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3解析版_第1页
2021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3解析版_第2页
2021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3解析版_第3页
2021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3解析版_第4页
2021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3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1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3(满分100分)选择题部分(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第1~10题每题2分,第11~20题每题4分,共6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冷箭竹的结构层次所包括的范畴,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细胞→组织→器官→个体B.细胞→组织→系统→个体C.细胞→器官→组织→个体D.细胞→器官→系统→个体【答案】A【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冷箭竹为高等植物,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详解】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由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故选A。2.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D.若甲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答案】A【分析】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题图分析,甲图为低倍镜观察到的视野,乙图为高倍镜观察到的视野。【详解】A、显微镜使用相同的光圈,甲可视范围大,放大倍数小,所以比较亮,A正确;B、甲放大倍数小,看到的面积大,乙中看到的只是甲中的一部分,故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不一定能观察到,B错误;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和乙的物像都会左移,C错误;D、若在低倍镜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高倍镜仍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D错误。故选A。3.下列关于细胞内糖类和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糖类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生物体重要的结构物质B.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C.脂质中只有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D.脂质分子中H的含量多于糖类,同等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多【答案】C【分析】1、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植物中的纤维素属于多糖是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固醇中的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详解】A、糖类是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如淀粉和糖原),也是生物体重要的结构物质(如核糖和脱氧核糖可参与构成DNA和RNA),A正确;B、纤维素是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的,故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B正确;C、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磷脂可参与构成细胞膜,此外固醇中的胆固醇也参与动物细胞膜的组成,C错误;D、脂质分子中O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H的含量多于糖类,故同等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需要更多的氧气与氢结合,产生的水更多,D正确。故选C。4.DNA与RNA在分子组成上的区别是()A.DNA含有脱氧核苷酸和尿嘧啶 B.DNA含有脱氧核苷酸和胸腺嘧啶C.RNA含有脱氧核苷酸和尿嘧啶 D.RNA含有核糖核苷酸和胸腺嘧啶【答案】B【分析】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它们的组成单位依次是四种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和四种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详解】A、DNA含有脱氧核苷酸,但尿嘧啶是组成RNA的碱基,A错误;B、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且DNA的特有碱基为胸腺嘧啶,B正确;C、RNA含有核糖核苷酸和尿嘧啶,C错误;D、RNA含有核糖核苷酸和尿嘧啶,胸腺嘧啶是DNA的特有碱基,D错误。故选B。5.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作为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关键在结构3B.D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结构2进出细胞核C.图中结构4受损,会影响蛋白质合成D.细胞周期中结构1、4会周期性的消失与重建【答案】B【分析】分析题图可知,1为核膜,2为核孔,3为染色质,4为核仁;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A、作为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关键在结构3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构成),A正确;B、DNA不会进出细胞核,B错误;C、图中结构4为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若核仁受损,会影响蛋白质合成,C正确;D、细胞周期中结构1核膜、4核仁会在细胞分裂前期消失,后期重建,D正确。故选B。6.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②萨顿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①假说一演绎法②假说一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B.①假说一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C.①假说一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一演绎法D.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一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答案】C【分析】1、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2、萨顿假说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依据: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详解】根据教材内容可知:①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于1866年进行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②萨顿用类比推理法于1903年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在1910年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故选C。7.在刑侦领域,DNA分子能像指纹一样用来鉴定个人身份。该实例依据的是DNA分子的()A.遗传性 B.特异性C.稳定性 D.多样性【答案】B【分析】DNA分子的特性:①稳定性:DNA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的方式不变;两条链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变;②多样性:不同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不同,排列顺序多种多样;③特异性:每种DNA都有区别于其他DNA的特定的碱基(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详解】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故DNA分子具有特异性。不同的人其DNA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则在刑侦领域,DNA分子能像指纹一样用来鉴定个人身份,其依据便是DNA分子的特异性,B正确,ACD错误。故选B。8.下列鉴定生物遗传特性的方法中恰当的是()A.鉴定一匹白马是否是纯合子用测交B.检测F1灰兔的遗传因子的组成用杂交C.不断的提高小麦的抗病系的纯度用测交D.区分狗的长毛和短毛这一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测交【答案】A【分析】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详解】A、用测交法可鉴别一匹白马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如果后代只有显性个体,则很可能是纯合体;如果后代出现隐性个体,则为杂合体,A正确;B、由分析可知,检测F1灰兔的遗传因子的组成用测交法,测交也能检测灰兔产生的配子类型,B错误;C、用自交法可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因为杂合体自交后代能出现显性纯合体,并淘汰隐性个体,C错误;D、用杂交法可以区别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后代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所以区分狗的长毛和短毛这一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杂交的方法,D错误。故选A。9.下列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属于基因突变的是()A.将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三倍体无子西瓜B.某人由于血红蛋白分子中氨基酸发生改变,导致其患有镰刀状细胞贫血C.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将S型细菌的DNA和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后出现S型活细菌D.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黄色圆粒,也有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答案】B【分析】生物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是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详解】A、将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三倍体无子西瓜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A错误;B、某人由于血红蛋白分子中氨基酸发生改变,导致的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其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分子的基因中碱基CTT变成了CAT,属于基因突变,B正确;C、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DNA和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S型菌,是由于S型DNA整合到R型菌的细胞内,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D、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既有黄色圆粒,也有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是由于黄色圆粒豌豆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可遗传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如图表示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各种有机物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可溶性糖和淀粉转化成脂肪后,后者分子中氧的含量将减少B.第40天,可用苏丹Ⅲ染液对种子脂肪进行检测C.可推测,在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能转化成可溶性糖D.将成熟油菜种子磨成匀浆并加入双缩脲试剂不会出现紫色反应【答案】D【分析】分析曲线图:种子中可溶性糖类占种子的干重的百分比随天数的增加而减少,淀粉的含量占种子干重的百分比随天数的增加而减少,脂肪的含量随天数的增加而增加,含氮物质随天数的增加含量基本不变,由此可说明油菜种子在成熟的过程中,光合作用的产物糖类物质不断的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详解】A、相同质量的糖比脂肪的氧的含量高,A正确;B、第40天,种子中脂肪含量较高,可用苏丹Ⅲ染液对种子脂肪进行检测,呈橘黄色,B正确;C、由图可知,成熟油菜种子中脂肪含量最高,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可溶性糖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由此可推测,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能转化成可溶性糖,C正确;D、将成熟油菜种子磨成匀浆,匀浆中含有蛋白质,加入双缩脲试剂会出现紫色反应,D错误。故选D。11.图是高等动、植物与原生生物细胞避免渗透膨胀的三种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动、植物细胞吸水达到渗透平衡时,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等B.植物细胞发生渗透吸水,以细胞膜充当发生渗透所需的半透膜C.动物细胞避免渗透膨胀需要蛋白质协助D.若将原生生物置于低渗溶液中,其收缩泡的伸缩频率减慢【答案】C【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动物细胞通过将细胞内的离子运输到细胞外而抵抗过度吸水而涨破。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伸缩性较小,因为细胞壁的作用植物细胞不能过度吸水而涨破。原生生物通过形成收缩泡将细胞内的水分向外释放,从而抵抗过度吸水而涨破。【详解】A、动、植物细胞在低浓度溶液中都会发生渗透吸水,吸水到一定程度后达均会到渗透平衡,动物细胞吸水达到渗透平衡时的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等,植物细胞吸水达到渗透平衡时,由于细胞壁的支撑作用,细胞外溶液浓度仍可能小于细胞液浓度,A错误;B、植物细胞发生渗透吸水,以原生质层充当发生渗透所需的半透膜,B错误;C、动物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将离子转运到细胞外,以减小细胞内的溶液的渗透压,避免渗透膨胀,C正确;D、原生动物生活在低渗溶液中,会通过收缩泡将多余的水排到细胞外,其收缩泡的伸缩频率会加快,D错误。故选C。12.光合作用的原理在生产实践中有许多应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温室裁培时,补充红光或蓝紫光可以达到增产的目的B.温室栽培时,保持昼夜温度相同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C.通过增施农家肥可提高光合速率来增加产量D.在农作物不同生长时期合理灌溉可提高产量【答案】B【分析】1、叶绿体中色素有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两大类,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白光虽然是全光,但是红橙光和蓝紫光对植物更有利。2、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3、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需要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适量增加二氧化碳和水。【详解】A、由于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故温室裁培时,补充红光或蓝紫光可以达到增产的目的,A正确;B、温室内应保持昼夜温度差,夜间适当降低温度,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如果保持昼夜温度相同,导致夜晚呼吸作用过强,不利于有机物的积累,B错误;C、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分和二氧化碳,农家肥经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产生CO2,在一定范围内提高CO2的浓度能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进而提高温室大棚中农作物的产量,C正确;D、不同种类的植物需水量不同,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需水量不同,故在农作物不同生长时期合理灌溉可提高产量,D正确。故选B。13.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有研究小组以干酪素为底物探究不同pH对大菱鲆消化道中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其他条件保持最适,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酶的活性可用单位时间内水解干酪素的量来表示B.本实验中三种蛋白酶活性之间的差异仅由不同pH造成C.若将实验温度升高10℃,三种蛋白酶的最适pH会明显下降D.幽门盲囊蛋白酶为干酪素水解提供的活化能比肠蛋白酶的多【答案】A【分析】分析图可知,胃蛋白酶、肠蛋白酶和幽门盲囊蛋白酶的最适pH依次是2、8、8,在各自的最适pH值下,幽门盲囊蛋白酶对应的酶活性值最大,催化效率最高。【详解】A、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单位时间内蛋白质底物消耗量可以表示蛋白酶的活性,A正确;B、本实验中有两个自变量,即pH和酶的种类,三种蛋白酶活性之间的差异由不同pH和酶的种类共同造成,B错误;C、升高温度,会降低酶的活性,但最适PH不受影响,C错误;D、酶只起催化作用,只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不提供活化能,D错误。故选A。14.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分裂间期又分为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和G2期(DNA合成后期)。为了保证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细胞自身存在着一系列检验点,只有检测到相应的过程正常完成,细胞分裂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检验点1的作用是检验DNA分子是否完成复制B.与检验点1相比,在检验点3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C.如果检验点4检测不到的纺锤体的形成,细胞将停在分裂期D.检验点5的作用是同源染色体是否正确分离并到达组胞两极【答案】C【分析】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历时长,占细胞周期的90%--95%,G1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并且为下阶段S期的DNA合成做准备;S期最主要的特征是DNA的合成;G2期主要为M期做准备,但是还有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不过合成量逐渐减少。【详解】A、检验点1时还没开始进行DNA复制,不是检验DNA分子是否完成复制,A错误;B、检验点3时染色体已经完成复制,但两条染色单体共用一个着丝点,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B错误;C、检测点4属于分裂期,如果没有纺锤体的形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C正确;D、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错误。故选C。15.某生物有8对染色体,如1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过程中,其中1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1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A.1﹕1

B.1﹕2

C.1﹕3

D.0﹕4【答案】A【分析】题意分析: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这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又各产生两个精细胞,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中发生异常,但不影响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所以产生的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1∶1。【详解】原始生殖细胞经复制形成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分别形成两个精细胞。若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两条分开的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则产生了两个异常的精细胞,而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正常分裂形成两个正常的精细胞,因此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1∶1,即A正确。故选A。16.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各组肺炎双球菌先进行图示处理,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B.不考虑基因突变,C组中不会产生R型肺炎双球菌C.F组可以分离出S和R两种肺炎双球菌D.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A、B、C、D四组【答案】D【分析】题图分析,A中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失去感染能力,不能使小鼠死亡;B中是S型细菌,能使小鼠死亡;C中是S型菌+R型细菌的DNA,能使小鼠死亡;D中是R型细菌,不能使小鼠死亡;E中是R型细菌+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不能使小鼠死亡;F中是R型细菌+S型细菌的DNA,能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能使小鼠死亡。【详解】A、E组没有出现S型细菌,F组出现S型细菌,所以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A正确;B、不考虑基因突变,C组中不会产生R型肺炎双球菌,B正确;C、F组中有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因此该组可以分离出S和R两种肺炎双球菌,C正确;D、由分析可知,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B、C、F,因为B、C、F组中有S型细菌的存在,D错误。故选D。17.图是果蝇的核DNA复制模式图,箭头所指的泡状结构称为DNA复制泡,是DNA分子中正在复制的部分。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复制泡处以被解开的两条母链为模板B.形成复制泡不需要消耗能量C.复制泡的形成与解旋酶的作用有关D.一个核DNA分子复制时存在多个复制原点【答案】B【分析】1、DNA分子复制的过程:①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②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③形成子代DNA: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2、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复制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详解】A、复制泡处是DNA分子中正在复制的部分,DNA分子以被解开的两条母链为模板双向复制,A正确;B、形成复制泡需要断裂氢键,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C、复制泡的形成需要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使DNA解旋(断裂氢键),C正确;D、根据图示可以看出,一个核DNA分子复制时存在多个复制原点,产生多个复制泡,可提高DNA复制的效率,D正确。故选B。18.如图为利用玉米植株甲(基因型为AaBb)的花粉培育植株乙和植株丙的实验流程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植株乙的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为1/4 B.获得植株乙的原理是基因突变C.植株丙是单倍体,所结玉米籽粒小 D.植株乙的体细胞中最多含2个染色体组【答案】A【分析】分析题图可知:植株甲的基因型为AaBb,花粉的基因型为AB、Ab,aB.,ab,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幼苗基因型为AB、Ab,aB、ab,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植株乙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正常培育得到的植株丙为单倍体。【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植株乙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是AAbb的概率为1/4,A正确;B、获得植株乙的过程为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B错误;C、植株丙是由配子发育而来,是单倍体,高度不育,不能结玉米籽粒,C错误;D、植株乙为二倍体,有丝分裂后期的体细胞中最多含4个染色体组,D错误。故选A。【点睛】单倍体育种包括两个重要过程: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诱导处理,若无秋水仙素诱导加倍这一过程,则得到的植株是单倍体。19.英国科学家根据两块头骨化石碎片鉴别了一个新的小型鳄鱼物种,它与恐龙一并生活在1.26亿年前,其体长仅61厘米,却长着锋利的牙齿。下列有关叙述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恐龙与小型鳄鱼没有亲缘关系,小型鳄鱼的进化与恐龙没有关联B.突变为小型鳄鱼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C.小型鳄鱼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鳄鱼群体D.自然选择决定了小型鳄鱼的进化方向【答案】A【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恐龙与小型鳄鱼没有直接的亲缘关系,恐龙与小型鳄鱼具有共同的祖先,故小型鳄鱼的进化与恐龙有关联,A错误;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正确;C、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鳄鱼的群体为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正确;D、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故选A。20.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股正链RNA,可进行复制和翻译。新冠肺炎的确诊方式主要是通过取鼻或口咽部的分泌物进行核酸检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病毒的RNA能与人体细胞中的核糖体结合B.该核酸检测利用了碱基排列顺序的特异性C.取分泌物进行检测是因为该病毒主要在分泌物中繁殖D.该病毒复制和翻译过程中涉及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答案】C【分析】病毒RNA分为正链和负链,正链可以直接进行复制和翻译,而负链需要按照碱基互补配对来合成正链,才能进行复制和翻译。【详解】A、由题可知,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股正链RNA,可进行复制和翻译,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所以该病毒的RNA能与人体细胞中的核糖体结合,A正确;B、该病毒的核酸碱基排列顺序与人体的核酸不一样,碱基排列顺序具有特异性,正是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检测,B正确;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需要借助活细胞才能繁殖,分泌物中只是有病毒分布,但不能繁殖,C错误;D、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在复制和翻译过程中只涉及RNA一种核酸,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均为A-U,G-C,D正确。故选C。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21.(13分)下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①________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膜表面的②_______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______,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b)中1表示_______,请举例:___________。图(b)中2表示________细胞膜上的______。(3)一般认为细胞识别的分子基础是受体。受体主要指细胞膜中的______,它对细胞外信号分子的结合有特异性。(4)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______,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都维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依赖于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大多与_____________有关。【答案】(除标明外,每空1分)(1)血液受体(2)细胞膜接触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2分)靶受体(3)蛋白质(糖蛋白)(4)通道胞间连丝(2分)(5)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详解】(1)图(a)表明,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随①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膜表面的②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2)图(b)表示的是细胞膜直接接触,1表示的是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就是细胞膜直接接触。(3)受体主要指细胞膜上的糖蛋白。(4)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胞间连丝。(5)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分不开的。【点睛】根据题图分析各图表示的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2.(14分)自2009年3月起,在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发生甲型H1N1流感后,我国及世界各国都先后向世界卫生组织申请索要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生产疫苗用,我国研制出的预防甲型HN1流感的疫苗,已在全国进行分批次免费接种。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研制疫苗过程中,实验室获得大量甲型H1N1病毒,不是将病毒直接接种在无细胞的培养基上,而是将其接种到7日龄的活鸡胚上培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利用特定的颜色反应来鉴定H1N1流感病毒的化学成分,原理是:①RNA在浓盐酸中与苔黑酚试剂共热显绿色;②DNA可被甲基绿染色剂染成绿色;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上述鉴定其化学成分的基础上,请利用活鸡胚为材料,以鸡胚组织中是否含有H1N1病毒为检测指标,设计实验探究HN1病毒的遗传物质并预测结果和结论。①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结果、结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H1N1病毒的RNA和蛋白质都具有遗传效应。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只在用蛋白质感染的鸡胚中检测到H1N1病毒,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每空2分)(1)病毒的繁殖只能在宿主细胞中进行(2)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3)将H1N1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分开,分别用RNA和蛋白质感染活鸡胚组织,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分别检测鸡胚中是否存在H1N1病毒在用RNA、蛋白质分别感染的鸡胚中都检测到了H1N1病毒只在用RNA感染的鸡胚中检测到H1N1病毒H1N1病毒的RNA具有遗传效应H1Nl病毒的蛋白质具有遗传效应【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

2.检测蛋白质实验的原理: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详解】(1)病毒无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故病毒的繁殖只能在宿主细胞中进行。(2)利用特定的颜色反应来鉴定H1N1流感病毒的化学成分,原理是:①RNA在浓盐酸中与苔黑酚试剂共热显绿色;②DNA可被甲基绿染色剂染成绿色;③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3)根据题意可知,要探究H1N1病毒的遗传物质,①其设计思路是将H1N1病毒的化学成分分离开,分别用RNA和蛋白质感染活鸡胚,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分别检测鸡胚中是否存在H1N1病毒。②实验结果、结论:a.在用RNA、蛋白质分别感染的鸡胚中都检测到了H1N1病毒,说明H1N1病毒的RNA和蛋白质都具有遗传效应。b.只在用RNA感染的鸡胚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