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常规有效管理的策略探索_第1页
幼儿园班级常规有效管理的策略探索_第2页
幼儿园班级常规有效管理的策略探索_第3页
幼儿园班级常规有效管理的策略探索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要:所谓常规,简单理解就是需要遵守的规则和规定。幼儿园班级常规的作用对象是幼儿,实现并提升班级常规有效管理,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3-6岁的孩子具有很强可塑性,正确引导与教育可以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塑造健全人格。因此,在该阶段对幼儿进行行为层面的指导与约束是十分必要的。结合有限的教育管理经验,文章对实施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主要意义进行了简要说明,对幼儿园班级常规有效管理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关键词:幼儿园教育;班级常规管理;有效性策略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理念的影响,通过不断总结幼儿工作经验,以及观察幼儿发展影响因素,良好的班级管理和正确的行为约束方式可以将不良诱因与幼儿健康发展相隔开,这样的实施过程便是常规教育,规则和规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若要通过常规来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既定教育目标,还需要科学的指导策略来做引导。一、实施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主要意义《纲要》关于常规及其管理在发展幼儿各项基本能力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给予了明确说明。结合《纲要》内容,文章认为:第一,明确常规内容和作用,对保证幼儿在园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有着重要意义。众所周知,处于3-6岁的孩子活泼好动,对周围一切未知事物都充满好奇,探索欲强,兴趣广泛,但自我保护意识差,也不具备保护自己的能力。通过常规进行约束,可使幼儿区分安全行为与危险行为,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第二,明确常规内容和作用,并给予正确引导,将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学习和游戏习惯、生活习惯,以及行为习惯。幼儿时期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给予他们关怀的同时,对其做出正确行为指导,对开启学习生涯有重要影响。习惯养成需要借助多样化强化手段来实现,因此必须加强幼儿园常规管理。第三,明确常规内容和作用,有助于更好实现班级一日作息活动有序进行。幼儿教育活动分很多种,如教学活动、体育活动、游戏活动、区域活动等,具体到学科和主题教学,活动种类更加繁多。每一项活动都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做支持,使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活动常规来维持秩序。第四,良好的班级常规是幼儿自律能力发展的关键。学前阶段是培养幼儿自律品质的最佳时期。幼儿的情感、行为冲动性强,自制力差,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能帮助幼儿逐渐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适应集体的要求,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形成自律品质。二、幼儿园班级常规有效管理策略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班级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必须有常规做支持,以更好约束幼儿的学习行为、生活行为、游戏行为。常规虽然无处不在,并在实际教育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却是以无形的方式存在的,并且还具有非即时性特点,即无法像教学活动那样实施一次或两次便能收获到明显效果。实践中,教师需要牢牢把握常规特点,发挥常规作用,将其渗透进整个幼儿园教育活动与管理中。实现幼儿园班级常规有效管理,需要教师从常规理解、常规形成、常规实践三个方面出发提出具体策略。(一)理解常规第一,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并适当满足幼儿需要。常规教育中,幼儿一些不正常的行为举动会更多被关注,有些是他们刻意为之,有些则是无意之举。比如,明明对《谁咬了我的大饼》语言活动不感兴趣,因为教师所采用的绘本教学方式自己并不擅长,也不够吸引人,因此会出现精神溜号,并做出随意走动的行为。对于教师来说,观察到幼儿异常举动后,首先要联系行为的发生环境和背景,若是教师自身的问题,或教学方式的问题,就需要进行积极反思。比如在教学中融入动画和声音元素,这样是不是就能更好吸引幼儿注意力?第二,指导幼儿适宜的行为。常规教育切忌从大事、重要事入手,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特别是那些幼儿“习以为常”的小事。比如在玩玩具时,为避免不必要的争抢现象发生,教师可以要求幼儿轮流玩玩具,并提出,只有遵守规则的小朋友才能进入下一个游戏区继续玩玩具。再比如进行区域阅读活动时,由于阅读本身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大声喧哗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教师在纠正幼儿错误行为时也需要遵守“阅读规则”,可用“闭嘴”的手势来代替语言。(二)形成常规第一,利用标记提示。标记属于一种带有明确含义的符号,具有具体意义和指向。在常规教育中,教师可以结合幼儿年龄和理解能力设计合适的标记,并赋予每一种标记明确规则,目的是使幼儿清楚自己应该在什么时间内做什么样的事情。比如在进行“娃娃家”角色游戏活动时,针对某些幼儿经常忘记脱鞋“进屋”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形式简单,但色彩和内容鮮明的标记,可张贴在屋门外,也可悬挂在门梁上,这样便能更好地吸引幼儿注意,并提醒他们“进屋”脱鞋。第二,利用音乐渲染。以音乐的方式形成常规,一般多用在集体性活动指导中,目标对象是全体幼儿,而非部分个体。如幼儿入园后,园部播放节奏欢快的乐曲,示意幼儿一天的幼儿园生活即将开始,提醒他们做好新一天学习与活动的准备;如早操开始前,园部播放慷慨激昂的音乐,示意幼儿打起精神准备做早操;如午餐前,园部播放一段与饮食有关的音乐,示意幼儿做好午餐准备;如午餐后,园部播放一段舒缓的乐曲,示意幼儿准备午休,等等。每天不停播放相应活动内容音乐,久而久之,幼儿便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下得到健康成长。而对于教师来说,随着幼儿生活行为和活动行为逐渐规范,他们的工作压力也会减小,能够将更多时间与精力用于教学准备和设计上。(三)实践常规第一,巧用生活“好点子”。所谓生活“好点子”,指那些在不经意间迸发出的,带有灵动性的智慧“火花”,这样的“点子”在幼儿园生活中比比皆是,层出不穷。比如,针对园内餐厅某些座位间距过于狭小的问题,陈老师建议采用“胖瘦搭配”或“男女搭配”的方式进行就餐,这样便避免了用餐“打架”问题的发生。也有教师提出,可以采取分流就餐的形式解决空间狭小的问题,即错开幼儿用餐时间,但这样会加大管理难度,因为流动性会更大,需要教师对幼儿用餐行为给予更多关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方老师又将标记常规方式引入到幼儿用餐中,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第二,做好角色扮演。为进一步增强幼儿遵守常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加入常规管理中。比如举办“今天我当家”活动,要求部分幼儿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包括小教师、小组长、劳动能手等,要求其他幼儿听从这些“管理者”的命令,然后再要求他们互换角色,这样每一位幼儿都能体验到当“管理者”的滋味,也能感受到“管人”的难处,从而强化他们遵守常规的意识,增强他们遵守常规的决心。另外,区域游戏活动中也可采用此类管理方式,比如游戏结束时,要求幼儿听音乐在规定时间内收拾好每个区域的玩具等,有人负责桌椅摆放,有人负责区域玩具整理,有人负责收好进区牌,等等。三、结语在幼儿园教育中,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