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萍乡市2024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考试试卷阅卷人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得分1.下面是对课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告诉我们要虚心好学。B.《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其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说的。C.《腊八粥》一文通过八儿等粥和吃粥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字里行间流露着八儿家浓浓的亲情。D.《匆匆》这篇课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2.以下诗句中的事物没有被赋予人的品格志向的一项是()A.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C.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3.选出下列读音全部正确的选项()A.炽(zhì)热分(fēn)外侵袭(xí)B.惊惶(huáng)汤匙(chí)间(jiàn)断C.剥削(xuē)丑恶(è)徘徊(huí)D.可恶(wù)见微知著(zhuó)搅和(hé)4.读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再选择意思相同的四字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健儿在多个比赛项目上喜获金牌,高亭宇在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决赛中____,徐梦桃在自由式女子滑雪空中技巧决赛中____。A.勇夺第一压轴出场 B.摘得桂冠拔得头筹 C.一举夺魁惊喜连连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进体育场,大家就看到了五颜六色的旗帜和欢呼声。B.全国人民无时无刻关心着受灾地区的群众。C.为了提高我们的校园生活,学校建立了“小书虫读书吧”。D.我的故乡在青岛,青岛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6.为了增强效果,广告词往往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请选出对下列广告词修辞手法辨别正确的一项()①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②牛奶香浓,丝般感受。③新版面福瑞卡,伴您畅游天下。④神仙饮琼浆玉液长生不老,百姓喝莲塘高粱欢乐健康。A.①反问②对偶③夸张④对比B.①双关②对比③拟人④对偶C.①反问②比喻③夸张④对比D.①双关②比喻③拟人④对偶7.其中,“应急”的“应”读音与下列哪一项相同?()A.应酬 B.应允 C.应该 D.应当8.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憎恶(zèng)明媚(mèi)避免(bì)烈火焚烧(fén)B.苍劲(jìn)薄雾(bó)焖饭(mèn)头晕目眩(xuàn)C.军阀(fá)追悼(dào)鸿鹄(hú)见微知著(zhù)D.阶梯(jiē)剥削(xuē)徘徊(huí)鄙夷不屑(xiè)9.下列句子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说明文,通过三个具体事例来说明观点。B.《北京的春节》作者用朴素自然,充满浓郁“京味儿”的语言,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C.《两小儿辩日》让我们认识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两小儿以及实事求是的孔子。D.《为人民服务》一文中,作者引用司马迁的话是为了赞扬张思德同志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这样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10.下面诗句中加点字词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天街小雨润如酥。天街:天上的街道。B.当春乃发生。发生:原来没有的事出现了。C.晓看红湿处。晓:知晓,知道。D.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往:指当初去从军。阅卷人二、积累运用。得分11.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节选自《礼记》。()(2)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三门记》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3)“白骨精”“观音”“孙悟空”“猪八戒”“唐僧”,以上《西游记》中的人物名,是按照字母表先后顺序排列的。()(4)“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桂冠”和“拔得头筹”的意思相同。()(5)“星期五”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人物。()12.句子加工厂。(1)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树在微风中摆动。(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一读,注意加点部分,,从下面词语中选择一个,仿写句子。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紧张喜欢厌烦盼望薄:(4)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①心爱的小狗走失了,我伤心得。②小狗失而复得,我高兴得。(5)《两小儿辩日》中,一儿以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他的根据是“,及日中则如盘盂”;一儿以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他的根据是“日初出沧沧凉凉,”。阅卷人三、快乐阅读。(30分)得分课外阅读。发问的精神①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能发问,勤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别人不肯动脑筋的地方,他偏会想出惊人的见解;别人以为平常的事物,他偏会看出不平常的道理。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②苹果落地,是多么平常的事情,牛顿看见了,却要问出个所以然来,结果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③壶水滚沸,谁不常常见到?只有瓦特把它当作问题研究,因而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至今蒙受其利。④我们中国的孔子,也是个好问的人。他到太庙里去,看见每样事物都要问。他知道老子熟悉典籍,就去向老子问礼。他能够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难道真是天生的?⑤举出这几个人物,无非要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我们虽然不一定人人能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但是不能不求知识,不能不明道理。要求知识,明道理,处处都会碰到问题。不能勤于发问,是多么可惜啊!13.本文的观点是()A.我们日常所见所闻所接触的事物里,有很多的道理。B.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C.一切知识的取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创造、新发明也经常由发问开端。D.我们虽然不一定人人能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但是不能不求知识,不能不明道理。14.作者主要通过、、这三个事例说明了自己的观点。15.下面()事例可以证明本文的观点。A.史蒂•霍金年轻时身患绝症,但他勤奋努力,终于成了著名的科学家。B.伽利略敢于质疑亚里士多德,进行了比萨斜塔的实验。16.文中画横线句子中“这样的人”指的是的人,这句话的作用是。阅读世界杂交水稻之父①袁隆平先生是世界杂交水稻的创始人,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②4世纪60年代初,袁隆平发现粮食成为了困扰农民生活的大问题。有什么办法能增加粮食产量呢?袁隆平脑海里突然萌发出一个惊人的念头:培育杂交水稻,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于是他学习英语、俄语,了解国外科技的新成就,发展他那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开始了前无古人的科学实验。③水稻杂交难在对水稻进行异花授粉非常困难。国际上许多研究人员都丧失了信心,放弃或中断了研究,但是袁隆平偏偏要啃这块“硬骨头”。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他设想分三步走:第一步,应该找到雄性退化不育的植株,把它培育成雄性“不育系”。这种植株在水稻植物中是极少见的。要找到它,犹如大海捞针;第二步,再找到一种特殊的水稻品种给“不育系”授粉,使它培育出来的后代,全部保持雄性特点。具有这种特性的植株,叫做“保持系”;第三步,还要找到一种稻种与“保持系”杂交,使杂交的后代自花授粉,这叫“恢复系”。④袁隆平提出的通过“三系”提高水稻杂交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但袁隆平要走自己的路,用事实来回答人们的疑问。⑤364年6月4日,袁隆平迈出了杂交水稻实验的第一步: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袁隆平沉浸在无边无际的稻海之中,他脚踩污泥,头顶烈日,手持放大镜,在稻田里一株一穗地寻找。灼人的阳光晒黑了他的皮肤:小刀似的稻叶刮得他脸上、手上、腿上发痒发痛:滴滴汗水顺着稻叶滴进水中。他找啊,找啊!第一天,没找到;第二天,没找到;第三天,还是没找到。连续十几天烈日的烤晒,袁隆平的皮肤更黑了。⑥6年中,袁隆平跑遍了半个中国。最后,他带着科研小组来到了天涯海角——海南岛的南江农场。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助手李必湖终于在一条杂草丛生的水沟里,发现了一株雄蕊花粉败育的野生稻。袁隆平和助手们跳进水沟,小心翼翼地把稻株连根带泥挖了出来。袁隆平把这株稻子命名为“野败”。袁隆平,终于跨出了迈向成功的第一步。⑦在此后的几年里,袁隆平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熬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经受了一次又一次打击。经过百劫千难,“保持系”培育出来了“恢复系”培育出来了“三系”配套成功了⑧375年,袁隆平科研小组突破了难关,一批早熟高产稻破土而出。郁郁葱葱的杂交稻,开始在中华大地上生长。这成就震惊了世界!多个国家纷纷引进杂交水稻。袁隆平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多次赴国外讲学和传授育种技术。这位“杂交水稻之父”的足迹踏遍了五大洲。17.根据时间线索,梳理文章脉络,把握主要内容。4世纪60年代初袁隆平萌生培育杂交水稻的想法,提出寻找“不育系”,培育“保持系”,杂交“恢复系”的“三步走”设想。364年后的6年中袁隆平经历多次失败和打击,终于实现“三系”配套成功。18.填空。①袁隆平解决增加粮食产量的办法是。②读第5自然段,联系“无边无际的稻海”,从画线语句中体会到了。19.根据短文内容做出选择。(均单选)①因为雄性不育水稻植株(),袁隆平才会“小心翼翼”地把它连根带泥挖了出来。A.发育不好、即将枯萎B.极其少见、特别珍贵C.根部柔弱、容易折断②第7自然段画线语句的空白处,添加()最能把喜悦和激动之情表达出来。A.句号B.问号C.叹号2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研人员要“把研究成果写在田野大地上”。请结合短文内容,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人物纪念邮票通常会把人物放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重点突出人物的动作、表情、和状态。如果请你为袁隆平设计纪念邮票,请简要地写出设计内容和设计目的。设计内容:设计目的:课外阅读。穆老师的眼睛①穆老师的眼睛双眼皮儿,乌黑的眼珠又圆又大。乍一看并没有什么特别,可是你仔细一瞧,穆老师的眼睛还会说话哪。②语文课上,我想起书桌里那块漂亮的新橡皮,手痒痒了,不知不觉地仲进去,想要摸一摸。正巧被穆老师看见了,她的眼睛好像在暗示:“你怎么做小动作啦!”我的手马上不痒了,赶紧缩回来,认真听老师讲课。③有一次,穆老师在大礼堂给我们讲《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有三百多位老师来听课。穆老师提问:“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我马上把手举得高高的。穆老师叫我回答。我站起来,只见那么多老师看着我,心怦怦直跳,回答的声音很轻。穆老师的眼睛马上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似乎在说:“说得对,就是声音再响亮点儿!”我看看穆老师的眼睛,胆子大了,声音也响亮了。这时,穆老师的眼睛又向我投来(1)(A.赞许B.赞成)的目光,好像在说:“讲得好!”④记得有一回,我生病住院了,过了一个多星期才上学。上课时,穆老师不时用眼晴看看我,仿佛对我说:“吃得消吗?”我的病刚刚好,精神还不太足,但一看到穆老师的眼睛,精神就提起来了。⑤下课后,穆老师和我们一起玩的时候,她的眼睛也会说话。一次,我们玩“老鹰捉小鸡”。穆老师当“老鹰”。她一下子跑到东,一下子跑到西,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在(2)(A.提示B.提醒)我们:“哎—一当心!我要捉住你们啦!”真糟糕!末尾的一只“小鸡”跑得太慢,被捉住了。这时候,穆老师的眼晴笑得弯弯的,似乎在说:“哈哈,这回可让我捉住了!”22.仔细阅读第③、⑤自然段,给文章选择恰当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体会句子中“不时”一词的作用。上课时,穆老师不时用眼睛看看我,仿佛对我说:“吃得消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文章围绕“眼晴”,写了“我”做小动作时,穆老师用眼睛;回答问题时,穆老师用眼晴;生病时,穆老师用眼睛;玩游戏时,穆老师用眼睛这四件事,体现了穆老师是一个的人,表达了“我”对穆老师的之情。25.毕业之际,你有什么话想对自己的老师说?请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卷人四、习作(30分)得分26.班里要开一次辩论会,辩题是“电脑时代需要/不需要练字”。你是正方辩手代表。请你准备一段事例典型、观点鲜明、有说服力的辩论词,在正方陈述时使用。(12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分析】A项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通过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然后能学会新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告诉我们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这项理解错误;
BCD三项对课文《为人民服务》、《腊八粥》、《匆匆》的理解都是正确的。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对课文内容背诵和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课文的学习掌握进行正确作答,做出正确选择。2.【答案】A【解析】【分析】A.出自苏轼的《浣溪沙》,意思是谁说人老了不能再变少年,门前流水还能向西流哩。不要在老年的时候,感叹时光流逝,而自伤衰老。没有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B、C、D诗句中的事物都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诗歌的思想感情。情感是诗歌的生命,我们鉴赏一首诗时,随着诗的形象、意境,被其吸引和感染,因而引发我们情感上的共鸣。我们要结合具体诗句体会。3.【答案】B【解析】【分析】A.有误,“炽热”的“炽”应读“chì”,指旺盛;热烈。“分外”的“分”应读“fèn”,指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
B.正确。
C.有误,“徘徊”的“徊”应读“huái”,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D.有误,“见微知著”的“著”应读“zhù”,指明显,事物的发展。读“zhuó”时,指附着(zhuó),穿着(zhuó)。后作“着”。“搅和”的“和”应读“huo”,指搅拌。读“hé”时,指平和;和缓。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4.【答案】B【解析】【分析】喜获金牌的意思就是取得了冠军的胜利,金牌代表第一名、冠军的意思。与“喜获金牌”意思相同的四字词语有:勇夺第一、一举夺魁、独占鳌头、摘得桂冠、拔得头筹等。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完成时要注意辨析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即可。5.【答案】D【解析】【分析】A.“看到欢呼声"搭配不当,应去掉“和欢呼声”。
B.“无时无刻关心"表述不当,应改为“无时无刻不关心”。
C.“提高校园生活"搭配不当,应为“丰富校园生活”,句子结尾应有句号。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能力。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①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②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充分残缺等错误。③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6.【答案】D【解析】【分析】①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这个是联想的广告词,运用一语双关的修辞手法,突出体现了联想品牌的地位的不可取代性!!!1.第一个意思,联想是指思考:人类失去联想,是说如果人没有思想,将不会取得进步;2.第二个意思,联想是指联想品牌,结合这句话是说明联想品牌的重要性、影响力之大。②牛奶香浓,丝般感受。把“牛奶香浓”比作“丝般感受”就采用了比喻的修辞。③新版面福瑞卡,伴您畅游天下。采用了拟人的修辞。④神仙饮琼浆玉液长生不老,百姓喝莲塘高粱欢乐健康。采用了对偶的修辞。综上选D。【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7.【答案】A【解析】【分析】应:读“yìng”时,意思为对待。读“yīng”时,意思为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题干“应急”的“应”读音为“yìng”。A项中“应酬”的“应”读音为“yìng”。B、C、D项中的“应”读音为“yīng”。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多音字和同音字的掌握。多音字是指具有固定字形的一个字有多个读音,其读音、用法和词性各有区别。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多加积累,识记字音字义。8.【答案】C【解析】【分析】A.有误,“憎恶”的“憎”应读“zēng”。
B.有误,“苍劲”的“劲”应读“jìng”,指坚强有力。读“jìn”时,指力气。
C.正确。
D.有误,“徘徊”的“徊”应读“huái”。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9.【答案】A【解析】【分析】B、C、D叙述正确。
A.叙述不正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议论文,作者通过三个具体事例来说明观点。故答案为:A【点评】考查了文体知识、课文理解。文体指文章的体裁、体式或样式,它是一篇文章体现出来的内容和形式的整体规范。文体知识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四个方面的常识。每一种文体都有一定的特点,按照这个特点写最能表情达意。把握文章的文体,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10.【答案】D【解析】【分析】A.有误,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意思是:天街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天街:京城街道。
B.有误,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意思是: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发生:萌发生长。
c.有误,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意思是: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晓:天刚亮的时候。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词句的理解。做题前应熟悉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11.【答案】(1)错误(2)正确(3)错误(4)正确(5)错误【解析】【分析】(1)错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节选自《劝学》。
(2)正确;
(3)错误;应改为“白骨精”“观音”“孙悟空”“唐僧”“猪八戒”。
(4)正确;
(5)错误;“星期五”是《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人物。故答案为:(1)错误;(2)正确;(3)错误;(4)正确;(5)错误【点评】考查文体知识、课文理解、字母表顺序、阅读策略和方法。文化与文学常识,要注重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与收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读物内容非常熟悉。12.【答案】(1)没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2)小树在跟微风打招呼。(3)盼望;我盼望着开学那一天的到来,简直望眼欲穿。(4)像丢了魂一样;简直要发狂(5)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其日中如探汤【解析】【分析】(1)改为陈述句,把“哪里有……呢”改为“没有”,结尾用句号。
(2)改为拟人句,通顺合理即可。
(3)仿写句子,能表达出心情即可。
(4)能把句子补充完整具体即可。
(5)由下句“及日中则如盘盂”可知上句是“日初出大如车盖”,由上句“日初出沧沧凉凉”可知下句是“及其日中如探汤”。故答案为:(1)没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2)小树在跟微风打招呼。(3)盼望;我盼望着开学那一天的到来,简直望眼欲穿。(4)像丢了魂一样;简直要发狂。(5)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其日中如探汤。【点评】考查了改写句子、仿写句子和课文理解等,改写句子时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答案】13.B14.牛顿创立“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发明蒸汽机;孔子向老子问礼15.B16.勇于发问、勤于发问;引出下文【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13.结合短文中每一自然段的内容,短文主要说明了发问事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力,说明发问的重要意义。结合对语句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B14.结合短文内容,主要从牛顿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发明蒸汽机以及孔子向老子问礼,说明了发问的重要意义。
故答案为:牛顿创立“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发明蒸汽机;孔子向老子问礼15.结合短文内容,短文主要说明了发问事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力,说明发问的重要意义。阅读各项,B项中事例与“发问”有关,可以作为本文的例证。
故答案为:B16.结合短文内容,“这样的人”指的是像牛顿、瓦特、孔子这样勇于发问、勤于发问的人,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引领下文的作用。结合对句子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勇于发问、勤于发问;引出下文【答案】17.袁隆平跑遍了半个中国,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在此后的几年里;375年;袁隆平科研小组突破了难关,一批早熟高产稻破土而出。18.培育杂交水稻,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袁隆平研究的艰辛与不易19.B,C20.科研人员要贴近人民生活,在实践中取得成果。21.袁隆平坐在一株大大的稻穗下乘凉。;突出袁隆平做出的贡献,培育出杂交水稻。【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1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⑤自然段句子“1964年6月20日,袁隆平迈出了杂交水稻实验的第一步: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6年中,袁隆平跑遍了半个中国。”可知袁隆平跑遍半个中国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结合文章第⑦自然段句子“在此后的几年里,袁隆平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熬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经受了一次又一次打击。经过百劫千难,“保持系”培育出来了“恢复系”培育出来了“三系”配套成功了。”可知时间是在此后的几年里;结合文章第⑧自然段句子“1975年,袁隆平科研小组突破了难关,一批早熟高产稻破土而出。”可知1975年,袁隆平科研小组突破了难关,一批早熟高产稻破土而出。
故答案为:袁隆平跑遍了半个中国,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在此后的几年里;375年;袁隆平科研小组突破了难关,一批早熟高产稻破土而出。1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及句子的理解。
①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有什么办法能增加粮食产量呢?袁隆平脑海里突然萌发出一个惊人的念头:培育杂交水稻,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可知袁隆平解决增加粮食产量的办法是:培育杂交水稻,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②结合文章划线句子,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脚踩污泥”“头顶烈日”“发痒发痛”可知袁隆平工作的艰辛和不易,可以感受到袁隆平的坚持与执着,不惧艰难。
故答案为:培育杂交水稻,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袁隆平研究的艰辛与不易1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
①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应该找到雄性退化不育的植株,把它培育成雄性“不育系”。这种植株在水稻植物中是极少见的。要找到它,犹如大海捞针”可知雄性不育水稻植株极其少见、特别珍贵。故选B。
②结合所给句子,要想表达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的喜悦和激动之情,最好用感叹号,故选C。
故答案为:B,C20.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结合文章第⑤自然段内容,可知为了培育杂交水稻,袁隆平跑遍了半个中国,沉浸在无边无际的稻海之中,可知习近平主席的意思是科研人员要脚踏实地,在实践中形成真知,在实践中收获成果。
故答案为:科研人员要贴近人民生活,在实践中取得成果。21.本题考查开放探究能力。
结合袁隆平的主要成就,想像如何设计,设计时注意把人物放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重点突出人物的动作、表情、和状态。如:设计内容:以袁隆平院士在田间耕作为背景,背后是一望无际的稻田。设计目的:表现杂交水稻研究的艰辛过程。
故答案为:袁隆平坐在一株大大的稻穗下乘凉。突出袁隆平做出的贡献,培育出杂交水稻。【答案】22.A,B23.不时:时时,经常。这个词语生动地写出了穆老师通过眼神对“我”时时关注,表达出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24.暗示;鼓励;关心;提醒;关爱学生;喜爱25.亲爱的老师,您就象那春天的细雨,滋润着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中国与世界 第一课 生活在地球村 第1框 地球村形成了教学设计 人民版
- 2025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A卷
- 2025工厂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黄金题型)
- 2025新进厂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基础题)
- 25年公司项目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带答案(新)
- 电力工程项目合同执行措施
- 妊高症的个案护理
- 六年级数学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措施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跨学科教学计划
- 四年级音乐课外活动组织计划
- 库房管理工作职责与规范化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测试(浙江瑞安市专用)(含答案)
- 2025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 2024国家数字化范式与路径-公共政策立场-67正式版
- 路面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瑞吉欧幼儿教育
- 2025年中国人寿招聘笔试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酒驾案件办理培训课件
- 2022年10月自考06779应用写作学试题及答案
- 压力性损伤管理制度
- 减重代谢手术护理---副本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