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2021
年同步练习卷(1)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0分)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
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⑴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往送之门,戒之日必敬必戒
B.得志,与民由之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C.居天下之广居面山而居
D.以顺为正者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2)翻译下面句子。
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贫贱不能移。
(3)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甲】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没有仁义道德,奉行的最多也只是“妾妇之道”,哪里谈
得上是大丈夫。
【乙】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是能够身居高位,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4)结合下面材料,说一说文天祥是否符合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的标准。
【材料】
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②,使为书招张世杰®.天
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军中置
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
祥滋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遣使
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⑥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
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
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有改动)注:①[弘范]元军元帅。②[崖山]地名③[张世杰]南
宋将领④[捍]保卫⑤[上]皇上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39小题,共585.0分)
2.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富贵不能淫
①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
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
(乙)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巴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
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
@o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
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注】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③观者如培: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贫贱不能杼
②见闻者无不流涉
③此之谓大丈夫
④俄有使使止之
(2)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其他三项的是
A.独行道。
B.河伯始旋面目。
C.真无马邪?
D.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
(3)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
B.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
(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②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5)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3.阅读甲、乙、丙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
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孟子•文公下》)乙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拜礼焉,路出于陈、蔡巴陈、蔡大夫
相与谋曰:“孔子圣贤,其所刺讥②,皆中诸候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遂使徒
兵距孔子。
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③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
(节选自《孔子家语》)【注释】①陈、蔡:春秋时诸侯国名。②刺讥:指责讥讽。③藜羹:
菜汤。这里指粗劣的食物。④弦歌:以琴伴奏而歌,指孔子讲授自己的学说主张。
丙怀慰©至郡②,修治城郭,安集居民,垦废田二百顷,决沈湖灌溉。不受礼谒包民有饷◎其
新米一斛者,怀慰出所食麦饭示之,曰:“旦食有馀,幸不烦此。”因著《廉吏论》以达其
后、O
(节选自《南齐书•刘怀慰传》)【注释】①怀慰:刘怀慰,南朝人。②至郡:到郡上任。③
礼谒:指带礼物拜访。④饷(xi&ng):赠送。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公孙愆、张仪岂不跳大丈夫哉
②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2)对乙、丙两文中的两处画线语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遂使徒兵距孔子②因著《廉吏论》以达其意
A.①于是就派步兵远离孔子。②于是写了《廉吏论》一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B.①于是就派步兵阻拦孔子。②于是写了《廉吏论》一文来传达他们的意思。
C.①于是就派步兵阻拦孔子。②于是写了《廉吏论》一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D.①于是就派步兵远离孔子。②于是写了《廉吏论》一文来传达他们的意思。
(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②彳学道者多助
B.①往年女家,必敬必戒②己而之细柳军
C.①以顺为正者②天子为动
D.①居天下之广盾②面山而用
(4)阅读上面三则短文,判断乙、丙两文中孔子和刘怀慰的行为是否符合甲文中所论述的“大
丈夫”标准,并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以下各题。
【甲】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
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序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
【乙】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②嗜鱼
而不受者,何也?”对日:“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
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④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
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①公仪子:即公孙仪。②夫子:对男子的尊称。③下人之色:迁就他人。④即:假如。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安居而天下姨
②与民申之:
③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④耍誉鱼: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3)根据孟子“大丈夫”的论断,有人认为公孙仪是“大丈夫”,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5.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
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
[乙]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②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
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
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⑤父母⑥,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崖山破,弘
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⑦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女何愿?”
天祥对日:“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
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俄而有诏使止之,天祥死矣。
(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有删改)
[注释]①天祥:文天祥,南宋宰相,著名爱国将领。②张弘范:元朝将领。③千户:一种军
职。④张世杰: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的部下。⑤捍:保卫。⑥父母:这里指皇帝和国家。
⑦上:元朝皇帝。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父9之
②以顺为生者
③天祥方饭五坡岭
④女何愿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弘范遂?客礼见之
A、以天下之所顺(《〈孟子〉三章》)
B、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C、不外疾也(《三峡》)
D、以刀劈狼首(《狼》)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②乃以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
(5)文天祥哪些行为体现了“威武不能屈”?结合选文具体说明。
6.对比阅读,回答文后的问题。
文段一:富贵不能淫
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
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文段二:文天祥就义(节选)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
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临
开IJ,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
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注释】:①《自赞》:自己表白②庶几:差不多。③堵:墙。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丈夫之年也。(称谓)
B.与民电之。(遵循)
C.俄有使使止之。(偶尔)
D.见闻者无不流浮。(鼻涕)
(2)对两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自赞》是文天祥就义前最后所写的文章。
B.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不能称其为大丈夫。
C.“见闻者无不流涕”描绘观者的反应属于正面描写,目的是为了突出观者对文天祥英勇
就义的痛惜之情。
D.文天祥就义实现了孟子的“行天下之大道”。
(3)结合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论述,分析文天祥这一人物形象?
7.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富贵不能淫
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
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
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
(乙)
从容就义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Q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
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
久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有使使止之,至
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注: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③观者如堵:围观的人多得像一道墙。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岂不咳大丈夫
②贫贱不能移
③俄有使使止之
④见闻者无不流涕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②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3)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
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
(4)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5)仿照例子,列举两个中国历史上的“大丈夫”?(说出主要事例或他们的诗句)
例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
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
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
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
⑥。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
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支
【注释】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④涕:
眼泪。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
(2)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
①往之文家
②与民用之
③威武不能回
④过市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②见闻者无不流涕。
(4)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
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写作目的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
(5)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9.阅读以下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
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孟子•富贵不能淫》)【乙】文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
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日:“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
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笑而置之。崖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
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法然②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
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
食。至燕,馆人供张甚盛。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注】①张弘范:元军将领。②注然:流泪的样子。
(1)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
B.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
C.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
D.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
⑵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左右命之拜
B.往之女家,必敬必戒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C.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得志,与民由之
D.一怒而诸侯惧南乡拜而死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B.甲文中“丈夫之冠也”中“冠”指加冠礼,古时男子十八岁称作成年,要举行加冠礼。
C.乙文中弘范怀着爱才之心欲劝降天祥,所以以礼相待,想要收归己用。
D.乙文以时间为顺序,通过对话、动作和神态来刻画人物。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5)乙文中,文天祥哪些表现体现了甲文中孟子的有关“大丈夫”的思想主张?请简要分析。
10.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
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尊
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用
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
天祥至潮阳巴见弘范②,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屋山,使为书招张
世杰曳天祥曰:“吾不能军
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
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
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滋然©出涉
,日:“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
天祥至京师。
【注释】①潮阳,地名,在广东。后文的“隹山”,也是广东的地名。②弘范,即张弘范,
元朝将领。③张世杰,南宋将领。④汝然,流泪的样子。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B.居/天下之广居。
C.乃/教人叛父母。
D.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丈夫之弓也
②与民电之
③吾不能捍父母
④天祥注然出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②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4)【乙】文中的文天祥是否符合【甲】文中孟子提出的“大丈夫”标准?请结合选文进行分
析。
11.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试题。
(甲)
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
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乙)舜发于联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教举
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人恒过,然后能改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星人也星焉得为大丈夫乎
C.女子之嫁也往々女家
D.行怫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押士
(2)翻译句子。
①不得志,独行其道。
②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3)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孟子提出了自己对“大丈夫”的深刻认识,真正的大丈夫应该是“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孟子的文章长于修辞,气势磅礴,如甲乙两文在语言上都使用了排比的手法来增强语言
的感染力,应该通过反复诵读来揣摩体会。
C.甲文中孟子运用了“妾妇之道”与张仪等纵横家之道进行类比,表达他的观点;乙文作
者开头用举例的方式说明人才需要磨练。
D.乙文第二段中作者先从国家层面进行论述,再从个人层面进行论述,从而引出“生于忧
患,死于安乐”的论点。
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富贵不能淫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
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嗟来之食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屐①,贸贸然②
而来。黔敖左奉③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
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④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⑤!其嗟与,可去,
其谢也,可食。”
【注】①蒙袂辑屐屣(ju):用衣袖蒙着脸脚步拖拉。②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
前行的样子。③奉:同“捧”,端着。④谢:认错,道歉。⑤微与:不应当啊。
(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往之女家已而之细柳军
B.是学得为大丈夫乎三人行,必有我师承
C.以待饿者而食之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终不食巾死环而攻之顶不胜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往送之门,地(同“诫”,告诫)之曰:“必敬必球(谨慎),无违夫子。”
B.得志,与(跟)民由之未复有能与(欣赏,领悟)其奇者
C.曾子呼之(听说)军中网(听说)将军令
于路以待饿者而食(给……吃,供养)
D.黔敖为食(饭食)
之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②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4)乙文中曾子认为“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这与甲文中孟子的看法是否矛盾?请
简述你的看法。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
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富贵不能淫》)【乙】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巴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
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临
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
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注】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③观者如堵:围观
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张仪岂不雄大丈夫哉
②以顺为无者
③从容谓吏日
④见闻者无不流涉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丈夫书冠也系之衣带间
B.以顺为正者以我酌油知之
C.舜发于吠亩之中山门圮干河
D.天下独绝哀转久绝
(3)下列句子与“虽乘奔御风”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A.劳其筋骨
B.一狼洞其中
C.饭疏食饮水
D.猛浪若奔
(4)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②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
(5)结合甲、乙两文的文意,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
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
(6)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14.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孟子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
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其词日:“孔日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
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临开I,
从容谓吏日:“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
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注]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枷可的一组是
A.后天下之广居后无何《周亚夫军细柳》
B.吾事学矣吾与汝学力平险《愚公移山》
C.至则死矣每至晴初霜旦《三峡》
D.丈夫之冠也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②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
(4)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15.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文)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
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文)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
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甲文中,身为儒家的孟子,批判的是家的错误言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乙文中“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符合孟子心中“大丈夫”的标准
吗?请结合文章,任选一人来说一说。
1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
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孟子日:“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
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
然去之,若将沈少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柳
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故日:'尔为
尔,我为我,虽袒褐裸程于我侧,尔焉能挽我哉?'故其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
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己。”
孟子日:“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注
释]①洗(mei):污染。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岂不跟大丈夫哉
②父俞之
③里袒福裸程于我侧
④君子不中也
(2)用“/”号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②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
(4)甲文告诉我们,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用原文语句回答)乙文
中,孟子在这里实际上批判了哪两种人?结合乙文内容分析。
17.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
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乙】天祥①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②,系之衣带间。其词日:“孔日成
仁,孟日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③无愧!”过
于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④.临刑,从容谓吏日:“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
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注释】①天祥:文天祥。②自赞:自我总结。③庶几:差不多。
④观者如堵:围观的人多得像一道墙。
(1)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帝感其雄
B.即为承笔自赞天下独挚
C.往送石门已而之细柳军
D.名词日基如土石何
(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丈夫之冠”的“冠”是行冠礼,指的是古时男子十八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B.【乙】文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是:过于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
C.【甲】文“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是反问句,显出景春对其观点的深信不疑,
透露出其对公孙衍、张仪的崇拜。
D.【乙】文“见闻者无不流涕”,体现了文天祥的忠贞爱国之举感动了每一位子民及子民
对他深深的爱戴和惋惜之情。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探讨“何谓大丈夫”的问题,针对景春的观点,孟子先破后立,先直接批驳景
春的错误观点,再阐述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通过比喻、举例子两种方法来论证,严谨,科
学,雄辩有力。
B.【乙】文中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浩然正气,视死如归,正是
孟子“大丈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体现。
C.【乙】文中文天祥“南面再拜而死”是因为他的祖国在南面,拜南等于拜他的祖国了,
表现了他的爱国情操。
D.孟子认为大丈夫无论得志与否,只要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就能做到大丈夫之道,【甲】
【乙】两文都很好地阐述了这一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②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
18.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各题。
(甲)
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日:“是
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
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
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
靖康之难©,钦宗幸虏营。虏人欲得某文咒钦宗不得已,诏从臣孙觌⑨为之;阴冀觌不奉诏,
得以为解。而觌不复辞,一挥而就过为贬损,以媚虏人
;而词甚精丽,如宿成④者。虏人大喜,至以大宗城虏获妇饷之。觌亦不辞。其后每语人日:
“而一时之土,欲以人力胜之,是以多败事而少成功:而身以不免焉。孟子所谓'顺天者存,
逆天者亡者,盖谓此也。’”或戏之日:“然则子之在虏营也,顺天为己甚矣!其寿而康也
宜哉!”觌惭亡以应。闻者快之。
(选自《朱文公集》)
(注)①靖康之难: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
父子,靖康之难导致了北宋的灭亡。②某文:指降书。③孙觌(di):宋钦宗时,官翰林学
土。④宿成:事先已经做好。
(1)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两处)。
人不胜天久矣古今祸乱莫非天之所为
(2)解释加点的词。
①岂不做大丈夫哉
②与民申之
③星场多败事而少成功
④觌惭*以应
⑤达于汉阳
⑥周亚夫军细柳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而觌不复辞,一挥而就过为贬损,以媚虏人。
(4)(乙)文中的孙觌是不是大丈夫?请用(甲)文中孟子的论述加以分析。
19.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甲】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
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富贵不能淫》)【乙】陈果8,字稚硕,乡试登唐文献榜第二甲,授兵部
山海关主事。果慷慨尚气,少与阮大成②友。大成中年流落,挈领妻子依之;及卒,果又以礼
殡葬之,抚其子,择配,嫁其女。丙申,岁大禳咒果出粟赈饥。
(选自《新安县志》,有删改)【注】①陈果:明代新安县人(今深圳南头南山村人)。②
阮大成:人名。③挈⑺论):带,领着。④岁大裱(jin):这里指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新
安县遇大旱,庄稼枯死,颗粒无收。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父俞之
②往之女家
③挈妻干依之
④球卒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②果慷慨尚气,少与阮大成友。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没有独立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
B.甲文启示我们“大丈夫”要做到不因富贵、贫贱、威武而动摇。
C.孟子,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曾提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观点。
D.从表达方式看,甲文是议论文,乙文是记叙文。
(4)按甲文中孟子的标准,陈果是否可以称得上“大丈夫”?请谈谈你的看法。
20.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
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
孟子自范①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日:“夫非尽人之子与?”孟子日:“王子宫室、
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鲁君之宋,呼
于埃泽之门©.守者日:’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节选自
《孟子,尽心上)
【注释]①范:地名。②气:气质。③居:地位。④理(die)泽之门:宋国城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父向■之
②以顺为4者
③喟然叹日
④而王子若彼者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是写得为大夫乎始一反辱
B.丈夫之冠也孟子自范书齐
C.以顺为正者自康乐以来
D.独行茶道名居使之然也
(3)用"/”给乙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断两处。
居移气养移体大战居乎
(4)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
(5)阅读上面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填空。
两文中“广居”含义相同,都喻指“仁”。甲文中“居广居”是“”的素养之一;乙
中“广居”可以改变人的。
21.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孟子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
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
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富贵不能淫》)
【乙】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②.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③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
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⑤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
®,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献⑦均为名将。(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
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咒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继光更历南北,并着著声。在南方战功特盛,北则专主守。所著《纪效新书》《练兵纪实》,
谈兵者遵用焉。
(节选自《明史•戚继光传》,有删改)【注释】①戚继光:祖籍山东牟平,明朝抗倭名将。
②卫指挥佥事:官名。③卫所:明代在京师和各地设卫所,数府合设一卫,下设千户所和百
户所。④剽悍:矫捷勇猛。⑤薮泽:湖泽。⑥审步伐便利:从行进便利的角度考虑。⑦大猷:
俞大猷,明朝名将。⑧飙发电举:办事如暴风闪电般迅猛。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见卫所军不习战清流如底
B.操行不如庭下如积水空明
C.而果毅过之人恒迎
D.谈兵者遵用焉且焉置土石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含义
①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选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②继光更历南北,并著声。在南方战功特盛,北则专主守。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土无敢不用命
(4)请结合选文回答问题。
①可以被视为“大丈夫”的戚继光为什么可以让“戚家军”名闻天下?
②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戚继光的形象特点。
2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雄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日: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日:'往之兴家,必敬必戒,
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住,行天下之大道。得
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单于像卫律必治其事②,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日:“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
者。左伊秩詈®日:"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呼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
置煜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
(节选自班固《苏武传》)【注释】①卫律:与下文的“胜”“惠”“虞常”都是人名。②
其事:指虞常与张胜私下交易谋反归汉一事。③左伊秩譬:匈奴的王号。④受辞:受讯。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岂不建大丈夫诚:
②往之女家女:
③像卫律治其事使:
④率皆降之宜: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B.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C.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D.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②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4)乙文苏武的行为符合孟子“大丈夫”的标准吗?请简要分析。
2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
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舜发于联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
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必敬必玻
②盾天下之广居
③必先苦其心志
④衡于虑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星焉得为大丈夫乎/故天将降大任于星人也
B.往送之门/舜发于吠亩之中
C.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掷士
D.置益其所不能嶂不若孀妻弱子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②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两文都运用了不少排比句,请从【甲】【乙】文各举一例分析
其作用。
24.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富贵不能淫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
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顺为无者(正确)
B.与民申之(遵从)
C.人但过(经常)
D.管夷吾举于土(狱官)
(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往送之门/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B.困于心,衡于虑/舜发干吠亩之中
C.安居顶天下熄/生于忧患,顶死于安乐也
D.以顺为正者/静以修身
(3)对文中划线句字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A.金钱和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地位低下不能改变,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
屈服变节,这说的就是真正的大丈夫。
B.金钱和地位不能迷惑腐化,贫苦穷因、地位低下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
自己屈服变节,这说的就是真正的大丈夫。
C.金钱和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开公司合伙合同范本
- Sialyl-Lewis-A-SLeA-生命科学试剂-MCE
- 幼儿园大班第二学期工作总结(20篇)
- 锚杆工程承发包合同
- 安装改造合同范本
- 旅游管理专业认识实习报告(3篇)
- 私企总经理聘用合同范本
- 物业代租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无人机行业投资方向及市场空间预测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艺术授权合同范本
- 初中英语教学经验交流PPT教学课件
- 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 英文介绍新疆乌鲁木齐ppt
- 钛白硫酸衡算
- 土力学(全套课件)
- 《先辈们唱过的歌》 单元作业设计
- 民俗习惯的司法适用
- 《绘画的构图》课件
-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课件
- 创新实践(理论)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高支模施工难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