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滨海新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检测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第Ⅰ卷第1至6页,第II卷第7至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剽掠(piāo)赂秦(luò)潜力(qiān)喟然(kuì)长叹B.埋怨(mán)畏葸(sī)殷红(yīn)锱铢必较(zīzhū)C.肯綮(qìng)褊小(biǎn)仓庾(yǔ)鼎铛玉石(chēng)D.孝悌(dì)症结(zhèng)椽子(yuán)怵然为戒(chù)【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赂秦”的“赂”应读lù;“潜力”的“潜”应读qián;B.“畏葸”的“葸”应读xǐ;“殷红”的“殷”应读yān;D.“孝悌”的“悌”应读tì;“症结”的“症”应读zhēng;“椽子”的“椽”应读chuán。故选C。2.下面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纵横捭阖貌合神离民生凋敝无精打采按步就班B.既往不咎英雄辈出关怀倍至并行不悖融汇贯通C.和衷共济哀声叹气涣然冰释合盘托出刨根究底D.在所不辞刚愎自用飞扬跋扈明辨是非天网恢恢【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能力。A.“按步就班”的“步”应为“部”;B.“关怀倍至”的“倍”应为“备”;C.“哀声叹气”的“哀”应为“唉”,“合盘托出”的“合”应为“和”。故选D。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当前,网络文学作品的确存在质量______的现象。虽然有些作品具有独特的价值,但也不乏粗制滥造之作。如何鼓励作者不会出于功利目的一味地迎合读者口味而______,并在创作过程中力求创新,从而向大众提供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俱佳的优质精品网络文学作品,成了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我们的社会、公众以及传统的文学界,需要对十多年来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也需要对它的未来发展持续关注,______。它尚不成熟,(),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应当是整个社会______的责任。2018年知识付费迎来从高潮迈向洗牌的拐点,倒逼知识产品内容服务加速升级,也进一步加剧网络文学作品在竞争中的优胜劣汰。一些领先网站正在面临活跃用户增长瓶颈,这将催生更多围绕网络文学的变现为目标的新尝试,知识付费的概念将不断提高,将从知识付费迈向知识服务的更广层面。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将催生更多围绕网络文学的变现新尝试,知识付费的概念将不断提高,将从知识付费迈向知识服务的更广层面。B.这将催生更多围绕网络文学的变现为目标的新尝试,知识付费的概念将不断扩充,将从知识付费迈向知识服务的更广层面。C.这将催生更多围绕网络文学的变现为目标的新尝试,知识付费的概念将不断拓展,将从知识付费迈向知识服务的更广层面。D.这将催生更多围绕网络文学的变现新尝试,知识付费的概念将不断拓展,将从知识付费迈向知识服务的更广层面。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因为生命力旺盛,也具有世界其他社会文学难以比拟的活力B.但生命力旺盛,也具有世界其他社会文学难以比拟的活力C.因为具有世界其他社会文学难以比拟的活力,生命力旺盛D.但具有世界其他社会文学难以比拟的活力,生命力旺盛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良莠不齐随波逐流因势利导责无旁贷B.良莠不齐趋之若鹜顺水推舟义不容辞C.参差不齐随波逐流因势利导义不容辞D.参差不齐趋之若鹜顺水推舟责无旁贷【答案】3.D4.B5.C【解析】【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语病有:“围绕……”或者“以……为目标”两个句式糅合在一起,二者任意保留其一;“概念”与“提高”搭配不当,可改为“概念拓展”或“概念扩充”。修改正确的只有D项。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前文“我们的社会、公众以及传统的文学界,需要……”说明对于网络文学作品整体上还是肯定的,因此“它尚不成熟”,后面应该跟一个转折性的句子,即说它还是有优点的,排除AC;再根据句内的关系,应该是先说自身具有的特点,然后才能去与其他的作比较,排除D。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适用对象只能是人,侧重于品质。此处形容“网络文学作品的质量”,应选用成语“参差不齐”。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只能随着潮流走。趋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此处是说如何鼓励作者不出于功利目的而一味地去迎合作者,成为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如果用“趋之若鹜”语意过重,应选用成语“随波逐流”。因势利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顺水推舟:比喻顺应情势说话办事。此处是说对网络文学未来的发展要顺着其发展的趋势,向好的方面加以引导,应选用成语“因势利导”。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多用于指自己应当做的不可推卸之事,强调“责任”。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这里“责无旁贷”与文中的“责任”语意重复,应选用成语“义不容辞”。故选C。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祝福》是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后收入小说集《呐喊》,鲁迅的另外两部小说集是《朝花夕拾》和《彷徨》。B.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用写花妖狐媚和畸人异行来讽刺现实,语言简练,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生动,代表着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C.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载舟覆舟,所宜深慎”两句用形象的比喻强调百姓对国家的重要性,体现了儒家“民为贵”的思想。D.王安石,文学上主张“以适用为本”“有补于世”,其散文逻辑谨严,析理深透,笔力雄健,后世尊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A.“《呐喊》”错误,《祝福》收入小说集《彷徨》;“《朝花夕拾》”错,《朝花夕拾》是散文集,鲁迅的另外两部小说集是《故事新编》和《呐喊》。故选A。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今日世界之复杂、变化之迅捷,已远超我们的想象,看似遥不可及的未来正变得触手可及。如今,百度Apollo(阿波罗)开放平台可以引导百余辆自动驾驶汽车在港珠澳大桥上奔驰,可穿戴技术能让你的衣服监控心率,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诞生了首个无人工厂……人工智能机器正大举进入全球制造业,代替人类在做许多工作。从基因测序到纳米技术,从可再生能源到量子计算,各领域的技术突破风起云涵,新技术不断催生着更新、更强大的技术,并不断交叉迭代,融合应用到各个领域,推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快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人类已跨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即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智能化时代),信息爆炸、大裂变式的脑力增长正以全新的、强有力的且令人惊诧的方式,挑战和重塑着社会根基,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世界变化太快了,引起了人们对“乌卡时代”(VUCA)的共鸣。所谓“乌卡时代”,即指具有易变性(volatile)、不确定性(uncertain)、复杂性(complex)、模糊性(ambiguous)的时代。“易变性”指事情变化非常快,“不确定性”指不知道下一步的方向在哪儿,“复杂性”指每件事会牵连影响到另外一些事情,“模糊性”指关系不明确。这意味着,秉持单一知识类型、技术手段,应对单一社会生活情境的时代一去不返。苹果公司现任CE0蒂姆·库克说:“我不担心机器会像人一样思考,我担心的是人会像机器一样思考。”如今世界需要的是能与机器共舞的“聪明的创造者”,这样的创造者须具备机器所不具备的“21世纪能力”。“21世纪能力”被世界各国视为当前和未来社会中个人所需要的必备能力,它超越了传统的学科能力,其中包含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交流与协作能力、创新与创造能力等,其核心在于如何创造性地应用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取材于刘月霞、成晓霞等的文章)材料二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推进,学习路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理念不断发展。当下,研究者普遍认为解决真实问题是学习的重要路径。十七世纪的夸美纽斯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这是对知识价值的肯定,与近代以来社会对大量高效的产业工人的需求相契合。然而,单向传授、死记硬背的知识已无法适应如今瞬息万变的社会。没有体验,知识只是干瘪的教条,很难帮助学生应对复杂的、从未出现过的现实问题。如何将书面、静态、抽象的知识变为学生能感受、理解与运用的知识,成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追求。实践表明,学生围绕真实问题进行探究,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创”,能激活所学知识,在体验中迁移应用,从而实现学习目的。这些真实问题往往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生产实践,可以是真实发生的情境,也可以是符合真实逻辑的模拟情境。单一学科的知识往往无法解决复杂的真实问题。长期以来,学科知识处于割裂状态,学生难以理解学科之间的关联,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学科学习内容亟待整合。例如,在通用技术课上,为解决课桌桌面不够使用的问题,教师开展了“收纳盒设计与制作”项目。该项目需要设计模型、画立体图、确定尺寸、对收纳盒的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确定用哪种连接方式等,将信息技术、物理、数学、美术等多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但是,学科整合不是“拼盘式”多学科的拼凑,而要让学生在一个主题下将各学科的知识关联起来进行学习,从而构建起知识结构网络,实现真正的学科融合。这一融合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并非越多越好,要以深化学生的学习为目的,要“融”得恰如其分。跨学科解决复杂问题绝非易事,这要求学生做到两点:一是独立解决问题,二是适应团队合作。这两点看似互相冲突,实际上完全可以理解:人的发展不是闭门造车的过程,而是共同行动的过程,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共同行动中保持自身独立性与独特性,并在共同行动中充分展示,从而促进个体的发展。因此,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受到青睐。一方面,每个学生都要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利用自己的优势主动承担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明确分工,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此外,学习评价也越来越重视创造性、多元性。创造性是指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多元性主要体现在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上。学得如何不只是老师说了算,同学、家长等也可以参与评价。学习成果不再只是考试成绩,可以是实物成果,如模型车、标本等;也可以是文字作品,如设计方案、研究报告、程序编码等;还可以是一些具有表现力的活动,如辩论赛、宣讲等。(取材于陈渝、桑国元等的文章)7.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各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人类已跨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B.只具备单一知识类型、技术手段,难以适应“乌卡时代”的要求。C.蒂姆·库克担心人像机器一样敏捷、高效,会使社会竞争更激烈。D.批判性思维、交流与协作能力被视为未来社会中个人的必备能力。8.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学习项目“22世纪城市规划方案”不是解决真实问题,学习价值不大。B.写短评、朗诵、演课本剧,都能用来评价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C.观点不同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不利于达成共识,学生难以获得发展。D.让学生画苹果,并以“苹果”为题写作文,是美术与语文的真正融合。9.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是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B.当下社会各领域的技术新成果,可以成为教师教学时设计真实问题的灵感来源。C.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利于培养“21世纪能力”中的交流与协作能力、创新能力。D.时代的不确定性、模糊性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也应是不确定的、没有明确标准的。【答案】7.C8.B9.D【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担心人像机器一样敏捷、高效”错误。根据原文“我担心的是人会像机器一样思考”“这样的创造者须具备机器所不具备的‘21世纪能力’”,可知库克担心的是人像机器一样思考,担心缺乏“21世纪能力”。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A.“不是解决真实问题,学习价值不大”错误。根据原文“这些真实问题往往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生产实践,可以是真实发生的情境,也可以是符合真实逻辑的模拟情境”,可知“22世纪城市规划方案”是符合真实逻辑的模拟情境,是未来必须面对的真实问题,有很大的学习价值。C.“不利于达成共识,学生难以获得发展”错误。根据原文“人的发展不是闭门造车的过程,而是共同行动的过程,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共同行动中保持自身独立性与独特性,并在共同行动中充分展示,从而促进个体的发展”,可知观点不同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学生能获得发展。D.“是美术与语文的真正融合”错误。根据原文“学科整合不是‘拼盘式’多学科的拼凑,而要让学生在一个主题下将各学科的知识关联起来进行学习,从而构建起知识结构网络,实现真正的学科融合”,可知学科整合要在一个主题下将各学科的知识关联起来进行学习,构建起知识结构网络。“让学生画苹果”“以‘苹果’为题写作文”,没有体现同一个主题,没有体现学科知识的关联,仅是简单的拼盘式学科拼凑,并不是美术与语文的真正融合。故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D.“也应是不确定的、没有明确标准的”错误。根据原文“学习评价也越来越重视创造性、多元性。创造性是指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多元性主要体现在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上”,可知对学生的评价越来越重视创造性和多元性,对知识、能力的评价标准更明确,评价主体和方式更多元。故选D。三、(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段一(秦始皇)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于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范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阔道绝汉抵营室1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发北山石椁,乃写2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卢生说始皇曰:“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3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热,陵云气,与天地久长。今上治天下,未能恬淡。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于是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惟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注]1天极、阁道、营室皆为星宿名。汉:银河。2写:输送。3方:仙方。文段二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官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选自《阿房宫赋》)10.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除道,道九原抵云阳除:兴修B.表南山之颠以为阙表:作标记C.属之咸阳属:委托,交付D.各案署不移徙案:按照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以乱易整,不武B.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C.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杳不知其所之也D.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奔车朽索,其可忽乎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B.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C.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D.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13.下列对文中画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中,指函谷关以东,泛指战国末期秦之故地;文中的“关中”与《鸿门宴》中的“欲王关中”同义。B.幸,指帝王到达某地,也泛指封建时代皇帝亲临。这与文段二中“而望幸焉”的“幸”是同一意思。C.媵,古代统治阶级嫁女时随嫁的人,也可能成为嫔、嫱。“妃嫔媵嫱”在文中指六国王侯的宫妃。D.赋,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搞文,体物写志”。14.将《阿房宫赋》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关于阿房宫的记载进行比较阅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阿房宫赋》写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从《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来看,实际上阿房宫的规模并没有如此之大。B.从《史记·秦始皇本纪》看来,秦始皇营建阿房宫,主要是因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并非全由于“秦爱纷奢”。C.从《史记·秦始皇本纪》看来,秦始皇在位第三十五年开始营建阿房宫,至其死(不过两年)尚未建成,其名称也尚未确定。D.从对比中,我们发现,关于建造阿房宫原因、阿房宫的规模等二者的记载出入较大,我们应以《阿房宫赋》的记载为准。15.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16.《阿房宫赋》与《史记·秦始皇本纪》关于阿房宫的描述有很大差别,如何理解这一现象?(联系文体和写作意图回答)【答案】10.C11.D12.B13.A14.D15.(1)希望皇上所住的宫室不要让别人知道,这样不死之药一定就能够得到。(2)视鼎如铛,视玉如石,视黄金为土块,视珍珠为沙砾,丢弃得到处都是,秦人看见这些,也并不觉得可惜。16.《阿房宫赋》文体为“赋”,是借写阿房宫的兴建和毁灭,揭露秦王朝的穷奢极欲,对当时统治者提出警告,且赋的写作手法里多有夸张、排比等。《史记》为史书,侧重于写实。

【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属”,连接;句意:与咸阳相连。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连词,来/介词,用”;句意:用这个来象征天上的北极星、阁道星跨过银河抵达营室星。/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B.“就/那么”;句意:人主居住的地方如果被旁人知道,就妨碍真人的到来。/您如果痛惜它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C.“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到,往”句意:从此以后再没有人知道皇帝的行踪。/无影无踪,不知道它去到什么地方。D.均为“代词”;句意:一朝不能保有,都运送到这里。/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这样可以忽视不理吗?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们之所以找不到长生之药和仙人,很像是有什么东西从中捣乱。仙方上说,人主应当隐秘行踪远离恶鬼;远离了恶鬼,神仙真人才会到来。“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常弗遇”的对象应为“芝奇药仙者”,不能断开,应在“遇”后面断开,排除AC;“人主”为后面句子的主语,不能断开,“辟恶鬼”是“微行”的目的,中间不应断开,应在“鬼”后面断开,排除D。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关中,指函谷关以东”错误,应该是“函谷关以西”。故选A。【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我们应以《阿房宫赋》的记载为准”错误。《史记》产生在西汉,距秦较近,且为史书,其记载应该比较可靠。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愿”,希望;“然后”,这样之后;“殆”,几乎。(2)“鼎铛玉石”,视鼎如铛;“金块珠砾”,视玉如石;“逦迤”,屈曲相连的样子,这里指到处都是。【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文段二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为下文的议论设伏。先写“妃嫔”的由来,说明是“六王毕,四海一”的结果,照应篇首。作者一连用了“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等六组排比句式,写宫人梳妆打扮,“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的凄惨生活。镜如明星,鬟如绿云,“弃脂”涨渭水,焚椒兰成烟雾。这些生动的描写,既表现了宫女命运的悲惨,也揭示了秦始皇生活的骄奢淫逸。“燕赵之收藏”以下,由写人的被欺辱转而写物的被践踏。在这里,原来六国珍藏的玉石金鼎,像土块、铁锅一样堆弃着,“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杜牧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全文运用了想象、比喻与夸张等手法以及描写、铺排与议论等方式,骈句散行,错落有致。《史记》为史书,侧重于写实,语言平实,比如文段一中交待时间为“(秦始皇)三十五年”,地理位置“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面积大小为“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布局情况为“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等。参考译文:文段一:(秦始皇)三十五年,兴修道路,经由九原郡一直修到云阳县,挖掉山峰填平河谷,笔直贯通。这时始皇认为咸阳人口多,先王宫廷窄小,又听说周文王建都于丰,武王建都于镐,丰、镐一带,是帝王建都的好地方。于是就在渭水南岸的上林苑内修建接受朝拜的宫殿。先在阿房建前殿,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宫中可以容纳一万人,下面可以树立五丈高的大旗。环殿建有空中通道,此道从殿下一直通到终南山。在终南山的顶峰修建表作为朝宫的门阙。又修造空中通道,从阿房渡渭水,与咸阳相连,以此象征天上的北极星、阁道星跨过银河抵达营室星。阿房宫尚未修完;(故暂时以“阿房”称之,计划)等竣工之后,再选择一个好名字给它命名。因为是在阿房修筑此宫,所以人们就称它为阿房宫。受过宫刑、徒刑的七十多万人,他们一半修建阿房宫,一半修建骊山(的始皇陵)。他们把从北山开采的石头,从蜀地、荆地输送的木料都运到这里(以备使用)。关中总共建造宫殿三百座,关外建四百多座。卢生劝始皇说:“我们之所以找不到长生之药和仙人,很像是有什么东西从中捣乱。仙方上说,人主应当隐秘行踪远离恶鬼;远离了恶鬼,神仙真人才会到来。人主居住的地方如果被旁人知道,就妨碍真人的到来。真人,是入水不湿,入火不烧,能够乘驾云气,和天地共生的。现在您治理天下(十分繁忙),不能清静寡欲。希望皇上所住的宫室不要让别人知道,这样不死之药一定就能够得到。”于是始皇说:“我希望当神仙真人,(今后我要)自称‘真人’,不再称‘朕’了。”于是他就把咸阳周围二百里内的二百七十座宫观都用复道或甬道连接起来,把帷帐、钟鼓和美人都安置在里面,全部按照所登记的位置不得移动。皇帝所到的地方,如有人泄露行踪的,就判处死罪。(有一次)秦始皇幸临梁山宫,从山上望见丞相李斯的随从车马众多,心中不快。宦官近臣里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丞相,丞相以后就减少了车马数目。始皇知道后大怒道:“这是宫中有人泄露了我的话。”经过审问没有人认罪。就在此时,下诏把当时跟随在旁的人抓起来,全部杀掉。从此以后再没有人知道皇帝的行踪。文段二:六国王侯的宫妃们、女儿孙女们,辞别六国的楼阁宫殿,坐着辇车来到秦国。从早到晚唱歌弹琴,成为秦始皇的宫人。星光闪耀,那是宫妃们打开了梳妆的镜子;乌云纷纷扰扰,那是她们清晨在梳理发髻;渭水涨起一层脂膏,那是她们在泼掉含有脂粉的洗脸水;轻烟缭绕,香雾弥漫,那是她们在焚烧椒兰等香料。雷霆般的声音突然响起,是宫车从这里驶过;辘辘的车声越听越远,遥遥地不知它驶向何方。(宫人们的)每一处肌肤、每一副容貌,都极尽妩媚娇艳,(她们)久久地伫立,远远地凝望,希望皇帝能宠幸自己。有的宫女甚至三十六年没能见到皇帝。燕赵、韩魏、齐楚聚敛的珍宝,是多少代多少年,从百姓那里掠夺来的,堆叠得像山一样。一朝不能保有,都运送到这里。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看成石头,把黄金视为土块,把珍珠看作沙砾,丢弃得到处都是,秦人看见这些,也不觉得可惜。第Ⅱ卷(共108分)四、(25分)17.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桂枝香·金陵怀古宋·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掉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1)对本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故国”点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B.看到金陵晚秋景象,作者想到了从前六朝统治者竞逐繁华的生活,“念”字将作者的思绪从现在拉到了过去,从写景转到了议论和抒情。C.作者举了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的例子,他们的奢靡生活,使得国家灭亡,而且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继续着。D.本词立意新颖,借古伤今,风格婉约,《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2)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句中的景色。(3)请联系全词主旨阐述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深刻含义。【答案】(1)D(2)奔腾千里的长江澄澈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3)①本句意在说明北宋一些人并未吸取南朝灭亡的教训,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粉饰太平,寻欢作乐。②借古讽今,委婉地劝告宋统治者莫蹈六朝灭亡覆辙,应励精图治,富国强兵,抵御外患。【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风格婉约”错误。本词上片写景,下片则大发议论,“念往昔”“千古凭高”“谩嗟荣辱”等直接写出了对历来凭吊金陵之作的看法,最后流露出作者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结句无异于对北宋当局的警告。因此“风格婉约”说法错误。故选D。【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第一步,找出诗中描写的所有景物。此句中景物有“江”“峰”。第二步,根据景物的修饰语把握景物的特征。重点关注修饰语“千里”,写出长江的奔腾绵长,“澄”,写出其澄澈,“似练”,运用比喻,将其比作一条白练。修饰山峰的词语“翠”,写出其青翠状态,“如簇”,运用比喻,将其比作一束束的箭簇,体现高耸状态。第三步,运用联想和想象将诗中景物连缀成画面即可,故答案为:奔腾千里的长江澄澈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做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句的含义,再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句情感。“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意思是:时至今日,商女们时时地还把《后庭花》遗曲吟唱。后庭遗曲:指歌曲《玉树后庭花》,传为陈后主所作,其辞哀怨绮靡,后人将它看成亡国之音。此句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感慨:不是商女忘记了亡国之恨,是统治者的醉生梦死,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才使亡国的靡靡之音充斥在金陵的市井之上。本句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表达了对统治者醉生梦死的批评,‌以及对亡国之痛的深刻反思,是对北宋统治者的一种警醒和劝谏,希望统治者能够励精图治,富国强兵。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浴乎沂,______,______。(《论语》)(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杜牧《阿房宫赋》)(3)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_____。(苏洵《六国论》)(4)______,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5)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通过“______,______”两句词写出了词人驾一只小船在月光下那皎洁、宽阔的洞庭湖水面上徜徉的景象,有一种物我和谐之感。【答案】①.风乎舞雩②.咏而归③.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④.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⑤.戎马关山北⑥.玉鉴琼田三万顷⑦.着我扁舟一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舞雩、嬴、戎、鉴、顷、着、扁、叶。五、(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团湖的栖鸟李治邦城市边上有一泓湖,人称团湖。每到秋季,湖水干净清澈,湖面的水鸟很多,飞起来千姿百态。团湖边儿上新近戳起了一排三十几层的高楼,外表又漂亮又现代。这排楼把几个大杂院挡在了里头。耿老这套房子在高楼的最高层,能从窗户俯视到团湖全貌,湖上那一团团的水汽在清晨慢慢腾起,好看的水鸟在湖面上掠过,划出一道道的水痕。站在窗户上就能瞅见水鸟嬉戏的场面,耿老喜欢这团湖的水鸟。搬来的头天,耿老把儿子叫来,一本正经地说,我有个要求,家里不许谈京剧,不许放京剧录音,也不看京剧演出的录像电视。说着,耿老从墙上摘下他那幅在《借东风》里扮演诸葛亮的彩色剧照,扔进箱子里。这幅剧照,搬家时儿子摆弄了半天,换了好几个地方才挂上。儿子儿媳被父亲这番话说蒙了,面面相觑。耿老在京剧界的名望足以独占鳌头,他表演的《借东风》在全国都有影响,什么时候演出什么时候剧场爆棚。只可惜,一年前在一次练功中,耿老的左腿骨粉碎性骨折。痊愈后,落得个跛子,无法再登台了。剧团领导婉转地告诉耿老,当个顾问吧。耿老受不了这个,他生性刚烈,摇头回绝,毅然决然告别剧团,悄然离开省城来到这里。耿老很少跟邻居们打招呼。邻居也不熟悉耿老,更不知道他的京剧名家背景。从搬到高层,他就从来没有张过口。儿子其实会几句,毕竟从小耳濡目染,就自己先唱,诱惑耿老。要是以往耿老肯定会接着唱,还会指导一番,可耿老始终都无动于衷。儿子悄悄对媳妇说,父亲算是与京剧无缘了。耿老天天闷坐在家里,憋久了,就到团湖遛遛弯儿。那天黄昏,虽然入秋很久,但团湖依旧没有结冰,湖水在荡漾。团湖有几处延伸到湖内的亲水平台,①耿老走过去,发现特别像一座舞台,他站在那,就好像站在舞台上。几十只水鸟在湖面上飞翔,不大一会儿就落在他前面的湖面上游弋着,显得很神气,什么颜色的鸟都有。耿老很兴奋,喊着:“你们想听什么呀!”旁边来了几个遛弯的大杂院人,跟他聊天说,这些水鸟都是从几百里外长江那儿来的绿头鸭、绿翅鸭、赤麻鸭,它们喜欢团湖的水质,干净、清甜,在这里过冬取暖。有几只胆大的水鸟就落到他们脚下。大杂院的人拿出准备好的面包,撕碎了喂给它们吃,于是更多的水鸟飞过来。耿老忽然来了兴致,情不自禁地唱起来:“望江北锁战船横排江上,谈笑间东风起,百万雄师,烟火飞腾,红透长江!”几个人喝彩,使劲儿鼓掌。耿老忽然觉得自己失态了,连忙掩饰着,解释着:瞎唱,瞎唱。他看见那几十只水鸟腾空而起,在他头顶上徘徊着,发出嘎嘎的声音。②耿老朝天空望去,看见水鸟的翅膀,那羽毛多么柔软。有一天,电视台节目预告说要播放耿老的《借东风》,这是耿老前几年在省城大剧院的演出实况,那天满座。当时京剧名家马连良的后代也有人特意从北京赶过来,在后台摆满了鲜花。本来应该很凉爽的天气忽然闷热,耿老要去团湖逛逛,散散心。去往团湖的道上,耿老和儿子忽然听到背后传出一阵清脆悦耳的胡琴声,还有听众的喝彩声。儿子脸色大变,慌着欲拉耿老离开,耿老犹豫了一下,脚步顿了顿,开始慢腾腾地朝大杂院走去。大杂院有一个空地,围坐了不少人。③正当央摆着七把椅子,坐着京胡、京二胡、月琴、鼓佬及武场的“三块铜”,真是阵容整齐。这七位都年过六旬,是大杂院那几位名票,也夹杂着高层的戏瘾者。几位摇头晃脑好不得意,那唱戏的主儿也已满头白发,是一个罗锅。耿老身不由己地插在听众里,目不转睛地瞅着这群老者。儿子在身边,一个劲儿小声劝着,父亲您听会儿就走吧,都是票友唱的,不入您的耳。耿老很明白,儿子是怕勾了他那个魂儿。“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那位白发罗锅的老者有滋有味有板有眼地唱《空城计》,嗓子有些沙哑,时不时还错板,可这丝毫都不影响他的情绪,俨然他就是当年的马连良、谭富英。他唱完了,过足瘾了,周围听众鼓起了掌。他向听众挥手,好一副兴致盎然的样子。那位鼓佬站起来豁着嗓子说,哪位还点?你们点什么,我们就能唱什么!语气大,气派也潇洒。一个抱孩子的年轻妇女冷不丁冒出一句,我要听《借东风》。这句话把鼓佬的神气打掉了一多半。这《借东风》不是不能唱,而是太不好唱了。鼓佬不好意思地说,换一段。④那个妇女固执地说,不换,我知道这段难唱,我就爱听这段呢。有人开始起哄喝倒彩,但都是邻居之间的嘻嘻哈哈、打闹逗趣。耿老拨开听众,走到院子中间,他缓缓地对大家拱拱手,说:若不嫌弃,我伺候各位一段《借东风》?儿子想劝,但两腿已不听使唤。鼓佬疑惑地打量着耿老,您……能唱?耿老笑了笑,试试吧,很久没唱了,可能唱不好。天色暗下来,大杂院的灯也不是很亮。耿老站定,运了运气,他隐约听到团湖上的水鸟在飞,发出他喜欢的那种嘎嘎声,好像是掌声和喝彩声。月色撩人,他看见周围的人都抻着脖子看着他,那一副痴迷的样子,其实他很熟悉,每次上台都能看到,那时候的心境就是陶醉。过门拉完,他唱出了“习天书,玄妙法……”还没容声腔完全落下来,伴奏的七位全都停住手,异口同声地站起来亲切地喊着:是耿老啊!耿老的眼泪夺眶而出,任凭怎么使劲儿,再也唱不出来了……(有删改)1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栖鸟”入题,行文中多次写到水鸟,意有所指,增添了文章的意蕴。B.耿老常常到团湖遛弯儿,相关描写让人物心理在与环境的互动中逐步得到展现。C.耿老儿子先“劝唱”后又“阻唱”,前后行为看似矛盾,实则是对父亲的关心。D.小说描写了“大杂院”中普通民众对京剧的喜爱,体现出真正的艺术在民间。20.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句这一细节表现出了耿老的心理,其实他内心深处并没有真正放下对京剧的热爱。B.第②句运用双关手法,“柔软”二字暗示出耿老内心的失意与纠结正在逐步趋向消解。C.第③句运用借代手法,用乐器代人,语言特色鲜明,展现文化生活场景,读来饶有趣味。D.第④句运用语言描写,写点戏人对鼓佬的刻意刁难,增添了文章波澜,推动了情节发展。21.《借东风》是理解耿老这一人物的关键,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22.小说以耿老“任凭怎么使劲儿,再也唱不出来了……”结尾,有怎样的文学效果?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9.D20.D21.①《借东风》广受赞誉,既成就了耿老的名望,使之走上人生事业的巅峰,也是他心理产生落差的源头。②再唱《借东风》,让耿老最终释怀,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宿。22.①展示人物心理。细微地写出了耿老感动于被认可,欣慰于走出了人生的失意。②使情节再添波澜,增强了小说的张力,使文章更有可读性。③产生留白的艺术效果,让表达更为含蓄,引发读者的想象和思考。【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体现出真正的艺术在民间”错误,描写“大杂院”中普通民众对京剧的喜爱,既表明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又为耿老最终化解心中块垒创设了条件,选项过度解读。故选D。【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D.“对鼓佬的刻意刁难”错误,“我知道这段难唱,我就爱听这段呢”表现妇女对自己所爱的执着,也为耿老的出场做了铺垫。故选D。【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题干已说明《借东风》是理解耿老这一人物的关键,找到文中《借东风》与耿老的关联,并结合情节分析其对人物的影响。“耿老在京剧界的名望足以独占鳌头,他表演的《借东风》在全国都有影响,什么时候演出什么时候剧场爆棚。只可惜,一年前在一次练功中,耿老的左腿骨粉碎性骨折。痊愈后,落得个跛子,无法再登台了。剧团领导婉转地告诉耿老,当个顾问吧。耿老受不了这个,他生性刚烈,摇头回绝,毅然决然告别剧团,悄然离开省城来到这里”,《借东风》成就了耿老,使他享誉全国,广受赞誉,使之走上人生事业的巅峰。但不能再登台使曾经辉煌的他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以致告别剧团。《借东风》是他心理产生落差的源头。“月色撩人,他看见周围的人都抻着脖子看着他,那一副痴迷的样子,其实他很熟悉,每次上台都能看到,那时候的心境就是陶醉”“他唱出了‘习天书,玄妙法……’伴奏的七位全都停住手,异口同声地站起来亲切地喊着:是耿老啊!耿老的眼泪夺眶而出,任凭怎么使劲儿,再也唱不出来了……”,再唱《借东风》,耿老找到了当年登台的感觉,并且人们都还记得他的演唱,这让耿老最终释怀,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宿。【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结尾艺术效果的能力。分析小说结尾文学效果可从人物、情节、阅读效果等方面考虑。“再也唱不出来了”,展示人物心理。“还没容声腔完全落下来,伴奏的七位全都停住手,异口同声地站起来亲切地喊着:是耿老啊”,人们都记得耿老的演唱,两句唱词就能听出来,表明人们对他表演的认可与喜爱,耿老因此而感动和欣慰,不由热泪盈眶。“任凭怎么使劲儿,再也唱不出来了……”,本来唱得好被人们认出来,继续唱下去也很好,但居然唱不出来了,……这使情节再添波澜,增强了小说的张力,使文章更有可读性。唱不出来会怎么样?人们会喝倒彩吗?应该不会,接下来会怎么样呢?耿老会加入他们吗?还是“顾问”呢?这一结局产生留白的艺术效果,让表达更为含蓄,引发读者的想象和思考。六、(6分)23.如果林黛玉穿越到现代,最适合的职业是什么,在一项调查中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是语文教师,你觉得她能胜任语文教师工作吗?请结合林黛玉的人物形象阐述理由。要求:150字左右。【答案】示例:我认为她无法胜任当今时代的语文教师职务。她在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方面造诣颇高,且曾有效指导香菱写诗,使其进步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她具备语文教师的才能。但从其性格和体质方面而言恐难胜任语文教师之职,她孤僻敏感、多愁善感的性格和体弱多病的体质,很难适应当前充满竞争和激励机制的教学环境。【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本题要求就林黛玉能否胜任语文老师的工作给出理由,其实是变相考查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同时要结合语文老师的特点来进行分析。如从才华方面,林黛玉绝对能胜利语文老师的工作。她在诗词方面的造诣是非常高的,《红楼梦》中诗社比赛,她的《咏菊》脱颖而出;《葬花吟》展现出的才华更是十分高超。从“老师”的角度讲,教书要有方法,要有耐心,这从香菱学诗中可以看出来,她对香菱的指导十分到位,很快就让香菱悟到了学诗的真谛。此外,林黛玉的口才也是有目共睹的。由此,她能够胜任语文老师的工作。从性格方面看,林黛玉从小寄人篱下,养成了敏感多疑的性子,并且多愁善感,不太顾及人情世故,周瑞家的送宫花,她直言不讳地说:“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这样的性格在竞争激烈又要接触各类人的教育环境中很难适应;同时林黛玉体弱多病,也很难适应教学工作。由此,她很难胜任语文老师的工作。

七、作文(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洎牧以馋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六国论》)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慎始敬终,笃行不怠人生如同一场长途跋涉,能在起始点燃火炬的人很多,可能够在岐长道路风雨飘摇中护住火苗,不被放弃的念头所吞噬,不被道旁的纷杂所诱惑的人很少。魏征言:“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只有慎始敬终,笃行不怠,火炬才能不灭。云程发轫,万里可期。青年当以“慎始”定四方之位,踏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