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O2跨膜运输的方式是A.主动运输 B.协助扩散 C.自由扩散 D.渗透作用2.下图中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将该植物向左侧水平放置,根将向下生长,表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给予该植物右侧光照,③、④侧生长素浓度可分别用乙图c、g点表示C.甲图①处生长素浓度可用乙图f点表示,此处生长受到抑制D.如果摘除甲图中的部位①,则②处生长素浓度会高于10-6mol。L-13.下列关于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群基因库的差异逐渐增大可能导致生殖隔离B.突变和自然选择都不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C.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被选择的是个体的基因型D.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4.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5.人类的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可能是红绿色盲 B.该病可能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C.该病可能是苯丙酮尿症 D.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6.下列有关种群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都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B.用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可精确地计算出某种群的个体数量C.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般不需要建立数学模型D.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均属于种群的特征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布氏田鼠是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害鼠,喜栖于植被低矮稀疏的环境,其天敌有草原雕、草原狐等。(1)研究人员在1984~2004年间每年的植物生长期(4~10月),对锡林郭勒草原某地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①调查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田鼠种群的数量特征中_____直接决定其种群密度。②据图可知布氏田鼠种群密度有明显的季节波动现象,试推测4~8月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增加的原因是_____。生产实践中可根据4月的种群密度及其_____预测本年度鼠害情况,及早防治。(2)通常情况下,动物对道路、车辆趋向于回避。研究人员研究道路和放牧等干扰对布氏田鼠种群动态的影响。在放牧草场和禁牧草场内,分别选择宽6m的砂石路,在与道路平行的方向上,由近及远各设置4组样地,调查田鼠种群密度。结果如图2所示。①试解释放牧导致布氏田鼠种群密度增加的原因_____。②据图2分析布氏田鼠种群密度与距道路远近的关系是_____,请尝试对此现象做出解释_____。8.(10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据图回答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1)因为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所以在发挥作用时会因_________、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_________________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在浓度________时促进生长。(2)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________,可选用图中_______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3)研究人员用一定浓度的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由图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对胚轴的生长具有________作用。根据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推测,实验中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应在图中的________点。(4)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丙图所示。根据①③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继而将②组结果与①③进行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如图为某人“饥寒交迫”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A~D为器官或细胞,①~④为激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冷觉的A是__________________。(2)当激素③分泌过多时,会抑制B的活动,体现了激素的__________________调节。(3)激素④作用的主要靶器官D是__________________,与其在血糖调节方面相互拮抗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激素④能与靶细胞结合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实验发现,物质甲可促进芽的分化;乙可解除种子休眠;丙浓度低时促进植株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植株生长;丁可促进气孔关闭,叶片衰老。上述物质分别是生长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四种中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B.乙可通过培养微生物获得C.成熟的果实中丙的作用增强D.夏季炎热条件下,丁可促进小麦种子发芽11.(15分)图1为将培养在琼脂培养基内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四个暗箱中,其中第②、④两个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射入;图2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1)分析图1,能发生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2)装置③和④茎的生长情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若将装置④放在匀速旋转器上,光源固定在右侧,茎尖的生长情况是_____________。(3)图2中C点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则产生顶端优势现象时侧芽的生长素浓度z的范围为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主要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被动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其动力为浓度差;主动运输一般是逆浓度梯度运输,其运输动力为能量。【详解】水、氧气、二氧化碳等分子很小,很容易自由地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这些分子通过细胞膜时遵循扩散作用的原理,即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故本题选C。【点睛】识记某些具体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水、气体小分子以及脂溶性的物质一般是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式,葡萄糖、氨基酸和某些离子一般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跨膜运输。2、A【解析】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较地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植物个的向地生长和顶端优势是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重要体现;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植物的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是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长得快,向光侧分布少,长得慢【详解】A、将植物水平放置,由于重力的作用使植物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对生长素敏感,近地侧由于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根的生长,根表现出向地生长的特点,表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正确;B、单侧光照使生长素在背光侧分布多长得快,③比④侧的浓度高,促进作用强,因此可以用一天中的g、c两点表示,B错误;C、甲图①、②处生长素浓度分别对应乙图b、f点生长素浓度,C错误;D、摘除①顶芽,侧芽②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降低,解除顶端优势,则②处生长素浓度会低于10-6mol•L-1,D错误。故选A。3、A【解析】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生物通过长期进化,随着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可使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基因库差异逐渐增大,当出现显著差异时,可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进而使一个物种演变成另一个物种,A正确;B、突变包括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可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错误;C、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被选择的是个体的表现型,C错误;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错误。故选A。4、B【解析】1、微生物的筛选与分离过程一般是:样品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或划线培养)和筛选菌株。2、微生物培养的关键是防止杂菌的污染,无菌技术的主要内容: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详解】A、培养基应该先灭菌,然后再分装到培养皿中,A错误;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冷却后再进行划线,B正确;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C错误;D、培养过程中观察的间隔时间不能太长,适宜条件下一般不超过24h,D错误。故选B。5、B【解析】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假肥大型),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发病特点:患者多,且表现多代连续得病,且与性别无关;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且与性别无关。【详解】A、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该病的遗传特点可知,父亲患色盲,目前不患色盲的情况下,可以生成表现正常的男孩和女孩,如双亲的基因型为XbY、XBX_,A正确;B、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根据该病的遗传特点可知,父亲患病,则女儿一定患病,这与题意不符,B错误;C、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亲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bb,母亲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B_,显然二者婚配可以生成正常的男孩和女孩,C正确;D、若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父亲的基因型可表示为Bb,母亲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bb,二者婚配可以生成正常的男孩和女孩,D正确。故选B。6、D【解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2、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特征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详解】A、种群不一定都具有有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例如:人工种植的水稻无性别比例,A错误;B、用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可估算出某种群的个体数量,不能精准计算,B错误;C、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C错误;D、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属于数量特征,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属于空间特征,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①.标志重捕法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③.植物进入生长期,田鼠食物供应充足(田鼠进入繁殖期)④.年龄结构⑤.放牧区由于牲畜的啃食,导致植被低矮稀疏,利于布氏田鼠生存⑥.距离道路越近,布氏田鼠种群密度越高⑦.动物对道路、车辆回避特性导致道路附近田鼠的天敌(草原雕、草原狐)数量较少【解析】1、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2、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详解】(1)①布氏田鼠活动能力强,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调查。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②4~8月田鼠进入繁殖期,此时植物进入生长期,田鼠食物供应充足,所以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增加。依据种群的年龄结构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可及早了解本年度鼠害情况,及早防治。(2)①草场上放牧时,牧畜啃食植物,导致植被低矮稀疏,由于布氏田鼠喜栖于植被低矮稀疏环境,所以放牧区有利于布氏田鼠的生存。②图2数据显示,距离道路越近,布氏田鼠种群密度越高。由题干信息“通常情况下,动物对道路、车辆趋向于回避”可知,动物对道路、车辆回避特性导致道路附近田鼠的天敌数量较少,田鼠被捕食概率降低,种群密度增加。【点睛】本题考查估算种群的密度、种群数量变化,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曲线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分析题图。8、(1)①.浓度②.器官的种类③.较低(2)①.Ⅱ②.d(3)①.抑制②.B(4)①.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②.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或“细胞分裂素可缓解顶端优势”)【解析】图甲分析: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所以甲图中Ⅰ代表双子叶植物、Ⅱ代表单子叶植物,图中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既可以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又可以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所以该点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作为除草剂。据图乙分析:加入CaCl2溶液后,生长速率下降,说明一定浓度的CaCl2对胚轴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从B点开始,植物生长速率加快,所以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在图中B点。据图丙分析:①③组的单一变量是有无顶芽,有顶芽时,侧芽不生长,没有顶芽时侧芽生长,说明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②组结果与①③进行比较,具有细胞分裂素,可见,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小问1详解】生长素的作用特点表现为具有两重性,其在发挥作用时会因其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小问2详解】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说明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敏感,即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Ⅱ,选择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同时又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该现象说明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小问3详解】由图乙可知,加入CaCl2溶液后,植物生长速率下降,说明一定浓度的CaCl2对胚轴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赤霉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图中从B点开始,植物生长速率加快,说明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应在图中B点。【小问4详解】①③组的单一变量是有无顶芽,有顶芽时,侧芽不生长,没有顶芽时侧芽生长,说明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②组结果与①③进行比较,具有细胞分裂素,说明细胞分裂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或“细胞分裂素可缓解顶端优势”)。【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9、(1)①.下丘脑②.大脑皮层(2)负反馈##反馈(3)①.肝脏②.胰岛素③.靶细胞膜上有激素④的特异性受体【解析】分析图示可知,A为大脑皮层,B为垂体,C为胰岛A细胞,D为胰高血糖素的靶器官或靶细胞,主要为肝脏细胞;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为促甲状腺激素,③为甲状腺激素,④为胰高血糖素。【小问1详解】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人体的各种感觉,包括冷觉均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小问2详解】据分析可知图中B为垂体,③是甲状腺激素,当③甲状腺激素含量较多时,会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下丘脑和B垂体的活动,这是负反馈调节。【小问3详解】饥寒交迫时,机体会调节使血糖浓度升高,所以④为胰高血糖素,D为胰高血糖素的靶器官或靶细胞,主要为肝脏细胞,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的水解,补充血糖。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相互拮抗的为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能与靶细胞结合的直接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激素④胰高血糖素的受体,可以与胰高血糖素特异性结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识记各种调节的基本过程,能结合图形进行分析。10、B【解析】分析题意:物质甲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丛芽,甲是细胞分裂素;乙可解除种子休眠,是赤霉素;丙浓度低时促进植株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植株生长,是生长素;丁可促进叶片衰老,是脱落酸。【详解】A、甲是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A错误;B、乙是赤霉素,可通过某些微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节日装饰灯饰工程合同3篇
- 服装行业购房合同样板
- 商业大厦地块租赁合同
- 旅游业发展支持办法
- 化工项目招投标违规处理办法
- 2024年跨境电商项目股权融资及市场开拓合作协议书3篇
- 医疗器械企业市场推广费用分析
- 药品安全风险监测程序
- 环保行业收入管理办法
- 2025版生物质能项目结算合同规范文本3篇
- 土木工程材料期末考试试题库
- 耕作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
- 2024年中国消防救援学院第二批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28人历年【重点基础提升】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QCT1067.5-2023汽车电线束和电器设备用连接器第5部分:设备连接器(插座)的型式和尺寸
- 【基于近五年数据的五粮液公司财务分析案例6400字】
- 16J916-1住宅排气道一
- 2024质量管理理解、评价和改进组织的质量文化指南
- 《YST 550-20xx 金属热喷涂层剪切强度的测定》-编制说明送审
- MOOC 房地产管理-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教你成为歌唱高手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士官生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