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才之路】-高中历史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北京东城区高一检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最核心的任务是()A.巩固无产阶级政权 B.恢复发展国民经济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最核心的任务是完成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答案:D2.据《剑桥中国史》记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率每年分别约为3.8%和18.7%。这反映出“一五”计划()A.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B.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C.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D.经济工作中存在着严重冒进倾向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下,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得以改善,C项正确;材料中无法反映工业体系,A项错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一个长期过程,B项错误;1958年以后才出现严重冒进倾向,D项错误。答案:C3.1956年,北京同仁堂经理乐松生作为北京工商界代表,向毛主席呈递了北京市私营企业全面实行公私合营的喜报。此时的同仁堂()A.归乐家所有,向国家缴纳税收B.归国家所有,乐家得到部分利润C.归全体员工所有,平分企业利润D.归国家和乐家共有,均分企业利润解析: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用的方式是公私合营,到1956年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所以这时同仁堂是归国家所有,乐家可以享受部分利润。答案:B4.(·天津高一检测)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在()A.1949年 B.1952年C.1956年 D.1979年解析:从图片信息可知,我国公有制占绝对主体地位,该现象最早出现在三大改造完成的1956年。故选C项。答案:C5.(·驻马店高一检测)1957年国内某报刊文:“包产到户”现在虽然在许多地方被丢进了垃圾场,但也还有一部分干部和农民眼睛未亮,恋恋不舍。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包产到户”不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要求B.当时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存在意见分歧C.农业合作化运动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D.文章极力宣传人民公社化运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典型历史材料的能力。材料关键信息为时间“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关于农业经营方式处在探索论证阶段。答案:B6.“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民谣创作的时代背景是()A.延安大生产运动 B.农业合作化高潮C.“大跃进”运动 D.土地改革解析:题干中这首民谣反映出当时中国人民赶超英国的决心,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该民谣的创作背景是“大跃进”运动。答案:C7.(·广东学业水平测试)“这一运动,首先从农村开始,小社并大社,自留地归集体,大搞公共食堂,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大协作。”“这一运动”是()A.土地革命 B.包产到户C.人民公社化 D.社会主义改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小社并大社,自留地归集体,大搞公共食堂,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大协作”表明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集体化规模越来越大,这正符合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答案:C8.(·宿迁高一模拟)五年一规划,是中国经济安排的一大特色。“二五”计划大起大落,历程曲折,各年度的计划数字不断大幅调整变化,最后并无定稿。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建设方针出现偏差B.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变化C.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D.中苏关系的日益恶化解析:根据题中“二五”计划最后并无定稿,可知此时约在1957年或1958年前后。联系所学知识,可判断由于“大跃进”的兴起,导致计划数字不断大幅调整变化,最后并无定稿。故A项正确。答案:A9.1964年,周恩来对美国的斯诺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也做了一些错事……”周恩来所说的“错事”是指()A.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B.土地改革运动消灭了私有制C.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急于求成D.将生产资料私有变为社会主义公有解析:材料中周恩来总理说的“过去15年”,应该是从1950年开始到1964年。这一时间段内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失误,主要是由于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急于求成,A、B、D三项都是正确的探索。答案:C10.下表为“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这些数据表明()年份1966-19671967-19681972-19731974-1975比上年增长-9.6%-4.2%9.2%11.9%①“文化大革命”初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②当“文化大革命”走上正轨后,经济开始出现回升③“文化大革命”时政治动乱,但仍促进了经济发展④在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期间,经济迅速回升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文化大革命”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后,严重破坏了经济,②③未能正确说明经济回升的原因,①④符合史实,故选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解放之初,由于长期以来帝国主义的侵略、国民政府的搜刮和连年战争的破坏,工农业生产水平下降,交通不畅,物资奇缺,国家财政基础薄弱。在国民党长期通货膨胀政策下培养出的巨量投机资本,利用国家的经济困难,在市场上兴风作浪。从1949年4月至1950年2月,全国出现4次大规模上涨风。物价的大波动,给人民生活和各项工作都造成巨大困难。材料二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量(千克)原粮植物油猪肉1957年2032.45.11960年163.51.851.55材料三1958年毛泽东在《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中认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的事情了”。1961年1月,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过急,过急了办不成,越急越办不成,要波浪式地向前发展,要搞它半个世纪。”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物价上涨的原因和危害。(2)材料二中的表格数据反映了什么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中所反映的情况出现的原因。为扭转这种局面,党和政府进行了哪些努力?(3)材料三中毛泽东的认识前后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答案:(1)原因:工农业生产水平下降,国家财政基础薄弱,投机资本造成市场不稳。危害:造成人民生活和各项工作的巨大困难。(2)情况:农副产品产量减少,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农业生产。努力:提出“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3)前者认识的原因是思想上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后者认识的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给党和政府带来深刻的经验教训。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一五”期间,苏联总共援助了新中国150项(原计划为156项)建设项目……据原苏联资料统计,到1956年底,在华工作的苏联专家人数超过了3000人,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一五”计划与苏联的援助》材料二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沈志华等《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材料三“文化大革命”期间年平均增长速度,社会总产值:“三五”时期为9.3%,“四五”时期为7.3%,到1976年下降为1.4%(1976年比1975年增长1.4%),工农业总产值:“三五”时期为9.6%,“四五”时期为7.8%,1976年为1.7%(1976年比1975年只增长1.7%)。——《中国经济年鉴(1966-1976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作出的主要贡献。(2)为了“后来者居上”,毛泽东发动了哪些运动?这些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概括“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状况,并分析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4)材料一和材料三给我们哪些重要启迪?答案:(1)援助了新中国150项工业建设项目,传授了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推动了新中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新中国“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作出了贡献,初步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为新中国培养了大量的社会主义建设技术人才和骨干力量。(2)“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经济规律,超越国情。(3)状况:“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社会总产值等方面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国民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原因:①增长速度下降的原因:“左”倾错误扩展到经济领域,许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