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第

课4教学壹貳叁目标通过时间轴梳理中国历代典型改革事件,把握典型改革所处的时空条件,对改革进行辩证认识和评价,理解改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通过历史文献、历史照片、历史地图等多种形式的历史资料,分析改革的时代背景和必要性,提升有效利用材料和解读材料的能力;通过对对历代改革的学习,理解“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体会历代改革家们勇于改革创新的无畏精神,理解改革开放对当代中国命运,实现“两个一百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意义。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第一章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一.春秋战国时期(一)时代背景铁农具牛耕的推广↓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百家争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一.春秋战国时期(二)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目的内容政治经济军事富国强兵,建立适应新兴地主要求的君主官僚政治废除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耕织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赋税,稳定社会秩序承认土地私有;促进小农经济发展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提高战斗力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一.春秋战国时期(二)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影响材料一:(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乡邑大治……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孝公用商鞅变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李斯《谏逐客书》材料三:文学曰:“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

——桓宽《盐铁论·非鞅》1.积极: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成为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2.消极: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了对百姓的剥削和压迫。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时代背景1.内迁游牧民族政权征伐不断;2.鲜卑族拓跋部建北魏,439年统一北方;3.战乱频繁,民族交融成为历史潮流。材料:北魏孝文帝继位后,全盘推行汉化。通过汲取汉族的先进文化,学习封建的统治思想及理论,北魏建立了有效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制度。——白寿彝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二)改革内容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推行俸禄制和官吏考核制度;严惩贪污国家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租和调废除宗主督护制,设三长,直属于州郡,负责清理户口、田亩和征役后期:孝文帝主持,推进汉化俸禄制均田制租调制三长制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邻长里长党长5家25家125家基层管理机构意义:1.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意义:2.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实质:少数民族政权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三.王安石变法(一)变法的背景(结合材料与纲要上,总结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材料:北宋中期面临两大难题:一贫,国库年年赤字;二弱,十战九败,岁岁输钱帛于辽夏。解决这两大问题,必须变法革新。1069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拉开变法序幕。

——《王安石变法始末》1.“三冗二积”的社会局面致使北宋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2.边防压力、阶级矛盾和财政危机突出;3.庆历新政虽然失败,却为其奠定基础。外难御辽夏虎狼之师内不支朝廷财政之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三.王安石变法(二)变法的内容与影响领域目的措施效果财政制度军事体制官僚机构培养人才改革科举制度,改革教育制度等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均输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富国强兵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扩大统治基础节省政府开支,提升军队战斗力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生产,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材料: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积极性:一定程度改善了积贫局面;政府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性:新法的一些措施危害百姓的利益;引起了扰民、损民的后果。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四.张居正改革(一)改革的背景材料一:其大者曰宗室骄恣,曰庶官疾旷,曰吏治因循,曰边备未修,曰财用大亏,其他为圣明之累者,不可以悉举,而五者乃其尤大较著者也。——张居正《论时政疏》材料额二:隆庆五年,全年财政的总收入只有250万两,而支出达到400多万两,赤宇超过三分之一。

——刘志琴《张居正评语》鞑靼劫掠倭寇袭扰葡占澳门政治:日益腐败外部:边患严重明朝中后期,统治危机不断加深经济:国库亏空、土地兼并严重社会:农民起义不断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四.张居正改革(二)改革的内容与影响(根据视频总结内容)政治(整顿吏治)军事(边防新政)内修防备起用边将,积极操练兵马大力增修、加固长城外示羁縻改善汉蒙关系加强互市友好来往经济(赋税改革)清丈田地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考成法),以法理政一条鞭法材料:张居正及揽大政,登首辅,慨然有任天下之志,劝上力行祖宗法度,十年来海内肃清,用李成梁、戚继光,委以北边,搜地千里,力筹富国,太仓粟可支数年,积金止四百余万。成君德,严考成,核地亩,一时治绩炳然。——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六十一影响:1.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2.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3.万历初年明朝一度有了“中兴”的景象。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第二章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一.戊戌变法(一)时代背景思考:中国近代改革面临哪些社会变局?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主要任务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一是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国家繁荣富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一.戊戌变法(二)变法背景(结合材料与纲要上,总结戊戌变法的背景)材料:19世纪晚期,各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的过渡,帝国主义各国间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便更加激烈,而此时的中国成了各帝国主义国家瓜分殖民地的对象。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马冰《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背景的比较研究》时代背景:政治背景:经济背景:思想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极大震撼了中国社会,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西方近代思想传入,维新思想传播。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一.戊戌变法(三)变法的内容与影响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教育近代化军队近代化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需求,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有利于军队强大历史影响:戊戌维新运动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思想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一.戊戌变法(四)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材料:伯兄(指康有为)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康广仁等《戊戌六君子遗集》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根本原因:触犯守旧势力利益,遭到反对。(1)维新派缺乏社会基础,无严密组织;(2)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3)缺乏政治经验,操之过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二.清末新政(1901年)材料:作为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清末新政也表明了现代化潮流的不可抗拒性,历史终于走到了这一步。它以自身毁灭为代价,为适应开放的新形势而培植了现代化的动力,为中国人全面拥抱现代化创造了比之前更好的条件……——忻平《清末新政与现代化进程》背景:内容:意义:清政府应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教育:留学生军事:编练新军商业:倡导、鼓励新式知识分子、民主共和思想清政府掘墓人民族资产阶级壮大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三.民国时期的改革——矫国革俗中华民国建立后,无论是南京临时政府,还是后来的国民政府,都陆续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但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这些改革多以失败告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第三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经济改革民主改革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新中国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从法律和政治制度层面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1953年——1957年:1.“一五计划”,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2.“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1950年——1953年春:全国新解放区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而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二.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探索时期19561958196019641966《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初步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提出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大跃进人民公社化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出现1959至1961年的严重经济困难。八字方针四个现代化文化大革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三.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2012年2013年2017年201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八大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九大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三.改革开放新时期意义: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面貌、中华民族面貌、中国人民面貌、中国共产党面貌。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决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课堂小结升华:认识改革思考一:促进改革的因素1.社会经济的发展,旧有社会制度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2.严重的社会危机。1.新的经济因素;2.新的社会力量的兴起和壮大;3.新思想对旧思想的冲击。(一)改革的必要性(二)改革的可能性(三)改革的目的性1.直接:解决现实问题,稳定社会秩序;2.根因:富国强兵,巩固统治。课堂小结升华:认识改革思考二: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根因);2.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