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专业核心课程标准_第1页
《合唱》专业核心课程标准_第2页
《合唱》专业核心课程标准_第3页
《合唱》专业核心课程标准_第4页
《合唱》专业核心课程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合唱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本课程名称是:合唱二、适用专业本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是:音乐表演专业三、建议课时(学时)本课程建议学时数是:68四、课程性质和定位合唱是音乐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训练学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歌唱的一门学科。本课程要求学生经过两年半时间的学习训练,掌握歌曲演唱的基本技能技巧。随着艺考改革的深入,强调对考生艺术鉴赏能力、艺术素养、艺术想象等多种能力的考查,回归艺术教育的本质,培养真正热爱艺术且艺术和文化双优的学生。学校依据音乐专业,培养具有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依托校企合作平台,经过校企和职业教育专家的多次研讨、论证和修订,最终形成合唱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课程标准。五、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合唱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他们的合唱水平,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与同学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勤学苦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升学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1.专业能力目标(1)、掌握声乐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歌唱的发声原理。(2)、了解歌唱声部与音域的划分。(3)、掌握嗓音的结构与保健常识。(4)、具备基本演唱能力和分析歌曲的能力。(5)、具备全方位音乐表演能力。(6)、具备艺术实践能力。2.方法能力目标(1)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2)说明正确的学习方法,具有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标准、新规范的能力。(3)学会能运用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3.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良好的创新意识与协作能力。(2)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3)培养刻苦钻研、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4.核心素养目标(1)通过课程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热情,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团结协作的专业精神,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培养学生具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及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形成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实践创新等素养。(3)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修养,能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六、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理念合唱教学,属于音乐教学的基础部分,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所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无论是个人演唱,还是合唱,都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歌唱技巧。因此教师在开展合唱教学时,要重视技巧教学,锻炼学生的基本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在合唱教学中,节奏训练是基础。教师在开展节奏训练时,就没有直接让学生记忆音乐中的节奏,而是先让学生聆听音乐,并通过打拍子、自己绘制节奏图画等方式,熟悉了音乐的节奏;然后再让学生记忆节奏,并跟着节奏进行合唱。比如在《大家来唱》这首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先为学生单独播放了这首乐曲的伴奏,引导学生聆听,并让学生以自己习惯的方式寻找这首三拍子歌曲强弱弱的节奏规律;然后才要求学生记忆节奏,跟随节奏进行个人训练和合唱练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这首音乐的节奏熟记于心,在自主练习的过程中也能比较容易的发现错误并进行改正。在长期的练习下,学生的基础能力得到了夯实。在进行合唱练习时,也就展现出了较高的识谱能力,最终促进了合唱质量的提升。二、欣赏合唱作品,提升鉴赏能力当学生的鉴赏能力获得提升时,学生合唱练习的目标也会随之提升,其合唱质量自然也就会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在开展合唱教学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合唱作品,促进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学习《真善美的小世界》这首歌曲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了乐曲的欣赏:聆听这首乐曲,你认为主要表达的情绪是什么?仔细分辨其中的旋律,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段旋律,为什么?是否在这首歌曲中听到了声部的层次性,这种层次性给你带来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如果是你,你想怎样表达这首音乐?在这种问题情境的引导下,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获得了提高,不仅仅可以从感性方面感知音乐的美好,还可以从专业角度赏析中的魅力之处,比如有的学生认为这首歌曲欢快活泼,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情绪;有的学生认为这一歌曲的三段体结构很独特。而在赏析了这首音乐的节奏、旋律、声部的层次之后,学生在合唱时,也会想要表达出这首音乐的美好,想要凸显出音乐细节中的魅力。此时教师再要求学生进行合唱练习,就有效促进了学生合唱质量的提升。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合唱作品,使学生取其精华,发扬光大,最终促进了合唱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2]三、结合学生特点,合理划分声部新课标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开展教学,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因此在开展合唱教学时,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合理的划分声部。例如在班级中,有的男生声音也比较高亢嘹亮,教师就应该将其划分在高声部,而不是单纯的按照学生的性别将其划分在低声部。像在《真善美的小世界》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没有直接要求学生进行合唱练习,而是先让学生进行单人表演。在对学生有了清晰的认知之后,再将学生分为了不同的声部,要求学生合唱练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录制了学生合唱的音频:一种是在合理划分之后的音频,一种是在单纯的按照性别划分之后的音频。另外教师还引导学生聆听音频,并分析自己在两种情况下的歌唱感受。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合唱中的声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更关注自己的歌唱领域。在之后的学习中,学生也能更好的找准自己的定位,进而促进了合唱质量的提升。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让每个学生在合适的位置发光发亮,不仅促进了合唱质量的提升,还促进了学生自信心的树立,最终促进了学生合唱学习兴趣的培养。[3]四、创设趣味情境,提高练习热情合唱练习是一项比较枯燥的事情,许多学生会因为其枯燥性,失去练习的耐心,进而影响合唱质量。針对这一问题,教师在开展合唱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趣味情境的方式进行解决。例如在引导学生就《让我们荡起双桨》进行合唱练习时,教师就为学生创设了视频情境。在视频情境中,小朋友们撑着小船,在碧波上欢快的划动着;微风吹拂,湖边的柳树随风摇曳;远处还有若隐若现的白塔,展现了风景的美丽和小朋友们的欢快。在情境视频的渲染下,学生的练习热情就被提高上来。学生会配合着视频画面的转换以及音乐的节奏进行合唱,一起展现这首音乐的美好;甚至受到视频画面的感染,合唱时情感更加饱满。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不断的练习下,学生逐渐掌握了本首歌曲的演唱规律,其合唱质量也逐渐得到了提升。教师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练习方式,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得到充分地练习,最终促进了学生合唱能力的提升。五、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默契在合唱练习中,培养学生的默契,对于促进学生合唱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意义。在培养学生默契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训练。例如教师在开展《五彩缤纷的大地》这首音乐的教学时,组织了这样的实践活动:先要求学生进行个人练习;然后进行音乐接龙。比如教师先选择合适的声部要求学生演唱“谁让我们感觉神奇,五彩缤纷的大地”,然后觉得比较适合的学生可以自动接龙,继续演唱“高楼上闪烁霓虹,长桥边怒放桃李,大街上跳荡流行色,小溪里流淌甜蜜”;有时候会有好几个学生一起接龙,此时学生就要尝试配合在一起。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逐渐对默契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合唱练习中也会彼此合作,一起协调。另外像学生在逐渐熟悉接龙的节奏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渐进的方式融入到合唱中,进行合唱练习。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班级学生的默契度会逐渐提高,其合唱质量也就会得到提高。综上所述,本文从锻炼基本能力、提升鉴赏能力、合理划分声部、提高练习热情和培养学生默契五个角度,就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教师结合新课程理念,优化教学模式,在尊重小学生学习规律的基础上设计教学策略,对有效促进小学生合唱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意义。因此希望本文的相关研究,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促学生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获得长足发展。2.课程设计思路以音乐表演专业的具体实际工作任务为路径,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主题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实施,使学生应用声乐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歌曲演唱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备一定的舞台实践能力。通过对音乐专业的工作岗位特点和各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过程、工作要求的系统分析,确定音乐行业企业所包含的工作任务群,通过对各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分析,最后提炼出音乐行业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模块,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职业教育规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系统整合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同时着眼于蕴含在动态行动体系之中的隐性实践知识的生成与构建,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从而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系统化课程开发。因此,本课程是按工作过程导向,将相关典型工作任务整合为学习领域,并将学习领域划分为若干个具体的学习情境(任务),最终形成本课程的行动导向课程。本课程注重贯彻启发教学原则和以人为本原则,针对每个学习情境,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及教学情境。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突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或情境教学模式),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通常按照8个环节进行教学活动:(1)课前任务布置——教师引入任务。(2)学生接受任务。(3)创设情境(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及案例进行教学内容导入)(4)信息咨询——学生分组协作,开展探究学习(或自主学习);学生制订计划,各组学生准备如何实施任务。(5)组织实施——各组学生按计划实施任务。(6)检查(汇报任务)——学生独立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并报告任务完成情况。(7)考核评价(学习效果评价)——首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其次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进行评价。(8)反馈(拓展提升)——教师反馈学习效果,布置课后学习任务(课后作业,拓展提升,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七、课程结构与内容课程结构突出技能性、职业化要求,以理论适度、重在实践为原则,在教学方式上,适度采用情境教学法,按照音乐专业的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组织教学。本课程将从发声的技能技巧、歌曲处理、歌唱的表现力、舞台的实践能力等方面对学生提出学习的目标要求。掌握必要的声乐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声乐技能训练,使学生建立正确声音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正确的发声方法,解决演唱中的语言、吐字、音准、节奏、歌曲处理等问题。能较好地演唱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中外歌曲的能力,具备声乐演唱的基本素质。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提高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也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课程结构本课程的课程结构见表1所示。表1合唱课程结构学习情境编号学习情境名称学习任务68学时学习情境1项目一、合唱基础知识任务1了解合唱的定义与类型212任务2认识合唱的声部构成2任务3掌握合唱的基本姿势与呼吸方法2任务4学习合唱中的音准与节奏感2任务5了解合唱的和声基础知识2任务6熟悉合唱的指挥手势与信号2学习情境2项目二、声音训练与发声技巧任务1基础发声练习212任务2共鸣腔的运用2任务3声音的统一与协调2任务4咬字与吐字清晰2任务5强弱控制训练2任务6气息控制练习2学习情境3项目三、经典合唱作品练习任务1作品选择与分析224任务2声部单独练习2任务3声部配合练习4任务4歌词理解与表达2任务5力度与情感处理2任务6整体磨合与完善6任务7艺术表现力提升4任务8自我评价与反思2学习情境4项目四、合唱实践与表演任务1舞台礼仪与形象塑造220任务2舞台适应与心理素质培养2任务3与伴奏或其他乐器配合2任务4演出曲目准备与排练8任务5舞台表演技巧训练2任务6现场演出经验积累2任务7团队协作与沟通提升2任务8观众反馈与自我评价2.各学习情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各学习情境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教学实施要求等信息见表2至表7所示。表2学习情境1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教学实施要求学习情境1的名称合唱基础知识建议学时学时68授课教师武春明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合唱的定义、类型(如同声合唱、混声合唱等)和特点。2.

掌握合唱中基本的声乐知识,包括发声方法、呼吸控制、音准和节奏的把握。3.

熟悉常见的合唱曲目及其创作背景、音乐风格。4.

学习合唱的声部划分与协作原理。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呼吸技巧进行合唱演唱。2.

具备良好的音准和节奏感,准确演唱合唱作品中的旋律和节奏。3.与团队成员协作,完成多声部的配合演唱,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4.能够根据指挥的手势和提示,迅速做出反应,调整演唱状态。素养目标1.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协作、沟通,共同完成合唱任务。2.提高音乐审美能力,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水平。3.增强自我表现力和自信心,敢于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的合唱才能。4.培养坚持不懈、刻苦训练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学习任务名称学习内容(或主要知识点)教学实施要求任务1了解合唱的定义与类型1.

查阅资料,明确合唱的准确概念。2.

区分不同类型的合唱,如同声合唱(包括童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混声合唱等,并举例说明1.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教学法、练习教学法、讲授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等。2.学习方法:采用自主学习法、声部互动学习法。3.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等任务2认识合唱的声部构成1.学习合唱中常见的声部,如高音声部、中音声部、低音声部。2.理解各声部在合唱中的作用和特点。任务3掌握合唱的基本姿势与呼吸方法1.观察、示范、视频,掌握正确的合唱站立和坐姿。2.进行呼吸练习,学会腹式呼吸法在合唱中的运用。任务4学习合唱中的音准与节奏感1.进行简单的音阶和音程练习,提高音准能力。2.参与节奏训练,准确把握常见的节奏型。任务5了解合唱的和声基础知识1.学习和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聆听简单的和声作品,感受和声的效果。任务6熟悉合唱的指挥手势与信号1.观看指挥示范,认识常见的指挥手势及其含义。2.尝试跟随指挥手势进行简单的合唱练习。表3学习情境2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教学实施要求学习情境2的名称声音训练与发声技巧建议学时学时授课教师武春明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人体发声器官的构造和功能,以及它们在发声过程中的作用。2.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如腹式呼吸、胸腹联合呼吸等,并了解其对发声的影响。3.学习不同的发声位置和共鸣腔体的运用,如胸腔共鸣、鼻腔共鸣、头腔共鸣等。4.熟悉声音的基本要素,包括音高、音强、音色、音长,并知道如何调整这些要素来改善发声效果。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科学的呼吸方法进行气息支持,使发声稳定、持久。2.准确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声位置,灵活运用共鸣腔体,发出圆润、饱满、富有穿透力的声音。3.具备调节声音的音高、音强、音色和音长的能力,以适应不同的演唱或表达需求。4.能够通过声音训练纠正不良发声习惯,保护嗓音健康。素养目标1.培养对声音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2.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不断地练习和调整,提高发声技巧。3.注重细节,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4.在声音训练中培养耐心和毅力,克服困难,不断进步。学习任务名称学习内容(或主要知识点)教学实施要求任务1基础发声练习1.进行简单的音阶发声练习,从低音到高音,再从高音到低音,保持声音的平稳和连贯。2.

用“呜”“啊”“咪”等元音进行长音发声,每个音持续10秒以上,注意气息的支撑。1.教学方法: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讲授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2.学习方法:采用自主学习法、声部互动学习法。3.数字化教学资源:PPT课件、、案例、影像视频资料、模拟等任务2共鸣腔的运用感受胸腔共鸣,通过低沉的声音发声,体会胸部的震动。尝试运用鼻腔共鸣,哼唱旋律,感受鼻腔的共鸣效果。3.探索头腔共鸣,用较高的音发声,感受头部的共鸣感觉。任务3声音的统一与协调1.

分声部进行简单的旋律练习,注意本声部内声音的一致性。2.

进行声部间的合练,调整音量和音色,达到声音的和谐统一。任务4咬字与吐字清晰1.选择一首简单的合唱歌曲,逐句练习咬字和吐字,注意发音的准确和清晰。2.加快速度演唱,保持咬字吐字的清晰度。任务5强弱控制训练1.用同一首歌曲,进行强弱变化的练习,如从弱到强,再从强到弱。2.尝试在不同的段落运用不同的强弱处理,表现歌曲的情感。任务6气息控制练习1.进行长句的演唱,锻炼一口气持续发声的能力。2.快速换气练习,在短时间内完成平稳的换气,不影响声音的连续性。表4学习情境3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教学实施要求学习情境2的名称经典合唱作品练习建议学时学时授课教师武春明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经典合唱作品的特点和历史背景。2.熟悉经典合唱作品中所运用的音乐元素,如和声、复调、旋律走向等。3.掌握经典合唱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创作手法。4.学习经典合唱作品所代表的音乐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能力目标1.能够准确演唱经典合唱作品中的各个声部,做到音准、节奏准确,声部和谐统一。2.具备根据作品风格和情感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发声技巧和演唱方法的能力。3.能够理解指挥的意图,与团队成员默契配合,完美诠释经典合唱作品。4.有能力对经典合唱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改进建议。素养目标1.提升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感受经典作品的魅力。2.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增强团队凝聚力。3.传承和弘扬优秀的音乐文化,增强文化自信。4.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精神。学习任务名称学习内容(或主要知识点)教学实施要求任务1作品选择与分析1.选择一首经典合唱作品,了解作品的背景、风格、情感表达以及所属的音乐时期等信息。2.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声部特点和和声走向。1.教学方法: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讲授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2.学习方法:采用自主学习法、声部互动学习法。3.数字化教学资源:PPT课件、、案例、影像视频资料、模拟等任务2声部单独练习1.各声部成员分别练习自己的旋律部分,注意音准、节奏和换气点的把握。可以使用钢琴或其他乐器辅助校准音高。逐渐提高演唱速度,确保在快速演唱时仍能保持音准和节奏的稳定。2.针对较难的段落或音符,进行反复练习和强化。任务3声部配合练习1.进行两声部的配合练习,注意倾听其他声部的声音,感受和声效果,追求声部之间的和谐与平衡。2.逐渐增加声部数量,进行多声部的合唱练习,进一步磨合各声部之间的协调配合。任务4歌词理解与表达1.深入理解歌词的含义、情感和意境,体会作品想要传达的主题。2.通过朗诵歌词,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和准确性,同时尝试将情感融入其中。3.在演唱时,用声音的变化和表现力来诠释歌词的内涵。任务5力度与情感处理1.根据作品的要求和指挥的指导,标注出各个段落的力度变化(如强弱、渐强渐弱等)。2.练习如何通过控制气息和发声来实现力度的变化,以增强作品的情感表现力。3.探讨如何运用声音的色彩和情感,更好地表达作品中的喜怒哀乐等情感。任务6整体磨合与完善1.多次进行整首作品的完整排练,注重整体的连贯性和流畅性。2.注意声部之间的音量平衡,避免某个声部过于突出或被掩盖。3.与指挥密切配合,理解指挥的手势和要求,确保团队在节奏、速度和情感表达上的一致性。任务7艺术表现力提升1.研究作品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尝试从更深入的角度理解和诠释作品。2.可以加入适当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增强舞台表演的感染力。3.分析一些优秀合唱团对该作品的演绎,借鉴其表演技巧和艺术处理方式。任务8自我评价与反思1.定期录制排练过程或进行内部演出,观看自己的表现,发现存在的问题。2.团队成员之间相互评价,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3.根据反馈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提高,不断完善合唱表演。表5学习情境4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教学实施要求学习情境2的名称合唱实践与表演建议学时学时授课教师武春明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合唱表演中的舞台礼仪和规范,包括上下场顺序、站姿、表情等。2.掌握合唱表演中与灯光、音响等舞台设备配合的基本知识。3.了解不同演出场地对合唱声音效果的影响及应对方法。4.学习合唱表演的节目策划和组织流程。能力目标1.能够在舞台上自信、自然地展现合唱作品,包括准确的演唱、良好的肢体语言和表情传达。2.具备应对舞台突发状况的能力,如忘词、错拍等,并能迅速调整状态。3.能够根据演出场地的特点和音响设备的情况,调整演唱方式以达到最佳效果。4.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合唱表演的策划和组织工作,包括节目安排、排练计划制定等。素养目标1.培养舞台表演的自信心和表现力,展现良好的艺术风貌。2.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在表演中相互支持、配合默契。3.提高对合唱艺术的尊重和敬畏之心,认真对待每一次表演机会。4.培养面对观众和舞台的责任感,以专业的态度完成演出任务。学习任务名称学习内容(或主要知识点)教学实施要求任务1舞台礼仪与形象塑造1.学习合唱表演时的基本舞台礼仪,包括上台、下台的姿势和步伐,向观众鞠躬致意的方式等。2.确定合唱团队的统一着装风格,确保服装整洁、得体,符合表演主题和场合。1.教学方法: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讲授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2.学习方法:采用自主学习法、声部互动学习法。3.数字化教学资源:PPT课件、、案例、影像视频资料、模拟等任务2舞台适应与心理素质培养1.安排在不同规模和环境的舞台进行排练,逐渐适应舞台的空间和氛围。2.进行模拟演出,面对观众或评委,锻炼克服紧张情绪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任务3与伴奏或其他乐器配合1.与钢琴伴奏或其他乐器演奏者进行合练,熟悉彼此的节奏和速度。2.培养在表演中根据伴奏或乐器的变化及时调整演唱的能力。任务4演出曲目准备与排练1.选择适合舞台表演的合唱曲目,进行精心排练。2.制定详细的排练计划,明确每次排练的目标和重点。任务5舞台表演技巧训练1.练习在舞台上的站立姿势、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增强与观众的互动。2.掌握如何运用身体语言和手势来增强表演的感染力。任务6现场演出经验积累1.积极参与校内、校外的各种演出活动,积累实际表演经验。2.每次演出后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表演中的不足之处。任务7团队协作与沟通提升1.在排练和表演中,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眼神、手势等非语言沟通。2.培养在演出中出现问题时,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及时调整的能力。任务8观众反馈与自我评价1.演出后收集观众的反馈意见,了解观众对表演的评价和建议。2.团队内部进行自我评价,分析表演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3.教师教学情感态度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任课教师须树立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合理采取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指导学生说明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这是学习成功和教育教学有效的关键。同时,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不断启发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并引导学生逐步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动力和信心,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不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之间互动沟通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一丝不苟、严谨细致、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4.学习策略为了高质量地完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标准制订了相关学习策略(见表8)。表8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测量策略类别学习目标描述思政策略1.通过课程学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和绿色环保意识。2.通过课程学习,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3.通过实践活动,形成劳动美丽、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思想认识,立足专业岗位增强自身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心核心素养策略围绕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中的6大素养以及18个基本要点: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用于探究)、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结合课程中的知识点与技能点,合理融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内容基本学习策略1.积极与他人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2.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加强沟通与交流,提高认识和表达能力。3.制订简单的学习计划,积极约束自己落实学习计划。4.对所学知识能主动练习和实践,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5.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集中精力,勤于思考,善于总结。6.合理借助网络及教学资源进行辅助学习,培养信息素养认知策略1.根据需要积极进行课前、课后预习,提高认知能力和学习效率。2.在学习中要善于联想、分析对比、积极思考。3.在学习中善于记录学习要点。4.对所学习内容能主动复习并加以归纳整理,实现温故知新。5.合理利用网络等教学资源,拓展知识面,提高认识,培养终身学习能力调控策略1.明确终身学习目标和意义。2.明确自己的学习需要。3.制订简单的学习计划,合理掌控学习时间。4.说明主要学习内容。5.及时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及不足之处。6.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7.经常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学习体会资源策略1.善于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丰富自己的学习领域和知识面。2.善于使用网络工具软件查找主题信息,提高信息素养。3.合理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技术不断拓展学习资源八、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第一,立足职业教育特点,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树立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合理利用实习实训基地,合理选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模拟仿真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构建“做中学,做中教”氛围,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提高课程教学效能和教育教学质量。第二,合理指导学生说明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引导学生说明学习方法。第三,合理发挥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辅助作用和功能,通过视频播放、动画演示、微课展示、案例分享等,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有效化解教学难点,将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形象化、直观化,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2.教学手段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手段是数字化教学资源以及相关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其次是互联网、挂图、模型、实物、图书资料以及相关教学软件等。针对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科学合理选择教学手段,有效提高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和效能。九、考核评价方法1.改革传统的学生考核评价手段和方法,创新设计阶段性(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2.注重考核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全面考核评价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课堂提问、沟通表达、完成作业、平时测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期末考试成绩等。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体现学生自评(权重10%)、小组互评(权重20%)、教师评价(权重40%)、行业企业评价(权重30%)等。4.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评价,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体现个性化教学要求。5.本课程的总评成绩=平时表现综合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十、课程教学实施建议1.任课教师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的总体教学目标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认知特点、学习特点的学习情景(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应积极运用网络、数字化教学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尽量以实习实训场所为教学场所,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使教学场所和教学内容尽量与学生的未来工作岗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