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俨然(yǎn)黄发垂髫(tiáo)与外人间隔(jiān)

B.怡然(yí)往来翕忽(xī)卷石底以出(quǎn)

C.幽遂(suì)篁竹(huáng)曾不盈寸(zēng)

D.溯洄(sù)篆章(zhuàn)水尤清冽(liè)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便要还家

B.诎右臂支船

C.佁然不动

D.左手倚一衡木

3.下列加点词在语句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境过清(凄清)B.其船背稍夷(平)

C.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睡时)D.未果,寻病终(随即,不久)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___B.潭中鱼/可百许头

C.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5.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崔氏二小生

B.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其两膝相比者

6.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而计其长曾不盈寸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溯迎而上D.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的手法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动的情态

C.《桃花源记》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把各个事情贯穿起来,最后以南阳高士刘子骥的经历再次烘托桃花源的不可得

D.《核舟记》中作者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两人,一人悠闲自在,一人神情专注,写出了舟中轻松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相呼应

8.古诗文默写。

(1)《关雎》中,表达文静美好的女子是君子理想配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常被我们引用来形容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蒹葭》)

(3)岁月如歌,别情依依,无论你我身处何方,心都是相通的,正所谓“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桃花源记》中体现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

9、名著阅读

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八年级组织了“品读《经典常谈》,赓续中华文明"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读经典,有收获:根据选择性阅读的方法,同学们从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展开阅读。汇总成表格,请你将表格补充完整。

兴趣点所读篇目阅读收获

古代文化《诗第十二》①(填人名)的乐府很多,取材很广,他的生活态度是出世的;他作诗也全任自然。人家称他为“天止谪仙人”。他的歌行增进了七言诗的价值,但他的绝句更代表这新制。

《文第十三》《左传》是说明《春秋》的,是中国第一部编年史。它最长于战争的记载,能够将千头万绪的战事叙得层析分明。

古代历史《<史记><汉书>第九》《史记》开创了“②"(填史书体例),叙事自黄帝以来到汉武帝的时候。《汉书》采用了《史记》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后来的史书全用《汉书》的体制。

诸子百家《诸子第十》孔子开了讲学和游说的风气,是“士”阶级的老祖宗。他是旧文化、旧制度的辩护人,以这种姿态创始了所谓的③(填学术流派)。孔子讲学的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的人。孔子之后又出现了孟子、荀子两位大师。

(2)读经典,有感悟:阅读完《经典常谈》,同学们对“读经典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纷纷写下自己的感想。请你结合对本书的阅读体验,说说中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经典的意义。

蒋丞这样说:读经典,不但可以可以学习语文知识,比如可以从《说文解字》中了解汉字的造字法和每个字的造字本义;还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现状,比如可以从《战国策》中了解战国时期盛行策士游说等历史事实。

徐欣这样说:读经典,让我充分梳理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文脉发展,我在读《诗经》《辞赋》《诗》这三篇时,既明白了《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也知道了各位大诗人对诗歌发展的推动作用。自古至今,中国人对诗歌的热爱是融于血脉中的。

我这样说:____________

10、综合性学习

八年级(7)班正在开展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

(2)为配合这次主题活动,你们班打算办一期黑板报,下面是黑板报设置的一个版块,请你再拟两个版块名称。

(3)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迷人、最惹人情思的季节。请你根据以下主题,写出相应的古诗句。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①?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②,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①嗣音:传音讯。②挑兮达兮:形容独自来回走动的样子。

11.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怎样的特点?

1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嵘,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拔拂。

潭中鱼可而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他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而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目奉壹。

1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A.①从小丘西(向西)行百二十步②水尤(格外)清冽

B.①潭中鱼可(可以)百许头②日光下澈(清澈),影布石上

C.①斗折蛇(像蛇那样)行②其岸势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差互

D.①凄神寒(使....寒冷)骨②悄怆幽邃(深)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5.文中写清潭中的游鱼,蕴含着作者什么情感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_____(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①自得。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②。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③而去之。

执事者闻之,以(渊明)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④至,县吏请曰:“应束带⑤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⑥去职,赋《归去来》。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⑦。时年六十三。

____________(节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改动)

[注]①任真:任性率真。②祭酒:官职名。③麾:同“挥”,挥手。④督邮:官职名。有说此督邮品行低劣,陶渊明鄙视其人。⑤束带:此处指装束整齐,穿着官服。⑥绶:丝带,常用于拴玉和印。⑦会卒:恰巧去世。

16、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便舍船同舍生皆被绮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B.不足为外人道也策之不以其道(韩愈《马说》)

C.善属文属予作文以记之(范仲淹《岳阳楼记》)

D.麾而去之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18、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思路明晰,先写桃花源景物,接着交代桃源人来此的原因,最后写桃源人对渔人的热情款待。

B.甲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设酒杀鸡作食"等句,描绘出桃源人丰衣足食、自在安适的生活场景。

C.根据乙文“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可见:陶渊明委婉拒绝檀道济,是因为其有强烈的自卑心理。

D.乙文檀道济对陶渊明从“往候之"到“麾而去之”,其对陶渊明的态度由最初的尊重变为了鄙视。

19、陶渊明的一生,做官时间短暂,更多的是田园归隐。结合甲、乙两文,具体分析其归隐的原因。

(四)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容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本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节选自杨士奇《东里集》)

20.解释下列加点词。

(1)度松林______

(2)东行数十步______________

(3)遂扫石而坐______________

(4)被双肩______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

(2)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

22.选文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3.作者一行人这次游东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三、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天的风是有滋味的,其中包容着花的香;秋天的雨是有滋味的,其中蕴含着思念的苦;书是有滋味的,有人说“最是读书滋长";生活是有滋味的,酸甜苦体样样都得品尝,味多彩的人生,就是在感受生活丰富的滋味。

请以“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作文。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不少于600字。

(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答案

D2.C3.C4.C5.B6.C7.B

8.(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4)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1)李白纪传体儒家(儒家学派)

(2)示例一:读经典,可以充实精神内涵。比如读《史记》,我们可以通过其中古人的故事,感受古人的精神品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司马迁发愤著书,不但有着严谨的治史精神,更有着持之以恒的初心。

示例二:读经典,可以让我明晓事理,提升个人修养。比如从儒家经典“四书”中我们可以汲取有关学习、做人等多方面的道理,“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指导了我要及时复习的学习方法:“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让我明白了大丈夫就要坚守心中正道,不屈不挠。

10、(1)①中国一直以文明古国著称,古诗是中华文明的最好体现。无论是唐贤,还是今人,都被古诗的魅力深深吸引。今天,就让我们在古诗苑中漫步,一起体会古诗的美好吧!

②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特别是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在中华文明史上蔚为壮观。今天,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

版块①:诗人逸事版块②:诗歌乐园、诗歌起源、诗歌发展、诗歌分类版块③:诗海拾贝

(3)春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