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实施方案_第1页
三农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实施方案_第2页
三农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实施方案_第3页
三农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实施方案_第4页
三农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实施方案TOC\o"1-2"\h\u27654第1章引言 3227321.1项目背景 3184381.2建设目标 371421.3建设原则 313575第2章示范区概况 4325292.1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 496322.2农业产业现状 454112.3农业科技发展水平 42424第3章示范区规划布局 5242053.1规划理念 564033.2空间布局 532473.3功能区划分 56132第4章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653704.1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631594.1.1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机制 6148864.1.2构建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主体 660054.1.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692144.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6181664.2.1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688404.2.2构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网络 6101954.2.3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队伍建设 6244824.3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6292064.3.1构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767244.3.2加强农业科技培训与咨询服务 770474.3.3建立农业科技服务长效机制 78453第5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7206495.1产业结构优化 7116705.1.1优化作物种植结构 737655.1.2推进畜牧产业结构调整 744345.1.3发展水产业 7119055.2产业融合发展 7253635.2.1农业与加工业融合 7285225.2.2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 784315.2.3农业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融合 8191285.3产业链条延伸 832035.3.1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 8233305.3.2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8325035.3.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 8167195.3.4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86638第6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8300936.1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894516.1.1建设目标 8143576.1.2建设内容 889546.2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 973146.2.1建设目标 9191086.2.2建设内容 9211946.3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967726.3.1建设目标 975736.3.2建设内容 922156第7章农业绿色发展 9129337.1资源节约型农业 9246207.1.1优化农业生产布局 9204697.1.2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 1076947.1.3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011077.2环境友好型农业 1094787.2.1生态农业建设 10145537.2.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1026357.2.3农业气候适应性研究与应用 10253777.3生态循环农业 10218387.3.1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 1072137.3.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10299677.3.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114316第8章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 11320768.1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179118.1.1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1209958.1.2构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11191588.1.3完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 11235768.2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 11242078.2.1培育多元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11307568.2.2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能力建设 11157248.2.3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合作与联盟 1163208.3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 1187028.3.1创新农业生产性服务模式 1280518.3.2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12232708.3.3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示范 12197848.3.4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支持体系 121894第9章农民教育培训与创业就业 12263509.1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1265589.1.1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12237779.1.2完善农民教育培训基础设施 12213949.1.3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12304009.1.4制定农民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12239099.2农民创业就业支持政策 12182059.2.1贷款支持 12180319.2.2税收优惠 1347899.2.3产业扶持 1341309.2.4创业培训 13282429.3农民职业技能提升 1363489.3.1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13125289.3.2引导农民参加职业技能鉴定 13117089.3.3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对接机制 139899.3.4推广现代农业科技 131886第10章项目实施与保障措施 132684810.1组织管理 131823410.2资金筹措与使用 13376910.3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 14384710.4监测评估与调整优化 14第1章引言1.1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为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的重大举措。三农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重要载体,旨在集中展示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业发展,提高农业产值,促进农民增收。1.2建设目标三农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的建设目标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农业产业链为纽带,集成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打造具有区域特色、产业优势明显、辐射能力强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通过示范区建设,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2)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3)搭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平台,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4)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素质;(5)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1.3建设原则三农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的建设遵循以下原则:(1)科技创新原则。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进、集成和推广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科技水平。(2)产业融合原则。以农业产业链为纽带,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3)区域特色原则。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发挥区域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4)生态优先原则。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5)农民参与原则。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让农民在示范区建设中得到实惠,助力农民增收。(6)示范引领原则。发挥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周边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第2章示范区概况2.1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三农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地处平原,占地面积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度至度,北纬度至度。示范区东临山脉,西靠河流,南接地区,北界地市。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示范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年均气温约为℃,无霜期约为天,年降水量约为毫米。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为农业科技示范提供了有利的自然环境。2.2农业产业现状示范区农业产业以种植业为主,辅以养殖业。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有油菜、蔬菜、水果等。养殖业以养猪、养鸡、养鱼为主。示范区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比例逐渐调整,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目前示范区农业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但仍存在生产方式落后、科技含量不高、产业链条不完整等问题,亟待通过现代农业科技进行改造升级。2.3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示范区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先后引进和推广了一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在农作物种植方面,广泛应用了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在养殖业方面,普及了标准化养殖、疫病防控等技术。示范区还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方面,示范区内农业机械普及率较高,部分农场已实现无人机、智能监控系统等现代化农业设备的应用。总体来看,示范区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在区域内具有较高的地位,为实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提供了有力支撑。第3章示范区规划布局3.1规划理念三农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规划布局秉承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农民受益的理念。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发挥现代农业科技的引领作用,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3.2空间布局示范区空间布局遵循“一心、两轴、多区”的结构。(1)一心:以现代农业科技研发为中心,打造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高地。(2)两轴:依托交通主干道和自然条件,形成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产业发展轴,串联各个功能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3)多区:根据不同区域资源优势,打造多个产业集聚区,包括优质农产品生产区、农产品加工区、农业休闲旅游区等。3.3功能区划分示范区划分为以下五个功能区:(1)科技创新引领区:以农业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为主体,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示范区提供技术支撑。(2)现代农业展示区:集中展示国内外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提升农业产业形象。(3)产业融合示范区: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提高农业附加值。(4)绿色生态涵养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高农田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5)农民增收促进区:通过产业发展、就业培训、政策扶持等措施,提高农民收入,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第4章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4.1农业科技创新体系4.1.1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本示范区将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构建引导、企业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人才引进等手段,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4.1.2构建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发挥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多元化主体的作用,加强协同创新,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格局。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提高创新效率。4.1.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科研设施设备水平,优化创新环境,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重点支持农业科研单位、高校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科技创新团队。4.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4.2.1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4.2.2构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网络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构建覆盖示范区、乡镇、村组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网络。通过现场演示、技术培训、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将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到千家万户。4.2.3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队伍建设培育一支专业化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队伍,提高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推广能力。鼓励推广人员深入基层,了解农民需求,为农民提供精准、高效的科技成果服务。4.3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4.3.1构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搭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提供信息化支撑。通过平台实现农业科技信息共享,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效率。4.3.2加强农业科技培训与咨询服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与咨询服务,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结合示范区实际,举办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4.3.3建立农业科技服务长效机制完善农业科技服务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长效机制。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支持等手段,鼓励各类农业科技服务主体参与农业科技服务,形成多元化、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服务格局。第5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5.1产业结构优化5.1.1优化作物种植结构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优先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作物种类,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重点发展优质粮食、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产品,实现作物种植多样化、专用化和绿色化。5.1.2推进畜牧产业结构调整以提高畜牧产业效益和产品质量为核心,调整优化畜牧产业结构。加大优质、高产、高效畜牧品种的推广力度,提高畜产品附加值,促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5.1.3发展水产业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发展特色水产业,提高水产品产量和品质。加强渔业资源保护,推广绿色养殖技术,提高渔业综合效益。5.2产业融合发展5.2.1农业与加工业融合推进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深度融合,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5.2.2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积极发展农业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现代服务业,拓展农业功能,提高农业附加值。加强农业与物流、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提升农业产业链整体效益。5.2.3农业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融合推广新能源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利用新材料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产业,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5.3产业链条延伸5.3.1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推动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5.3.2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联合合作,形成产业链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5.3.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提升农业产业整体技术水平。5.3.4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载体,引导农业产业集聚发展,促进产业链条延伸。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第6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6.1农田水利设施建设6.1.1建设目标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为核心,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灌溉保证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6.1.2建设内容(1)完善灌排体系,加强灌区骨干工程和田间灌溉设施建设,提高灌排设施的配套率和覆盖率。(2)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提高农业用水效率。(3)加强水源工程建设,提高抗旱能力,保证农业生产用水需求。6.2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6.2.1建设目标推进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6.2.2建设内容(1)优化农业机械装备结构,发展适应不同作物和农业生产环节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2)推广智能农业装备,如无人植保机、智能拖拉机等,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3)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构建农业大数据平台,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管理决策支持。6.3农业生态环境建设6.3.1建设目标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核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高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6.3.2建设内容(1)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2)加强农田残膜回收利用,提高农田残膜回收率,减少土壤污染。(3)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如秸秆还田、粪便发酵等,提高农业废弃物利用率。(4)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推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技术,提高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通过以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为三农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第7章农业绿色发展7.1资源节约型农业7.1.1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根据资源条件和农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作物种植结构和养殖布局,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7.1.2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1)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2)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3)采用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7.1.3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收集、处理和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7.2环境友好型农业7.2.1生态农业建设(1)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化学农药使用;(2)实施农田生态保育,提高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3)发展林下经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7.2.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1)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降低农业对水体、土壤的污染;(2)实施农业生态修复工程,改善农业生态环境;(3)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7.2.3农业气候适应性研究与应用针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开展农业气候适应性研究,提高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7.3生态循环农业7.3.1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基础,构建“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7.3.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1)推广农业废弃物发酵技术,生产有机肥料;(2)利用农业废弃物发展生物质能源;(3)开展农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7.3.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根据区域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通过以上措施,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生态循环,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第8章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8.1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8.1.1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重点支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发展,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保证农技推广服务覆盖到村到户。8.1.2构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农民提供政策、市场、技术、天气等信息服务,提高农民信息化素养,促进农业与市场有效对接。8.1.3完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农业教育资源整合,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8.2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8.2.1培育多元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引导各类服务组织向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8.2.2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能力建设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8.2.3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合作与联盟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之间、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合作与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8.3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8.3.1创新农业生产性服务模式推广“一站式”农业生产性服务,将农业生产环节整合为一条龙服务,降低农民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8.3.2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8.3.3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示范8.3.4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支持体系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支持力度,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提供有力保障。第9章农民教育培训与创业就业9.1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为了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的发展,建立健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9.1.1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结合区域实际,建立包括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提高农民教育培训的覆盖面和针对性。9.1.2完善农民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先进的教育培训设备,改善教育培训条件,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9.1.3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提高农民教育培训质量。9.1.4制定农民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民教育培训管理制度,规范教育培训过程,保证教育培训质量。9.2农民创业就业支持政策为鼓励农民创业就业,推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发展,制定以下支持政策:9.2.1贷款支持为农民创业提供贷款支持,降低贷款利率,简化贷款手续,提高贷款额度。9.2.2税收优惠对农民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