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平台教学模式创新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在线教育平台教学模式创新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在线教育平台教学模式创新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在线教育平台教学模式创新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在线教育平台教学模式创新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线教育平台教学模式创新作业指导书TOC\o"1-2"\h\u17842第1章在线教育平台概述 3204351.1在线教育的发展历程 390741.2在线教育平台的核心功能 3251561.3在线教育平台的发展趋势 32480第2章教学模式创新理念 4299412.1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499732.2国内外教学模式创新实践 4113252.3教学模式创新的原则与路径 59857第3章个性化教学设计 5178053.1个性化教学理论基础 5313123.2个性化教学策略与方法 6133113.3个性化教学评价与优化 65623第4章智能化教学辅助工具 7159204.1智能化教学辅助工具概述 7106434.2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740834.2.1自动批改与反馈 795164.2.2个性化推荐 717014.2.3智能问答与辅导 7205374.2.4课堂互动与监控 7300014.3智能化教学辅助工具的选择与运用 7240974.3.1选择原则 8176554.3.2运用策略 828658第5章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教学 8172115.1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概述 8134775.2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在教学中的应用 899285.3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教学案例分析 99382第6章教学资源共享与协作 9306986.1教学资源共享模式与机制 9313536.1.1资源共享模式 953526.1.2资源共享机制 9229666.2教学协作模式与创新实践 1081046.2.1教学协作模式 10242416.2.2创新实践 10177036.3教学资源共享与协作平台建设 10257336.3.1平台架构设计 1056006.3.2技术支持 11318376.3.3运营与管理 117783第7章教学互动与社交学习 11102957.1教学互动的理论与实践 11106757.1.1理论基础 11154657.1.2教学互动类型 1189497.1.3实践案例 1199127.2社交学习模式与创新应用 11314697.2.1社交学习模式 1137787.2.2创新应用 11217857.2.3社交学习工具 1289607.3教学互动与社交学习平台设计 1290157.3.1平台架构设计 12160587.3.2功能模块设计 12189237.3.3用户体验优化 12144867.3.4技术支持与安全保障 1232654第8章教学过程监控与评价 12262868.1教学过程监控方法与技术 12241698.1.1教学过程监控方法 1231558.1.2教学过程监控技术 13117638.2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 13181508.2.1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13170958.2.2教学评价实施 13313378.3教学过程监控与评价工具应用 1349648.3.1在线教学平台自带的监控与评价功能 139568.3.2第三方监控与评价工具 1420486第9章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14260209.1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14322689.1.1管理体系框架 1438419.1.2教学过程管理 14234969.1.3师资队伍管理 1430559.1.4教学资源管理 14142639.1.5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 14165409.2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策略 14323559.2.1教学内容创新 1410499.2.2教学方法改革 1573049.2.3教学评价改革 15252049.2.4师资培训与激励 15325649.2.5学生支持与服务 15186499.3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案例分析 1525429.3.1案例一:某在线教育平台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 15132019.3.2案例二:某高校在线教育质量保障与提升策略 15233509.3.3案例三: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改进 15299689.3.4案例四:某在线教育平台教学评价改革实践 1514804第10章教育教学发展趋势与展望 16985410.1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趋势 16661010.2在线教育平台发展前景 16545510.3未来教育教学模式摸索与实践 16第1章在线教育平台概述1.1在线教育的发展历程在线教育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产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渐成为教育行业的重要分支。从最初的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到如今的在线教育平台,其发展历程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1)远程教育阶段: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摸索远程教育,主要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代表,通过邮寄教材、电视讲座等形式进行教学。(2)网络课程阶段:21世纪初,互联网的普及,各类网络课程应运而生,教学资源逐渐丰富,但互动性、实时性仍有所欠缺。(3)在线教育平台阶段:在线教育平台迅速崛起,以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为代表,汇聚了大量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提升了教学效果。1.2在线教育平台的核心功能在线教育平台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包括:(1)课程资源: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涵盖不同学科、层次和类型,满足用户个性化学习需求。(2)教学互动:通过实时直播、讨论区、作业批改等形式,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教学效果。(3)学习管理:为用户提供学习计划、进度跟踪、成绩管理等功能,帮助用户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4)教学评估:通过数据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成绩等进行评估,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5)社交属性:构建学习社区,鼓励用户分享学习心得、互动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1.3在线教育平台的发展趋势科技的不断进步,在线教育平台正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个性化教育: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个性化推荐、定制化教学,满足用户个性化学习需求。(2)智能化教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辅导、作业批改等功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3)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结合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为用户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果。(4)跨界融合:与产业、企业等领域深度融合,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5)国际化发展:加强与国际知名教育机构、企业的合作,推动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提升我国在线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第2章教学模式创新理念2.1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性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基本框架,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线教育平台应运而生,为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模式创新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2)促进教育公平。在线教育平台教学模式创新可以打破地域、时间等限制,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实现教育公平。(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的教学模式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4)培养创新人才。教学模式创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2.2国内外教学模式创新实践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模式创新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以下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1)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一种将传统课堂的教学顺序颠倒过来,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在线学习资源自主学习,课堂时间主要用于讨论、实践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我国部分学校已得到广泛应用。(2)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将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发挥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国内外许多高校都在尝试这种教学模式。(3)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在美国等国家得到了广泛推广。(4)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智能推荐、学习分析等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学习需求的资源和指导。国内外的教育企业如VIPKID、可汗学院等都在尝试个性化教学模式。2.3教学模式创新的原则与路径教学模式创新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创新应关注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2)注重实践与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应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探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3)强调资源共享与协同。教学模式创新要充分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协同。教学模式创新的路径包括:(1)结合学科特点,创新教学设计。不同学科的教学模式创新应结合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利用在线教育平台、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3)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其在教学模式创新方面的意识和能力。(4)建立健全评价体系,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保障。第3章个性化教学设计3.1个性化教学理论基础个性化教学设计源于教育心理学、认知科学以及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理论。本节主要阐述以下三个方面:(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强调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其中包括动机理论、智力理论、学习风格理论等,为个性化教学提供理论支持。(2)认知科学:认知科学关注人类认知过程,探讨知识表示、知识获取和知识应用等方面的规律。在个性化教学设计中,认知科学理论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指导教师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3)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可能。通过收集学生学习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特点,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数据支持。3.2个性化教学策略与方法个性化教学策略与方法旨在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以下为几种常见的个性化教学策略与方法:(1)学习路径规划: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风格、认知水平等因素,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调整学习路径,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2)差异化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差异化教学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差异化。(3)适应性学习系统:借助信息技术,构建适应性学习系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和学习支持。(4)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小组内成员相互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个性化学习。(5)翻转课堂:将传统课堂的教学顺序颠倒,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时间用于讨论、实践和解决问题。翻转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3.3个性化教学评价与优化个性化教学评价旨在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为教学优化提供依据。以下为个性化教学评价与优化的几个方面:(1)多元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观察、访谈、作品评价、测试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2)动态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和发展性,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持续、动态的评价。(3)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自我反思能力;同时开展同伴评价,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4)数据分析: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分析学生学习数据,发觉学习问题,为教学优化提供数据支持。(5)教学反馈:根据评价结果,及时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教学反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6)持续改进:根据教学评价结果,教师应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以实现个性化教学的目标。第4章智能化教学辅助工具4.1智能化教学辅助工具概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教学辅助工具逐渐成为在线教育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教学服务。本章主要介绍智能化教学辅助工具的内涵、分类及其在在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4.2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4.2.1自动批改与反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学生的作业、考试等进行自动批改,并提供即时反馈。这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学生可以快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改进。4.2.2个性化推荐基于大数据分析,智能化教学辅助工具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推荐。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4.2.3智能问答与辅导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智能化教学辅助工具可以实现智能问答和辅导。学生可以随时提问,系统将根据问题内容提供解答或相关学习资源。4.2.4课堂互动与监控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为教师提供课堂互动数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4.3智能化教学辅助工具的选择与运用4.3.1选择原则(1)教学需求导向:根据教学目标、课程特点和学生需求选择合适的智能化教学辅助工具。(2)技术成熟度:优先选择技术成熟、稳定性高的工具。(3)用户体验:考虑工具的界面设计、操作便捷性等因素,提高用户满意度。(4)数据安全:保证工具在数据存储、传输等方面的安全性。4.3.2运用策略(1)整合教学资源:将智能化教学辅助工具与现有教学资源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2)分层次使用: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配置智能化教学辅助工具。(3)持续优化:根据教学反馈,不断调整和优化智能化教学辅助工具的应用。(4)培训与支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相关培训和技术支持,保证工具的顺利运用。通过以上策略,将智能化教学辅助工具有效融入在线教育平台,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第5章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教学5.1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概述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与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简称AR)是近年来在教育领域逐渐兴起的技术手段。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计算机的模拟环境,为用户提供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增强现实技术则是在现实环境中叠加虚拟信息,实现对现实世界的增强。这两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在线教育平台的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5.2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在教学中的应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设情境:利用VR和AR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增强互动:VR和AR技术可以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实时互动,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3)模拟实验:通过VR和AR技术,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践能力。(4)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利用VR和AR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5)远程教学:VR和AR技术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远程教学,提高教育资源的共享性。5.3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教学案例分析以下为几个典型的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教学案例:(1)医学教学:利用VR和AR技术,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解剖、手术等操作,提高实践能力。(2)航天教学:通过VR和AR技术,学生可以进入虚拟太空站,了解航天器的构造和运行原理。(3)历史教学:利用AR技术,教师可以将历史场景叠加到现实环境中,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4)地理教学:通过VR技术,学生可以进入虚拟地球,了解地球的结构、地貌等地理知识。(5)语言教学:利用VR和AR技术,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与外国人进行交流,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第6章教学资源共享与协作6.1教学资源共享模式与机制6.1.1资源共享模式在线教育平台的教学资源共享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个体共享、团队共享、机构共享以及开放共享。个体共享是指教师或学生在平台上发布个人制作或收集的教学资源;团队共享是指由一定数量的教师或学生组成的团队共同创作、编辑和共享教学资源;机构共享是指教育机构在平台上共享其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则是指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共享,无限制地贡献和获取教学资源。6.1.2资源共享机制为保证教学资源的质量、安全与高效利用,平台应建立以下机制:(1)审核机制:对共享的教学资源进行严格审核,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合规性;(2)评价机制:鼓励用户对教学资源进行评价,以帮助其他用户筛选优质资源;(3)激励机制:通过积分、荣誉证书等方式,激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资源共享;(4)更新机制:定期对教学资源进行更新、优化,保证资源的时效性和实用性。6.2教学协作模式与创新实践6.2.1教学协作模式在线教育平台的教学协作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教师间协作、学生间协作、教师与学生协作以及跨学科协作。教师间协作可以共同研究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学生间协作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与学生协作可以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跨学科协作则有助于整合多领域知识,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6.2.2创新实践(1)项目式协作: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实现教学目标;(2)问题导向协作:围绕实际问题,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讨论、研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3)线上线下融合协作:结合线上教学和线下实践,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教学质量;(4)虚拟仿真协作: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开展沉浸式教学协作。6.3教学资源共享与协作平台建设6.3.1平台架构设计教学资源共享与协作平台应具备以下架构:资源管理层、服务层、应用层和用户层。资源管理层负责教学资源的存储、分类和管理;服务层提供资源共享、协作支持、互动交流等功能;应用层包括各类教学应用,如课程设计、教学活动组织等;用户层则涵盖教师、学生、管理员等角色。6.3.2技术支持(1)云计算技术: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保障平台稳定运行;(2)大数据技术:对用户行为、教学资源等进行数据分析,优化平台功能;(3)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推荐、个性化教学等功能,提升用户体验;(4)网络安全技术:保证平台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6.3.3运营与管理(1)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保证平台高效、稳定运行;(2)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引导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资源共享与协作;(3)加强平台与教育机构、企业等合作,丰富教学资源,提升平台影响力;(4)开展平台用户培训,提高用户使用技能,促进教学资源共享与协作的深入开展。第7章教学互动与社交学习7.1教学互动的理论与实践7.1.1理论基础本节将探讨教学互动的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社会文化理论和成人学习理论。这些理论为在线教育平台教学互动提供了指导原则。7.1.2教学互动类型分析在线教育中教学互动的不同类型,如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与教学资源的互动。7.1.3实践案例分析国内外在线教育平台在教学互动方面的成功实践案例,总结经验,为平台设计提供借鉴。7.2社交学习模式与创新应用7.2.1社交学习模式介绍社交学习的基本模式,包括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共享共建等,分析各种模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7.2.2创新应用探讨社交学习在在线教育平台中的创新应用,如虚拟学习社区、实时互动直播、游戏化学习等。7.2.3社交学习工具介绍适用于在线教育平台的社交学习工具,如聊天室、论坛、协作编辑器等,并分析其功能与应用。7.3教学互动与社交学习平台设计7.3.1平台架构设计阐述教学互动与社交学习平台的整体架构设计,包括前端展示、后端服务、数据存储等方面。7.3.2功能模块设计分析平台所需的核心功能模块,如个人中心、课程学习、互动交流、学习小组等,并提出具体设计思路。7.3.3用户体验优化探讨如何从界面设计、操作流程、互动机制等方面优化用户体验,提高教学互动与社交学习的效果。7.3.4技术支持与安全保障分析平台所需的技术支持,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并提出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通过以上章节的论述,本章为在线教育平台教学模式创新中的教学互动与社交学习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为平台设计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第8章教学过程监控与评价8.1教学过程监控方法与技术教学过程监控是保证在线教育平台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本章首先介绍教学过程监控的方法与技术。8.1.1教学过程监控方法(1)实时监控:通过在线教育平台的实时教学功能,对教学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教学活动按照既定计划进行。(2)录像回放:对教学过程进行录像,便于后期分析、评价和总结。(3)数据分析:收集并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学生出勤、作业完成情况、互动交流等,以便发觉问题和改进教学。8.1.2教学过程监控技术(1)人工智能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智能分析,提高监控效率。(2)云计算技术: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监控数据的存储,为教学评价提供支持。(3)大数据技术: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教学规律,优化教学策略。8.2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节主要介绍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8.2.1教学评价体系构建(1)制定评价标准:根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2)设计评价工具:根据评价标准,设计各类评价工具,如问卷调查、观察表、测试题等。(3)确定评价主体:明确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同行等,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8.2.2教学评价实施(1)评价过程:按照评价计划,定期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保证评价的持续性和有效性。(2)评价反馈: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促进教学改进。(3)评价结果应用: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8.3教学过程监控与评价工具应用为提高教学过程监控与评价的效率,本节介绍一些实用的教学过程监控与评价工具。8.3.1在线教学平台自带的监控与评价功能(1)课堂互动:通过在线平台提供的讨论区、问答等功能,监控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情况。(2)作业与测试:利用在线平台发布作业和测试,自动收集学生的答题数据,便于评价和反馈。8.3.2第三方监控与评价工具(1)视频分析软件:用于分析教学视频,提取关键信息,提高评价效率。(2)数据分析平台:集成各类教学数据,提供可视化分析,助力教学评价。通过本章的学习,希望读者能够掌握教学过程监控与评价的方法、技术和工具,为提高在线教育平台的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第9章教育教学质量管理9.1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在线教育平台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9.1.1管理体系框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框架,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质量保障措施等,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9.1.2教学过程管理对教学过程进行细致化管理,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环节,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9.1.3师资队伍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为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9.1.4教学资源管理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资源质量,为教学活动提供丰富、高效的支持。9.1.5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机制,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测、分析与反馈,推动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9.2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策略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策略:9.2.1教学内容创新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与优化,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成果,提升教学内容的质量。9.2.2教学方法改革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9.2.3教学评价改革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实施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9.2.4师资培训与激励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改革。9.2.5学生支持与服务关注学生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与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