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多声部教学策略探究_第1页
小学音乐课堂多声部教学策略探究_第2页
小学音乐课堂多声部教学策略探究_第3页
小学音乐课堂多声部教学策略探究_第4页
小学音乐课堂多声部教学策略探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开展好小学音乐课堂多声部教学,有益于提高学生理解水平,促进学生的音乐表达。论述小学音乐课堂多声部教学一般会用到的方法,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究小学音乐课堂多声部教学策略,提出教师可按认识、探索、表达的顺序指导学生,组织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多声部音乐学习内容。【关键词】小学音乐;多声部教学;教学策略按声部数量划分,小学音乐教学所涉及的音乐作品可分为单声部音乐作品与多声部音乐作品。多声部音乐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塑造音乐形象,完成音乐内涵的表达。《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积极创设条件开展全员参与的班级合唱。可运用模唱、手势辅助、声部叠加、音程构唱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多声部听觉感知能力和合唱能力。在合唱中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由此可知,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指导学生明确多声部是什么,多声部音乐作品的特点是什么,学会进行多声部音乐表达,是当下小学音乐课堂多声部教学的重点。一、小学音乐课堂多声部教学常用方法教师负责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所采取的课堂教学策略对育人效果有直接影响。为发挥小学音乐课堂育人价值,提高多声部教学效率,教师有必要积极研读有关文献,探索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等多种小学音乐课堂多声部教学方法,建设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听、唱的能力的教学环境。(一)达尔克罗兹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强调,要发展人的音乐感受、音乐表达能力,需先培养人的情感感受、分析、表达能力[1]。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主要包括体态律动、视唱练耳等内容。其中:体态律动需要随着音乐节奏律动身体,通过拍手、摇摆身体等方式感受音乐,从而提升音乐鉴赏体验;视唱练耳需要通过观看乐谱明确音阶变化,通过演唱训练感受音节变化,在学习音名的过程中识谱,从而提高音乐理解与表现能力。在小学音乐课堂多声部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感知多声部音乐特点,学习多声部音乐演唱技巧,锻炼学生的聆听能力与歌唱能力。(二)奥尔夫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提倡“先育人,再教音乐”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强调音乐教育的重点在于启发学生,提升学生的表现能力。在小学音乐课堂多声部教学中,教师可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组织游戏、创设情境等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释放学生唱、奏的潜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欣赏多声部音乐作品,获得音乐学习感悟。(三)柯达伊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主要涉及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等。其中:首调唱名法主张用唱名do、re、mi、fa、sol、la、si来表示与某一主音相关的七个音阶,有利于指导学生掌握相对音高,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柯尔文手势是用于音乐教学的特定手势,具有使抽象的音乐符号变得直观形象的作用,可帮助学生理解唱名体系中有关音级的内容[2]。在小学音乐课堂多声部教学中,教师可应用柯尔文手势进行多声部合唱训练,如用两只手表示两个声部的音高,使学生在观看手势的过程中学习多声部音乐,指导学生体会音乐的魅力。二、小学音乐课堂多声部教学策略(一)进行聆听,指导学生认识多声部音乐《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良好的音乐听觉和欣赏能力对学生丰富情感体验、积累音乐听觉经验、感受音乐的美好、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认识到音乐听觉和欣赏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通过组织聆听教学活动拉近学生与多声部音乐作品的距离,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发现音乐的不同声部,逐步加深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认识[3]。下面,笔者结合苏少版二年级下册《出旗曲》的课堂教学案例进行策略探讨。1.借助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堂中组织游戏,可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快速投入学习活动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学内容特征组织合适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在兴趣的驱动下发现不同声部的区别。《出旗曲》共有三个声部,分别由大鼓、小军鼓、镲演绎。大鼓是打击乐器中的一种,用力度的变化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音色具有雄壮有力等特征;小军鼓属于双面膜鸣乐器,音色清晰、明快,并伴有沙沙的声音,演奏方式有单奏、双奏和滚奏三种;镲也是一种打击乐器,通过双击、磨击可使乐音自然延续。为激发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应用大鼓、小军鼓、镲、锣组织“听音辨别”游戏。游戏规则是:讲台上的学生面向黑板,由教师在学生身后敲击某种乐器,要求学生辨别是哪种乐器;准确辨别乐器次数最多的学生获胜。教师组织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为其主动探索《出旗曲》的不同声部的特征奠定基础。2.结合唱名引导学生感知应用首调唱名法引导学生认识乐曲中与主音有关联的音阶,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知多声部音乐。教师可以展示曲谱,让学生找出乐曲中音级之间的关系,在聆听的过程中归纳多声部音乐的表现技巧,加深学生认识。教师可展示《出旗曲》中如“|5551|3.1|5131|5-|”等曲谱,将相应的片段播放三次,要求学生分别聆听大鼓、小军鼓、镲的演奏。学生听出某一种乐器的声音后,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关注节奏的变化,感受乐器所传递的昂扬、欢快等情绪。教师指导学生对照曲谱反复聆听音乐,能使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辨别出不同声部的差异,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认知。3.通过对比加深学生感悟在课堂中指导学生比较单声部音乐作品与多声部音乐作品,或比较同一首多声部音乐作品的不同声部,可加深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学习感悟[4]。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出问题,借助问题驱动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教师可先播放《共产儿童团歌》,再播放《出旗曲》,之后提出“两首乐曲有什么区别?”这一问题,由此启发学生对单声部音乐与多声部音乐进行探索,使学生在聆听、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共产儿童团歌》是一首单声部音乐,《出旗曲》是一首多声部音乐,进而对单声部音乐、多声部音乐有更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重复播放《出旗曲》,并提出“《出旗曲》的三个声部有什么区别?”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围绕这一问题,与小组成员讨论不同乐器音色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对《出旗曲》形成独特的感悟。(二)关注节奏,指导学生探索多声部音乐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关注音乐的节奏变化,可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教师应认识到节奏教学的价值,指导学生基于音乐节奏探索多声部音乐,达成教学目的。为此,教师可将情境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等应用到小学音乐课堂多声部教学当中,通过创新教学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探索音乐节奏特征的过程中感受多声部音乐的特点。下面,笔者以苏少版三年级上册《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课堂教学为例来进行策略探讨。1.基于情境体验感受音乐特点基于多声部教学要求,将体现音乐作品内涵的图片、视频等资源用于课堂教学,能提升学生学习多声部音乐的体验。教师可应用情境教学法,创设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且能激发学生积极学习情感的教学情境,使其在亲身体验、综合感知的过程中发现多声部音乐作品的特点。为使学生通过对《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学习,感悟二声部合唱和谐、统一的特点,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关于歌舞剧《东方红》中秧歌舞的视频,组织学生一边观看舞蹈演员的肢体动作,一边聆听秧歌舞的背景音乐,体会打击乐器相互配合所营造出的欢乐氛围。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入《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多声部教学内容,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聆听,发现这首歌在节奏等各个方面的特征及其所展现的人们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指导学生在情境中探究这首歌演唱方面的问题。2.伴随体态律动感受音乐特点体态律动法关注学生的个人学习实践,倡导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律动身体,培养音感与理解能力。教师可结合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中关于体态律动的内容,通过组织律动活动,使学生在控制身体的律动节奏、摆出某些姿势的过程中体会多声部音乐作品的特点。教师可在课堂上将《八月桂花遍地开》作为背景音乐,演示秧歌舞中的十字步,指导学生感受身体律动与音乐节奏变化的共同点。在学生掌握十字步后,教师可要求学生每两人为一组,根据这首歌的两个声部进行演绎。教师将体态律动与二声部合唱教学巧妙结合,能帮助学生熟练掌握音乐节奏,进一步认识这首歌及二声部合唱。(三)注重实践,指导学生进行多声部音乐表达目前,一些学生对多声部音乐作品的认识不够深刻,在聆听的过程中难以及时发现多声部音乐作品的不同声部的区别,在演唱时难以展现不同声部的特征,缺乏进行多声部音乐表达的意识。对此,教师需要在小学音乐课堂多声部教学中组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进行多声部音乐表达的意识。下面,笔者结合苏少版三年级上册《溜溜山歌》的课堂教学案例进行策略探讨。1.结合固定音型进行演唱固定音型会在一首音乐中重复出现,可用于表现音乐的节奏、情感。教师可以组织多声部演唱活动,在活动中将演唱内容与固定音型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明确不同声部的演唱方式。教师可结合《溜溜山歌》的固定音型“|XXXXX|XXXX|”,让学生先用“噜”来模唱,帮助学生在模唱中掌握一字多音的演唱技巧,再进行二声部合唱。同时,教师应在学生演绎不同声部对应的内容时指出他们的问题,指导他们在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学会进行多声部演唱。2.通过音乐创编进行探索小学音乐教学所涉及的音乐作品的节奏往往具有结构化、反复出现的特征。为进一步锻炼学生进行多声部演唱的能力,教师可在多声部教学中组织创编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创编多声部音乐,在巩固学生演唱学习成果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先指导学生掌握对《溜溜山歌》进行二声部合唱的技巧,再要求学生仿照这首歌的内容进行创编,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在展现不同声部的特征时试着引入不同乐器,使学生在掌握多声部合唱方法的基础上探索创新的表达策略,促进学生对多声部音乐学习内容的内化、吸收。结语多声部音乐内容与形式丰富多样。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等关注学生个人发展,适用于小学音乐课堂多声部教学。教师综合运用上述教学方法,方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感知多声部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并且,教师应当积极了解相关文献,结合个人教学经验,组织聆听教学活动、节奏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认识、探索、表达中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