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儿科主治医师第十三章风湿性疾病_第1页
2021年儿科主治医师第十三章风湿性疾病_第2页
2021年儿科主治医师第十三章风湿性疾病_第3页
2021年儿科主治医师第十三章风湿性疾病_第4页
2021年儿科主治医师第十三章风湿性疾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年特发性儿童系统性

风湿热皮肌炎

关节炎红斑狼疮

多发性大动结节性

过敏性紫癫川崎病

脉炎多动脉炎

渗出性结节性

多形性红斑脂膜炎

第一节概述

一、风湿性疾病的历史回顾

风湿性疾病(rheumaticdisease)是指一组以肌肉骨骼系统、血管和皮肤的急、慢性炎症为临

床表现的多系统损害的疾病。

二、儿童风湿性疾病分类

炎症性风湿性结缔组织

非炎症性疾病骨骼发育不良

疾病遗传性疾病

伴有肌肉骨骼骨质增生

贮积性疾病代谢紊乱表现的全身性

疾病(骨肥厚)

三、风湿病常用实验室检查

属抗IgG分子Fc段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

类风湿因子

IgM、IgG、IgA、IgE

抗核抗体ANA检测可协助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甚至判别病情和预后

抗磷脂抗体(APL)APL:狼疮抗凝物(LAC)、抗心磷脂抗体(ACL)等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主要与一些血管炎性疾病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急性时相反应物质包括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等

第二节风湿热

一、概述

风湿热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咽峡炎后的免疫性炎性疾病,好发于6〜15岁。

二、病因机制以及病理

病原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感染后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

病理:本病是全身结缔组织的非化脓性炎症,全身各器官均可受累,尤以心脏和结缔组织丰富的

器官如关节、血管及浆膜等处更为明显。

变性渗出期一增生期一硬化期

1个月一3〜4个月一2〜3个月

三、临床表现

发生于链球菌咽峡炎后1〜3周。

风湿性关节炎(急性)、风湿性心脏炎(隐匿起病)。

一般表现为发热、不适、疲倦、食欲不佳、面色苍白、多汗、鼻出血和腹痛等,个别有胸膜炎和

1.心脏炎

是最特征表现,也是唯一持续器官损害,心肌和心内膜最容易受到损害。

P-R间期延长

心脏增大

伴有「波低平

心脏搏动减弱

ST段异常

二尖瓣受累最为常见

其次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受累

MitralValveReauraitation

心尖部常可闻及由于二尖瓣关闭不全所致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

向腋下传导。有时可闻舒张中期杂音和胸骨左缘第三肋间舒张期叹

气样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发现心瓣膜损害

典型症状为心前区疼痛、明显呼吸困难及一过性心底部心包摩擦音。

X线检查心影向两侧扩大呈烧瓶形,ECG和超声心动图可确诊。

2.关节炎

见于50%〜75%初发患儿,侵犯膝、踝、肘、腕等大关节,表现为红、肿、热、痛,单个关节炎症

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呈游走性,病程1〜2个月,最终消退不留畸形。

RheumaticFeverSymptoms

Red.$woltent

inflamedjoints

3.舞蹈病

起病缓慢。

全身或部分肌肉不自主快速运动,如伸舌歪嘴、挤眉弄眼、耸肩缩颈、语言障碍、书写困难和细

微动作不协调。兴奋或注意力集中时加剧,入睡后即消失。

常在A组链球菌咽峡炎后数周至数月出现,3个月〜1年自行消失。

4.皮肤症状

•多见于躯干部和四肢屈侧

环形红斑•环形或半环形淡红色皮损,边缘稍隆起,时隐时现

•可持续数周但不留痕迹

,较为少见

皮下小结•分布于四肢腱鞘附着处,大约0.5〜1cm,活动与皮肤无粘连

­常伴有严重心脏炎

09

80

四、实验室检查

链球菌感染证据风湿热活动性指标

咽拭子培养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和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中性粒细胞熠高

0

血沉增快、C-反应蛋

血清和其他抗琏球菌抗

ASO白阳性等非特异性炎

体(如抗琏球菌激酶、抗链

症反应指标改变

球菌DNA酶、抗DNA酶-B阳性

和抗透明质酸酶等)升高,

抗体一般于链球菌感染后1

周呈阳性,持续数月

五、诊断

在确定链球菌感染证据的前提下,有两项主要表现或一项主要表现伴两项次要表现即可作出诊断。

主要表现次要表现链球菌感染证据

心脏炎发热咽拭子培养阳性

多关节炎关节痛链球菌抗原试验阳性

舞蹈病血沉增高抗链球菌抗体滴度升高

环形红斑CRP阳性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皮下小结P-R间期延长

六、治疗

•无心脏炎患儿卧床休息2周或至急性症状消失,随后逐渐恢复活动

•心脏炎无心力衰竭患儿卧床休息4周,于4周内逐渐恢复活动

一般治疗

•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需卧床休息至少8周,在以后2〜3个月内逐渐增加活动

•控制链球菌感染:青霉素治疗10天

•抗风湿热治疗:

①心脏炎时宜早期使用泼尼松2〜4周后减量,总疗程8〜12周

②无心脏炎患儿可用阿司匹林2周后逐渐减量,疗程4〜8周

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①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应视为存在风湿性心脏炎,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给

予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

②慎用洋地黄制剂

七、预防

风湿热复发有模拟首次发作的特点,风湿热预后取决于首次发作是否存在心脏炎、严重程度、治疗

是否正确、是否进行正规的抗链球菌预防。

每3〜4周肌内注射苇星青霉素(长效青霉素)120万U,至少5年,最好持续至25岁,有风湿性

心脏病者,宜作终身预防。

随堂小练:

急性风湿热最具特征的表现是

A.风湿性关节炎

B.风湿性心脏炎

C.舞蹈病

D.环形红斑

E.皮下小结

『正确答案』B

风湿病最具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是

A.结缔组织渗出性炎症

B.基质水肿伴淋巴组织浸润

C.纤维组织增生

D.皮下小结

E.风湿小结

『正确答案』E

下列哪项不符合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A.常侵犯大关节,呈游走性、对称性

B.炎症消退后功能完全恢复

C.X线检查可有关节面破坏,关节间隙变窄

D.急性期可由红、肿、热、痛及压痛

E.抗链球菌溶血素“0”600U以上

『正确答案』C

第三节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一、概述

定义:儿童时期(16岁以下)不明原因关节肿胀,持续6周以上者。

机制:各种感染性微生物的特殊成分作为外来抗原,作用于具有遗传学背景的人群,通过直接损伤

或分泌细胞因子,激活免疫细胞和产生自身抗体,引起自身组织的损害和变性。

二、各个类型定义和临床表现

多关节型多关节型

全身型关节炎

(RF阳性)(RF阴性)

与附着点炎症

少关节型银屑病性关节炎

相关的关节炎

1.全身型关节炎

每天发热,至少2周以上,伴有关节炎,1.短暂的、非固定的红斑样皮疹

同时伴随以下(1)〜(5)项中的一项2.淋巴结肿大

或更多症状3.肝脾大

4.浆膜炎:如胸膜炎及心包炎

5.应排除下列情况:

①银屑病患者

②8岁以上HLA-B27阳性的男性关节炎患儿

③家族史中一级亲属有HLA-B27相关的疾病(强直性

脊柱炎、与附着点炎症相关的关节炎、急性前色素膜

炎或舐骼关节炎)

④两次类风湿因子阳性,两次间隔为3个月

发热特点

•本型的发热呈弛张高热,每天体温波动在36〜40℃之间。

皮疹特点

•随体温升降而出现或消退。

关节特点

•主要是关节痛或关节炎,发生率在80%以上,为多关节炎或少关节炎,常在发热时加剧,热退后

减轻或缓解。

•关节症状既可首发,又可在急性发病数月或数年后才出现。

2.多关节型类风湿因子阴性

定义•发热最初6个月5个关节受累,类风湿因子阴性

临床热点•型任何年龄都可起病,但起病有两个高峰,即1〜3岁和8〜10岁

,女孩多见

•受累关节》5个,多为对称性

•大小关节均可受累。颗颌关节受累时可致张口困难,小颌畸形

•有10%〜15%患者最终出现严重关节炎

①银屑病患者

②8岁以上HLA-B27阳性的男性关节炎患儿

排除③家族史中一级亲属有HLA-B27相关的疾病(强直性脊柱炎、与附着点炎症相关的

关节炎、急性前色素膜炎或能骼关节炎)

④两次类风湿因子阳性,两次间隔为3个月⑤全身型JIA

3.多关节型类风湿因子阳性

定义・发热最初6个月5个关节受累,类风湿因子阳性

•女孩多见

­多于儿童后期起病

临床

•关节症状较类风湿阴性组为重,后期可侵犯髓关节,最终约半数以上发生关节强直

热点

变形而影响关节功能

•除关节炎表现外,可出现类风湿结节

①银屑病患者

②8岁以上HLA-B27阳性的男性关节炎患儿

排除③家族史中一级亲属有HLA-B27相关的疾病(强直性脊柱炎、与附着点炎症相关的关

节炎、急性前色素膜炎或舐骼关节炎)

④全身型JIA

4.少关节型

定义•发病最初6个月1〜4个关节受累

•本型女孩多见,起病多在5岁以前

临床•多为大关节受累,膝、踝、肘或腕等大关节为好发部位,常为非对称性。虽然关节

热点炎反复发作,但很少致残

•20%〜30%患儿发生慢性虹膜睫状体炎而造成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亚型①持续性少关节型JIA:整个疾病过程中关节受累均在4个以下

分类②扩展型少关节型JIA:在疾病发病后6个月发展成关节受累》5个,约20%患儿有此

情况

①银屑病患者

②8岁以上HLA-B27阳性的男性关节炎患儿

③家族史中一级亲属有HLA-B27相关的疾病(强直性脊柱炎、与附着点炎症相关的关

排除

节炎、急性前色素膜炎或舐骼关节炎)

④两次类风湿因子阳性,两次间隔为3个月

⑤全身型JIA

5.与附着点炎症相关的关节炎

本型以男孩多见,多于8岁以上起病。四肢关节炎常为首发症状,但以下肢大关节如髓、膝、踝关

节受累为多见,表现为肿、痛和活动受限。本型HLA-B27阳性者占90%,多有家族史。

•但多数于起病数月至数年后才出现

舐能关节•典型症状为下腰部疼痛,初为间歇性,数月或数年后转为持续性,疼痛可放射至

病变臀部,甚至大腿。直接按压舐骼关节时有压痛

•在儿童常常只有舐骼关节炎的X线改变,而无症状和体征___________________

•腰椎受累时可致腰部活动受限,向前弯腰时腰部平直试验(Schober试验<5cm)

腰椎受累

•严重者病变可波及胸椎和颈椎,使整个脊柱呈强直状态

,当胸椎受累时胸廓扩展受限(胸廓扩展<2.5cm)

其他•患儿还可有反复发作的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和足跟疼痛,这是由于跟腱及足底筋膜

与跟骨附着处炎症所致

Schober试验于双骼后上棘连线中点上方垂直距离10cm及下方5cm处分别作出标记,然后嘱患者

弯腰(保持双膝直立位)测量脊柱最大前屈度,正常移动增加距离在5cm以上。

Schobertest

nwtwn

fac^book^com/Zi9kt9VanB9cht^r9w

Misuradellaflessk)nelombare:

testdiSchober

①舐骼关节压痛或炎症性腰舐部及脊柱疼痛,而不局限在

颈椎

关节炎合并附着点炎或关节炎或②家族史中一级亲属有HLA-B27相关的疾病(强直性脊柱

附着点炎症,伴有以下情况中至少炎、与附着点炎症相关的关节炎、急性前色素膜炎或舐骼

2项关节炎)

③HLA-B27阳性

④8岁以上的男性患儿

①银屑病患者

排除②两次类风湿因子阳性,两次间隔为3个月

③全身型JIA

“jmal

6.银屑病性关节炎

儿童时期罕见。发病以女性占多数。

表现为一个或几个关节受累,常为不对称性。大约有半数以上患儿有远端指间关节受累及指甲凹陷。

关节炎可发生于银屑病发病之前或数月、数年后。

40%患者有银屑病家族史。

发生舐器关节炎或强直性脊柱炎者,HLA-B27阳性。

1个或更多的关节炎合并银屑①指(趾)炎

病,或关节炎合并以下任何两②指甲凹陷或指甲脱离

项③家族史中一级亲属有银屑病

①8岁以上HLA-B27阳性的男性关节炎患儿

②家族史中一级亲属有HLA-B27相关的疾病(强直性脊柱炎、

排除与附着点炎症相关的关节炎、急性前色素膜炎或舐骸关节炎)

③两次类风湿因子阳性,两次间隔为3个月

④全身型JIA

7.未定类的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不符合上述任何一项或符合上述两项以上类别的关节炎。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炎症反应•血沉明显加快,但少关节型患者常血沉结果多数正常

证据•在多关节型和全身型患者中急性期反应物(C反应蛋白、IL-1和IL-6等)增高

•类风湿因子(RF)RF阳性提示严重关节病变及有类风湿结节

自身抗体•RF阴性中约75%患儿能检出隐匿型RF,对JIA患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抗核抗体(ANA)40%的患儿出现低中滴度的ANA

•关节液分析和滑膜组织学检查

•血常规常见轻-中度贫血,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其他检查

•X线检查早期(病程1年左右)X线仅显示软组织肿胀,关节周围骨质疏松,

关节附近呈现骨膜炎。晚期才能见到关节面骨破坏,以手腕关节多见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采用排除诊断法

•高热、皮疹等

•全身感染:败血症、结核、病毒感染

•恶性病: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其他恶性肿瘤

•以外周关节受累为主者

鉴别诊断应与风湿热、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结核、创伤性关节炎鉴别

•与其他风湿性疾病合并关节炎相鉴别

SLE、MCTD,血管炎综合征

•ERA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脊髓肿瘤、腰椎感染、椎间盘病变等

四、治疗

治疗原则:

>〉控制病变的活动度,减轻或消除关节疼痛和肿胀;

>〉预防感染和关节炎症的加重;

>〉预防关节功能不全和残废;

>>恢复关节功能及生活与劳动能力。

1.一般治疗

除急性发热外,不主张过多地卧床休息。

宜鼓励患儿参加适当的运动,尽可能像正常儿童一样生活。

定期进行裂隙灯检查以发现虹膜睫状体炎。

鼓励正常活动,给予心理支持。

2.药物治疗

阿司匹林,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以最低临床有效剂量维持,

非缶体类抗炎药

可持续数组

缓解病情抗风湿药又称慢作用

羟氯唾;柳氮磺毗咤;青霉胺等

抗风湿药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不作为首选或单独使用的药物。应严格掌握指征

免疫抑制剂甲氨喋吟,对多关节型安全有效

激素使用指证

•对NSAIDs和DMARDs未能控制的多关节型

适用•非留体抗炎药物或其他治疗无效的全身型

•虹膜睫状体炎

•少关节型,不主张全身治疗,可打封闭

不适用

•银屑病性关节炎

五、预后

JIA总体预后较好,适当处理后75%不会严重致残。

并发症主要是关节功能丧失而致残和因虹膜睫状体炎所致的视力障碍。

随堂小练:

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征不包括

A.对称性关节肿痛

B.近端指间关节肿痛

C.腕关节肿痛

D.远端指间关节肿痛

E.掌指关节肿痛

『正确答案』D

以下哪种类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最容易出现HLA-B27阳性

A.全身型

B.多关节炎型RF阳性症

C.多关节炎型RF阴性症

D.少关节型

E.与附着点炎症相关的关节炎

『正确答案』E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预后中最易导致关节畸形的是

A.全身型

B.少关节型

C.多关节型(RF阴性型)

D.多关节型(RF阳性型)

E.银屑病性关节炎

『正确答案』D

(1〜3题共用题干)

患儿男,2岁。发热1周,为不规则热型,37.5~41℃,抗生素治疗无效,轻微咳嗽,入院前1天

出现全身性分布淡红色斑疹,时隐时现。查体一般情况好,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咽红、无渗出物,心、

肺无异常,肝肋下4cm,质中,脾肋下1.0cm。白细胞ZSXlCf/L,中性粒细胞0.92,可见中毒颗粒,

红细胞4.6X10"/L。住院8天内3次血培养均无生长,使用静脉滴注多种抗生素无效。

1.该患儿首先应考虑为

A.败血症

B.急性风湿热

C.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

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川崎病

『正确答案』C

2.该患儿的治疗应采用

A.大剂量抗生素

B.IVIG

C.首选蔡普生

D.首选泼尼松

E.首选环磷酰胺

『正确答案』C

3.该患儿的治疗一般不选用

A.蔡普生

B.泼尼松

C.甲氨蝶吟

D.环磷酰胺

E.尼美舒利

『正确答案』D

(1〜3题共用题干)

患儿女,11岁,发热1个月伴四肢疼痛入院,病程中出现“晨僵”现象和张口困难,发音变得嘶

哑。体检发现一般情况尚好,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脾未扪及。指间关节呈梭形肿胀,神

经系统无阳性发现。血常规基本正常,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指关节X线片示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和

炎症现象。

1.最可能的诊断是

A.风湿性关节炎

B.全身起病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C.少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D.多关节炎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RF阳性型)

E.多关节炎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RF阴性型)

『正确答案』D

2.该病例在急性期可出现

A.胸膜炎

B.心包炎

C.心肌炎

D.心内膜炎

E.皮下类风湿结节

『正确答案』E

3.该病最常见的后遗症是

A.慢性虹膜睫状体炎

B.慢性心脏炎

C.严重关节畸形

D.慢性肾炎

E.慢性活动性肝炎

『正确答案』C

第四节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

一、概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侵犯多系统和多脏器的全身结缔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发

热、皮疹是其共同表现,其余的表现因受累脏器不同而各有差异。常先后或同时累及泌尿、神经、心血

管、血液、呼吸等多个系统。

二、临床表现

儿童SLE的初发症状主要是不明原因发热,皮疹、关节痛和体重减轻。

Q全身症状

匕)皮肤黏膜症状

亡)关节、肌肉骨骼症状

心脏症状

《肾脏症状

需经和精神症状

•缺乏特异性

全身症状

•包括发热、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等

•约70%的患儿出现皮肤症状

•典型的蝶形红斑仅见于50%病例,皮疹位于两颊和鼻梁,为鲜红色的红斑,边缘

皮肤黏膜

清晰,伴有轻度浮肿,很少累及上眼睑

症状

•其他皮肤表现有红疹、急性丹毒样或大疱样皮疹、糜烂、结痂、出血性紫瘢、光

过敏、雷诺征、脱发和指(趾)坏疽等

关节、肌肉肉•关节受累,包括关节炎或关节痛。50%的患儿以关节炎为首发症状

骨骼症状•受累关节包括腕、肘、肩、膝、踝以及手指关节。可为游走性,也可呈持续

性,很少引起关节破坏和畸形。部分可出现肌痛和肌无力

•心包膜、心肌、心内膜均可受累。心包炎为多见,一般积液量不多

心脏症状•心内膜炎常与心包炎同时存在,属于非感染性疣性心内膜炎,可闻及心脏杂

•肾损害多发生在起病的同时或于起病2年内,少数为SLE的首发症状

①孤立性血尿和(或)蛋白尿型②急性肾炎型

肾脏症状③肾病综合征型④急进性肾炎型

⑤慢性肾炎型⑥肾小管间质损害型

⑦亚临床型

•神经精神损害也是儿童SLE的严重并发症,以疾病早期发生最为多见

神经和精神•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受累的症状,如癫痫发作、偏瘫、舞蹈病等,也可出现

症状精神症状,如定向力障碍、智能减退、记忆差、幻觉、妄想及行为异常等

•患者脑脊液无特异性,蛋白和细胞数可轻度增高

肺部及胸膜•呼吸系统受累在儿童SLE多见。最常见为胸膜炎伴积液

症状•急性狼疮性肺炎及广泛性肺出血是儿童SLE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是SLE常见的胃肠道症状

胃肠道症状

•少数可发生无菌性腹膜炎

•多数SLE患儿有肝大,半数肝功能异常,部分伴有黄疸者,系狼疮性肝炎和

肝脏及淋巴

溶血所致

•25%患儿脾大。半数病例(尤其是危重患者)可有浅表淋巴结肿大,无压痛

•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可以是慢性疾病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和肾功能不

血液系统症

全或出血引起的贫血。也可是自身免疫性溶血。部分患儿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

眼部症状•可出现巩膜炎、虹膜炎、视网膜血管炎和出血等

可以做出诊断

)肾脏改变

)神经系统异常

)血液系统异常

)免疫学异常

抗核抗体阳性

•非侵蚀性关节炎

关节炎

•2个或2个以上周围关节肿痛或渗出

•胸膜炎

浆膜炎

•心包炎

•持续性蛋白尿,每天超过0.5g或尿蛋白+++以上

肾脏病变

•细胞管型,红细胞、颗粒或混合性管型

神经系统改变•抽搐

•精神症状(除外药物或其他原因)

•溶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增高

•白细胞减少,至少2次<4.OX1()9/L

血液系统异常

•淋巴细胞减少,至少2次V1.5X107L

•血小板减少(CIOOXIO'/L,除外药物影响)

•抗dsDNA抗体阳性

,抗Sm抗体阳性

免疫学异常

•抗磷脂抗体阳性(抗心脂抗体水平异常或狼疮抗凝集物阳性或梅毒血清试

验假阳性)

其中抗核抗体阳性对于SLE有重要诊断意义。

其中周边型抗核抗体对SLE诊断价值最大。

抗双链DNA(dsDNA)抗体,对本病有高度特异性,并与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

抗Sm抗体是SLE的标志性抗体,特异性高,敏感性差,一旦出现有诊断价值。

BodySystemAffectedBySLE

Nervous(Central)

Ophthalmologic

Dermatologic

Cardiopulmonary

Gastrointestinal

Reproductive

Hematologic

Musculoskeletal

SystemicLupusEntheniatosus

Butterflyrash

Seizure*malarrash"

PsychosisDiscoidrash

Pho<8«iUHvHy

ConjuctivttbCutaneousuk*ra

EpiselerimVaieullfkMons

ScUritis

UEtisPericarditis

.Myositis

UbbmanSackmdoeadi血

Conductiondefects

CoronaryArterydisease

LupusN*j>hriti«

Non-erodw

Arthritis

J

四、治疗和预后

治疗目的

短期内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和炎症;

恢复和维持损伤脏器的功能;

预防组织的损害,消除感染及其诱因;

促使免疫调节功能的恢复;

增强患儿及其家长对抗疾病的信心。

休息、抗感染、避免暴晒

一般治疗

注意药物反应

非留体抗炎药

抗疟药物(氯唾和羟基氯唾)最大的不良反应是导致视网膜变性、失明,建议服药

药物治疗后每3〜6个月一次进行全面眼科检查

激素(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

其他治疗IVIG;血浆置换

预后

儿童SLE的预后与疾病的活动程度、肾脏损害的类型和进展情况、临床血管炎的表现及多系统受累

情况有关。弥漫增殖性狼疮肾炎(IV型)和持续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预后最差。

随堂小练:

特异性高,效价随SLE病情缓解而下降的是

A.抗核抗体

B.抗Sm抗体

C.抗磷脂抗体

D.抗双链DNA抗体

E.类风湿因子

『正确答案』D

治疗儿童SLE时,须使用静脉激素冲击治疗的是

A.严重蝶形红斑

B.严重关节炎

C.严重口腔溃疡

D.神经精神狼疮

E.尿蛋白-I----1-+

『正确答案』D

(1〜4题共用题干)

患儿女,12岁。因眩晕,视物不清3天,惊厥1次入院。近2个月来学习成绩明显下降,3天前出

现眩晕和视物不清,惊厥呈癫痫大发作,持续4分钟,发作后嗜睡。体检阳性发现为左面神经麻痹,有

舞蹈样动作,右下肢肌张力减弱,隐约可见面部蝶形红斑,血清ANA阳性。

1.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病毒性脑炎

B.颅内肿瘤

C.急性颅内出血

D.狼疮性脑病

E.原发性癫痫

『正确答案』D

2.为确诊,还应进一步做的最主要实验室查体为

A.血沉

B.CRP

C.肾功能

D.免疫球蛋白及自身抗体

E.脑CT

『正确答案』D

3.针对原发疾病首选的治疗是

A.皮质激素口服治疗

B.皮质激素静脉冲击治疗

C.抗癫痫治疗

D.免疫抑制剂治疗

E.神经营养药物

『正确答案』B

4.如选择皮质激素治疗,其疗程应为

A.1—2周

B.2~4周

C.6个月

D.<12个月

E.根据病情,症状控制后小剂量长疗程维持

『正确答案』E

第五节皮肌炎

一、概述

儿童皮肌炎(JDM)是一种以横纹肌和皮肤广泛非化脓性炎症为特征的多系统受累的疾病

各年龄均可发病,高峰为10〜14岁。女孩发病较男孩为多

二、病因和病理

本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

尤其是柯萨奇等病毒感染与皮肌炎发病有关

广泛血管炎是儿童皮肌炎的主要病理变化。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可见血管变性和多发性栓塞。

电镜下血管变性以内皮细胞变化为主

三、临床表现:起病多缓慢,症状逐渐明显

肌肉症状

常累及横纹肌,任何部位的肌肉皆可受累,肢带肌、四肢近端及颈前屈肌往往先被累及,呈对称性

肌无力、疼痛和压痛

皮肤症状

典型皮肤改变为上眼睑或上、下眼睑紫红色斑伴轻度浮肿

皮疹可延及前额、鼻梁、上颌骨部位类似蝶形红斑,颜面尚可见毛细血管扩张。颈部和上胸部“V”

字区、躯干部及四肢伸侧等处可出现弥漫性或局限性暗红色斑

皮疹消退后可留有色素沉着

高春征见于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伸面及跖趾关节和趾关节伸面,也可出现在肘、膝和踝关节伸侧。

皮疹呈红色或紫红色,为米粒至绿豆大多角形、扁平或尖顶丘疹,可融合成斑块,伴有细小鳞屑或出现

皮肤萎缩及色素减退

是小儿皮肌炎的特殊表现。最早可发生于病后6个月,也可发生于起病后10〜20

见于皮肤和皮下组织或较深层的筋膜和肌肉,表现为皮下小硬块或结节、关节附近

钙质沉着

呈团块状沉着、肌肉筋膜面片状钙化等

可引起肢体疼痛、关节挛缩和功能障碍。钙化区常形成溃疡,并渗出白色石灰样物

食管和胃肠是最常受累的器官

其他

眼部症状可见视网膜绒毛状渗出

四、实验室检查

•ANA可阳性

抗核抗体

•血沉可增快

•是皮肌炎的特征之一

血清肌酶活性增•一般认为CK、CPK最为敏感

高•肌酶升高反映肌纤维活动性损伤或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并与肌炎的病情变

化相平行

肌电图•示肌原性损害

•肌活检部位应选近端肢体中度受累的肌肉,如三头肌或股四头肌

肌肉活检

•病理变化呈广泛性或局灶性肌肉受损,炎性浸润为本病的特征表现

五、诊断

•对称性近端肌无力,可伴吞咽困难及呼吸肌无力

•典型的皮肤改变,包括上眼睑皮肤呈紫红色伴眼眶周围浮肿;以及掌指关节和近端

指间关节背侧有红色鳞屑样皮疹(Gottron征)

诊断•血清骨骼肌活性升高,特别是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和醛缩酶

标准・①低电位、短时限多相波;

•②纤颤电位、阳性棘波、插入电位延长;

•③安静时高波幅异常放电等

•肌肉活检典型肌原性损害

六、治疗

•咽下肌受累伴吞咽困难时喂食要小心,必要时给以鼻饲

一般治疗

•急性期症状消退后应尽早进行按摩及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及肢体挛缩

•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糖皮质激素

•一些糖皮质激素制剂如地塞米松和去炎松可引起激素性肌炎,应避免使用

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治疗2〜4个月无效者,可加免疫抑制剂如口服甲氨蝶吟

其他药物•危重病例可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注射

第六节过敏性紫瘢

一、概述

过敏性紫瘢,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之一。主要病变在全身小血管。临床特点为血小板

不减少性紫瘢,常伴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血尿、蛋白尿、肾炎等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病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的致病因素包括食物过敏、药物、虫咬、微生物等。A组溶血性链球菌

感染是诱发过敏性紫瘢的重要原因

过敏性紫瘢的发病机制可能为各种刺激因子,包括感染原和过敏原作用于具有遗传背景的个体,T

淋巴细胞活性增强、激发B细胞多克隆扩增,导致IgA介导的系统性血管炎

三、病理改变

本病的病理变化为广泛的白细胞碎裂性小血管炎,

以毛细血管炎为主,亦可波及小静脉和小动脉

皮肤病理变化主要为真皮层血管周围可见中

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涧、浆酒及红细

胞灌出致间质水肿二

血管壁可见纤维素样坏死,微血管腔可因血

栓形成而堵塞

肾脏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热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浣积

四、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以皮肤紫瘢为主,少数病例以腹痛、关节炎或肾脏症状首先出现。起病前1〜3周常有上

呼吸道感染史。可伴有低热,纳差、乏力、食欲下降等全身症状

•反复出现皮肤紫瘢

•主要见于下肢远端、踝关节周围

•其次是臀部,上肢、面部也可出现

皮肤•躯干部少见

•对称分布,伸侧较多,分批出现,可融合成片

•紫瘢一般在1〜2周后消退,不留痕迹

•部分患儿间隔数周、数月后又复发

•见于2/3者

•阵发性剧烈腹部钝痛

胃肠道

•脐周或下腹部

•疼痛伴呕吐,但呕血少见

,见于65%以上的病例

•关节炎或关节肿痛

关节

•活动受限的表现

•最常受累的关节依次为膝、踝关节、肘、腕、指(趾)关节

•可出现于疾病的任何时期,多发生在紫瘢后1个月内,亦可在其他症状消失后发

生,少数则以肾炎作为首发症状

肾脏症状•主要表现为单纯性血尿和(或)蛋白尿

•紫瘢性肾炎:过敏性紫瘢病程中(多数在6个月内)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

•症状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但大多数都能完全恢复

•少数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头痛、情绪异常,甚至惊厥、瘫痪、昏迷、失语或

颅内出血

其他症状

•循环系统受累可出现心肌炎和心包炎。偶尔累及呼吸系统发生喉头水肿、哮喘、

肺出血等

五、实验室检查

血象•白细胞正常或增加,中性和嗜酸粒细胞可增高

・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升高,出血和凝血时间正常,血块退缩试验正常,部分患儿毛

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尿常规•可有红细胞、蛋白、管型,部分患者有肉眼血尿

大便潜血•阳性提示有活动性消化道出血

•可增快,多数患者血清IgA升高,IgG和IgM正常,亦可轻度升高;Cs、Q正常

血沉

或升高;抗核抗体及RF阴性;重症血浆黏度增高

六、诊断

依靠典型皮肤症状

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鉴别

病毒感染+自发性皮肤和黏膜出血为突出表现,多为出血点,四肢较多。血小板计数降低,骨髓可

见幼稚的巨核细胞,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阳性,束臂试验阳性

七、治疗:对症治疗;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复发率高

一般治疗•休息,去除病因,补充维生素

对症治疗•有尊麻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时,应用抗组胺药物和钙剂

•单独皮肤或关节病变时,无激素使用指征

皮质激素和免疫抑

•严重消化道病变、特别是出血时和严重紫瘢性肾炎,表现为肾病综合

制剂

征时使用

•阿司匹林

抗凝治疗

•肝素等

随堂小练:

过敏性紫瘢最基本的病理改变为

A.广泛的急性无菌性毛细血管炎症反应

B.肾脏免疫荧光可见IgG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

C.广泛的关节无菌性炎症反应

D.肠道黏膜下出血、穿孔

E.严重时可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正确答案』A

第七节多发性大动脉炎

一、概述

多发性大动脉炎,也称缩窄性大动脉炎、高安动脉炎或高安病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

性、非特异性、节段性炎性疾病,导致大动脉狭窄或动脉瘤形成。本病多见于青年女性,30岁以前发

病约占90%。儿童中女:男为2:1,以年长儿多见

二、病因和病理

病因迄今不明,一般认为可能由结核菌、链球菌、病毒或立克次体等感染引起免疫损伤所致。本病

的主要病理改变是慢性、渐进性全层动脉炎。病变主要侵犯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其次是降主动脉、腹主

动脉和肾动脉,肺动脉、冠状动脉也可受累

三、临床表现

•在局部症状或体征出现前数周,患儿可有全身不适、发热、盗汗、消瘦、纳差、

全身症状

恶心、肌痛、关节痛及红斑等全身症状,可急性发作、也可隐匿起病

•按受累血管不同,出现不同器官缺血的症状和体征

局部表现•如头痛、头晕、晕厥、卒中、视力减退、四肢间歇性活动疲劳,肱动脉或股动脉

搏动消失,病变部位闻及血管杂音,上下肢收缩压差大于lOmmHg

•I型:头臂动脉型(主动脉弓综合征)

•II型:主、肾动脉型或胸、腹主动脉型

临床分型

•UI型:广泛型

•IV型:肺动脉型

•头臂动脉型(主动脉弓综合征)

•主要累及主动脉弓及其分支,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和闭塞,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脑

缺血

I型

•上肢缺血引起单侧或双侧肢体无力、麻木等

•受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偶可闻及血液流过扩大弯曲的侧支循环时产生的连续

性血管杂音

•主、肾动脉型或胸、腹主动脉型

•该型儿童常见,由于缺血,下肢出现无力、发凉、酸痛,可有间歇性跛行,骼动

II型

脉受累时症状最明显。肾动脉受累出现高血压,诉头痛、头晕、心悸

•体格检查可发现血压增高,股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广泛型

[II型

•兼有I、II型的特征。病变广泛,部位多发,病情较重

•肺动脉型

IV型•因合并肺动脉高压而出现心悸、气短,肺动脉瓣听诊区有收缩期杂音,P2亢进,

重者发生心力衰竭

四、实验室检查

周围血白细胞增高、轻度贫血、血沉和CRP在疾病活动时明显增高;

部分患者以a2球蛋白和丫球蛋白增加;RF和ANA可呈阳性

胸部X线平片可显示主动脉钙化或主动脉增宽;彩色超声波可探查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狭窄和闭

塞,对远端分支探查困难

动脉造影和MRI可清楚显示狭窄或扩张的部位、程度及血流情况

五、诊断

当原因不明的高血压患儿出现发热、关节痛及血沉加快时应考虑大动脉炎,检查各部位大动脉搏动、

测四肢血压及听血管杂音对诊断颇有帮助。选择性动脉造影可确定病变的部位及范围

六、治疗和预后

多数预后较好

第八节结节性多动脉炎

一、概述

结节性多动脉炎是一种侵犯中、小动脉的坏死性血管炎,受累的血管沿管壁有结节和动脉瘤形成,

特别是在肠系膜的血管床多见,邻近静脉也可受累

二、病因和病理

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药物有关。自身免疫反应在本病中起重要作用

主要侵犯中小肌性动脉,损害呈结节性分布,易发生于动脉分叉处,向远端扩散,浅表动脉可沿血

管走向扪及结节。组织学表现为坏死性血管炎。血管中层改变最明显

全身症状・不规则发热、头痛、乏力、体重下降、腹痛、肌痛、关节痛等

•沿浅动脉走行或不规则聚集于血管近旁的痛性、红斑性皮下结节,多见于下肢

皮肤症状•也可有瘀斑、网状青斑、水肿、溃疡或远端指(趾)缺血性改变。如不伴内脏损

害,称“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预后好

•本病最常见的表现

肾脏

•以肾血管损害为主,常表现为高血压、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肠梗阻、肠套叠、肠穿孔等

消化系统•胃肠道炎症、溃疡、出血

•恶心、呕吐、脂肪泻等

•周围神经受累比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多见

神经系统

•多发性单神经炎等

•主要死因

心血管及其他系统

•血管炎可以侵袭其他部位,如气管、肺、胸膜等

其他•尚可累及肺部血管出现气管炎、肺炎、哮喘甚至肺梗死、胸膜炎的表现

四、辅助检查

1.一般检查

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血沉增快,CRP阳性。肾脏损害者有尿蛋白阳性、

显微镜下血尿、肾功能异常等

2.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部分患者核周型ANCA(p-ANCA)阳性

3.组织活检

皮肤、结节及肾活检具有诊断意义

五、诊断

临床上遇到持续不明原因发热、体重下降和多脏器、多系统受累的症状,如皮疹、腹痛、高血压及

肾脏病变,伴有血沉增高或C反应蛋白阳性时应怀疑本病。除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外,确诊PAN需血

管造影显示特征性的动脉瘤样扩张和(或)活检组织

六、治疗

糖皮质激素

+

免疫抑制剂

七、本病多数预后严重

第九节川崎病

一、概述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一种急性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易累及中等大小

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多见,80%在5岁以下,平均年龄约1.5岁,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