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综合测评(B)_第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综合测评(B)_第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综合测评(B)_第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综合测评(B)_第4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综合测评(B)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

综合测评(B)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

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甲、乙、丙、丁4个兴趣小组分别按如下流程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甲:挑选葡萄一冲洗一榨汁一酒精发酵一果酒

乙:植物组织一形成愈伤组织一长出丛芽一生根一试管苗

丙:添加反应组分-加热变性-复性—延伸一凝胶电泳鉴定

丁:取材一切片—染色—制片-观察脂肪颗粒

A.甲组所用发酵瓶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或用洗洁精洗涤

B.乙组欲让试管苗生根,应适当提高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比值

C.丙组反应体系中需要耐高温的DNA聚合酶、1种引物等条件,不需DNA连接酶

D.丁组染色后需要用无水乙醇洗去浮色以便于观察

答案:A

解析:制作果酒时,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或用洗洁精洗涤,A

项正确;乙组同学欲按此原理培育试管苗,要让愈伤组织分化出根,应适当降低培养基中

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比值,B项错误;丙组反应体系中需要耐高温的DNA聚合酶、2种

引物、模板、原料、缓冲液等,不需DNA连接酶,C项错误;丁组染色后需要用体积分数

为50%的乙醇洗去浮色以便于观察,D项错误。

2.下图中的A、B为两种二倍体植物,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得到C植株。③过程的

原理及C植株含有的染色体组数分别是()

A.细胞膜的流动性,2B.细胞的全能性,4

C.细胞增殖,4D.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

答案:B

解析:图中③过程是将杂种细胞培养成植物体的过程,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A、B的体细

胞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融合后形成的杂种细胞应含有4个染色体组,为四倍体生物。

3.下图所示为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一种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Sr新细胞以瓢驾慧”蠹一新品种

9H胞组织生芽株

载体某细菌的抗虫基因

A.②③过程分别称为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B.与传统杂交育种相比,该育种方式最大的优点是后代繁殖速度快

C.该育种过程说明已分化细胞中不表达的基因仍具有表达的潜能

D.该育种方式涉及基因工程、胚胎工程和细胞工程

答案:C

解析:②③过程分别表示脱分化和再分化;该育种方法利用了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其最

大的优点是目的性强;该技术依据的原理主要是细胞的全能性,已分化的细胞仍然能发育

成完整的个体,说明其中一部分不表达的基因仍可以表达;该育种过程不涉及胚胎工程。

4.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获得的原生质体仍然具有全能性

B.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用胰蛋白酶处理以获取单个细胞

C.需使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杂交瘤细胞

D.DNA连接酶将DNA分子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连接起来

答案:D

解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植物细胞去

除细胞壁获得的原生质体仍然具有本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具有全能性,A项正确;动物

细胞培养过程中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需要将贴满瓶壁的细胞用胰蛋白酶等处理,然后分

瓶继续培养,让细胞增殖,B项正确;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选择培养

基筛选杂交瘤细胞,在该培养基上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

亡,只有融合的杂种细胞才能生长,C项正确;DNA连接酶可以将两个双链DNA片段连

接起来,也就是将不同核昔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D项错误。

5.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移植和细胞融合技术,都改变了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B.通过组织培养可以迅速获得大量脱毒植物幼苗

C.经细胞核移植培育出的新个体只具有一个亲本的遗传性状

D.用酒精对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表面进行消毒时,需要长时间浸润

答案:B

解析:细胞核移植技术中,没有改变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A项错误;经细胞核移植培育出

的新个体具有分别提供细胞核和提供细胞质的两个亲本的遗传性状,C项错误;用酒精对

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表面进行消毒时,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30s后,立即用

无菌水清洗2~3次,D项错误。

6.仅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能培育或生产出()

A.抗虫棉B.无病毒植物

C.单倍体幼苗D.细胞产物——生物碱

答案:A

解析:抗虫棉需首先通过转基因技术把外源抗虫基因转入棉花细胞,然后再通过植物组织

培养技术培育。而无病毒植物的培育、单倍体幼苗及细胞产物——生物碱仅通过植物

组织培养技术即可获得。

7.下列哪种营养物质不是培养动物细胞所需要的?()

A.淀粉B.氨基酸

C.无机盐D.水

答案:A

解析: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从外界吸收多种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

维生素等。淀粉是大分子有机物,动物细胞一般不能吸收大分子有机物。

8.梅花鹿胚胎移植试验的主要流程是①供体超数排卵一②配种一③胚胎收集一④一⑤

胚胎移植一子代梅花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需要注射有关激素,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完成减数分裂的卵子

B.③过程是以哺乳动物早期胚胎与子宫中建立正常联系为前提

C.④过程是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可移植的胚胎应发育到囊胚或原肠胚阶段

D.⑤过程成功的关键是移植的胚胎能与子宫建立正常联系

答案:D

解析:①过程需要注射促性腺激素,促进其超数排卵,但所获得的卵母细胞还未完成减数

分裂,A项错误;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在输卵管或子宫中处于游离状态,这为胚胎的收集提

供了可能,B项错误;④过程是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可移植的胚胎应发育到桑黄胚或囊

胚阶段,C项错误;⑤过程成功的关键是移植的胚胎能与子宫建立正常联系,D项正确。

9.下列有关DNA连接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催化具有相同黏性末端的DNA片段之间的连接②催化具有不同黏性末端的DNA

片段之间的连接③催化两个黏性末端互补碱基间氢键的形成④恢复被限制酶切开

的两个核甘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c

解析:DNA连接酶催化相同(即互补)的黏性末端进行连接,而不是不同的黏性末端的任意

连接。DNA连接酶作用的部位是磷酸二酯键,不是氢键。

10.下图表示基因工程中获取水稻某目的基因的不同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方法a方法b方法c

二^二黑乎加咿咛核甘酸、QATP等

;;;;;;;;;;;;①",:::::::::::..,®;;;;;;;;;;;;③

A.这3种方法都用到酶,都是在体外进行的

B.①②③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均相同

C.图示3种方法均属于人工合成法

D.方法a不遵循中心法则

答案:A

解析:由图示可知,a为逆转录法获得目的基因,用到逆转录酶;b为直接从生物体获得目的

基因,用到限制性内切核酸酶;c为用PCR技术扩增获取目的基因,用到ThqDNA聚合

酶。这3种方法均在生物体外进行。3种方法获得的①②③的碱基对排列顺序不一定

相同。

11.下列有关蛋白质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发展的基础是基因工程

B.蛋白质工程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找到并改变相对应的脱氧核甘酸序列,获得所

需要的蛋白质的过程

C.T4溶菌酶中引入二硫键提高了它的热稳定性,是蛋白质工程应用的体现

D.蛋白质工程只能改造现有的蛋白质,不能制造新的蛋白质

答案:D

12.下列有关“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菜花组织中加入蒸储水并搅拌,可释放核DNA

B.鉴定DNA时,应将丝状物直接加入二苯胺试剂中进行沸水浴

C.在利用菜花提取DNA时,初步析出DNA的试剂是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溶液

D.菜花研磨液的滤液中加入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以获得无杂质的DNA

答案:C

解析:菜花细胞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保护,加蒸偷水后细胞不会吸水胀破,A项错误;鉴定

DNA时,应将丝状物加入浓度为2mol/L的NaCl溶液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使丝状物溶解,

之后加入二苯胺试剂中进行沸水浴,B项错误;DNA不溶于酒精,向菜花研磨液的滤液中

加入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以初步析出DNA,C项正确;向菜花研磨液的滤液

中加入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析出DNA,这仅仅是DNA的粗提取,这样提取的

DNA还含有较多的杂质,D项错误。

13.与常规武器相比,生物武器的特点有()

①传染性强②污染面积广,不易被发现③有一定的潜伏期④像核武器一样破坏建

筑物⑤自然条件下的大雪、低温、干燥、日晒等不影响生物武器的杀伤力

A.①②③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生物武器不会像核武器那样破坏建筑物,但与常规武器相比,生物武器具有传染性

强、污染面积广、不易被发现的特点,有一定的潜伏期,并且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大雪、

低温、干燥、日晒等能加速病菌的消亡。

14.取9个洁净培养皿,均分为3组(I、II、III),各组分别加入等量的不同培养基,每个平

板均接种0.1mL大肠杆菌菌液,37℃培养36h后,统计菌落数(见下表)。下列相关叙述

错误的是()

平均菌落数

组别培养基

123

I琼脂、葡萄糖、NH4NO3303127

II琼脂、葡萄糖、NH4NO3、维生素169178193

III琼脂、NH4NO3、维生素001

A.I组和n组说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生长繁殖

B.II组和III组说明大肠杆菌的正常生长需要葡萄糖

C.3组实验均采用了稀释涂布平板法,以便菌落计数

D.3组实验所使用的培养基均需62℃、30min灭菌

答案:D

解析:I组和n组培养基成分的差异是有无维生素,结果可以说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

菌生长繁殖,A项正确;II组和III组的差异是有无葡萄糖,结果说明没有葡萄糖大肠杆菌

不能正常生长,B项正确;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大肠杆菌以便于菌落计数,C项正确;对

培养基加热到62°C不能彻底灭菌,应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D项错误。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至少有1个

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5.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涂布接种时,需将涂布器沾酒精后在酒精灯外焰上引燃,冷却后再使用

B.纯化培养时,培养皿应倒置放在恒温培养箱内的摇床上培养

C.分离计数时,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需计数的微生物进行分离

D.观察菌落时,应将培养皿盖拿掉以利于看清菌落的形态特征

答案:BD

解析:涂布接种时,将涂布器末端浸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取出时,要让多余的酒精在烧杯

中滴尽,然后将沾有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A项正确;纯化培养时,培养皿应倒置在

恒温培养箱中,不能用摇床培养,B项错误;可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进行分离计

数,C项正确;观察菌落时,不能拿掉培养皿盖,D项错误。

16.我国科学家培育“荧光小鼠”的技术流程如下图所示。图中字母表示的有关技术或原

理,匹配正确的是()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发绿色荧光转基因克隆小鼠

分娩]

*导入

受体雌小鼠

成纤维细胞H>

取出4~6细胞胚

培育卜。

含目的基因的细胞核

♦重构胚

去核的小鼠卵母细胞

A.农杆菌转化法B.体外受精

C.有丝分裂D.胚胎移植

答案:CD

解析:A过程中,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方法应为显微注射法;B为体细胞核移植过程;C

为胚胎的早期培养,细胞进行有丝分裂;D为胚胎移植。

17.在生物工程中需要用到多种工具酶,下列有关它们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用于获取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

B.在基因工程中用限制酶和解旋酶来获取目的基因

C.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可用来分散动物组织中的细胞

D.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均可用来拼接DNA片段

答案:BD

解析:由于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因此可以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去除植物细

胞壁,获得原生质体,A项正确;在基因工程中用限制酶来获取目的基因,不用解旋酶,B项

错误;由于动物细胞间质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可以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去除细胞间

质,从而分散动物细胞,C项正确;DNA连接酶可以用来拼接DNA片段,而DNA聚合酶只

能将单个核甘酸连接在DNA链上,D项错误。

18.MRSA菌是一种能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研

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

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培养基中的添加物MRSA菌

1质量浓度为100pig/mL的蛋白质H正常生长

2质量浓度为20gg/mL的青霉素正常生长

3质量浓度为2gg/mL的青霉素+质量浓度为100gg/mL的蛋白质H死亡

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的

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

C.实验还需设计培养基中添加质量浓度为2解/mL的青霉素的对照组

D.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

答案:ABD

解析: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故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

有无来确定细菌死亡与否,A项错误;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

使用即可杀死MRSA菌,B项错误;表中第3组青霉素的质量浓度为2.g/mL,因此需设计

培养基中添加质量浓度为2gg/mL的青霉素的对照组,以排除青霉素浓度对实验结果的

影响,C项正确;由表中得知一定浓度的蛋白质H单独使用不具有杀菌作用,一定浓度的

蛋白质H和青霉素组合使用可以杀灭MRSA菌,D项错误。

19.转座子是一段可移动的DNA序列,这段DNA序列可以从原位上单独复制或断裂下

来,插入另一位点。转座子可在真核细胞染色体内部和染色体间转移,在细菌的拟核

DNA、质粒或噬菌体之间自行移动。有的转座子中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以很快地传

播到其他细菌细胞中。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转座子不能独立进行DNA复制

B.转座子可造成染色体变异或基因重组

C.转座子可用于基因工程的研究

D.细菌的抗药性可来自转座子或者自身的基因突变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中“转座子是一段可移动的DNA序列,这段DNA序列可以从原位上单独

复制或断裂下来''可知,转座子可以独立进行DNA复制,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转座子可

在真核细胞染色体内部和染色体间转移”可知,转座子可造成真核生物染色体变异或基

因重组,B项正确;根据题干中“转座子可在细菌的拟核DNA、质粒或噬菌体之间自行移

动''可知,转座子可用于基因工程的研究,C项正确;根据题干中“有的转座子中含有抗生素

抗性基因,可以很快地传播到其他细菌细胞中”可知,细菌的抗药性可来自转座子或者自

身的基因突变,D项正确。

20.大肠杆菌pUCl18质粒具有氨茉青霉素抗性基因,某限制酶的唯一切点位于该质粒的

LacZ基因中。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中,若LacZ基因没有被破坏,则大肠杆菌菌落呈蓝色;

若LacZ基因被破坏,则菌落呈白色。下图表示转基因操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目的基因

LacZ基因

氨节育毒素抗性基因

试管3『

(扩大培养工.

重组细勘留

选择培养基

A.作为受体,大肠杆菌应不含氨苇青霉素抗性基因,以便于筛选

B.若大肠杆菌的菌落为蓝色,则质粒未导入大肠杆菌

C.选择培养基中除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应加入适量氨苇青霉素

D.应选择白色菌落的大肠杆菌进行扩大培养

答案:ACD

解析:判断重组质粒是否导入,可依据质粒上的氨节青霉素抗性基因(标记基因)是否表达

来判断,所以受体细胞应不含有氨羊青霉素抗性基因,A项正确;若大肠杆菌的菌落为蓝

色,则LacZ基因没有被破坏,说明pUC118质粒已转入受体菌,但目的基因没有接入运载

体,B项错误;选择培养基中除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应加入适量氯节青霉素,这样可以将

没有导入pUC118质粒的大肠杆菌淘汰,C项正确;白色菌落的大肠杆菌是转入了目的基

因的,所以应选择白色菌落的大肠杆菌进行扩大培养,D项正确。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4分)

21.(10分)废水中含有多种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研究者利用培养基分离出能降解部分有

机污染物的微生物,如图1所示。为了将图1培养基中的真菌与细菌分离,新制了PDA

培养基(含马铃薯、葡萄糖、琼脂、蒸储水)并加入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接

种时用绒布轻按图1培养基表面,使绒布面沾上菌落,再将绒布轻按在PDA培养基表面,

培养结果如图2所示。经分离纯化后分别测定真菌、细菌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作用,如图3所示。进一步研究发现,真菌能将所产生的降解酶分泌到胞外起作用,而细

菌不能分泌降解酶,降解酶只在胞内起作用。

(1)据题意分析,图1中的培养基类型与接种方法分别是o

A.通用培养基,划线法

B.通用培养基,涂布法

C.选择培养基,划线法

D.选择培养基,涂布法

(2)为鉴定图1中微生物的种类,下列可作为鉴定依据的有(多选)。

A.菌落的大小

B.菌落表面的粗糙或光滑情况

C.菌落的颜色

D.菌落的形状

(3)比较图1、2可知,图1中菌落(填编号)为细菌,判断理由是。

(4)图2中出现菌落5的原因不可能是。

A.绒布未灭菌

B.培养基被抗青霉素细菌污染

C.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D.由无菌培养基自然发生

(5)根据图3说明两种菌降解有机污染物效率的差异:。

(6)从细胞器角度,分析说明细菌不能向胞外分泌降解酶的原因:。

答案:(1)D(2)ABCD(3)3、4细菌无法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4)D(5)在

24h内两种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效率基本相同;在24h后,真菌的降解效率优于细菌

(6)细菌细胞内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不能对降解酶进行加工、运输和分泌

解析:(1)据图1、2分析可知,分离出能降解部分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应使用选择培养基,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2)鉴定微生物的种类可以根据菌落的大小、颜色、形状

和表面的粗糙或光滑情况等进行判断,故选ABCDO(3)由于细菌无法在含青霉素的培养

基上生长,所以图1中的菌落3、4为细菌。(4)图2中,出现菌落5的原因可能是绒布未

灭菌、培养基被抗青霉素细菌污染或培养基灭菌不彻底等。(5)图3表明,在24h内两种

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效率基本相同;在24h后,真菌的降解效率优于细菌。(6)由于细菌

细胞内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不能对降解酶进行加工、运输和分泌,故细菌不能向胞外

分泌降解酶。

22.(7分)回答下列与基因工程和植物克隆有关的问题。

(1)影响重组质粒导入受体菌的因素有受体菌细胞壁的通透性、受体菌的生长状态、培

养条件,以及(答出两点即可)。经转

化、培养后,目的基因能和质粒一起在内大量扩增。

(2)聚羟基丁酯(可用于生产可降解的生物塑料)是某些细菌的储能物质,把来源于产碱杆

菌的合成聚羟基丁酯的有关基因转入拟南芥细胞后,通过拟南芥可大量生产出聚羟基丁

酯。在此过程中,需用酶建立起产碱杆菌

的,从而获得所需的目的基因;若为工业化生产,则将拟南芥细胞培养

至,从中提取聚羟基丁酯。

(3)利用植物的克隆技术大量繁殖名贵花卉时,需将组织块放在上进行

培养以获得愈伤组织,以适当配比的诱导愈伤组织,

直到再生新植株。

答案:(1)重组质粒的浓度和结构、受体细胞的密度和生长状态等受体细胞(宿主细胞)

(2)DNA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和DNA连接基因文库愈伤组织(创伤组织)

(3)半固体培养基营养物质和生长调节剂

解析:(1)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受体细胞方

面,包括受体细胞的生长状态、受体细胞细胞壁的通透性、受体细胞的密度和生长状

态、培养条件等;二是重组质粒方面,包括重组质粒的浓度和结构等。重组质粒导入受体

细胞后,目的基因能和质粒一起在受体细胞内增殖。(2)基因工程用到的酶工具包括限制

性内切核酸酶和DNA连接酶,在这两种酶的作用下,建立产碱杆菌的基因文库,为获取目

的基因作准备;进行工业化生产,可将拟南芥细胞培养成愈伤组织,以便大规模提取聚羟

基丁酯。(3)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配制半固体培养基一»获取外植体一脱分化形成愈伤组

织一再分化形成胚状体一试管苗一移栽。在诱导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通常加入适当配

比的营养物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23.(10分)下图为转基因牛的培育过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牛卵母细胞

器140⑨f代孕牛f荧光牛

牛胎儿成纤维细胞

(1)体外培养牛胎儿成纤维细胞,需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对细

胞自身造成伤害。当细胞贴满瓶壁时,可分瓶进行培养,让其继续增殖。

(2)为便于检测与筛选,用红色荧光蛋白基因作为_______基因参与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将其导入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中,筛选发红色荧光的细胞的细胞核与期的去核卵

母细胞融合,使供体核进入受体卵母细胞,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重构胚,使其完

成。可采用机械方法进行,使代孕牛产下同

卵双胎或多胎。

(3)与成年动物体细胞相比,用胚胎细胞克隆动物的成功率较高,原因是o

答案:(1)细胞代谢产物积累传代

(2)标记MII(或减II)中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胚胎分割

(3)胚胎细胞的分化程度低于成年动物的体细胞,恢复其全能性相对容易

解析:(1)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会逐渐被消耗,且离体的动物细胞代谢

产生的废物会沉积在细胞培养液中,对细胞自身造成伤害,所以要定期更换培养液。原代

培养时往往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当细胞贴满瓶壁时,要用胰蛋白酶等处理后分瓶进行传

代培养,让细胞继续增殖。(2)从题干信息来看,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以用来

筛选细胞,所以该基因起到了标记基因的作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往往要选处在减数第二

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激活得到的重构胚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若想

获得多个胚胎,可以对早期胚胎进行胚胎分割,之后再移植,进而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

(3)相对于成年动物体细胞来说,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其全能性相对容易,所以用胚

胎细胞克隆动物的成功率较高。

24.(14分)我国科学工作者研究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抱杆菌能分

泌一种毒蛋白,该毒蛋白可使棉铃虫死亡,而对人、畜无害。而后,我国科技工作者成功

地将该毒蛋白基因转入棉花植株内并成功实现表达。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培育抗虫棉新品种应用了技术,该过程中,所用的“分子手术刀”

是,“分子缝合针”是,“分子运输车”

是o

(2)将毒蛋白基因转入棉花植株内的操作步骤:

(3)该技术除了取得经济效益外,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表现为

答案:(1)基因工程限制性内切核酸酶DNA连接酶

载体

(2)获得毒蛋白基因毒蛋白基因与载体结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毒蛋白基因导入受

体细胞毒蛋白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3)减少农药的使用,避免污染环境

25.(13分)白假丝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在正常人体内数量少,但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会

大量繁殖并引发感染性疾病。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小鼠被白假丝酵母菌感

染后所起的免疫过程。

(1)白假丝酵母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是o

(2)实验一:用相同数量的白假丝酵母菌分别感染野生型小鼠和/NK基因(一种蛋白激酶

基因)敲除小鼠,记录感染后小鼠存活情况并检测体内该菌的数量,结果如下。图1表明

感染白假丝酵母菌超过4d后;根据图2分析,

出现图]结果的原因是。

c

>

W睡

15

2.0

1.5

1.0

0.0

野生型小鼠JNK基因敲除小鼠

图2

(3)实验二:CD23蛋白负责激活免疫系统,为进一步研究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