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1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2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3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一、乘除法

1、小树有多少棵

(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教学内容:P2-3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P2的挂图,引导学生先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

提出哪些问题?(让学生理解图意并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二、探索方法

1、小组讨论算法:让学生结合提出的问题,说一说自己列出的算式的含义,

再说计算方法。

2、全班交流: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将学生的算法写在黑板上。对正确的方

法均给予汴定。可进•步引导学生比较2x3=6与20x3=60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

础上,得出较简的计算方法。

3、试一试

第1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第2题:

让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然后反馈结果,再让学生结合题目说一说整百、乘一位

数的口算方法。最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几组题目,找一找横行竖列算式的

规律,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现了什么。对于学生的发现,只要合理,教师就给予肯

定和鼓励。

三、理解与应用:组织学生练习并引导学生运用乘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

题。

1、P3上的第1、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P3上的第3题:先让学生看懂图,再理解题目中每一问的意思。让学生尝试

独立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方法。最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

问题。

1、数学游戏:通过P3的游戏巩固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板书:小树有多少棵

20+20+20=60(棵)2x3=620x2+20=40(棵)

20x3=60(棵)

答:小树有60棵。

板书「3第2题(3)中学生所提问题及解答。

2、需要多少钱

(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P4-5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的交流过程,并能正

确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

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P3的挂图,引导学生先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

哪些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如:买一个球要多少钱?3个小朋友每人

买一个泳圈要多少元?买一个泳圈和一个球需要多少钱?买3个球要多少钱?

用50元可以买几个泳圈、几个球?

二、探索口算方法。

1、解决问题: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

⑴列式计算,小组交流。

学生独立列式:12x3=

然后,学生尝试计算,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

⑵全班交流算法。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计算方法,可能会出现以下口算法:

生1:12x3就是3个12相加:12+12+12=36(元)

生2:12x3就是3个10再力口上3个2,10x3=30,2x3=6,30+6=36(元)

生3:如果每个球是10元,3个泳圈是30元,我每个球少算了2元,3个球还

要6元,一共要36元。

生4:可把12看成4x3,这样12x3就变成了4x9=36(元)

生5:12x3=6x2x3=6x(2x3)=6x6=36(元)

以上每种计算方法都是正确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2、解决问题: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

每一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式,尝试解决,再交流、汇报。

3、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练一练1、2学生独立完成

练一练3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板书:需要多少钱

12x3=36(元)10x3=3012+12+12=3612

2x3=6x3

30+6=36

答:需要36元。36

3、4、练习一

(乘法口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P6-7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巩固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

确计算。

教学过程:

-、计算题。

1、做P6的第1题:限时完成,集体订正。

2、做P6的第3题:先独立做,然后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做P6的第2题,独立解答第一问后,组织学生交流,然后提出“你还能提出

哪些数学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数

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做P6的第4题,可先让学生独立解决这四个问题,然后对前三个问题先反

馈;最后组织学生研究第4个问题,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应鼓励学生按照自

己的想法设计购买方案。

3、做P7的6、7题。

4、P7的第8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生活实际问题,也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教学时先让学生说说图意,并提出问题,再组织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共同研

究设计方案,然后组织汇报交流。对学生设计的多种方案,只要合理就要给予肯

定和鼓励。最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从“省钱”的角度来看“哪一种租车的方案最合

板书:P6第2题(2)学生所提的问题及其解答和P7第8题的租车方案。

5、参观科技馆

(除法口算(1))

教学内容:教科书P8-9

教学目标:

1、探索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

确计算。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难点: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参观科技馆利用书上的“参观科技馆”的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平均每辆车坐

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二、思索计算方法。

1、小组讨论:学生列出式子后,先独立思考计算方法,再组织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各种算法。对合理的方法都要鼓励,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3、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第1题,再组织比较上下算式,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

学生独立计算第2题,然后抽几个一位数除整百数、整千数的题,让学生说说是

怎么算的。最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每一组算式,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现了什么。

4、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做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结合图说说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列式计算。

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说说发现了什么。可能会得出“分的人越多,平均每人的

块数越少”等结论。

(2)练一练第4题:

这一题是组织学生开展“夺红旗”比赛的游戏,活动的目的是巩固计算技能,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教师将准备好的计算卡片或练习纸,以小组接力的形

式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5、作业:P9第1、3题。

板书:参观博物馆

60-2=30(人)

2x30=60;6+2=3;30+30=60

60-2=30

答:平均每辆车坐30人。

6、植树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P10-11

教学目标:

1、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

运用。

教学重难点: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植树教师出示“植树’的挂图,让学生尝试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二、探索计算方法。

1、独立思考,尝试计算。让学生拿出小棒通过摆一摆的方法帮助思考

2、与同桌交流方法

3、全班汇报交流,鼓励不同的思考方法。

4、尝试练习

做试一试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抽几题让学生说方法,最后,可以引导

学生观察说说有什么发现?做试一试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做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做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尝试解答(1)(2)

小题,最后,再引导学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

3、练一练第3题,这道题一个多信息,综合性、开放性都很强的题目,可以培

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根据问题正确选择信息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板书:植树

36-3=12(组)

12x3=36;30-3=106+3=210+2=12;竖式

答:可以分12组。

板书P11第三题学生所提问题及解答。

7、8、练习二(乘、除法口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

百以内)的口算方法,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

正确计算。

2、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知识解决简单

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抢答:

教师出示口算卡学生抢答。

2、做练习二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3、做练习二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思考方法。

4、做练习二第5题,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判断两个算式结果的大小,再组织

学生交流判断方法,如有的同学可能通过观察算式的特点填符号,有的学生可能

通过计算得出结论,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在交流时,教师注意加强通过观察算式

特点进行判断的方法指导。

5、做练习二第7题,学生先独立填表,再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进一步体会乘、

除法之间的关系。

二、生活中的乘除法

1、做练习二第2题,让学生看图,理解题意后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做练习二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理解图意,解决问题,再交流、反馈。教师

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拓展、提高

练习二第9题,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题目。解决问题的策略要多样化,

如可以先计算60+3=20(页),7天可看140页,140比150小,所以看不完;

也可以想3天看60页,那么6天看120页,剩下30页一天看不完,所以一星

期看不完这本书。然后,引导学生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二、观察物体

9、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教科书14-15

教学目标: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

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

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重难点:学会从上面、侧面和正面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听指令搭立体图形:

活动目的: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学习用上、下、左、右、前、后描

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活动步骤:

1、请两位同学到台上来示范,让学生明白操作活动的方法和要求。

2、全班按老师的指令,尝试搭出立体图形。

3、组织学生同桌间开展拼搭立体图形的活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

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并组织学生交流。)

二、活动二:通过提问题再现立体图形

活动目的:通过提问来判断并搭出同样的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

想象力。

活动步骤:

1、师生示范让学生理解游戏活动的方法和要求。

2、以同桌为单位开展游戏活动,要求通过尽可能少的提问来搭出正确的立体图

形。

3、组织学生交流、演示。

板书:物体各角度形状

10、11、练习三(观察物体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17

教学目的:

1、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

状可能不同。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3、[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1、第1题:这一实践活动的目标是让学生观察几个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正

确的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活动时教师让学生用正方

体学具搭出书上的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再填一填,然后组

织交流。注意第一个图形从上面和正面观察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2、第2题:这一实践活动的目标是让学生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

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可先让学生想一想,然后独立的搭一搭,

看一看,连一连,再交流讨论。

二、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1、第3题: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

形的形状。

可让学生先想一想,再搭一搭,看一看,填一填第(1)和第(2)小题。

第(3)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可以让学生动手搭一搭,能搭出多种立体图形。

2、第4题: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借助方格纸画出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的形状。

可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自己独立地画--画,有困难的学生

可以先搭出立体图形观察后再画。

板书:物体各角度形状

12、13、第一、二单元测试

第三单元千克、克、吨

14、15、有多重(千克和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20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

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过程:

一、设情景,感知轻重。

1、游戏导入。教师请三位学生做“背一背”的游戏。

2、实践体验。教师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

说…说。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1、认识称

教师先让学生说说要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办。再让学生说说看到过哪

些称,教师出示各种称的挂图或实物。

2、建立千克的质量概念。

(1)称一称:请学生用台秤或弹簧称称一下两袋盐的质量,感知1千克。

(2)掂一掂:请学生掂一掂两袋盐的质量,感受1千克。

(3)估一估:请学生拿一个塑料袋装苹果,再掂一掂,估计一下大约几个苹果

是1千克,然后再称一称,互相说说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

(4)找一找:请学生在组内找…找哪些物体的质量也大约是1千克,并称一称,

掂…掂。

(5)猜一猜: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哪个重。

(6)拎一拎:让学生拎2千克的大米,感受2千克的质量。

(7)说一说:让学生说说以千克为单位的生活中熟悉的物品。

(8)小结: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

3、建立克的质量概念

参照千克的教学过程,先让学生感受建立比千克要小的质量单位的必要性,再让

学生通过称一称、掂-掂、找一找、说一说等实践活动,感受和建立克的质量概

念。称物体质量时,教师可以用天平帮助学生称,主要应让学生感受到一些常见

物品的质量。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常看到的以克为单位的物品。

4、单位换算

(1)让学生通过称一称、算一算等活动,理解1千克=1000克。如可以通过称

2袋500克的盐,也可以称5袋200克的米等活动。

(2)“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并让学生说说在哪儿看见过这种符号。

三、巩固练习,实践活动。

1、做练一练第1、2题(教材第20页)

2、填单位练习:

一个乒乓球重1();一袋洗衣粉重1()一管牙膏重100();

一只鸡重2();一个小朋友重23()0

板书:有多重

1千克=1000克

16、17、一吨有多重(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2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

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请同学们猜一猜大象的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吨”。

二、看一看,算一算:

出示:一桶油重100kg,10桶油重1吨。一头牛重350kg,3头牛大约重1

吨。

一袋面粉重50kg,20袋面粉重1吨。小朋友每人大约重25kg,40人大约重

1吨。

得出:1吨=1000千克1t=1000kg

三、说一说:

先看一看书上的图,说说图意,第一幅图是这座桥最多能承受“50吨”的质量。再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要用吨。

四、练一练:

1、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让学生同桌间相互说说思考的方法。

2、第2题:先请学生讲讲比较的方法,即先将单位换算成相同的单位再比较大

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第3题:联系生活中的实际物体填合适的单位,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建立千克、

克、吨的质量概念。教学时,先让学生填一填,再同桌议一议,然后全班交流。

五、数学故事:这是利用“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

应用。教学时可以分以下几步:

1、让学生讲“曹冲称象”的故事。

2、讨论曹冲为什么可以采用这个办法称象。

3、计算这头大象有多重。

4、请学生谈谈自己听了故事以后及计算后的想法。

板书:1吨有多重

1吨=1000千克

18、19、练习四(本单元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25

教学目标:

1、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进一步建立千克、克、吨的质量观念。

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

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第1题:

填一填先提醒学生看清台称上的刻度及单位,再填写。

2、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连一连,再说说自己的想法。]

3、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思考方法。

二、生活中的质量问题:

1、第4题:通过让学生填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质量单位,使学生进一步建立千

克、克、吨的观念。

2、第7题: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理解图意,并尝试列式解答。解答后,再组

织学生交流,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

3、第8题: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再反馈交流。少数困难学生可能在理解题意、

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教师要进行个别指导。

4、第9题: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教学时,让学生先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再独

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组织学生交流。

三、提高与拓展:

1、第10题:这是一个实践性问题,有条件的可以先让学生实践操作再交流,

也可以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再组织交流。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

有:

10克10克称,称5次。

先称2个20克,再称10克。

先称30克,再称20克。

2、第11题:这是训练数学思维的问题,渗透着代换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

思路是:

先把前两个天平的左右两边分别加起来,可以知道,左边3个苹果和3个梨

的质量正好是9个桃子的质量,所以1个梨和1个苹果的质量正好等于3个桃

子的质量。学生可能会有其他的思路,只要合理,教师都应肯定和鼓励。

板书:P25第9题学生所探讨出来的过桥方法

四、乘法

20、21、购物

教学内容:购物P28-29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书柜、书桌、椅子”的情境图。

充实背景材料:因为图书不断增加,学校准备为阅览室添置新书柜、新桌椅。引

导学生观察这幅图,让学生理解图意并提出问题。

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如:买一个书柜、一套桌椅各

要多少元?3个书柜要多少元?买2张桌子要多少元?买4把椅子要多少钱?买

4套桌椅要多少元?用1000元可以买几个书柜、几张桌子、几把椅子?

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买3个书柜要多少元?买2张椅子要多少

元?”等可以用一位数乘法解决的问题。

二、列出算式,探索方法。

1、解决问题(1):买4把椅子要多少元?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2)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用了哪些方法,每种方法是怎么算的。

(3)全班交流算法。

学生交流时出现的多种方法,只要是合理的都要给予鼓励。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

用列乘法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

2、解决实际问题(2):买2个书柜需要多少元?

学生自己列式,尝试解决问题,然后汇报交流。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关注列竖式

计算,让学生说一说积中的“4、2、6”各表示什么意思,各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3、小结:

引导学生说一说怎么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练…练第1、2题由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练一练第4题,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反馈交流。对于第2问,学生可能有不

同的解法,只要合理都要鼓励。

板书设计:

购物

(1)买4把椅子要多少元?(2)买2个书柜要多少元?

12x4=48(元)213x2=426(元)

方法一:12+12+12+12=48(元)213

方法二:10x4+2x4=48(元)X2

方法三:竖式426

22、23、去游乐场

教学内容:P30-31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去游乐场”的情境图。根据图让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许多问题:16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元?24人玩蹦蹦床要多少元?

18人玩电动火车,5人玩蹦蹦床,要多少元?18人玩电动火车,5人玩太空船,

50元够吗?等等。

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16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元?24人玩蹦蹦床

要多少元?”等一步计算的用一位数乘法解决的问题。

二、列出算式,探索方法。

1、解决问题(1):16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元?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2)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用了什么方法,是怎么算的。

(3)全班交流算法。

学生交流和讨论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算式引导学生明确“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

向前一位进几”的道理。

2、解决实际问题(2):24人玩蹦蹦床要多少元?

让学生独立完成,请2人板演。

3、解决学生们提出的其他实际问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解题思路和计算的方法。

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练一练第1、2题由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练一练第3题,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反馈交流。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解法,只要

合理都要鼓励。

练一练第4题:先引导学生看图,了解图中所给的信息,再小组讨论寻求解决问

题的不同途径。

板书设计:

去游乐场

(1)16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元?(2)24人玩蹦蹦床要多少元?

列式:列式:

竖式竖式

(3)8人玩电动火车,5人玩蹦蹦床,要多少元?

(4)8人玩电动火车,5人玩太空船,50元够吗?

24、25、乘火车

教学内容:P32-33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结合乘火车的情境,先让坐过火车的同学讲讲,硬座车厢和卧铺车厢的情景,

了解每种车厢的座位情况。再让学生提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许多问题:5节卧铺车厢可以乘多少人?7节硬座车厢可以乘坐多

少人?这列火车一共可以乘坐多少人?什么车厢乘坐的人多?多多少?等等。

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式计算。

二、列出算式,探索方法。

1、解决提出的问题: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2)在小组中说一说每个问题的解法,并说说是怎么算的,计算时应注意些什

么。

(3)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练一练第1、3题由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练…练第2题,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反馈交流。

练一练第4题:先引导学生看图,了解图中所给的信息,再小组讨论寻求解决问

题的不同途径。第(1)个问题,可以将小朋家站点到最后一个站点的铁路长度,

进行5等分后确定3时后火车的大概位置。学生有的认为前面的站点较多,用

的时间较多。有的认为前面的路转弯多火车走的较慢,用的时间会多一些,而后

面的路较直,站也少,用的时间会少一些。

板书设计:

乘火车

(1)5节卧铺车厢可以乘多少人?(2)7节硬座车厢可以乘坐多少人?

列式:列式:

竖式竖式

(3)这列火车一共可以乘坐多少人?(4)什么车厢乘坐的人多?多多少?

26、27、0x5=?

教学内容:P34-35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

用意识和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探索并掌握被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过程:

一、“0”的乘法

让学生口答“0x5=?”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再让学生举出类似的例子,学生们举了许多例子,其中还提出了“0x0=0”,然后

引导学生总结出:0乘任何数都得0,这一结论。

二、被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1、解决“130x5=?”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2)在小组中说一说怎么算的,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

(3)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注意让学生理解算理。学会用较为简洁的乘法竖式的书写方法。

学生可能难以独立写出来,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这种写法。

2、解决“402x3=?”

让学生先尝试独立计算,再让学生说说各自的想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练一练第1、3题由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反馈交流。

板书设计:

0x5=?

0x5=0130x5=450402x3=1206

0x50=0130130402

0x100=0x5x5x3

0x1000=06506501206

0x0=0"0乘任何数都得0"

28、29、买饮料

教学内容:P36-37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进行估算。

教师结合“买饮料”的情境,提出问题。先让学生根据这个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

在小组说说各自的想法,解释各自的估算过程。

学生可能有不同于书上的许多想法,只要合理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列出算式,探索方法。

准确计算“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展示各种方

法,只要算法正确,都应给予肯定。

方法一:24x3=72(元)方法二:24x3x2

72x2=144(元)=72x2

=144(元)

方法三:24x2=48(听)24x2x3

48x3=144(元)=48x3

=144(元)

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做试一试第1题

2、做试一试第2题,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估算的方法。

3、做练一练的第1、2题。

板书设计:

买饮料・

运动会上,老师给同学们买了2箱饮料,一箱饮料24听,每听3元。一

共花了多少钱?

方法一:24x3=72(元)方法二:24x3x2

72x2=144(元)=72x2

=144(元)

方法三:24x2=48(听)方法四:24x2x3

48x3=144(元)=48x3

=144(元)

答:一共花了144元。

30、31、练习五

教学内容:练习五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具体情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具体情景,掌握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

-、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

老师记时,学生做39页第1题,集体订正时,说说口算方法。

2、列竖式计算练习:

做39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请4名板演。

做41页第10题。学生独立完成,请3名板演。

做41页第12题。学生找出题目中的错误并改正。

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做第39页第3题。

教学时先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获得有用的信息,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

再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做第40页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找规律:

第39页第5题和第40页第9题。让学生先计算,再找规律。引导学生观察算

式的特点,发现隐藏的规律,从而解决问题。最后组织学生欣赏这些算式的独特

结构,得到美的体验。

三、估算练习:

1、第39页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改正错题,再交流怎样用估算的方法

检查乘法计算的过程。

2、第40页第8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交流方法。

学生想出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如:可把所有的三位数分别与所有的一位数相乘后

跟圈中的数比较,再确定是哪两个数。也可以先排除一些不大可能的组合,以缩

小试乘的范围。

五、周长

32、33、什么是周长

教学内容:P44-46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教学过程:

一、引入从观察“蚂蚁爬过树叶的边线一周”直观地认识、展开。

二、描一描、摸一摸

通过描一描树叶的边线、摸一摸桌面与书封面的边线等操作活动,拓宽对周长

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

三、实践活动

自主选择测量的工具和方法,并在小组交流中说说测量的过程。

四、练一练

第1题:描线强调描一周。

第2题:独立度量计算了解求一般三年级、四边形周长的方法。

第3题:引导观察,并通过测量、移动等方法,作出判断,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五、游园从实际情境出发,充分放手独立思考-、解答,小组交流。

六、算一算鼓励多种方法计算。

34、35、36、37、38、花边有多长练习六

教学内容:P47-5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花边有多长

结合“应新年”的生活情境,先明确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

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做一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周长。

三、讨论通过讨论,归纳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四、地砖的周长先明确问题,再独立解决,并与同伴交流。

五、讨论通过讨论,归纳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六、练一练第2题:引导认真审题,明确求篱笆长就是求正方形周长。

七、练习六

第1题:重点讨论求平行四边的周长为什么可以应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而求梯形的周长却不可以这样算?

第2题:说说并比较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第4题:引导审题,明确求花边长就是求正方形周长。

第5题:启发思考,明确“沿足球场跑了2圈,跑了多少米”就是求“长方形的周

长义2”。

第6题:独立思考、解答,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鼓励采用不同方法。

第7题:先操作:“用4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体会到将周长

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长度就是正方形的边长。

第8题: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边操作、边记录、边讨论,并总结规律。

数学故事:通过“拼一拼”的操作,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9题:关键引导发现规律:四幅图的周长相等。

实践活动:先估计,后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方式,最后进行对比,并进行对比、

修正估计和测量结果。

39、40、交通与数学

教学内容:交通与数学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周长、乘除法、搭配方法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

题。

2、结合具体情境,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周长、乘除法、搭配方法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

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第1题:

1、引导观察小东从家里走到学校的两幅图片的变化。

2、独立解答第(1)-(3)个问题,并组织交流。

3、重点让学生理解第(4)个问题中“从1楼到6楼,共上5层楼。”

第2题:重点引导观察票价表理解题意,知道在一定的里程范围中票价是固定不

变的。

第3题:先独立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然后组织交流。

第4题:先说说各种标志的意义,发现路标中的图形、颜色与表示的意思之间的

联系。

第六单元除法

41、42、分桃子

教学内容:P54-55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

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

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分桃子

(一)创设“分桃子”情境,先启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根据问题列出除法

算式;再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独立计算“48+28

2、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3、全班交流,展示不同算法。

4、着重理解商“2”要写在十位上、商“4”要写在个位上的算理。

5、学习除法竖式书写格式。

(二)教学“48+3”

先让学生用学具动手分一分,边实践边操作,边思考“把48平均分成3份,应该

先怎样分、再怎样办”这两个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再组织交流,

进一步理解“48+3,先将40・3,每一份只能得1个10,余下的1个10要和8

合起来再除”的算理。

二、练一练

第2题:让学生提出问题以后,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答,再

与同学交流。

第4题:先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情境图,发现蓝、黄、红各色气球的排列顺序,

然后再解决问题。

第5题: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取得必要的信息;然后引导学生比较每瓶

的价格,可以先估算,再精确计算。

第6题:要引导学生发现题中的隐蔽条件“五色珠子”,再对女同学的话进行判断。

板书:分桃子

48+2=24(个)

分小棒(48根平均分成2份)图计算竖式

43、44、45、淘气的猴子练习七

教学内容:P57-60

教学目标: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

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

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淘气的猴子

创设“一个桃子也没有了,,的情境,让学生理解“0+4=0,0+5=0",还可以让学

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0+7,0-8.....”各等于多少,最后得出“0除以任何

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个规律。

二、试一试

先独立计算,在组织交流。

三、练一练

第4题:结合“买5送1”的情境,引导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5题:思考使商最大的策略。

四、练习七

第2题:先估算,再计算。

第4题:解决问题后,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5题:解决问题后,引导发现规律。

第7题:引导理解题意,比较“谁打字打得快”,是要在相同的时间内,看谁打的

字数多。

第8题:.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

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1)理解题意,说说从弄脏的发票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2)独立解决问题。

(3)组织交流,说说解决过程。

板书:淘气的猴子

0+4=00+5=0

408-4=102612-3=204840-6=140

计算竖式

46、47、送温暖

教学内容:P61-62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

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送温暖

结合“送温暖”这个具体的情境:

1、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2、先让学生估计商是多少,并在小组内说说估计的过程;

3、提出列竖式计算时的问题:被除数百位上的“5”比除数“6”小怎么办?

4、独立计算;

5、小组交流,让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

6、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发言,理解“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要看

前两位”的方法,并引导学生理解商“9”要写在十位上的算理。

7、验算。先让学生独立地估计、计算,再组织交流,进一步理解“被除数的最高

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两位”。

二、练一练

第1题:先独立思考并填写,然后组织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鼓励不同

的思考方法。

第2题:估计和计算后,引导发现规律。

第3题:通过验算,逐步养成检查、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4题:引导选择有用信息,解决问题,并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5题:先独立估计、计算,然后组织交流,说说95朵为什么只能扎15束。

并可以引导比较第4题和第5题:余下的6袋要多运一次,余下5朵却不能扎

一束。

板书:送温暖

576+6=96(本)

计算竖式验算:验算竖式

答:平均每所小学分到96本。

48、49、50、51、52、53、买新书练习八

教学内容:P63-68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

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买新书

创设了“买新书”的情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平均每层

放了多少本”这个问题,并组织小组和全班交流。注意展示不同方法。

一、练一练

第1题:独立计算后,说说运算顺序。

第2题:现引导'游了2个回合”的意义,再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应

展示不同方法。

第3题:先计算,再连接。

第4题: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说说自己想法。

第6题:先引导理解题意,然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共同进行研究、讨论,再

组织汇报交流。

三、练习八

第2题:通过“猜一猜,填一填”的活动,引导感知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

的关系。

第3题:先估计商是几位数,并说说估计过程,再进行计算。

第5题:独立计算后,说说运算顺序。

第6题: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说说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7题:现引导理解图意,然后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体验数学在实际生

活中的应用。

第8题:独立给果篮配上合适的水果,再组织交流。

第10题:猜一猜,说一说。

第11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提出购买奖品的方案,并组织全班交流。

板书:买新书

200-2-4200+(2x4)

=100+4=200+8

=25(本)=25(本)

答:平均每层放25本。

第54、55课时:第五、六单元测试

第七单元年月日

56、年、月、日

教学内容:P68-69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3、通过学习、交流掌握每个月天数的记法和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重难点: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教学过程:

-、说一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说说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二、填一填

(1)选择两份年历进行观察,并进行填空、计算,比较发现各月份天数具有

一定的规律。再引导进行交流,验证规律。在这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大月和小月。

然后,根据各自经验,组织学生交流记住每个月天数的方法。

(2)填出各年份中二月份的天数,找出特点。然后组织交流,发现规律:每

四年中有一年的二月份有29天,其它年份的二月份都只有28天。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知道2月份是28天的年份是平年,2月份是29天,并引导推算下一个闰

年是哪一年。

三、练一练

第1—2题:闰年的判断

第3题:认识季度

板书:年月日

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大月:1、3、5、7、8、10、12月(31天)

一年有12个月小月:4、6、9、11月(30天)

二月:平年28天

闰年29天

57、58、看日历猜生日

教学内容:P70-71

教学目标:

1、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目,从小关注社会。

2、结合具体的活动,推算出某一个人的节日。

3、培养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的活动,推算出某一个人的节日。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重点关注对星期的了解,从日历上知道某月某日是星期几。

二、找一找了解我国的一些重要节日。

三、练一练学习推算时间(经过几周年),独立思考后,再小组交流结果与方

法。

四、猜生日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过生日活动,让一位学生间接说说自

己的生日,其它同学猜一猜他的生日是哪一天,并说说怎样猜测的。

五、填一填

(1)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学生说说自己的出生年、月、日以及生在第几季

度,加深对季度的认识。

(2)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讨论,弄清12岁只过3个生日的原因。

59、一天的时间

教学内容:P72-73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计时法,能够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

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

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3、培养遵守作息制度的良好习惯和时间观念。

4、教学重难点: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推

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认识24时计时法创设一系列情境,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1)结合生活经验,知道一天有24时,在一天时间里时针正好走2圈。

(2)利用电视屏幕上的“节目预告”这一-情境,“看一看”大风车、新闻联播、

天气预报、焦点访谈等节目的具体时间,并说说18:30,19:00,19:33,19:

38,19:55等表示晚上什么时刻。知道表示时刻的两种不同方法,初步认识24

时计时法。

(3)引导探索研究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所表示的时刻的关系,掌握

换算方法。通过小组学习,操作可活动钟面,将学习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组内

交流。

(4)独立完成“想一想”,并交流方法。

二、填一填先独立思考填填,再交流反馈。

三、画一画在钟面上画出该时刻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四、练一练

第1题:先填一填,再说说转化方法。

第2题:充分观察钟面,从指针变化推算出一个时刻到另…个时刻经过了多少

时或多少分。

第3题:先独立解答,再交流。引导对火车发车时刻、小明从家到学校所需的

时间、开车前5分停止检票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60、61、时间与数学(一)

教学内容:P74-77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2、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教学过程:

-、观察日历创设一家人具体休息时间的情境,提供一个进行探索研究的材料。

(1)按要求在日历上分别标出父亲、母亲、飞飞的休息日,然后反馈。

(2)围绕问题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3)指导填空。(4)完成韦恩图,并交流方法。

(5)引导充分观察日历,寻找规律。

二、练一练

第1一2题:独立完成后,反馈交流。

62、时间与数学(二)

教学内容:P78-79

教学目标:

1、根据居名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岁数。

2、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根据居名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

的岁数。

练一练:

第1题:看居民身份证,说说这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和年龄,再说说是怎样

获得这些信息的。

第2题:允许不同的结果,关键说出结果是怎样产生的。

第3题:启发合理设计工作流程,在时间上统筹兼顾,提高工作效率。

第4题:活动步骤(1)猜测(2)试验(3)推算(4)交流结果和方法(5)

讨论

63、练-练

教学内容:P80-81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公转产生春、夏、秋、冬和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2、知道十二生肖。学会根据一个人的年龄推算他属什么。

教学重难点:了解地球公转产生春、夏、秋、冬和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练一练:

第1题:演示地球绕太阳转,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绕太阳转一圈大约是一年,并

产生四季(主要指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现象。在此基础上完成填空。

第2题:模拟地球自转,帮助理解地球自转一周是24时,并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完成填空。

第3题:先让学生说说各自属什么,一一板书(文字或图片):共几个?排序

怎样?

引导学生知道年龄与生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独立推算生肖,交流推算的方法和结果,相互启发。

64、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内容:P82-83

教学目标:

1、能整理这一阶段(三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2、能对这一阶段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合理的评价。

3、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解决与周长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进一步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较熟练地进行计算,能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你学到了什么教师组织学生回忆这一阶段所学内容,对基础知识进行整理。

第一幅图,主要让学生整理关于年、月、日的一些知识,包括大月和小月、平

年和闰年、季度、24时计时法等具体内容;第二幅图,主要让学生回忆周长的

知识。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发挥学生的互补优势,只是组织者、引导者、

参与者,根据学生的发言适时进行点拨、板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二、我的成长足迹在对知识进行整理、复习的同时,教师组织学生对学习情况

进行评价。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方法,积累的经验、形成的能力和解

决的一些问题:“我学会了什么”“我是怎样学的”“我用什么知识解决了一个生活中

的数学问题”……,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练一练

第1题:算一算,相互说说方法。

第2题:引导认真审题,明确图意。让学生尝试练习,再组织交流算法。

第3题:先练习,再反馈。最后组织讨论:在总人数不变的情况下,每组人数

和组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第八单元可能性

65、可能性

教学内容:P84-85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一实践一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

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摸球游戏创设一个活动情境一一小组摸球游戏,盒内放9个白球、1个黄

球,学生轮流,摸后放回,每人摸20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去。

组织引导经历“猜测一实践一验证”的探索过程:

(1)猜一猜,摸到的球可能是什么球,也可能是什么球,摸到什么球的可能

性更大,交流猜测结果。

(2)轮流摸一摸,每人摸20次,把每次的结果记下来。

(3)看一看,摸到什么球的次数多,摸到什么球的次数少,把自己摸的结果

与同伴进行交流,并验证与自己的猜测是否相符,直观感受这一事件发生的可能

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4)让学生进行摸球游戏和转盘游戏,进一步体会到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二、练一练

第1题:先独立思考:每个箱子中分别摸出一个球,结果是哪个?组织交流,

交换推测结果和想法。感受有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第2题:先独立思考,对武汉、海南、哈尔滨三个地方“冬天下雪吗”用“一定”“可

能”“不可能”分别进行描述,并写下来。组织交流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第3题: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交流,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客观世界不但存

在着确定事件,也存在着不确定事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66>生活中的推理

教学内容:P86-87

教学目标:

1、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

2、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3、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