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考12350儿童发展理论押题及答案解析1.维果茨基认为,教学的可能性决定于儿童的
A、最近发展区B、发展的可能性C、现实发展水平D、智力发展水平
2.持“环境决定论”的行为主义者是()
A、华生B、斯金纳C、班杜拉D、巴甫洛夫
3.当儿童表现出自我中心减少,能从母亲的角度来看问题时,表示儿童依恋的发展正处于()
A、无分化阶段B、“指向一个对象已分化的导向和信息"阶段C、“运用运动和信号同已识别的对象保持亲近”阶段D、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
4.格塞尔认为,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A、学习B、环境C、成熟D、实践
5.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都是起步于
A、假设B、实验C、分析D、调查
6.爱因斯沃斯认为,抗拒型依恋儿童的母亲具有的特点是
A、拒绝B、敏感C、合作D、冷漠
7.鸟类的印刻反射反映了学习的()
A、敏感期B、关键期C、联结期D、有效期
8.儿童思维的核心特点是
A、自我中心B、动作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
9.格赛尔成熟理论认为,对儿童成长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生物学结构B、教育质量C、家庭氛围D、社会文化
10.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的重心是
A、社会过程B、本能过程C、生物过程D、自我过程
11.儿童起先使用一只手,然后两只手一起使用,接着更喜欢使用另一只手,然后又一起使用,最后形成固定的优势手,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发展的
A、发展方向原则B、相互交织原则C、机能不对称原则D、个体成熟原则
12.格赛尔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发生在()
A、1909年B、1919年C、1929年D、1939年
13.“儿童先学会抬头,再会迈步”,这体现的发展原则是
A、发展方向的原则B、相互交织的原则C、机能不对称原则D、个体成熟原则
14.冯德在德国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时间是()
A、1869年B、1878年C、1889年D、1899年
15.学龄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同一性B、勤奋感C、自主感D、自信心
16.影响依恋发展的因素有()
A、家庭经济条件B、父母职业C、儿童的体重D、儿童的性别
17.维果茨基认为,制约人的心理发展的因素是
A、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规律B、人的生物成熟规律C、学校教育发展规律D、科学技术发展规律
18.抓握反应实验表明知觉活动具有()
A、主动性B、选择性C、回避型D、参与性
19.人格的控制系统是()
A、自我与本能B、自我与本我C、超我与本我D、自我与超我
20.将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平衡称为
A、建构B、内化C、适应D、平衡化
21.心理学研究中,高举无意识大旗的心理学家是
A、冯特B、华生C、弗洛伊德D、皮亚杰
22.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左利手”或“右利手”现象,体现了儿童行为发展的
A、机能不对称原则B、发展方向原则C、相互交织原则D、个体成熟原则
23.儿童坦然地承受周围的敌意,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决心抗争,企图成为强者的这一心理过程是()
A、离众B、趋众C、自尊D、逆众
24.根据爱因斯沃斯的研究,婴儿产生分离焦虑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
A、失望B、反抗C、超脱D、回避
25.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中心要素是
A、母亲照看方式的接受性B、教养行为的适应性C、母亲照看方式的合作性D、教养方式的敏感性
26.超我的来源是
A、快乐B、良心C、自恋D、自居
27.高级心理机能不包括()
A、随意注意B、抽象思维C、再造想象D、预见性意志
28.《梦的解析》的作者是
A、弗洛伊德B、埃里克森C、格赛尔D、乔姆斯基
29.“不成熟”在儿童发展中的价值不包括
A、适应作用B、准备作用C、加速作用D、可塑作用
30.以下不属于班杜拉“攻击实验”电影中攻击行为的结果是
A、攻击-奖赏型B、攻击-惩罚型C、无结果型D、无攻击-奖赏型
31.根据依恋理论,导致儿童遇到不认识的人或潜在危险的事物时产生回避反应,同样具有适应价值和保护作用的系统是
A、依恋行为系统B、警觉-恐惧行为系统C、探究行为系统D、交往行为系统
32.回避反应实验表明知觉活动具有
A、主动性B、选择性C、回避性D、接受性
33.影响儿童信任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母亲B、父亲C、亲子关系D、早期教育环境
34.把当前的动作、经验资料或知识纳入到已有的整体结构之中的心理过程是
A、同化B、顺化C、适应D、平衡
35.维果茨基认为,对思维发展有决定性的特殊意义是
A、自我中心言语B、对话言语C、内部言语D、外部言语
36.视崖实验表明知觉活动具有
A、主动性B、选择性C、回避型D、敏感性
37.3岁以前儿童的学习依据是
A、自己的大纲B、学校的大纲C、社会的大纲D、母亲的大纲
38.格塞尔认为,正常儿童的行为发展是
A、高度模式化的B、受外部调节的C、后天决定的D、由心理成熟决定的
39.儿童发展中,“进两步,退一步,然后再进两步”体现的发展原则是
A、个体成熟原则B、发展方向的原则C、自我调节原则D、发展阶段的原则
40.婴儿的第一依恋对象往往是
A、抚养者B、母亲C、父亲D、父母
41.儿童应对焦虑的主要机制是
A、趋众B、压抑C、逆众D、盲点作用
42.表象性思维的工具是()
A、同化B、顺化C、表象D、运算
43.个体认识上的主观臆断,行动上的为所欲为,作风上的独行其是等状态表现是
A、建构B、内化C、适应D、自我中心
44.对儿童发展影响最深远的环境是
A、自然环境B、家庭环境C、中间环境D、文化环境
45.一部分心理机能在某一阶段得到过度满足或过度失望而停留在原先阶段,不再继续发展到下一阶段的心理现象是()
A、退化B、停滞C、退回D、自居
46.埃里克森认为,学前期游戏的表现形式包括角色游戏和
A、结构游戏B、规则游戏C、共同游戏D、智力游戏
47.所有的高级心理机能都必须具备的中介是
A、符号B、思维C、交往D、情感
48.个体内部和外部之间的不平衡和不稳定感被称为()
A、自我同一性B、平衡化C、节制D、同一性混乱
49.个体认知结构的不断建构和转换的心理过程是()
A、适应B、认知发展C、同化D、顺化
50.对外界刺激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属于
A、动作能B、应物能C、言语能D、应人能
51.华生认为,人格是由我们的系统构成的,这一系统是
A、环境系统B、能力系统C、知识系统D、习惯系统
5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包括精神分析暗示、移情和
A、自由联想法B、反向作用C、投射D、退化
53.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所有生物体结构共有的机能是
A、适应B、顺化C、认知结构D、智慧
54.以下不属于格塞尔提出的儿童成长类型是
A、成长慢的B、成长快的C、成长不规则的D、成长均匀的
55.在成熟理论中,婴儿的智能诊断依据是
A、正常行为模式B、异常行为模式C、行为过程D、行为表征
56.根据依恋理论,在熟悉的环境里,陌生人的出现可能激活的行为系统是
A、陌生焦虑B、交往C、依恋D、警觉一恐惧
57.根据习性学理论,属于联结反映的是()
A、依赖B、控制C、依恋D、交往
58.内化的可逆的动作是
A、平衡化B、组织C、相互作用D、运算
59.习性学的核心是
A、敏感期B、关键期C、依恋D、适应
60.皮亚杰认为介于象征性游戏与心理映像之间的是()
A、表象B、延迟模仿C、儿童绘画D、直接模仿
61.班杜拉认为,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最主要来源是
A、社区文化B、信息传播工具C、家庭成员攻击性D、学校教育
62.“环境决定论”者眼中,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不包括()
A、教育B、环境C、社会条件D、基因
63.机械发展论强调,发展的决定因素是
A、内部变化B、外部环境C、内在机制D、遗传基因
64.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中重要方面前后一致的较为完善的意识是
A、同一性B、自我防御C、昼梦D、良心
65.以下不属于高级心理机能的是
A、抽象思维B、高级情感C、情绪D、随意注意
66.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过程中所使用的心理工具是
A、语言B、动作C、情感D、思维
67.斯金纳将行为分为两类,即应答性行为和()
A、文化性行为B、神经性行为C、本能性行为D、操作性行为
68.对于表现冲动的欲望感受到可能被惩罚并担心的是()
A、神经病焦虑B、投射性焦虑C、防御性焦虑D、压抑性焦虑
69.心理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是
A、投射B、精神分析暗示法C、趋众作用D、合理化作用
70.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儿童现实发展水平B、儿童独立达到的水平C、儿童发展的可能性D、儿童现实发展水平与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71.在华生看来,儿童的言语在思维中很快占据了优势,并开始刺激和控制胳膊、腿和躯干组织,这就是所谓的()
A、动作行为言语化B、无声的思维C、计划性思维D、内脏组织行为化
72.发展理论中,认为心理发展是量变的心理学家是
A、格塞尔B、皮亚杰C、埃里克森D、华生
73.以下不属于斯金纳程序教学原则的是
A、小步前进B、难度递减C、主动参加D、及时反馈
74.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每一项科学研究的结果都具有
A、模糊性B、不确定性C、真实性D、可逆性
75.从意识与无意识的角度看,同一性可分为自身同一性与
A、同一性混乱B、自我同一性C、个人同一性D、集体同一性
76.认为人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创造环境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B、班杜拉C、巴甫洛夫D、斯金纳
77.以下表述中不属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特性的是
A、随意B、概括C、直接D、主动
78.华生认为,情绪是一种
A、生理反应B、模式反应C、神经反应D、环境反应
79.学前期的发展任务是
A、获得亲密感B、获得信任感C、获得自主感D、获得主动感
80.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周期性变化不是随意的,这种变化是受某种机制的影响而形成的,这种机制是()
A、文化B、教育C、成熟D、社会实践
81.人格结构中表现出非理性的是
A、超我与自我B、自我与本我C、本能与超我D、超我与本我
82.思维的起点是
A、运算B、智慧C、动作D、逻辑推理
83.学前儿童的教学是()
A、自发反应型教学B、反应自发型教学C、自发型教学D、反应型教学
84.儿童早期的发展任务是
A、获得主动感B、获得信任感C、获得自主感D、获得勤奋感
85.儿童的第一个道德感是()
A、权威B、意志C、责任感D、服从
86.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儿童知觉发展趋势的是
A、知觉特异性增加B、知觉复杂性增加C、注意实现最优化D、信息获得更加经济有效
87.发展是一种变化,变化的本质是()
A、认知B、知识C、结构D、人格
88.3岁以下儿童的学习依据是()
A、儿童“自己的大纲”B、幼儿园教育大纲C、家庭教育大纲D、婴儿教育大纲
89.习性学的核心是()
A、顺应B、适应C、经验D、知觉
90.心理发展机械论的哲学理论提出者是()
A、达尔文B、怀特C、詹姆斯D、洛克
91.最终决定处境不良儿童形成神经质倾向的因素是
A、自我失调B、理想的自我C、现实的自我D、真实的自我
92.爱因斯沃斯认为,回避型依恋儿童的母亲具有的特点是
A、拒绝B、敏感C、干涉D、合作
93.儿童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是()
A、创造性增强B、心理活动的复杂化C、随意性增强D、心理活动的多样化
94.在格塞尔成熟理论中,正确育儿的第一要义是()
A、引导儿童发展B、尊重儿童的天性C、发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D、抓紧每一分钟教育孩子
95.弗洛伊德认为性欲的前生殖期包括口唇期和
A、潜伏期B、青春期C、肛门期D、宣泄期
96.发展是一种变化,以下不属于“变化”的特性的是()
A、连续的B、稳定的C、持久的D、外在的
97.弗洛伊德将儿童的焦虑分为真实性焦虑、道德焦虑和
A、神经病焦虑B、投射性焦虑C、防御性焦虑D、压抑性焦虑
98.爱因斯沃斯认为,抗拒型依恋儿童的母亲具有的特点是()
A、敏感B、拒绝C、干涉和冷漠D、接近
99.自我的心理能量源于
A、超我B、本我C、本能D、力比多
100.根据鲍尔毕的研究,儿童依恋的发展经历了
A、3个阶段B、4个阶段C、5个阶段D、8个阶段.
101.根据依恋理论,儿童在新异的、不确定的情境中对新异对象的探究行为发生与否,取决于
A、照看环境B、婴儿的气质特点C、依恋对象的情绪的性质D、婴儿的智力水平
102.以下选项中,未能体现“不成熟”在儿童发展中价值的是()
A、适应作用B、准备作用C、加速作用D、可塑作用
103.《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的作者是()
A、弗洛伊德B、布洛伊尔C、伯恩海姆D、布鲁姆
104.以下不属于华生提出的思维类型的是
A、习惯的思维B、反思性思维C、无声的思维D、计划性思维
105.经典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B、斯金纳C、班杜拉D、巴甫洛夫
106.婴儿用眼睛追随一个运动的物体,这属于()
A、发展差异B、行为模式C、发展阶段D、发展平衡
107.生活有规律,容易适应新环境,情绪积极的儿童属于()
A、容易照看型B、难以照看型C、缓慢活动型D、灵活活动型
108.婴儿期的发展任务是
A、获得自我同一性B、获得信任感C、获得自尊感D、获得亲密感
109.一切神经症的核心是
A、孤独B、压抑C、逆众D、焦虑
110.主张心理学应该只研究外在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A、维果茨基B、华生C、弗洛伊德D、皮亚杰
111.人的生命核心和人的天赋潜能的自然流露是()
A、理想的自我B、现实的自我C、真实的自我D、内心的自我
112.力比多的非常态发展形态是
A、停滞B、压抑C、退化和停滞D、发泄
113.儿童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的现象是
A、运算B、自我中心C、动作逻辑D、对应逻辑
114.儿童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是
A、目的性增强B、抽象概括机能增强C、心理活动的整体性增强D、经验性增强
115.以下不属于发展理论三大任务的是
A、描述心理领域发展过程B、描述心理领域之间的关系C、解释发展的动力和机制D、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势
116.由良心和自我理想构成的人格结构部分是
A、自我B、超我C、本能D、本我
117.观察者将自己所观察到的各种榜样行为加以组合,形成新的行为,这是观察学习的
A、行为模式B、象征模式C、参照模式D、创造模式
118.能作出有力的决策,评估当前局势、回忆过去经验和预见各种活动结果的是()
A、力比多B、自我C、本能D、超我
119.可知度指知觉被了解的程度。
A、正确B、错误
120.当儿童从伊底帕斯情结中解脱出来并以父母自居时,便出现了自我理想。
A、正确B、错误
121.自居的作用在于获得替代性满足。
A、正确B、错误
122.吉布森认为,知觉发展与注意发展几乎是同义词。
A、正确B、错误
123.弗洛伊德认为,产生神经病焦虑的原因是对良心的畏惧。
A、正确B、错误
124.儿童在关键期内可以学习,超过关键期则不能学习。
A、正确B、错误
125.儿童在关键期的学习一定能达到相对应的效应。
A、正确B、错误
126.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
A、正确B、错误
127.根据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环境模型,最内层的微观系统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最深远。
A、正确B、错误
128.根据格塞尔的观点,每一个特定的行为模式都标志着一定的成熟阶段。
A、正确B、错误
129.维果茨基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中,低级心理机能与高级心理机能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路线的产物,彼此之间没有交织与融合。
A、正确B、错误
130.格赛尔认为,年龄是儿童发展变化的原因。
A、正确B、错误
131.根据格赛尔成熟理论,我们既可以用年龄来推测行为,也可以用行为来推测年龄。
A、正确B、错误
132.弗洛伊德的儿童心理发展是指心理性欲的发展。
A、正确B、错误
133.低级心理机能有简单和复杂之分,复杂的低级心理机能指形象记忆、情绪等。
A、正确B、错误
134.婴儿的气质特点决定了婴儿的依恋。
A、正确B、错误
135.格塞尔认为,成熟意味着儿童能在外在压力下控制自己。
A、正确B、错误
136.自我是本我与外界接触的唯一心灵之路。
A、正确B、错误
137.格赛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先天遗传素质。
A、正确B、错误
138.好的教学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A、正确B、错误
139.一切心理机能都是将符号使用作为导向和掌握心理过程的主要手段。
A、正确B、错误
140.重视内化,就是重视发展。
A、正确B、错误
141.霍妮认为,无意识的心理冲突是一切神经症的根源,而一切神经症的核心来自于人际关系的困扰。
A、正确B、错误
142.在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低级心理机能与高级心理机能相互融合与交织在一起。
A、正确B、错误
143.阅读下列案例材料,一然后回答问题。
144.请结合实际阐述皮亚杰关于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观点。
145.运用精神分析学说阐释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146.举例分析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环境,形成适宜学习的条件。
147.简述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学说的贡献。
148.简述格塞尔诊断范围确定的四个领域。
149.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50.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51.敏感期
152.根据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简析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153.简述高质量托幼机构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154.简述成熟势力学说的发展理论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155.行为周期
156.依恋
157.基于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阐述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观察学习因素。
158.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在一次科学活动中,教师提供了松紧带、弹簧、篮球等材料,让幼儿探索弹性的特征。在幼儿操作的基础上,教师总结了弹性的概念,接着引导幼儿区分弹性材料。幼儿甲说:“篮球也有弹性。”幼儿乙立刻反驳道:“篮球没有弹性。”篮球到底有没有弹性呢?教师愣住了。过了一会儿,教师解释道,因为篮球弹起来时并未改变形状,所以篮球没有弹性,可幼儿甲坚持说蓝球能弹那么高,肯定有弹性。请运用学习要适应儿童的发展水平的原理分析以上案例。
159.联结
160.简述鲍尔毕关于婴儿依恋发展的基本原则。
161.运用精神分析学说阐释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162.试析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及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
163.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64.心理实质
165.简述维果茨基理论的贡献。
166.结合实际阐释早期教育应该着眼于儿童的主动活动。
167.联系教育实际,分析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特征并提出教育建议。
168.简述高级心理机能的特性。
169.准备
170.发展
171.简述儿童依恋的发展经历的阶段。
172.遗传决定论
173.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74.最近发展区
175.简述霍妮关于儿童早期经验的影响方式。
176.简述知觉发展过程中儿童的注意与知觉的变化特点。
177.根据霍妮的基本焦虑理论,简析儿童应对不良环境的主要途径。
178.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79.简述弗洛伊德对儿童焦虑来源的基本看法。
180.成熟
181.简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方法论。
182.发展的机体论
183.低级心理机能
184.简述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教师工作的启示。
185.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86.现实发展水平
187.简述格赛尔关于儿童发展中表现出的不同成长类型。
188.运用观察学习理论,分析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89.简述格塞尔成熟势力说的基本观点。
190.发展的机械论
191.社会智力
192.关键期
193.简析焦虑的防御机制。
194.运用观察学习理论,论述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1.答案A
解析维果茨基认为,教学依赖的是正在成熟的功能,而不只是限定在已经成熟的功能中。教学的可能性是由它的最近发展区决定的。故选A。
2.答案A
解析“环境决定论”的代表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
3.答案D
解析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2岁半之后)。鲍尔毕认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儿童的自我中心减少了,能从母亲的角度来看问题,这样,就能推测母亲的感情和动机,决定釆用什么样的行为和计划来影响母亲的行为。开始,儿童对母亲的理解是不全面的,以后逐步完善。儿童只有形成了关于母亲的表征模式,才能更加熟练地实施吸引母亲接近自己的计划,或者至少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妥协办法。这样,母子关系变得更加复杂。鲍尔毕称之为“同伴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母与子交互作用之上的一种具有“目的一矫正”性质的伙伴关系。这种关系早在第三阶段便已经出现。不过,在第三阶段,婴儿虽然能预测母亲的行为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期保持亲近,但对母亲的理解是不全面的,也缺乏改变母亲行为的手段。而第四阶段中的儿童由于开始理解并推测到母亲经常性活动的目的,因而开始改变母亲的活动以更好地适合自己亲近、接触的需要。这时,儿童与父母在计划上达到基本一致,具有了合作的性质。P181
4.答案C
解析格塞尔把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成熟。出生以后,成熟继续指导着发展。因此,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故选C。
5.答案A
解析科学研究是一套公认的认识程序,更通俗地说,是科学共同体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通过假设、搜集证据、检验假设、形成理论的程序认识世界。P33
6.答案D
解析爱因斯沃斯通过四个维度来评定母亲照看方式的行为特征,分别为:【敏感性-不敏感性】、【接受-抗拒】、【合作-干涉】、【易接近-冷漠】。抗拒型依恋儿童的母亲具有的特点是冷漠的特点。P185
7.答案B
解析关键期。个体在一生中有某些特定的时期对特定的刺激较为敏感,这时的学习效果比更早或更晚都要更明显。最典型的现象是鸟类的印刻反射和人类儿童的语言学习。P176
8.答案A
解析皮亚杰几十年研究的主要成就是发现儿童不同于成人。儿童思维的核心特点是自我中心。所谓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的现象。这种自我中心不仅表现在儿童的言语中、表象中、逻辑中,而且在儿童的外部行为中也比比皆是。P121
9.答案A
解析在遗传与环境作用的争论中,格塞尔与他的同事们明显属于遗传决定论者。几十年来,他们坚定地认为在儿童的成长和行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生物学结构,而这个生物学结构的成熟取决于遗传的时间表。P36
10.答案D
解析埃里克森认为个体人格的发展过程是自我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不断整合的过程。
11.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相互交织的原则,儿童起先使用一只手,然后两只手一起使用,接着更喜欢使用另一只手,然后又一起使用,最后形成固定的优势手,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发展的相互交织原则,故选B。
12.答案C
解析格塞尔的这一论断,来自他的经典的双生子爬楼梯研究。1929年,格塞尔对一对双生子进行实验研究,他首先对双生子T和C进行行为基线的观察,认为他们的发展水平相当。在双生子出生第48周时,对T进行爬楼梯、搭积木、运用词汇和肌肉协调等训练,而对C则不予相应训练。训练持续了6周,期间T比C更早地显示出某些技能。到了第53周当C达到能够学习爬楼梯的成熟水平时,对他开始集中训练,观察发现只要少量训练,C就达到了T的熟练水平。进一步的观察发现,在55周时,T和C的能力没有差别。因此,格塞尔断定,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的成熟。在儿童的生理成熟之前的早期训练对最终的结果并没有显著作用。P36
13.答案A
解析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即由上到下,由中心到边缘,由粗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
14.答案B
解析1878年,德国心理学家冯德在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P25
15.答案B
解析学龄期(6-12岁)。主要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这一阶段的儿童由于生理和心理的成熟,能够掌握各种工具,如掌握书写方法,具有了运动的力量。大脑皮层的发展使认知机能不断得到完善,情绪和社会交往的技能也更为丰富,社会关系更加广泛,儿童开始不完全依赖家庭而活动。男女儿童各守自己的疆界,本我与超我相对安分,儿童尽最大的努力改善自我,努力完成社会所要求的任务。儿童进入学校,实质上就是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他一方面要努力学习,力求学业上成绩优秀,争取在同伴中有一席之地,一方面又在努力的过程中掺杂着害怕失败的情绪。因此,勤奋感和自卑感便构成了这一阶段的主要冲突。P102
16.答案D
解析有研究者还认为,儿童的性别、健康状况、出生次序等因素也影响依恋的发展。P185
17.答案A
解析心里的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人的心理发展是受社会的文化历史发展规律制约的。P146
18.答案A
解析视崖、抓握反应、回避反应这些精湛的实验,充分表明知觉活动的主动性。P169-P170
19.答案D
解析自我和超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统,其中自我控制着本我的盲目激情,以保护机体免受伤害,而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具有是非标准,它可能会延迟本我的满足,也可能不让本我获得满足。P84-P85
20.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认知结构及其技能,适应是一种特殊的平衡,是同化和顺化之间的平衡。故选C。
21.答案C
解析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是以【华生】为首的。【弗洛伊德】则高举无意识的大旗,从根本上修改了心理学的定义和方法。【皮亚杰】在康德哲学的影响下,建构了一套全新的认知心理学,揭示出【认知机构的技能和结构演变的规律】,对发展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和认知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P25
22.答案A
解析机能不对称的原则:对于人类而言,从一个角度面对世界可能更为有效,因而导致一只手、一只眼、一条腿比另一只手、另一只眼、另一条腿更占优势的结果。
23.答案D
解析所谓逆众就是儿童坦然地承受周围的敌意,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决心抗争,企图成为击败对手的强者。P95
24.答案B
解析婴儿与母亲分离后,会产生分离焦虑。鲍尔毕观察的结果是,分离焦虑经历了三个界限分明的阶段:反抗、失望和超脱阶段。(1)反抗阶段。儿童极力地阻止分离,自发地采取各种手段试图与母亲重新亲近。此时依恋行为大为增加,反抗行为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因场合的不同而各异,通常不会持久。但是,继续的分离可能会减弱依恋行为,也可能间歇地增强依恋行为,最终也可能消失。P183
25.答案B
解析安全型依恋的儿童的母亲在三个维度上分数都较高,而其他依恋模式的儿童,其母亲在三个维度上的分数都较低。这两个实验研究都证实,母亲照看方式的敏感性及教养行为的适应性是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中心要素。P185
26.答案B
解析超我是人格结构的最后一部分。当儿童从伊底帕斯情结中解脱出来并以父母自居时,便出现了超我。超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构成。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具有是非标准,它可能会延迟本我的满足,也可能不让本我获得满足。P84
27.答案C
解析所谓高级心理机能,就是指观察(有目的的知觉过程)、随意注意、词的逻辑记忆、抽象思维、高级情感、预见性意志等。P147
28.答案A
解析《梦的解析》是由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SigmundFreud)所著,
29.答案C
解析儿童的“不成熟”的价值:
(1)第一,它有适应作用;
(2)第二,它有准备作用;
(3)第三,它有可塑作用。
30.答案D
解析班杜拉“攻击实验”电影中攻击行为的结果包括:(1)攻击-奖赏型;(2)攻击-惩罚型;(3)无结果型。
31.答案B
解析维果茨基理论中鲍尔毕将婴幼儿的行为分为【依恋行为系统】、【警觉-恐惧行为系统】、【探索行为系统】和【指向他人的交往行为系统】。P182。根据依恋理论,导致儿童遇到不认识的人或潜在危险的事物时产生回避反应,同样具有适应价值和保护作用的系统是警觉-恐惧行为系统。
32.答案A
解析回避反应实验
是指利用水生动物,特别是游动能力强的水生动物,能主动避开受污染的水区,游向未受污染的清洁水区的行为反应而设计的实验。回避反应实验表明知觉活动具有主动性。
33.答案C
解析亲子关系对儿童信任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母亲以一种管理方法在婴儿身上创造出一种信任感,其性质可以把对婴儿个体需要的敏感性照料,与在他们的共同生命方式的信任框架内一种个人坚定的依赖感结合起来,这在儿童心中构成一部分同一感的基础。P99
34.答案A
解析智慧的同化:把当前的动作、经验资料或知识接纳到已有的整体结构之中,叫做智慧的同化。智慧的顺化:改变原有的结构以便接纳新的动作、经验资料或知识,就叫做智慧的顺化。P119
35.答案C
解析维果茨基认为,内部言语过程对思维发展有决定性的特殊意义。行为主义曾经简单地把思维与内部言语等同起来,而且把言语发展阶段归纳为从高声言语到低声细语再到内部言语。维果茨基认为这是不当的。正确的划分应该是:外部言语、自我中心言语、内部言语阶段。自我中心言语是外部言语与内部言语之间的中间环节。P151
36.答案A
解析视崖实验是吉布森的一项实验研究。试验台以中间为分界,一边表面画有棋盘格,另一边空白(造成深度,形成“悬崖”)。把婴儿放在中间,婴儿的母亲站在空白的一边喊他过来。婴儿是否能用视觉发现有棋盘格的表面是坚硬的、足以支持他的身体呢?这要看婴儿是否能认识到所提供的信息。实验表明婴儿不往那边爬。通过婴儿对视崖的反应可以测量出婴儿对物体特性的认识。P169
37.答案A
解析维果茨基认为,“教学与发展并不是在学龄期才初次相遇的,而实际上从儿童出生的第一天便互相联系着。”当然,这里的教学并非课堂教学,而是广义的教学,甚至包括儿童获得语言在内。从广义的教学来看,维果茨基认为,在儿童的发展中,教学的性质具有若干个极限点。第一个极限点是3岁以前的儿童,他们是按照“自己的大纲”进行学习的。所谓“自己的大纲”,当然是一种比喻的修辞手法,指的是早期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相处的过程中产生的对知识、技能的需要所决定的那种教学。儿童所经历的各阶段的次序、其延续时间的长短,不是由母亲的“教学大纲”所决定的,而是由儿童从周围环境中如何吸取新知识、发展新能力所决定的。这种类型的教学具有很大的自发性,可称为自发型教学。自发型教学的典型事例是儿童学习语言。第二个极限点学龄儿童在学校里跟教师学习。这时期的教学根据学校的教学大纲进行。儿童自己的“大纲”的比重已经微不足道。这一类型的教学称为反应型教学。P158
38.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格塞尔成熟势力学说的基本观点。格塞尔认为,正常儿童的行为发展是高度模式化的。故选A。
39.答案C
解析格塞尔认为儿童行为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发展方向的原则】、【相互交织的原则】、【机能不对称的原则】、【个体成熟的原则】、【自我调节的原则】。儿童发展中,“进两步,退一步,然后再进两步”体现的发展原则是自我调节原则。P37
40.答案B
解析依恋是亲子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鲍尔毕的一位重要合作者美国心理学家爱因斯沃斯(M.Ainsworth)曾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一种依恋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所形成的一种感情关系。这种感情关系使他们在时空上联结在一起……我们通常把依恋视为提供爱或感情。”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婴儿可以建立多重依恋,有人发现18个月的婴儿,大多数至少依恋3人,但第一依恋对象往往是母亲。P179
41.答案B
解析弗洛伊德理论中,儿童焦虑的防御机制共有五项:(1)压抑。(2)反向作用。(3)投射。(4)退化。(5)停滞(固结)。
42.答案C
解析表象性思维的工具是表象。表象为儿童的理解水平提供了一些正确但是缓慢的进展。P127
43.答案D
解析自我中心是一种稳定的、无意义的错觉,意味着对世界的相对性和协调观点缺乏应有的理解,在认识活动中将主客体混淆,而把自我的看法不自觉地强加在周围的人和事上。究其本质,自我中心是由于思维缺乏可逆性,而缺乏可逆性的机制则在于同化与顺化的对抗。P122
44.答案D
解析处于环境系统最外层的文化环境属宏观系统,包括一系列的态度、习俗或信念。文化环境虽然离儿童的直接经验最远,但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却是最深远的。P168
45.答案B
解析在力比多的发展过程中,有一部分心理机能由于在某一阶段得到过度满足或过度失望而停留在原先的阶段,不再继续发展到下一个阶段,称为停滞(或称为固结、执着)。P88
46.答案C
解析埃里克森把学前期称为游戏期,本阶段游戏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角色游戏或白日梦,二是共同游戏。
47.答案A
解析高级心理机能的特性。P147答:(1)这些机能是随意的、主动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起的。(2)就它们的反映水平而言是概括的、抽象的,都一有思维的参与。(3)就其实现过程的结构而言是间接的,必须经由符号或词作为中介的工具。(4)就其起源而言,它们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受社会规律制约。(5)从个体发展来看,它们是在人际交往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48.答案D
解析同一性混乱则是指内部和外部之间的不平衡和不稳定之感。典型的同一性混乱表现为“我掌握不了某些生活”,结果是退学、辞去工作、整夜在外逗留或因孤独陷入古怪而难以接近的心境之中。P105
49.答案B
解析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通过认知结构的不断建构和转换而实现的。P119
50.答案B
解析【应物能】是对外界刺激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应物能是后期智力的前驱。P39
51.答案D
解析华生认为,“人格由占支配地位的习惯所构成”,“通过对能够获得可靠信息的长时行为的实际观察而发现的活动之总和。换言之,人格是我们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P54
52.答案A
解析精神分析法的三个要点:自由联想、精神分析暗示(包括梦的分析)和移情。
53.答案C
解析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认知结构具有所有生物体结构的共有的机能,那就是组织和适应。组织,是指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用皮亚杰的话来说是“建构”),而适应是指结构的同化和顺化两种机能及这两种机能之间的关系。P118
54.答案D
解析格塞尔提出的儿童成长类型包括:成长慢的、成长快的、成长不规则的。
55.答案A
解析无
56.答案B
解析维果茨基理论中鲍尔毕将婴幼儿的行为分为【依恋行为系统】、【警觉-恐惧行为系统】、【探索行为系统】和【指向他人的交往行为系统】。根据依恋理论,在熟悉的环境里,陌生人的出现可能激活的行为系统是交往行为系统。P182
57.答案C
解析联结。婴儿与稳定的养育者(通常是母亲)之间很早就建立起一种情感上的联结。这种情感上的联结的质量对儿童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常讲的印刻和依恋,都是联结的反映。P176
58.答案D
解析内化的可逆的动作——运算。P128
59.答案D
解析高质量的课程着眼于儿童一生的发展。良好的情绪识别、情绪理解、情绪表达、情绪控制的能力无疑有着重要的价值。良好的情绪为适应社会、进行社会交往、完整认知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适应是习性学的核心。P199
60.答案C
解析介于象征性游戏与心理映象之间的是儿童绘画。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儿童所画的东西不是他所看到的,而是他所知道的。因此,可以根据儿童绘画判断儿童的心理映象。皮亚杰认为,儿童绘画是智力发展的尺度。P127
61.答案C
解析艾伯特·班杜拉认为家庭成员强化的攻击行为是行为建模的最主要的来源。
62.答案D
解析在心理学界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儿童所具有的生理基础(如大脑及中枢神经系统)和遗传物质(指细胞核中的基因和遗传密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另一种观点认为儿童所处的环境、教育、社会条件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通常,将前者称为“遗传决定论”,后者称为“环境决定论”。P35
63.答案B
解析机械论强调外部环境、刺激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决定性作用,其逻辑的结果是认为心理的发展只是对刺激作出反应的量的多少,而无法涉及质的变化。
64.答案A
解析埃里克森认为,真正的同一性是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中重要方面前后一致的较为完善的意识,也就是个人的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整合和协调一致。故选A。
65.答案C
解析所谓高级心理机能,就是指观察(有目的的知觉过程)、随意注意、词的逻辑记忆、抽象思维、高级情感、预见性意志等。故选C。
66.答案A
解析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过程中所使用的心理工具是语言。
67.答案D
解析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应答性行为,或应答性学习。这就是经典行为主义和条件反射中由刺激引起的反应行为。“应答”是由一种确定的刺激所激发的行为。它可以是无条件反射,也可以是条件反射。第二类被斯金纳称之为操作性行为,或操作性学习。P56
68.答案A
解析神经病焦虑。神经病焦虑是对于表现冲动的欲望感受到的可能被惩罚的担心,即对本我占优势的行为可能受到的威胁感到害怕。这种焦虑是一种病态,表现形式很多。第一种神经病焦虑是一种普遍的忧虑,它浮动在心理中,很容易附着在一个适当的思想上,影响人的判断力,引起期望心,专等着有自圆其说的机会。这种状态可称为期待的恐怖或焦虑性期望。P89
69.答案B
解析精神分析法的三个要点:自由联想、精神分析暗示(包括梦的分析)和移情。P144
70.答案D
解析儿童的发展具有两种水平,第一种水平叫作儿意现实发展水平,第二种叫作最近发展区,即发展的可能水平与现实水平之间的距离。
71.答案A
解析华生认为,思维活动不仅依靠言语,还依靠动作和内脏组织,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清楚,那就是言语、动作和内脏组织是同时起作用的。三者的结合发生得很早。“在社会要求的影响下,年幼的、发展中的、已经进入言语世界中的儿童不得不使他的言语和内脏习惯与他的动作习惯统一起来。”①只有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或缺乏交流的不正常的家庭环境中,儿童的言语习惯才会落后于他的动作和内脏组织的习惯。言语、动作和内脏组织三者同等重要,但由于人们主要是靠言语来协调的,因此,言语组织很快占了优势。这种优势的言语组织不久便开始刺激和控制胳膊、腿和躯干组织。这就是所谓的“动作行为言语化”。P51
72.答案D
解析华生无论是研究认知的发展理论,还是研究人格的发展理论,都必须围绕的主题是【心理的实质】、【量变与质变】、【遗传与环境】、【理论自身的建设】。P30
73.答案B
解析程序教学法体现了斯金纳的三个原则:【小步子前进原则】、【主动参加原则】、【及时反馈原则】。P59
74.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发展理论与学前教育,由于客观的和主观的因素,每一项科学研究的结果都具有不确定性。故选B。
75.答案B
解析从意识与无意识的角度看,同一性可分为自身同一性与自我同一性。
76.答案B
解析认为人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创造环境的心理学家是班杜拉,故选B。
77.答案C
解析(1)这些机能是随意的、主动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起的。(2)就它们的反映水平而言是概括的、抽象的,都一有思维的参与。(3)就其实现过程的结构而言是间接的,必须经由符号或词作为中介的工具。(4)就其起源而言,它们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受社会规律制约。(5)从个体发展来看,它们是在人际交往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78.答案B
解析华生强调情绪是一种“模式反应”。P53
79.答案D
解析学前期(3-6岁)的发展任务是获取主动感,克服罪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80.答案C
解析格塞尔认为,儿童的生理成熟表现为通过从一种发展水平向另一种发展水平突然转变而实现的。不同水平之间的行为是不连续的,这种不连续性表现为波峰和波谷周期性的变化。但是,不连续不等于不规则。事实上,周期性变化不是随意的,无论是波峰还是波谷,都受不同时期的成熟机制的影响。P36
81.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人格的结构,超我与本我有对立的一面,它们之间也有共性,它们都是非理性的,故选D。
82.答案C
解析思维的起点是动作。(1)从反射动作到智慧动作。(2)动作的内化。(3)内化的可逆的动作。
83.答案A
解析学前儿童的教学则处在自发型与反应型之间,可称为自发反应型教学。P158
84.答案C
解析儿童早期(1.5-3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85.答案D
解析皮亚杰说,“儿童的第一个道德感是服从,而所谓善的另一个标准长期以来就是父母的意志疽如同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一样,幼儿的道德情感也是直观的,“幼童的道德在本质上始终受外界支配,即服从于外在意志,即他所尊敬的人或父母的意志。”P121
86.答案B
解析吉布森从儿童知觉发展的复杂变化中,分析出三种发展趋势:(1)知觉特异性增加。(2)注意实现最优化。(3)信息获得更加经济有效。
87.答案C
解析只有当儿童把所学的知识与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相互联系起来,并能将整个系统中相关联的对象联系起来,才能说这种变化导致了结构的变化,才可称得上是发展。P27
88.答案A
解析第一个极限点是3岁以前的儿童,他们是按照“自己的大纲”进行学习的。所谓“自己的大纲”,当然是一种比喻的修辞手法,指的是早期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相处的过程中产生的对知识、技能的需要所决定的那种教学。P158
89.答案B
解析适应是习性学的核心。P199
90.答案D
解析在机械论的观点中,整个世界好像是一台在时间和空间中运转的机器,它的理论基础是牛顿力学。反映在心理学中,其哲学来源是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J.Locke,1632-1704)和休谟(D.Hume,1711—1776)的理论。他们把人当作内部静止的、必须由外部力量推动的机器。这种观点在行为主义发展理论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儿童成了可以根据成人的意愿任意塑造的原料。P31
91.答案A
解析一般认为,自我与周围的环境缺乏统一联系,从而失去平衡,或者是自我身心无法达成和谐状态的现象,称为自我失调。
92.答案A
解析爱因斯沃斯设计的陌生情境实验已成为依恋研究中的一个经典设计,她关于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包括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的类型划分也已经成为发展心理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
93.答案C
解析儿童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是什么呢?按维果茨基的观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增强。第二,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增强。第三,各种心理机能之间关系的变化和重新组合性增强。第四,心理活动的个别化。
P150
94.答案B
解析格塞尔的发展原则,为我们提供了养育儿童的新观念。每一位父母和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成熟规律固有的智慧。“婴儿带着一个天然进度表降生到世界上来,它是生物进化三百万年的成果。”尊重儿童的天性,是正确育儿的第一要义。P40
95.答案C
解析弗洛伊德认为心理性欲发展划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五个阶段,并且他认为,儿童在这些阶段中获得的各种经验决定了他们成年后的人格特征。前生殖期主要包括口唇期和肛门期。
96.答案D
解析发展是一种变化,是一种连续的、稳定的变化。不是所有的内部变化都可以称为发展。非空间变化虽然具有可逆性,但都不具备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特性。而且,还可以进一步说,即使是内部的、稳定的、持久的变化,也不能概称为发展。P27
97.答案A
解析弗洛伊德提到三种焦虑【真实性焦虑】、【神经病焦虑】和【道德的焦虑】。P88
98.答案C
解析母亲的照看方式。爱因斯沃斯发现,头三个月中,哺乳过程中敏感性高的母亲,其婴儿在1岁时一般都显示出安全型依恋模式;而哺乳模式敏感性低的母亲,其婴儿都显示出回避型依恋或抗拒型依恋。1971年,爱因斯沃斯以同一被试详细考察了照看方式与依恋模式之间的关系。她根据四个维度:敏感性一不敏感性、接受一抗拒、合作一干涉、易接近一冷漠来评定母亲照看方式的行为特征。结果发现,安全型依恋儿童的母亲其照看方式在四个维度上都得到高分,即她们的照看方式是敏感的、合作的、接受的和易接近的。而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其母亲往往是拒绝的和不敏感的。抗拒型依恋儿童的母亲往往也是抗拒的,而且倾向于干涉和冷漠。P185
99.答案B
解析自我的心理能量来源于本我,而心理能量的消耗主要用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抑上。P84
100.答案B
解析(1)无分化阶段;(2)低分化阶段(3-6个月);(3)依恋形成阶段(6个月-2岁半);(4)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2岁半后)。
101.答案C
解析儿童在新异的、不确定的情境中对新异对象的探究行为发生与否,取决于依恋对象的情绪的性质,如果依恋对象的情绪是肯定的,儿童的探究行为就被激起。如果依恋对象的情绪是否定的,则儿童的探究行为就被抑制。
102.答案C
解析事实上,儿童的“不成熟”也被美国心理学家发掘出了它的独特价值。第一,它有适应作用。比如:年幼儿童有限的运动能力,限制了他们有远离父母到处乱走的可能,因此提高了生存率。第二,它有准备作用。如同刚出生的人与动物相比要软弱无能得多一样,不成熟期的延长,使人类为获得更高级的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第三,它有可塑作用。成长的缓慢与不成熟,为人类提供了易变性和可塑性。P45
103.答案A
解析1889年,弗洛伊德又到法国的南锡向伯恩海姆(H・Bernheim,1840—1919)学习催眠疗法,这对弗洛伊德今后发展他的精神分析法也很有启发。从南锡回来后,弗洛伊德继续与布洛伊尔合作。在临床实践中,他发现布洛伊尔在治疗过程中使用的“谈疗法”需花大量时间与病人谈话,而沙科的催眠疗法疗效不巩固,且有相当一部分病人不能接受催眠,因此,他决定让患者在觉醒状态下,身心放松地在卧榻上把想到的话尽量说出来。弗洛伊德把这种方法称为“自由联想法”。1895年,他与布洛伊尔合著的《癒症研究》一书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的诞生。以后三本里程碑式的著作:《梦的解析》(1899)、《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1901)和《关于性欲论的三篇论文》(1905)使心理分析学成为一个国际上承认的理论,并为人格和心理社会发展等领域的动力心理学提供了基础。P80-P81
104.答案B
解析华生按不同的言语形式将思维划分为【习惯的思维】、【无声的思维】、【计划性思维(亦称建设性思维)】。P51
105.答案A
解析华生注意到,传统心理学长期研究意识和灵魂,但越研究越说不清楚什么是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因此,华生认为,“我们所需要做的是在心理学中从头工作,把行为而不是把意识当作我们研究的客观对象。”“行为主义者的主要兴趣在于整个人类行为。行为主义者观察一个人从早到晚如何履行其日常事务。”华生把有机体应付环境的一切活动称之为行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的反应系统。这一系统,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其构成单位都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P49
106.答案B
解析格塞尔在研究儿童的成长时,不仅注意动作量的发展,更注意行为模式。发展本身就是一个行为模式不断演变的过程。这里的所谓行为模式,是指神经运动系统对于特定情景的特定反应。婴儿用眼睛追随一个运动的物体,或用手去指一个眼前的物体,都分别属于一个特定的行为模式。P39
107.答案A
解析容易照看型的儿童生活有规律,容易适应新环境,如容易接近陌生人,容易接受新事物等,经常表现为正向的情绪,求知欲强、爱游戏、容易得到成人的关爱,这类儿童人数较多,大约占75%。P184
108.答案B
解析(1)婴儿期(0-1.5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109.答案D
解析[解析]精神分析理论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当本我的冲动与超我发生冲突时,自我将需要运用理性机制来调节这种冲突并缓解冲突引起的焦虑。当自我力量不足以抵御或缓解这些焦虑时,则会产生神经症性冲突。因此,焦虑被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是神经症最基本的核心症状。当焦虑转换为躯体症状时,则表现为癔症的转换性症状;当焦虑被分离出意识时,则表现为癔症的分离性症状;焦虑被转向外部世界的对象时,则表现为恐怖症;焦虑被隔离开时,表现为强迫症状;如果焦虑被直接体验,则表现为焦虑症。
110.答案B
解析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是以【华生】为首的。【弗洛伊德】则高举无意识的大旗,从根本上修改了心理学的定义和方法。【皮亚杰】在康德哲学的影响下,建构了一套全新的认知心理学,揭示出【认知机构的技能和结构演变的规律】,对发展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和认知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P25
111.答案C
解析霍妮指出,人的自我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即真实的自我、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真实的自我是人的生命核心和人的天赋潜能的自然流露;理想的自我是为满足内心的神经症内驱力而形成的尽善尽美的自我意象;现实的自我是在环境的影响下人的一切表现。P94
112.答案C
解析在力比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停滞和退化】两个危机。P82
113.答案B
解析皮亚杰认为,儿童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的现象,是一种自我中心。
114.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心理发展观,儿童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维果茨基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
(1)第一,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增强。心理活动的随意性表现为人凭自己的愿望和意志保障心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2)第二,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增强。儿童的概括抽象是依靠语词等符号系统为中介而实现的。
(3)第三,各种心理机能之间关系的变化和重新组合性增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优势过程是不同的。
(4)第四,心理活动的个别化。随着儿童的活动与交往形式的不断内化,儿童意识系统越来越具有自己的独特的性质,使心理活动表现出个别化的特征。
115.答案D
解析发展理论的任务。P27答:(1)描述一个或几个心理领域的发展过程。(2)描述几个心理领域之间的变化关系。(3)解释发展的因素(动力)和机制。
116.答案B
解析超我是人格结构的最后一部分。当儿童从伊底帕斯情结中解脱出来并以父母自居时,便出现了超我。超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构成。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具有是非标准,它可能会延迟本我的满足,也可能不让本我获得满足。P84
117.答案D
解析观察者将自己所观察到的各种榜样行为加以组合,形成新的行为,这是观察学习的创造模式。
118.答案B
解析思维过程比本我的初级思维过程具有较多的组织性、完整性和逻辑性。而初级思维过程中充斥着许多的矛盾。自我的次级思维过程包括感知、逻辑思维、解决问题和记忆。皮亚杰研的大多数认知能力都在弗洛伊德的“自我”领域内。自我是一位指挥官,它作出有力的决策,评估当前局势、回忆过去的经验,估量当前和过去的各种因素,预见各种活动的结果。P83-P84
119.答案B
解析理由:可知度指知觉行为的可行程度,反映的是知觉行为与环境特性之间的关系。
120.答案B
解析理由:当儿童从伊底帕斯情结中解脱出来并以父母自居时,便出现了超我。
121.答案A
解析自居又称认同作用,年幼儿童在产生爱恋自己的异性父母的冲动时,将自己置务于同性父母的地位,以他们自居,获得替代性满足。
122.答案A
解析注意有赖于收集信息的行为,尤其是关于物体的可知度的信息,因此知觉发展与注意发展几乎是同义词。
123.答案B
解析弗洛伊德认为,产生神经病焦虑的原因是由于性的节制。
124.答案B
解析人类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和适应性,儿童在关键期内可以学习,而超过关键期,经过足时足量的刺激也能达到或接近这一学习水平。
125.答案B
解析尽管人们普遍承认关键期在神经系统发展中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在学习和心理发展中一定有对应的效应。
126.答案B
解析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
127.答案B
解析最外层的文化环境属宏观系统,虽然离儿童的直接经验最远,但对儿童的发展影响却是最深远。
128.答案A
解析格塞尔认为发展本身就是一个行为模式不断演变的过程。
129.答案B
解析维果茨基认为,低级心理机能与高级心理机能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路线的产物,但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这两种不同的心理机能是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
130.答案B
解析年龄本身不是发展变化的原因,但它是一个便于观察和把握的人为的、形式的指标。
131.答案A
解析由于婴儿行为系统的建立是一个有次序的过程,因此其正常行为模式也是成熟的指标,它的出现是与年龄对应的有序过程。
132.答案A
解析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力比多的发展,包括了口唇期、肛门期和生殖期的发展,旨在产生快感。
133.答案B
解析复杂的低级心理机能指动作思维。
134.答案B
解析婴儿的气质特点与母亲的照看方式相互作用,决定了婴儿的依恋模式。
135.答案B
解析理由:成熟意味着儿童能控制自己,而非依靠外界的压力控制自己。
136.答案A
解析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它处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一方面产生于本我,一方面连接现实。
137.答案B
解析格赛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的时间表。
138.答案A
解析教学应该超前于发展并引导发展,从而填补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与他们潜在发展水平间的鸿沟,才能促进儿童发展。
139.答案B
解析一切高级心理机能都是将符号使用作为导向和掌握心理过程的主要手段而包括在自己的结构里,而且是作为全过程里的中心和主要的部分
140.答案A
解析理由:高级心理机能最初都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以外部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内化为内部的智力动作。教育在于推动和促进内化。
141.答案B
解析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的心理冲突是一切神经症的根源,而一切神经症的核心便是焦虑。霍妮则认为儿童的基本焦虑来自人际关系的困扰。
142.答案A
解析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建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基础之上。
143.答案思明是个比较好动的小男孩,喜欢看动画片《西游记》,但他常常不按老师的“规矩”行事,他的评比栏上没有一颗星星。这天,老师上课的内容是童谣《西游记》,思明听得特别认真,边学童谣边做里边角色的动作。当张老师邀请小朋友来表演这首童谣时,思明立即跑上来,说:“老师,我来,我来!”张老师示意大家坐端正,说:“谁坐好了就请谁来。”思明立马坐正举手,他的身子有些前倾,手举得比别人都高,眼神急切。他获得了张老师的允许,表演得很生动。张老师立即表扬他:“今天思明小朋友学得可认真啦,他的表演也很生动,还学会了举手示意,真棒!我要奖励他一颗学习之星,大家为他鼓掌!”思明从张老师手中接过星星,小心地贴在评比栏上自己的名字后面。这是他第一次得到“学习之星”。一直到该活动结束,他都积极地参与表演,并遵守了规则。结合强化原理,分析上述案例中张老师如何塑造思明的良好行为习惯。
(l)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都是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如果行为的结果受到强化,行为的出现概率就会增加。基于此原理,良好行为的建立就应该运用强化的原理,激励儿童逐步学习社会所认同的行为方式。(3分)(2)基于该原理的表扬或奖励,被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认为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也有人认为,奖励是教给儿童在特定的环境中,什么是适宜行为的最快捷和最有效的方法。而行为代币法则是塑造孩子行为的重要方法。(3分)(3)上述案例中的幼儿平常不易遵守班级活动规则,在偶然活动中,受兴趣的驱使而主动参与活动,在老师的提示下遵守了活动的规则,并即刻获得了代币“学习之星”。这是一次有效的运用代币的及时强化。(2分)(4)当幼儿表现出所要强化的行为之后,教师立即给予代币,并向幼儿陈述给予代币的理由,让这名幼儿清楚地看到了代币与行为之间的直接联系,从而促进该行为的出现。同时,教师对该幼儿的评价是具体的,包括“学得认真、表演生动、举手示意”三个方面的内容,这让幼儿清楚地理解了在学习活动中应该坚持的良好行为。(2分)。
144.答案
(1)学习从属于主体的发展水平,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决定着当前学习的效果。(2)知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主体获得的知识源于主体的认知结构与客体的,同型关系。(3)早期教育应该着眼于发展儿童主动活动,其重要任务是促进认知发展。(4)结合实际进行阐述。
145.答案
(l)精神分析学说最突出的贡献是发现了童年经验对个体人格发展和情绪健康的重要性。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儿童自我的重要机能,具有自我治疗和自我教育的功能,因此幼儿园教学强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遵循快乐原则,自由选择、自愿参与,重过程而不重结果,儿童在游戏中能感受不同内容、规则,体验游戏的自然结果,从而帮助儿童控制情绪、疏导压力,积累互动经验,不断平衡内心欲望和外部规则。(2分)(2)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不能忽视儿童的生理需要,并强调在不同阶段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1分)(3)精神分析学说重视经验和体验,生动快乐,快乐充实而有安全感的童年对人以后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1分)
146.答案
(1)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创始人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2)基于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只要仔细观察和分析某种行为产生、发展的外部环境,就能够发现相关的环境要素;同时创造适宜环境,提供恰当刺激,可以塑造和修正行为。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是幼儿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营造什么样的环境和氛围,会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适宜的学习环境,对儿童知识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甚至是品格的养成,都能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3)举例说明。
147.答案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开拓了心理学新的研究范围,强调潜意识在心理学中的重要地位。(1分)(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推动了对儿童早期经验的研究和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建立,(1分)认为生命的最初几年是形成人格的最重要的阶段:个体的发展包含在性欲心理的阶段之中。(1分)(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研究方法极大的丰富了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如自由联想、精神分析的暗示法和移情法。(1分)
148.答案
(1)动作能;(1分)(2)应物能;(1分)(3)语言能;(1分)(4)应人能。(1分)
149.答案美术活动结束后,当我在众多“杂乱无章”的作品中看到洋洋整洁、有序的画时,我为洋洋流畅的笔触而感动,他画每一步都是那么认真。但与此同时,我也为洋洋规矩的构图而担心,他的作业中透露出这个年龄的孩子不该有的拘谨。此外,我还发现在洋洋会画的那几样东西都画过之后,每次画新东西时他便说:“老师,我不会画。”这是为什么?我和洋洋妈妈进行了交流。原来洋洋小时候,妈妈就教他画人物、太阳等。“今天我们来画小宝宝,先画圆圆的脑袋,再画他的头发、眼睛、鼻子……”“看妈妈怎么画的,先画一个圆,旁边再画短线条做光芒。”“洋洋,你怎么将太阳涂成蓝色了,太阳应该是红色或黄色的。来,妈妈教你涂。”洋洋在妈妈的指导下果然越画越像,可是,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却被扼杀了。他已经习惯于成人教他怎么画,他就怎么画,一旦让他画以前没有画过的东西,他就不知道如何下笔。请运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分析案例中幼儿的绘画特点和家长的教育方式。
(1)幼儿绘画过程是幼儿用视觉符号表达内心所想、所感,反映了幼儿对外部世界进行观察与思考的过程,是儿童的一种自然发现。该案例中的妈妈对洋洋绘画过程进行不当指导,通过语言传递着成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限制了洋洋的思维,扼杀了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导致了儿童不会画。这暴露出成人对儿童语言与思维发展等关系的错误认识。(2)皮亚杰认为思维源于动作,语言源于社会学习,思维是从个体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中抽经出来的,面语言产生于经验,两者是异源的。(3)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为思维服务的,个体的思维水平决定着语言的发展水平,该案例中的妈妈过分重视语言的作用,而忽视了幼儿的直观行动思维和其具体形象思维,使洋洋的绘画过程变成了执行妈妈语言指令的过程,约束了孩子对美的感受以及表现美的意识与能力。(4)幼儿的思维是在各种探索行为中得到发展,成人过度使用语言去引导孩子的表达方式,以致孩子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从而限制了儿童的内部智慧发展。(5)因此,成人应更多地鼓励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世界,寻求答案,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在感受和眼中的客观世界,才能使思维得到良好发展。
150.答案张老师新接手的大班上有些孩子不敢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他们常常表现出双臂夹紧、身体僵硬、揪自己的衣角等行为与神态。张老师了解到是因为以前幼儿的表现和展示机会较少,许多幼儿羞于当众表达。因此,计划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通过前期的故事会、才艺表演等形式的锻炼,孩子们已经摆脱了羞涩和胆怯,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讲述,更不满足于只在班级小圈子里的表现,他们希望能表演故事,并得到更多观众的支持、帮助。于是,一个新的创意一一“家园联谊故事表演会”诞生了。有了创意后,张老师便和孩子们一起来做策划和准备工作:准备新故事、制作宣传海报、设计邀请函、征集家长意见、商讨会场布置、确定人员分工……在大家精心策划下,故事表演会如期举行。整个活动过程中到处可以看到忙碌的身影,接待的、摄影摄像的、计分的、主持的……所有任务都由孩子和家长承担,他们各司其职,忙而不乱。“演员”更是不负众望,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孩子的表现得到了大家充分肯定。故事表演会结束后,园长给孩子们颁发了奖状,有最佳表演奖、最佳选题奖、最佳设计奖,还有最佳制作奖、最佳进步奖等。孩子们激动万分,而园长发表的活动感言和“快乐生活、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真心祝愿,更使在场的所有人感动不已。在故事表演会上,孩子是活动的主人,他们主动、自然、自信,学会了共同协商、探索,不怕困难,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总之,故事表演会使孩子们充满了阳光、充满了自信。结合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分析上述案例中教师是如何创设丰富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1)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创始人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2分)基于该理论,只要仔细观察和分析某种行为产生、发展的外部环境,就能够发现相关的环境要素;同时创造适宜环境,提供恰当刺激,可以塑造和修正行为。(2分)(2)幼儿园是儿童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之一。幼儿园营造什么样的环境和氛围,会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适宜的环境,对儿童知识的学习、行为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小学来客来访登记制度范本(二篇)
- 2024年小学德育个人工作总结(二篇)
- 2024年小学六年级班务工作计划例文(二篇)
- 青岛市黄岛区风光互补路灯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4年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格式范文(二篇)
- 2024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范例(二篇)
- 2024年医院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文(二篇)
- 2024年厂房仓库租赁合同格式范文(二篇)
- 2024年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制度(二篇)
- 2024年商铺转让合同协议范本(四篇)
- 象棋社团活动教案小学象棋社团活动教案
- 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课件(共53张PPT)
- 罪犯的权利与义务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集体备课;定稿)
- 四年级上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复习ppt课件
- 公司安全生产检查表格
- 印尼语常用语
- 家具厂首件检验记录表
- 用叔碳酸乙烯酯改性地丙烯酸乳液聚合物
- 可自动多级标题编号的报告word模板
- 生产与运作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