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_第1页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_第2页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_第3页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_第4页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0分)

1.(2023六上·大埔期中)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检阅苍海一粟B.废话千均一发

C.磁场自作自受D.拥带忘乎所以

【答案】C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有误,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故“苍海一粟"的”苍"错误。

B、有误,千钧一发:一根头发上吊着千钧的重物,比喻非常危急。故”千均一发"的”均"错误。

C、正确。

D、有误,拥戴:拥护推崇爱戴。故”拥带"的”带"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2.(2023六上·大埔期中)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蒙古(méng)B.逶迤(yì)

C.单薄(bó)D.疙瘩(dā)

【答案】C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有误,蒙:读”méng"指遮盖。读”mēng"指欺骗。读”měng"指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辽宁、宁夏、新疆、甘肃、青海、河北、河南。故”蒙古"的”蒙"读”měng"。

B、有误,”逶迤"的”迤"应读”yí"。

C、正确。

D、有误,”疙瘩"的”瘩"应读”da"。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3.(2023六上·大埔期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B.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C.花墙边两株紫色的丁香,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D.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玻璃的带子—河!

【答案】B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A、把”草原、羊群"分别比作”绿毯、大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B、把骏马和大牛,当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C、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D、把”河"比作”玻璃的带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4.(2023六上·大埔期中)下列诗(词)不是宋代作品的一项是()

A.《宿建德江》B.《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C.《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D.《春日》

【答案】A

【知识点】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A、不是,《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是唐代作品。

B、C、D都是宋代作品。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作家及其作品。作家及其作品属于文学常识的范畴,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5.(2023六上·大埔期中)“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这句话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A.打比方B.举例子C.作比较D.列数字

【答案】C

【知识点】作比较说明方法

【解析】【分析】句子把"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进行了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是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文章中的说明方法必须要通过文中的句子进行理解和分析。说明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等,要根据文中的句子去判断说明方法。

6.(2023六上·大埔期中)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早先做了坏事,现在风声紧了,自然每天心惊肉跳,睡不好觉。

B.你别老是用那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口气跟我说话。

C.骗子们行骗手段之隐蔽,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他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又想了一遍,仍然对妻子的做法百思不得其解。

【答案】C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A.“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事临头而心神不宁。结合词语意思和句子语境,使用正确;

B.“居高临下”立足高处,俯向下边。形容不可阻挡的形势。结合词语意思和句子语境,使用正确;

C.“叹为观止"用来赞叹所见的事物尽善尽美,好到了极点。结合词语意思和句子语境,使用不恰当;

D.“百思不得其解”多次、反复地思考也无法理解。表示对事情感到十分意外或十分复杂,不可思议,也比喻对事情百般思索也没有结果。结合词语意思和句子语境,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学生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还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7.(2023六上·大埔期中)下列不属于小说三要素的是()

A.环境B.人物C.情节D.地点

【答案】D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及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8.(2023六上·大埔期中)选择恰当的词语。

我和妈妈站在山顶上()远方,不禁让人神清气爽。

A.探望B.眺望C.张望D.仰望

【答案】B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探望:看望(多指远道)。

眺望:指从高处远望。

张望:向四周或远处看。

仰望:抬头向上看。

根据词义,结合语境故填:眺望。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选字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字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9.(2023六上·大埔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小王对自己能否写好毛笔字,充满了信心。

B.看了《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大家都深受感动。

C.群众差不多几乎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

D.冬天,凛冽的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答案】B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A、有误,两面对一面,应去掉句中的"否”字。

B、正确。

C、有误,重复啰嗦,句中的"差不多”和"几乎”意思相近,删除其中一个即可。

D、有误,用词不当,"拂”的意思是轻轻擦过,多形容春风、微风等;"凛冽的寒风”指风很猛烈、迅速,应将"拂面而来”改为"扑面而来”。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

10.(2023六上·大埔期中)关于《童年》,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一部自传体小说。

B.故事讲述的是阿廖沙从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C.阿廖沙的舅舅粗野自私,经常毒打孩子们,曾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觉。

D.阿廖沙在慈祥的外祖母、善良而乐观的小茨冈和忠厚老实的格里高利等人的影响下,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和充满爱心的人。

【答案】C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文章人物形象理解

【解析】【分析】《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该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结合作品内容可知,A、B、D正确。

C.有误,文中阿廖沙来到外祖父家时,外祖父家业已经开始衰落,由于家业不景气,外祖父变得也愈加专横暴躁。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地争吵、斗殴。在这个家庭里,阿廖沙看到人与人之间弥漫着仇恨之雾,连小孩也为这种气氛所毒害。阿廖沙一进外祖父家就不喜欢外祖父,害怕他,感到他的眼里含着敌意。一天,他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并害了一场大病。因此,文中经常毒打孩子们,把阿廖沙打的失去知觉的人是外祖父。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经典名著。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

二、读拼音,写词语。(8分)

11.(2023六上·大埔期中)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fēngbào来临前的大海bōtāoxiōngyǒng,狂风的怒吼令人感到xīnjīngròutiào,我不禁抱怨起这zāogāo的天气。

(2)páoxiào的江水从xuányá峭壁上冲下来,映入yǎnlián的是漫天的云烟,一片míméng。

【答案】(1)风暴;波涛汹涌;心惊肉跳;糟糕

(2)咆哮;悬崖;眼帘;迷蒙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看拼音写词语,拼读时要注意声母,韵母的前鼻音与后鼻音,声调。(1)依次填入的词语是:风暴、波涛汹涌、心惊肉跳、糟糕,书写时注意字形“暴"汹”“惊"糟”。

(2)依次填入的词语是:咆哮、悬崖、眼帘、迷蒙;书写时注意字形“哮"崖”“帘"。

故答案为:(1)风暴、波涛汹涌、心惊肉跳、糟糕;(2)咆哮、悬崖、眼帘、迷蒙。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看拼音写词语,拼读时要注意声母,韵母的前鼻音与后鼻音,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偏旁、笔画。词语基本选自课内,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对于要求掌握的词语要多读多写。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6分)

12.(2023六上·大埔期中)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钉截铁技高一居高下全神注

排山海喜出外出心裁粉身骨

(2)李明在比赛中,以大比分遥遥领先,轻松获胜。

(3)小明在课间看起了画报,,忘乎所以,竟然没注意到老师走到他身边。

【答案】(1)斩;筹;临;贯;倒;望;别;碎

(2)技高一筹

(3)全神贯注

【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所给的字词可知这些词语是:斩钉截铁、技高一筹、居高临下、全神贯注、排山倒海、喜出望外、别出心裁、粉身碎骨。

(2)技高一筹:指技术高人一筹,形容比别人厉害,技艺比别人高一些。根据语境选”技高一筹"。

(3)全神贯注:精神高度集中。根据语境选”全神贯注"。

故答案为:(1)斩、筹、临、贯、倒、望、别、碎;(2)技高一筹;(3)全神贯注。

【点评】考查了补写词语和选词填空。补写词语时只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3.(2023六上·大埔期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下课了,同学们一窝蜂似的有序地走出教室。(原句上修改病句)

(2)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缩句)

(3)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惊叹。(改为反问句)

【答案】(1)下课了,同学们有序地走出教室。

(2)桑娜补帆。

(3)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怎能不令人惊叹呢?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缩句

【解析】【分析】(1)语义矛盾,删去”一窝蜂似的"。

(2)缩句,删去”渔夫的妻子"”坐在火炉旁"”一张破"。

(3)”令人惊叹"前加”怎能不”,句末加”呢”,句号变问号。

故答案为:(1)下课了,同学们有序地走出教室;(2)桑娜补帆;(3)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怎能不令人惊叹呢?

【点评】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子成分残缺、词语搭配不当、语意重复啰嗦、词序不对、前后矛盾、语意含混或错误、不合逻辑、乱用关联词语。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4.(2023六上·大埔期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唐代诗人孟浩然夜宿建德江,遥望旷野上的天空,凝视水中的月亮,不禁吟诵起诗句:“,。”秋意正浓,他又不禁想起了与好友的重阳节之约:,。

(2)夏日,宋代诗人苏轼站在望湖楼远眺时,忽然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不禁吟诵起诗句:“___,___。"

(3)夏夜,宋代词人辛弃疾漫步在田边收起到处蛙声一片,因此写下千古名句:___,。

(4)在“日积月累”中,我欣赏到朱熹所绘“等闲识得东风面,___。"的春天的绚丽多彩。体会到曹植“捐躯赴国难,”的壮志豪情。

【答案】(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万紫千红总是春;视死忽如归

【知识点】古诗词默写

【解析】【分析】(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意思是: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出自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意思是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意思是: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是: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意思是: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曹植的名句,意思:抱着为国家为正义而死的决心奔赴国难,把死亡看得就像回家一样。表现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和崇高思想。

故答案为:(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4)万紫千红总是春、视死忽如归。

【点评】考查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六、阅读与理解。(20分)

(2023六上·大埔期中)阅读与理解。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15.照样子,写词语。

干干净净:

闪闪发亮:

16.找出具体描写“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的句子。

17.桑娜为什么会感到“心惊肉跳”?

18.从哪些描写中可以感受到桑娜一家是“穷人"?

【答案】15.安安静静;斤斤计较

16.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17.①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②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

18.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知识点】AABB式词语;AABC式词语

【解析】【点评】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5.”干干净净"是AABB式的词语,类似的词语有:安安静静、高高兴兴。

”闪闪发亮"是AABC式的词语,类似的词语有:津津有味、斤斤计较。

故答案为:安安静静、斤斤计较

16.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17.阅读文段,结合”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可知,桑娜之所以会感到”心惊肉跳”,有两个原因:①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②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

故答案为:①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②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

18.阅读句子”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可知,从这句话可以感受到桑娜一家是”穷人"。

故答案为: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2023六上·大埔期中)阅读与理解。

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①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③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①长:首领。这里用作动词,当首领。②信:诚实。③遂:就:于是。

19.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狐假虎威"中的“假”的意思是()

A.虚伪的

B.借

C.假如

②“子无敢食我也!"中的语气词“也”的作用是()

A.表示陈述

B.表示疑问

C.表示感叹

③这则寓言故事中的狐狸喻示了生活中的哪一种人?()

A.见风使舵之人

B.仗势欺人之人

C.自欺欺人之人

20.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答案】19.B,C,B

20.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知识点】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19.①"狐假虎威”的意思是: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假:借。故选B

②"子无敢食我也!”的意思是:您不敢吃我。句中的语气词"也”的作用是表示感叹。故选C。

③联系古文上下文可知,《狐假虎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仗势欺人的坏蛋,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决不会有好的下场。故选B。

故答案为:B,C,B

20."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的意思是: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故答案为: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2023六上·大埔期中)阅读。

藏羚羊的跪拜

这是一个发生在西藏(zàngcáng)____的故事。过去,藏北有一个老猎人,他无名无姓,随身携带的一项小帐篷就是他的家。

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突然看见对面不远处的草地上站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赶紧转(zhuǎnzhuàn)____身拿来猎枪,瞄准了那只藏羚羊。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好像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向前走了几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眼泪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着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他明白藏羚羊下跪是在向他(请求乞求)____饶命。但是,以打猎为生的他早已变得冷冰冰的。他双眼一闭,扣动了扳机。随着枪声,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下去的时候,仍然(保持坚持)____着跪拜的姿势,两行泪痕也清晰可见。

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突然,他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刀子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已经成型的小藏羚羊!原来,藏羚羊跪拜是为了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啊!老猎人的心颤抖了,他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已。

从此,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2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或读音。

22.“从此,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23.保护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共同的呼声。请你拟一条公益广告词,宣传这一主张。

【答案】21.zàng,zhuǎn,请求,保持

22.那头母羚羊的行为撼动了老猎人的心,老猎人为自己猎杀它们的行为感到懊悔,为了不伤害更多的小生灵他选择了离开藏北草原。

23.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别让人类成为最孤单的生命。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训练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完成的关键是认真阅读短文内容,读懂短文。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是阅读题的常见问题,在回答问题之前要仔细阅读短文,充分理解短文内容,然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21.”藏"读”zàng"时意思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读”cáng"时指隐避起来。故”西藏"的”藏"选择”zàng"。”转"读”zhuǎn"时意思指改换方向。读”zhuàn"时意思是旋转。故”转身"的”转"选择”zhuǎn"。乞求:指请求给予。请求:恳切地希望或请求。根据语义应选”请求"。保持:维持原状。坚持:坚决保持、维护或进行。结合语境选择”保持"。

故答案为:zàng,zhuǎn,请求,保持

22.阅读句子”原来,藏羚羊跪拜是为了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啊!老猎人的心颤抖了,他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已"可知,老猎人之所以会在藏北草原消失,是因为那头母羚羊的行为撼动了老猎人的心,老猎人为自己猎杀它们的行为感到懊悔,为了不伤害更多的小生灵他选择了离开藏北草原。

故答案为:那头母羚羊的行为撼动了老猎人的心,老猎人为自己猎杀它们的行为感到懊悔,为了不伤害更多的小生灵他选择了离开藏北草原。

23.学生拟写标语时注意围绕”保护动物"这一主题回答即可。示例: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别让人类成为最孤单的生命。

故答案为: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别让人类成为最孤单的生命。

七、习作与表达。(30分)

24.(2023六上·大埔期中)习作与表达。

同学们一定参加过很多活动,比如讲故事比赛、文艺汇演、跳绳比赛……请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动写下来。写活动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答案】一次难忘的活动

岁月像湍湍激流,不断冲刷我的记忆,多彩的校园生活中许多事情已经模糊,但在我心灵深处,有一件事,一直令我难忘。

记得那是去年的秋天,老师为了让我们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我们的观察力,组织了一场拔河比赛。老师把我们分为两个队,一个是“猛虎队”,另一个是“雄鹰队"。我被分到了“雄鹰队”。两队实力相当,互不相让,同学们一个个英姿飒爽、昂首挺胸,一场针锋相对的比赛即将展开了。随着老师的哨声,比赛开始了。双方队员握紧绳子,他们一个个脚蹬着地,身体向后倾,拼命向自己的方向拽绳子。绳中间的红绸带一会儿移向“猛虎队”,一会儿又移向“雄鹰队”,互不相让。双方啦啦队的队员们,也齐声呐喊,不停地为自己队擂鼓助威。我的手都拽红了,可绳子还是不动一下,双方进入僵持状态。此时,我方的队员们一个个都红了眼,有的人脸憋得通红,有的人龇着牙、咧着嘴在较劲,还有的人双手紧握绳子铆足了劲向自己方向拉。最后,我们队使出了全力,随着啦啦队的喊声,红绸一下子移向了我方,我们“雄鹰队"胜了。后来两局我们队乘胜前进,连续获胜,最终我们取得了胜利。

这次拔河比赛,使我明白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更激励我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上,要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拔河比赛。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自命题的叙事作文,要求以”一次难忘的活动"为话题,选择你印象深刻的一次活动写一篇作文。你都参加过哪些活动?把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动写下来和同学们分享。写活动要求写清楚”六要素”,要把活动或者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活动或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出来,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可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要写好群体活动,又要把个体代表写进去;既要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点评】本文选取难忘又有意义的校园拔河活动来写,重点写了紧张激烈的场面活动和自己的亲身感受,最后总结活动感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要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1/1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0分)

1.(2023六上·大埔期中)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检阅苍海一粟B.废话千均一发

C.磁场自作自受D.拥带忘乎所以

2.(2023六上·大埔期中)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蒙古(méng)B.逶迤(yì)

C.单薄(bó)D.疙瘩(dā)

3.(2023六上·大埔期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B.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C.花墙边两株紫色的丁香,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D.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玻璃的带子—河!

4.(2023六上·大埔期中)下列诗(词)不是宋代作品的一项是()

A.《宿建德江》B.《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C.《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D.《春日》

5.(2023六上·大埔期中)“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这句话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A.打比方B.举例子C.作比较D.列数字

6.(2023六上·大埔期中)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早先做了坏事,现在风声紧了,自然每天心惊肉跳,睡不好觉。

B.你别老是用那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口气跟我说话。

C.骗子们行骗手段之隐蔽,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他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又想了一遍,仍然对妻子的做法百思不得其解。

7.(2023六上·大埔期中)下列不属于小说三要素的是()

A.环境B.人物C.情节D.地点

8.(2023六上·大埔期中)选择恰当的词语。

我和妈妈站在山顶上()远方,不禁让人神清气爽。

A.探望B.眺望C.张望D.仰望

9.(2023六上·大埔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小王对自己能否写好毛笔字,充满了信心。

B.看了《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大家都深受感动。

C.群众差不多几乎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

D.冬天,凛冽的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10.(2023六上·大埔期中)关于《童年》,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一部自传体小说。

B.故事讲述的是阿廖沙从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C.阿廖沙的舅舅粗野自私,经常毒打孩子们,曾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觉。

D.阿廖沙在慈祥的外祖母、善良而乐观的小茨冈和忠厚老实的格里高利等人的影响下,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和充满爱心的人。

二、读拼音,写词语。(8分)

11.(2023六上·大埔期中)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fēngbào来临前的大海bōtāoxiōngyǒng,狂风的怒吼令人感到xīnjīngròutiào,我不禁抱怨起这zāogāo的天气。

(2)páoxiào的江水从xuányá峭壁上冲下来,映入yǎnlián的是漫天的云烟,一片míméng。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6分)

12.(2023六上·大埔期中)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钉截铁技高一居高下全神注

排山海喜出外出心裁粉身骨

(2)李明在比赛中,以大比分遥遥领先,轻松获胜。

(3)小明在课间看起了画报,,忘乎所以,竟然没注意到老师走到他身边。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3.(2023六上·大埔期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下课了,同学们一窝蜂似的有序地走出教室。(原句上修改病句)

(2)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缩句)

(3)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惊叹。(改为反问句)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4.(2023六上·大埔期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唐代诗人孟浩然夜宿建德江,遥望旷野上的天空,凝视水中的月亮,不禁吟诵起诗句:“,。"秋意正浓,他又不禁想起了与好友的重阳节之约:,。

(2)夏日,宋代诗人苏轼站在望湖楼远眺时,忽然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不禁吟诵起诗句:“___,___。”

(3)夏夜,宋代词人辛弃疾漫步在田边收起到处蛙声一片,因此写下千古名句:___,。

(4)在“日积月累"中,我欣赏到朱熹所绘“等闲识得东风面,___。”的春天的绚丽多彩。体会到曹植“捐躯赴国难,"的壮志豪情。

六、阅读与理解。(20分)

(2023六上·大埔期中)阅读与理解。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15.照样子,写词语。

干干净净:

闪闪发亮:

16.找出具体描写“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的句子。

17.桑娜为什么会感到“心惊肉跳"?

18.从哪些描写中可以感受到桑娜一家是“穷人”?

(2023六上·大埔期中)阅读与理解。

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①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③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①长:首领。这里用作动词,当首领。②信:诚实。③遂:就:于是。

19.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狐假虎威”中的“假"的意思是()

A.虚伪的

B.借

C.假如

②“子无敢食我也!”中的语气词“也"的作用是()

A.表示陈述

B.表示疑问

C.表示感叹

③这则寓言故事中的狐狸喻示了生活中的哪一种人?()

A.见风使舵之人

B.仗势欺人之人

C.自欺欺人之人

20.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2023六上·大埔期中)阅读。

藏羚羊的跪拜

这是一个发生在西藏(zàngcáng)____的故事。过去,藏北有一个老猎人,他无名无姓,随身携带的一项小帐篷就是他的家。

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突然看见对面不远处的草地上站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赶紧转(zhuǎnzhuàn)____身拿来猎枪,瞄准了那只藏羚羊。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好像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向前走了几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眼泪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着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他明白藏羚羊下跪是在向他(请求乞求)____饶命。但是,以打猎为生的他早已变得冷冰冰的。他双眼一闭,扣动了扳机。随着枪声,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下去的时候,仍然(保持坚持)____着跪拜的姿势,两行泪痕也清晰可见。

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突然,他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刀子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已经成型的小藏羚羊!原来,藏羚羊跪拜是为了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啊!老猎人的心颤抖了,他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已。

从此,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2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或读音。

22.“从此,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23.保护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共同的呼声。请你拟一条公益广告词,宣传这一主张。

七、习作与表达。(30分)

24.(2023六上·大埔期中)习作与表达。

同学们一定参加过很多活动,比如讲故事比赛、文艺汇演、跳绳比赛……请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动写下来。写活动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有误,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故“苍海一粟"的”苍"错误。

B、有误,千钧一发:一根头发上吊着千钧的重物,比喻非常危急。故”千均一发"的”均"错误。

C、正确。

D、有误,拥戴:拥护推崇爱戴。故”拥带"的”带"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2.【答案】C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有误,蒙:读”méng"指遮盖。读”mēng"指欺骗。读”měng"指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辽宁、宁夏、新疆、甘肃、青海、河北、河南。故”蒙古"的”蒙"读”měng"。

B、有误,”逶迤"的”迤"应读”yí"。

C、正确。

D、有误,”疙瘩"的”瘩"应读”da"。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3.【答案】B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A、把”草原、羊群"分别比作”绿毯、大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B、把骏马和大牛,当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C、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D、把”河"比作”玻璃的带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4.【答案】A

【知识点】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A、不是,《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是唐代作品。

B、C、D都是宋代作品。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作家及其作品。作家及其作品属于文学常识的范畴,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5.【答案】C

【知识点】作比较说明方法

【解析】【分析】句子把”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进行了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是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文章中的说明方法必须要通过文中的句子进行理解和分析。说明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等,要根据文中的句子去判断说明方法。

6.【答案】C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A.“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事临头而心神不宁。结合词语意思和句子语境,使用正确;

B.“居高临下"立足高处,俯向下边。形容不可阻挡的形势。结合词语意思和句子语境,使用正确;

C.“叹为观止”用来赞叹所见的事物尽善尽美,好到了极点。结合词语意思和句子语境,使用不恰当;

D.“百思不得其解"多次、反复地思考也无法理解。表示对事情感到十分意外或十分复杂,不可思议,也比喻对事情百般思索也没有结果。结合词语意思和句子语境,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学生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还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7.【答案】D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及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8.【答案】B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探望:看望(多指远道)。

眺望:指从高处远望。

张望:向四周或远处看。

仰望:抬头向上看。

根据词义,结合语境故填:眺望。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选字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字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9.【答案】B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A、有误,两面对一面,应去掉句中的”否"字。

B、正确。

C、有误,重复啰嗦,句中的”差不多"和”几乎"意思相近,删除其中一个即可。

D、有误,用词不当,”拂"的意思是轻轻擦过,多形容春风、微风等;”凛冽的寒风"指风很猛烈、迅速,应将”拂面而来"改为”扑面而来"。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

10.【答案】C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文章人物形象理解

【解析】【分析】《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该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结合作品内容可知,A、B、D正确。

C.有误,文中阿廖沙来到外祖父家时,外祖父家业已经开始衰落,由于家业不景气,外祖父变得也愈加专横暴躁。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地争吵、斗殴。在这个家庭里,阿廖沙看到人与人之间弥漫着仇恨之雾,连小孩也为这种气氛所毒害。阿廖沙一进外祖父家就不喜欢外祖父,害怕他,感到他的眼里含着敌意。一天,他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并害了一场大病。因此,文中经常毒打孩子们,把阿廖沙打的失去知觉的人是外祖父。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经典名著。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

11.【答案】(1)风暴;波涛汹涌;心惊肉跳;糟糕

(2)咆哮;悬崖;眼帘;迷蒙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看拼音写词语,拼读时要注意声母,韵母的前鼻音与后鼻音,声调。(1)依次填入的词语是:风暴、波涛汹涌、心惊肉跳、糟糕,书写时注意字形“暴”“汹"惊”“糟"。

(2)依次填入的词语是:咆哮、悬崖、眼帘、迷蒙;书写时注意字形“哮”“崖"帘”。

故答案为:(1)风暴、波涛汹涌、心惊肉跳、糟糕;(2)咆哮、悬崖、眼帘、迷蒙。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看拼音写词语,拼读时要注意声母,韵母的前鼻音与后鼻音,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偏旁、笔画。词语基本选自课内,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对于要求掌握的词语要多读多写。

12.【答案】(1)斩;筹;临;贯;倒;望;别;碎

(2)技高一筹

(3)全神贯注

【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所给的字词可知这些词语是:斩钉截铁、技高一筹、居高临下、全神贯注、排山倒海、喜出望外、别出心裁、粉身碎骨。

(2)技高一筹:指技术高人一筹,形容比别人厉害,技艺比别人高一些。根据语境选"技高一筹”。

(3)全神贯注:精神高度集中。根据语境选"全神贯注”。

故答案为:(1)斩、筹、临、贯、倒、望、别、碎;(2)技高一筹;(3)全神贯注。

【点评】考查了补写词语和选词填空。补写词语时只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13.【答案】(1)下课了,同学们有序地走出教室。

(2)桑娜补帆。

(3)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怎能不令人惊叹呢?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缩句

【解析】【分析】(1)语义矛盾,删去"一窝蜂似的”。

(2)缩句,删去"渔夫的妻子”"坐在火炉旁”"一张破”。

(3)"令人惊叹”前加"怎能不”,句末加"呢”,句号变问号。

故答案为:(1)下课了,同学们有序地走出教室;(2)桑娜补帆;(3)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怎能不令人惊叹呢?

【点评】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子成分残缺、词语搭配不当、语意重复啰嗦、词序不对、前后矛盾、语意含混或错误、不合逻辑、乱用关联词语。

14.【答案】(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万紫千红总是春;视死忽如归

【知识点】古诗词默写

【解析】【分析】(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意思是: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出自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意思是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意思是: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是: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意思是: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曹植的名句,意思:抱着为国家为正义而死的决心奔赴国难,把死亡看得就像回家一样。表现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和崇高思想。

故答案为:(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4)万紫千红总是春、视死忽如归。

【点评】考查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答案】15.安安静静;斤斤计较

16.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17.①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②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

18.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知识点】AABB式词语;AABC式词语

【解析】【点评】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5."干干净净”是AABB式的词语,类似的词语有:安安静静、高高兴兴。

"闪闪发亮”是AABC式的词语,类似的词语有:津津有味、斤斤计较。

故答案为:安安静静、斤斤计较

16.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