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七年级语文阶段性学习评价样卷

本试卷共23小题,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是(▲)(2分)

A.驿路(yè)延伸(yán)修葺(qì)悲天悯人(mǐn)

B.妥帖(tiè)悠闲(yōu)朦胧(móng)南腔北调(diào)

C.忏悔(chàn)枯槐(kuái)颤抖(zhàn)耀武扬威(yuè)

D.挑逗(tiǎo)一摞(luò)迸溅(bèng)语无伦次(lún)

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肾脏心脏五脏六腑B.细菌菌子螺旋杆菌

C.禁止禁食忍俊不禁D.简单单于单刀直入

3.下列字词书写完全正确的是(▲)(2分)

A.孱头修葺鉴督心有灵犀B.退色竹篾幽寂珊珊来迟

C.诱人魂魄闲暇天涯海角D.草率遗撼门槛查言观色

4.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托尼的妈妈对于儿子在大庭广众面前大声喧哗、手舞足蹈的行为举止感到沮丧。

B.爷爷一生离不开土地,劳作起来不惜体力,人们总夸他血气方刚有劲儿。

C.瓜子皮被她们撒落一地,受到大家指责却不以为然,依旧谈笑风生。

D.走到小路尽头,一片荒凉,一拐弯,顿觉柳暗花明,又是一番美丽的景象。

5.下列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冬天,没有被收割的芦苇(▲)身枯叶焦,在风雪中显得颓败,给大地平添几分萧瑟之气,(▲)我知道,芦苇还活着,它们不会死,在冰封的土下,有冻不僵的芦根,有割不断的芦笋(▲)春风一吹,它们(▲)以粉红的嫩芽,以翠绿的新叶为人类报告春天的消息。

A.虽然但是只要就___B.即使然而只有才

C.虽然但是只有才___D.不仅而且只要就

6.下列语句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

水墨画中的意境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①国维的“境界说"确立了意境在美学中的重要地位

②到了唐代,王昌龄提出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首次提出“意境"

③后来司空图提出的“思与境偕”将意境引入美学范畴

④“意境"最早源于《诗经》中的“兴”,意指通过描绘客观情感,使人回味无穷

A.②①③④B.②③④①C.①②③④D.④②③①

7.下列短语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木质桌椅②天气晴朗③生长迅速④铲除杂草

A.①偏正短语②主谓短语③补充短语④动宾短语

B.①补充短语②偏正短语③动宾短语④补充短语

C.①偏正短语②主谓短语③动宾短语④补充短语

D.①补充短语②偏正短语③补充短语④动宾短语

8.根据提示默写。(6分)

《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①“▲,

▲”;《望岳》中描绘泰山秀美无比,突出泰山的高耸挺拔、隔天蔽日的山姿,并赋予山生命力的句子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③“▲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5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9—10题。(5分)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①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②静,船尾跳鱼拨剌③鸣。

【注释】①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的灯,有纸罩能避风。②联拳:指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拳,屈曲。③拨剌(là):拟声词,指鱼在水里跳动发出的声音。

9.这首诗通过“▲"、“风灯”、“▲"、跳鱼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江上月夜图景。(2分)

10.请简要赏析“船尾跳鱼拨剌鸣”一句的艺术效果。(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13分)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节选自《活板》)

【乙】余又尝过金陵,人有发六朝陵寝,得古物甚多。余曾见一玉臂钗,两头施转关,可以屈伸,合之令圆,仅于无缝,为九龙绕之,功侔①鬼神。世多谓前古民醇,工作率多卤拙②,是大不然。古物至巧,正由民醇故也,民醇工不苟。后世风俗虽侈,而工之致力不及古人,故物多不精。

(节选自《梦溪笔谈·器用》)

【注】①侔:齐,相等。②卤拙:笨拙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持就火炀之(▲)(2)一板已自布字(▲)

(3)余又尝过金陵(▲)(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2分)

(2)古物至巧,正由民醇故也,民醇工不苟。(3分)

13.请根据【甲】【乙】两文回答问题。(4分)

【甲】文抓住“▲"的特点介绍活字印刷术这一技术;【乙】文则围绕“▲”的特点介绍玉臂钗的制作功夫;两篇选文都赞美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但【乙】文中还表达了对▲的批判。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12分)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②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③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

④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⑤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⑥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4.请根据文意填写本文的行文思路。(3分)

首先,作者论述了▲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接下来,又论述了▲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最后,作者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第③节,依据你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契约精神?(2分)

16.根据要求,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从修辞角度分析)

17.第⑥段中说“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15分)

燃烧的火土

梁刚

①秋冬时节,清晨的晃桥河像是流淌着一河牛奶,弥漫着浓浓的白气,这时,烧火土的时候到了。人们用枯树引燃手臂粗的松柴栗柴,把脸盆大的煤团一个个架在上面,火渐成气候时,赶紧将土块一块块围火垒起,一顿饭功夫,一个个土堆喷吐着浓浓黑烟,散发着呛鼻气味,在田里齐刷刷地站着;每个火土堆大得要五个大男人手拉手才能围拢。

②教我们语文的王老师每天下午放学后也要到田里干这活。记得一次我问他为什么要烧土。王老师一边吃力地用双手抱起一个大土块往土堆上码,一边回答说:“你瞧,这些土死硬死硬的,就像睡过头的人,四肢发僵,打不起精神。烧土,就是给土块松松筋骨。要不,那些针尖大的籽种如何能够从僵土里露头。还有,烧土时,土里的虫蛹也给烧死了,小苗就能长得精精神神。"最后,王老师对烧火土的作用作了总结:“烧火土是对土壤肥力的一种提升,也是对土壤成分的一种净化。亦如人生。”我听不懂他的话,但我一直记到现在。

③初冬的太阳,余威尚猛,不几日,土块都干脆了。霜,一场场下过了,田里的土块,便冷硬如铁。白天看上去,每一个火土堆都像浸润着一堆只会冒烟的湿草,很少能看到明火,但晚上就不同了。我们从位于邻村的学校上晚自习回村,远远地就会看到晃桥河两岸,数不清的火土堆鲜亮如夏花,大朵大朵开在寒冬的最深处,令人忘却彻骨的寒冷。大人们见土里的火燃烧得正常,就头也不回地走了,而我们这些孩子,每天下午一放学,背着书包直接跑到烧火土的田里玩耍。麻雀也爱呆在这里,或蹲在田埂上望天,或站在火土堆前烤火,它们眯着眼睛,羽毛蓬松,头缩进厚厚的脖颈里,像极了冬天村里靠着老墙晒太阳的老人。它们叽叽喳喳,老人们也都爱说长道短。

④三五日后,土里的火慢慢熄灭了,土也给火烧透了。这时看上去,火土堆就像一个个硕大的圆形的红薯,外表黑不溜秋,但一撇开皮,却一片鲜红。抓一把火土在手,你会觉得像是抓着一把红色的荞面,轻飘飘的,凑近鼻子,还能嗅到荞面的甜香。

⑤当农历打春的响雷,唤醒乡村的长夜,烧火土的人,这天会起一个大早,去把属于自家的火土堆摊开,人们用锄头一扒土堆,火土一触即碎,这时,远远看去,晃桥河两岸,就像摊晒着一地辣椒、一地高粱或一地荞麦,更像落了一地灿亮的红霞。紧接着,趁着第一场春雨,烧火土的人在上面播种下青菜、白菜、苤蓝、莴笋、辣子、茄子等一些蔬菜的种子,然后在上面铺上薄薄一层干松毛。烧过的土提前复苏、复活。小苗从火土上发力,三天五天后,红土上就一片碧绿了,且小苗的叶叶片片上一个虫眼也没有。烧火土的人袖手站在一旁,像风中的小苗一样,连连点头。那时我觉得,春天是从晃桥河岸的火土上形成燎原之势的。“惊蛰过,暖和和。"像被火土捂热一样,到了惊蛰,满世界便都是春天的领地了。

⑥行走在乡间的大地上,人会感到分外踏实,总觉得时刻承接着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地气。有时,我会不自觉地把手指伸进黑黑的泥土的体肤里,我感到它的潮湿,深邃和隐忍,恰如生命的源头。恍惚间,当年老师的话语又响起在耳畔。但我同时发现,时下有不少农民,大多靠化肥和农药种“卫生田”,也就是不往田地里施用一点农肥,致使土壤板结,像再也发不开的面,庄稼也虫灾频发,防不胜防,在一些人家的苗圃里,我常看到被形形色色的虫给咬得大洞小眼、不成样子的小苗。听到主人抱怨说打什么药水也治不了虫害时,我总会忍不住建议他们:“不把土烧一下再育苗?"年轻人听了我的话一脸迷茫,倒是中老年人听了,他们的眼里会一下子亮起来,像从土里闪射出的火光。

18.依据文章内容,补充完善横线上的内容(3分)

柴煤引火→①▲→②▲→火土熄灭→③▲→播种蔬菜

19.谈谈你对第②段中老师话语的理解。(4分)

烧火土是对土壤肥力的一种提升,也是对土壤成分的一种净化。亦如人生。

20.按括号内要求赏析词句。(2分)

这时看上去,火土堆就像一个个硕大的圆形的红薯,外表黑不溜秋,但一撇开皮,却一片鲜红。(作者把“火土堆”比作“红薯"有何用意?)

21.阅读文章最后一段,说说其中隐含着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文中的语句分析说明。(6分)

(五)名著阅读(5分)

22.结合所阅读的名著,依据要求,完成题目。

(1)有人说:“祥子是被社会一步步逼到悲惨境地中去的,但也有他自身的原因。”请根据你的阅读与思考,说说祥子自身的原因是什么?(2分)

“病人睁大眼睛看我,让我解开,一声也不说痛。伤处看来很是怕人。头盖骨被冲击的器械打碎,脑子露出来,脑上受到了很厉害的摩擦。在有伤的脑子上面凝结着一块一块的血痕,颜色像酒槽。脑子同时被打伤又受震动。伤员的呼吸很缓慢。肌肉痉挛着,使他的脸孔抖动。"____________——《海底两万里》

(2)病人是因为▲受伤的(2分),最终被船长安葬在▲(地点)(1分)。

三、写作(共50分)

23.平凡在身边,你随处可见。不平凡在平凡身边,但需要你去细细品味。

请你以“他(或她)一点也不平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①抓住细节,结合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的特点和精神;

②叙述故事应条理清晰,不必面面俱到,要有侧重地写作;

③根据内容特点和表达需要,可以使用合适的抒情方式突出情感体验;

④不抄袭、不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七年级语文样卷参考答案

1.D2.A3.C4.B5.A6.D7.A(每题2分)

8.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共6分,一空1分)

9.江月宿鹭(共2分,每空1分。)

10.第四句写“跳鱼"拨刺”之动,前三句写江上月夜之静,以动(声)衬静(寂)(1分),衬托出江上月夜的静谧(1分),表达作者对这宁静、平和的夜景的喜爱之情(1分)。

11.靠近另外曾经距离(一空1分)

12.(1)每个字做一枚印,用火烧使它坚固。(“为"译错扣1分,“火”译错扣1分,意思对即可)

(2)古器物制造非常精巧,正由于民风淳朴的缘故,民风淳朴则各种手工(工艺)制作都一点都马虎。(“至"译错扣1分,“苟”译错扣1分,意思对即可)

13.活(1分)巧(1分)后世风俗浮华奢侈和技术不精(2分)

14.负责任;尽责任;人生应当勇负责任,不应逃避责任。(答对1空得1分)

15.对于他人、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对于自己承诺的和应该做的(义务)事(1分),就必须尽心尽责去完成的精神(1分)。或“遵守(1分)承诺和义务(1分)的精神"

16.运用比喻的修辞,把石头比作责任(1分),石头落了地,形象地写出了尽责后的轻松愉快(2分),有力地论证了“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的观点(1分)。

17.“解除"是指尽完责任,“卸了”是指推脱责任,躲避责任;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尽了责任才会得到快乐(2分),如果只是推脱责任,那责任会一直压在心头,自投苦海而不能快乐(2分)。

18.①围火垒土②燃烧火土③摊开火土(一空1分.意思对即可)

19.土需要经过烈火燃烧,才能祛除病害,滋养庄稼(2分);人也是一样,需要经历淬炼,生命才能获得成长(2分)。(两个角度,每个角度分,意思对即可)

20.因为两者的内、外的形态和色彩都很相似,能形象生动地写出“火土堆"的特点(2分);比喻成“红薯”也暗示“火土堆"给百姓带来农作物上的丰收和回报(1分)。

21.(1)对家乡土地的热爱(1分):“我会不自觉地把手指伸进黑黑的泥土的体肤里”(1分)

(2)对家乡传统防虫施肥方式:烧火土的怀念(1分)。“我总会忍不住建议他们:“不把土烧一下再育苗?"”

(3)对“烧火土"的传统方式被遗弃的遗憾(1分)。“年轻人听了我的话一脸迷茫,倒是中老年人听了,他们的眼里会一下子亮起来,像从土里闪射出的火光。”

22.(1)祥子在接连不断的打击下,逐渐丧失了方向,开始自暴自弃、自甘堕落,最终屈从于命运的安排;祥子思想的局限,没有能看清当时社会的本质,也没有认识到个人奋斗根本不是劳动者人民摆脱穷困的求生之路。(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2分)

(2)鹦鹉螺号(诺第留斯号)攻击战舰时候弄断了杠杆,击中这位船员的头部(2分)、珊瑚地(1分)

23.建议切入分(38分)

(1)审题立意。“他"或“她”点明了写作对象。“一点(也不)"表示强调,丝毫没有的意思。“也”表示强调与肯定。“不平凡"对应的是伟大。这里说的伟大,并不是建立了什么不朽的功勋,而是身上有某种闪光可贵的品质。如,无私奉献、坚韧顽强、乐于助人、自信执着等。这一命题蕴含着自己对某人认识的转变,由本来认为他是一个平凡的人,经过了某件事后意识到他真的一点都不平凡。

(2)选材构思。写作时,应把自己对某人认识的转变作为写作的重点,而这种转变必定是由某件事的发生而引起的。如,限定写作对象为班级里新转来的一位学生。他长相普通,成绩一般,家世一般,实在是一个平凡的人。随着接触的增多,自己逐渐意识到他真得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3)没有转折,仅仅扣住“不简单”算基本切题,最高得分不超过42分。!

七年级语文阶段性学习评价样卷答题纸

准考证号

!学校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

!_________

缺考考生,由监考员用2B铅笔代为填涂准考证号并填涂下面的缺考违纪标记。缺考涂1,违纪涂2。考生禁涂。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填涂相应的考号信息点。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解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的签字笔书写,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做解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题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