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六章知识的学习_第1页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六章知识的学习_第2页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六章知识的学习_第3页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六章知识的学习_第4页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六章知识的学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化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六章学问的学习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学问可以分为〔〕。

A.感性学问、理性学问

B.详细学问、抽象学问

C.陈述性学问、程序性学问

D.方式方法学问、一般原理学问

2.程序性学问的运用是指〔〕。

A.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B.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C.解决“怎么样〞的问题

D.以上都正确

3.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

A.0.25~2秒

B.0.2~25秒

C.2秒到1分钟

D.5秒到2分钟

4.短时记忆的容量有确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个组块。

A.6±2

B.6±1

C.7±1

D.7±2

5.根据学问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困难程序,学问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A.公式学习

B.命题学习

C.原理学习

D.推理学习

6.以下选项中哪一个属于程序性学问〔〕

A.关于企鹅的定义

B.某个明星的个人资料

C.名人的自传

D.产品的运用说明书

7.学问的同化反映的是新旧学问的〔〕。

A.改造性

B.累积性

C.冲突性

D.对立性

8.小章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探讨学问驾驭和技能形成的,后来要让他相识到“认知策略〞的学习也是教学心理探讨的内容之一,这是〔〕。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9.探讨说明,遗忘进程是不平衡的,表现为〔〕。

A.时快时慢

B.不快不慢

C.先慢后快

D.先快后慢

10.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11.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行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精确地驾驭“果实概念〞。这是运用了〔〕。

A.正例及反例协作法

B.变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12.可以被称为工作记忆,在信息加工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长时记忆

B.有意记忆

C.感觉记忆

D.短时记忆

13.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的抑制作用叫〔〕。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14.中学生利用认知构造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形式是〔〕。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15.到工厂进展参观访问属于〔〕。

A.模像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实物直观

16.奥苏伯尔提出的说明遗忘缘由的理论是〔〕。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17.学问是个体通过及环境互相作用后获得〔〕。

A.感受及体验

B.前人阅历

C.记忆及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18.最早提出闻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A.艾宾浩斯

B.巴甫洛夫

C.冯特

D.弗洛伊德

19.所谓的刚好复习,应当是指〔〕。

A.在学习完毕立即复习

B.一周之后复习

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

D.当天复习

20.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家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

A.两个子系统

B.三个子系统

C.四个子系统

D.五个子系统21.学习把白菜、青菜、番茄概括为“蔬菜〞,这种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连锁学习

D.命题学习

22.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都是三角形的〔〕。

A.反例

B.概括

C.变式

D.抽象

23.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别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24.个人能用语言描绘的学问属于〔〕。

A.感性学问

B.理性学问

C.陈述性学问

D.程序性学问

25.以词汇、实物、图片、图表图形等为内容的学习属于〔〕。

A.概念学习

B.命题学习

C.符号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26.以驾驭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为主的学习属于〔〕。

A.概念学习

B.命题学习

C.符号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27.对“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上位学习

28.假设学生已有了“哺乳动物〞的观念,然后再学习“鲸〞这种动物,这种学习属于〔〕。

A.概念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29.学生已有了“四边形〞的学问,如今让学生学习“梯形〞的相关学问,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概念学习

D.并列学习

30.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拦河坝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属于〔〕。.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概念学习

D.并列学习

31.学习质量及重量、热及体积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概念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32.作为学问获得的首先环节,理解科学学问的起点是〔〕。

A.抽象

B.概括

C.直观

D.比较

33.到工厂或农村进展实地参观访问属于〔〕。

A.模像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感知直观

34.现代教化技术学探讨的重要内容是〔〕。

A.模像直观

B.实物直观

C.形象直观

D.感性直观

35.对有关史地学问的领悟,不能缺少〔〕。

A.模像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形象直观

36.儿童在知道“苹果〞、“梨〞等概念后,再学习“水果〞的概念,新学习的概念就具有意义了,这种学习叫做〔〕。

A.派生归属学习

B.相关归属学习

C.上位学

D.并列结合学习

37.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问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

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3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承受的方式是〔〕。

A.感觉登记

B.留意

C.组块

D.复述

39.长时记忆的容量〔〕。

A.较大

B.没有限制

C.特别之小

D.为7±2个组块

40.学问是个体通过及环境互相作用后获得的〔〕。

A.感受及体验

B.前人阅历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41.常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头,因此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词,这属于〔〕。

A.理性概括

B.感性概括

C.形象直观

D.言语直观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和相关类属学习。

2.在学问学习的三阶段中,应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分别是学问的、保持和应用。

3.学生对于学问的概括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型,即和理性概括。

4.探讨说明,学习的娴熟程度到达%时,记忆效果最好。

5.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学问可分为理性学问和。

6.老师启发学生进展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

7.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的记忆是。

8.学问就其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及联络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

9.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学问可分为学问和程序性学问。

10.加涅认为,程序性学问包括和认知策略两大类。

11.命题学习必需是以符号学习和为根底,这是一种更加困难的学习。

12.心智技能的驾驭是以为前提的。

13.是创立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14.在读一首短诗时,某生学习10分钟就刚好能背诵,随后又增加学习几分钟,这种增加的附加学习,叫做。它是促进学问保持,抑制遗忘的记忆规律之一。

15.一般来说,概念或规则的反例传递了最有利于的信息,正例则传递了最有利于概括的信息。

16.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干脆记忆,即输人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另一个成分是,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运用的学问信息。

17.,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18.学问的获得是通过直观和两个环节来实现的。

19.在直观过程中,老师通过对确定直观教材的操纵,其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学生的。

20.在直观根底上自发进展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是。

21.是通过对感性学问阅历进展自觉的加工改造,来提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及联络的过程。

22.在指导学生概括时,必需协作运用概念或规则的和反例。

23.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络的例证。

24.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性的例证。

25.通常所说的规则、原理、原则属于。

26.根据新学问及原有认知构造的关系,学问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

27.是理解科学学问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学问获得的首要环节。

28.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

29.也叫操作性学问,是个体难以清晰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想其存在的学问。

30.关于遗忘产生缘由的说明有很多学说,比方、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

31.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态上一样、颜色上一样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

32.指学习由假设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假设干概念之闭的关系。

33.学生已有“哺乳动物〞的观念,学习“鲸〞这种动物,就可通过学习来进展。

34.学生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探讨学问驾驭和技能形成的,如今要相识“认知策略的学习〞也是教学心理探讨的内容之一,就是学习。

35.是在新学问及认知构造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36.学问学习主要是学生对学问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学问保持和学问提取三个阶段。

37.通过,个体体验着前人的创立成果,这对于创立看法的获得起到了主动作用。

38.是主体通过对干脆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外表特征进展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详细的、特别的、感性的相识的加工过程。

39.一般而言,模像直观的教学效果实物直观。

40.学问直观的感知规律:强度律、差异律、、组合律。

41.创立看法和是个体创立性的两个主要标记。

42.命题学习必需以符号学习和为根底,这是一种更加困难的学习。三、简答题。1.简述学问的类型。

2.简述学问学习的类型。

3.简述学问学习的过程。

4.简述学问学习的作用。

5.简述学问直观的类型。

6.简述如何进步学问直观的效果。

7.简述学问直观的感知规律。

8.简述如何有效地进展学问概括。

9.简述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10.简述遗忘的理论说明。

11.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学问保持。

12.请简述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这三种学问直观类型的优缺点。13.请简要阐述陈述性学问和程序性学问的内涵及不同之处。

14.在运用变式时,常发生什么错误四、阐述题。1.李老师觉察,班上的很多学生花了很多的时问记忆英语单词,但在英语考试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错误,请谈谈老师应如何根据遗忘规律,教给学生防止遗忘的复习方法。

2.如何进步学问直观的效果

3.阐述如何有效地进展学问概括。

4.试述遗忘的缘由及其影响因素。一、单项选择题1.C2.B3。A4.D5.B6.D7.B8.B9.D10.D11.B12.D13.B14.C15.D16.C17.D18.A19.A20.B21.B22.C23.B24.C25.C26.A27.C28.C29.B30.A31.D32.C33.B34.A35.C36.C37.A38.C39.B40.D41.B二、填空题1.派生类属学习2.同化3.感性概括4.1505.感性学问6.激励学生主动参及问题的探讨7.瞬时记忆8.主观表征9.陈述性10.心智技能11.概念学习12.学问的学习13.学问学习1:4.过度学习15.区分16.工作记忆17.变式18.概括19.视察实力20.感性概括21.理性概括22.正例23.正例又称确定例证24.反例又称否认例证25.命题26.并列结合学习27.直观28.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29.程序性学问30.痕迹衰退说31.组合律32.命题学习33.派生类属34.相关类属35.并列结合学习36.学问获得37.学问的学习38.直观39.优40.活动律41.创立实力42.概念学习三、简答题1.(1)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学问可分为感性学问和理性学问;(2)根据反映活动的类别不同,学问可分为陈述性学问和程序性学问。

2.(1)根据学问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困难程度,学问学习可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2)根据新学问及原有认知构造的关系,学问的学习可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3.学问学习主要是学生对学问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学问的获得、学问的保持和学问的提取三个阶段。在获得阶段,新学问进入短时记忆系统,及长时记忆系统中被激活的相关学问建立联络,从而出现新意义的建构;在稳固阶段,新建构的意义储存于长时记忆系统中,假设不进展深层的认知加工,这些信息就会出现遗忘;在提取阶段,个体运用所获得的学问答复“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应用这些学问来解决实际问题,使所学学问产生广泛迁移。在学习的三阶段中,应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分别是学问的同化、保持和应用。

4.(1)学问的学习和驾驭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2)学问的学习和驾驭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实力开展的重要根底;(3)学问学习是创立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5.(1)实物直观。即通过干脆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展的一种直观方式;(2)模像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像的干脆感知而进展的一种直观方式;(3)言语直观。即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展的一种直观。

6.(1)灵敏选用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2)加强词及形象的协作;(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4)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5)让学习充分参及直观过程。

7.教学中的感知规律包括四个方面:(1)强度律。指作为学问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必需到达确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因此,在直观过程中,老师应突出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2)差异律。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简洁;在物质载体层次,应通过合理的板书设计、教材编排等方面恰当地加大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在学问本身层次,应合理地支配新旧学问,使旧学问成为学习新学问的支撑点。(3)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简洁感知。为此,应留意在活动中进展直观,在变更中呈现对象,要擅长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学问的物质载体,使学问以活动的形象呈如今学生面前。(4)组合律。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态上一样、颜色上一样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因此,教材编排应分段分节,老师讲课时应间隔和停顿。

8.(1)协作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展比较;(4)启发学生进展自觉概括。

9.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问大约为5秒到1分钟,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7±2个组块。长时记忆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很多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

10.(1)痕迹衰退说(桑代克)。(2)干扰说。(3)同化说(奥苏伯尔)。(4、)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

11.(1)深度加工材料。所谓深度加工,是指通过将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到达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人们在获得信息时对它进展深度加工,信息的保持效果就可得到进步,并有利于信息的提取。

(2)有效运用记忆。记忆术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赐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学问保持的策略。记忆术有:找寻记忆材料的规律;做确定的归类和整理;运用多种感官进展记忆;将零散的材料用确定的方法串联起来绽开想象等。

(3)进展组块化编码。所谓组块,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学问阅历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识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组块可以是一个字母、一个数字、一个单词、一词组甚至一个句子。组块的方式主要依靠于人的过去学问阅历。

(4)适当过度学习。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到达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5)合理进展复习。首先刚好复习,即根据遗忘曲线的原理在所学习的学问大面积遗忘之前进展复习;其次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如把一个材料分成假设干小块材料;再次反复阅读及尝试背诵相结合,如适当地考一考自己;最终,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12.学问直观的类型包括实物、模像和言语三种直观方式,各自优缺点如下:

(1)实物的直观及其优缺点。①概念:实物直观即干脆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的一种直观方式。②优缺点:实物直观在实际生活中能很快地发挥作用,同时,实物直观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但实物直观难以突出本质要素。

(2)模像的直观及其优缺点。①概念:模像直观是对事物的模拟形象进展干脆感知的~一种直观方式。②优缺点:模像直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抑制实物直观的局限,扩大直观的范围,进步直观的效果。但由于模像只是事物的模拟形象,而非实际事物本身,因此模像及实际事物之间有确定的差距。

(3)言语直观及其优缺点。①概念: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语言的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展的一种直观形式。②优缺点:言语直观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运用;能运用语言和生动形象的事例去激发学生的感情,唤起学生的想象。但言语直观所引起的表象,不照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显明、完好、稳定。

13.心理学家安德森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动身,根据学问的性质将其分为陈述性学问和程序性学问。各自内涵及不同之处如下:

(1)陈述性学问、程序性学问的内涵。①陈述性学问。陈述性学问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学问,即关于“是什么〞的学问,包括事实、规则、事务、看法等。它是一种相对静态的学问,通常以命题和命题网络来表征。②程序性学问。程序性学问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学问,即是关“如何做〞的学问。它是一种动态的学问,以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来表征,即“假设……,则……〞的形式,其中“假设’’是条件项,“则〞是动作项。它包括一系列详细的操作程序。如汉字书写的笔画依次、进展四则运算、概括一段材料的主要意思等。

(2)陈述性学问和程序性学问的区分。①陈述性学问是关于“是什么〞的学问,而程序性学问是关于“怎样做〞的学问;②陈述性学问一般可以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进展清晰明白的陈述,程序性学问是一种理论性学问,主要用于实际操作。

14.在运用变式时,假设变式不充分,学生在对教材进展概括时,往往会发生以下错误,必需留意预防。(1)变式运用的时机不当,反而会引起学习者的相识混乱;(2)一类常见的错误是把一类或一些事物所共有的特征看作本质特征。例如,在动物分类中,由于鲸和鱼类一样,都有生活在水里的共同特征,于是就把鲸列入鱼类;(3)另一类常见的错误是在概括中人为地增加或削减事物的本质特征,不合理地缩小或扩或许念。例如,有的学生把直线看成是处于垂直或程度位置的线,而认为处于倾斜位置的线不是直线。四、阐述题1.根据遗忘规律,防止遗忘的复习方法主要有: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也就是说,遗忘的开展是不平衡的,其规律性是先快后慢的,呈负加速型。

合理的复习方法包括刚好复习、分散复习和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1)刚好复习。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在学习20分钟以后,学问就被遗忘了42%;一天以后,遗忘就到达了66%。假设过了很长时间,直到考试前才复习,就几乎等于重新学习了。所以,新学习的材料确定要留意刚好复习,至少要在当天加以复习,以减缓遗忘的进程。

(2)分散复习。分散复习是相对于集中复习而言的。集中复习就是集中一段时问一次性复习学习许屡次,分散复习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因为分散复习可以降低乏累感,可以削减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激励学生进展分散复习。

(3)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探讨说明,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的效果优于单纯的重复阅读。单纯重复阅读的记忆效果之所以不如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主要在于前者不利于刚好觉察学习中的薄弱点,因此在重复学习时,不利于集中留意力,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点的学习。因此,老师在教学(如英语、语文)中应留意教化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边阅读边背诵,将阅读及背诵交替进展。

2.直观是主体通过对干脆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外表特征进展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详细的、特别的、感性的相识的加工过程。进步学问直观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展:

(1)灵敏选用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实物直观虽然真实,但是难以突出本

质要素和关键特征;而模像直观虽然及实际事物之间有确定间隔,却有利于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因此,一般而言,模像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但是,这只限于学问的初级学习阶段。当学习有了确定根底后,由简化的情境进入实际的困难情境,即更多地运用实物直观,自然是必要的。

(2)加强词及形象的协作。为了增加直观的效果,不仅要留意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的合理选用,而且必需加强词及形象的结合。在形象的直观过程中,老师首先应供应明确的视察目的,给出精确的视察指导,提示合理的视察程序;其次,形象的直观结果应以精确的词加以表述,以检验直观效果并使对象的各组成要素进展分化;再次,应根据教学任务,选择合理的词及形象的结合方式。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要想在直观过程中获得有关的学问,首先必需留意和视察直观对象。而要想有效地视察直观对象,必需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①强度律,指作为学问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实物、模像或言语)必需到达确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

②差异律,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越来越简洁。③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简洁感知。

④组合律,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态上一样、颜色上一样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

(4)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在直观过程中,老师通过对确定直观教材的操纵,其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视察实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需细致组织和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

(5)让学生充分参及直观过程。学问归根原委要通过学生头脑的加工改造才能驾驭,因此在直观过程中,应激发学生主动参及的热忱,在可能的状况下,应让学生自己动手进展操作,变更“老师演,学生看〞的消极被动的直观方式。

3.学问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内在联络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相识活动过程。对于学问的概括存在着抽象程度不同的两种类型,即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效地进展学问概括:

(1)协作运用正例和反例。概括的目的在于区分事物的本质和非本质,抽取事物的本质要素,抛弃事物的非本质要素。因此,老师在指导学生概括时,不仅要留意抽取本质的一面,也要留意抛弃非本质的一面。为此,必需协作运用概念或规则的正例和反例。一般而言,概念或规则的正例传递了最有利于概括的信息,反例则传递了最有利于区分的信息。

(2)正确运用变式。理性概括是通过对感性学问的加工改造而完成的,感性学问的获得是把握事物本质的根底和前提。因此,在教学实际中,要进步概括的成效,必需给学生供应丰富而全面的感性学问,必需留意变式的正确运用。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3)科学地进展比较。概括过程即思维过程,也就是在分析综合的根底上进展比较,在比较的根底上进展抽象概括。因此,区分对象的一般及特别以及本质及非本质的比较过程,对于学问的概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