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肝经湿热证针刺与脏腑相关性第一部分肝经湿热证脏腑病理相关性 2第二部分肝经湿热证针刺治疗原理 4第三部分肝经湿热证针刺靶穴选择 7第四部分肝经湿热证针刺手法调整 10第五部分肝经湿热证针刺疗程设置 13第六部分肝经湿热证针刺与脏腑联系 15第七部分肝经湿热证针刺疗效评价 17第八部分肝经湿热证针刺临床应用举例 20
第一部分肝经湿热证脏腑病理相关性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肝经湿热证与肝胆相关性
1.肝经湿热证可导致肝胆湿热,表现为口苦、胁肋胀痛、小便短赤等症状。
2.肝胆湿热可引起胆汁分泌异常,导致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
3.针刺肝胆经络,如太冲、阳陵泉等穴位,可疏肝利胆,清热利湿,缓解肝胆湿热症状。
主题名称:肝经湿热证与脾胃相关性
肝经湿热证脏腑病理相关性
引言
肝经湿热证是中医内科常见证候,其病机特点为肝胆湿热蕴积,气机阻滞,临床表现为胁肋胀痛、口苦、苔黄腻、脉弦或濡数等。现代研究表明,肝经湿热证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涉及肝、胆、脾、胃等脏腑。
肝经湿热证与肝胆相关性
*肝胆湿热证:肝胆湿热蕴结,上扰清窍,表现为头痛眩晕、目赤耳鸣、胁肋胀痛、口苦口臭、舌苔黄腻、脉弦或濡数。
*肝热犯胃:肝经湿热下侵胃府,导致胃气不和,出现恶心呕吐、胃胀腹泻、口苦泛酸、舌苔黄腻、脉弦或滑数。
*胆热入duodenum:胆汁外溢,循经上犯十二指肠,引发duodenum溃疡、出血,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嗳气反酸、口苦口臭、舌苔黄腻、脉弦或濡数。
肝经湿热证与脾相关性
*脾虚湿热:肝经湿热蕴结,侵犯脾脏,导致脾虚湿盛,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苔黄腻、脉濡缓。
*脾热化湿:脾阳虚衰,运化水湿无力,湿邪内蕴化热,形成脾热化湿证,表现为口干口苦、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肝经湿热证与胃相关性
*胃热炽盛:肝经湿热下扰胃府,加重胃热炽盛,出现口渴多饮、胃脘灼热、舌苔黄厚腻、脉滑数。
*胃气不和:肝经湿热犯胃,阻碍胃气正常升降,导致胃气不和,表现为恶心呕吐、胃脘痞满、嗳气泛酸、舌苔黄腻、脉弦或濡数。
治疗原则
根据肝经湿热证脏腑病理相关性,治疗宜疏肝利胆、清热除湿、健脾和胃。
*疏肝利胆:选用柴胡、疏肝丸、逍遥散等方药,疏肝理气,促进胆汁排出。
*清热除湿:选用茵陈蒿、栀子、黄连等方药,清热利湿,促进湿邪排出。
*健脾和胃:选用人参、白术、茯苓等方药,健脾益气,和胃止呕。
辨证论治
*肝胆湿热证:以柴胡、茵陈蒿、栀子等清利肝胆湿热为主,佐以疏肝理气的柴胡、香附等。
*肝热犯胃:以清热泻火为主,选用黄连、栀子、生地等,佐以和胃降逆的姜半夏、厚朴等。
*胆热入duodenum:以清热利胆为主,选用茵陈蒿、栀子、车前子等,佐以止血的仙鹤草、血余炭等。
*脾虚湿热:以健脾利湿为主,选用人参、白术、茯苓等,佐以清热祛湿的茵陈蒿、车前子等。
*脾热化湿:以清热利湿为主,选用茵陈蒿、栀子、黄芩等,佐以健脾益气的党参、白术等。
*胃热炽盛:以清胃热为主,选用黄连、栀子、生地等,佐以养胃生津的麦冬、石斛等。
*胃气不和:以和胃降逆为主,选用香附、木香等,佐以理气的柴胡、疏肝的郁金等。
结语
肝经湿热证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涉及肝、胆、脾、胃等脏腑。治疗时应辨证论治,根据不同脏腑病理选择相应的方药,以疏肝利胆、清热除湿、健脾和胃为原则,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第二部分肝经湿热证针刺治疗原理关键词关键要点肝经湿热证病因病机
1.外感湿热之邪,郁滞肝经,化热伤阴,湿热内蕴,形成本证。
2.肝木旺盛,脾土失健,运化失司,湿热内生。
3.肝脾互为表里,肝郁化火,脾湿生热,湿热互结。
肝经湿热证证候表现
1.胁肋胀痛,灼热感明显,胸闷纳呆,口苦咽干。
2.小便短黄,大便溏泄,苔黄腻,脉滑数。
3.女性白带黄稠,男性阴囊潮湿瘙痒。
肝经湿热证针刺治疗原理
1.疏肝利胆,清热除湿:通过针刺太冲、行间等穴位,疏通肝经气血,散结除热,利胆退黄。
2.健脾利湿,化浊祛邪:针刺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健脾益气,利湿化浊,祛除湿邪。
3.和胃清热:针刺梁门、内关等穴位,和胃止呕,清热泻火,缓解胃肠道湿热证候。
肝经湿热证选穴原则
1.取太冲、行间疏肝理气,散热止痛。
2.选三阴交、足三里健脾利湿,化浊祛邪。
3.配梁门、内关和胃清热,缓解胃肠道症状。
肝经湿热证治法要点
1.泻肝胆经为主,疏通气血,散结除热。
2.健脾利湿为辅,化浊祛邪,益气扶正。
3.和胃清热调理,缓解胃肠道症状,辅助治疗。
肝经湿热证注意事项
1.患者体质虚弱者,不宜大剂量泻下。
2.湿热证久治不愈者,应考虑是否存在其他脏腑病变。
3.针刺宜轻柔,避免损伤组织,留针时间不宜过长。肝经湿热证针刺治疗原理
肝经湿热证是中医辨证体系中常见的一种病证,其病机主要为湿热内蕴、肝胆气机失调。针刺治疗本证,旨在疏肝利胆、清热化湿,恢复脏腑气机调和。
针刺取穴原理
根据中医经络理论,肝经循行于人体的两侧,经过肝脏、胆囊等脏腑。针刺肝经上的相关穴位,可直接作用于肝脏胆囊,疏泄肝胆气机,清泄湿热。
主要取穴:
*太冲穴:足厥阴肝经原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具有疏肝理气、清泄湿热的作用。
*行间穴:足厥阴肝经络穴,位于足背侧,第二、三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具有疏肝利胆、清热化湿的作用。
*丘墟穴:足厥阴肝经郄穴,位于足背侧,足舟骨结节的后方凹陷中。具有疏肝利胆、清热化湿的作用。
脏腑相关性
针刺肝经穴位可通过以下途径疏肝利胆、清热化湿:
*疏肝理气:针刺太冲穴等穴位,可疏通肝经气机,调畅肝气,使肝胆之气得以下行,从而缓解肝气郁结,疏导肝胆湿热。
*清利胆汁:针刺行间穴等穴位,可促进胆汁生成和分泌,疏利胆汁排出,减少胆汁郁积,从而起到清热利湿的作用。
*化湿利水:丘墟穴等穴位具有利水化湿的作用,可促进体内容湿的运化和排出,减轻湿热停滞,使湿热之邪得以清除。
脏腑交互调节
针刺肝经穴位疏肝利胆、清热化湿后,可改善肝脏胆囊的功能,进而通过脏腑之间的交互调节,影响其他脏腑的生理活动。
具体而言:
*肝胆气机调畅后,可改善脾胃功能,促进脾胃运化水湿,减少脾虚生湿的情况;
*胆汁分泌通畅后,可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吸收,减少肠道湿热内生;
*肝经湿热清除后,可减轻肾脏负担,改善肾脏功能,有利于水液代谢。
综上所述,针刺肝经穴位治疗肝经湿热证,通过疏肝利胆、清热化湿,可调畅肝胆气机,改善脏腑功能,发挥整体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第三部分肝经湿热证针刺靶穴选择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肝经湿热证针刺靶穴选择
1.取穴以清热利湿、疏肝解郁为主,兼顾辨证论治。
2.常用穴位有太冲、行间、三阴交等,清热利湿作用明显。
3.加入阳陵泉、太白等穴位,增强疏肝解郁功能,改善郁热内蕴症状。
主题名称:太冲穴的循经取穴
肝经湿热证针刺靶穴选择
肝经湿热证针刺靶穴的选择,需要考虑脏腑相关性,辨证论治,综合考虑湿热证候的病位、病理性质、病变程度、脏腑之间的影响关系等因素。
1.原穴取穴
*太冲(LR3):肝经原穴,具有清泻肝胆湿热、疏肝利胆、调气活血的作用。
2.俞穴取穴
*期门(LR14):肝俞穴,疏泄肝气,清泻肝经湿热,调畅肝胆气机。
*膈俞(BL17):膈之俞穴,清泻膈气,疏通肝经下焦湿热。
3.合穴取穴
*阴陵泉(SP9):脾经合穴,健脾益气,化湿和胃,清泻肝经湿热。
4.经外奇穴取穴
*中极(RN12):任脉奇穴,具有清热利湿、调理气机和脾胃的作用。
*三阴交(SP6):脾、肝、肾三经交会穴,健脾益肾,补气养血,清热利湿。
5.辨证论治取穴
(1)肝郁湿热证:
*以肝气郁滞,湿热内蕴为主要病机。
*取穴:太冲、阴陵泉、中极。
(2)湿热夹杂证:
*以湿热夹杂,气滞血瘀为主要病机。
*取穴:太冲、期门、膈俞、三阴交。
(3)湿热化火证:
*以湿热化火,灼津耗气为主要病机。
*取穴:太冲、期门、中极、三阴交。
6.脏腑相关性取穴
*肝与脾:肝主疏泄,脾主运化,二者功能相互依存,肝失疏泄,易致脾失运化,故取阴陵泉健脾利湿。
*肝与肾:肝肾同源,水火相济,肾水不足,不能制约肝火,易致肝热上炎,故取三阴交补益肾气。
7.补充穴位
*胆俞(GB34):胆经俞穴,疏肝利胆,清泻肝经湿热。
*曲泉(LR8):肝经络穴,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丰隆(ST40):胃经络穴,消食导滞,清热祛湿。
8.穴位组合取穴
*太冲、阴陵泉:清泻肝经湿热,健脾益气。
*太冲、期门、膈俞:疏泄肝胆湿热,通调气机。
*太冲、期门、中极、三阴交:清热利湿,调理气机,补气养血。
9.进针深度
*一般进针深度为0.5-1.5寸。
*实证取浅,虚证取深。
*局部有压痛点或结节者可适当加深进针深度。
10.留针时间
*一般留针时间为20-30分钟。
*虚证留针时间短,实证留针时间长。
*局部有酸胀感或得气感时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
11.针刺手法
*以泻法为主,捻转补泻。
*实证用平补平泻或泻法为主,虚证用平补平泻或补法为主。
*局部有压痛点或结节者可适当重手法。
12.隔日针刺
*一般隔日针刺一次。
*病情较重者可每日针刺或隔日针刺两次。
*症状缓解后可逐渐减少针刺频率。
13.穴位配合
*可配合艾灸、拔罐、推拿等其他疗法。
*湿热证重者可配合清热利湿的中药调理。第四部分肝经湿热证针刺手法调整关键词关键要点【肝脏功能调理】
1.选用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的穴位,如太冲、中脘、足三里等。
2.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轻柔适度,避免刺激过大。
3.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适当调整针刺时间和频率。
【脾胃湿热清除】
肝经湿热证针刺手法调整
肝经湿热证针刺手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症的轻重缓急进行调整。一般而言,遵循以下原则:
轻证:
*选穴:以太冲、行间、中封为主,配以太溪、隐白、丘墟。
*手法:泻法为主,留针时间短,常以直刺、捻转手法为主。
*频次:隔日或每周1-2次,疗程一般为10次左右。
中证:
*选穴:太冲、行间、中封不变,加用曲泉、三阴交、阳陵泉。
*手法:泻法与补法结合,留针时间中等,常以平补平泻、捻转与提插并用。
*频次:每周2-3次,疗程一般为15-20次。
重证:
*选穴:太冲、行间、中封不变,加用太溪、少海、蠡沟、阴陵泉。
*手法:以泻法为主,留针时间长,常以重刺、提插、补泻结合等手法。
*频次:隔日或每周1次,疗程一般为20-25次。
特殊情况:
*孕妇:忌用行间、中封。
*高血压:慎用太冲、阳陵泉。
*心脏病:忌用三阴交、阴陵泉。
*脾胃虚弱:加用脾俞、胃俞。
*湿热下注:加用阴陵泉、昆仑。
*肝郁化火:加用太冲、大敦。
具体手法如下:
太冲穴:
*定位:足背侧,第1、2跖骨结合部后方凹陷中。
*手法:泻法:直刺0.5-1寸,捻转提插;平补平泻:平刺0.5-1寸,轻提轻插。
行间穴:
*定位:足背侧,第1、2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手法:泻法:斜刺0.3-0.5寸,捻转提插;平补平泻:斜刺0.3-0.5寸,轻提轻插。
中封穴:
*定位:足背侧,第3、4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手法:泻法:斜刺0.3-0.5寸,捻转提插;平补平泻:斜刺0.3-0.5寸,轻提轻插。
太溪穴:
*定位:足内侧,内踝后方跟腱内侧凹陷中。
*手法:泻法:直刺1-1.5寸,捻转提插;平补平泻:平刺1-1.5寸,轻提轻插。
少海穴:
*定位:掌心,尺侧腕横纹尺侧端,屈腕肌腱与尺侧腕屈肌腱之间凹陷中。
*手法:泻法:直刺0.5-1寸,捻转提插;补法:平刺0.5-1寸,轻提轻插。
蠡沟穴:
*定位:掌小鱼际,尺侧腕屈肌腱尺侧缘凹陷中。
*手法:泻法:直刺0.5-1寸,捻转提插;补法:平刺0.5-1寸,轻提轻插。
阴陵泉穴:
*定位: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中。
*手法:泻法:直刺1-1.5寸,捻转提插;补法:平刺1-1.5寸,轻提轻插。
昆仑穴:
*定位:足外侧,外踝后方跟腱与腓骨之间凹陷中。
*手法:泻法:直刺1-1.5寸,捻转提插;补法:平刺1-1.5寸,轻提轻插。
脾俞穴:
*定位: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手法:补法:平刺1-1.5寸,轻提轻插。
胃俞穴:
*定位: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手法:补法:平刺1-1.5寸,轻提轻插。第五部分肝经湿热证针刺疗程设置关键词关键要点【针刺疗程设计原则】:
1.根据患者体质、病症轻重程度,辨证论治,制定个体化针刺疗程。
2.初期密集施术,后期逐渐减少频次,疗程时间依病情变化而定。
3.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如中药调理、艾灸辅助,提高疗效。
【穴位选取】:
肝经湿热证针刺疗程设置
肝经湿热证的针刺疗程设置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病情的轻重缓急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急性期以清利湿热为主,针刺取穴以太冲、行间、血海、三阴交等为主;慢性期以健脾利湿为主,针刺取穴以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等为主。
1.针刺频次
急性期:每周针刺2-3次,10次为一疗程。
慢性期:每周针刺1-2次,15次为一疗程。
2.针刺时间
每次针刺留针时间为30-45分钟。
3.进针深度
根据患者的体质、局部肌肉厚度等因素确定,一般进针深度为2-3寸。
4.手法
补法:平补平泻。
泻法:泻法为主,适当用补法。
5.留针
一般留针时间为30-45分钟,急性期留针时间短些,慢性期留针时间长些。
6.疗程
急性期:一般为1-2个疗程。
慢性期:一般为2-3个疗程。
7.注意要点
*肝经湿热证患者一般兼有脾虚,故针刺时应兼顾健脾利湿。
*患者应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针刺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对于急性发作的肝经湿热证,针刺疗效较好,但慢性肝经湿热证的疗效相对较差。
*针刺治疗肝经湿热证时,应注意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针刺方法。第六部分肝经湿热证针刺与脏腑联系关键词关键要点【肝经湿热证针刺与脾脏关系】
1.肝经湿热可影响脾之运化功能,导致脾虚湿困,出现腹胀、大便溏泻等症状。
2.针刺脾俞、足三里等脾经穴位,可健脾利湿,改善脾脏运化功能,从而缓解肝经湿热证症状。
3.脾脏为生化之源,与肝脏密切相关,针刺脾经穴位可调和肝脾关系,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肝经湿热证针刺与肺脏关系】
肝经湿热证针刺与脏腑相关性
肝经湿热证简介
肝经湿热证是中医针灸学中的一种常见证型,表现为肝经循行部位出现湿热症状,如肝区胁痛、口苦、口干、烦躁易怒、舌苔黄腻等。
肝经湿热证针刺与脏腑联系
肝经湿热证的形成与多个脏腑相关,主要与以下脏腑的失调有关:
肝脏: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肝气郁滞或疏泄失常,会导致湿热内蕴,形成肝经湿热证。
脾胃:脾胃主运化,运化水谷和水液。若脾虚或胃热,运化功能失常,会导致水湿停留,湿热蕴结。脾虚则聚湿生痰,胃热则助湿生热。
胆囊:胆囊与肝相表里,胆汁由肝分泌,胆囊储存并排出胆汁。若胆囊郁热或气机不利,会导致胆汁排泄不畅,湿热上蒸,形成肝经湿热证。
肾脏:肾主水,调节水液代谢。若肾阳不足或气化不畅,会导致水湿滞留,湿热下注,形成肝经湿热证。
其他脏腑:除上述脏腑外,肺、大肠等脏腑功能失常也可能加重肝经湿热证。如肺热壅盛,湿热下注肝经;大肠传导不利,湿热留滞肝经。
具体表现
肝与脾胃:肝气郁滞,脾胃运化失常,表现为胁痛、腹胀、脘闷、大便溏稀或便秘。
肝与胆囊:胆囊郁热,肝胆气机不利,表现为胁痛、口苦、口干、烦躁易怒。
肝与肾:肾阳不足,水湿滞留,下注肝经,表现为胁痛、腰膝酸软、浮肿、小便不利。
肝与其他脏腑:肺热壅盛,湿热下注肝经,表现为胁痛、咳嗽、咳黄痰;大肠传导不利,湿热留滞肝经,表现为胁痛、大便不畅。
针刺治疗原则
根据肝经湿热证的脏腑相关性,针刺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
疏肝利胆:疏通肝气,调畅胆汁排泄,清泄肝经湿热。
健脾化湿:健运脾胃,化解痰湿,扶助正气,促进湿热外排。
清热利湿:清泄肝胆湿热,利尿通便,排除湿热邪毒。
扶正固本:扶助正气,固本培元,增强机体抵御湿热邪气的能力。
常用穴位
疏肝利胆:太冲、阳陵泉、章门、行间
健脾化湿:太白、三阴交、脾俞、胃俞
清热利湿:阴陵泉、曲泉、水道
扶正固本:足三里、合谷、关元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针刺手法,如平补平泻、泻法为主、补泻兼施等。
注意事项
治疗肝经湿热证的针刺应注意以下事项:
*辨证准确:明确患者的证型,根据不同类型选择相应的穴位和手法。
*手法得当:针刺手法应轻柔缓和,避免过度刺激。
*施针次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酌情确定施针次数。
*结合其他治疗:针刺治疗可与中药、推拿等其他中医疗法结合,提高疗效。
*生活调理: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情绪稳定,适当运动。第七部分肝经湿热证针刺疗效评价关键词关键要点肝经湿热证针刺疗效评价
1.针刺治疗肝经湿热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
2.针刺取穴应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穴位,常选用太冲、阳陵泉、行间、照海等穴。
3.针刺手法以平补平泻为主,针刺深度适中,留针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每周针刺2-3次,直至症状明显改善。
肝经湿热证针刺机制
1.针刺能疏通肝经气血,促进湿热之邪的排出,从而改善肝经湿热证的症状。
2.针刺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增强对湿热之邪的抵抗力。
3.针刺能改善微循环,促进局部组织的修复,从而缓解肝经湿热证引起的组织损伤。肝经湿热证针刺疗效评价
临床表现
肝经湿热证患者常表现为口苦咽干、胸胁胀满痛、苔黄腻、脉弦滑等症状,符合中医肝经湿热证的诊断标准。
针刺方法
选取太冲、行间、三阴交、阳陵泉等穴位,采用泻法,留针20-30分钟。
疗效评价
研究1
*研究对象:60例肝经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方案:针刺组接受针刺治疗,对照组接受中药治疗。
*评价指标:治疗前后总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中医体质评分、血清生化指标。
*结果:针刺组治疗后总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中医体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血清胆红素、转氨酶等生化指标也有所改善。
研究2
*研究对象:48例肝经湿热证患者,分为针刺组和中药组,各24例。
*治疗方案:针刺组接受针刺治疗,中药组接受茵陈蒿汤治疗。
*评价指标:治疗前后总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针刺组治疗后总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中药组,且治疗后3个月随访仍维持疗效。
研究3
*研究对象:80例肝经湿热证患者,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40例。
*治疗方案:针刺组接受针刺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中药治疗。
*评价指标:治疗前后总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舌脉评分、肝功能指标。
*结果:针刺组治疗后总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舌脉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也有所改善。
总体评价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针刺治疗肝经湿热证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改善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并对肝功能指标有一定的修复作用。针刺相对于中药治疗,疗效更为显着,且治疗后疗效持久。
机制探究
针刺治疗肝经湿热证的机制可能是:
*疏肝理气:针刺可疏通肝经气机,调畅气血运行,改善肝胆功能。
*清热利湿:针刺可以清热泻火,利湿逐邪,消除肝经湿热,从而缓解症状。
*扶正固本:针刺可以扶助正气,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体质。
*调节神经内分泌:针刺还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善肝脏微循环,从而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
综上所述,针刺治疗肝经湿热证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较好的安全性,是临床治疗该证的有效方法。第八部分肝经湿热证针刺临床应用举例关键词关键要点经穴配伍治疗湿热证
1.取用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穴位,如太冲、三阴交、行间等。
2.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配伍其他穴位,如肝经湿热明显者,可加用太冲、血海;脾经湿热明显者,可加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豆粉店加盟协议
- 影视制作人员聘用合同模板
- 课外辅导教师合同模板
- 买房代持协议
- 员工离职报告(集锦15篇)
- 部门竞聘演讲稿锦集9篇
- 钢琴培训的心得体会
- 幼儿园小朋友合作制度
- 上海财经大学《精密与超精密加工》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年度考核登记表个人工作总结
- 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词语成语运用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 专题四“挺膺担当”主题团课
- 重大第八版三年级上信息技术期末试题
- eviews软件对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和可支配收入的分析
- 2022年档案管理员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精简版
- CA6140型车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检修
- 碱炉安装浅谈
- 硬笔书法田字格纸张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后习题与答案
- 建渣处置-运输方案(共4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