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1、书写(每题5分共1题)1).2.看拼音,写词语。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写出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严肃()()

荒芜()()

顽强()()

茂盛()()2).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勤学善思的优秀品质。请你根据提示把以下句子补充完整。

(1)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善于学习与思考的民族。古人十分重视学习,所以在《礼记》中记载着“博学之,审问之,______,______,______”的学习方法。韩愈的名言“__________,孰能无惑”告诉我们要多问问题,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2)古诗中有很多理趣,《题西林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看到的结果也会不同。

(3)善于观察与思考,还能找到大自然的规律。比如“________,九月温,____________。”

(4)即使在学习中暂时落后于别人,也不用着急。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只要我们虚心学习,就能不断进步。3).先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灯火(

)

一丝(

)

炊烟(

)

(

)不惧

(1)黄昏时分,____________,为这片乡村带来了一份宁静与祥和。

(2)他对工作____________,经常为了一个细节而反复推敲,绝不马虎。4).太阳的一抹余辉映入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课文内容或积累填空。

(1)老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告诉我们要注意饮食卫生和说话艺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遇到疑难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只凭自己主观判断,一定办不成大事。

(2)读古诗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读了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我明白了“____________,旁观者清”的道理;读了卢钺《雪梅》中的诗句“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我明白了“__________,寸有所长”的意思。

(3)“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出自诗人王昌龄的《________》,“飞将”指的是汉代将军___________。

(4)王戎不取道边李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5)本学期我认识了许多人物:开天辟地的__________;善于思考、遇事能冷静推断的“竹林七贤”之一的__________;冒着生命危险“盗”火种的______________;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__________;破除“河神娶媳妇”的骗局的____________。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1).8.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严厉

拔打电话B.慕色

树木茂盛C.富饶

得心应手D.欺待

重整旗鼓2).《一粒种子》中的种子被(

)捡到后,才开始生根发芽。A.国王B.富翁C.士兵D.农夫3).下面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假(jiǎ)日

汗(hàn)毛

撤(chè)换B.预(yù)料

严肃(shù)

宽(kuān)阔C.猛(měng)烈

庞(páng)大

赞(zàn)叹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1).照样子,写句子。

例:那时没有电视、收音机、汽车和飞机。

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汽车,也没有飞机。

这次的成功,要感谢老师的教育、父母的陪伴和自己的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1).你知道下列三类俗语说的是哪一类人吗?用线连一连。

应声虫

带领大家前进的领头人。

纸老虎

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领头羊

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老黄牛

外强中干的人,2).把诗句补充完整,并与正确的诗人连线。

,她在从中笑。

杜甫

儿童急走追黄蝶,

毛泽东

桃花一簇开无主,

杨万里

洛阳亲友如相问,

苏轼

,只缘身在此山中。

王昌龄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1).我给句子排排队。

()晨雾笼罩着大地,给大地漆上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过了一阵儿,太阳出来了,擦开了晨雾的面纱。

()这时一切都显得那么清楚,显得那么明朗。

()小花悄悄绽开笑脸,迎着东方初升的太阳快活地摇着头,尽情享受这温暖的抚爱。

()太阳发出柔和的光芒,照着大地。2).重新排列句子顺序。

(

)太阳继续上升,变得小些了,可它的光越发炫目了。

(

)突然,东方显出了鱼肚白。

(

)太阳一露头,那雾便消逝得无影无踪了。

(

)清晨,天黑沉沉的,浓雾漫漫。

(

)太阳升起来了,射出绚丽的光束。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1).《繁星》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看繁星的情景。(

)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1).阅读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1.《塞下曲》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这首诗从题材分,应属于_________。诗的前两句所描写的环境和事件是_______________。诗的后两句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一句写景,既交代了时间是在______,又烘托出了战前的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敌人夜间的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_______________。

4.卢纶的《塞下曲》中还有一首:“林暗草惊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在石棱中。”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诗中表现了将军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5.理解《塞下曲》一诗,并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全诗语言简洁,作者以雪的寒冷更加衬托出将士们杀敌的热情。()

(2)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战斗的场面,但可以通过领悟诗意想象出一幅战争的画面来。()9、书面表达(每题15分共1题)1).习作练习。

回忆你的童年生活,什么事让你欣喜?什么事让你沮丧害怕?什么事让你心酸?什么事又让你激动?请写一篇作文,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心情。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10、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1).阅读课外文段,回答问题。猪嘴防毒面具

①细心的人会注意到防毒面具的外形和猪嘴极为相似,这是为什么呢?莫非防毒面具的发明和猪嘴有关?为什么叫猪嘴防毒面具?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问,德军曾与英法联军为争夺比利时伊泊尔地区展开激战,双方对峙半年之久。1915年,德军为了打破欧洲战场长期僵持的局面,第一次使用了化学毒剂。他们在阵地前沿设置了几千个盛有氯气的钢瓶,朝着英法联军阵地的顺风方向打开瓶盖,把约180吨氯气释放出去。顿时,一片绿色烟雾弥漫,并以三米每秒左右的速度向对方的阵地飘移,一直扩散到联军阵地纵深约25千米处,致使几千英法联军士兵中毒死亡,战场上的大量野生动物也相继中毒丧命。③可是奇怪的是,这一地区的野猪竟意外地生存下来。这件事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经过考察和研究后,科学家们终于发现是野猪喜欢用嘴拱地的习性,使它们免于一死。当野猪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后,就用嘴拱地,以躲避气味的刺激。而泥土被野猪拱动后,其颗粒变得较为松软,对毒气起到了过滤和吸附的作用。野猪巧妙地利用了大自然赐子它的防毒面具,因此它们能在这场氯气的浩劫中幸免于难。④揭开了这个秘密之后,英国军事科学家深受启发。科学家们很快就设计、制造出了第一批像猪嘴巴一样的防毒面具,但这种防毒面具没有直接采用泥土作为吸附剂,而是使用木炭颗粒做过滤层,内装可以过滤毒气的材料,猪嘴的形状能装入较多的活性炭。后来经过多次改进,防毒面具采用的过滤材料更为先进可靠,吸附化学毒剂的本领更大,但它酷似猪嘴的基本样式却一直没有改变。⑤防毒面具可以说是一件模仿猪嘴的杰作。1.短文中加点的“这个秘密”指的是什么?用“——”画出来。

2.第1自然段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引出说明对象—猪嘴防毒面具B.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思考C.总结全文,突出说明猪嘴防毒面具的特点D.特意点出防毒面具和猪嘴外形相似,提问“为什么”,引起读者的兴趣3.下列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文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结构B.野猪用嘴拱地是为了过滤有毒气体C.第一批防毒面具采用木炭颗粒做过滤层,内装可以过滤毒气的材料D.第2自然段的故事既引出了制造防毒面具的原因,又增强了读者的兴趣4.“猪嘴的形状能装入较多的活性炭”句中“较多的”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能提出什么对理解文章有帮助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把正确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废:A.不再使用

B.没有用的,或失去了原来的作用

C.荒芜,衰败

D.肢体伤残

(1)在那场车祸中,他断了一条腿,成了残废。(

)

(2)从前的花园现在成了一片废墟。(

)

(3)他靠卖废报纸维持生活。(

)

(4)对于那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我们就应该坚决废除。(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著名

闻名

(1)梅兰芳先生是(

)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2)李时珍是我国古代(

)的药物专家。

证明

证据

考证

(3)魏格纳在浩如烟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