生未能到达父

母期望时,便使学生构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

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母亲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父

亲每晚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状况,对孩子的

期望也很高,但表达的方式十分粗暴。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

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

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

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潜力与水平,也就

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慢慢占了上风。另外,老师对少数心目中

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多数属于中间状态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沉

重的压力,普遍滋长严重的自卑心理。再加上老师片面地认识学生,对

优等生日趋偏爱,更进一步加深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自卑心理

日趋严重。

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毛某同学出现这种状况,极可能是因为她的

心理有必须问题。如何帮忙他克服自卑心理,走出这个阴影呢?

这半学期以来,我在班级里进行了“班级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活动管

理实践,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惊喜地发现毛某同学的状况明显好转,

她在班级各项活动的影响下,逐步消除了自卑心理,真正树立起了“我

能行”的良好心态。此刻她不但喜欢与同学一道做游戏了,而且用心参

加班级管理、年级管理。看到她身上的变化,这可谓是感受良多: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为了去除毛某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

意的找毛某闲谈,中午她在校午睡时,帮她盖好被子,让她帮我拿作业、

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

常对同学说:“看,我们的毛某这天坐得真端正!”“我们的毛某同学回答

问题真响亮”“我们的……”在有意无意的语气中,全班同学看成一个整

体,毛某是我们整体中的一员。渐渐的,毛某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有

一次,她还天真的问我:“老师,你是老师吗?”“我不像老师吗?"我反

问。“不太像,你上课老爱笑,老师上课是不笑的!”我欣然地拉着她的

手说:“好孩子,这是因为你不明白,其实上课爱笑的老师多得很!”

2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记得有一次班级举行小组间的演讲比赛,作为胆小的毛某被所在小组选

上了,我明白这是小组成员给她的机会,我就发动她的好朋友动员,并

让他们一齐上。开始她不愿意,最后加上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她上了。

而且表现得还不错。我和其他老师都在自己所任课上以她为典型进行了

表扬。她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有了开心的笑容。从此她变了好多。对好

多课似乎也有了必须兴趣。后经过不断鼓励,巩固,她进步了。有一天

她问我:“我能行吗?"我说:"你这么棒,当然行。演讲都说得那么好,

还有什么不能上去的呢!“她激动地不住点头。从此,她真的十分努力,

成绩有了飞跃。

3重视家庭,提高潜力。

毛某心理上的自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

我把她的父母请来,详细地分析了毛某在校的表现及原因,与他们交流,

反馈状况,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推荐家长选取适当

的教育方式,我们要为自卑的同学带给表现自己的机会。比如在家里:

有客人来到家里,家长能够让她为客人递茶、剥糖果等,也能够让她与

客人玩一会儿,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同时,适当地让孩子做家务,提

高孩子的自理潜力,从家务劳动中锻炼与家人交往的潜力。对孩子的进

步给予肯定、表扬。

4.进行评价,促进自信

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用激励的方式使其扬长避短,我们让她自主

设立了自己的成长档案,每月评一次,让她透过自评、小组评,把自己

所取得的进步记录下来,在评价中毛某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获

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评中,学会反省,逐步完善自己。为了调动她的自

我教育意识,每个月都给她以正确的评价,把毛某突出的个人事迹在班

群众中、家长会上群众表扬。这样充分调动了她的用心性,使他在评价

中自我激励,迸发个人力量,不断自律、自信、自强。

5参与管理,自信自强。

透过自主管理课题的深入,我们将更多自主的空间给了学生,在班级中,

我们提倡“班干轮换制“、"组长负责制”,在年级中我们推出了各项管理

岗位,让学生充分自主,不断自律、自信、自强。在经过一番激励之后,

毛某也用心投入到各项自主管理中来,从班级的小组长开始,她对自己、

对同学、对事情的看法有了明显的变化,她不再沉沦在自卑之中,更多

展现出来的是一种自信、自强。在管理中,毛某发现了一些管理上的问

题,透过与老师交流、与同学协作,她所在的小组不但各项评价合格,

而且在班级中也名列前茅,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毛某脸上露出了笑容,

从此她行为更自律,态度更用心,学习更自信。6辅导效果

透过辅导,透过我们慢慢地去关心她帮忙她,她此刻有了很大的变化。

毛某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学校模拟考试总分班级第六名,下课能主动与

同学交往、做游戏,上课能举手发言且声音较大声。家长也反映在家学

习主动,乐于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

五、结论。

会自卑,往往是因为缺少了自信,或对于自己的某个地方不满意而感到

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就应对自己失去信心,信心是

自己的,一旦失去了,就很难再找回了,但是只要对自己一向充满信心,

就不会怕自卑。对于那些有自卑的人,我们要多关心她们,让她们感到

家的温暖!

应对毛某的成功,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群众的力量。因而,针

对类似毛某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

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

步放开自己心绪,慢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将自己融入

到群众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透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

使其自信自强。从而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父母,老师,同伴上来,最

终消除与所有人的隔阂,乐于理解教育者的教。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观察、分析和处理

胡康康是这个学期新来的小朋友,今年四岁了.是一个聪明孩子.开学时

他的妈妈向老师抱怨,说孩子淘气任性,不听话.想要的东西哭闹着要,不

到手不罢休;经常和大人“闹独立”,总是力图摆脱大人的约束,不按照大

人的要求去做,抗拒、不服从大人管教,你让他去做的事,他偏不去做,

你不让他去做的事,他偏去做,或者表面上答应、内心不服,当大人不

在旁边时,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家长担心,孩子如此任性,将会严重影响

其个人健康成长。可是不知采取什么方法,来引导他,让他改掉身上的坏

毛病..

我们根据家长的叙述,和观察他的行为表现,根据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

分析了一下康康任性性格形成的原因:

1、孩子的任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家长的教养方式不当,对孩子过分

宽容的娇纵的结果,康康任性性格是在父母的宽容、娇纵下慢慢形成。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孩子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在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对孩子没有要求,不注意孩

子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不适度的爱和放松教育,无节制地满足孩子吃、

穿、玩的要求下,无一定的生活常规和行为准则,则是孩子产生任性的

温床。

2、由于康康自身年幼,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父母用训斥、

打骂等粗暴方法压制孩子的正当需要和意见或对待孩子的缺点.其实这

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还造成康康的逆反心理,使康康进一步用任性

的行为来与父母抗争,以执拗来抗粗暴,发泄不满.

3、当康康不听话,父母的要求和愿望难以实现,父母感到无奈,束手

无策,于是对孩子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导致任性的形成。

经过和家长的交流探讨,我们分析了康康任性的心理原因,并和家长达成

共识,要正确冷静地对待康康的任性行为.当康康提出不合理、过分的要

求时,家长应注意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给孩子把道理讲清楚:这样做

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做才是对的,帮助他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孩

子的是非观念正是在学习处理各种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

一过程中,家长可以采取转移、冷处理、适当惩罚等方法把难题巧妙化

解。

(1)转移注意

康康注意力易分散,易为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要把他的注意力从他坚持

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注意力被转移后,

很快会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如在玩具商场里,康康一定要买一个

上百元的奥特曼,而家里已有不少类似的玩具,这时不要直接回答买还

是不买,可以引导孩子:“前面还有喜羊羊和灰太狼,我们赶紧去看看。”

孩子一般会相信商店里还有更好的东西,这样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边走边

看边讲解,孩子很容易会将刚才的事情忘掉。

(2)明确要求,预防在先。平时对康康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制定

一些简单、明确的规则,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康康任性的发

作。规则一旦制定,就要坚决执行,以此来规范孩子的行为,如待人接

物的礼貌要求,作息时间的安排等。这些规则可以使孩子明白自己的行

为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应该受到一定的约束。如:每次带孩子上街,

经过小商店总是哭闹着要买雪糕吃,应在上街之前就跟孩子说好:“今

天上街经过小店可以不吃雪糕,就带你出去。”

(3)采用“负强化”的方法,对孩子任性进行冷处理当康康由于要求没有

得到满足而任性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不要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

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可采取不劝说、不解释、不争吵的方法,对待孩子

的任性,暂时不予理睬,给孩子造成一个无人相助的环境,当无人理睬

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作出让步。事后,当康康闹够了,从地上爬

起来时,父母要简单而认真地说明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父母可以说:“我

们知道你不开心,但你现在不闹了,真是一个好孩子。”并表示出高兴、

满意和关心,跟他讲道理,分析他刚才的行为对不对。

(4)激将法

利用康康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如:康康在每餐

吃东西后都习惯不擦嘴巴,还任性地说:“我不喜欢擦。”父母可以说:“你

不是说你喜羊羊的吗?我看喜羊羊就比你干净。”

(5)适当惩罚

康康年龄还小,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

教育手段。如康康任性不吃早饭,既不要责骂,也不要威胁,只需饭后

把所有的食物都收起来。孩子饿时,告诉他肚子饿是早晨不吃饭的结果,

孩子尝到饿的滋味以后就会按时吃饭了。老师详细的询问了康康的表现,

认真的观察的在园行为,仔细分析他的行为存在的心理因素,及时和家长

沟通,采取有效措施,纠正行为偏差.家长和老师形成这样的共识,孩子的

任性行为一旦出现,也不必太紧张,正确的做法是:

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关注幼儿的反抗心理的同时,对孩子的合理行为

与要求,既要满足且要鼓励;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则要采用适当方式加

以引导,避免采用强硬手段。切不可时而抓紧教育,时而放松教导,凭

大人的情绪决定教育态度。

对孩子的任性行为切勿姑息,不允许的行为、不合理的要求一次也不能

放松。家长给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让孩子有信心可以达到、易于被孩子接

受。这种明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