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情境创设类选择题(含答题技巧题型专练100题)(解析版)_第1页
专题09 情境创设类选择题(含答题技巧题型专练100题)(解析版)_第2页
专题09 情境创设类选择题(含答题技巧题型专练100题)(解析版)_第3页
专题09 情境创设类选择题(含答题技巧题型专练100题)(解析版)_第4页
专题09 情境创设类选择题(含答题技巧题型专练100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7情境创设类选择题情境创设类选择题一般以情境创设为背景考察相应的历史知识,情境创设的形式主要包括班级历史活动的开展、探究性学习、博物馆展览、游览人文景观、整理学习卡片、故事分享等,丰富多样。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代入体验,完成选择。情境创设类选择题的解题步骤包括三步:1.定时空:从创设的历史情境入手,锁定设定情境相关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主题等,明确考察的知识点大体范围。2.抓关键:看清设问角度,有的放矢地圈画关键词,尤其注意对历史地位、事件性质等的描述。3.析选项:根据题干的指向,结合所学知识,对选项进行逐一分析,排除明显错误选项,比较类同选项,进而进行取舍,选择一个最佳选项。1.(2023·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在班级开展的“图说历史”活动中,小李同学准备向大家介绍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这一文物是()A.毛公鼎B.司母戊鼎C.大禾人面方鼎D.四羊方尊【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代青铜器司母戊鼎,重达832.84千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所以这一文物是司母戊鼎,故选B项;毛公鼎为西周晚期的重器,鼎内壁铸有铭文,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堪称西周青铜器中铭文之最,排除A项;大禾人面纹方鼎是全国唯一的以人面纹为饰的鼎,排除C项;四羊方尊是商代方尊中现存最大的一件,排除D项。2.(2023·浙江湖州·统考中考真题)在某展厅,小明读到了“从分封到县郡”“从青铜器到铁器”“从贵族到士人”的导览内容。据此判断本展厅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B.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C.魏晋时期的北方民族交融D.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答案】A【详解】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转型时期,战国纷纷变法,废除分封制,设郡置县。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大发展,能够冶铁炼钢,铁器逐渐取代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阶层大流动,贵族政治逐渐转向官僚政治,士阶层活跃。据“从分封到县郡”“从青铜器到铁器”“从贵族到士人”可知,其是从三个维度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故选A项;中央集权制度是从中央到地方而言的,排除B项;“从青铜器到铁器”与民族融合不符,排除C项;“从青铜器到铁器”与“制度变化与创新”不符,排除D项。3.(2023·浙江衢州·统考中考真题)“五一”假期,小林同学到衢州孔氏南宗家庙游玩,收到了如图所示小册子,他在小册子中会看到的语句是()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B.难易相成,长短相形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法与时移,禁与能变【答案】C【详解】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故选C项;“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属于兵家学派的思想观点排除A项;“难易相成,长短相形”属于道家思想,体现了辩证法观点,排除B项;“法与时移,禁与能变”属于法家思想观点,排除D项。4.(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秦统一中国”的资料卡片,其中“______”处是()______年,秦王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是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A.公元前230B.公元前221C.公元前209D.公元前207【答案】B【详解】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故B正确;公元前230年,秦开始统一战争,排除A项;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排除C项;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排除D项。5.(2023·贵州铜仁·统考中考真题)文物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如果文物会说话,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秦朝文物会说()A.“青铜爵”让你领略先人工艺B.“竹纸”和你品味文人意趣C.“秘色瓷碗”陪你分享盛世繁华D.“半两铜钱”带你了解市井百态【答案】D【详解】据“秦朝文物”可知,秦朝时期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所以秦朝文物会说“半两铜钱”带你了解市井百态,故选D项;青铜器出现于秦朝建立之前,排除A项;造纸术在西汉时期出现,东汉时期改进,排除B项;“秘色瓷碗”是在唐朝时期,排除C项。6.(2023·江苏宿迁·统考中考真题)某班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探寻“孝文帝迁都的缘由”。第2组同学按任务搜集了以下信息:3世纪初中国又进入一个寒冷期,《齐民要术》记载,这一时期华北地区桃树开花较之前晚10~20天;《晋书》记载的异常霜降的出现较以往更频繁,平城地区也屡受灾荒。据此判断,这一小组研究任务应是侧重追寻迁都的()A.政治因素B.文化因素C.军事因素D.环境因素【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3世纪初中国又进入一个寒冷期......平城地区也屡受灾荒。"可知,反映的是天气因素对都城的影响,属于自然环境的因素,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迁都的政治因素,排除A项;天气问题与文化和军事因素无关,排除B、C两项。7.(2023·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文成公主入藏”“开元盛世”“遣唐使”等资料,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答案】B【详解】据所学可知,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文成公主入藏”是唐朝与少数民族吐蕃的友好往来的典型事例;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达到鼎盛阶段,被称为“开元盛世”;“遣唐使”是唐朝与日本友好往来的见证。可见,题干所述事件突出反映了隋唐时期重要的发展历程,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故选B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是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A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C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排除D项。8.(2023·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博物馆见证历史风华。某博物馆计划推出唐代专题展览,根据下面展出的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是()文成公主塑像《步辇图》(局部)唐蕃会盟碑局部拓片A.民族交融B.对外交流C.经济繁盛D.多彩艺术【答案】A【详解】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带到了西藏,促进了西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为汉藏友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深得藏族人民的爱戴。《步辇图》描绘的是唐太宗接见来迎娶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唐穆宗时,唐蕃会盟,立“唐蕃会盟碑”,此碑至今仍屹立在大昭寺门前,成为汉藏人民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据此可知,三幅图片是唐蕃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反映了汉藏兄弟民族的友好情谊。因此,题干图片侧重于民族交融,故选A项;材料主要涉及民族间的交流,未涉及对外关系,排除B项;材料强调民族关系的融合交流,无法体现经济繁盛,排除酒C项;材料中所涉及的绘画、雕塑、拓片均是反应民族交通的同一主题,与艺术的丰富多彩无关,排除D项。9.(2023·黑龙江大庆·统考中考真题)一名同学在进行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查找到如下资料:遣唐使和鉴真东渡、玄奘西行。该同学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D.安史之乱【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玄奘西行求佛法,体现了中印文化交流,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汉文化,鉴真东渡传佛教,反映了中日文化交流,由此可知,该同学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故选C项;贞观之治是唐太宗年间形成的治世局面,材料中没有体现相关信息,排除A项;开元盛世是唐玄宗前期出现的盛世局面,与材料信息不相符合,排除B项;唐玄宗后期发生了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排除D项。10.(2023·重庆(B卷)·统考中考真题)以下是某历史老师整理的北宋的统治措施。这些措施()①派遣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地方官②科举及第后即予授官,且升迁比其他出身者便捷③宋太祖亲自主持殿试,并成为制度④武将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B.克服了中央和地方行政效率低下的弊端C.提高了宋朝军队在战场上的应对能力D.杜绝了地方和军队贪污腐化现象的发生【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派文臣到各地做地方官”“科举及第后即予官职,且升迁比其他出身者便捷”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重用文臣,限制武将的权利,增加了科举取士的人数,提高了文人的社会地位,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故选A项;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员互相推卸责任,导致办事效率下降,排除B项;“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降低了宋朝军队在战场上的应对能力,排除C项;重文轻武的政策,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政治机构办事效率下降,不可能杜绝地方和军队贪污腐化现象的发生,排除D项。11.(2023·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李老师要求同学们根据如图四幅图片提炼主题,其答案最恰当的应该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雕塑鲜卑族改用汉姓唐代胡汉乐舞交织壁画回族的形成A.君权的强化B.经济的活跃C.文学的繁荣D.民族的交融【答案】D【详解】据“胡服骑射”“鲜卑族改用汉姓”“胡汉乐舞交织”“回族”可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说明汉族学习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鲜卑族改用汉姓说明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唐代胡汉乐舞交织壁画反映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回族的形成是民族交融的结果,故四幅图片反映的都是民族交融,故选D项;图片反映的是民族交融,与君权强化、经济活跃、文学繁荣无关,排除A项、B项、C项。12.(2023·湖南长沙·统考中考真题)在历史故事分享会上,同学们讲述了唐朝文成公主入藏、辽宋澶渊之盟、元朝回族的形成等故事。这场故事会最恰当的主题是()A.政治互鉴B.中外交流C.政权并立D.民族交融【答案】D【详解】据“文成公主入藏、辽宋澶渊之盟、元朝回族的形成”可知,“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反映的是唐朝与吐蕃的民族关系,“辽宋澶渊之盟”反映的是宋辽之间的和平交往,“元朝回族的形成”反映的是元朝民族融合,因此最恰当的主题是民族交融,故选D项;材料的内容与政治互鉴无关,排除A项;材料属于民族交往不是中外交流,排除B项;政权并立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政治特征之一,排除C项。13.(2023·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把握关键词,获取重要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通过引擎搜索某一关键词,得到的高频信息有“吐蕃”“宣政院”等。这一关键词最可能是()A.台湾B.西藏C.新疆D.辽东【答案】B【详解】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文成公主嫁入吐蕃,元朝建立后,在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故选B项;元朝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项;公元前60年,西汉在新疆设立西域都护府,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辽东在秦朝时就是中国版图了,材料内容反映的是西藏地区,与辽东无关,排除D项。14.(2023·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假如你是北宋中期四川的一位富商,要购进500匹上等绸缎,使用最便捷的货币是()A.刀币B.五铢钱C.“交子”D.“会子”【答案】C【详解】据题干信息“

北宋中期四川”、“

最便捷的货币”,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四川地区出现了携带便捷的纸币“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故选C项;根据所学可知,刀币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货币,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统一货币,铸造五铢钱,排除B项;“会子”是南宋时期发行的纸币,排除D项。15.(2023·浙江湖州·统考中考真题)小明正在听解说员介绍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他所在的展区应该是()A.宋代科技展B.宋代商业展C.元朝书画展D.元朝陶瓷展【答案】B【详解】北宋初年,四川用铁钱,体重值小,流通很不方便。于是,商人发行一种纸币,命名为“交子”,代替铜钱流通。“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故选B项;“交子”作为纸币,技术含量较低,不属于“宋代科技展”,排除A项;“交子”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而且“交子”不属于书画和陶瓷,排除C项、D项。16.(2023·宁夏·统考中考真题)某兴趣小组探究“宋代工商业发展”,有下列资料可以参考,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A.元朝脱脱等人所撰《宋史》B.南宋古沉船“南海Ⅰ号”的文物C.元末明初施耐庵著《水浒传》D.大型历史主题纪录片《大宋王朝》【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料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其中一手史料价值最高。南宋古沉船“南海Ⅰ号”的文物属于第一手史料,在研究宋代工商业发展中史料价值最高,故选B项;元朝脱脱等人所撰《宋史》是后世的历史著作,史料价值不及历史文物,排除A项;元末明初施耐庵著《水浒传》属于文学作品,史料价值不及历史文物,排除C项;大型历史主题纪录片《大宋王朝》属于影视作品,一般不能充当史料,排除D项。17.(2023·辽宁锦州·统考中考真题)写学习笔记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下图是小明学习某朝代经济发展史时写的笔记,由此判断该朝代是()①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②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③朝廷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答案】A【详解】宋朝时期,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北宋时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由此可判断其朝代是宋朝,故选A项;“交子”出现于宋朝,排除B项、C项;清朝朝廷设立“广州十三行”管理海外贸易,排除D项。18.(2023·四川巴中·统考中考真题)写读书笔记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下图是一同学自学某朝代经济发展的笔记,由此判断他学习的朝代是()①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②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③朝廷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是南宋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交子”是宋代的纸币;市舶司是宋代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故选B项;唐朝中国没有出现纸币,排除A项;明朝和清朝在对外贸易方面,未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排除C、D两项。19.(2023·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历史时,制作了如图知识卡片。该同学复习的主题是()★742年,北方与南方人口比例为3:2;1080年比例为2:5★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A.海外贸易繁盛B.水稻产量增加C.经济重心南移D.都市经济繁荣【答案】C【详解】根据知识卡片上的信息可知,这段期间南方人口的比重超过了北方,表明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表明苏州、湖州等江南地区农业丰收可以供养大量人口,意味着南方地区的农业发达和经济繁荣。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说明江南地区在手工业方面的成就突出。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说明南方经济对中央财政起到了重要贡献。综合上述信息,可以推断出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程度超过了北方,经济重心南移C选项正确;虽然海外贸易可能是江南经济繁荣的一个因素,但卡片中并没有提到与海外贸易相关的信息,排除A选项;尽管水稻产量的增加可能是南方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但卡片中没有直接提到水稻产量的变化,排除B选项;卡片中没有直接提及城市的发展状况,排除D选项。20.(2023·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从早晨开始,百姓穿上新衣,往来拜年,并燃放爆竹。各坊、巷摆设食物、日用品……开设舞场、歌馆,车马交驰,热闹异常。这一场景出现于宋代传统节日中的()A.春节B.端午节C.中秋节D.重阳节【答案】A【详解】据所学可知,春节的习俗是燃放鞭炮、相互拜年,故选A项;端午节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舟等,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中秋节习俗是赏月,吃月饼等,排除C项;重阳节习俗是祭祖、登高、赏菊等,排除D项。21.(2023·黑龙江哈尔滨·统考中考真题)某学生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下面的素材。据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北宋时的匠人毕异发明活字印刷术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A.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B.民族关系的不断发展C.宋元时期科学技术的成就D.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答案】C【详解】提取题干素材关键词“(北宋)活字印刷术、(北宋)指南针、(宋元)火药武器”,分析可知,题干素材集中反映了宋元时期,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展,此三项发明均属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故选C项;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排除A项;题干素材并未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排除B项;题干素材亦未涉及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排除D项。22.(2023·四川达州·统考中考真题)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时,小组成员寻找到一些相关的素材。下列寻找的素材与史实相符合的一项是()A.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无为而治”,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B.张仲景是西汉末年的名医,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被称为“医圣”C.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D.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记述了从黄帝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要求史实相符,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领域,宋元时期广泛运用,传入欧洲后促进欧洲社会的变革,选项内容与史实相符,故选C项;“无为而治”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主要思想,与选项“孔子”不符,史实错误,排除A项;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与选项“西汉末年”不符,史实错误,排除B项;《资治通鉴》记载了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选项内容史实错误,排除D项。23.(2023·浙江金华·统考中考真题)【探浙学之源】第二组同学到水康五峰书院,了解吕祖谦(1137—1181,进士)、陈亮(1143—1194,状元)等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下列与吕祖谦、陈亮同时期的著名词人是()A.吴道子B.辛弃疾C.李时珍D.曹雪芹【答案】B【详解】据题干信息“吕祖谦(1137—1181,进士)”“陈亮(1143—1194,状元)”,结合所学可知,吕祖谦、陈亮生活在南宋(1127—1276年)时期,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文学家,故选B项;吴道子是唐朝著名画家,不合题干时代信息,排除A项;李时珍是明朝医药学家,不合题干时代信息,排除C项;曹雪芹是清朝著名文学家,不合题干时代信息,排除D项。24.(2023·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历史社团开展探究式学习,搜集了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等人物的资料。该社团研究的主题是()A.唐诗B.宋词C.元曲D.小说【答案】C【详解】据“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可知,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即该社团研究的主题是——元曲,故选C项;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排除A项;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排除B项;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出现,排除D项。25.(2023·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为了研究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小张同学在收集“瓦子”“蹴鞠”“勾栏”“杂剧”等相关的学习资料。据此可推知,“某一时期”应该是()A.两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瓦子”指的是宋代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勾栏”指的是瓦子中圈出的专供演出的圈子,“蹴鞠”是勾栏中的表演之一;“杂剧”是元代盛行的一种综合性艺术,所以“瓦子”“蹴鞠”“勾栏”“杂剧”等相关的学习资料反映的是宋元时期,故选C项;“瓦子”“蹴鞠”“勾栏”“杂剧”等相关的学习资料与两汉时期、隋唐时期、明清时期无关,排除A、B、D三项。26.(2023·湖北鄂州·统考中考真题)历史图片是浓缩的历史,是对历史直观、简明的反映。一位同学在自主历史学习中搜集到以下图片(图1—图4)下列对图片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图1司母戊鼎图2曲辕犁图3玄奘西行图4《清明上河图》(局部)A.图1司母戊鼎是研究殷墟甲骨文的重要资料B.图2农业工具的发明有利于灌溉农业的发展C.图3高僧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D.图4再现了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都市的繁荣【答案】D【详解】北宋商品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图片4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生动记录了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东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故选D项;图1司母戊鼎是研究商朝青铜器的重要资料,排除A项;图2农业工具的发明有利于耕作农业的发展,排除B项;图3高僧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排除C项。27.(2023·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某老师在上课时列举的史实。这些史实共同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遣唐使来华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A.经济交流B.海上交通C.民族关系D.对外交往【答案】D【详解】据所学可知,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反映的是唐朝与日本的交往,玄奘西行反映的唐朝与古印度的交往,郑和下西洋反映的是明朝与东南亚甚至非洲地区的交往,这些都是中外交往,故选D项;上述史实反映的是政治文化的交流,主要不是经济交流,排除A项;玄奘西行与海上交通无关,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不是民族关系,是中外交往,说法错误,排除C项。28.(2023·吉林·统考中考真题)如果让你讲述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小故事,可以选择的内容是()A.卫青北击匈奴B.岳飞抗金C.文天祥抗元D.戚继光抗倭【答案】D【详解】明朝中期,倭寇猖獗。戚继光统领戚家军平定倭患,使东南沿海的日本倭患基本解除,故选D项;西汉时卫青北击匈奴,属于内部民族关系范畴,排除A项;南宋岳飞抗金属于中华民族政权间的斗争,排除B项;宋代文天祥抗元属于中华民族政权间的斗争,排除C项。29.(2023·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下面是某校学生小组探究活动记录卡,他们探究的主题应该是()小组探究主题: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史料:康熙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组织雅克萨反击战;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乾隆帝设伊犁将军、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等。A.统一多民族国家走向分裂B.清朝平定边疆地区的叛乱C.清朝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康熙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组织雅克萨反击战”可得出是清朝在西北、东北地区维护边疆安全和管辖的措施;“雍正帝设驻藏大臣”是清朝在西南地区的管辖;“乾隆帝设伊犁将军、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是清朝对西北边疆的管辖,因此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清朝前期加强边疆管辖,维护边疆安全的措施,这些措施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故选D项;题干反映的史实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排除A项;清朝的边疆措施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如“设伊犁将军”属于设置机构管辖,因此“平定边疆地区的叛乱”说法片面,排除B项;题干材料中只有雅克萨反击战属于抗击外来侵略,排除C项。

30.(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某同学自主学习七年级下册第18课后,在地图上填充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发现缺少一个恰当的主题,他可能提炼的是()清朝疆域图(1820年)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B.清朝前期的边疆经济得到迅速发展C.清朝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强化D.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北地区的管辖【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解读图表可知,伊犁将军的设置巩固了中央对西北地区新疆的管辖,驻藏大臣的设立巩固了中央对西南西藏的管辖,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领土完整,雅克萨之战击败了沙俄侵略者,捍卫了中国对外东北地区的主权,这些重要历史事件都是在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故选A项;图片反映的历史时间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辖,无法反映清朝前期的边疆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排除B项;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是设立军机处,与图片内容无关,排除C项;伊犁将军的设立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北地区的管辖,但此主题无法反映图片中的其他内容,排除D项。31.(2023·广西·统考中考真题)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志愿者小明参与了市博物馆一个展区的布展。根据下列图片推断这一展区的主题是()《齐民要术》书影泥活字版《天工开物》插图A.泽被天下的农业B.灿若星辰的文坛C.四通八达的交通D.光耀千古的科技【答案】D【详解】《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活字印刷术是毕昇发明的,《天工开物》是明代宋应星创作的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科技,故选D项;材料中只有《齐民要术》与农业有关,排除A项;材料主要涉及生产领域的古代中国科技,“泥活字板”与文学作品、交通方面无关,排除B项、C项。

32.(2023·西藏·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某同学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做的读书笔记,据此推断他阅读的著作是()著作:_____时期:清代作者:曹雪芹(前80回)、高鹗(后40回)内容: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记载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地位:清代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长篇小说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答案】A【详解】据所学可知,《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的前80回,高鹗写的后40回,主要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故选A项;《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排除B项;《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排除C项;《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排除D项。33.(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张明同学搜集的研究性学习材料。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是()图4元代戏曲演出壁画图5清代《红楼梦》插图图6京剧角色示意图A.经济重心的南移B.传统节日的起源C.行省制度的创立D.文学艺术的发展【答案】D【详解】元朝戏曲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包括杂剧、散曲和南戏等;《红楼梦》是清代曹雪芹创作的小说;京剧艺术兴起于清朝中后期,被誉为“国粹”,综上材料反映的是文学艺术的发展,属于其研究的主题是文学艺术的发展,故选D项;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已经完成,排除A项;元曲、京剧与传统节日无关,排除B项;京剧、《红楼梦》与元朝行省制度无关,排除C项。34.(2023·山西·统考中考真题)学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历史社团的同学们以“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为主题进行历史剧汇报演出。剧中主人公慷慨激昂地说道:“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这位主人公是()A.郑成功B.林则徐C.左宗棠D.邓世昌【答案】B【详解】据“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可知,这位主人公是林则徐,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为了维护清朝统治,道光帝任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在广东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1839年6月,将收缴的英美走私的大量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故选B项;郑成功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左宗棠收复了新疆,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邓世昌是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35.(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李军同学喜欢用顺口溜方式记忆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例如,他将某个不平等条约内容编成“割台湾、赔两亿、增四口、设工厂”的顺口溜。该不平等条约是指()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割台湾、赔两亿、增四口、设工厂”可知考察《马关条约》内容。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故选D项;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为通商口岸,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1844年清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望厦条约》,美国享受英国在华获得的各项特权,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北京条约》,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给英国,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36.(2023·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某同学搜集到了图片《轮船招商局》、影像《甲午风云》、史学论著《戊戌思潮纵横论》和绘画《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他研究的主题应是()A.洋务派的自强与求富B.日本对中国蓄意侵略C.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D.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答案】D【详解】据材料轮船招商局可知这是洋务运动的内容,据甲午风云可知这是甲午中日战争,据戊戌思潮可知是研究的是戊戌变法,据八国联军可知研究的是八国联军侵华,以上内容的主题是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故选D项;A项只是洋务运动,没有涉及后面的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等,说法片面,排除A项;日本对中国蓄意侵略说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无法体现甲午中日战争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所反映的民族危机加剧,排除C项。37.(2023·四川攀枝花·统考中考真题)某学校围绕辛亥革命制定研学旅行计划时,选取了广州、南京、武昌、北京为目的地。你认为武昌一地的研学主题应该是()A.缔造共和B.浴血共和C.共和梦碎D.维护共和【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他们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很快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这体现了革命党人为了实现共和梦而浴血奋战,在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支持革命,所以武昌一地的研学主题应该是“浴血共和”,故选B项;“缔造共和”指的是中华民国的建立,地点在南京,排除A项;“共和梦碎”指的是袁世凯称帝,体现出共和的梦想被现实击碎,地点在北京,排除C项;“维护共和”指的是反对袁世凯独裁的活动,包括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目的都是维护共和制度,地点较广,如云南、广州等,排除D项。38.(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某校历史社团开展研究性学习,查找到两张学生文凭:一张是京师大学堂的毕业文凭,落款是“宣统元年”,另一张是京师第一蒙养院附设女子小学堂文凭,落款是“中华民国元年”。上述纪年方式的变化反映了()A.新式学校的出现B.女性地位的提高C.历史发展的潮流D.封建制度的结束【答案】C【详解】从“宣统元年”到“中华民国元年”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随后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故毕业证书上纪年方式的变化反映了政权的变革,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故选C项;新式学校在清朝就已出现,排除A项;纪年方式的变化反映的是政权的变化,与女性地位的提高无关,排除B项;辛亥革命结束的是封建帝制,封建制度结束于土地改革,排除D项。39.(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邵阳市某历史人物(见图)故居管理局举行其诞生140周年系列活动,宣传材料中有“叱咤风云的革命经历,辛亥革命期间,领导新军起义,袁世凯称帝后,领导护国军起义,武装讨伐袁世凯,维护共和制度”。该历史人物是()A.魏源B.邓世昌C.黄兴D.蔡锷【答案】D【详解】根据图片并结合材料“护国军”“讨伐袁世凯”可知考察护国战争相关知识。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伐袁世凯,故选D项;魏源生于1794年,卒于1857年,与材料“诞生140周年”不符,且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并非革命派思想,排除A项;邓世昌生于1849年,与材料“诞生140周年”不符,且邓世昌于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期间与舰同沉,并未活到辛亥革命1911年,排除B项;黄兴生于1874年,卒于1916年,与材料“诞生140周年”不符,且黄兴参与广州起义等革命活动,但并未领导护国军起义,排除C项。40.(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复习课上教师幻灯片呈现的内容,由此判断本节课学习的主题是()△洋务运动

自强求富△戊戌变法

变法图强△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

民主科学A.民族危机的加剧B.近代化的探索C.中华民国的建立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答案】B【详解】根据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本节课学习的主题是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上教师幻灯片呈现的内容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这些都是中国近代历史中探索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事件和运动,B选项正确;民族危机的加剧与提供的信息和幻灯片内容不太相关。虽然近代中国面临了一系列的民族危机,但提供的信息中没有涉及民族危机的加剧,因此不是本节课的主题,排除A选项;尽管辛亥革命是中华民国建立的重要事件,但幻灯片中的内容并没有明确提及中华民国的建立,因此不能确定本节课的主题是中华民国的建立,排除C选项;幻灯片中的内容主要涵盖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这些事件都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前,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发生在20世纪中叶的事件。因此,不能确定本节课的主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排除D选项。41.(2023·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为迎接建党102周年,某校准备开展红色之旅,若是前往上海实地参观,其主题可为()A.开天辟地,焕然一新B.武装反抗,军旗升起C.生死攸关,历史转折D.七大召开,指明方向【答案】A【详解】据题干信息“建党102周年”、“上海实地参观”,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故选A项;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开始,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排除B项;1935年遵义会议,在危机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共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C项;1945年中共七大,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排除D项。42.(2023·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表1为某同学收集整理的历史资料。从中可看出,该同学主要探究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表11920年8月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新青年》编辑部成立,陈独秀任书记1920年10月李大钊等在北京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1920年11月共产党早期组织拟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1920年秋至1921年春董必武、毛泽东、王尽美等在武汉、长沙、广州等地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A.成立条件B.奋斗目标C.思想基础D.中心工作【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解读图表可知,表1展示了1920年到1921年间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故选A项;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与图表内容不符,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与图表内容不符,排除C项;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与图表内容不符,排除D项。43.(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图片展”。小琳同学找到了一幅《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图片,它应该归入下列哪一栏目()A.全面抗战同仇敌忾B.开天辟地焕然一新C.解放战争革命胜利D.国共对峙烽火绵延【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中共一大的相关信息。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故选B项;“全面抗战,同仇敌忾”属于全民族抗战时期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解放战争,革命胜利”属于解放战争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国共对峙,烽火绵延”属于国共两党对峙时期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44.(2023·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学生摘抄的一次重要会议的内容。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1.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2.洛甫同志起草决议进行讨论。3.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4.取消“三人团”,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A.开始创建革命军队B.由幼年走向了成熟C.确立了建党建军原则D.实现了革命重心转移【答案】B【详解】依据题干材料中的“1.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4.取消‘三人团’,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并结合所学可知,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因此该会议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故选B项;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开始创建革命军队,排除A项;1929年的古田会议确立了建党建军原则,排除C项;秋收起义使得革命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排除D项。45.(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某同学在整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时制作的读书卡片。该读书卡片反映的是()时间:1935年1月内容: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答案】C【详解】据“1935年”“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故选C项;中共一大是在1921年召开,排除A项;八七会议是在1927年召开,排除B项;中共七大是在1945年召开,排除D项。46.(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九年级6班班委会为了帮助学困生提高历史复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将一些重要历史事件要点化、问题化。下面是班委会针对“百团大战”设计的学习要点,其中错误的是()A.李宗仁指挥B.发生在华北广阔的地域C.破袭日军交通线和摧毁敌伪据点D.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答案】A【详解】1940年彭德怀领导百团大战,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百团大战在华北的广阔地区,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百团大战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以破袭日军交通线和摧毁敌伪据点为目标,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47.(2023·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岳阳市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进行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下列材料可入选的是()①鸦片战争②中共“一大”③红军长征④抗日战争⑤抗美援朝A.②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⑤【答案】B【详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始,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故①错误;中共“一大”在1921年召开,故②正确;红军长征开始于1934年,故③正确;抗日战争开始于1931年,故④正确;抗美援朝开始于1950年,故⑤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48.(2023·山西·统考中考真题)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收集到如下论据。据此推断他们要论述的观点是()◆杨靖宇领导东北抗日游击队抗击日寇◆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抗日根据地军民创造地道战等游击战法◆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中共七大召开A.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B.民族觉醒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C.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答案】C【详解】据题干中的所有论据可知,在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1931年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为了民族的利益,中共决定不计前嫌,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因此推断他们要论述的观点是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故选C项;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相关,在题干内容中没有涉及,排除A项;民族觉醒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因素之一,排除B项;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投降,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有力支援了其他盟国,但这并非题干主旨,排除D项。49.(2023·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在自贡市某校举办的“讲好家乡历史人物故事”征文比赛中,某同学搜集了如下材料,据此推断他的征文题目为()照片证书纪念片A.《北伐建奇功,秋收总指挥——卢德铭》B.《烽火长征路,遵义洒热血——邓萍》C.《走进千年盐都,寻找盐的味道——抗日献金》D.《537.7高地!——听太公讲那抗美援朝的事》【答案】D【详解】据“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可爱的人”可知,材料主要和抗美援朝有关,故选D项;《北伐建奇功,秋收总指挥——卢德铭》与北伐战争、秋收起义相关,排除A项;《烽火长征路,遵义洒热血——邓萍》与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相关,排除B项;《走进千年盐都,寻找盐的味道——抗日献金》与抗日战争相关,排除C项。50.(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如表是张燕同学制作的“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学习卡片中的1953年部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时间事件1953年A开始实施“一五计划”B抗美援朝战争结束C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AB.BC.C【答案】D【详解】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一五计划开始于1953年,于1957年底绝大部分指标超额完成,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53年7月美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也标志着我国抗美援朝取得胜利,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53年底,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51.(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班会活动上,李大爷热情洋溢地跟同学们讲述他参加开国大典的故事。下列场景不可能出现在其讲述中的是()A.《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云霄B.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C.毛泽东同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D.游行队伍中出现“联产承包好”标语【答案】D【详解】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带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材料“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1949年9月一届政协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在开国大典上奏响,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49年9月一届政协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国旗,在开国大典上升起,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49年9月一届政协选举毛泽东为新中国主席,在开国大典上代表政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52.(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同学们要在暑期实地开展“中国首批经济特区”主题研学活动。他们应去()A.北京B.重庆C.上海D.深圳【答案】D【详解】据“中国首批经济特区”可知,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故选D项;北京、重庆、上海都不是经济特区,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B项、C项。53.(2023·辽宁锦州·统考中考真题)某兴趣小组在项目式学习中,收集了有关“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特别行政区”的资料。据此,该小组的研究主题应是()A.优秀文化传承B.祖国和平统一C.经济体制改革D.民族关系发展【答案】B【详解】“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而提出,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香港、澳门回归后,我国将其设置为特别行政区,因此,题干的研究主题是祖国和平统一,故选B项;材料主要涉及祖国统一,属于政治领域,与文化传承、经济改革无关,排除A、C项;题干主要强调祖国统一,涉及民族关系发展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D项。54.(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3月4日,邵阳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暨“周末志愿行”年度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城南公园举行。最适合出现在该主题活动中的宣传语是()A.大庆油田“铁人”精神B.兰考巨变“党的好干部”C.助人为乐“解放军好战士”D.自力更生“两弹元勋”【答案】C【详解】解放军战士雷锋于1962年因公殉职,以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风格和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风,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故选C项;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的石油工人在大庆油田开采过程中表现出艰苦创业精神,被称为“铁人”精神,排除A项;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在兰考县治理风沙,身患癌症仍坚持工作,被人民称为“党的好干部”,排除B项;两弹元勋,指为氢弹和原子弹的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主要人物有邓稼先、钱三强、赵九章、钱学森、孙家栋等,排除D项。55.(2023·浙江丽水·统考中考真题)某校拟组织“古代巴比伦文明”图片展,下列图片可以被采用的是()A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C《掷铁饼者》D摩亨佐·达罗遗址【答案】B【详解】《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故选B项;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与题干“古巴比伦文明”不符,排除A项;《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与题干“古巴比伦文明”不符,排除C项;摩亨佐·达罗遗址是一座城市遗址,是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与题干“古巴比伦文明”不符,排除D项。56.(2023·甘肃平凉·统考中考真题)下表为某同学整理的古代亚非地区文明成果简表。表中“▲”处的内容最有可能是()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王国古印度重要文明成果象形文字、金字塔楔形文字、▲梵文、佛教、种姓制度A.《十二铜表法》B.《汉谟拉比法典》C.《荷马史诗》D.《天方夜谭》【答案】B【详解】据“古巴比伦王国”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选B项;《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法律文献,排除A项;《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的史诗,排除C项;《天方夜谭》是阿拉伯的神话故事,排除D项。57.(2023·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九年级某学生在学习世界三大宗教时,写下了“乔达摩·悉达多”“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等课堂笔记。他正在学习的宗教最有可能是()A.基督教B.佛教C.天主教D.伊斯兰教【答案】B【详解】据“乔达摩·悉达多”“众生平等”“忍耐顺从”可知,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故选B项;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排除A项;天主教是基督教的分支,排除C项;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穆罕默德,排除D项。58.(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某中学正在举行历史知识抢答赛,有道题的提示信息为:“中世纪西欧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此题的答案是()A.基督教会B.西欧庄园C.自治城市D.欧洲大学【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它是中世纪西欧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在西欧庄园里主要生活着领主、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庄园的耕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自营地”,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1/3到1/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故选B项;基督教会不是中世纪西欧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排除A项;自治城市与中世纪西欧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不符,排除C项;欧洲大学最初是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益的团体,后来逐渐用来指专门的教育机构,与中世纪西欧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不符,排除D项。59.(2023·广东深圳·统考中考真题)某班历史复习课展示了三张图片。图一封君和封臣。图二庄园地图。图三大学分布图。这节复习课的主题应该是()图一图二图三A.古代亚非文明B.欧洲封建时代C.近代文明的曙光D.早期殖民掠夺【答案】B【详解】据图一封君和封臣、图二庄园地图、图三大学分布图可知,封君和封臣是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封君封臣关系,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因此,该复习课的主题应是欧洲封建时代,故选B项;据图三大学分布可知,其主要位于西欧地区,与亚非文明无关,排除A项;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文艺复兴的开始被称为近代文明的曙光,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开始早期殖民掠夺,排除D项。60.(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小明同学在归纳世界古代史上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时,罗列了四个国家(见下表)其中不属于地跨三洲大帝国的是()世界古代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西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A.亚历山大帝国B.西罗马帝国C.阿拉伯帝国D.拜占庭帝国【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中,西罗马帝国占据原罗马帝国西半部,即意大利、西班牙、高卢、不列颠、中欧、北非。因此,西罗马帝国地域没有涉及亚洲,符合题目要求,故选B项;亚历山大帝国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拜占庭帝国的版图涵盖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是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61.(2023·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下面为某同学在进行单元复习时,整理的学习笔记。据此可知,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探寻新航路早期殖民掠夺A.封建时代的亚洲B.走向近代C.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答案】B【详解】据所学可知,这是九上历史第五单元的学习内容,本单元主题是走向近代,主要讲述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西欧在中世纪晚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殖民掠夺,都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近代史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全球扩张,本单元讲述的是中世纪晚期出现了近代社会的特征,故选B项;笔记中反映的是欧洲情况,不是亚洲,排除A项;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是九上历史第六单元主题,讲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这三个国家通过革命和战争方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与笔记内容无关,排除C项;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九下第一单元,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内战,与笔记内容不符,排除D项。62.(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某兴趣小组探究俄国两次改革,收集到如下信息。对下表共同点概括准确的是()人物内容彼得一世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颁布了废除农奴制法令A.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农奴制B.建立了中央集权行政体制C.农奴制成为两次改革的焦点D.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分析图表信息,从“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为了发展手工工场强化了农奴制,从“颁布了废除农奴制法令”可知,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由此可知,两次改革的焦点之一都是农奴制,故选C项;彼得一世改革的确强化了农奴制,亚历山大二世的确废除了农奴制,但A、D两项均无法概括俄国两次改革和图表内容的共同点,排除A、D两项;彼得一世改革的确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但图表内容无法反映这一史实,排除B项。63.(2023·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光明中学历史学科社团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进行了资料查阅,课上同学们进行了小结发言(如表),其中属于观点的是()学生发言甲同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乙同学美国内战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丙同学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丁同学1862年联邦政府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A.甲同学B.乙同学C.丙同学D.丁同学【答案】B【详解】据“观点”可知,观点指的是人们对某一事物的看法、评价。“美国内战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是对美国内战所持的看法与评价,属于观点,故选B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1862年联邦政府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均是对相关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带有个人主观看法,不属于观点,排除A项、C项、D项。64.(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下面是某同学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组图片编写的简短解说词,其中准确的是()(1931年)日军占领沈阳(1945年)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的日本投降仪式A.日军占领沈阳,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B.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担起了反抗民族敌人的历史重任C.从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结束D.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的日本投降仪式,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结束【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分析图片可知,图一中的“(1931年)日军占领沈阳”反映的是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图二中的“(1945年)……日本投降”反映了1945年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投降的历史,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结束,因此C项中的表述最能准确概括材料中的组图,故选C项;日军侵占沈阳是九一八事变,A项表述错误,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担起了反抗民族敌人的历史重任,但图片内容没有展示中国共产党的这一作用,排除B项;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欧洲战事的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因此,D项表述有误,排除D项。65.(2023·贵州铜仁·统考中考真题)图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为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整理的史实,请你为他们选择一个适合的主题()主题:____________《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诺曼底登陆苏军攻克柏林日本签署投降书A.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B.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C.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与转折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逐渐走向胜利【答案】D【详解】据“《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诺曼底登陆”“苏军攻克柏林”“日本签署投降书”可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苏军攻克柏林标志着欧洲战场结束,日本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题干反映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逐渐走向胜利,故选D项;《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没有体现“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排除A项;题干内容发生在二战开始之后,排除B项;二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题干没有反映,排除C项。66.(2023·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某班进行历史主题学习,列出了如下学习内容。请你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合适的主题()主题:_________________内容:①欧洲的联合②日本的崛起③美国“新经济”的出现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A.一战后初期的世界B.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C.冷战后的世界格局D.经济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答案】B【详解】联系所学可知,1967年欧共体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因此①②③④均发生于二战之后,故选B项;一战爆发于1914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冷战后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与题干时间、内容不符,排除C项;20世纪八九十年以来,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题干未反映经济联系加强的内容,排除D项。67.(2023·四川攀枝花·统考中考真题)九年级某班同学搜集了“镰刀斧锤星旗”(苏联国旗)与“白蓝红三色旗”(俄罗斯国旗)等相关资料,对这一历史阶段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最重要的探究价值在于()A.认识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B.剖析冷战形成的原因C.理解社会主义阵营的加强D.了解苏联的发展演变【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镰刀斧锤星旗的降落宣布苏联的解体,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发展受挫,而俄罗斯国旗升起体现体现出苏联解体后的国家变化,俄罗斯继承苏联大部分遗产,社会制度变为资本主义制度,因此这两幅国旗的探究价值是认识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故选A项;材料研究的历史阶段是苏联解体,美苏冷战结束,不是冷战形成,排除B项;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受到削弱,不是加强,排除C项;从两面国旗中无法反映苏联的发展演变,排除D项。68.(2023·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在某同学的电脑网页浏览记录中有“万隆会议”“非洲年”“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由此可知,他学习的主题是()A.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B.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C.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D.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召开于1955年,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非洲年”指的是1960年,因为这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表现在古巴走上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巴拿马收回运河区的全部主权等,这些关键词共同反映了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故选C项;“万隆会议”和“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无法反映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排除A项;当今世界的趋势是政治格局多极化,但国际政治新秩序还未建立,排除B项;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体现在新中国的成立和东欧一些国家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等,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69.(2023·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某同学在历史课上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根据下面卡片内容,可知该组织是()成立时间:1945年10月总部:美国纽约首要宗旨: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A.欧洲联盟B.联合国C.欧洲共同体D.世界贸易组织【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成立时间:1945年10月”“总部:美国纽约”“首要宗旨: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联合国的成立。结合所学可知,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的《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故选B项;欧洲联盟成立于1993年,排除A项;欧洲共同体成立于1967年,排除C项;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排除D项。70.(2023·贵州铜仁·统考中考真题)阅读材料获取关键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某同学提炼几个关键信息:“华为公司的全球战略”“淘宝的海外代购”“世界贸易组织”。据此可知,他研究的核心是()A.世界多极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