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献刀》参考课件1_第1页
《曹操献刀》参考课件1_第2页
《曹操献刀》参考课件1_第3页
《曹操献刀》参考课件1_第4页
《曹操献刀》参考课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为英雄搭建了表演的舞台,而小说则为豪杰做了诗意的诠释……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如今,都已沉沉睡去但,每当我们翻开《三国演义》时眼前,却依然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教人禁不住共其悲欢,久久难忘……课前联想1曹操的字,小名是什么,本姓什么?孟德阿瞒本姓夏侯2曹操的父亲是谁?曹嵩曹腾的养子3曹操的谥号?魏武4许劭怎样评价曹操的?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奸雄5戏曲中曹操是什么样的形象?白脸奸相

6曹操的人生信条是什么?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7《三国演义》中写的内容多少是真,多少是假呢?

“七分写实,三分虚构。”文体特征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是小说样式的基本特点。这三个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小说的主题也是依据这三个要素的结合体来展开的。曹操献刀环境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桓、灵二帝宠信宦官,致使朝纲大乱,政治腐败,黄巾军揭竿而起,天下大乱,朝中更乱,何进被杀,董卓进京,擅至废立,横行霸道,不可一世,肆无忌惮。何进的部下袁绍与王允书信,图谋杀死董卓这乱贼。课文主要情节:

借刀献刀遇陈宫杀伯奢尝试用章回小说题目的形式分别概括每部分的内容。王允旧臣哭社稷曹操奇谋借宝刀孟德献刀欲弑贼李儒设计操脱身识谎言陈宫擒曹仰曹志二人携手投伯奢孟德心疑杀无辜陈宫识操品评曹操

在本课中,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曹操形象?解读人物形象什么对象怎么刻画鉴赏评价依据情节叙述人物描写方法提示:鉴赏人物形象必须抓住文中的细节等描写,不可脱离文本泛泛而谈。

①神态、动作描写(对比):

“众官皆哭,座中一人抚掌大笑”②语言描写:

“……还能哭死董卓否?”

“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

“……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

识大义有谋略勇猛有胆识——体现其英雄的一面借刀

①动作描写:

“操径入”②语言描写:

“马羸行迟耳。”

“愿借试一骑。”

③心理、动作描写:

“操暗忖曰……惧卓力大,未敢轻动。”

④心理、动作、语言描写:

“操又思曰……曹操背后拔刀……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勇敢果断善度势情随机应变临危不乱——是一个舍身成事的英雄,而不是一个舍生取义的莽汉献刀

①语言描写:

“我是客商,覆姓皇甫。”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②侧面烘托:“愿弃一官,从公而逃”智谋机警,非凡的远大志向,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遇陈宫

①语言描写:

“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

“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②动作描写:

“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

“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③侧面烘托:“宫曰……”“陈宫寻思……”多疑、狡诈、残忍、自私——体现其奸枭的一面杀伯奢

小说中还有其他表现曹操性格的经典章节吗?

第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

曹操替父复仇进攻徐州时,传令三军:“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杀戮”,于是,“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

——失去了理智的曹操近乎疯狂,滥杀无辜,显得残暴不仁

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

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操挽留曰:“子远勿嗔,尚容实诉:军中粮实可支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言曰:“军中止有此月之粮。”攸大声曰:“休瞒我!粮已尽矣!”操愕然曰:“何以知之?”

——狡猾、多疑,处处设防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

——奸诈狡猾、多疑残忍品评曹操:奸雄乱世之多疑狡诈残忍自私识大义勇敢果断随机应变——性格的双面性!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鲁迅

那么,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陈寿

曹操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易中天《品三国》曹操其人

曹操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宦官家庭。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十常侍中的一员,汉相国曹参的后人。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官至太尉。

灵帝熹平三年(174),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势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皇帝宠幸的宦官的叔父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用五色棒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

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进攻颍川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随之迁为济南相。济南国有县十余个,各县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曹操到职,大力整饬,一下奏免长吏八名,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当时正是东汉政治极度黑暗之时,甚至有了买官制度。朝廷封曹操为议郎,曹操不肯迎合权贵,遂托病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弋猎,暂时隐居了。

中平六年(189),董卓进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刘协,后又杀太后及少帝,自称相国,专擅朝政。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

曹操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组织起一支五千人的军队,准备讨伐董卓。

历史上的曹操:

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用人唯才,抑制豪强。兴屯田,抑兼并,统一北方。精兵法,善诗歌。有功,有过!

曹操之过:(1)镇压起义,充当屠夫。(2)欺君罔上,窃国谋逆。

(3)玩弄权术,奸诈狡猾。

曹操之功:

(1)削平群雄,统一北方。(2)为三国鼎立、三国归晋奠定基础。(3)对建安文学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曹操虽生性狡诈多疑、残忍自私,然功过持平,历史上的真实的曹操仍不失为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文学家。公正评价历史上的曹操:

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三国演义》中,作者对曹操的描写有不少是虚构的。正确区分文学作品和历史事实。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

《三国演义》的作者显然是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同时也糅合了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在全书中体现出“尊刘抑曹”的思想倾向:把刘备集团作为善的代表,渗透了作者的理想和抱负;把曹操集团作为恶的象征,寄予了作者对丑恶的批判。罗贯中为什么要这样来写曹操呢?*深度探究*主旨探讨*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苏轼《志林》

首先,罗贯中是受正统儒家学说教育出来的封建文人,而儒家学说的独霸教育和思想领域是在汉武帝时期形成的。因此正统的儒家学说对汉朝的歌功颂德超过了历代,到东汉末年,汉朝已经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以汉家、刘氏为正本源流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罗贯中受儒家思想影响,尊刘抑曹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其次是曹魏存在的时间较短,正如鲁迅先生所分析,在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完全认可的时间里就改朝换代了,没有来得及歌功颂德,这也是造成包括罗贯中在内的封建文人不能正确评价曹操的原因之一。

其三是曹操的一些做法不符合儒家学说的首先标准。儒家讲究仁义道德,讲究中庸之道,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讲究温、良、恭、俭、让。而曹操藐视这些虚伪的道德规范,而将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正如陈寿评价曹操时据说,曹操主要是采纳的申不害、商鞅、韩非子、白起等法家的思想,对儒家学说采取藐视的态度。现在看起来曹操的做法是正确的,如果完全按照儒家学说,以忠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