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南省益阳市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5届湖南省益阳市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5届湖南省益阳市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5届湖南省益阳市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5届湖南省益阳市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益阳市2025届高三9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桑与蚕的秘密公元1世纪前后,远在欧亚大陆西部的罗马人,第一次接触到丝绸。公元前30年左右,罗马诗人维吉尔在《农事诗》中写道:“中国人从树叶上梳下的精细的羊毛。”直到1世纪末期,那些拉丁语诗人仍然对“羊毛树”传说深信不疑。也不怪罗马人无法想象桑与蚕的故事,识蚕辨桑、驯化野蚕、养蚕种桑,皆是中国人的创造。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桑树资源分布中心,时至今日,在中国繁育的桑树有800个品种。上亿年前,雅鲁藏布江流域为桑树提供了原生环境。中国人在国内能找到的野生桑树,有15种之多。这是桑蚕起源于中国的重要因素。东晋葛洪的《神仙传》创造了一个成语“沧海桑田”,以桑田代指大地、农田,形容世事变迁,可见桑树在中国种植之普遍。《山海经》频繁提到桑树,《中山经》有14处关于桑树的描写。《诗经》描绘桑树时,三次写到它的叶子——茂盛、柔嫩、色幽。桑树能合成2000多种蛋白质。蚕发现了桑树的秘密,通过啮食桑叶,贪婪地吸收着蛋白质,自己也变成蛋白质的储存者。挑食的野蚕把蛋白质的味道刻入自己基因。而为了对付“害虫”野蚕,桑树试图唤来喜欢吃蚕的鸟类反杀,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然后有一天,人类来了,另一场大戏拉开帷幕。华夏文明迈出的重大一步在桑、蚕、人三者中,最早诞生的是桑,而最晚出现的是人。人为何会加入,结成桑、蚕、人的源三角关系?远古先民“靠天吃饭”,对一切自然都崇拜,包括桑,也包括蚕。民间的蚕神传说在四川、江南等蚕桑地区,以各种版本流传。在蜀地,人们相信上古有个蚕丛国,国王即为纵目人“蚕丛氏”,教人蚕桑。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奇特的青铜面具,隐约可见蜀王蚕丛纵目传说的影子。翻开正史,被朝廷承认的正统蚕神则另有其人。西汉刘安撰写《淮南王蚕经》,认为“黄帝元妃西陵氏始蚕”,到了北宋《通鉴外纪》中,又变为“西陵氏之女嫘祖”,嫘祖是中国桑蚕丝绸发明人的说法由此广为流传。桑蚕丝绸起源早,对经济生活影响大,或许找不到具体的发明创造者,因而才归功于“神”。华夏文明迈出如此重大的一步,其实是由很多无名氏共同走出来的。实证“世界丝绸之源”远古时期真正的丝织文物更加稀有。然而,寻找“第一缕丝”至关重要。大约150年前,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在其所著《中国》一书中,首提“丝绸之路”。然而,西方'界一直有质疑“丝绸之路”名实的声音。著名丝绸学者赵丰先生说过,人们很重视“丝绸之路”中的“路”,而忽视了开头那个“丝”。第一个关于蚕丝的考古发现,充满争议。1926年,在山西夏县距今5500年的西阴村的仰韶文化遗址中,考古学者李济主持发掘出一件“形如花生壳的黑褐色物体”——被切割过的“半个蚕茧”。蚕茧的出土引起轰动,因为它是当时能借以考证中国蚕丝起源的唯实物凭证,但那整齐的断面、不明的用途,招致了众多的质疑,无法作为中国丝绸起源的直接证据。中国丝绸的故事,必须另有开端。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中,辨认出一些属于良渚文化时期的桑蚕丝线、丝带和绢片,时间距今约4700年左右。其中一片尚未完全碳化、仍有韧性的小块绢片是经过缫丝加工的家蚕长丝织造。这是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出土的最早丝绸实物,从细密程度和丝缕长度可以看出,桑蚕丝绸生产应已存在相当长的时间,其起源时间甚至比这要早得多。近些年用上了更加先进的鉴定手段。一种“基于免疫学原理的丝绸微痕检测技术”诞生了。免疫法技术已在“南海一号”沉船中找到丝蛋白的信号,也在三星堆多个祭祀坑中找到青铜器表面附着的丝绸痕迹。以钱山漾遗址为代表的长江流域,以青台村、汪沟为代表的黄河流域,桑蚕丝绸生产的起源与早期发展,平行、独立,既无明显的时间先后,也无明显的传播和承接关系。可见,我国蚕桑丝绸生产的出现是多源的,给了几千年后的我们开启寻丝的密码。——本篇文章据《中华遗产》张小溪/文(有改动)材料二桑蚕丝绸的起源还有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先民关注蚕,驯化蚕,生产丝绸,很可能是出于原始崇拜。蚕作茧自缚,又破茧成蛾,让他们感到很神奇,希望通过驯养蚕,找到生命复活或者灵魂升天的力量。为了保证神奇力量的连续性与安全性,先人们才以万分的毅力去驯化野蚕。“这其中的动力必须来自人类的心灵深处”,这种坚持,想必持续了长久的时间。战国以后,中国生产力大大发展,人们更趋理性,丝绸的实用性更受到认可,并且成为区别阶层的服饰符号,最终形成享誉世界的中国丝绸文化。被人类驯化的蚕,颜色从偏黑开始变白,不断进行的蚕种培育,成为丝绸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中国人驯化桑树,在桑园中种上了更适合生成优质丝绸的品种,以青、白、黄桑为主,青丝柔软适合做绸缎,白丝适合制作轻纱。人们发现春天桑叶蛋白质最丰富,春蚕结出最好的丝,一个拇指大小的蚕茧,可以拔出千多米长的丝。而中东、欧洲的黑桑与红桑养出的蚕丝粗糙,直到1435年,中国白桑才被引入意大利,此后,丝绸之路另一端的丝织业开始顺利发展。天、地、人的合力,造就了美丽的中国丝绸。——周旸《中国丝绸:经纬纵横织造锦绣华章》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神仙传》《山海经》《中山经》《诗经》等书频繁提到桑树,在描绘桑树时,三次写到它的叶。B.李济主持发掘的“形如花生壳的黑褐色物体”,是当时能借以考证中国蚕丝起源的唯一实物凭证。C.远古先民崇拜蚕神,但“蚕神”到底是谁,在各种版本的民间传说与正史中,都没有统一说法。D.先民关注蚕,驯化蚕,生产丝绸,很可能是希望通过驯养蚕,找到生命复活或灵魂升天的力量。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间正道是沧桑”一句中,“沧桑”一词是“沧海桑田”的略语,意思是世事变迁。B.桑蚕丝绸起源很早,对占人的生活影响很大,在四川三星堆遗址中,能找到丝绸的痕迹。C.桑蚕丝绸生产的起源与早期发展无明显的时间先后,因此蚕桑丝绸生产的出现是多源的。D.中国人为了获得更优质的丝绸品种,不断对蚕种进行培育,并不断对桑树品种进行改良。3.下列诗句中的描写与“精细的羊毛”无关的一项是()A.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唐白居易《卖炭翁》)B.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蛙声听未真。(清曹雪芹《红楼梦》)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宋柳永《望海潮》)D.挥之使去定无策,葛帐十幅眠空堂。(宋曾几《蚊蝇扰甚戏作》)4.材料一使用了引证法和例证法,请简要分析它们各自的论证效果。5.著名丝绸学者赵丰说:“我们今天如何弘扬丝路文化?丝路就不能离开丝绸,因为丝绸是丝绸之路的原动力。”“寻丝”,是对中华文明的一次追溯。请根据材料谈谈是什么造就了美丽的中国丝绸【答案】1A2.C3.D4.①引证法:引用诗人维吉尔的诗句,证明罗马人无法想象桑与蚕的故事,形象生动,增强说服力。②例证法:举《神仙传》等关于桑树的描写,说明桑树在中国种植之普遍;举蚕神的各种传说,证明在中国,蚕神是谁,没有统一的说法;举了各种考古实例,说明我国蚕桑丝绸生产的出现是多源的,进一步证明“丝绸之路”名副其实。多处使用举例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5.天、地、人的合力,造就了美丽的中国丝绸。①桑蚕丝绸的起源有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远古先民崇拜桑蚕,希望通过驯养蚕,找到生命复活或者灵魂升天的力量。②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桑树资源分布中心,桑树品种丰富。③先人们以万分的毅力驯化野蚕,不断进行蚕种培育;驯化桑树,在桑园种上了更适合生成优质丝绸的品种。【解析】【导语】这两篇文章通过历史文献、考古发现和文化背景,详细探讨了中国桑蚕丝绸的起源与发展。材料一侧重于桑树、蚕和人类的关系,展示了中国在桑蚕驯化和丝绸生产方面的独特贡献。材料二则强调了文化背景和技术进步对丝绸发展的影响,揭示了丝绸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两篇文章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历史脉络,展示了中国丝绸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全球影响力。【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神仙传》《山海经》《中山经》《诗经》等书频繁提到桑树”曲解文意。依据材料一第三段“《诗经》描绘桑树时,三次写到它的叶子——茂盛、柔嫩、色幽”可知,只有《诗经》描绘桑树时,三次写到它的叶子”,选项扩大了范围。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桑蚕丝绸生产的起源与早期发展无明显的时间先后”曲解文意。依据材料一最后一段“桑蚕丝绸生产的起源与早期发展,平行、独立,既无明显的时间先后,也无明显的传播和承接关系。可见,我国蚕桑丝绸生产的出现是多源的”可知,原因除了“既无明显的时间先后”,还有“也无明显的传播和承接关系”。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A.“红纱”即蚕丝;B.“霞绡”即蚕丝;C.“罗绮”即蚕丝;D.“葛”,用葛麻织成的布,不是蚕丝。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效果的能力。①“罗马诗人维吉尔在《农事诗》中写道:‘中国人从树叶上梳下的精细的羊毛’”是引证法。引用诗人维吉尔的诗句,证明罗马人无法想象桑与蚕的故事,形象生动,增强说服力,提高文章的可信度、丰富文章内容、激发读者兴趣、避免抄袭嫌疑和提升学术价值。②“东晋葛洪的《神仙传》创造了一个成语‘沧海桑田’”是例证法,说明桑树在中国种植的普遍,并且时间很早;“西汉刘安撰写《淮南王蚕经》,认为‘黄帝元妃西陵氏始蚕’,到了北宋《通鉴外纪》中,又变为‘西陵氏之女嫘祖’,嫘祖是中国桑蚕丝绸发明人的说法由此广为流传”是例证法,证明在中国,蚕神是谁,没有统一的说法和确定的时间;“1926年,在山西夏县距今5500年的西阴村的仰韶文化遗址中”“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中”也是例证法,说明我国蚕桑丝绸生产的出现是多源的,进一步证明“丝绸之路”名副其实。多处使用举例论证,使结论或观点变得更加合理,使论点更加具体、更清晰,使论点受到读者的更深入的理解。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依据材料二最后段“天、地、人的合力,造就了美丽的中国丝绸”可知,天、地、人的合力,造就了美丽的中国丝绸。①依据材料二第二段“桑蚕丝绸的起源还有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先民关注蚕,驯化蚕,生产丝绸,很可能是出于原始崇拜。蚕作茧自缚,又破茧成蛾,让他们感到很神奇,希望通过驯养蚕,找到生命复活或者灵魂升天的力量”可知,桑蚕丝绸的起源有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先民关注蚕,驯化蚕,生产丝绸。他们希望通过驯养蚕,找到生命复活或者灵魂升天的力量。②依据材料一第二段“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桑树资源分布中心,时至今日,在中国繁育的桑树有800个品种”可知,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桑树资源分布中心,在中国繁育的桑树有800个品种。③依据材料一第一段“也不怪罗马人无法想象桑与蚕的故事,识蚕辨桑、驯化野蚕、养蚕种桑,皆是中国人的创造”和材料二第二段“为了保证神奇力量的连续性与安全性,先人们才以万分的毅力去驯化野蚕”可知,先人们才以万分的毅力去驯化野蚕,识蚕辨桑、驯化野蚕、养蚕种桑,生成优质丝绸的品种。(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陈奂生上城(节选)高晓声陈奂生在宾馆一觉醒来,想到县委书记吴楚把自己安排到这里住宿的事,心扑扑跳得比打钟还响。这吴书记真是大好人,竟看得起他陈奂生;把他当朋友。陈奂生想,他和吴楚之间,要说有什么私人交往,平生只有一次。秋天吴楚在大队蹲点,有一天突然闯到他家来吃了一顿便饭,那算什么交情呢!陈奂生想罢,心头暖烘烘,眼泪热辣辣,在被口上拭了拭,便睁开眼来细细打量这住的地方,却又吃了一惊。这房里的一切,都新堂堂、亮澄澄。地板暗红闪光,照出人影子来。紫檀色五斗橱,嫩黄色写字台,更有两张出奇的矮凳,比太师椅还大,里外包着皮,也叫不出它的名字来。再看床上,垫的是花床单,盖的是新被子,雪白的被底,崭新的绸面,陈奂生不由自主地立刻在被窝里缩成一团,他知道自己身上(特别是脚)不大干净,生怕弄脏了被子……随即悄悄起身,悄悄穿好了衣服,不敢弄出一点声音来,好像做了偷儿,被人发现就会抓住似的。他下了床,把鞋子拎在手里,光着脚跑出去;又眷顾着那两张大皮椅,走近去摸一摸,轻轻捺了捺,知道里边有弹簧,却不敢坐,怕压瘪了弹不饱。然后才真的悄悄开门,走出去了。到了走廊里,脚底已冻得冰冷,一瞧别人是穿了鞋走路的,知道不碍,也套上了鞋。心想吴书记照顾得太好了,这哪是我该住的地方!一向听说招待所的住宿费贵,这样好的房间,不知要多少钱?闹不好,一夜天把顶帽子钱住掉了,才算不来呢。他心里不安,赶忙要弄清楚,横竖他要走了,去付了钱吧。他朝里面正在看报的大姑娘说:“同志,算账。”“几号房间?”那大姑娘恋着报纸说,并未看他。“几号不知道。我住在最东那一间。”大姑娘把开好的发票交给他,笑得甜极了。接到发票,低头一看,陈奂生便像给火钳烫着了手,他认识那几个字,却不肯相信。“多少?”他忍不住问,浑身燥热起来。“五元。”“一夜天?”他冒汗了。“是一夜五元。”陈奂生的心,忐忑忐忑大跳。“我的天!”他想,“我还怕困掉一顶帽子,谁知竟要两顶!”“你的病还没有好,还正在出汗呢!”大姑娘惊怪地说。千不该,万不该,陈奂生竟说了一句这样的外行语:“我是半夜里来的呀!”大姑娘立刻看出他不是一个人物,她不笑了,话也不甜了,像菜刀剁着砧板似的笃笃响着说:“不管你什么时候来,横竖到今午12点为止,都收一天钱。”陈奂生看着那冷若冰霜的脸,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哪里还敢再开口,只得抖着手伸进袋里去摸钞票,细细数了三遍,数定了五元;交给大姑娘时,那外面一张人民币,已经半湿了,尽是汗。大姑娘已在看报,见递来的钞票太零碎,更皱了眉头。陈奂生出了大价钱,不曾讨得大姑娘欢喜,心里有点忿忿然。本想一走了之,想到旅行包还丢在房间里,就又回过来。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忿忿想道:“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弄脏,大摇大摆走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他饿了,便去倒一杯开水和着饼吃。回头着刚才坐的皮凳,竟没有瘪,便故意立直身子,扑通坐下去……试了三次,也没有坏,才相信果然是好家伙,便安心坐着啃饼,觉得很舒服。啃完饼,想想又肉痛起来,究竟是五元钱哪!为什么睡一夜要出两顶帽钱呢?他一个农业社员,去年工分单价七角,困一夜做七天还要倒贴一角,这不是开了大玩笑!真是阴错阳差,他这副骨头能在那种床上躺尸吗!现在别的便宜拾不着,大姑娘说可以住到12点,那就再困吧,困到足12点走,这也是捞着多少算多少,对,就是这个主意。这陈奂生认准了就干,但刚才出了汗,吃了东西,想找块毛巾洗脸,却没有。心一横,便把提花枕巾捞起来干擦了一阵,然后衣服也不脱,就盖上被头困了,这一次再也不怕弄脏了什么,他出了五元钱呢——即使房间弄成了猪圈,也不值!可是他睡不着,他想起了吴书记。这个好人,大概只想到关心他,不曾想到他这个人经不起这样高级的关心。千怪万怪,只怪自己不曾先买帽子,才伤了风,才走不动,才碰着吴书记,才住招待所,才把油绳的利润搞光,连本钱也蚀掉一块多……那么,帽子还买不买呢?他一狠心:买,不买还要倒霉的!他出门去,直奔百货公司,买了一顶帽子,立即戴在头上,飘然而去。一路上看看野景,倒也容易走过;眼看离家不远,忽然想到这次出门,连本搭利,几乎全部搞光,马上要见老婆,交不出账,少不得又要受气,得想个主意对付她。怎么说呢?……陈奂生左思右想,总是不妥。忽然心里一亮,他想到此趟上城,有此一番动人的经历,这五块钱花得值透。他总算有点自豪的东西可以讲讲了。试问,全大队的干部、社员,有谁坐过吴书记的汽车?有谁住过五元钱一夜的高级房间?他可要讲给大家听听,看谁还能说他没有什么讲的!看谁还能说他没见过世面?看谁还能瞧不起他,唔!……他精神陡增,顿时好像高大了许多。老婆已不在他眼里了;他有办法对付,说这五块钱还是吴书记看得起他,才让他用掉的,老婆保证服帖。哈,人总有得意的时候,他仅仅花了五块钱就买到了精神的满足,真是非常的便宜。他愉快地划着快步,像一阵清风荡到了家门……果然,从此以后,陈奂生的身份显著提高了,不但村上的人要听他讲,连大队干部对他的态度也友好得多……从此,陈奂生一直很神气,做起事来,更比以前有劲得多了。(节选自高晓声《陈奂生上城》,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心想吴书记照顾得太好了,这哪是我该住的地方!”说明陈奂生对吴书记心怀感恩,并因住进招待所而暗自窃喜。B.“不曾想到他这个人经不起这样高级的关心”说明陈奂生感恩之心渐渐消失,反而责怪起吴书记来,内心十分忿然。C.“他愉快地划着快步,像一阵清风荡到了家门……”“划”“荡”两个动词贴切灵动,真实写出了陈奂生自得的状态。D.“从此以后,陈奂生的身份显著提高了”表明陈奂生获得了村民们发自内心的认可,体现了当时人们的落后思想。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写陈奂生与“大姑娘”关于“算账”的一番精彩的对话,既刻画了人物形象,又点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B.选择了地板、五斗橱、写字台、花床单、新被子等物品来描写招待所,凸显了普通农民眼中招待所的高端。C.本文不同于一般描写农民的小说,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来丰富人物形象,但使得情节平缓,缺失了吸引力。D.作家把古典文学语言和口语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纯朴、自然和人物的性格、内心活动相贴切的个性化语言。8.关于“脱鞋”,陈奂生在付钱前后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请分析。9.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是个经典的艺术形象,有人说主人公陈奂生颇有阿Q的风采,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答案】6.C7.C8.①付钱之前:他因怕弄脏地板而拎鞋光脚跑出房间,展现了他作为农民的自卑且怕给他人造成困扰的善良底色;②付钱之后:由于出了高价,不怕弄脏,随意践踏,表现了他作为农民的自私狭隘。9.陈奂生身上有阿Q的许多特质。①自私狭隘。陈奂生由于出了五元高价就对招待所的物品从十分爱惜变为任意作践,表现出了农民的自私狭隘。②自欺欺人。因住“半”宿招待所花掉五元钱,自以为“买”到了精神上的满足。③有封建等级观念(或盲目自信心理)。由于坐了县委书记的车,住过县委书记介绍的五元一夜的高级招待所,就感到高人一等,得意非凡。④自卑自贱。睡在床上缩成团,下了床不敢穿鞋,走近沙发不敢坐……体现出他对自己的极度不自信。但是,陈奂生与阿Q也有本质不同。①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长期的(固有的),陈奂生是临时的(应激的);②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精神性的,陈奂生则是物质性的;③阿Q用以安慰自己的东西大多是虚幻的,陈奂生用以安慰自己的东西是真实发生的。【解析】【整体分析】《陈奂生上城》通过陈奂生在县城招待所的一段经历,生动刻画了一个普通农民在面对现代化生活时的心理变化。陈奂生从初入高档宾馆的拘谨、不安,到付钱后的忿忿不平,再到最后的自得其乐,展现了他在物质与精神之间的挣扎与满足。作者高晓声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语言,揭示了社会变迁中小人物的心态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矛盾,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A.“暗自窃喜”错,“心想吴书记照顾得太好了,这哪是我该住的地方!”这句话主要表达了陈奂生对吴书记的感激和对自己住在招待所感到意外和不安,而非暗自窃喜。B.“责怪起吴书记来”错,“不曾想到他这个人经不起这样高级的关心”这句话主要说明陈奂生对自己能否适应这种高级待遇的不安和自卑,而非感恩之心消失或责怪吴书记。D.“发自内心的认可”错,“从此以后,陈奂生的身份显著提高了”主要描述的是陈奂生在村民中的地位提升,但这种提升更多是出于他的经历和故事给村民带来的新奇感,而非村民发自内心的认可。同时,这也不能直接体现当时人们的落后思想。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C.“使得情节平缓,缺失了吸引力”错,例如,在陈奂生初次进入招待所房间时,他的内心活动被详细描绘出来:“陈奂生不由自主地立刻在被窝里缩成一团,他知道自己身上(特别是脚)不大干净,生怕弄脏了被子……”这种心理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陈奂生的拘谨和自卑,也推动了他后续的行为,比如他悄悄起身、穿鞋、摸椅子等。由此可间,文中的心理描写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还使得情节更加紧凑和生动,让读者更加投入到故事中。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和行为变化的分析能力。文本中有多处关于陈奂生“脱鞋”的描写,主要集中在付钱前和付钱后两个阶段。①付钱前:陈奂生“光着脚跑出去”,担心弄脏房间的地板。陈奂生作为农民,对高档房间充满敬畏,认为自己“身上(特别是脚)不大干净”,怕弄脏被子和地板,这种表现反映了他内心的自卑感。他小心翼翼,生怕给宾馆带来困扰,这种细节描写展现了他善良、为他人着想的品质。据此可概括得出答案要点。②付钱后:陈奂生“再也不怕弄脏了什么,他出了五元钱呢——即使房间弄成了猪圈,也不值!”付钱后,陈奂生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他认为既然已经付了高价,就可以随意使用房间内的设施,甚至不顾及是否会弄脏房间。这种转变表现了他作为农民的自私狭隘心理,即“花了钱就要享受”,不顾及他人或公共利益。据此可概括得出答案要点。【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对文章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陈奂生体现了阿Q身上的那种自私狭隘、自欺欺人、有封建等级观念、自轻自贱的特质。①自私狭隘。陈奂生一开始对招待所的物品十分爱惜,比如“他知道自己身上(特别是脚)不大干净,生怕弄脏了被子”“一瞧别人是穿了鞋走路的,知道不碍,也套上了鞋”。然而,自从付了五块钱之后,他为此忿忿,并且对待物品的态度也变成了“再也不怕弄脏,大摇大摆走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回头看刚才坐的皮凳,竟没有瘪,便故意立直身子,扑嗵坐下去……试了三次”“心一横,便把提花枕巾捞起来干擦了一阵,然后衣服也不脱,就盖上被头困了。这一次再也不怕弄脏了什么”。这一转变,体现了农民的自私狭隘。②自欺欺人。行文最后,陈奂生一开始怕回家没法交代,但又在经历一番心理斗争与自我安慰后,发觉自己与“县委吴书记”有了关联,还住了回高级宾馆,于是认为“老婆已不在他眼里了;他有办法对付,说这五块钱还是吴书记看得起他,才让他用掉的,老婆保证服贴。哈,人总有得意的时候,他仅仅花了五块钱就买到了精神的满足,真是非常的便宜”。这种精神胜利法,充分体现了他的自欺欺人。③有封建等级观念。陈奂生进城虽生病、亏钱,但坐了县委书记的车,住过五元一夜的高级招待所,“试问,全大队的干部、社员,有谁坐过吴书记的汽车?有谁住过五元钱一夜的高级房间?他可要讲给大家听听,看谁还能说他没有什么讲的!看谁还能说他没见过世面?看谁还能瞧不起他,唔!”以及最后“果然,从此以后,陈奂生的身份显著提高了,不但村上的人要听他讲,连大队干部对他的态度也友好得多”的结局,也可看出他身上有封建等级观念(或盲目自信心理),由于坐了县委书记这个大官的车,住过县委书记介绍的五元一夜的高级招待所,就感到精神的满足,得意非凡。④自轻自贱。作者在描写陈奂生一开始对待招待所物品的态度时,除了爱惜,还有“不敢弄出一点声音来,好像做了偷儿,被人发现就会抓住似的”“却不敢坐”“这哪儿是我该住的地方!”等明显异于常人的心理和行为,而付钱后则认为“这副骨头能在那种床上躺尸吗”。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自卑自贱。虽然陈奂生身上体现了阿Q身上的许多特质,但二者本质上是不同的。①从精神胜利法的性质来看,陈奂生的“精神胜利法”是临时的、应激的,是在特定情境下(如住招待所)产生的;而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长期的、固有的,是他性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②从精神与物质的差异来看,陈奂生的“精神胜利”更多是基于物质性的满足(如住高级招待所),而非纯粹的精神性安慰;而阿Q的精神胜利法则完全是精神性的,他通过幻想和自欺欺人来达到心理平衡。③从自我安慰内容的真实性来看,陈奂生用以安慰自己的东西(如住高级招待所的经历)是真实发生的,尽管这种真实对他而言是沉重的负担;而阿Q用以安慰自己的东西大多是虚幻的,如“儿子打老子”的幻想,这些幻想与现实相去甚远。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甲申,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先是,祀先圣先师,周公南向,孔子东向坐。制:“自今孔子南向坐,被王者之服,释奠用宫悬。”追赠弟子皆为公、侯、伯。(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三十》)材料二某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爽》,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江]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与乐乎此矣。(节选自苏轼《上梅直讲书》)【注】管、蔡:周公之弟管叔(名鲜)、蔡叔(名度),他们散布周公将要篡位的流言。材料三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今人皆嗤党人不知孔子矣,抑知孔子果成何名乎?以谓天纵生知之圣,不可言思拟议,而为一定之名也,于是援天与神,以为圣不可知而已矣。斯其所见,何以异于党人乎?天地之大,可一言尽。孔子虽大,不过天地,独不可以一言尽乎?或问何以一言尽之,则曰:学周公而已矣。周公之外,别无所学乎?曰:非有学而孔子有所不至;周公既集群圣之成,则周公之外,更无所谓学也。周公集群圣之大成,孔子学而尽周公之道,斯一言也,足以蔽孔子之全体矣。故自古圣人,其圣虽同而其所以为圣不必尽同时会使然也。惟孔子与周公,俱生法积道备无可复加之后,周公集其成以行其道,孔子尽其道以明其教,符节吻合,如出于一人,不复更有毫末异同之致也。然则欲尊孔子者,安在援天与神,而为恍惚难凭之说哉?(节选自章学诚《文史通义·原道》)10.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其圣虽同A而其B所以C为圣D不必尽E同F时G会使然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被,用作动词,与《屈原列传》“被发行吟泽畔”的“被”用法相同。B.窃,谦辞,与《答司马谏议书》“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的“窃”词义相同。C.果,实现,与《桃花源记》“未果,寻病终”的“果”词义相同。D.“集其成以行其道”与《梦游天姥吟留别》“忽魂悸以魄动”的“以”意思不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困于陈蔡之间,说自己并非犀牛老虎,却奔逃于荒野之上,表明孔子在求道之上也有犹豫的时候。B.颜回劝解孔子,孔子笑称如果颜回有很多财富,自己要做他的管家,体现了孔子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C.达巷党人认为孔子伟大是伟大,但是没有足以树立名声的专长,说明达巷党人并没有真正地了解孔子。D.自古成圣的方法不一定完全相同,周公集大成以行其道,孔子向周公学道,并阐明其所教以成道,成就比不上周公。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2)然则欲尊孔子者,安在援天与神,而为尴尬难凭之说哉?14.三则材料均在与周公的比较中表示了对孔子的肯定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答案】10.ADF11.C12.D13.(1)即使这样,道义不被接受又有什么可忧虑呢?不被接受,才更能显出您是君子。(2)既然这样,那么想要尊奉孔子,哪里在于引用上天和神灵,然后得出一些模糊难以依据的说法呢?14.①材料一由周公南向坐到孔子南向坐,侧重于体现孔子地位的提升;②材料二周公虽富贵但不被理解、亲人离叛而孔子处于困厄仍弦歌不绝、贤才追随,在对比中表达了对孔子人格的钦慕;③材料三指明周公集群圣之大成而孔子承袭周公且如出一辙,体现孔子对周公的继承。【解析】【整体分析】这篇文言文阅读材料通过三则不同的历史记载和评论,探讨了孔子与周公的关系及其在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材料一描述了唐代对孔子的追谥和礼遇,体现了孔子在后世的崇高地位。材料二通过苏轼的视角,比较了孔子和周公的境遇,强调孔子在困境中的乐观和教育理念。材料三则从学术角度分析孔子的成就,认为孔子学周公之道,二者在圣人之道上无异。整体上,这些材料共同表达了对孔子的高度评价和尊崇。【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他们的大德大智虽然相同,但他们的成为圣人的方法,不一定完全相同,这也是时机造成这样的。“圣……同”是主谓结构;“而”做连词,表转折,放在句首,其前断开,A处断开。“其……为圣”主谓宾齐全,加上“所以”表原因,后面是结果,因此D处断开。“不必尽同”省略主语,“同”是谓语,意思完整,F处断开。“时会”是主语,“使”是谓语,“然”是宾语,意思完整,不断开。故选AD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都是“披”。句意:身着帝王服装。/披散着头发,在江边边走边吟唱。B.正确。都是“暗自”“私下里”。句意:经常暗自感叹周公不被世人理解。/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C.错误。文中的“果”应该是副词,究竟、最终/实现。句意:可是他们了解孔子最终成什么名吗?/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D.正确。连词,表目的,来/连词,表并列。句意:周公集合他们的成就来实行自己的大道。/忽然魂魄惊动。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成就比不上周公”错,原文“周公集其成以行其道,孔子尽其道以明其教,符节吻合,如出于一人,不复更有毫末异同之致也”,是说二人没有细微的不同,并未说孔子比不上周公。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虽然”,即使这样;“容”,被接受;“病”,忧虑。(2)“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安”,哪里;“援”,引用。【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材料一过去祭祀时“周公南向,孔子东向坐”,现在“自今孔子南向坐,被王者之服,释奠用宫悬”,由周公南向坐到孔子南向坐,侧重于体现孔子地位的提升;②材料二“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江]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与乐乎此矣”,周公虽富贵但不被理解、亲人离叛,而孔子处于困厄仍弦歌不绝、贤才追随,在对比中表达了对孔子人格的钦慕;③材料三“周公集群圣之大成,孔子学而尽周公之道”“周公集其成以行其道,孔子尽其道以明其教,符节吻合,如出于一人,不复更有毫末异同之致也”,指明周公集群圣之大成而孔子承袭周公且如出一辙,体现孔子对周公继承。参考译文:材料一:甲申日,唐玄宗追赠孔子谥号为文宣王。以前祭祀先代的圣贤时,周公向南而坐,孔子向东而坐。玄宗下制书说:“从今以后孔子向南而坐,身着帝王服装,释奠用宫悬礼仪。”又分别追赠孔子的七十二个弟子以公、侯、伯爵位。材料二:我每次读到《诗经》的《鸱鸮》篇,读到《尚书》的《君奭》篇,经常暗自感叹周公不被世人理解。后来我读了《史记》,看到孔子在陈国和蔡国遭遇困厄,然而弹琴唱歌的声音却没有断绝的记述。颜渊、仲由这些弟子和孔子相互问答。孔子说:“‘并非犀牛,并非老虎,却奔逃于荒野之上。’难道我推行的道义不正确吗?为何我会落到这般田地?”颜渊说:“老师您推行的道义太宏大,所以天下没有人可以接受。即使这样,道义不被接受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呢?不被接受,才更能显出您是君子。”孔子轻松地笑道:“颜回,假如你有很多财富,我就会做你的管家。”天下人虽然不能接受孔子的道义,但他和弟子们居然能够感到如此满足,彼此相处快乐。我现在才知道周公的富贵比不上孔子的贫贱。凭借召公的贤明,管叔、蔡叔的亲近,还不能理解周公的心思,那么周公与谁共享那富贵的欢乐呢?而与孔子共同过着贫贱生活的人,都是天下的贤能之士,这就足够快乐了!材料三:达巷党人说:“伟大啊,孔子!学问渊博,可惜没有足以树立名声的专长。”现在的人都嘲笑达巷党人不了解孔子,可是他们了解孔子最终成什么名吗?他们认为上天赋予、生而知之才能的圣人,不需要立言立名,成就一定的名声,因此援引上天和神灵,认为圣人是不可能被了解罢了。他们的见识,和达巷党人有什么不同的呢?广大的天地,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孔子虽然伟大,但不会超过天地,难道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吗?有人问用什么样的一句话能完全概括,回答是:学习周公罢了。除了周公,没有学习别的了吗?回答是:没有孔子未学到的学问。周公已经集合前代圣人的各种成就,那么在周公之外,再也没有所说的学问了。周公集合前代圣人的各种成就,孔子学习周公而完全学到了周公之道,这一句话,完全能够概括孔子的整个学问了。因此,自古以来的圣人,他们的大德大智虽然相同,但他们的成为圣人的方法,不一定完全相同,这也是时机造成这样的。只有孔子和周公,都生在制度积累治道完备而且不能再增益之后,周公集合他们的成就来实行自己的大道,孔子了解周公的大道,发挥大道来阐明教化,如同虎符一样吻合,好像出自同一个人,不再有毫毛般微细的不同。既然这样,那么想要尊奉孔子,哪里在于引用上天和神灵,然后得出一些模糊难以依据的说法呢?(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报恩寺避暑王庭珪风枝不动午云蒸,古寺嵯峨倚石层。百丈虚廊荫华桷①,半帘疏雨断飞蝇。病余已怯金樽酒,捧立仍无玉碗冰。奈此人间诸热恼,一杯清茗属高僧。【注】①桷:架屋的方形的条木。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先写寺庙的高大嵯峨,再写寺庙的走廊和山泉,写景由远至近、由外至内,层次分明。B.诗人大病初愈,因为身体原因,不敢随意饮酒,也无清凉饮品,无法排除酷暑带给人的烦闷。C.凡尘间不仅暑热难熬,而且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烦恼,诗人劝请高僧共饮一杯清茶消暑静心。D.全诗先抑后扬,先描写山下的暑热,再抒写寺院周围的凉爽,最后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16.诗人如何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营造出一个既真实可感又富有想象空间的避暑胜境?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答案】15.D16.①动静对比,强化真实感。树枝在炎热中午呈现静止状态;“午云蒸”凸显了云朵的翻滚和热气的蒸腾,动静对比真实再现盛暑的闷热难耐,让读者身临其境。②化静为动,营造想象空间。古寺和“石层”的位置,本是静态,着一“倚”字,化静为动,让人想象寺庙建在陡峭的山岩之上的情景。③动静交融,构造整体意境。颔联“虚廊”为静,“疏雨”为动,动静交融,共同构画出报恩寺这一清凉宁静的避暑胜地。【解析】【导语】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报恩寺避暑的情景,通过对寺庙环境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古寺的幽静和清凉。诗人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营造出一个避暑胜境。同时,诗人借助清茗与高僧的对饮,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脱。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D.“最后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错误,这首诗主要描绘报恩寺的避暑环境,表达诗人病中对清凉的渴望和对人间烦热的无奈,侧重于对避暑情境的描写和自身感受的抒发。选项中“最后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是过度理解。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①首联“风枝不动午云蒸”描述的是夏日午后的情景,此时的风似乎也因为炎热而静止了,“午云蒸”指云气蒸腾,凸显了云朵的翻滚和热气的蒸腾,给人一种闷热的感觉。这里通过“不动”与“蒸”的动静对比,真实再现盛暑的闷热难耐,让读者身临其境,感觉天气的炎热。②“古寺嵯峨倚石层”形容古寺巍然屹立在层层叠叠的岩石之上,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此句中古寺和“石层”的位置,本是静态,但诗人用一“倚”字,化静态为动态,为读者营造了想象空间。让人想象寺庙建在陡峭的山岩之上的情景,突出了环境的静谧与自然界的活力,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张力。③颔联则进一步刻画了寺院内的景象。长长的走廊遮蔽着精美的柱子,给人以阴凉之感;而“半帘疏雨”不仅使人感到带来一丝凉意,还巧妙地驱散了烦人的苍蝇,使得环境更加清新宜人。这里的“虚廊”为静,“疏雨”为动,运用了动静交融的手法,“疏雨”这一动景也打破了前文的静寂,为寺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虚廊”这一静景共同构画出报恩寺这一清凉宁静的避暑胜地。(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看到影视作品中战士们为国捐躯的情景,你可能会想到《燕歌行(并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对他们的献身精神充满敬佩。(2)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为了救治“病梅”,采取的措施是“纵之顺之”,而郭橐驼能使树木长得好的秘诀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夏天来了,清溪村的荷花开了。“荷”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请你为清溪村的夏荷图题两句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相看白刃血纷纷②.死节从来岂顾勋③.能顺木之天④.以致其性焉尔⑤.接天莲叶无穷碧⑥.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勋”“焉”“莲”“蜓”。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们经常被告诫食物要多样化。,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①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营养素,②它们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热能、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水等八大营养素,③都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须的供给。那么,(甲)?食物具有两面性,吃少了营养素缺乏,吃多了照样对身体有害。生活中胖人比比皆是,但很多胖人也营养不良,不能以胖瘦来判断其营养是过剩还是缺乏。食物多样化,让的食物成分同时混杂在一起,一是相互之间发生怎样的生物化学反应是“黑匣子”,无法得知哪些是对人体有益的,哪些是对人体有害的。二是冷热混杂、荤素混杂、消化难易程度不同的食物混杂,会让(乙),轻则胃肠道不适、腹痛、腹泻,重则降低人体适应力、免疫力、修复力,长此以往,容易患上疾病。三是食物多样化可能只是食物品种多样,而营养素类别仍然单一。长寿之乡的百岁老年人,不少是生活在条件所限、选择范围较窄、饭菜品种相对较少的地区的。虽然摄入食物品种不多,但每种食物都是富含众多营养素,且营养素互补的,这样就可以避免看起来食物多样化,而营养素缺乏及不平衡的情况发生。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成语。19.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下列句子中的“容易”,与文中加点的“容易”,意义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可是青年人,永远朝着愉快的事情想,女人们尤其容易忘记那些不痛快。B.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C.米考伯先生容易动感情,他是决不肯去处理这些东西的。D.把我们从一个胜利引向一个新的胜利,是多么不容易啊!22.文中画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①毋庸置疑(毫无疑问/不容置疑)②不计其数(不可胜数/各种各样)19.语句②修改为:它们包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热能、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水等八大营养素。语句③修改为:都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供给。20.甲:食物多样化就能解决营养问题吗?乙:胃肠道受到各种各样的刺激。21.D22.示例:不少是生活在条件所限的地区的,选择范围较窄,饭菜品种相对较少。【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此处要填的是连接横线处前后句子的词,前文说到“食物要多样化”,后文紧接着就指出“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这一事实,此事实是不需要怀疑的,故可填“毋庸置疑”(“毫无疑问”/“不容置疑”)。“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毫无疑问”,指没有一点疑问,十分肯定。/“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第二处,此处要填的是“营养成分”的定语,根据后面的“同时混杂在一起”可知,此处语境所要表达的就是很多的,多种多样的营养成分,故可填“不计其数”(“不可胜数”/“各种各样”)。“不计其数”,没办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不可胜数”,不能计算数目,形容非常多。/“各种各样”,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句②结构混乱,句③主语承前省略为“它们”,但实际上句③主语应是“八大营养素”,所以要让句②中的“八大营养素”作句③的主语,所以可在“它们”后加“的”,让“它们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热能、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水等”作“八大营养素”的定语。语句③用词不当,“必须”是副词,常作状语,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而语境中所要表达的是需要,一定要有,所以可将“必须”改为“必需”。“必需”是动词,可作谓语或定语,表示一定要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