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四基础知识复习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四基础知识复习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四基础知识复习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四基础知识复习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四基础知识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必修三根底学问复习

现代文复习

一、依据拼音写汉字

第一单元

chì(敕)造

tán(檀)木

cuán(攒)聚(钱)

积zǎn(攒)

赤金盘chī(螭)yīngluò(璎珞)圈

kèn(裉)袄

lài(癞)头

dí(嫡)亲

翠wò(幄)

金wěi(蜼)彝

biàn(便)宜行事

zàn(錾)银

fǔfú(黼黻)

老mómó(嬷嬷)

shù(漱)盂

měngdǒng(懵懂)

bèi(惫)懒

chēn(瞋目)

píncù(颦蹙)

niè(孽)障

皮náng(囊)

笑yè(靥)

guàn(盥)洗

金chuàn(钏)

fù(阜)盛

wǎn(绾)发

内wéi(帏)

cǔn(忖)度

朱tà(拓)

手zhuó(镯)

瘦xuē(削)

xiāo(削)面

chóu(踌)躇(踌蹰)

宫tāo(绦)

miù(谬)论

形hài(骸)

醉xūnxūn

(醺醺)

xùn(驯)服

shàn(讪)笑

yǎotiǎo(窈窕)

xīn

(歆)慕

lǐ(醴)酪

(pánshān)

(蹒跚)

炮luò(烙)

zhuìzhuì(惴惴)担忧

背qí(鳍)

nǎng(攮)

gā(嘎)吱

邮chuō(戳)

qiào(撬)开

雪qiāo(橇)

zuàn(攥)紧

编zuǎn(纂)

cuàn(篡)权

sǔn(榫)头

qīng(鲭)鲨

第四单元

默qì(契)

提纲qiè(挈)领

qiè(锲)而不舍

咀jué(嚼)

jiáo(嚼)舌

倒jiào(嚼)

yuán(羱)羊

tuǒ(椭)圆

撒手人huán(寰)

lán阑珊

斑lán(斓)

畏xǐ(葸)

yān(湮)没

guō(聒)噪

(脊)椎jǐ

装(卸)xiè

防(御)yù

广(袤)mào

(绚烂)cuǐcàn

晕(眩)xuàn

脚(踝)huái

镶(嵌)qiàn

磅(礴)bó

(褶)皱zhě

铁(杵)chǔ

(忤)wǔ逆

狰(狞)níng

杜(撰)zhuàn

(湮)yān没

二、驾驭下列词语的意义

敕造:奉皇帝之命建立。

腮凝新荔:红润的腮颊犹如簇新的荔枝。

不经之谈:荒谬的,没有依据的话。

放诞:行为放纵,没有规则。

风骚:这里指姿容俏丽。

廉价:便利。

磊着:层叠地放着。

内帏:内室,女子的居处。帏,幕帐。

总角:把头发扎成髻。借指幼。

惫懒:涎皮赖脸的意思。

偏僻:文中指偏激,不端正。

乖张:偏执,不征服,及众不同。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妩媚的风韵生于含愁的面容,娇怯的情态出于孱弱的病体。态:情态,风韵。靥:脸蛋上的酒窝。袭:承继、由……而来。

敛声屏气:恭敬肃穆得不敢说话、屏住呼吸。敛:收拢;屏:抑制呼吸。

懵懂:糊涂,不明事理。

怯弱不胜:形容身体娇嫩不能支持的样子。

间或一轮:间或转动一下。

支吾(书上为支梧):用含混的话搪塞。

不更(gēng)事:经验世事不多,即缺乏社会阅历,不懂人情世故。更:经验。

怨府:怨恨集中的所在。这里指抱怨的对象。

淡然:漠不关切的样子。

俨然:这里指摆出特别庄重的样子。

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嚣杂闹。沸反:像沸水一样翻腾。盈:满。

讪讪:难为情的样子。

蹙缩:皱缩。

强(jiàng):固执,不听劝导。

窈陷:深陷。窈:幽深。

攮:(用刀、叉)用劲儿刺。

畏葸:畏惧。

三、文学常识

1、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故事的开端、开展、高潮、结局四个局部。

2、长篇小说《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出色的现实主义作品。小说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男女的爱情故事。作品的主题也没有局限在个人爱情悲剧本身,而是围围着中心事务,绽开了很多错综困难的冲突斗争,描绘了一幅极其广袤的社会生活图画,说明了整个封建社会已是千疮百孔,摇摇俗坠。深入锋利地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政治吏治、婚姻制度、伦理关系,悲愤满腔地控诉了封建主义的残酷无情和灭绝人性,歌颂了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宣告了这一社会必定走向灭亡。在中国,《红楼梦》被评价为剖析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林黛玉进贾府》是全书的序幕之一,通过一个从未到过贾府的人物——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一个浩大的封建大家族进展了介绍,环境描写细致真实,人物语言、动作描写活敏捷现。林黛玉的美貌多情、体弱多病、生性敏感、言行慎重等,王熙凤的泼辣、精明能干、刁钻狡黠、擅长逢迎等,贾宝玉的英俊多情、任性率真和敢于反叛等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3、《祝愿》围绕鲁四老爷家的几次祝愿,塑造了祥林嫂这样一位纯朴和善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一生勤劳和善,对生活要求极低,到头来却挣不到鲁迅所说的一个“做稳了”的“奴隶”的资格,只能凄惨的死去。深入的揭露“四权”(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对中国妇女的迫害,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吃人的本质。

4、《老人及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后期的代表作,1954凭借此作“精通于叙事艺术”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本文通过主人公桑地亚哥及鲨鱼的坚韧搏斗的描写,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行折服的大自然,但人仍旧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成功。或许结果是失败的,但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凭借着英勇坚毅、自信和永不服输的精神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文章赞美和讴歌了不服输的硬汉子精神。

5、科普说明文是介绍、普及科学学问的说明文体。它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说明文,以传授一般科学学问为目的,要求有很强的科学性,严格遵循科学的原理,语言简洁、平实,粗浅易懂;一种是科学小品,多用文艺笔调介绍科学学问和阐述科学原理,在表达上常常凭借生动的比方、好玩的联想,在讲清科学道理的同时,还能使读者得到某种感情上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科普说明文的三个特点为:学问性、兴趣性和通俗性。《动物嬉戏之谜》是一篇综述性的科技小论文,多为客观性的描绘;《宇宙的边疆》是一篇讲解词,以“我们探究宇宙的旅程”贯串全文,具体介绍了宇宙的组成状况,有争论也有情感抒发,像及挚友促膝谈心,亲切自然;《一名物理学家的教化历程》是一篇自传性质的文章,讲解并描绘了自己童的两件及科学接触的趣事。

文言文复习

第二单元

文言常识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

1、

所守或匪亲。

(匪:通“非”,不是。)

二、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或今义

以手抚膺坐长叹

(古义:徒,空。

今义:作动词。)

丛菊两开他日泪

(古义:往日,过去。今义:以后,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无边落木萧萧下

(古义:树叶。

今义:树木。)

明秋,送客湓浦口。(古义:第二。

今义:今的下一。)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因此写了。

今义:表缘由。)

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纪大了。

今义:长子,长兄等。)

朝来暮去颜色故。

(古义:容貌。

今义:色调。)

又闻此语重唧唧。

(古义:叹息声。

今义:一般指虫鸣。)

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刚刚。

今义:朝着前面。)

三、说明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言:感斯人言

(话语)

为:因为长句

(写)

凡六百一十六言

(字)

初为《霓裳》后《六么》

(弹奏)

自言本是京城女

(说)

为君翻作《琵琶行》

(为,替)

命:遂命酒

(叮嘱)

暂:凝觉不通声暂歇

(短暂)

命曰《琵琶行》

(取名)

如听仙乐耳暂明

(忽然,突然)

语:琵琶声停欲语迟

(说话)

转:

砯崖转石万壑雷

(使转动)

今夜闻君琵琶语

(曲)

却坐促弦弦转急

(更,越)

转轴拨弦三两声

(转动)

幽:别有幽愁暗恨生

(深厚)

暗:寻声暗问弹者谁

(轻声地)

幽咽泉流冰下难

(形容隐晦,不畅达)

别有幽愁暗恨生

(隐藏的)

野芳发而清香

(清幽幽的)

偏听则暗

(糊涂,愚昧)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昏暗)

可:畏途巉岩不行攀

(可以)

此情可待成追忆

(莫非,哪能)

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状况并说明

使人听此凋朱颜

(凋:使动用法,使……凋谢。)

猿猱欲度愁攀援

(愁:为动用法,为……发愁)

侧身西望长咨嗟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砯崖转石万壑雷

(砯:名词用作动词,冲击。

转:使动用法,使……滚动。)

玉露凋伤枫树林

(凋伤:使动用法,使……凋落衰败。)

闻舟中夜谈琵琶声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里。)

遂命酒

(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席。)

歌以赠之

(歌:名词用作动词,作诗。)

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轻视。)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难于上青天

(状语后置)

感斯人言

(被动句)

转徙于江湖间

(状语后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状语后置)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

(省略句)

送客(于)湓浦口

(省略句)

使(之)快弹数曲

(省略句)

沉吟放拨插(于)弦中(省略句)

六、要点选析

1、李白,盛唐诗人,字(

太白

),号(青莲居士)。现存诗歌九百多首,人称(诗仙)。他的诗歌想像丰富奇妙,风格雄健奔放,色调奇丽,语言清爽自然,是继屈原之后的宏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曾赞扬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大约作于742。诗歌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秀丽惊险的山川形势,含有入蜀困难和蜀地不行久居之意。末段寄寓了对蜀中军阀可能割据叛乱的隐忧,意在戒备当局者在形式险要之处应当好好地用人防守。诗歌句式以七言为主,杂以其他长短句。

3、杜甫,字(子美),后世称为(杜工部)。他生活中唐朝由盛而衰的时代,因仕途失意,遭受坎坷,历经战乱,因此能体念和怜悯人民的疾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严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入,意境开阔,后世称(“诗史”),代表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顶峰。其诗形成了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他被后人称为(“诗圣”)。

4、《秋兴八首》(其一):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歌通过对巫山巫峡萧瑟的秋景的描写,引发对国家盛衰和个人身世的感慨,抒发了作者忧国思乡之情和孤独孤独之感。

《咏怀古迹》(其三):《咏怀古迹》是杜甫以夔州或夔州旁边有遗迹的五位古人(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庾信)的身世遭受为材料,开掘古人的情愫,抒发自己的感慨。本诗借昭君当惦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予自己惦念家乡的心情,诗人借咏昭君村、思念王昭君来书写自己的情怀。

《登高》:诗人在垂暮之,在深秋季节,单独登高远望,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剧烈,大方悲歌。诗中有对漂泊生涯的感慨,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着。让人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感时叹逝的博大胸怀。此诗被后人推崇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5、白居易,中唐诗人,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他是新乐府运动的提倡者。新乐府,就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新乐府特地“刺美见事”,“歌诗合为事而作”,所以作者的《新乐府》50首全都列入“讽喻诗”,这些诗歌广泛深入地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统治者的种种罪行,反对穷兵黩武,为妇女鸣不平,具有剧烈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代表作有《秦中吟》、《新乐府》。

6、《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是一首叙事诗。诗歌借叙述琵琶女的超群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

在写作上,虽为叙事诗,但具有相当深厚的抒情成分。特殊是琵琶女弹奏琵琶的一段,由于作者精通音乐,运用细致生动的艺术语言,描写音乐的音响和旋律以及演奏琵琶的指法,并通过“急雨”、“丝语”、“流泉”、“大珠小珠落玉盘”等具体事物来比较各种不同音响,写出音乐的困难变更,写出声音的疾徐轻重,更从这音响节奏中,衬托出弹者、听者的面部表情和内心活动,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这都充分显示出作者诗歌创作的出色才华。且“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等对琵琶声的侧面描写,渲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衬托了乐曲剧烈的艺术魅力,也使读者面对如此情境、气氛、心灵摇荡,不能自已。

7、李商隐,晚唐时期闻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诗歌创作上继承了唐代主动浪漫主义精神和严谨、深厚、雄浑的语言特点,同时又交融了齐梁诗歌绮丽浓艳的色调,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流派。及杜牧并称“小李杜”,及温庭筠齐名“温李”。

8、《锦瑟》:这首诗全篇覆盖着一层浓重的哀伤低回、凄迷朦胧的情调气氛,反映出一个衰颓衰败的时代中正直而不免懦弱的学问分子典型的悲剧心理:既不满于环境的压抑,又无力抗拒黑暗社会;既有所追求憧憬,又时感空虚幻灭;既为自己的悲剧命运而深厚哀伤,又对造成悲剧的缘由感到惘然。诗歌主要是运用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多用典故。

《马嵬(其二)》: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用倒叙的手法来记叙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叙事中又采纳比照、反衬的手法。诗歌批判了唐玄宗的自私虚伪,同时也隐含了人生无常,富贵难安之意,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乱、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第三单元

文言常识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

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仅仅。)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花白。)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涂:通“途”,道路。)

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虽有槁暴。

(有:通“又”,再。

暴:通“曝”,晒。)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才智。)

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合从缔交。

(从:通“纵”,合纵,六国结合共同应付秦国的策略。)

威振四海。

(振:通“震”,震慑。)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困顿,失败。)

陈利兵而谁何。

(何:通“呵”,呵问。)

始皇既没。

(没:通“殁”,死。)

而倔起阡陌之中。

(倔:通“崛”,崛起。)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

赢粮而景从。

(景:古“影”,像影子一样。)

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古: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

(古:谷物收成不好。

今义:凶狠,厉害。)

弃甲曳兵而走。

(古:逃跑。

今义:行,走路。)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古:供给活着的人。

今义:保养身体。)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古: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同意、认可。)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古:这样,却。

今义:转折连词。)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不要归咎。

今义:没有罪过。)

金就砺则利。

(古:指金属制的刀剑。今义:黄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古:检查。

今义:参与、参见等。)

专心一也。

(古:用,运用;心,心力。

今义:集中留意力,故意。)

蟹六跪而二螯

(古:足,脚。

今义:两膝弯曲,单膝或双膝着地。)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者。

(古:安置,安家。

今义:托付,把志向、渴望等放在某人、物身上。)

流血漂橹。

(古:盾牌。

今义:指划船的工具。)

以为桂林、象郡。

(古:把……作为。

今义:认为。)

赢粮而景从。

(古:背负,担负。

今义:获得,获胜。)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义:有特地学问的人。)

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并且。

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无论。

今义:没有。)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一般人,一般人。

今义:很多人。)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风气。

今义:道路,道德。)

小学而大遗。

(古:在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及中学、高校相对的“小学”。)

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不一定。

今义:用不着,不须要。)

三、说明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几。若干)

发: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翻开)

数罟不入洿池

(密)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数目)

百发百中

(放射)

扶苏以数谏故

(屡次)

野芳发而清香,佳木秀而繁阴

(花开)

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

兵:非我也,兵也

(兵器)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不弯曲)

穷兵黩武

(军事力气)

系向牛头充炭直

(通“值”价钱)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军队)

草木皆兵

(兵士)

胜:不违农时,谷不行胜食也

(尽)

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语气助词)

驴不胜怒,蹄之

(能承受)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兼词,于此)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成功)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美丽的)

绝: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湖

(横渡)

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强大,强健)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隔断)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有力的弓)

以为绝妙

(到了极点)

策勋十二转,恩赐百千强

(有余)

佛印绝类弥勒(特别)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读qiǎng,竭力,牵强)

突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终止)

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利用)

望: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向远处看)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渴望、渴望)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不真,假装)

先达德隆望尊(名望)

七月既望(月圆之时,农历每月十五日)

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见)

制: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统帅、指挥)

博闻强志

(见闻、学问)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限制、制伏)

不能称前时之闻

(声誉、名声)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规模)

终岁不制衣则寒

(制作)

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逃跑的士兵)

利: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有利的形势)

秦无亡矢遗鏃之费

(丧失)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锐利)

吞二周而亡诸侯

(使……灭亡)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好处)

河曲智叟以应

(通“无”,没有)

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险固的地势)

度: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规章制度)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稳固)

试使山东之国及陈涉度长絜大

(计算)

汝心固之,固不行彻

(固执)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越过)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原来)

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揣度)

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流传)

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相当“于”)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古代说明经书的著作)

夫庸知其之先后生于吾乎

(表反问语气)

从:惑而不从师

(跟随)

所以: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来……的)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自)

圣人之所以为圣

(……的缘由)

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教师)

于:师不必贤于弟子

(比,引出比较对象)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从师)

而耻学于师

(向,引出动作对象)

吾师道也

(学习)

不拘于时

(被,引出动作主动者)

师必退

(军队)

其皆出于此乎

(在,引出动作的处所)

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状况并说明。

填然鼓之

(鼓:名词用作动词,敲鼓。)

树之以桑

(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名词用作动词,穿。)

谨庠序之教

(谨:形容词用作动词,细致从事。)

然而不王者

(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食:名词用作动词,吃。)

非能水也

(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輮以为轮

(輮:使动用法,使……弯曲。)

专心一也

(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名词作动词,登上。)

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名词作动词,支配次序。

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帝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内立法度

(内:名词用状语,对内。)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瓮、牖:名词作状语,用破瓮、用草绳。绳、枢:名词作动词,做窗户、系户枢。)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席、包、囊:名词作状语,像席子、包袱、口袋一样。)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固:形容词作动词,险固的地势。)

尊贤而重土

(重:形容词作动词,敬重,看重。)

天下云集响应

(云、响:名词作状语,像浮云、回声一样。)

赢粮而景从

(景: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困:形容词作动词,处于逆境之中。)

外连衡而斗诸侯

(外:方位名词作状语,对外

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

流血漂橹

(漂: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漂移。)

吞二周而亡诸侯(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却匈奴七百余里

(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会盟而谋弱秦

(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减弱。)

约从离衡(离: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离散。)

以愚黔首

(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愚昧无知。)

以弱天下之民

(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弱,减弱。)

吾师道也

(师:名词作动词,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名词作动词,从师。)

传道受业解惑也

(惑:形容词作名词,怀疑的问题。)

是故圣益圣

(圣:形容词作名词,圣人。)

愚益愚

(愚: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师。)

则耻师焉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孔子师郯子

(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之有”即“有之”,宾语前置)

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孝悌之义”,介词构造作状语后置)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于道路”,介词构造作状语后置)

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

(省略句)

七十者可以(之)食肉矣。

(省略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于蓝”,介词构造后置。)

輮以(之)为轮

(省略句)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于水”,介词构造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之利”“之强”,定语后置。)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省略句)

(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百越之君)委命下吏

(省略主语)

以(之)为桂林、象郡

铸以(之)为金人十二

(省略宾语)

聚之(于)咸阳

(省略介词)

(人)问之,(士大夫之族)则曰……

(省略主语)

其下(于)圣人也亦远矣

(省略介词“于”)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

师不必贤于弟子

(“于弟子”,介词构造作状语后置。)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乎吾”,介词构造作状语后置。)

六、课文要点分析

1、孟子:战国时期闻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化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在政治上,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反对诸侯间的兼并斗争。《孟子》是记载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它不仅文采华赡,清畅流利,而且擅长雄辩,气概磅礴。

2、《寡人之于国也》:文章记述梁惠王向孟子请教自己尽心于民,但民并没有增多的缘由,孟子以斗争中士卒逃跑,五十步笑百步为喻,对他进展驳斥。然后提出自己的政治主见,劝告梁惠王施行仁政,役使农夫不要违农时,使百姓有吃有穿,受到教化。

写作特色:构造严谨:每局部结尾的一句话既对每一局部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表达了各局部之间的内在联络,把全文各局部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善用比方:全文从设喻开场,又以设喻完毕,前后照应,所用的比方又都在“王好战,请以战喻”的范围内,手法超群。气概雄伟,节奏感很强:文中多处运用排比和对偶,文章读起来不仅气概磅礴,而且琅琅上口。

3、荀子:战国时闻名思想家、文学家,名况,当时人尊称他荀卿。他是先秦儒家的最终代表人物,及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主见“性恶论”、“明礼义而化之”,强调教化的作用。荀子文章的特点是长于说理,论证严密,比方妥当,分析透辟,多用排比,气概雄浑,语言质朴、凝练。《劝学》为代表作。

4、《劝学》:是一篇阐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看法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本文最大的特色是以喻明理的论证艺术。

文中一共有20个形式多样的比方句,从不同角度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生动形象,深化浅出地阐述道理,启人思索。(1)设喻方式多样:正面设喻:“青出于蓝”、“輮以为轮”等;正反设喻:“锲而不舍”及“锲而舍之”等;反复设喻:“登高而招”、“顺风而呼”等。(2)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3)设喻及说理结合严密,形式特别敏捷:有的将道理隐含于比方之中,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方进一步论证。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中心论点“学不行以已”的?(1)从学习的意义方面阐述,作者用了五个比方,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进步自己,变更自己。(2)从学习的作用方面阐述,作者用了五个比方论证了学习可以弥补缺乏,并得出结论:君子天赋及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但他擅长利用学习的扶植来弥补自己的缺乏。(3)从学习的方法和看法方面论证,作者用了十个比方,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的要专心致志。

5、贾谊,西汉初期闻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能洞察隐微,他的政论文如《论积贮疏》《过秦论》等,分析形势,切中时弊,有深入独到的见解。他的辞赋也很出名,以《鹏鸟赋》《吊屈原赋为代表。

6、《过秦论》:“论”是一种文体,是论断事理,包括论政、论史等内容,重在说理。这篇文章阐述了秦朝兴衰的缘由,渴望汉王朝借鉴秦朝灭亡的教训。他这样做,是渴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

作者认为秦朝灭亡的缘由是什么?怎样来论证的?作者认为是“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作者用举事实、作比较的方式证明其论点的正确。一方面秦获得天下前后的比较,另一方面是陈涉及九国的比较,从而得出论点。

7、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死后谥号文,后世又称韩文公,中唐出色的散文家。在文学上主要提倡“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讲究排偶、辞藻的明丽浮夸的文风,主见“唯陈言之务去”。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同时他又开了“以文为诗”的风气,对宋诗影响颇大。

8、《师说》:“说”是古代一种争论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师说”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文章外表上是韩愈送给学生的,但事实上主要是针对当时“耻于相师”的社会风气而写的,其目的是针砭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着重说明教师的作用和从师应实行的看法,对我们今日仍有借鉴作用。高中语文必修4根底学问复习

第一、三单元

一、依据拼音写汉字

绣tà

(闼)

汗cén(涔涔)

qiāng(戕)害

残gēng(羹)冷zhì(炙)

国cuì(粹)

cuàn(篡)夺

万恶不shè(赦)

羽扇guān(纶)巾

qiáng(樯)橹

二、给加点字注音

嫡亲(dí

当垆(lú

临邛(qióng)

隅头(yú)

孛老(bó)

孱头(càn

变徵(zhǐ)

刬的(chǎn)

鳏寡(guān)

彷徨(pái)

撚断(niǎn)

浣纱(huàn)

恓惶(xī)

祗候(zhī)

盗跖(zhí)

瀽水(jiǎn)

罪愆(qiān)

蟊贼(máo)

冠冕(guān)(miǎn)

戕害(qiāng)

脍(kuài)炙人口

国玺(xǐ)

三、说明下列加点字

1)这早晚窦秀才才敢待来也:时候

2)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折合,抵偿

3)只及婆婆早晚运用:随时

4)这早晚窦秀才才敢待来也:或许,就要

5)女孩儿早晚呆痴:有时候

6)读尽缥缃万卷书:书籍

7)你如今在这里,早晚若顽皮呵:有时候

8)我一向搬在山阳县居住:一段时间以来

9)前合后偃:跌跌撞撞,站不稳

10)当骂呵,则处分几句:数落,责怪

11)你道是暑气暄:燥热

12)孱头:懦弱无能的人

13)恓惶:苦恼担忧的样子。

14)错勘:错误地推断。

15)大度:大方,气量宽宏

16)堂而皇之:很风光 ,有气派

17)浪荡乾坤,怎敢行凶撒泼:本义指天下太平,这里是光天化日之下的意思。

18)灭罪修因:消退掉今生的罪孽,修得来世的福分。

19)黄金浮世宝,白发故人稀:黄金是世俗所珍贵的,从小相交到白头的挚友是少有的。

20)押付市曹典刑:市曹,喧闹街市。典刑,按法行刑。

21)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同“糊涂”,这里是混淆的意思。

22)你敢是不愿,有意将钱钞哄我?或许是,莫不是

23)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

:连,介词

24)你老人家放精细着,你挣扎着些儿:醒悟

25)蟊贼:原指吃禾苗根、节的害虫,比方危害国家、民众的坏人。

26)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用来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手段。

依据说明填成语

1)但我们没有人依据“礼尚往来

”(社会交往中应当有来有往)的仪节,说道:拿来!

2)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

(吃剩的饭菜,这里借指权贵的施舍)做奖赏。

五、文学常识

1)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戏曲家。《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

2)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好的故事。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人歌颂,其他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由男主角唱的叫末本戏,女主角唱的叫旦本戏。

3)

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头,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冲突冲突。

4)

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宏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剧本闻名的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米欧及朱丽叶》等。

5)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词人。

6)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他于1162率北方抗金义军万余人回到南宋,但南宋朝廷只派他任地方官,并不用他北上抗金,因此他的词中多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慨之思和爱国之情。

7)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北宋末她南渡避乱,不久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她只身逃难,境遇凄惨。

8)

《拿来主义》选自鲁迅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9)

蒙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著有《随笔集》。

10)《苏武传》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人,闻名史学家和文学家。

11)《张衡传》选自《后汉书》。范晔,南朝人,历史学家。

六、默写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一直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3)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惋惜流,忧愁风雨,树如同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6)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积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单独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第三单元文言文复习

通假字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及不?

(

“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2、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

3、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察、观察)

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5、唯大王及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细致)

6、不顾思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7、武卧啮雪,及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8、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保藏)

9、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10、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11、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1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13、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14、因泣下霑衿,及武决去。

(“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辞别。)

15、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驩”通“欢”,团聚)

16、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17、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禽”通“擒”,逮捕,拘押)

18、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员”通“圆”,直径;“尊”通“樽”,酒杯)

一词多义

二、说明指定词的词义。

负:①

秦贪,负其强。(倚仗,凭借)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使…担当)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④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背着)

⑤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反)

使:①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派)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访)

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⑤单于使使晓武(派

)(

使者

引:①不宜自暴自弃,引喻失义(援引,引用)

左右欲引相如去(牵,拉)

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调转)

④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徒:①

秦城恐不行得,徒见欺(白白地)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幸:①

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运)

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以:①

以志气闻于诸侯(凭)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而,连词)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来)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固:①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坚决,坚持,执意)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稳固)

汝心之固,固不行彻(顽固,固执)

④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原来)

⑤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坚实,特指地形险要和城郭坚实,易守难攻。)

观:①

观太学(观摩学习)

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而世之奇伟瑰怪特别之观(景象)

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启窗而观(看)

征:①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咸怪其无征(证明)

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岁征民间(征收)

因:①

因人京师(连词,表顺承关系,于是,接着)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介词,由,从)

君因我降,及君为兄弟(介词,通过)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介词,趁、乘机)

因泣下沾襟,及武决去。(就、因此,连词,表示顺承)

因来宾至蔺相如门前谢罪(介词,通过、经由)

以:①武以始元六春至京师(以:在…

…的时候)

②匈奴以为神(把)

③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因为

④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⑤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城予赵(

乃:①

十乃成(才)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然、却)

③遂乃研核阴阳(就)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辟:①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躲避

)

唇吻拿辟仁开,翻开)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拓,开设)

辟邪说(解除,驳斥)

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制:①

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限制)

吴起…

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古今异义词

三、说明下列加横线的古今异义词在句中的意思。

1、

拜为上卿

(被授予官职)

2、欲勿及,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忧)

3、

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4、请指示王(指给…

看)

5、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分开)(亲人,包括父母和内外亲属)

6、于是相如前进击(上前进献)

7、布衣之交(平民)

8、传以示美人及左右(指秦王的嫔妃)(指近臣和侍从)

9、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扬言,到处说)

10、汉亦留之以相当。(抵押

11、闻汉天子甚怨卫律

(痛恨)

12、皆为陛下所成就。

(栽培,提拔)

13、我丈人行也。(老人,长辈)

14、欲因此时降武。(趁这时)

15、独有女弟二人

(妹妹。今一般不连用。)

16、且陛下春秋高

(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17、武等实在

(古义:的确存在。今义:诚恳、醇厚。)

18、稍迁至移中厩监

(古义:慢慢。今义:略微。)

1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财物)

20、会缑王及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正值、适逢)

21、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亲近的侍臣)

22、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地征召)

23、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栽培,提拔)

24、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殿阶)

2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不应召)

26、衡下车,治威历,整法度。

(官吏初到任)

27、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不应荐)

词类活用

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状况并说明。

1、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

2、左右欲刃相如

(刃:名词作动词,用刀杀)

3、乃使从者衣褐

(衣:名词作动词,穿)

4、而相如庭斥之

(庭:通“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

5、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6、完璧归赵

(完:使动用法,使…

…完好)

6、秦王恐其破璧

(破:使动用法,使…

破裂)

7、宁许以负秦曲

(负:使动用法,使…

担当)

8、毕礼而归之

(归:使动用法,使…

回去)

9、且庸人尚羞之

(羞:意动用法,以…

为羞愧)

10、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意动用法,以…

…为先;后:以…

为后)

11、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形容词作动词,敬重)

1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宽:形容词作动词,宽待)

13、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为壮,认为…

壮。)

14、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弩:名词作状语,用弩弓)

14、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生得:被活捉)

15、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为乐。

15、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

…倒戈)

16、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膏:使动用法,使…

…滋润肥美)

17、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

…相斗)

18、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

…倒戈)

19、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苦:形容词作动词,熬煎)

20、天雨雪

(雨:名词作动词,下)

21、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作动词,生子)

22、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作动词,执,拄)

23、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结网;檠:用檠矫正)

24、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作动词,抬,扛)

2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奇:认为…

…奇)

26、宦官惧其毁已,皆目共之。

(目:递眼色)

特殊文言句式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推断句)

2、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宾语前置,以何)

3、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推断句)

4、我为赵将。(“为”,是,推断句)

5、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于”,被,被动句)

6、设九宾于廷(“于廷”,介词构造后置)

7、秦城恐不行得,徒见欺。(“见”,被,被动句)

8、求人可使报秦者。

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推断句)

10、大王见臣(于)列观

(省略介词“于”)

1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留在汉的匈奴使)

12、为降虏于蛮夷。(介词构造后置,“于蛮夷”)

13、何以汝为见?

(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以何见汝为”)

1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子卿尚复为谁乎”)

15、何以复加。

(宾语前置句,“以何复加”)

16、信义安所见乎?

[宾语前置,(您对汉朝的)信义表如今哪里呢?]

17、缎王者,昆邪王姊子也。(推断句)

18、见犯乃死,重负国(“见”,被,被动句)

19、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定语后置,无罪而全家被杀的大臣有几十家.)

20、安危不行知,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子卿尚复为谁乎”,

您还为谁(守节)呢?)

21、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未有之”)

22、后数日驿至,果地震(于)陇西。

(省略介词“于”)

六、阅读理解

(一)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日:“某月日,秦王及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日:“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消遣。”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愿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日:“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请”字的用法,及其他不同的一句是(

B

)

A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B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消遣

C

、因跪请秦王

D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解析

(

B为“请允许我”,其他皆为“恳求”)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窃,偷偷地。

B

、秦王不怿,为一击击

怿,兴奋。

C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为,演奏。

D、相如顾召赵御史

顾.回头。

解析】

(窃,私下地)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C

A

、秦御史前

B

、左右欲刃相如

C

、相如张目叱之

D、而相如廷叱之

解析(A、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B

、刃,名词用作动词,杀;D

、廷,名词用作状语,当廷)

4、对“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A

、主要是为了照应“渑池之会”的开头.使故事构造完好。

B、点出廉颇在“渑池之会”中所起的作用。

C

、交待了秦从今不敢再出兵赵国的缘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