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综合检测卷A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024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综合检测卷A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024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综合检测卷A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024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综合检测卷A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024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综合检测卷A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其次章综合检测卷(A)(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民航客机起飞和着陆阶段处于对流层,在平流层都是巡航阶段,也是飞机平飞阶段。民航客机一般巡航在一万米左右高空。据此完成1~3题。1.对平流层和对流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对流层顶部的高度是稳定的,时空改变小B.平流层顶部气温与对流层底部气温温度相差不大C.平流层的空气密度比对流层空气密度小D.对流层空气对流运动显著,飞机根本无法飞行2.平流层相宜飞机飞行的有利条件是()①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平稳②天气晴朗,能见度高,便于视察③空气淡薄,空气阻力小④臭氧层可以汲取紫外线,削减对飞机的不利影响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3.若一架民航客机从北极上空,经过赤道地区,向南始终到南极上空,保持12千米高度不变,其飞行所在大气层的改变是()A.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 B.平流层、对流层、平流层C.始终在平流层飞行 D.始终在对流层飞行解析:第1题,对流层顶部的高度具有明显的时空改变,夏季高于冬季,低纬度地区高于高纬度地区,A项错误。依据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温改变可知,近地面的平均温度要比平流层顶部的温度高得多,B项错误。随着海拔的上升,空气越来越淡薄,因此平流层的空气密度比对流层的空气密度小,C项正确。飞机的起飞和着陆,都是在对流层,D项错误。第2题,平流层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利于飞机飞行;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天气晴朗,能见度高,有利于飞行员的视察。第3题,极地地区气温低,对流层高度只有8~9千米;赤道地区气温高,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高度在17~18千米,因此从北极上空经过赤道地区再到南极上空,经验的大气分层应为平流层、对流层、平流层。答案:1.C2.D3.B“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据此完成4~5题。4.这段歌词中赞美的蓝天,其蓝色的形成是由于()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汲取作用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D.大气对地面辐射的汲取作用5.歌词所描写的天气条件下,易形成的现象是()A.气温日较差小B.深秋季节易发生霜冻现象C.当日大气保温效应明显D.太阳辐射强度较小,地面汲取实力弱解析:第4题,晴朗的天气,大气中的杂质少,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最简单被空气分子散射,最先进入人的眼睛,使我们看到的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第5题,晴朗的天气,夜间大气逆辐射弱,深秋季节易发生霜冻现象。答案:4.C5.B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等压面分布图,①③两地为陆地,②地为湖泊,P1、P2代表近地面的等压面。据此完成6~7题。6.此时,小船上的旗帜飘向()A.东南B.西南C.东北D.西北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区为夜晚 B.①地盛行下沉气流C.②地为阴雨天气D.③地气温高于②地解析:第6题,依据等压线的弯曲可知,图中①地为陆地,等压线向低处凹,②地为湖泊,等压线向高处凸,依据等压线“高凸低凹”规律推断,①地近地面受低压限制,②地近地面受高压限制,因此风是由湖泊吹向陆地,北半球向右偏转,结合指向标推断,风向为东北风,旗帜飘向西南方向。第7题,由上题分析可知,①地近地面受低压限制,②地近地面受高压限制,说明陆地气温高于湖泊,依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可知,此时应当为夏季或者白天;①为低压,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②地近地面受高压限制,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此时陆地气温高于湖泊,故可推断③地气温高于②地。答案:6.B7.D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8~9题。8.在上图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A.台北B.上海C.首尔D.北京9.对于台北的风向和风速改变,叙述正确的是()A.风向发生明显改变 B.风速明显减小C.无法推断风向的改变D.风速基本没有改变解析:第8题,对比两时段的等压线分布图可知,台北的风向为东北风,无明显改变;上海的风向基本不变,仍为偏南风;首尔的风向由西南风变为偏南风;而北京的风向由东南风变为东北风。第9题,比较两图台北等压线的改变,可以看到5月7日等压线走向基本没有改变,但是明显变得稀疏,因此判定台北的风向基本没有改变,风速减小。答案:8.D9.B2024年春,上海市在进行城市新规划设计时,确定拿出三分之一的土地大搞植树造林。读下图,完成10~11题。10.依据城市热岛环流原理,上海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在()A.农村B.近郊C.郊区D.市区11.造林重点区对上海市的作用是()A.涵养水源 B.保持水土 C.降低噪声D.净化空气解析:第10题,为让植物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绿色植物应位于城市热岛环流之内。结合图示,造林的重点应在郊区最为合适。第11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一般是位于河流上游的大片森林的生态作用;绿色植被位于噪声源旁边才能起到降低噪声的作用,此处位于上海市郊区,所以降低噪声不是其主要生态作用;城市大气污染严峻,回流经过林区,森林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答案:10.C11.D读大气热量交换过程图,完成12~13题。12.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大气热量交换环节强弱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变大,②变大 B.②变小,③变小C.③变大,④变大 D.⑤变小,④变大13.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的主要缘由是()A.①强,②强 B.②强,③弱C.⑤强,④强 D.②强,④弱解析:第12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汲取地面辐射。若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能够剧烈汲取地面辐射,同时增加大气逆辐射,即③变大,④变大;二氧化碳对太阳辐射的影响比较小,即对①②⑤影响不大。第13题,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的主要缘由是晴天多,云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减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即②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即④弱。答案:12.C13.D下图示意江淮地区的一个池塘,一垂钓者发觉,在大气稳定无风的状况下,一天之中池塘边仍旧清风阵阵。读图,完成14~16题。14.该地夏季晴天的中午吹东北风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15.在大气稳定无风的状况下,该池塘边一天中风向发生改变的根本缘由是()A.海陆间气压差异 B.纬度位置的影响C.凹凸纬度之间的热力差异 D.池塘与四周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16.夏天的夜里,①地旁边近地面的等压面(图中的曲线)和风向(图中的箭头)为下列四图中的()ABCD解析:第14题,夏季晴天的中午,池塘较四周陆地温度低,近地面形成高压,风由池塘吹向四周陆地,结合地转偏向力可知,图中④地吹东北风。第15题,池塘中的水与四周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地面冷热不均,形成局部热力环流。所以池塘边一天中风向发生改变,其根本缘由是池塘与四周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第16题,池塘与四周陆地形成局部热力环流,白天近地面风从池塘吹向陆地,近地面池塘气压高;夜晚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池塘,近地面陆地气压高。故夏天的夜里的风向图可解除A、C项。再依据等压面“高凸低凹”分布规律,可确定近地面的等压面陆地处高压上凸,池塘处低压下凹,故选B项。答案:14.D15.D16.B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读我国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1)高空D比C的气压(填“高”或“低”),地面B比A的气压(填“高”或“低”)。

(2)A比B的温度(填“高”或“低”)。

(3)绘出A、B、C、D间空气流淌方向。(4)A、B间的风向是,C、D间的风向是。

解析:第(1)题,大气等压面依据“高凸低凹”规律推断即可,即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近地面的气压与高空相反。故高空D比C的气压低,地面B比A的气压高。第(2)题,B为高压,则为低温下沉;A为低压,则为高温上升。故A的气温高。第(3)题,热力环流的过程: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故形成顺时针的环流。第(4)题,水平方向上由B流向A,而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为西北风。C、D之间为高空,大气由C流向D,受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高空最终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故为南风。答案:(1)低高(2)高(3)(4)西北风南风18.读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各箭头表示甲点空气运动及受力状况)。(14分)(1)图中各箭头分别表示:A,B,C,D。

(2)该图分布在(填“南”或“北”)半球。

(3)乙点的风向为。

解析:第(1)题,依据所学学问分析,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并由高压指向低压,图中只有D与等压线垂直,D为水平气压梯度力;C则为风向,摩擦力与风向相反,A为摩擦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B为地转偏向力。第(2)题,依据上题分析,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左偏,说明该图表示南半球。第(3)题,依据D(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推断,中心为高压,依据指向标推断方向,乙点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体由东指向西,该地为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左偏,所以乙点风向为东北风。答案:(1)摩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2)南(3)东北19.一般状况下,对流层温度上低下高,但在肯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范围内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它有时会造成严峻的大气污染事务,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读某城市早晨低层大气温度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图中气温分布异样的是①②③中的,推断的依据是。

(2)该城市工业高度集中,当天发生了重大的烟雾事务,造成这一恶性事务的人为缘由是

;

气象缘由是

;地形缘由是。

解析:第(1)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