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_第1页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_第2页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_第3页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_第4页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高三开学摸底联考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横滨市位于日本关东平原南部的丘陵地带,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横滨市人口激增,市区居住密度过高,大量人口涌入郊区。为缓解城市问题,横滨市开始利用其西北部约2500hm2的土地建设港北新城,该地区临近东京,保留了横滨市面积最大的乡村地带。下图示意1980~2020年横滨市市域面积与人口数量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1.横滨市人口快速向郊区迁移的时间段是()A.1890~1920年 B.1920~1940年C.1960~1990年 D.2000~2020年2.港北新城地区保留了横滨市面积最大乡村地带,主要是由于当地()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土壤肥沃,农业发达C.临近东京,人口稀少 D.距海较远,气候干旱3.图中体现的横滨城市发展战略表现为()A向高处发展 B.沿河流发展 C.扩张式发展 D.内聚式发展喜马拉雅山中段南坡尼泊尔境内某南北走向河谷季风期降水受局地环流影响明显,不同海拔地区降水日变化特征不同(下图)。完成下面小题。4.与高海拔地区相比,该河谷低海拔地区季风期()A.降水量日变化大 B.日降水总量小 C.日降水有两个峰值 D.白天降水较少5.该河谷高海拔地区15~18时降水形成的原因是()A.谷底暖空气被迫抬升 B.冷暖气团相遇 C.谷风沿山坡爬升 D.空气受热抬升6.图示季风期降水现象最明显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渤海是我国重要的陆架浅海,水体更新周期时间较长,其水体营养盐浓度的变化与环渤海河流(主要包括黄河流系、海河流系、滦河流系和辽河流系)输入有着密切联系。近年来,黄河流系营养盐输送呈下降趋势。下图示意注入渤海的主要河流分布及渤海洋流分布。完成下面小题。7.渤海水体更新周期最长的水域是()A.莱州湾 B.渤海湾 C.西北近岸 D.辽东湾8.下列流系带来的营养盐类输送到渤海湾外用时最长的是()A.黄河流系 B.海河流系 C.滦河流系 D.辽河流系9.造成近年来黄河流系营养盐类输送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有()①环境保护政策实施②城市面积扩张③气候趋于湿润④河流筑坝拦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连接东亚与南亚的重要陆路门户。下图示意西藏物流网络分布。完成下面小题。10.日喀则市成为西藏二级轴心城市的突出优势是()A.土地面积广阔 B.边境贸易发达 C.距离拉萨较近 D.城市等级较高11.影响西藏物流网络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A.经济 B.气候 C.政策 D.地形甘肃段祁连山东段北坡山高谷深,是河西走廊多条河流的发源地,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受降水影响,常引发灾害链且灾害隐蔽性强。下图示意该区水系分布。完成下面小题。12.推测图中各县市受泥石流灾害影响最严重的是()A.永昌县 B.武威市 C.古浪县 D.景泰县13.该区灾害链发展模式为()A.碎屑流滑坡→高位崩塌→次生泥石流 B.高位崩塌→次生泥石流→碎屑流滑坡C.碎屑流滑坡→次生泥石流→高位崩塌 D.高位崩塌→碎屑流滑坡→次生泥石流光照强度指示光照的强弱。下图示意某月某日荷兰某温室大棚棚内、棚外光照强度一天内的变化,该日天气晴朗。完成下面小题。14.该月最可能是()A1月 B.3月 C.7月 D.9月15.该日与上午相比,下午光照强度()A.棚内大于棚外 B.变化速率较大 C.整体水平较高 D.变化趋势相同16.造成该日甲、乙两曲线光照时长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棚内温度较高 B.棚顶覆盖保温 C.棚外白昼较长 D.棚外树木遮挡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实施了治沟造地工程——通过人工削斩山脚边坡,取土填沟,辅以修建排洪渠和边坡护理等措施,快速建造耕地。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某小流域沟壑纵横,地形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下图示意2023年8月21日~9月25日,该小流域沟道造地后,新造耕地表层土壤不同土层深度含水量随降雨量的变化。(1)指出影响新造耕地降雨入渗补给土层深度主要因素。(2)描述新造耕地表层土壤含水量随降雨量的变化特点。(3)简述该小流域治沟造地产生的环境效益。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墨西哥湾海域辽阔(图甲),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和风能资源。传统海洋油气平台供电主要为自发电,以油田伴生气、原油等为燃料(图乙)。近年来,美国在墨西哥湾海域积极探索海上风电与海洋油气平台融合发展。图丙示意海上风电与海洋油气平台融合发展模式,海上风电通过海底电缆为油气平台供电,多余的电力通过岸电通道外送至电网优先利用。(1)说明海上风电替代海洋油气平台传统供电的优势。(2)分析美国将海上风电场连接岸上电网的目的。(3)评价墨西哥湾海上风电与海洋油气平台融合发展的自然条件。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波堆藏布江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南坡,主河谷有古冰川活动遗迹。末次冰盛期,古冰川前缘移动到林琼村段河谷附近。进入冰消期后,受冰川作用影响,林琼村段河谷曾形成古湖。下图示意林琼村段河谷现代地貌分布,其中冰碛垄为冰碛物堆积成的垄岗状地貌,是古冰川前缘曾在此停留的痕迹。(1)判断M1、M2、M3冰碛垄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判断理由。(2)简述该处湖相沉积地层的形成过程。(3)指出古湖形成对湖泊上下游河段流水侵蚀强度变化的影响。

2025届高三开学摸底联考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3题答案】【答案】1.C2.A3.D【4~6题答案】【答案】4.A5.C6.B【7~9题答案】【答案】7.D8.C9.B【10~11题答案】【答案】10.B11.A【12~13题答案】【答案】12C13.D【14~16题答案】【答案】14.A15.C16.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1)降雨量(或降雨时长、降雨强度);雨前土壤含水量。(2)降雨后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层越浅,土壤含水量随降雨的变化越剧烈;降雨后土壤含水量增加具有滞后性,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滞后时间延长。(3)通过平整沟谷及边坡护理等措施,水土流失减轻,河流含沙量下降,土壤肥力提高;通过修建排洪渠等措施,减轻了洪涝灾害;减少陡坡开垦,提高了植被覆盖率,生物多样性增加;流域小气候趋于湿润。【18题答案】【答案】(1)风电为清洁能源,能减少碳排放及污染物排放;风电为可再生能源,长期经济效益较高;靠近海洋油气平台,可就近供电。(2)缓解陆上能源短缺,满足陆上用电需求;增加风能发电量,提高风能利用率;扩大海上风电市场,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利于能源结构转型。(3)有利条件:海洋油气资源与风能丰富,资源重合度高;海岸线较长,海域辽阔,可利用面积大。不利条件:受飓风等强风天气影响大。【19题答案】【答案】(1)M3先形成,M2后形成,M1最晚形成。判断理由:冰碛物堆积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