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学习目标: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学习重难点: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课内探究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反射一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反射弧一一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的过程:感受器一好①—玲②—好传出神
经-->③。
合作探究一
1.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至少需要几个?
2.如何判断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
【训练】(双选)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相关知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反射是脊椎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B.反射弧完整就能形成反射
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D.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出现运动障碍,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的概念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
3.静息电位、动作电位
合作探究二
1.离体和生物内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有什么不同?
2.突触和突触小体又怎样的不同?
合作探究三
分析曲线变化时相应的离子流动情况。
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形成的曲线图解读
°时间/ms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的亚显微结构
2.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区别。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传递的方式
刺激的方式
作用速度
传导的方向
【训练】神经元接受刺激后,在产生并传导兴奋的过程中,发生了机械刺激(或其他刺激)转
变为电信号、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和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等变化,上述这些转变依次发
生在()
A.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B.刺激部位、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C.刺激部位、突触小体、突触后膜D.突触小体、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及分析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指针偏转情况分析
⑴两接头处同时兴奋,则指针不偏转。
⑵两接头处不同时兴奋,再分析哪个接头先兴奋,电流的
方向就由未兴奋的接头传向兴奋的接头,指针也由未兴奋的接
头偏向兴奋的接头。
2•归纳I①
⑴图1।,
①刺激a点时,指针先向左再向右,偏转两次。~~1~d
②刺激c点时,因b和d两点同时兴奋,指针不会偏转。图1
⑵图2
刺激c点时,由于d点与c点距离较近,所以d点首先兴奋,然后a点兴奋,
所以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第一次向右,第二次向左。
①刺激b点时,由于兴奋经过突触时要延搁,a点先兴奋,此后d点再兴奋(两处不同时
兴奋),指针先向左再向右,偏转两次。
②刺激c点时,由于兴奋无法在突触处逆向传递(即无法由c玲b传递),所以指针向右偏转
一次。
方法技巧: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由未兴奋的接头偏向兴奋的接头,由正电位指向负电位。对于常规的电流表来说,电流从正
极流入,指针会向右偏转,电流从负极流入,指针会向左偏转。
【训练】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
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予以一定的电流刺激,则甲、乙电流表指针发
生的变化是()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nPn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II»口;I。
C.甲向左偏转,乙向右偏转
D.甲向左偏转,乙不偏转细胞体轴突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情分析
有关于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一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
弧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过,所以教师可以给出少
量时间由学生快速阅读进行回忆,通过自主学习达到学习目标,并通
过提问及时深化。在课堂上,先梳理基础知识,重点突破本节核心要
点,并通过知能过关演练将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提高学生各种能力。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没有接触过,
不容易理解,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而这些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
学难点,特别是兴奋传导时膜电位的变化过程。教师在这方面通过指
导学生自主阅读、观察、小组合作探究,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启发、
拓展和模型构建等,最后总结传导特点,以达到教学目标。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效果分析
本节课,自己觉得成功的地方有三处: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通过多媒体课件生
动展现了许多学生所熟知的画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
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神经冲动的传导”这一知识时更直观,更有
效,使课堂有声有色,气氛和谐,课堂效果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这也
是我下一步要继续发扬的地方;
二是实例展示,实例分析,反复强调,提高课堂效率;
三是活学活用,让学生利用刚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本节课也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如教学过程中,由于某些问
题设计的过于简单,学生基本上都不需要太多的思考时间就知道答案
了,没有起到巩固课堂知识的预期作用。或是由于某些问题设计的不
够合理,许多同学在讨论时觉得无法找到答案,这也是教学过程中存
在较多的一个问题,以后在设计问题时一定会多加注意这一点,设计
的问题一定要有合理性、可操作性、目的性、阶段性,使学生有杆可
爬,以便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其次时间的把握有点不太到位,由于太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讲解,
这一块上花的时间有点超时,以至于后来的环节时间不充足。在今后
的教学过程中,这一方面需要重点改进,以留下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
由讨论。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与及后面的《通过激素的调节》是从个体水平上来阐述
稳态的维持,本书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是学习本节的基础,
而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则是从种
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层次上阐述稳态及其维持的。本章内容和后续几
章共同组成多层次生命系统的稳态、调节以及稳态与环境的关系的内
容,是一个整体。
本节课内容包括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兴奋的神经纤维上
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等内容。由于“神经调节的结构
基础和反射”的内容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较为容易理解,
重点是加深对知识点记忆和理解。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特别是膜电位的变化与电流表指针的偏转关系,还有“兴奋在神经元
之间传递”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故为本节复习的难
点。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评测练习
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B.最简单的反射弧至少由两个神经元组成
C.在膝跳反射过程中,有大脑的参与
D.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2.如图为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
A.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C.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D.以上说法都对
3.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①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脊髓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4.下列有关人脑高级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记忆必须加以巩固才能持
B.学习过程中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
C.大脑皮层位于大脑表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
D.大脑皮层S区受损,患者看不懂文字,听不懂别人的谈话
5.(双选)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突触前膜特异性识别的神经递质
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6.如图为一突触的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已知ab=bd,若分别刺激b、
c两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能偏转几次?()
A.b点2次,c点1次
B.b点1次,c点1.次
C.b点1次,c点2次
D.b点2次,c点0次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课后反思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整体上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学习,作为设计的初衷,并通过教师在其中的引导而使整堂课显得顺
畅自然。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
总结,教师穿插辅导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
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教师又通过引导学生针对学案中的“合作探究”
进行思考讨论,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总结出兴奋在离体和生物内神
经纤维上传导的差异。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可以得出结论,教师适时
点拨,引导学生站在整体感知知识的角度去分析兴奋产生的整个过程
中离子的变化情况,并能对比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差异。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一方面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另一方面通过和同学之间
的交流、讨论,再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学习习惯,还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更使
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对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更加提高了。充分体
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标精神。
丰富的多媒体教学素材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
难点,教师在平时要注意收集这些素材,适当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提
高课堂教学效果;
本节课,我觉得成功的地方有三处: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通过多媒体课件生
动展现了许多学生所熟知的画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
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
递”这一知识时更直观,更有效,使课堂有声有色,气氛和谐,课堂
效果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这也是我下一步要继续发扬的地方;
二是实例展示,实例分析,反复强调,提高课堂效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防伪保护膜行业发展研究报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国锻钢低温截止阀行业发展研究报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国金属拉手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记忆合金镜架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警戒带不锈钢支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快递行业的SWOT分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箱板纸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001
- 安全生产数据采集-第2部分-煤矿指标
- 打捞沉船施工方案
- 2025年汽车销售代理合同范本
- 检验科知识题库+答案
- 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分析标准表格模版
- 停车场月租卡办理登记表
- 项目六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 深基坑格构柱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 蒸汽压力流速流量管径关系
- 根管冲洗与消毒演示文稿
- 屠宰厂废水处理站工艺初步设计资料
- 汽车行业VDA6.3过程审核检查表及评分标准
- GB/T 2930.4-2017草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 GB/T 16604-2017涤纶工业长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