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第五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第五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第五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第五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湖南省郴州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7小题,20分)

1.(2024七下·郴州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①____(A.suíB.suǐ)所在。五四运动超越并继承了传统的家国情怀。回首百年,一群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的新青年,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之路,一路③____(A.披荆斩棘B.披星戴月);平均年龄只有22岁的红军队伍,在长征路上闯关夺隘、力挽狂lán②____(A.斓B.澜);年轻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持续奋斗、埋头攻关,托举新时代科技梦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代青年是同时代共同进步的一代。既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④____(A.承受B.承载)着伟大的时代使命。在这样一个好时代,青年更应该不负时光,努力奋斗。____。当青年的梦想与时代同频共振。奏响的就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2)从文中括号中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③④两处。(只填序号)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在文中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②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③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

A.②①③B.②③①C.①②③D.③②①

2.(2024七下·郴州期中)小语用归类法复习文学常识,以下说法哪项有误?()

A.邓稼先、闻一多、鲁迅、吕蒙都是行动巨人,或为强国,或为学术、革命,或为提高自身修养,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B.与第一单元写杰出人物不同,本册第三单元写的都是小人物,展现小人物平凡卑微却质朴善良的品质。

C.“铭”和“说"都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铭”多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说"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是偏重于抒情的一种文体。

D.《黄河颂》和土地的誓言的抒情方式更偏直接抒情,《老山界》则偏向间接抒情。

3.(2024七下·郴州期中)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家是一首多味的诗,身在远方的人,乡情常常会在某一瞬间漫上心头。李白在深夜听着远处飘来的别离之曲,不禁吟叹“___,___”;岑参远赴边塞,途中望乡,双眼垂泪,一句“___,___”,让人动容;花木兰代父从军奔赴沙场,“___,___”,黄河奔腾的水声勾起少女心中对家人的不舍与孤独。

4.(2024七下·郴州期中)综合性学习

百善孝为先。学校正在开展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句子,不符合“孝亲敬老”主题的一项是()

A.父兮生我,母兮鞠我。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D.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2)相比于传统的“孝”,“0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发现的两个新特点。

材料一: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他们"。

材料二: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的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特点一:___。

特点二:___。

二、阅读与理解(共50分)

(2024七下·郴州期中)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①制毒龙②。

【注释】①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②毒龙:指世俗欲念。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说明诗人是初次造访,并不知道香积寺的确切位置,但面对人迹罕至的云峰,正激发了诗人探访古寺的兴致。这一起语凭空而出,凸显古寺的幽远与神秘。

B.诗中描写的“钟声”与“泉声"打破了静谧清幽的气氛,与“古木无人径”和“日色冷青松"的寂静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觉得精神一振。

C.这首诗的前六句纯乎写景,然无一处不透露诗人“晚年惟好静”的情趣。诗人通过对古寺周围景物的描写,使得寻幽访胜和体悟禅理两方面完美契合,从而成为其山水诗的名篇之一。

D.全诗采用了由远到近,由景入情的写法,从“入云峰"到“空潭曲”逐步接近香积寺,这中间过渡毫无痕迹,浑然天成。

6.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颈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024七下·郴州期中)文言文阅读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有狱②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③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④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选自《源溪学案》)

【注释】①任:推荐。②狱:案件③手版:笏(hà)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④仕:指做官。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亵玩②亭亭净植③有狱久不决。

8.下列各项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B.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C.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D.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9.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10.乙文叙述了周敦颐哪两件事?请结合这两件事说说周敦颐是个什么样的人。

(2024七下·郴州期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①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②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③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④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摘自《经典国学》,有改动)

材料二:由某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颁奖词:

这些荣获2013年“最美孝心少年"称号的孩子,他们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他们都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照顾家人的重任,有些孩子的付出甚至远远超出了成人所能承受……当我们被少年们的孝行感动时,再回过头来看看身边自己的孩子,他们是否感激你的关爱?是否懂得帮你分忧?对你的态度是否友善……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孝心缺失是一个社会的典型问题,孩子孝心的缺失,导致他们对人对事都冷酷无情。若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孩子,就赶快从孩子幼年抓起,对他进行孝心教育吧!

材料三:中学生与父母关系的调查表

项目知道父母生日知道家庭收入外出给父母打招呼主动做家务不与父母顶嘴与父母谈心吃饭为父母夹菜

肯定35%10%60%10%30%5%5%

否定65%90%40%80%70%70%90%

从不10%25%5%

材料四:天津市对多所学校中学生进行有关“孝心”的校园调查显示,九成学生认为“只要好好学习,考高分就是孝敬父母”,不少受访学生坦言,他们并不觉得记住长辈生日。帮父母做饭就是孝心的体现,负责调查的教师称,孩子对考好成绩就是“孝心”的理解,反映出目前中学生对“孝心"的理解和执行有偏差,中国传统孝道迷失在考分红榜之下。“孝心”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的缺失,主要体现在长幼失序、德智失序、育孝失力。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孩子吃完饭,将碗筷往桌上一扔便匆匆离席,从不帮忙收拾饭桌;孩子身体稍有不适,父母便急前忙后,父母生病,孩子却抱怨爸妈不能像往常一样照顾他……我们的孩子脾气越来越臭,只知索取,不知感恩;只享受被爱,不知要担负责任,天津市中小学德育协会专家组成员魏永田表示,孝心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集体的基础,针对独生子女的“孝心"教育迫在眉睫,全社会应给予“孝心”教育更多的关注。

(选自互联网)

11.根据材料三写出你的一条调查结论。

12.下列选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孝心"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的缺失,主要体现在长幼失序、德智失序、育孝失力。

B.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孝心缺失是一个社会的典型问题。孩子孝心的缺失,导致他们对人对事都冷酷无情。

C.虽然考分红榜之下的孝道有其合理性,但少数中学生不关心家庭和父母的现象也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D.孝心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集体的基础。“孝心”教育迫在眉睫,全社会都应给予更多关注。

13.综合以上材料,请对学校校长提出两条你对孝心教育的建议。

(2024七下·郴州期中)文学作品阅读

学习完第三单元关于“小人物"的故事后,老师找了以下拓展材料进行阅读,请阅读完后回答问题。

我写的每个人都与她有关

林特特

①一个朋友问我,在你的人生中,有没有在特别关键的时刻,做对了关键的决策?我想了想,想起高二暑假的事。

②高二暑假,我家刚搬家,新小区电压不稳,经常停电。停电时,如果我想看书,就得点煤油灯。煤烟会把墙熏黑,因此,我只能去贴满瓷砖的厨房看,经常会看到下半夜。我看的是数学书,然而,我并不爱数学。

③我的所谓关键决策就是这件事,在那个暑假前,我的成绩一塌糊涂。

④那个暑假发生的事,而今多已模糊。我只记得,暑假前公布成绩,我的数学是29分,满分150。暑假开始,有一次大规模的补课,我借后座男生的作业抄,他只有一个得数,问他过程,他当着很多人的面笑:“还是不要说了吧,说了你也听不懂。”

⑤那就是少女的至暗时刻。直到今天我都记得那一瞬间的难堪、崩塌、自卑、惭愧、被羞辱、无能为力、无法反驳。我痛哭了一场。

⑥之后,我认真研究了如何让以上感觉都消失,答案是你得自己强大,把被看不起的事做好。那么,做好后呢?就结束了吗?似乎也不是。我忽然意识到,我要为将来做打算了。我妈是会计,我在家拿一张我妈用废的增值税表的背面列我未来能做的事,结果发现每一件事都要通过高等教育才能实现。

⑦我又分析了我的成绩,偏科严重的我在分科后,其实只有数学是要解决的最核心问题。怎么解决呢?我根本看不懂数学书,但是我记性好,把它们全部背过,或许就能懂?凭直觉,我决定这么做。没人告诉我对不对,而我也不会告诉任何人。

⑧我在厨房的煤油灯下一夜一夜一页一页抄数学书时,其实不太肯定能有什么效果,但那是我能想到、能做到的唯一办法。而我所在的高中,好几年没出过文科本科生了。无论是环境,还是自己,看起来上大学的机会都渺茫。

⑨我一会儿小声对自己说“没问题”,一会儿又冒出一个声音“怎么可能”。一会儿流泪,一会儿流汗。

⑩事实上,暑假过后,当我把那六本数学书背完,我发现我的方法没错,所有题目其实都是例题变化、组装而成。

新学期开始,我的数学已经能及格了,之后的强化、练习,让我在高考数学中得到118分,比前一年分科时的摸底考试多了近90分。

以上就是奇迹的全部,我本科只上了一所普通师范院校,但那是基础薄弱的我的全力呈现。命运是公平的,没有更多奇迹,也不会辜负每一分努力,对此结果,我已感恩戴德。

“这就是我在关键时刻的关键决策,"我总结道,“在背数学书并验证方法有效的过程中,自己琢磨、自己判断、自己执行、自我鼓励,磨炼意志的同时,我不太相信别人告诉我的办法,从此,我首先相信自己。”

“这件事对你还有其他影响吗?"朋友既唏嘘又好奇。

“其他影响?”我陷入深深的思考。

是的,还有其他影响。走入职场后,每当我受了委屈,晚上回家就靠写作疗愈伤痕。每当觉得熬不过去,我都会拍拍自己的肩:怕什么,谁能默写六本数学书?没有比那更难的事吧?你一定能挺过去。

后来,我生命中一个很重要的人,在彼此失散多年后,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我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到高考前背数学书的过往,他搜索我的笔名,找到我,恢复联系——可见有类似故事的人不多,它成了我的印记、标签、联络暗号。

我忘不了那个少女。

那个夏天,她擦着汗,摇着扇,做一件不知道能不能成,但必须要做成的事。煤油灯下,她的脸和正弦、余弦、增值税表在一起,成为我刻骨铭心的画面。日后,我以写作为生,我永远在写小人物,写平凡的女孩如何追逐梦想,我写的每个人都和她有关,她成了我写作的母题。

我至今感激她。她让我觉得我做过一件很牛的事。

(选自《青年文摘》,有改动)

14.阅读文章④-段,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痛哭一场——研究分析,找到方法——(),坚定执行——(),相信自己

15.选文中第①段和第段两次写到朋友的提问,写朋友的提问有何作用?

16.请结合语境,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我在厨房的煤油灯下一夜一夜一页一页抄数学书时,其实不太肯定能有什么效果,但那是我能想到、能做到的唯一办法。(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加点词的妙处)

②那个夏天,她擦着汗,摇着扇,做一件不知道能不能成,但必须要做成的事。(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17.怎样理解第⑤段画线句“那就是少女的至暗时刻"中“至暗时刻”的含义?人生难免经历某种“至暗时刻”,请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链接材料】作家韩少功如此评价史铁生:“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一座文学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一种千万人心痛的温暖,让人们在瞬息中触摸永恒,在微粒中进入广远,在艰难和痛苦中却打心眼里宽厚地微笑。”

(2024七下·郴州期中)名著阅读

七一班同学共读一本书,读后对文中两段文字进行了分析,你也来试试吧。

【材料一】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他不能再等了。原来的计划是买辆最完全最新式最可心的车,现在只好按着一百块钱说了。不能再等;万一出点什么事再丢失几块呢!恰巧有辆刚打好的车(定作而没钱取货的)跟他所期望的车差不甚多;本来值一百多,可是因为定钱放弃了,车铺愿意少要一点。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

【材料二】“动手没你的,我先告诉你,外边还有一大帮人呢!快着,拿钱!我看面子,你别不知好歹!”孙侦探的眼神非常的难看了。“我招谁惹谁了?!"祥子带着哭音,说完又坐在床沿上。“你谁也没招;就是碰在点儿上了!人就是得胎里富,咱们都是底儿上的。什么也甭再说了!”孙侦探摇了摇头,似有无限的感慨。“得了,自当是我委屈了你,别再磨烦了!"祥子又想了会儿,没办法。他的手哆嗦着,把闷葫芦罐儿从被子里掏了出来。“我看看!”孙侦探笑了,一把将瓦罐接过来,往墙上一碰。祥子看着那些钱洒在地上,心要裂开。

18.请为下边情节选择正确的选项。

三起三落

祥子奋斗三年攒够钱买车;①____;

②____;孙侦探骗抢光祥子的买车钱;

③____;④____。

A结婚后虎妞给祥子买了车;B祥子的车被大兵抢走;

C为给虎妞办丧事卖了车;D卖了骆驼努力攒钱。

19.小文发现两则材料中,都有一个词“哆嗦”,这两个词内涵是不同的,请你为两个“哆嗦”各写一段批注,帮助小文解惑。

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批注1:

祥子又想了会儿,没办法。他的手哆嗦着,把闷葫芦罐儿从被子里掏了出来。批注2:

三、写作(50分)

20.(2024七下·郴州期中)生活中有许多被忽略的细节,当你用心观察、认真感受,就会发现他(她)有着和你印象中完全不同的一面。

请你以“我从未发现,你是如此▲”为题,补全题目,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B;B

(2)A;B

(3)五四运动继承并超越了传统的家国情怀

(4)A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词语的使用(搭配);语言连贯;语序不当

【解析】【分析】(1)精髓的“髓"读作“suǐ”。“力挽狂lán"写作“力挽狂澜”,意指巨大的波浪,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2)③“披荆斩棘"形容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困难,与文中描述的“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的新青年,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之路”的情境相符,表示他们在困难中前行,清除一切障碍。④“承载"表示承受、装载,用于描述当代青年不仅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还肩负着伟大的时代使命,即他们不仅要发展自己,还要承担起时代的重任。而“承受”一词更多用于表示接受某种压力或困难,与文中的语境不完全吻合。

(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画横线的句子“超越并继承"语序不当,应先“继承”后“超越"。

(4)本题考查语句衔接。②“同人民一起奋斗”承接上文“青年更应该不负时光,努力奋斗”,应放在首位;①紧承②谈同人民一起前进的意义,③“同人民一起梦想”中的“梦想"与下文“青年的梦想”相衔接,应放在最后,故依次为:②①③。

故答案为:(1)B;B;(2)A;B;(3)五四运动继承并超越了传统的家国情怀;(4)A

【点评】(1)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能力。选词填空,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4)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题,关键是要抓住对应关系,抓住能体现这种对应关系的语境中的关键词与选项中的关键词。抓住了这个关系,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做好此类题目,要求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话题的统一。2、符合时间、空间或逻辑等顺序。3、考虑语句对应、词语的照应。4、保持情景统一、音节和谐。

2.【答案】C

【知识点】其他常识;名人事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ABD.正确;

C.“说”是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通常是借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见解,并非偏重于抒情的文体。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3.【答案】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柳、园、漫、袖、溅。

故答案为: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4.【答案】(1)D

(2)直接表达对父母的爱;善于与父母沟通交流

【知识点】主题活动;理解概括材料主要内容

【解析】【分析】(1)A.“父兮生我,母兮鞠我”的意思是爹爹呀你生下我,娘呀你喂养我。所以,我们应该孝敬父母。符合“孝亲敬老"主题;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符合“孝亲敬老"主题;

C.“老吾老以人之老”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符合“孝亲敬老"主题;

D.“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意思是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晖照样可以映红满天。比喻老当益壮,老有所为,积极进取。不符合“孝亲敬老"主题。

(2)本题考查提炼与概括。①空,依据“材料一”中的“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可知,“00后”孝顺的方式比较直接。②空,依据材料二“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八卦"可以概括为:“00后”孝顺的方式是与父母沟通交流。

故答案为:(1)D;(2)直接表达对父母的爱;善于与父母沟通交流

【点评】(1)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解答句子理解的试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情感分析、区位分析、主旨分析、修辞分析。

(2)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答案】5.B

6.“诗眼"分别是“咽”“冷"。“咽”是“幽咽"呜咽”的意思,“冷"是“寒冷”之意。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色(意境)。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生活杂感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作答,如从诗歌遣词用句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从修辞的角度、抒情的方法、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作答时只要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的特点完成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品味语言特色中的“炼字"型。解答此类题目时基本思路应首先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意思(字面意思和实质意思)或该字(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最后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情感。

5.ACD.正确;

B.诗中描写的“钟声”与“泉声"非但没有冲淡整个环境的平静,反而增添了深山丛林的僻静之感。这就是通常所讲的“鸟鸣山更幽”的境界。采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衬托环境的幽静,并非打破静谧清幽的气氛。

故答案为:B

6.诗歌中的“诗眼"往往是诗歌中运用精当的动词、形容词。本诗中,“咽”字在这里下得极为准确、生动,“咽"在这里用来形容泉水流经高高低低的岩石时发出的声音,仿佛泉水在艰难地穿石而过,声音低沉而幽咽。这个字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泉水声的特点,还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力和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幽静、深邃而略带凄清的氛围。这种氛围与诗人探寻香积寺的心境相契合,表现出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冷”用来形容日光照在青松上的感觉,并不是指真正的温度低,而是一种视觉和心理上的感受。青松本就给人一种坚韧、挺拔的印象,而日光透过松针洒在地上,却因为周围环境的清冷而显得“冷"了起来。这个字不仅描绘了日光与青松之间的色彩对比和光影效果,还通过色彩的冷暖变化,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而又略带孤寂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禅意的追求相呼应,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主题。故答案为:“诗眼”分别是“咽"冷”。“咽"是“幽咽”“呜咽"的意思,“冷”是“寒冷"之意。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色(意境)。

【答案】7.亲近而不庄重;耸立的样子;判决,决断

8.A

9.①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②王逵是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有人敢和他争辩。

10.一次审讯立断久不能决的案件;不惜得罪上司,勇救按法不当死的因犯。才智过人,善于断案;为人正直,刚正不阿。

【知识点】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4)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

【甲】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则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只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可以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人很多了!

【乙】

周敦颐,字茂叔,是道州营道县人,因为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很久都得不到解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了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说:“老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参军。有个囚犯按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人敢和他争辩,周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周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

7.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翻译。①句意:轻慢地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②句意:高高地挺立,洁净地生长。亭亭:耸立的样子;③句意:有案件长久以来没有得到判决或解决。决:判决,决断。

故答案为:亲近而不庄重;耸立的样子;判决,决断

8.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有狱久不决”是一个主谓结构,“有狱"是主语,表示存在案件,“久不决”是谓语,说明案件长时间没有判决。“敦颐至"是主谓结构,“敦颐”是主语,“至"是谓语,即周敦颐到来。“一讯立辨”也是主谓结构,“一讯"是主语,表示一次审讯,“立辨”是谓语,意思是立刻分辨清楚。

故答案为:A

9.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①重点词语:“莲之爱"指对莲花的喜爱;“同予者”即像我一样的人;“何人"意为什么人。②重点词语:“酷悍吏”指残酷凶悍的官吏;“众"指大家;“莫敢争”即没人敢争辩。故答案为:①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②王逵是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有人敢和他争辩。

10.乙文叙述了周敦颐的两件事:速断久悬之案:周敦颐刚到分宁县担任主簿时,面对一个长期未能解决的案件,他仅通过一次审讯就迅速而准确地作出了判决。这一事件展示了周敦颐的聪明才智、明察秋毫以及果断的决策能力。同时,也体现了他作为官员的公正无私和高效执行力,赢得了当地人的高度赞誉,连老练的官吏都自愧不如。勇争不当死囚:当转运使王逵想要对一名依法不应处死的囚犯加重刑罚时,面对王逵这位以残酷凶悍著称的官吏,众人皆不敢出声反对。然而,周敦颐却独自站出来与王逵争辩,坚持正义。在争辩无果,甚至面临被罢官的风险时,他毅然决然地表示不愿为了取悦上司而杀人,展现了他坚守原则、不畏强权的高尚品质。最终,王逵被他的正义感所打动,囚犯也因此得以免罪。结合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周敦颐是一个才智过人、公正无私、果断干练、坚守原则、不畏强权的人。他作为官员,不仅具备卓越的行政能力,更有着深厚的道德操守和正义感,是历史上值得敬仰的清廉官员之一。故答案为:一次审讯立断久不能决的案件;不惜得罪上司,勇救按法不当死的因犯。才智过人,善于断案;为人正直,刚正不阿。

【答案】11.大多数中学生不关心家庭和父母。

12.C

13.校应多开展感恩教育课程,让学生懂得感谢父母,关心父母。学校应该多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比如黑板报比赛,读书活动,摄影比赛等。学校可以将感恩教育纳入学生综合评定的范畴,学校可以树立孝敬父母长辈的典型

【知识点】图表信息;理解概括材料主要内容;启示、感悟、建议类;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时要仔细观察材料中所给出的图表,找出图表中的规律以及所揭示的实际问题。由于图文转换大多属于说明文的范畴,表述过程中应注意用词的准确、严密。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选项涉及的内容,在文中找到对应的语句将信息进行比较,判断正误。

(3)本题考查结合材料谈自己的看法。解答时应在充分把握各个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灵活的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文本材料的知识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同时在表述中应做到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11.中学生普遍缺乏对父母日常生活及情感的关注和参与,尤其是在了解家庭收入、主动承担家务、与父母深入谈心以及表达关爱(如为父母夹菜)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同时,大部分学生在外出时能够给父母打招呼,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未能做到不与父母顶嘴,显示出在沟通方式上的改进空间。故答案为:大多数中学生不关心家庭和父母。

12.ABD.正确;

C.有误,“虽然考分红榜之下的孝道有其合理性"无中生有,原文中提到的是“中国传统孝道迷失在考分红榜之下”,并没有提到其有合理性。

故答案为:C

13.上述材料中,都讲述了孝心的重要性,孝心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集体的基础。“孝心"教育迫在眉睫,全社会都应给予更多关注。而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孝心”教育势在必行。孝心教育要从小抓起,常抓不懈。学校可以搜集社会上或本校中能体现孝心的典型事例来宣传,还可以不定期地给学生布置一些家务活动作为一项家庭作业来完成。

故答案为:校应多开展感恩教育课程,让学生懂得感谢父母,关心父母。学校应该多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比如黑板报比赛,读书活动,摄影比赛等。学校可以将感恩教育纳入学生综合评定的范畴,学校可以树立孝敬父母长辈的典型

【答案】14.遭到嘲笑;抄书背书;成绩进步

15.朋友的第一次提问,引出下文“我"对关键决策的回忆;朋友的第二次提问既承接上文,又引出下文我的反思:那年夏天自我激励,磨炼意志的事情对我一生的重大影响。两次提问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使文章前后衔接自然,避免了行文的平铺直叙,构思巧妙。

16.①运用叠词/量词的重复运用,“一夜一夜”写出我抄书时间之长;“一页一页"写出我抄书内容之多,突出我的刻苦和执着。②这一句运用了动作描写,“擦”“摇"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学习的辛苦勤奋,写出“我”坚持不懈的恒心与毅力。

17.人生的“至暗时刻"就是最痛苦最困难的时刻,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这样的“至暗时刻”。文中的“我"通过背记6本数学书,走出了自己的“至暗时刻”,找到了自信。这让我们明白:第一,遇到“至暗时刻”,悲观失望是没有用的,要想尽办法充实自己,强大自己,才能走出“至暗时刻”。第二,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找到方法后,一定要坚持不懈的去执行,只有坚持,才能最终走出低谷。史铁生双腿瘫痪后,失去了健康和前途,但他通过写作走出了自己的至暗时刻,这让我们明白:要泰然直面人生中的疾苦,不沉溺在痛苦中,用乐观的态度找寻自己的人生价值。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梳理、概括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2)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来分析。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4)本题考查阅读感悟与观点的表达。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阐述出充足的理由就可以。

14.阅读④~段,梳理情节,根据提示“痛哭一场"判断是第④-⑤段,由第④段中“问他过程,他当着很多人的面笑:’还是不要说了吧,说了你也听不懂。’”可知,“我"痛哭的原因是遭到了他的嘲笑,概括为四个字为:遭到嘲笑;根据提示“找到方法”判断是第⑥-⑦段,写我研究分析将来的出路,发现“我"必须学好数学,“我”决定利用记性好的特点背数学书,据此归纳为“研究分析,找到方法";根据提示“坚定执行”是第⑧-⑨段,由第⑧段“我在厨房的煤油灯下一夜一夜一页一页抄数学书时,其实不太肯定能有什么效果,但那是我能想到、能做到的唯一办法"的内容可知,“我”找到了方法一一抄书背书,并要求自己坚持执行下去,即概括为:抄书背书,坚定执行;根据提示“相信自己"可知为第⑩-段的内容,写“我”抄背六本数学书后取得的效果,归纳为:成绩进步,相信自己。

故答案为:遭到嘲笑;抄书背书;成绩进步

15.引发叙述,引出主题:第一段中朋友的提问“在你的人生中,有没有在特别关键的时刻,做对了关键的决策?"直接引出了作者对自己高二暑假关键决策的回忆,从而展开整个故事的叙述。这种提问方式巧妙地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想要了解作者所经历的“关键决策”是什么。推动情节发展:第段中,当作者讲述完自己的经历后,朋友再次提问“这件事对你还有其他影响吗?"这一提问不仅让作者有机会进一步深入思考和反思这段经历对自己的长远影响,同时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继续发展,使得文章结构更加紧凑,层次分明。强化主题,深化情感:通过两次提问,作者不仅讲述了自己高二暑假的关键决策及其直接影响(数学成绩的提升),还进一步探讨了这一经历对自己后续生活、工作和写作产生的深远影响。这种层层递进的方式,不仅强化了文章的主题——即个人努力和自我相信的重要性,也深化了作者对那段经历的感激之情和对自我的肯定。增加互动性,拉近与读者的距离:通过模拟对话的形式,作者仿佛在与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亲切自然的叙述方式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波动和心路历程,从而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故答案为:朋友的第一次提问,引出下文“我”对关键决策的回忆;朋友的第二次提问既承接上文,又引出下文我的反思:那年夏天自我激励,磨炼意志的事情对我一生的重大影响。两次提问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使文章前后衔接自然,避免了行文的平铺直叙,构思巧妙。

16.本题考查词语的的赏析。①“我在厨房的煤油灯下一夜一夜一页一页抄数学书时,其实不太肯定能有什么效果,但那是我能想到、能做到的唯一办法":“一夜一夜”、“一页一页"这两个词语通过叠词的使用,强调了时间的连续性和动作的细致性。它们生动地描绘了作者为了提高数学成绩,在煤油灯下长时间、不间断地努力学习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同时,这些词语也反映了作者在面对困难时,没有放弃,而是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去应对,体现了作者自我努力和坚持的精神。②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那个夏天,她擦着汗,摇着扇,做一件不知道能不能成,但必须要做成的事”:这句话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擦着汗"、“摇着扇”,生动地刻画了少女在炎炎夏日里勤奋学习的场景。这些动作不仅展现了少女在艰苦环境下的坚持与努力,还暗示了她内心的坚定与执着——即使面对不确定的结果,也依然要全力以赴去完成。同时,“做一件不知道能不能成,但必须要做成的事"这一心理描写,进一步凸显了少女的决心和勇气,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立体。

故答案为:①运用叠词/量词的重复运用,“一夜一夜”写出我抄书时间之长;“一页一页"写出我抄书内容之多,突出我的刻苦和执着。②这一句运用了动作描写,“擦”“摇"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学习的辛苦勤奋,写出“我”坚持不懈的恒心与毅力。

17.第⑤段画线句“那就是少女的至暗时刻"中的“至暗时刻”,指的是人生中极为艰难、低谷、令人感到极度痛苦和绝望的时刻。在这个特定的语境下,它描述了作者少女时期因身材肥胖而遭受嘲笑和羞辱,导致内心崩溃、自卑、惭愧、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这是一个对她来说极其黑暗、难以承受的时刻。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的“至暗时刻"。重要的是要勇于正视这些困难和挑战,不逃避、不躲藏,而是积极面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如史铁生所展现的,即使在轮椅上度过了漫长的岁月,他依然以至强至尊的姿态站立在文学的高峰上。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遭遇多大的挫折,都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态度,相信自己能够走出困境,迎接更美好的未来。在“至暗时刻”,我们往往会深刻反思自己的不足和错误。这种反省是宝贵的,它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找到改进的方向,促进个人成长和进步。经历过“至暗时刻"后,我们更能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和身边人的关爱。因此,要珍惜眼前的一切,感恩那些在我们困难时给予帮助和支持的人。当我们走出“至暗时刻”后,可以将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分享给他人,传递正能量,帮助他人也走出困境。这样不仅能让自己更加坚强和自信,也能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故答案为:人生的“至暗时刻"就是最痛苦最困难的时刻,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这样的“至暗时刻”。文中的“我"通过背记6本数学书,走出了自己的“至暗时刻”,找到了自信。这让我们明白:第一,遇到“至暗时刻”,悲观失望是没有用的,要想尽办法充实自己,强大自己,才能走出“至暗时刻”。第二,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找到方法后,一定要坚持不懈的去执行,只有坚持,才能最终走出低谷。史铁生双腿瘫痪后,失去了健康和前途,但他通过写作走出了自己的至暗时刻,这让我们明白:要泰然直面人生中的疾苦,不沉溺在痛苦中,用乐观的态度找寻自己的人生价值。

【答案】18.①B;②D;③A;④C

19.批注1:表现出祥子经过三年努力,终于攒够钱,买自己第一辆车时的激动、兴奋心情;批注2:表现出祥子面对孙侦探的敲诈,内心不甘却无能为力的无助与憋屈、悲愤之情。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骆驼祥子》

【解析】【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重要情节及人物的掌握程度。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

18.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祥子的一生经历了“三起三落”,根据原著《骆驼祥子》的内容可知,祥子的三起三落,一起:祥子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通过苦千三年,凑足一百元买了辆新车,这是他的第一次起飞。一落:祥子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他的车被没收,这是他的第一次落败。二起:祥子卖掉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赚钱准备买新车,这是他的第二次起飞。二落:祥子在干包月时,有一次搜捕中,他辛苦赚的钱被孙侦探抢去,这是他的第二次落败。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这是他的第三次起飞。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了车,这是他的第三次落败。祥子的“三起三三落”概括了他一生的坎坷经历,也反映了他在社会底层挣扎求生的艰难。故①落是B祥子的车被大兵抢走;②起是D卖了骆驼努力攒钱;③起是A结婚后虎妞给祥子买了车;④是三落C为给虎妞办丧事卖了车。

故答案为:①B;②D;③A;④C

19.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能力。批注1,根据前文句子“恰巧有辆刚打好的车(定作而没钱取货的)跟他所期望的车差不甚多;本来值一百多,可是因为定钱放弃了,车铺愿意少要一点"可知,“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中的“哆嗦"是祥子买车数钱时的动作描写,哆嗦的手,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祥子此时内心的激动,兴奋之情。批注2,根据上文“我招谁惹谁了!”祥子带着哭音,说完又坐在床沿上。“你谁也没招;就是碰在点儿上了!人就是得胎里富,咱们都是底儿上的。什么也甭再说了!"可知,“没办法。他的手哆嗦着,把闷葫芦罐儿从被子里掏了出来”中的“哆嗦”,描写祥子被孙侦探敲诈时,不得已拿出钱的动作,生动形象描绘出此时祥子内心的痛苦无奈与悲愤。

故答案为:批注1:表现出祥子经过三年努力,终于攒够钱,买自己第一辆车时的激动、兴奋心情;批注2:表现出祥子面对孙侦探的敲诈,内心不甘却无能为力的无助与憋屈、悲愤之情。

20.【答案】【参考例文】

我从未发现,你是如此勇敢

在我的印象中,你总是那个安静、内向,甚至有些怯懦的女孩。我们一起长大,一起上学,一起玩耍,可我似乎从未真正了解过你。

那是一个周末的午后,阳光炽热,蝉鸣刺耳。我们一群小伙伴决定去附近的小山坡探险。小山坡不高,但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也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一路上,大家都兴奋不已,只有你默默地跟在后面,很少说话。我当时还在心里暗自嘀咕:“你总是这么胆小,这样的冒险对你来说可能太难了。”

当我们爬到半山腰时,突然遇到了一条狭窄的小道,旁边是陡峭的悬崖。大家都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前进。就在这时,你却出人意料地站了出来,说:“我先过去看看。"

我惊讶地看着你,心里充满了疑惑和担忧。只见你小心翼翼地踏上小道,一步一步向前挪动,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你的眼神却无比坚定。

终于,你成功地走过了那段险路,然后转身向我们招手,鼓励大家跟上。那一刻,我从未发现,你是如此勇敢。

在你的带领下,我们顺利地到达了山顶。站在山顶上,俯瞰着脚下的风景,我心中对你的认识彻底改变了。

从那以后,每当我再想起你,不再是那个胆小怯懦的形象,而是那个勇敢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身影。我也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

【知识点】记叙文;半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的关键词是“被忽略的细节”“用心观察"不同的一面”,中心话题是通过用心观察和感受被忽略的细节,发现他人不同的一面,体裁为命题记叙性文章。

【题干分析】①材料指出生活中存在被忽略的细节,强调只要用心观察和感受,就能发现他人与印象中不同的特质。这里的“细节"指的是容易被忽视的微小但关键的方面,“不同的一面”意味着与以往认知有差异的性格、品质或行为等。②写作思路:写作中心可以是通过具体事例展现对某人新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写“我从未发现,你是如此善良”,可以先描述对这个人的原有印象,可能是比较冷漠或自私的;然后通过一件具体的事,如他默默帮助困难的同学,展现他善良的一面;重点阐述这件事的经过和自己的心理变化;开头可以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如“在我心中,他一直是个难以接近的人,然而那次经历,让我彻底改变了看法”;事例素材可以选取身边的同学、老师、家人等;结尾应总结升华,如“从那以后,我学会了用心去观察身边的人,不再轻易下结论"。

写作误区:可能会出现对“不同的一面”展现不够充分,或者在叙述事例时过于平铺直叙,缺乏情感的起伏;在详略安排上,可能会把过多笔墨放在原有印象的描述上,而对新发现的重点部分着墨不足。

【立意提取】

1.我从未发现,你是如此坚强;

2.我从未发现,你是如此乐观

【点评】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的能力。半命题作文的写作,补充好题目是最关键的,直接影响我们的写作内容,以及写作思路的打开。确定了写作内容,然后进行立意。在安排文章结构的时候,一定要先列一个简单的提纲,对自己的写作思路进行合理的规划,然后按照提纲进行写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切忌盲人骑瞎马,想到哪写到哪。

1/1湖南省郴州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7小题,20分)

1.(2024七下·郴州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①____(A.suíB.suǐ)所在。五四运动超越并继承了传统的家国情怀。回首百年,一群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的新青年,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之路,一路③____(A.披荆斩棘B.披星戴月);平均年龄只有22岁的红军队伍,在长征路上闯关夺隘、力挽狂lán②____(A.斓B.澜);年轻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持续奋斗、埋头攻关,托举新时代科技梦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代青年是同时代共同进步的一代。既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④____(A.承受B.承载)着伟大的时代使命。在这样一个好时代,青年更应该不负时光,努力奋斗。____。当青年的梦想与时代同频共振。奏响的就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2)从文中括号中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③④两处。(只填序号)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在文中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②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③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

A.②①③B.②③①C.①②③D.③②①

【答案】(1)B;B

(2)A;B

(3)五四运动继承并超越了传统的家国情怀

(4)A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词语的使用(搭配);语言连贯;语序不当

【解析】【分析】(1)精髓的“髓”读作“suǐ"。“力挽狂lán”写作“力挽狂澜”,意指巨大的波浪,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2)③“披荆斩棘”形容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困难,与文中描述的“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的新青年,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之路"的情境相符,表示他们在困难中前行,清除一切障碍。④“承载”表示承受、装载,用于描述当代青年不仅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还肩负着伟大的时代使命,即他们不仅要发展自己,还要承担起时代的重任。而“承受"一词更多用于表示接受某种压力或困难,与文中的语境不完全吻合。

(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画横线的句子“超越并继承”语序不当,应先“继承"后“超越”。

(4)本题考查语句衔接。②“同人民一起奋斗"承接上文“青年更应该不负时光,努力奋斗”,应放在首位;①紧承②谈同人民一起前进的意义,③“同人民一起梦想"中的“梦想”与下文“青年的梦想"相衔接,应放在最后,故依次为:②①③。

故答案为:(1)B;B;(2)A;B;(3)五四运动继承并超越了传统的家国情怀;(4)A

【点评】(1)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能力。选词填空,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4)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题,关键是要抓住对应关系,抓住能体现这种对应关系的语境中的关键词与选项中的关键词。抓住了这个关系,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做好此类题目,要求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话题的统一。2、符合时间、空间或逻辑等顺序。3、考虑语句对应、词语的照应。4、保持情景统一、音节和谐。

2.(2024七下·郴州期中)小语用归类法复习文学常识,以下说法哪项有误?()

A.邓稼先、闻一多、鲁迅、吕蒙都是行动巨人,或为强国,或为学术、革命,或为提高自身修养,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B.与第一单元写杰出人物不同,本册第三单元写的都是小人物,展现小人物平凡卑微却质朴善良的品质。

C.“铭"和“说”都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铭"多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说”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是偏重于抒情的一种文体。

D.《黄河颂》和土地的誓言的抒情方式更偏直接抒情,《老山界》则偏向间接抒情。

【答案】C

【知识点】其他常识;名人事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ABD.正确;

C.“说"是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通常是借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见解,并非偏重于抒情的文体。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3.(2024七下·郴州期中)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家是一首多味的诗,身在远方的人,乡情常常会在某一瞬间漫上心头。李白在深夜听着远处飘来的别离之曲,不禁吟叹“___,___";岑参远赴边塞,途中望乡,双眼垂泪,一句“___,___”,让人动容;花木兰代父从军奔赴沙场,“___,___”,黄河奔腾的水声勾起少女心中对家人的不舍与孤独。

【答案】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柳、园、漫、袖、溅。

故答案为: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4.(2024七下·郴州期中)综合性学习

百善孝为先。学校正在开展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句子,不符合“孝亲敬老"主题的一项是()

A.父兮生我,母兮鞠我。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D.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2)相比于传统的“孝”,“0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发现的两个新特点。

材料一: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他们”。

材料二: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的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特点一:___。

特点二:___。

【答案】(1)D

(2)直接表达对父母的爱;善于与父母沟通交流

【知识点】主题活动;理解概括材料主要内容

【解析】【分析】(1)A.“父兮生我,母兮鞠我"的意思是爹爹呀你生下我,娘呀你喂养我。所以,我们应该孝敬父母。符合“孝亲敬老”主题;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符合“孝亲敬老”主题;

C.“老吾老以人之老"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符合“孝亲敬老”主题;

D.“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意思是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晖照样可以映红满天。比喻老当益壮,老有所为,积极进取。不符合“孝亲敬老”主题。

(2)本题考查提炼与概括。①空,依据“材料一"中的“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可知,“00后"孝顺的方式比较直接。②空,依据材料二“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八卦”可以概括为:“00后"孝顺的方式是与父母沟通交流。

故答案为:(1)D;(2)直接表达对父母的爱;善于与父母沟通交流

【点评】(1)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解答句子理解的试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情感分析、区位分析、主旨分析、修辞分析。

(2)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二、阅读与理解(共50分)

(2024七下·郴州期中)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①制毒龙②。

【注释】①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②毒龙:指世俗欲念。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说明诗人是初次造访,并不知道香积寺的确切位置,但面对人迹罕至的云峰,正激发了诗人探访古寺的兴致。这一起语凭空而出,凸显古寺的幽远与神秘。

B.诗中描写的“钟声”与“泉声"打破了静谧清幽的气氛,与“古木无人径”和“日色冷青松"的寂静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觉得精神一振。

C.这首诗的前六句纯乎写景,然无一处不透露诗人“晚年惟好静”的情趣。诗人通过对古寺周围景物的描写,使得寻幽访胜和体悟禅理两方面完美契合,从而成为其山水诗的名篇之一。

D.全诗采用了由远到近,由景入情的写法,从“入云峰"到“空潭曲”逐步接近香积寺,这中间过渡毫无痕迹,浑然天成。

6.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颈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5.B

6.“诗眼”分别是“咽"冷”。“咽"是“幽咽”“呜咽"的意思,“冷”是“寒冷"之意。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色(意境)。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生活杂感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作答,如从诗歌遣词用句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从修辞的角度、抒情的方法、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作答时只要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的特点完成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品味语言特色中的“炼字”型。解答此类题目时基本思路应首先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意思(字面意思和实质意思)或该字(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最后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情感。

5.ACD.正确;

B.诗中描写的“钟声"与“泉声”非但没有冲淡整个环境的平静,反而增添了深山丛林的僻静之感。这就是通常所讲的“鸟鸣山更幽"的境界。采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衬托环境的幽静,并非打破静谧清幽的气氛。

故答案为:B

6.诗歌中的“诗眼”往往是诗歌中运用精当的动词、形容词。本诗中,“咽"字在这里下得极为准确、生动,“咽”在这里用来形容泉水流经高高低低的岩石时发出的声音,仿佛泉水在艰难地穿石而过,声音低沉而幽咽。这个字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泉水声的特点,还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力和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幽静、深邃而略带凄清的氛围。这种氛围与诗人探寻香积寺的心境相契合,表现出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冷"用来形容日光照在青松上的感觉,并不是指真正的温度低,而是一种视觉和心理上的感受。青松本就给人一种坚韧、挺拔的印象,而日光透过松针洒在地上,却因为周围环境的清冷而显得“冷”了起来。这个字不仅描绘了日光与青松之间的色彩对比和光影效果,还通过色彩的冷暖变化,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而又略带孤寂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禅意的追求相呼应,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主题。故答案为:“诗眼"分别是“咽”“冷"。“咽”是“幽咽"呜咽”的意思,“冷"是“寒冷”之意。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色(意境)。

(2024七下·郴州期中)文言文阅读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有狱②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③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④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选自《源溪学案》)

【注释】①任:推荐。②狱:案件③手版:笏(hà)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④仕:指做官。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亵玩②亭亭净植③有狱久不决。

8.下列各项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B.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C.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D.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9.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10.乙文叙述了周敦颐哪两件事?请结合这两件事说说周敦颐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7.亲近而不庄重;耸立的样子;判决,决断

8.A

9.①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②王逵是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有人敢和他争辩。

10.一次审讯立断久不能决的案件;不惜得罪上司,勇救按法不当死的因犯。才智过人,善于断案;为人正直,刚正不阿。

【知识点】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4)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

【甲】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则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只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可以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人很多了!

【乙】

周敦颐,字茂叔,是道州营道县人,因为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很久都得不到解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了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说:“老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参军。有个囚犯按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人敢和他争辩,周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周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

7.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翻译。①句意:轻慢地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②句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