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易错题练习沪教版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易错题练习沪教版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易错题练习沪教版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易错题练习沪教版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易错题练习沪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

选择题(共15小题)

1.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科学史上有多种观点.其中,“宇宙胚种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的其他

天体,通过适当途径到达地球.近年来,对一些陨石成分的分析发现,在其他天体上存在有构成生命物质的各

种有机物,如氨基酸等.对一些彗星成分分析,也发现一些彗星中存在简单的有机物.你认为“宇宙胚种论”

的观点是()

A.正确的,应当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

B.错误的,因为课本告诉我们: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

C.一种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猜想,没有任何科学价值

D.一种事实根据很少的假说,至今既不能证否也不能证实

2.科学探究就是人们在研究各类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科学探究的第一个环节是()

A.提出问题B.提出猜想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

3.在物理和化学的学习中常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研究中主要科学方法相同的是()

(1)探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2)用总电阻替代两个串联的电阻(3)研究光的传播,引入“光线”的

概念(4)探究引起铁生锈的因素.

A.(1)与(3)B.(1)与(4)C.(2)与(4)D.(3)与(4)

4.从化学一的视角看,.下列关于化学物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绿茵场上的足球运动员、青草和足球都是物质

B.任何化学物质都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

C.你的身体就是你摄入的化学物质做成的

D.看不见的东西都不属于化学物质

5.下列描述属于随机事件的是()

A.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B.化学反应中原子是最小粒子,不会发生改变

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D.点燃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6.化学实验操作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和人身安全.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8.55mL水

B.称量固体药品时,左盘放祛码,右盘放物体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纯度

7.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如图所示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稀释浓硫酸Q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B.

*岭陶

点燃酒精灯-干燥氧气检查气密性」

9.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的过程是生成新物质和释放能量的过程

B.组成物质的元素是有限的,但有限的元素可以形成多样性的物质

C.控制化学反应条件就能控制化学反应,控制燃烧的条件就能控制燃烧

D.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

D.碱能使酚酸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酷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1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助燃性B.挥发性C.氧化性D.可燃性

12.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B.煤气中毒C.冰山融化D.酸雨侵蚀

13.,下列转化是通过化学变化才能实现的是()

A.由混合物转变为纯净物B.由铁矿石变为铁

C.由固态物质变为气态物质D.由块状物质变为粉末状物质

1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丝做导线B.干冰用作制冷剂

C.焦炭用于炼铁D.石墨制铅笔芯

15.著名高分子化学家、北大校长周其凤写了一首歌,歌名为《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其中写道“…你我你我

要温暖漂亮化学提供衣装婀娜:你我你我要吃足喝好化学提供营养多多:你我你我要飞天探地化学提供

动力几何:即便你我的身心健康也是化学密码解锁:…”写出了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关于化学

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C.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

D.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做过许多实验,例如:

(2)叫做化学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3)下列叙述中,是物理变化,是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

是化学性质.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钢铁生锈③电灯通电发光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⑥铜器上出现铜绿

⑦镁能燃烧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18.叫做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

有、、等现象发生,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表

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19.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的能源,

通过化学方法解决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

高效化肥的合成;②新型药品的开发;③在低消耗情况下分解水分子而得到氢所得到氢气作为燃料;④寻找快

速降解塑料、橡胶等化工产品再利用的途径;⑤研制人造血管;⑥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⑦研制开

发超导材料;⑧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把有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健康问题.

(2)环境问题.

(3)能源问题.

(4)粮食问题.

20.量筒的用途是,使用时,量筒必须,视线要跟.保持水平.如图

中量筒内液体的读数是mL.

三.解答题(共2小题)

21.在一次探究成果汇报课上,某同学展示了她的探究实验:取一瓶无色的硫化氢(HzS)气体和一瓶无色的二

氧化硫气体(S02),然后瓶口对瓶口抽去玻璃片放置(如图),一段时间后,两瓶的内壁上均出现水珠,并且有

淡黄色的细微颗粒物附在瓶内壁上(已知是硫单质).试分析此同学的探究活动取得了哪些成果.

2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通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常常帮助我们判断反应是否发生.请举出四个不

同反应伴随的不同现象,说明物质已发生了化学变化.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易错题练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选择题(共15小题)

1.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科学史上有多种观点.其中,“宇宙胚种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的其他

天体,通过适当途径到达地球.近年来,对一些陨石成分的分析发现,在其他天体上存在有构成生命物质的各

种有机物,如氨基酸等.对一些彗星成分分析,也发现一些彗星中存在简单的有机物.你认为“宇,宙胚种论”

的观点是()

A.正确的,应当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

B.错误的,因为课本告诉我们: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

C.一种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猜想,没有任何科学价值

D.一种事实根据很少的假说,至今既不能证否也不能证实

考点:科学探究的意义.

专题:摄取典型信息、以新衬新解题;分析比较法.

分析:A、根据物种起源判断.

B、根据由于人的认知水平有限,课本上的知识不一定是科学客观的判断.

C、根据科学缘于幻想,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猜想,有探究研究的价值判断.

D、根据宇宙胚种论”还处于假说阶段判断.

解答:解:A、其他天体上存在有构成生命物质的各种有机物,如氨基酸等,只能说明其它天体上可能存在或

曾经存在生命,不能说明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也可能是地球上的简单有机物进化来的,所以错误.

B、由于人的认知水平的限制,课本上的知识在一定阶段人们认为合理,它随时代发展可能会有更科学合理的观

点,不一定是永远科学客观的,不能作为绝对的依据,所以错误.

C、科学缘于幻想,一种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猜想,也有科学研究的价值,所以错误.

D、“宇宙胚种论”是一种事实根据很少的假说,没有经过实验证明,至今既不能证否也不能证实,所以正确.

故选D.

点评:科学探究题是中考命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往往从生活、生产实际出发,对身边常见物质或有趣

的现象进行探究,既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道的能力,又让学生体验科学撩究的魅力,同时将探究结论应用在

实际生活,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价值,这正是新课标中考的要求和方向.

2.科学探究就是人们在研究各类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科学探究的第一个环节是()

A.提出问题B.提出猜想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

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解答: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

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故答案为A.

点评:解决此题要知道科学探究的每一个环节的目的,根据不同环节的要求进行分析解答.

3.在物理和化学的学习中常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研究中主要科学方法相同的是()

(1)探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2)用总电阻替代两个串联的电阻(3)研究光的传播,引入“光线”的

概念(4)探究引起铁生锈的因素.

A.(1)与(3)B.(1)与(4)C.(2)与(4)D.(3)与(4)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在物理、化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类比法”、“转化

法”等方法.

解答:解:(1)探究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结论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

小有关,这个实验主要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2)在串联电路中两个电阻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与一个电阻产生的效果相同,或一个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可以

由两个电阻共同作用代替,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3)在研究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时,引入“光线”的概念,应用了模型法.

(4)探究引起铁生锈的因素试验中,主要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化学研究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4.从化学的视角看,下列关于化学物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绿茵场上的足球运动员、青草和足球都是物质

B.任何化学物质都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

C.你的身体就是你摄入的化学物质做成的

D.看不见的东西都不属于化学物质

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A、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B、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

C、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化学物质;

D、世界上的物质包括看的见和看不见的都是化学物质.

解答:解:A、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绿茵场上的足球运动员、青草和足球都是物质,故A正确;

B、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任何化学物质都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故B正确;

C、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化学物质,我们摄入的物质也不例外,故C正确;

D、世界上的物质包括看的见和看不见的都是化学物质,如空气,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5.下列描述属于随机事件的是()

A.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B.化学反应中原子是最小粒子,不会发生改变

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D.点燃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考点:物理变化的特点;化学反应的实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A、根据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不变考虑;

B、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考虑;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D、点燃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发生爆炸,也可能不发生爆炸考虑.

解答:解:A、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不变,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或距离,所以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种

类一定不发生改变,故A不属于随机事件”故A错;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化学反应中原子是最小粒子,不会发生改变,故B不属于随机事件;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所以化学反应前

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C不属于随机事件;

D、点燃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发生爆炸,也可能不发生爆炸,必须在爆炸极限之内,且在有限的空间

内剧烈燃烧放出大量气体,才能发生爆炸,故D属于随机事件.

故D正确.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变,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或距离,发生化学变化时,

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知道质量守恒定

律的含义,点燃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发生爆炸.

6.化学实验操作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和人身安全.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8.55mL水

B.称量固体药品时,左盘放祛码,右盘放物体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纯度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

体的验纯.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左物右码考虑.

C、根据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

解答:解:A、量筒最多精确到0.1mL,因此不可能用10mL量筒量取8.55mL水量,故选项错误.

B、用天平称量药品时要左物右码;故选项说法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

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纯度;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化学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是正确

解题的关键.

7.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如图所示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稀释浓硫酸

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固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B、温度计的正确使用: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C、取用固体粉末时,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试管应

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在底部.

D、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分析判断.

解答: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祛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故A错误.

B、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而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故B错误.

C、往试管内加粉末药品,一般用药匙或纸槽;故C正确;

D、在吸食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物理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

此类试题的关键.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测定溶液的PH--

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体的干燥(除水);溶液的酸碱度测总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判断;

B、根据氢气的收集分析考虑;

C、根据检查气密性需要注意事项进行判断.

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时,切忌用一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以防引起火灾;故本选项操作错误;

B、氢气密度小,进气管应长,出气管应短,故错误;

C、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故本选项操作正确;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

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9.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的过程是生成新物质和释放能量的过程

B.组成物质的元素是有限的,但有限的元素可以形成多样性的物质

C.控制化学反应条件就能控制化学反应,控制燃烧的条件就能控制燃烧

D.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物质的元素组成;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对于化学观念或认识应从物质、能量、组成、反应条件、运动形式等几个方面考虑.

解答:解:A、化学反应的过程是生成新物质的过程,并伴随能量的变化,吸收或释放能量,故A错误;

B、据统计构成物质的元素只有100多种,而构成的物质却有3千多万种,故B正确;

C、反应条件是化学反应的基础,控制反应条件就能控制反应的进行,故C正确;

D、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中的最外层电子数,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该题多方面对化学进行考查,可以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化学变化,澄清一些模糊认识.

1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

D.碱能使酚酸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酬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A、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规律,适用于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

则不适用于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C、常见的带电的粒子有离子、质子、电子等,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分析.

解答:解:A、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

化,如10g水变为10g水蒸气,故选项推理错误.

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推理正确.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D、碱能使酚酰试液变红,能使酚醐试液变红的物质不一定是碱,例如,纯碱的溶液能使酚酥变红,纯碱是一种

盐,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化合物的特征、常见的带电的粒子、燃烧的概念等是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助燃性B.挥发性C.氧化性D.可燃性

考点:物理变化的特点.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性质上要包括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把握其实质才能准确加以区分.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

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性、碱性、化学稳定性等.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呈现出

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等.其区别主要在于: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可以呈现出来,

化学性质是一定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呈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解:A、助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C、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

化表现出来.

12.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B.煤气中毒C.冰山融化D.酸雨侵蚀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

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是氧气和有机物,属于变化,故A错;

B、煤气中毒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发生了化学变化,故B错;

C、冰山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酸雨侵蚀是酸雨中的酸与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腐蚀物质,故D错.

故选C.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

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13.下列转化是通过化学变化才能实现的是()

A.由混合物转变为纯净物B.由铁矿石变为铁

C.由固态物质变为气态物质D.由块状物质变为粉末状物质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A、根据混合物的分离考虑;B、根据炼铁的原理考虑;C、根据物质的三态变化考虑;D、根据物质的

形状改变考,虑.

解答:解:A、铁粉与铜粉的混合物可以通过磁铁吸引得到纯净物,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由铁矿石变为铁是通过还原剂将铁元素从铁的化合物中分离出来,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干冰变为二氧化碳,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由块状物质变为粉末状物,只是物质的形状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炼铁的原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1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丝做导线B.干冰用作制冷剂

C.焦炭用于炼铁D.石墨制铅笔芯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

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

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解答:解:A、铜作电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

误;

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

性质,故B错误;

C、碳用来冶炼金属,是利用了碳的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C正确;

D、用石墨做铅笔芯写字利用了石墨的硬度小,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

化表现出来.

15.著名高分子化学家、北大校长周其凤写了一首歌,歌名为《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其中写道“…你我你我

要温暖漂亮化学提供衣装婀娜:你我你我要吃足喝好化学提供营养多多:你我你我要飞天探地化学提供

动力几何:即便你我的身心健康也是化学密码解锁:…”写出了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关于化学

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C.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

D.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考点:化学的用途.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药物对人类的作用考虑;

B、根据新材料研制后的作用考虑;

C、根据化肥对农作物的作用考虑;

D、根据低碳经济的含义考虑.

解答:解: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使得人类以前没法治愈的病症得到了医治,保障了人体健康,故A说

法正确;

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使人类在生活中使用了很多新材料制品,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故B说法正确;

C、化肥能为庄稼提供多种营养元素,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故C说法正确;

D、低碳经济是指尽量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而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会产生大量的含碳物质,所以并不能促进低

碳经济的发展,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化石燃料中含有碳元素,直接使用会释放出大量的含碳物质.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做过许多实验,例如:

若按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分类,应将C归为B(选填"A”或"B”)组,理由是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

态、特征和本质.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分析C的实验设计及目的并对比A、B实验的研究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称为模型法;模型法借助于与原型相似的物质模

型或抽象反映原型本质的思想模型,间接地研究客体原形的性质和规律.

A组实验是通过试验法,B组是通过模型法.

C组验就是这种模型法,所以与B类.

故答案为:B;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

点评:模型法在研究抽象的物理概念时经常用到,要会灵活运用.

17.(1)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

基本特征是有新的物质生成,

(2)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

(3)下列叙述中,③④是物理变化,②⑤⑥是化学变化;⑧是物理性质,①⑦是化学性质.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钢铁生锈③电灯通电发光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⑥铜器上出现铜绿

⑦镁能燃烧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考点:物理变化的特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

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1)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解答;

(2)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

性质.;

(3)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1)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

的物质生成;

(2)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

性质.

.(3)

①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所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属于化学性质;

②钢铁生锈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③灯通电发光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④冰雪融化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⑤煤气燃烧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⑥铜器上出现铜绿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⑦镁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是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答案:

(1)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

(2)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3)③④②⑤⑥⑧①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两种性质方面的知识.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及举例,搞清楚物

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

18.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化学变化过程中

常伴随有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发生,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

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故答案为: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点评: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

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19.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的能源,

通过化学方法解决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

高效化肥的合成;②新型药品的开发;③在低消耗情况下分解水分子而得到氢所得到氢气作为燃料;④寻找快

速降解塑料、橡胶等化工产品再利用的途径;⑤研制人造血管;⑥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⑦研制开

发超导材料;⑧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把有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健康问题②⑤.

(2)环境问题④⑥⑧.

(3)能源问题③④⑦.

(4)粮食问题①.

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

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

分析:(1)根据健康问题涉及的内容判断.

(2)根据环境问题涉及的内容判断.

(3)根据能源问题涉及的内容判断.

(4)根据粮食问题涉及的内容判断.

解答:解:(1)健康问题涉及的内容包括六大营养素或化学元素与健康的关系、食品安全、服药治病等,②

新型药品的开发有利于治疗疾病,保障人体健康,所以正确;⑤研制人造血管,利用治疗血管病,所以正确.

(2)环境问题主要指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④寻找快速降,解塑料、橡胶等化工产品再利用的途

径,可防止白色污染,⑥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是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⑧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可

防止水污染,所以都是环境问题.

(3)能源问题主要指能源的开发和利用,④寻找快速降解塑料、橡胶等化工产品再利用的途径,可间接减少能

源的消耗,③在低消耗情况下分解水分子而得到氢所得到氢气作为燃料,是新能源开发问题,⑦研制开发超导

材料,可以节约电能,所以都是能源问题.

(4)粮食问题主要涉及农药化肥的施用和生产,①高效化肥的合成有利于增加粮食产量,所以正确.

故答案为:(1)②⑤;(2)④⑥⑧;(3)③④⑦;(4)①.

点评:了解化学研究的领域或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符合新课程标准三

维目标的要求,反映中考的方向.

20.量筒的用途是量取液体的体积,使用时,量筒必须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要跟凹液面的最低

处.保持水平.如图中量筒内液体的读数是上生_mL.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根据量筒的用途、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量筒的用途是量取液体的体积,量筒必须放在水平桌面上,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

保持水平,由图示可知液体体积是44mL.

故答案为:量取液体的体积;放在水平桌面上;凹液面的最低处;44.

点评: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量筒操作错误时会出现“俯大仰小”,即俯视读数,数值比实际体积大,

反之,则小熟记量筒的使用注意事项.

三.解答题(共2小题)

21.在一次探究成果汇报课上,某同学展示了她的探究实验:取一瓶无色的硫化氢(BS)气体和一瓶无色的二

氧化硫气体(S02),然后瓶口对瓶口抽去玻璃片放置(如图),一段时间后,两瓶的内壁上均出现水珠,并且有

淡黄色的细微颗粒物附在瓶内壁上(已知是硫单质).试分析此同学的探究活动取得了哪些成果.

考点:科学探究的意义.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根据分子的特性进行分析.

解答:解:通过实验现象,能推测出硫化氢与二氧化硫能发生化学反应外,还可推知,构成气体的微粒在不

停的运动,才能够彼此进行接触,产生反应;

故答案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的特性,基础性较强,要牢固掌握.

2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通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常常帮助我们判断反应是否发生..请举出四个不

同反应伴随的不同现象,说明物质已发生了化学变化.

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通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一

般来说,发光、放热往往会同时发生,然后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举出相应的实例.

解答:解:根据题目要求,只要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都可以,如:

(1)镁带的燃烧,主要现象为: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

(2)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主要现象为:石灰石表面有气泡冒出;

(3)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蓝色的沉淀;

(4)铁和硫酸铜反应铁的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

故答案为:(1)镁带的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

(2)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石灰石表面有气泡冒出;

(3)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蓝色的沉淀;

(4)铁和硫酸铜反应铁的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

点评:通过反应现象可以来推断该反应的本质;反过来通过反应本质也可以推断其反应现象.利用反应本质

与反应现象之间的联系来解答此题.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全部是混合物的是()

A.空气、石油、冰水

B.液化石油气、水煤气、甲烷

C.赤铁矿石、石灰石、氧化铁

D.酒精溶液、汽水、葡萄糖溶液

2.下表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其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COz气体水蒸气通过装有生石灰固体的洗气瓶

B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粉

N202

CCaCL溶液HC1滴加适量碳酸钠溶液

DKC1固体K3CO3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A.AB.BC.CD.D

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观察到白烟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木炭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铜,固体由红色逐渐变黑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4.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相互混合的方法,不能将它们一一鉴别的是()

A.HC1NaOHFeChNaCl

B.Ba(0H)2(NH4)2sO4NH4CINaCl

C.NaN03CaCl2HC1KOH

D.MgCl2KOHCu(N03)2Na2sO4

5.下列固体分别溶于水,水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A.NaClB.NH4NO3

C.CaOD.NaOH

6.过氧化钠(岫2。2)可做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A.Na2C03B.Na20和02C.NaOH和02D.Na2C03和02

7.KN03的溶解度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020406080100

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246

A.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

B.60°C时,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之比为11:21

c.200c时,10g水中加入5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再加入5g水,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硝酸钾溶液从60C降温至20℃,没有晶体析出

8.下列除质所选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所选试剂或方法

A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盐酸溶液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

C氯化钠硝酸钾加热水溶解、降温结晶、过滤

D硝酸盐酸过量的硝酸银溶液

A.AB.BC.CD.D

9.在“宏观一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必备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O------曲子

6魔s-梅子

■——1□好

甲乙丙丁

A.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5:56

B.反应生成丙、丁分子个数比为3:1

C.该反应中乙、丙、丁都是氧化物

D.该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10.下列实验不能得出对应结论的是

操作现象结论

向50mL集满C0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50mL水,迅速拧紧瓶盖,振

A塑料瓶变瘪CO,能溶于水

铁钉表面析出红色物

B将铁钉放入CuSO4溶液中铁比铜活泼

C苹果片上滴加碘水苹果片表面变蓝苹果含淀粉

无色溶液是盐

D向某无色溶液滴加石蕊溶液变红

A.AB.BC.CD.D

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把打磨过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两端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

12.用甲醛(HCHO)水溶液浸泡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期保存,下列有关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分子中含有16个质子

B.甲醛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质量比为1:2

C.甲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甲醛由碳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构成

13.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太阳能

燃料电池

A.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B.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电解

c.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1^0-ST

H21+O2

D.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

14.下列实验现象与解释不相符的是

实验现象解释原因

A吹灭蜡烛产生一缕白烟石蜡蒸汽遇冷凝固

B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变小分子之间有空隙

C硝酸核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硝酸核溶于水吸热

D鸡蛋清中加乙酸铅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蛋白质溶解性变小

A.AB.BC.CD.D

15.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错误的是()

①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③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④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⑤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A.只有①③④⑤B.只有①②④⑤C.只有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二、填空题

16.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医疗上可以使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2)端午节吃粽子是我们的传统民俗,制作原料主要有糯米、瘦肉、食盐等其中富含蛋白质的

(3)新鲜牛奶的pH约为7,储存一段时间后味道变酸,pH—(填“变大”或“变小”)。

(4)厨房中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时,会出现_(填“溶解”或“乳化”现象)。

17.硫化氢(HsS)气体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O乳原子

电®e—>磴@®辄原子

。破原子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测定硫化氢气体水溶液酸碱度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0

18.下图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在乙图、丙图中将相关粒子补充完整①,乙图的补图依据是②_____.

(2)构成D物质的两种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同点

三、简答题

19.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自来水厂抽取河水进行净化的过程中可加入除去水中的异味;

(2)家庭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

(4)请写出一条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o

20.用事实来证明分子的特性:例如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Xl(r6kg,一滴水中大约有1.67X10”个水分子,

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小。请再举二例说明分子的另外两个特性:

(1)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2)分子间有间隔:。

四、实验题

21.铁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金属。

铁tE

图1图2图3

(1)认识铁:铁由铁元素组成。铁元素部分信息如图1,铁元素的原子序数是o

(2)生活中:图2是常用的铁锅。把铁制成铁锅利用了铁的延展性和_____性。

(3)实验室:小恒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3有关铁性质的实验:在上述两个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将实验I和

II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原因是(用文字说明)。

(4)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Q)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五、流程题

22.某工厂欲从只含有CuS0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其工业流程如下:

(1)操作a的名称是o

(2)在操作b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作用是。

(3)写出流程中固体的成分(写化学式),写出加入过量A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加入适量B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六、计算题

23.痛血康胶囊(含有草乌)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以及胃、十二指肠溃烂、炎症引起的轻度出血。草乌

中含有少量有毒物质乌头碱(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