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北京市新高三入学定位考试历史本试卷共6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考古证据表明,欧亚草原的牧民率先培育出优质马种。公元前5世纪起,南下的游牧族群与中国北方地区交往频繁。公元前4世纪末,以赵国为代表的战国诸国开始“胡服骑射”等改革。这说明()A.印欧人的迁徙对西亚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B.农耕与游牧民族的交流促进中华文明发展C.汉代以前已形成贯穿欧亚大陆的贸易网络D.交通工具革新使全球成为联系紧密的整体2.《战国策》是战国至秦汉间纵横家说辞和权变故事的汇编。《史记》有选择地吸收了《战国策》的记述,丰富了记载的内容,但也造成了一些史实错误和矛盾。由此可知()A.《战国策》不具有史料价值 B.《战国策》比《史记》可信度高C.《史记》对战国历史的记载都不可信 D.《史记》与《战国策》的相似处也需辨别真伪3.唐玄宗在皇宫深处设立翰林院,任职者称为翰林学士,负责起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书。安史之乱后,“深谋密诏,皆从中出”,翰林学士地位愈发重要,侵夺了宰相和中枢机构的部分职权。唐代被翰林学士侵夺职权的机构主要是()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枢密院4.下图是黑水城出土的载有西夏贞观年号的《律令》残纸。这是目前所见西夏《贞观律令》的唯一残存内容,也是目前所知最早的西夏文刻本律令。这说明()①《唐律疏议》是西夏律令蓝本②律令体系对西夏政权有深刻影响③西夏文是汉语拼音化最早尝试④这一时期雕版印刷术已相当普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明代日常生活用纸需求很大,壁纸就是这一时期流行的装饰。戏曲家李渔记载他装修书房时,便用不同颜色的纸剪裁装饰,模仿出类似瓷器的墙面效果。这说明明代()①造纸业形成大规模生产②社会商品经济繁荣③造纸技术取得重大改进④戏曲娱乐活动丰富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1867年,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拟招取科甲正途官员入学,引发了一场震动朝野的大争论。倭仁一派坚决反对,担心他们以西人为师会有损官德,奕祈一派则认为官员须通过学习西学识“时务”。这说明()A.清朝统治阶级一律封闭保守B.洋务新政缺乏社会文化基础C.洋务派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D.守旧势力反对学习军事技术7.下图为1919年6月出版的时政漫画。下列口号,符合漫画表现的史实的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拥护“德先生”“赛先生”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打倒列强,除军阀”8.日本有一则传说,印度僧人达摩来到中国后,他的眼皮化为茶树。19世纪英国在印度种植茶叶成功,此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学者改写这个故事,塑造印度是茶树原产地的概念,扩大印度茶叶产业影响力。他们改造这则传说的目的是()①打压中国茶叶出口②摆脱对华贸易逆差③迫使中国开放口岸④加速对华文化侵略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1937年,毛泽东在苏区党代表会议上指出:“在反动和内战时期,集中制表现得多一些。在新时期,集中制应该密切联系于民主制。”1938年,毛泽东又撰文提出,既要“加强地方党独立工作的能力”,又要“服从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一新调整有利于()A.粉碎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加强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 D.在危机中挽救党和革命10.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与苏联密切配合,弥合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分歧。苏方的牵线搭桥使中国与英、法、美等国建立外交联系,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关于日内瓦会议,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开始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中国践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求同存异”外交方针取得良好效果D.以美国为首西方阵营出现严重分化11.克法洛斯是居住在古雅典的外邦人,拥有大量财富,需要缴纳赋税,却没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这说明,在古希腊()A.外邦人被排斥在公民之外 B.公民不能参与国家管理C.全体居民都享有民主权利 D.雅典是少数人掌握政权12.阿拉伯炼金术出现于7世纪,借鉴中国道家的炼丹术,发现了硫酸和硝酸,并改进了金属纯化方法,修正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金属构成的学说。10世纪后,阿拉伯炼金术传入欧洲,成为近代化学发生和发展的基础。这说明,阿拉伯帝国是()A.西亚最早的繁荣帝国 B.“科学革命”的发生地C.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D.全球贸易网络的开拓者13.2019年,法国总统马克龙赠送给习近平主席一本珍稀的古籍作为国礼。这本书是法国哲学家贝尼耶于1688年编译的《孔夫子或王子的学问》。贝尼耶从政治哲学的科学角度,赞扬中国无须仰仗基督信仰,依靠道德教育就能实现良好的国家治理。书中这一思想()A.是文艺复兴的代表 B.是宗教改革的延续C.是启蒙运动的先声 D.体现多元文化特点14.1761—1835年被称为英国“运河时代”,与工业革命基本同步。英国运用先进技术修建大量运河,满足了日益高涨的大宗货物运输需求,形成一批运河枢纽城市。这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①提高了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②使生产力出现了空前的发展③实现了通过新技术改造旧产业④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5.冷战开始后,美国的非洲研究日益成为显学,但美国非洲研究协会被白人学者控制并高度封闭。20世纪60年代,非洲裔学者向该学会发起挑战,最终迫使其让步。70年代以后,美国非洲研究逐渐走向开放多元。这一变化的背景是()A.冷战结束,美国不再重视非洲研究B.非洲大陆掀起摆脱殖民统治的风暴C.美国彻底解决跨民族的文化认同问题D.美国黑人通过民权运动争取平等权利第二部分本部分共5题,共55分。16.改革创新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始终以因时制宜、变古求新的进取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政治文明。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商鞅在与保守派辩论时提出:“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这成为中国历史上众多改革者推崇的思想。选择中国古代的一次变法或改革,结合所学,简述改革的时代需求与具体措施。17.历史与时代材料一:1919年后,现代学术制度逐渐受到中国学界认可。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同年创刊《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傅斯年在发刊词中说:“我们只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历史学和语言学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容易由个人作孤立的研究了,它既靠图书馆或学会供给它材料,靠团体为它寻材料……我们高呼:一、把些传统的或自造的'仁义礼智'和其他主观,同历史学和语言学混在一气的人,绝对不是我们的同志!二、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三、我们要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材料二:1954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同年创刊《历史研究》。郭沐若在发刊词中说:“学会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研究中国的历史。……汉民族的历史、少数民族的历史、亚洲各民族的历史乃至世界史都需要我们以科学的观点来进行研究和解释。……世界人民特别是追求解放的人民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便感到莫大的憧憬,他们想从这里求得解决他们本身问题的钥匙。然而在世界史中关于中国方面的研究却差不多还是一片白页。这责任是落在我们的肩头上的,我们须得满足内外人民的需要,把世界史上的白页写满,我们须得从历史研究这一角度来推进文化建设,促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1)分别概括两则发刊词描述的历史研究方法与目标。(2)以材料为例,结合所学,阐述历史研究与时代需求的关系。18.光与颜色材料一: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提出,颜色的本质是光,颜色是光与影的混合。白光纯洁均匀,是光的本色,而色光则是白光的变种。亚里士多德的颜色理论产生深远影响,直到17世纪欧洲学者都对此深信不疑。1672年,牛顿在递交给英国皇家学会的一封信中说:“我在1666年初做了一个三角形的玻璃棱镜,以便试验那著名的颜色现象。”他通过实验完成了把白光分解为单色光,再组合成白光的科学认识过程。牛顿发表结论,提出白光是由各种彩色光所组成的,物体的颜色是由于光线被不同物体的表面按不同的比例反射而造成的,这彻底颠覆了旧说。1730年前后,通过伏尔泰的宣传,牛顿的物理学在欧洲大陆得到推广,成为学校普遍讲授的内容。材料二:1879年,爱迪生制作了第一只具有实用价值的电灯,电光技术随之普及,颜色通过电影等电光技术展现出来。1900年前后,美国人阿尔伯特·蒙塞尔创造出第一个功能性的通用配色工具,实现准确的色彩复制。蒙塞尔制定的这种标准化的调色方案,至今仍被工业界广泛使用。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色彩如何嵌入材料的认知不断发展,已能从不同维度上体现色彩间的细微差异。承载颜色的图像也已经实现数字化,逐渐成为媒介传播的主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解读人类认识颜色的历史。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注:①鱼龙: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鱼龙纹,距今约6800—6300年。②鳄龙:西水坡遗址出土的井壳堆塑的鳄龙,距今约6400年。③鳄龙:焦墩遗址出土的河卵石摆塑的鳄龙,距今约6000年。④猪龙:红山遗址出土的玉猪龙,距今约6000—5000年。⑤龙:陶寺遗址出土的陶盘上的龙纹,距今约4500—3900年。⑥龙: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夏代。⑦龙: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上的龙纹,商代。材料二:封建时代,龙是帝王将相的特权纹饰。1862年,法国公使提到外国船只一般都会竖立本国旗号,易于辨认。为此,总理衙门决定使用三角龙旗作为大清水师的统一旗号。1888年,《北洋海军章程》第一次提出以龙旗为国旗的概念。驻美公使张荫桓在奏折中提到:“诸华商久经循用斜幅龙旗,遇中国庆典及臣出入乌境,辄高悬以为荣耀。”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爱国知识分子试图从上古文献中找出中华民族的图腾。1933年,姜亮夫第一次提出了华夏“龙图腾”的概念。1942年,闻一多发表论文,将龙摆在中心位置展开全面论述。他说:“数千年来……龙是我们立国的象征。直到民国成立,随着帝制的消亡,这观念才被放弃。然而说放弃,实地里并未放弃。正如政体是民主代替了君主,从前作为帝王象征的龙,现在变为每个中国人的象征了。”(1)阅读材料一,概括新石器时代与夏商时期龙形象的差异。(2)阅读材料二、三,结合所学,评析近代中国龙代表意向的演变。20.何以全球化材料一美国学者罗比·罗伯森认为,人类经历了三波全球化浪潮,第一波在1500年之后开始;第二波在1800年后开始,至20世纪初;第三波是1945年以后,延续至今。材料二万明认为,中国是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改性硝化棉光亮剂数据监测报告
- 2025年中国插入式靶式流量控制器数据监测报告
- 2025年中国接触型温度计数据监测报告
- 2025年中国挂匾数据监测报告
- Revision 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5年中国扣卡式电子控制单元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手摇式电阻成形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成型刀冲切机数据监测报告
- 2025年中国快速球形一体摄像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微波炉饭煲数据监测报告
- GB/T 44347-2024乡村绿化技术规程
- (修订版)粮油质量检验员理论考试复习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人教版高一体育羽毛球大单元(正手发高远球技术)教案
- DB3502-T 134-2024 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 平台建设与管理规范
- 保险行业客户画像分析与精准营销方案
- 废弃物生命周期评估与管理
-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150道及答案
- 2024年全国执业兽医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文科综合试卷(含答案解析)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乘法竖式计算练习100题及答案
- 食堂大米采购招标文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